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的感觉,开篇暴力,火星四溅,后来就萎了。
州长是不是岁数大,身高缩水了。
身材也差了,比敢死队里稍微好点。
肌肉也没了,一道道的皱纹。
但是依然吊个雪茄,干着火爆的事情。
剧情总是觉得似曾相识,过度强调了这个小队的存在。
其他用其他手法,也完全可以描绘这个队伍是特别的。
洗钱,这个永远曾在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金钱是大爷,有钱能使鬼推磨,完全正确。
每个人的心理都不同,要琢磨透一个人,那得是什么节奏。
因为老婆的死,约翰拿走了本是脏钱的一千万。
但是队友却互相怀疑,互相杀戮。
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手法残忍,最后就剩州长一个人的时候,他终于说出了实情。
于是,他独自去到墨西哥,干掉了仇人。
坐下来,喝一杯酒,叹一口气,无非是想说,“唉,老了,干不动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消磨时光,喜欢欧美动作片的,还是可以一看的。
难道,还不给快70岁的前州长个面子嘛。
【题材是仇杀。
主题……不明。
反正就是各种杀戮。
说是动作片, 个人觉得悬疑的成份更多。
【剧情跌宕且颇为悬疑,有几次大转折和反转设置的颇为精巧。
首先是开局丢失的1000万,设下了悬念。
后文围绕这“一千万”展开了剧情。
第二个转折是队员被杀害,然后接二连三惨遭毒手。
众人找到了线索,认为是顶级杀手组织下的毒手。
第三个转折是河中找到了目标敌人,那个顶级杀手组织的成员,所以是有人冒名顶替他们去下毒手。
队内互相质疑,女角认为队内有内鬼。
队伍因此彻底解散。
女角被质疑为幕后黑手。
第四个转折拿走了一千万的人终于出现了……围绕“谁拿了一千万”和“谁杀了队员”两个疑问,出现多次转折,使剧情扑溯迷离。
【线索两条,明线是追查丢失的一千万的下落和追踪杀戮队员的凶手,暗线是约翰寻找杀害自己老婆孩子真凶。
【人物刻画上,每个主要角色的性格都算比较鲜明,反正共同特点就是都很粗俗,咳。
演技来说,州长的演技算是比以前好得多了,表情丰富了,语气也丰富了,可惜人老了。
还有那毒瘾女配也是演技碉堡,感觉好像真的整天犯瘾似的。
选角上最大的问题是,尼玛主要女配都特么是中年老女人,你弄一两个后生一点的会死吗?
虽然过场有不少卖肉的,但那毕竟不是主要配角啊!
【镜头和特技平庸,除了枪战的少数镜头(准星上镜头和那场几个“危地马拉”佣兵刺杀某个队员的枪战)玩得比较好,大多数镜头都像纪录片一般,很平淡。
【节奏把握不好。
不是说剧情不紧凑,而是爽点没把握好。
里面的小高潮是有,可是高潮过后人却爽不起来,反而很空虚很压抑:这若干次枪战,次次都是扑空,心中的郁闷无处发泄,让人感到越发压抑。
这种情绪会积累下去,于是越看越郁闷。
【道德观不正。
后面说约翰拿了一千万是为了去墨西哥给妻儿报仇,这里他的出发点就没符合大众的道德要求。
而且因为这个目的,使得前面这么多队友枉死,最后能得出一个结论——约翰误己误人。
所以这个人物的魅力一下子就下降到负值了。
忍不住骂街,狗屁不通的片子。
施瓦辛格参演的意义就是:他让本来看完电影感到莫名其妙想骂街的人,在情怀大腕光环影响下会反问自己是不是没看懂。
小组分分钟实力通天拯救世界的架势,会为了1000W撕逼?
再干一票不行吗?
好像他们真的怕上头的禁令似的。
牛哄哄完成不可能任务的人,能调动国家力量的人,扼住命运咽喉的竟是第三世界派出所民警?
为了配合州长大叔,连唯二女角色都找大妈来配了,可分分钟还是心疼州长:要不您歇会?
