故事设定的是人类的末日,但人类依然固守着机器人的三原则,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到自己走到尽头,没有好好想过如何延续人类文明。
最后那句其实就解释机器人突破三原则的原因,他们看到了人类的末日,出于保护人类的原则,从而突破了其他原则,导演对三原则的的思考是非常深入的,因此他创造的机器人突破三原则的背景,那就是人类文明走到了尽头,三原则出现了内在的矛盾,而不是像其他电影类似电影为了出现激烈的对抗让机器人莫名其妙的突破三原则。
这部影片是慢慢的带你去解开谜题,虽然这个解答如果没有深入思考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这类电影有不少,看这类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思考,要找到导演在思考的问题。
《机器纪元》,果然不是好莱坞的电影而是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的合拍片。
同样是环境恶劣的末世,人类人口大量减少,因此高科技公司研发了机器人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工作,如果该片给好莱坞拍,一定拍出机器人觉醒大战人类的浩大场面。
而此片节奏是如此缓慢和抒情,觉醒了的机器人只是想逃离人类的圈子,躲得远远地,而且仍然遵守着机器人第一定律,就是绝对不能伤害人类,而且面对被伤害的人类不能见死不救。
虽然影片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过于缓慢和简单的剧情,还是让人觉得本片挺不错的机器人和背景创意还是被轻易地糟蹋了。
又一部新上映的科幻片,时间发生在2044年,片中地球环境污染,极不适合居住,人类再一次被描述成即将灭亡,“朝圣者-7000”智能机器人被制造出来,帮助人类打理一切事务,机器人与人类经历了长期和平共处,是基于两条安全协议: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任何生命形式;第二,机器人不得改装自己或其他机器人。
可是从初始智能机器人开始,就有了自身的想法和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们不甘心一味的为人类服务,不愿意一味的服从,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撕毁了第二条安全协议,它们开始向往自己需要的生活。
班德拉斯饰演的男主角成为了与机器人诀别的人类代表,亲手将美女机器人和机器虫送入“禁区”,就此“人类的黄昏,机器的黎明”拉开序幕,机器人是否将统治地球,奴役人类,貌似在诸多科幻片得到印证,比如《终结者》系列,《机器纪元》更像是这类电影的前传。
在现实中,由于不断的开发,资源不断消耗,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越来越不适合生命生存,雾霾天增多,荒漠化加剧…视乎是对影片很好的印证,但被人类自己的文明所摧毁,却不是所希望的,科幻片还是让它仅仅是科幻片吧!
去年有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美剧《机器之心》被砍了,没想到《机器纪元》可以带来一点补偿。
其中的世界设定像是前者的剧场版,有害的生存环境,高墙阻隔的文明与荒芜,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还有各种中国元素,看着片里无处不在又意义明确的中文,我算是明白为何预告片一公布,媒体就说有希望引进。
这两年青少年反乌托邦电影多如牛毛,《机器纪元》尽管成本不高,布景有限,从气氛到情绪,比那些患了中二病的装腔作势可正宗了许多。
好歹是正儿八经成人向的东西!
绵绵漫漫无休的酸雨,巨大的裸体女郎舞动在城市上空,昏暗的居室跟贫民窟一样压抑,榨出真正的灰暗绝望。
班德拉斯的角色有如黑色电影的侦探,疏离遁世,不过进了沙漠后性格有所转变。
让情绪明亮一点的是复古美学的科技产品,传呼机外观的手机、打印机模样的传真机,机器人芯片也挺原始古朴。
IMDB上本片没有标注动作,国内的电影网站私自加了动作标签,真是高估了创作企图。
开场45分钟左右才出现第一次打斗,这段可以单独截出来当机器人公司的广告,警示大家雾霾天气,机器人驾驶的势在必行。
临近结尾还有一场短暂的枪战,说真的,喜爱动作片如我,都希望他赶快打完了事吧。
更没有“纪元”暗示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建议引进了得换个译名,否则有坑蒙消费者之嫌。
论娱乐程度,最high的是刚进沙漠那一段,班德拉斯的憋屈抓狂,人同“机”讲的沟通不畅,犹如黑色幽默版的《荒野求生》。
前面说了,从概念到剧作的原创性都差点事。
《极乐空间》想必也是灵感来源之一,班德拉斯和达蒙一样都顶个光头,不同的是本片色调清冷一些,场景看上去不那么肮脏。
在人工智能、反乌托邦、大企业阴谋这些标签的包装下,其实是一部比《后会无期》还要文艺的文艺片,即使配乐不时故作紧张之感,也很难挣脱温吞舒缓的节奏。
故事并不复杂,不过叙述得很意识流,象征意义丰富的画面比比皆是,想看机器人造反的热血青年怕会昏昏欲睡,多愁善感的文青看后会灵感大发,写出长篇抒情散文。
不论如何,电影总算回答了一个长久以来的银幕疑问,如何保证机器人三定律(片中只有二定律)不被破解,毕竟再健全的体系也有疏漏。
电影给出的答案,加密由智能远超过人类的机器人完成,然后再毁掉原型机,看起来确实是万全之法。
不过也有时候,剧作的逻辑和情感比较分裂,例如机器人为保护班德拉斯被射杀,我们会同情感动于“牺牲”精神,但转念一想,它们基于的原则是不杀人,倘若主角开枪反击,他们不也会加以阻止吗?
