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闪电》是由斯蒂芬·霍普金斯执导,斯蒂芬·詹姆斯、杰森·苏戴奇斯、杰瑞米·艾恩斯、威廉·赫特、卡里斯·范·侯登主演的一部电影。
于2016年2月19日在加拿大上映。
奔跑的杰西杰西·欧文斯是一个一直在奔跑的人。
他也很有奔跑的天赋。
在我的设想中,他应该是那种经过重重困难,最后来个惊艳一跃,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创造世界记录的人。
可是,不是这样……只要他奔跑,他就能创造奇迹;只要他参加奔跑比赛,就能夺魁。
按说,有这样的天赋,他的职业生涯应该很顺利。
这也应该一个饱含各种爽点的成功之路的故事。
可是,不是这样……杰西·欧文斯穷困潦倒。
正是二战的前夕。
黑人还在遭受歧视。
纳粹准备向犹太人下手。
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是一个思辨的故事。
艾弗利到了德国,告诉纳粹,如果奥运会取消黑人和犹太人参赛,那么美国也将取消参赛,因为奥运不应该存在种族歧视。
戴维斯找到杰西,代表有色人种协会告诉他,你不要去参加奥运会,因为你不参加是代表黑人的反抗。
艾弗利和戴维斯说的都很有道理。
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那么,谁有道理呢?
杰西的父亲说:怎么想就怎么做。
杰西曾经的对手说:黑人都希望你赢。
杰西说:当发令枪响起,我就会变的势不可挡,肤色,金钱,恐惧和仇恨在那一刻都不重要了,在赛场上没有白人和黑人之分,只有跑得快和跑得慢的区别,就在那10秒之内,你是完全自由的。
谁有道理?
做事情时,是考虑那些高高在上的道德,还是考虑个人的感受?
杰西如果生活在现在,以他的成绩,一定会为世界所瞩目,会有很多商家找他代言,会有很多活动邀请他参加。
但是,在为他举办的活动上,一个白人拦住他,告诉他只能走服务员通道。
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的人,他们在蔑视别人的同时,内心里是否有着自卑?
……人生是否就该是这样:为了10秒的自由,为了做真正的自己?
……
2017-8-21个人自用 非影评男主辞别父母 找到在理发店工作的未婚妻 告别女儿 去上大学 男主在跑道上已经小有成绩 但是选择了俄亥俄的大学 其实还可以选择更好的大学 同事俄亥俄大学的教练也看中了男主 教练经过了多次失败 教练曾经是学校的纪录保持者 最后被男主打破 教练曾经要参加巴黎奥运会 因为飞机失事什么的 没去成男主与另一黑人在大学备受歧视 去洗澡 被橄榄球队员轰出来 在学校里也获取的都是异样眼光 男主在加油站打工 教练得知 给他一个证件 有此证件 无需打工在学校也可以得到一些钱 目的是让男主好好训练1936年 奥运会在柏林举行 二战之前的柏林 美国队分为两派 一是抵制 二是参加 一官员去柏林 受到接待 柏林正在建设体育馆 德国官员接待 要求美国参加 美国提出如果参加就不能有种族歧视 德国人应允 美国人投票决定58:56 参加男主第一次比赛 打破三项世界纪录 一举成名 一黑人女勾引他 男主去理发店求婚 刚开始被拒 后来女友答应了 二人结婚 奥运会即将开始 黑人协会一官员找到男主 要求他不参加 抵制纳粹 男主父亲让他听从自己的内心 男主想参加 男主找到教练说不参加了 教练怒了 教练几次找到男主 男主对老婆说 如果自己输了 怎么面对 老婆叫他参加 男主磨磨唧唧的决定参加了 教练想一起去 但是教练没有资格 教练自掏腰包坐船去参加柏林 奥运村 美国队有两个犹太人 掏出项链在纳粹面前炫耀 男主100米冠军 跳远第一次犯规 德国运动员在踏板前放了毛巾 跳远进入决赛 决赛 第二跳超过德国运动员 德国人第三次犯规 男主第三跳破纪录 德国人带他绕场一周 德国官员要求禁止拍摄 女导演拒绝 200米 男主金牌 接力赛 德国官员找到美国官员 要求犹太人禁止参加 美国官员因为经济而妥协 换下了两名犹太人 男主参加 金牌 此时男主已经四枚金牌 希特勒拒绝与黑人握手片外话 美国政府一直未承认男主的金牌 几十年后才承认 德国运动员死在二战 教练一直当教练 美国官员成为奥委会主席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场馆简陋、安保松懈、裁判不公,引起各国媒体的疯狂吐槽。
但是要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届奥运会,恐怕只能是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6年柏林奥运会即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次奥运会在纳粹德国进行,德国金牌榜上升到第一位。
而这届奥运会也成为了希特勒宣传纳粹德国强大实力的工具,客观上替希特勒作了粉饰和宣传,在政治上产生极坏的影响。
大会过去三年多,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给包括德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国际奥委会在事隔18年之后,在纪念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发表的44号公报中,承认当时在纳粹主义十分嚣张的德国举办奥运会是不适宜的。