(施瓦辛格画外音:我冷酷,我话不多,我刚爬碗楼,让我把气喘匀再念词行不?
)当然,施瓦辛格的敬业精神值得敬佩,大叔不容易!
我只是随意地点开了一部影片来打发时间,所以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阿诺主演的。
影片以虐待俘虏的残忍画面开场,一开头就为影片奠定了暴力血腥的基调。
整部影片虽然悬疑气氛浓重,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以打动作牌为主。
剧情虽然老套,但有巨星加盟效果就是不一样,但不得不说,州长确实已经老了,眼神里的杀气都少了很多。
影片的最大卖点除了州长以外,无疑就是激烈的枪战镜头。
手持式的拍摄使得画面表现更加真实,恰到好处的机位使得枪战各个细节尽收眼底,不得不佩服导演对于此种镜头的把握能力。
绝大部分动作片的剧情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本片也不例外,各种bug。
看完本片最大的感受就是仇恨的力量真的好大,活在复仇中的一个人既可悲又可怕。
没有最坑只有更坑,一个人迷失造成全队人员统统无幸被杀,试问你这个队长是怎么当的,我kao!
难道你的队员就不是人,都没有家庭父母吗?
刚开始还看着比较带劲,影片拍摄得还比较专业,但居然是这种结局,太让人失望,你想反应真实人性也不能把电影拍成这样啊,最后找到杀你家人的凶手你来句:“我也可以找到你的家人,但我不会像你那样” 。
说完就一颗子弹,我想说编剧和导演去你MD,你用一颗子弹就诠释你们本片的主角和录像里邪恶的人有本质区别吗?
我艹,为了能打出去这颗子弹你坑了你多少队友啊,让他们互相猜疑,在你最失魂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还是你队友叫你回去的,相比之下你的队友是有多该死啊。
”倒演“你真是与众不同啊,一句话本片真是负能量满满,毫无人性可言。
老瓦还是去拍机器人吧,因为他轴,所以他不用思考道德和人性。
归纳两个字就是”脑残“。
最后,迎合主题本年度最佳坑B队友“阿诺屎挖性哥”非你莫属!!
(文/小义大道)随着“敢死队”系列电影的火爆,好莱坞的老牌硬汉们又迎来了第二春,无论是布鲁斯威利斯还是史泰龙,自然也包括州长斯瓦辛格。
于是终结者也卷土重来,只是这次他扮演的已经成了“破坏者”。
何谓破坏者,从电影中不难看出,他们就是缉毒局的探路先锋清道夫,做得是最危险的工作。
而刀尖上舔血的生活,自然而然的让这些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扭曲。
老子干的是最危险的工作,招毒贩恨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把自己和家人的命赔进去,最主要的是钱也不多赚一分,这种不平衡的心理逐渐滋长,最终因为施瓦辛格的家人被害演变成了一场黑吃黑——破坏者小队将毒贩的赃款付之一炬,但却为自己偷偷藏进了下水道1000万,而正是这一千万毒资,引发了一场队员相继殒命的血案。
其实,熟悉港片的观众对这种警察“黑吃黑”的桥段并不陌生。
那些吞了黑钱的警察最终肯定没有好下场。
不是被自己人盯上,就是被黑道盯上,最终难逃被黑道利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的结局。
而在《破坏者》中,其实与港片的桥段毫无二致,区别不过是故事中的惨案设置的更加鲜血淋淋令人作呕罢了。
原本,破坏者小队准备将私藏的千万毒资分掉,但是藏匿毒资的地点却不慎暴露,赃款不翼而飞,而缉毒局本身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也发现赃款少了1000万,因此怀疑到了破坏者小队的头上,但因为破坏者小队也没有拿到钱,所以大家一致矢口否认,内忧外患,队员之间也萌发了不信任,随着队友一个个惨死,究竟是自己人还是危地马拉的雇佣军所为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而真相的浮出水面,也与较真又认真的联邦女探员加入密不可分,正是她的不懈坚持,让真正的凶手无处可藏。