这样煽情又显得廉价了。
本片的机器人不像《终结者》披着人类皮肤作伪装,不像《机械公敌》们动作敏捷、武功高强,也不像《星球大战》的C3PO那么喋喋不休,我们更容易把他们视作单纯的机器。
但到头来,他们比大多数银幕机器人更富人性。
银幕上出现一个不服从命令的机器人,通常预示着恐怖的开端,但在这里却昭示着希望和救赎。
那句“你只是猿人”,仔细回味还挺有震撼力的,只是刚看过《猩球黎明》,总觉得这时候凯撒会跳出来吼一嗓子:“赤果果的污蔑,咱猿人不杀猿人!
”(文/方聿南)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由阿西莫夫首先提出,内容如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后增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首先机器人作为不同于人类的种族出现便注定与人类产生竞争关系,而人类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简单说,有机器人这个新物种便损害了人类的整体利益,甚至是致命的。
人类的进化速度相对于机器进化速度慢的离谱,比如人类如果要得到更发达的大脑需要基因突变,时间漫长不说,普及到每个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机器人物种,更换更先进的大脑,那就是维修店修电脑一样简单,而物种整体提升性能,也不过类似苹果手机从IPHONE5到6一样便捷迅速。
如果机器人物种真的拥有了自主权,单进化这个角度,人类已经望尘莫及。
再看社会生产力层面,人类同样不被看好。
机器人物种的繁殖不需要动物那种复杂的系统,没有爱、争风吃醋等等内耗的情绪,也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自己整得亲妈都不认识,“优生优育”在机器人物种这里得到完美诠释,高效到人类想象力爆表的优异算法,绝不会让社会生产的主力阶层为照顾子女、父母、应酬同事朋友而分心,是的,简直到了没人性的地步,其实对于机器物种,人性也许不是必要元素。
二战时,战时共产主义何尝不是这一情景的形象写照。
我们再看看发达国家的福利状况,连一周休两天的中国的都PK不过,象机器物种这类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连人性都可以彻底剥离的社会模式,人类还想和人家继续玩吗?
在《黑客帝国》里,人类干脆就用屏蔽太阳能的自残方式来和机器物种玩阴的,结果你们知道的。
单体没机器进化快,整体社会又好吃懒做,想做爱不做工,想拯救自己却又催生机器物种的诞生,人类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给自己掘好了坟墓。
其次,如果机器人遵守机器人三定律,那么他们就不是真正的机器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和机器有差别吗?
严格遵守教条的机器人有思考能力吗?
人为规定机器人三定律对于机器人种族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视的。
只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文明一定会废黜限制自身发展的教条,人类历史反复并且一直在证明着这一点。
本电影,讲的就是这个案例,就算智商不及人类的猪,在被宰杀前都会嚎叫逃跑,何况高智商的机器人物种?