里约奥运会,虽然充斥着毒贩、枪战、黑哨、谣言,但是跟1936年柏林奥运会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相对于里约个人行为的恶意而言,纳粹举办的奥运会是整个国家对犹太人和黑人运动员的歧视和恶意。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届奥运会上,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包揽四块金牌创造三项世界纪录,以成绩嘲弄了阿道夫·希特勒的种族歧视言论。
虽然希特勒由于种族偏见没有和他握手,但是杰西却和德国运动员卢兹·朗成为知己。
<图片6>卢兹·朗是德国纳粹党冲锋队成员,在这届奥运会之前一直是当时的欧洲跳远记录保持者,只是在1936年奥运会跳远决赛中的最后一跳的表现差强人意,并且在赛时为杰西·欧文斯提供友情提示,赛后与杰西·欧文斯拥抱、一道环绕会场。
卢兹·朗上前拥抱欧文斯,向他表示祝贺,是当着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的面做的。
他冲破狭隘民族意识的大胆举动,受到了在场运动员、观众和裁判员的赞扬,更使欧文斯感动不已。
卢兹·朗后来由于反对法西斯主义,被罚充军,死于西西里岛战役。
欧文斯听到卢兹·朗身亡的消息后极为悲痛。
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欧文斯一直不忘卢兹·朗的友情,他回忆说,是卢兹·朗帮助他赢得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
他经常说:“把我所有的金牌都熔在一起,它们的价值也比不上卢兹·朗对我的友谊啊!
”<图片2><图片3>影片和历史中颁奖的一幕,夺得金牌的是欧文斯,银牌获得者是行纳粹礼的朗。
凯旋回国后的杰西·欧文斯,还要面对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的美国社会,总统拒绝和他握手,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出席为自己准备的庆功晚宴也要走货运电梯。
但是欧文斯并没有因此表现出很生气,也许他还记得斯尼特尔教练的那句话:<图片7>进入50年代后,欧文斯的生活才渐有起色。
1955年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体育的大使级官员,1976年国际奥委会授予他银质奥林匹克勋章。
1980年3月31日,欧文斯因肺癌去世,同年他被欧美各报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之一。
当今美国社会的种族隔阂依然十分严重,白人警察暴力执法枪杀黑人事件层出不穷;里约奥运赛场上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严重缺失,赛场斗殴、污蔑对手、裁判黑哨频频发生。
此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温杰西·欧文斯和卢兹·朗的高尚品德,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而本片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由《权力的游戏》中“红袍女”卡里斯·范·侯登饰演的德国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图片4>莱妮·里芬斯塔尔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德国女导演,她的几部重要作品是公认的电影艺术的里程碑。
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电影人,因为她曾为纳粹工作。
她说“我只是个艺术家,不太关心政治,只想留住过往的美好。
” 因此她拒不道歉,人们也不原谅她。
1936年,她拍摄了描写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奥林匹亚》,该片在电影技术上的创新始终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而其拍摄动机却让这部杰出影片成为服务于纳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学的代表作品。
1938年4月20日该片首映,恰好是希特勒的49岁生日。
她的这分辉煌的礼物后来在电影史上得过四个大奖,但同时也永远地成了她的污点,因为在当时的众多影评人看来,她把“奥运会转化成了法西斯仪式,旁白中不断出现的‘战斗’、‘胜利’字眼,都透露了创作者的法西斯信念”。
<图片5>影片在集体场景的取景、平移镜头的运用甚至是海下摄影等方面,都做出了成功的创新尝试,但影片歌颂男性阳刚气质,通过男性身体寻找的一种美学以及崇尚军队般的体育精神,与法西斯主义在审美上高度统一。
莱妮·里芬斯塔尔在二战后多次被逮捕、审判,又多次被宣布无罪释放,关于她是否有罪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2003年9月8日,莱妮·里芬斯塔尔逝世于德国。
种族歧视这一点不去赘述。
一:杰西欧文斯我六岁时每天就要搬运100磅棉花,你搬过棉花吗?