然而事实的真相总是残忍的,真凶未必是真凶,真正的罪魁恰是人人都想不到的那个人。
电影通过一次黑吃黑的血案看清楚了每个人身上的自私。
而大公无私的联邦女探员在片中变得难能可贵,通过她的执着和阳光,照射出了其他人的阴暗与丑恶,将电影的内涵上升到了人性探讨的高度。
应该说,整个电影在故事上丝丝入扣,情节紧张,悬念重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精彩到位,尤其是展现的每个人的贪婪和欲望,都入木三分。
再加上施瓦辛格和萨姆沃辛顿压阵,称得上是硬汉电影的又一力作。
施瓦辛格,一个被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膜拜为神级硬汉的人物,此番带着一群莽汉打女重磅回归。
尽管老爷子的身手没了当年的矫健,但是依旧神采斐然,带着这只脏话连篇、酗酒打架、天不怕地不怕的“坏小子”缉毒小队,酷出了动作犯罪电影的新境界。
影片讲述了施瓦辛格饰演的缉毒小队“破坏者”队长,带着他的坏小子军团勇闯臭名昭著的贩毒团伙奥加尔萨联盟的据点,并且duangduang的来了个一锅端。
但是现场丢失的1000万美元让所有“破坏者”成员接受了上级调查,紧接着成员们一个个接连惨死,整件事情背后令人难以置信的黑幕慢慢呈现眼前……影片在以往的犯罪动作上加入了不少惊悚元素,这与影片改编自著名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不无关系。
《破坏者》改编自阿加莎的著名悬疑推理小说《无人生还》,大师的作品自然不同凡响,而影片的完成度也很高,并且加入了大量的枪战、爆破场面,在很好的带动观众为剧情紧张的同时,做到了肾上腺素急剧飙升的感官刺激。
除了影片故事本身棒棒哒,《破坏者》的主创阵容亦空前强大、毫不将就。
导演大卫•阿耶最近的一部作品,讲述二战坦克大战的《狂怒》,就收获了压倒性的一片赞誉,在我国上映时也收获了不俗的票房,皮特更是帅的史无前例……扯远了,《破坏者》还有一个编剧大咖史奇普‧伍兹,这位仁兄以《剑鱼行动》、《杀手47》、《天龙特工队》等劲爆酸爽的动作大片闻名,这次在破坏者中还加入了略带血腥的cult场面,令人闻到了一股A级制作的B级片味道,够大胆亦够生猛!
当然,看这部片子,相信更多地人跟我一样,是冲着老爷子施瓦辛格来的。
老话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话在68岁高龄的老爷子身上就是笑话,最后一场戏中,一个人手拿左轮单挑一个酒吧的二三十号黑帮分子,雄纠纠气昂昂的团灭对手,脸上一副“今天我就要灭了你,谁说话都不行!
”的霸气,最后受了抢手依旧岿然不动,拿起酒杯,点根雪茄,老爷子的潇洒真的是已臻化境,分分钟让人想生小肌肉棒子!
就是这样一只,比“敢死队”还要生猛的队伍,在血腥中透着一丝温情,在暴力中带着一顶光环,犹如一杯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破坏者》,施瓦辛格虽然这次没怎么上演动作戏码,但片中的摄影风格和惊心动魄的枪战场面足以吸引眼球。
不过这个故事,模棱两可没看明白,大概就是个黑吃黑的故事。
片中有很多触目惊心的画面,胆小者慎看。
配音,陆建艺配施瓦辛格很不错,杨晨依旧有气质,贾小军马晓骥是出色的亮点。
总之,爱看不看。
影评什么的姐不是没看,而是心想,两小时的暴力与动作戏有够刺激了,能差到哪里去?
结果看完,我了个去,这尼玛是悬疑片好吗?
这动作姐觉得根本不够看哪。
至于被或褒或贬纷纷评论到的血腥镜头,姐十分无感。
不好意思,职业缘故本来就对血腥,人体组织不敏感,但并非对电影中的血腥场景就很麻木,看沉默羔羊,看异形照样是看得寒毛直竖的好吗?