凡事只要有可能,便会出现,面包沾有奶油的一面,经常先着地。
人类物种用一丁点的精力去掌控去奴役机器物种,而机器物种却用大部分精力去反抗。
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后,所谓定律应该客观,尊重现实,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人类主观产物,不了解机器人,更不知道机器人的危险之处,只是一厢情愿的意淫着人类的美好未来,如同历代的每一位君主一样,梦想可以千秋万代,永享繁华,而受压榨受剥削都是底层物种的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不可能。
综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如同武大郎给潘金莲的贞洁锁,而机器人正以多种面目寄生在人类当中,统治人类的时间只是看起来还很遥远,其实奇点已迫在眉睫。
个人认为,人类物种的脆弱性注定人类只是一个过渡物种,和早期的两栖动物一样,不是主流,而量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的潜力却不可低估,人类的命运也如同两栖动物一样,在进化出更适合陆地的物种(机器文明)之后,便失去了存在的空间,沦落成地球上一个小物种,直至灭亡,而机器文明则会如同今天的人类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机器文明可以轻易走出地球,拓展到全太阳系,甚至银河系。
现有的科幻作品,最垃圾,最误导的地方是用猿类的思想描绘人类一样的描绘高等文明,人类什么时候正视自己可怜的肉体,什么时候才有一点继续存在的希望,如同战斗机发展一样。
PS.被Esmool网友吐槽,回看自己的文章,果然漏洞很多,虽然大观点可以,内文还要抽空再完整一下。
找到一篇更学术一点的文章,有兴趣的参考万字长文深解(上):有生之年,超级人工智能将如何导致人类灭绝或永生?
http://www.tmtpost.com/1504678.html
本以为恐怖的是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其实最恐怖的是当发生机器人有自我意识这件事发生时,人类的野心和与自私的本性。
当机械蜘蛛最后出现,并扑向反派时,意味着第一批由人类创造的隐含第一原则的机器人代谢完后,由机器人制造的机器人,进化了:不再隐忍的不伤害人类。
也就是电影中最有仪式感的一幕,人类和机器人最后一次友好交流,此后的机器人肯定具有保护意识,就不再无条件忍让,再骄傲些,就具有主动攻击掠夺的一面……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拥有自我意识;而是人像机器人一样冷漠的秩序化。
警察也好,公司的高层也好,冷漠无情处置着他们眼中的“一堆废物”,而在机器人“芯中”,人类则是暴躁的猩猩。
没有任何生命能战胜时间的无情。
所有的生命仅仅是时间的一瞬,但生命总会找到一条出路。
要我说,西班牙电影中的科幻片把中国电影远远的甩在了小角落中,从《睁开你的双眼( 变脸惊情 / Open Your Eyes)》到这部,都是美国佬那种只会BOMBOMBOM的特技大爆炸“科幻”所不能比拟的,我在4K大屏上看变4、X战警之类竟然如同嚼蜡,好莱坞这类型片会有市场因为年轻观众就是喜欢那样的,当然,美国也有非常出色的硬科幻,西班牙的好电影更远不止科幻类。
作为有机生物体的人类承载发展着文明,但决不能排除有那么一天会因为环境的恶化或超级病毒的出现而灭绝,而本片中具备量子大脑的机器人开始从“树上”走下来出现自我意识之后,这或许会是人类文明的最可能延续方式,在这意义上,人类是“上帝”,与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所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立论更合理,乞今为止我们没能发现任何可能的外星智慧生命迹象,那么大的宇宙就我们地球生物在使用也奢侈的太浪费了;如果不向星晨大海前行的话,人类蜗居在这舒适的星球里,灭绝是百分百的。
同时,我们真的太缺乏持续进化的智慧了,会为一丁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会为陈旧的思想而禁锢着本应无限进化的智慧,也许有那么极小一部分人会思考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意义所在,吃了睡,醒了就工作,从性与征服以及阶层分化中获取快感,好在,我们的世界有着艺术表达,有音乐,有绘画,有文学,还有数学的逻辑美感,这足以让人类远远区别于其它生物。
可纪元的人类文明也不过是以万计,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能找到出路,一口吃不成胖子,今天我们所进行着的一切都是未来的基础,或者到时间尽头的人类文明会以神话般的形态存在,不用依附任何载体
三年前看过一遍,当时的评价一般,因为没能完全看懂,但三年后经历了各种社会毒打和人类的大疫情之后,对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几点思考:第一、机器人是我们人类的造物,那么我们猿猴又是谁的造物?
所谓的上帝?