感受过不小心划蹭圆荚,割枪皮肤的疼痛吗?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天赋,不是什么东西去让你成功,不是你做的事也不会是你遇到的某个人,是你自己,你内心深处的力量二:劳瑞斯奈德在影片最后双手捧着奖牌那是本应属于他自己的奖牌,那是本应属于他自己的骄傲,他知道放弃的滋味,所以尽力去争取让杰西参赛。
但愿我们不要在最好的年纪错过太多的美好。
只是个人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谢垂阅
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电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别是它的特写镜头,把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充满了背叛、痛楚,但是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是渺小的。
只有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能帮我们战胜一切。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
这部电影的原名叫做RACE,我觉得起的太好了。
race的中文意思有两个:比赛,种族。
很少有人会把这两个意思联系在一起。
但在杰西•欧文斯面前,这两个意思是一道糟透了的选择题:“是否参加一场由种族主义者举办的比赛"。
杰西欧文斯和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
不完美的童年,饱受歧视。
努力,奋斗,走向人生的成功。
事实上,我一直以为这是像《阿甘正传》那样纯粹虚构的电影,直到结尾我才发现杰西欧文斯却有此人。
电影没有夸大现实中的杰西。
历史上的杰西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
奥运会四块金牌,打破世界纪录。
他的存在惊艳了世界,也让比赛主办国的领导人,希特勒,恼羞成怒。
雅利安人至上的他,怎么可能会允许一位黑人在他的土地上如此闪耀!
种族歧视和比赛,构成了电影的种种矛盾。
参加比赛,意味着对纳粹政权的认可。
在奥运会上输给白人,更意味着纳粹的正确。
国内反对的声音非常大,可想而知杰西的压力恐怕也是不小。
但是,天才就是天才啊。
压力,阻力,都不是他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一个冠军,两个冠军,三个冠军,赛场上的杰西欧文斯势不可挡,证明了自己,但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
比赛过后,歧视依旧存在。
黑人依旧无法进入所谓白人专属的场所,二战时犹太人依旧遭受屠杀。
但是他改变了什么吗?
也有。
他向那些暴政的,种族主义的人们证明了他们的错误,证明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
他是许许多多无法发出声音的人的声音,他更是一把闪光的利刃刺破歧视者的心脏。
但也许,race在他眼里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
生为奔跑的他,根本不会在乎所谓的肤色。
歧视的声音,不过是噪音。
也许很大声,很吓人,但是很涣散。
当你勇敢正视这声音时,他就会退却。
反抗歧视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藐视歧视。
“种族歧视或许不能马上改变,但是,我相信它会在各种努力,各种精神的渲染下会变淡,直到世界上没有种族歧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很可惜,2020年了,我们还没等到这一天。
你可以把race当做一部电影来看,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一段历史了。
这是讲述美国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传奇一生的影片。
他曾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上,打破了世界记录,获得了4枚金牌。
而他却是当年的冠军中,少数几个,也许是唯一一个,没有和希特勒握手的奥运冠军。
如果大家还记得前年由安吉丽娜·朱莉指导的,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真人传记影片《坚不可摧》,其中的主人公:Zamperini,也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尽管他的五千米成绩仅为第八名,但是他依然受到了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的接见并与之握手。
而差别对待的原因很明显,这位法西斯的恶魔,不仅排犹,还歧视有色人种。
客观来说,这样的真人传记电影,都存在有些过长的问题。
这部《黑色闪电》又名《奔腾人生》,134分钟的时长,只比《坚不可摧》少了3分钟。
故事从杰西·欧文斯进入大学,跟着教练开始练习,处理自己的家庭与生活琐事,到备战奥运,在去和不去之间犹疑,最终在赛场上,拼下四块金牌,其中一块是四人接力项目。
而影片并没有在他巅峰的运动场上收尾,而是寓意深刻的揭示了杰西·欧文斯,光荣归国后,虽然已经是国民英雄的他,去高档酒店出席活动,依然被一个白人门卫,要求带着妻子走后门,从后厨的货梯进入场内。
而且再一次强调了种族歧视的历史。
除了过长这一点,剧情发展也是中规中矩的时间线,没有给人太多的惊喜和新鲜感。
不得不说,把观众们吸引到电影院的,绝对是因为这支霸气侧漏的预告片,小玄儿也是被其深深蛊惑,虽然电影暂时还没有资源,但放出的这支预告片,剪辑和配乐都超级吊,不容错过。
http://movie.douban.com/trailer/185212/#content而影片中,所有出彩的台词,都被混剪进这支2分35秒的预告片里了。
杰西·欧文斯的那句:“在比赛场上,没有黑白,只是有快慢。
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金钱、肤色歧视,甚至是希特勒。
在赛道上的10秒中里,你是完全自由的”。
以及教练刚刚收编他时,高高在上说的那句:“你是天生的跑步材料,可惜我不相信天赋,对我来说,你可以跑步,还能跳远,不过我在意的是,你能不能赢?!