所以这次真的是怪导演追求神马写实,把尸体大白天地摆在那里看,有神马紧张气氛哪。。。。。。
问题是晚上看也无感,关键气氛不到。
总体真心不好看,建议省下一份票钱。
故事讲得不好。
不是故事编得不好,毕竟情节也有够错综复杂的,好几拨人牵涉其中永远想不到谁是谁杀的。
但问题是,回来翻看影评才模模糊糊有了个解释,感觉不是豁然开朗,原来如此,而是莫名其妙,导演你想说些神马?
就这样。
有阿诺·施瓦辛格,而且是动作片,《破坏者》就属于男人必看的片子。
何况还有大卫·阿耶的编剧加导演,故事也坏不到那里去。
有了这两道保险,《破坏者》就必入观影之列。
施瓦辛格自州长任上退休之后,再度杀入影视圈,除了《背水一战》略显老派之外,《金蝉脱壳》与《敢死队》系列都属于水准之作,绝没辜负他的一身依然坚硬的骨头。
《破坏者》可以说是将《敢死队》与《金蝉脱壳》混搭起来,既有前者的热血打斗,又有后者的机智烧脑,而且还没有了史泰龙来夺光芒。
先扯开一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说“资本逐利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老马的批判,以及他的那一整套“政治经济学”,现在都过时了,需要被扔进垃圾堆。
按他的说法,目前以网游为创业的人,大概都在犯绞首一样的罪。
信息时代的创业,很多都是以小博大,小小的投入动辄赢得千万级资本的青睐,这种资本的逐利性,老马的解释都无法说圆过去。
要不然,小米、滴滴、陌陌这些项目都是罪大恶极的产物了。
但有一点,像贩毒这样的生意,继续套老马的理论的话,还可以说得过去。
为了300%的利润,毒贩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一旦被捉,就会万劫不复,于是就提着脑袋搏命运作。
而政府作为市场及社会秩序的守护者,面对这样的亡命之徒,自然需要更为强大的力量才好去对决。
施瓦辛格饰演的正是这样一支战力非凡的缉毒精英的头头,这支精英部队就称成为了“破坏者”。
毒枭们都是亡命之徒,“破坏者”们一次次地去消灭,他们自然不甘于坐以待毙。
反击的办法就是报复,目标选择破坏者的家属,以期形成对破坏者们心灵的打击。
不幸的是,“施瓦辛格”的妻子就被毒枭们捉了去,百般虐待,并残忍加害,还将现场视频发给了“施瓦辛格”。
为国效力者的家属自然是国家保护的对象,但如果犯罪发生在主权范围之外,国家也鞭长莫及。
“施瓦辛格”的妻子就是被带到了美国之外的墨西哥被虐杀的,心中充满了愤恨的“施瓦辛格”,在国家的无能为力之下,只能选择自我解决。
而要去墨西哥,又是需要钱的。
于是,他开始打毒枭们的钱的主意。
不过,打毒枭钱主意的人,可不只是他一个。
整个“破坏者”团队,又有谁不对这些意外之财感兴趣。
所谓不要白不要,只要做得漂亮,自然可以刮得到油水。
于是,在一次活动中,在一场漂亮的围歼之后,面对着如山的钞票,“破坏者”们迅速搞了一批钱打算留着私分,这批钱的数额达到了一千万美金。
不过,等他们转身去拿那批钱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一分不落地拿走了。
这还没完,警方迅速知道了他们的违规行为,于是停了他们的职。
而祸无双至的是,他们的团队还引追杀,开始一个一个丢命。
连环案留下的阴影及后果,引起了更大更多的流血与杀戮。
《破坏者》的电影主题是反英雄主义的。
“破坏者”们是国家的精英,他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但作为个人,他们却各自怀着一门心思,或吸毒,或滥情,或友妻,从道德的角度看上去都算不上什么好东西。
当有了执法的权力,他们是为国效力的英雄,当执法权拿去,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还因为拥有更大的破坏力而成为破坏社会的一部分。
这就将英雄的身份彻底进行解构。
就像我大天朝的城管们,一方面打着服务城市的旗号在做些好事,另一方又何尝不是借着权力在做自我寻租的事呢?