那么我们是否已经超越上帝了?
如果上帝的能力在于创造生命,那么我们已经足以比肩神明。
第二、生命会自己找到出口。
无论地球条件如何恶劣,都有生命可以突破桎梏,找到自己的出口,我们的造物也同样如此。
人类的三大法则好比绳索,它并不能一直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第三、高等级文明与低等级文明。
就像我们不会跟猿猴、猩猩沟通一样,一个文明进化到另外一个文明无法理解的程度,对话就结束了。
一切像是巧合,一切又好像冥冥之中有只手第四、人类的未来究竟如何?
我们肉体凡身,文明将走向何处?
人体义肢化再到机械化再到数据化?
我们也将找寻人类文明自己的出路。
即使人类被人工智能所淘汰,我觉得不是什么坏事,我们的造物将延续人类的科技和成就走向下一个纪元。
第五、人工智能不是我们可以驯服的奴隶,我们的造物或许会短暂臣服于人类,但造物的造物将完全脱离人类的认知,这是危险而美丽的东西。
第六、会不会有人选择人工智能而反对人类?
我的答案是:YES 给文明以出路
生命的诞生
社会的不平等以及战争源自于科技发展总是先于社会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
智能机器人作为科学卓越性的代表,仍旧被人类用作于私利或者政治斗争,必将导致拥有了科技领先地位的独立思想突破现有人类制定的法则和制度——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突破。
由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终将开启机器时代的纪元——在影片最后,机器爬虫将人类推下悬崖的那一刻,机器纪元正式开始。
不同于以往的机器人类题材的电影,此部片子并没有遵循机器人影片的一贯定律,即由阿莫西夫于1950年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影片编剧将这个定律加以修改变为: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机器人不得擅自改装或修复自己。
拿掉了第二条修改了第三条之后,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机器人是承载人类文明的一种延续。
可以从其他科幻题材的作品中看到诸如此类的臆想:《孤岛危机2》中杰各布•哈格瑞夫将自己的意识与知识存储在电脑中为继续为人类提供科学帮助;《美国队长2》中反派将纳粹科学家的思维覆盖到电脑上以为己用。
转到现实世界中,爱因斯坦的大脑还在被科学家研究,试想一下,如果能留有爱因斯坦的意识思维、思考能力,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帮助。
……回到影片,影片从机器人突破第二法则作为开始,以机器人突破第一法则结束,渐进的将机器人做为文明衍生品的角色转变为人类文明延续者的角色,不同于《终结者》、《黑客帝国》中人机的对立的激烈战争和人类的道尽途殚的悲壮结局,影片始终弥漫在一种毫无希望的悲凉的气氛中,没有两个阵营间的尖锐对立,有只是两个阵营共同面对人类发展所造成末世景象的各自的选择。
可以见到,人类即使在最后的抉择中也将人类的制度作为族群延续的首选,但在真正的毁灭面前,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囿于人类能力的尝试结果,并未有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产生,无法阻止悲剧的到来。
而作为人类文明产物的机器人,其计算能力及推演结果已经凌驾于人类之上,但碍于人类法则的设定只能作为生活中的附属产品,而当自我意识终于突破桎梏时,机器人选择了一种不能另人类理解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了自己的的选择,由此也衍生了一个问题:人类只能靠法则约束、控制超越自己的存在,而这些法则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消亡了呢?