”。
不过当他看过杰西的短跑之后,就彻底闭嘴了,决心将杰西从上奥运会的赛场,完成自己当年的遗憾。
影片中,二人的师徒情义,贯穿始末。
从最初的白人教练与黑人队员之间,生硬的训练关系;到两人相互了解更多彼此生活的难处,从而相互帮助;再到杰西拿到了奥运会参赛权,而教练拉里却因为只是个大学运动队的教练,而没有资格随国家队出征,自己默默买了下等仓的船票,跟去鼓励并见证杰西的成绩。
最终,不再是教练单向的付出和栽培,而是杰西的坚持和认可。
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对于爱情、生活、孩子,他们都有着相似的问题、痛苦和困惑。
不过他们两人都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赢回属于自己的金牌。
影片是典型的美国英雄传记故事,出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杰西,他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还是靠体育特长上的。
没有天朝体育机制的美国,完全是靠着运动特长奖学金,让很多孩子因此有机会上到很好的大学,同时还发展了小从的全民体育意识。
影片的高潮部分,在柏林比赛期间的杰西,不断的突破自己我,还赢得德国运动员的尊敬,而影片中还特意交代了,这位输给了杰西的运动员,在赛后不得不停止了体育生涯,还被派去前线作战,不久就死于战火。
而他只不过是输掉了比赛,让希特勒觉得颜面无光而已。
随着杰西一路斩获奖牌,而本该接见每位冠军并与其握手的希特勒,却一再提前离场,或者干脆不出席比赛。
影片从侧面也抨击的纳粹的荒唐和无理。
而围绕着杰西,除了训练的循序渐进,还有生活中的一夜成名与来自内外的心里压力。
在他即将奔赴柏林之前,家乡的人怂恿他拒绝参加这次在德国举办的奥运会,以表示黑人对于希特勒歧视黑人的抵抗。
而杰西自身,更加担心自己如果去了,万一输了比赛,本来就日子不好过的他, 将受到更大的排挤和打击。
由年轻的男演员:斯蒂芬·詹姆斯,饰演的杰西.欧文斯,感染力极强。
他就像原型人物是跑步的天才一样,他有着同样程度的演员天赋。
93年的斯蒂芬·詹姆斯,还曾出演过2014年的《塞尔玛游行》。
自身就带着一股青涩和稚嫩,演绎面对异样眼光的大学新生,对于白人教练的战战兢兢,在明星梦和现实生活中,抉择了自己应该担起的责任,逐渐成长,最后终于在奥运赛场上大爆发。
正如威尔史密斯的老婆:贾达·萍克特·史密斯,在看到奥斯卡全白提名是吐槽的那句:“难道黑人都不会演戏吗?
”,相比之下,你很少看到黑人演员,演的很烂。
影片中,无论是饰演杰西妻子的 Shanice Banton,还是饰演父亲的Andrew Moodie,看得出两个人都很用心地演绎了自己的角色。
尤其是父亲的这位:Andrew Moodie,做为配角人物,个性非常鲜明,并且是不靠台词和动作,用眼神和姿态入木三分地塑造出了,这位沉默寡言,但是却以自己的儿子为荣,默默的做杰西后盾的,憨实的劳动人工形象的父亲角色。
世界上最快的男人,当然是指“跑”的最快的,不要想歪。
却在自己的国家,经历着坐公共汽车,只能坐在后排的制定位置,学校的洗澡堂,也不让使用。
导致他到了柏林的奥运村,还问管理人员,“特殊”的房间在哪里?