凡人都有两面性,大抵如此。
而事情真相的揭开,则更为可怕。
因为钱是被“施瓦辛格”拿去的。
而追杀他们的也不是什么毒枭集团,而是源自内部,其中的两位因为对其他人的不信任,愤而产生杀机,将屠刀伸向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们,而且手段残忍。
精英的内斗,让人心生悲凉。
破坏者们,破坏到了最后,却是自我毁灭,祸起萧墙之间。
而引发这一切的“施瓦辛格”之所以拿钱,则是想要亲身杀向杀害他妻子的人。
他最终还是很爷们地去践行了这一愿望。
但结果已经让人兴奋不起来。
所以,整个片子看下来,会觉得非常的憋屈,非常的压抑,英雄的身份是如此地不堪,英雄之间的战争,是如此地泯灭人性,似乎将人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断送了,让人悲凉的无法呼吸。
而“施瓦辛格”为了一己的私仇,将自己的兄弟们全部葬送,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爱情为了家庭。
他维护了自己的内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实现了复仇的心愿,但也失去了更纯真的友谊,还有生死与共的兄弟。
这种胜利与悲凉同在,让人无限感慨。
看《破坏者》,不是像《敢死队》那样简单喊下爽就可以结束了,它留给人的震撼太过于强烈,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适应。
大量口水的吐来,使得这部片子的打分并不高。
不过,以施瓦辛格的演技来评判的话,其实也是打分低的一大主因。
作为当仁不让的男一号,故事里的主角应该是一位有心计有勇气的人,施瓦辛格直不楞登的表情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变化来,看不出有太多心计在里面。
如果换成连姆·尼森,可能整个故事的情绪讲述会更流畅一些吧。
而且,施瓦辛格的肌肉也的确有些老了,有疲态与力不从心之 处。
整个说来,这片可以去看看,但不要抱着简单的娱乐心情,要想更好地进入情节,你得稍微有些沉郁才好。
情节看似简约,但绝不简单。
你可要看好了。
可以说这是阿诺复出以来最好的作品了。
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真浪费
实在太难看!
空有血腥与暴力。
好多血~
看了20分钟,除了说脏话,就没有什么了,弃。#20150520
给你们看带点剧情的你们说要看纯好莱坞枪战,给你们看纯好莱坞枪战你们又说剧情弱智没脑子,豆瓣评论果然是真装b,反正我感觉这片拍的很爽。
其实还不错啊
呃……看着一堆熟人发癫。
老诺冷酷犯罪大片 很硬派残暴
施瓦辛格到底是老了,不能再是那种无敌的人了。故事很简单,就是关于复仇的故事,但是还有一点,一个再好的团队,摊上钱再加上一个不靠谱的女人这个团队就离灭亡不远了,世间的事,概莫如是。
真的过时了,看的昏昏欲睡
纯粹为装备加一星,各种战术装备各种爽
挺好看的啊,分数也太低了吧,打发时间看看蛮好。
阿诺真是大叔了,最后的片段,拿枪的手都是抖的。
没他们说得那么难看,或许自己年纪也大了,愈发希望州长能多转战几年,此片暴力程度尤胜州长当年,看着阿凡达州长与其他几位黄金配角或美剧主角不停fuck,感觉怪怪的,但基本还算不错,最后应该不会死吧,希望不会,没了以往矫健的身姿,没了无敌加持,阿诺依然可以成为一个终结者!
我没搞明白啊,州长完全可以不用搞得大家都猜疑去拿那一千万啊
为了米瑞姐而来,果然没让人失望,演技没得说!其他地方没惊喜,话说包子怎么颠覆成这个样子,太心痛了……
看你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在坚持拍片,哪怕越拍越烂,哎,也算蛮拼的了!给两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