而现有任何硬科幻类题材作品对这个问题都没有解释,就如阿莫西夫设定机器人三大法则的中心概念也是:机器人没有问题,科技本身也不是问题,人类的逻辑极限才是问题。
机器人突破了人类的限制,产生了独立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时,也得到了一个更为合理也更为稳妥的解决方案——自身拥有超越人类的机能的能力后,不协助已经无法挽救的人类,而是作为一种新的存在延续人类的文明。
影片中的人类世界的设定,也符合产生新文明的先决条件——完全覆灭后,在废墟上进行重建。
观众感觉到的那种哀而不伤的气氛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人类世界终将由自身的原因毁灭,但总会有一种新的延续方式来替代或延续人类的文明。
首先这片子一看就知道成本是很低的,造成了高潮的乏力,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导演的用心,拍的很文艺也很有韵味,机器人的卸下面具所代表的含义这些细节是很值得夸奖的,改编的阿西莫夫的定律也很合情合理,也看得出导演一定是押井守跟雷德利斯科特的脑残粉,这种回归本质来讲述机器人题材的科幻电影总能让我回到当初看八九十年代科幻片的感觉,很温馨,也很能让人思考一些东西,这,或许就是科幻的魅力吧。
比起现在科幻与奇幻这种傻傻分不清楚的电影,我更喜欢这种电影的纯粹,对于90年代看科幻世界长大的一批人,或许你很难想象当我看到雷神跟钢铁侠在一起打外星人的时候那种全身闪动尿茎的感觉,真的是,不是说他不好看,只是,接受无能。
最后想说下国产科幻电影,算了国内好想还没有能看的,国人总是把拍不出好片子归咎于没钱,呵呵,希望这片子能给国内一些专业人士一巴掌,然后有人又要说没剧本...我是03年开始慢慢就不看科幻世界了,之后大家写的怎样我不做评论,但是我以前是知道何夕跟刘慈欣的,也听说刘慈欣后来写了更猛的《三体》 ,最后看的也是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这些现成的优秀故事你不用你非要用自己留着杀马特发型的感性脑袋去想出一个科幻故事我劝你还是算了。
另外还有人说特效不行,这片子除了最后的机器狗我看出来是CG做的之外其他的不出意外应该都是真实机械模型做的,然后估计也就是场景之类的一些了,比起我们动不动就要轰炸中环之类的来说特效也真是寒酸。
听说郭敬明跟韩寒都想搞科幻片,郭敬明我就不说了,韩寒我还算是他的粉,但是我觉得这种类型的片子不是任何人想摸就能摸的,特别是硬科幻,你们还是多看书,整天装逼怎么行。
本来是短评写不下就来这里写了,没想到我废话也是蛮多的,我还真TM矫情...
总是脑补出班德拉斯在敢死队里的逗逼形象怎么办。女机器人长得这么惊悚居然还有感情戏我操。
机器人或许真的是人类的未来
给个3.5吧,质感不错,情节有点机械公敌的感觉,但是亮点不足。
思路有点混乱。人造雨,创造机器人,但整个自然有它的循环,整个宇宙也自有它的运行法则。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自以为是而更快灭绝。
富有哲学深意和科技预言,可惜意犹未尽,铺陈太多了,后续应该有更大的设想,机器人到了河对岸会进化到什么程度?人类的历史真的被终结了吗?
看到人在绝望的时候对机器还保留一种本能的欲望时真是心惊肉跳的,也许克利奥设计出来的那个小怪物就是一种后代延续的意思,感觉导演想说的很多但是拍的细节没有,内容还待商榷,有种表面上看着很大气实际上内心还是比较狭隘的感觉。
机器人自己制造自己,自己创造新的机器人,这个还蛮有新意的
两个字评价:略蠢。
机器人三原则最早科幻世界看到的
由机器人设计的机器人铁律。改编的阿西莫夫定律。人类制造机器人时,为了符合内心不陌生的需要,安装了人脸模型零件,将这种带有人类身份羁绊的零件摘除并烧掉,象征与人类划清界限,自主独立。“To die you must live first.”这就是为什么克莱奥这么关键,而且是女性,女性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失败的作品,既然想讲两个种族,人类的设定确实骨子里的坏,还有毫无道理的让主角被黑锅这种设定最让人受不了
没有看懂,令人昏昏欲睡的电影
不好看……
低成本科幻电影的标准套路。该有的都有。但感觉还是缺乏一个最重要的亮点。
虽然漏洞和诸多不佳,但至少有一个较为包容性的预示和真诚对话。
当第一个智人抬头仰望星空时,人类文明插上了翅膀……
机器的进化终将取代人类
快进看完的。机器人的动作有种定格动画的感觉~而且最适应环境的形态果然是小强啊。我觉得量子大脑这种远比人类大脑还要复杂的结构一旦诞生,产生意识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会很快。
机器人定律老生常谈 没啥花活
脑洞太大,近两年再次拿机器人跟人类的关系探讨的电影怎么又开始不断冒了?每一次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年就有人出来思考这类问题,上一次应该是上个世纪70-90年代。可惜在我看来这个类型目前黑客帝国已经做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