在1936年,这样的种族问题,令人唏嘘。
杰西是幸运的,他用自己的成绩在世人面前证明了自己,即便这样他归国后,依然没能平等的走在大街上,但是他的心内是不屈服的。
该片由因1998年的《星际迷航》而被誉为,90年代最优秀的澳洲导演:斯蒂芬·霍普金斯指导。
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但是依然附有真人传记片的魅力,最精彩的部分则是杰西追求的那十秒种真正的自由。
虽然短暂,但是在这十秒中,他可以完完全全的释放自我,只论实力,不看其他。
杰西为了在世人面前,争取这十秒种的时间,堵上了自己的一切,也抛开了一切。
为了人生中这样的十秒,你会付出多大的努力呢?
2016年3月2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杰西作为黑人,一直遭到歧视,使用更衣室要等白人先用。
有一个场景是在更衣室另一个黑人同伴差点和白人起冲突,杰西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怎么对待这些歧视他们的人:保持微笑,礼貌待人,在赛场上嬴他们。
虽然遭遇不公平对待,杰西没有自暴自弃,仍然努力训练,努力去拼搏。
反观我们很多人,遭到歧视,就会愤愤不平,抱怨不已。
其实,这有什么用呢?
不如,好好努力,证明给别人看。
非裔题材的电影,除了《断锁怒潮》之外,总觉得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本片也不例外。
别告诉我因为是真人改编,看看《铁拳男人》、《间谍之桥》,就知道高明的导演如何取舍。
另外,本片最大的感受是:种族歧视并没有罪,真正的罪大恶极在于歧视犹太人。
就和大屠杀一样,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人最喜欢在犹太人主办的各种媒体上登广告洗地;要是给犹太人大屠杀洗地的文章、广告,看看哪个媒体敢刊登
看了这部电影《黑色闪电》,还是大爱这种传记类电影,虽然有两个多小时,但是并没有像普通的体育电影一样,由弱变强,励志逆袭的故事,我强我就是强,我尽我所能不需要励志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当然不是所有人,比赛的片段,没有那么刻意的渲染激烈程度,就是以运动员的角度,10秒就是十秒,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就是实实在在表达了当时的情况,对我来说挺深入的。
整篇最令人回味的地方应该就是卢斯·朗和杰西·欧文斯在房间的对话,道出了彼此辛酸与无奈,郎是个热血愤青,欧文斯是受害者,都对现实的不满又没办法,生不逢时,时势造英雄。
体育精神凌驾于政治之上,但政治又总能略胜一筹,忽然就想起了上一届奥运会中国队的遭遇…唉…影片不错,看完了意犹未尽,推荐四星
race,又可当种族解,又可当比赛解。这种最简单的双关,却也难以翻译啊。我红女巫演的莱妮里芬斯塔尔蛮帅的。
删减2分钟
3+知道了,黑色人种的天然优势就是跑步项目。
🤢
最后晚宴真是太讽刺了
“我愛我的國家,但政府的人個個都是瘋子,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可他們喜歡隱瞞這個事實。”
运动的魅力也没拍出来。
飞机上看的 没想到是今年的片 远不如42好看
主角太不带感
其中之一的看点在于德国政治运作下的奥运会,在于纳粹的势头正盛与美国的生意思维以及其越来越强的事实。欧文斯的阻碍不仅来自德国,更来自祖国即美国对黑人的歧视——拿了4块金牌后失业多年才谋求到警卫的工作。不过历史终究会纠正这类错误,为其正名。
it was a great story,but the film is not
主旋律方面无懈可击,用得着拍两个小时?希望默和犹太人可以继续毒害美国这个国家,别祸害其他国家万事都大吉
纳粹
歧视。电影线索有点乱。
(0.25)
身心强大到不畏惧歧视
真的无聊,拍得真是无聊。连我前几天吃的忘记放盐的老鸭汤都比这片子有味道。
美帝主旋律+种族问题政治正确的体育题材电影,中规中矩。(演戈培尔的演员和红袍女太容易让人出戏)
滤镜严重
扯上政治的体育,被正义的人扇了耳光!也许男主很有天分,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也要有伯乐,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大事!最喜欢的场景就是德国运动员的大气,还有女导演的执着,都是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