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片子很多遍了,突然想为它写点什么,喜欢里面缠绵悱恻的插曲,似乎是蓝调风格最喜欢O了,可是那个日本男人皱眉的样子,心中惊动,无法自持O的出场简明的告诉了我们:他是O,是个职业杀手. 他把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杀死了,在雾气灰尘的站台,目睹他枪杀的过程,然后,他也死掉了 理由难以揣测,或许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O缓慢的走来,表情淡漠坚毅,线条棱角分明,嘴角微扬,眼神黯淡 他说:干我们这一行的,难免有一天要杀自己认识的人对刘德华没什么感觉,只是他在片中从始至终全然自信的坏笑 还有一贯悠扬的二胡,缓缓的拉,深深的笑,在黑暗中 他的出场很张扬,拿着一大束荼靡花朵,枪声响起的同时,花朵四散,音乐高昂,笑容璀璨 或许阻击抢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武器,迷人的可以在枪口绽放出艳丽藤蔓 当O心爱的女人死去,他挣扎了,他疯狂了,可是她还是死了,她是因为O死的,随着那首缠绵悱恻的英文歌,我看到他伤害自己的样子,很心疼,很强悍,很迷人,蓝色的光黑色的阴影,我亲爱的O 他的眼神真的很恐怖,但这一次,他救到了她,我想他是爱她的吧 他给她套上防弹衣 他说:跟我出了这扇门,你的命运就会改变 然后她明媚的转身,拿起阻击枪,毫不迟疑的跟他走.....多么令人着迷的男人 谜,连贯的谜,托而象鬼一样的消失,最后死亡的胜利.最后,到底莲,是等到了哪个男人 喜欢那辆红色跑车,忧伤远行的音乐,风一样的行走,突然发现或许就是可以这样的离开 O说:男人的事情由男人解决..... 托而要杀他,而莲,她发现她同时爱上了他们,但她还是决定和O离开 喜欢那种流浪死亡的气息,O希望世人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我相信,最后托而死了,O没有,他们可以远行,我喜欢他笑的样子,极其珍贵 最后,O的眼神,我终于发现,原来随时准备睡去,他被寂寞颓废和紧张折磨着,他可以随时睡去 无论谁死了,他都是最完美的结局 感谢杜琪峰
看了几篇影评,没看到跟我有相同想法的。
看的版本删减太多,有些情节不连贯,看完也没能完全明白影片主题。
个人猜测其实托儿与O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人。
O因为组织的出卖,造成爱人死亡,既想复仇又想平安退出组织。
影片中,托儿脱掉头套是在与秦小姐看电影的时候,但并没有拍摄脱头套的动作,反而是秦小姐一个臆想的表情。
托儿灭掉了出卖他的组织,其实就是O灭掉。
影片任达华这条线,前部分其实是在O的引导下的,比如刘德华的传真照片,射击俱乐部查资料等,警局劫持神秘失踪被认为精神有问题,后半部分是秦小姐的口述。
所以其实就是一个杀手,骆姓2兄弟本是已经失踪多年,不存在的人,刚好被O用来掩饰自己托儿的另一身份。
秦小姐与托儿相处时,其实托儿都是有面具的,刘德华的形象只是疑惑观众,让观众以为两个人,知道秦小姐在楼对面看到面具,她才发现,她爱的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才义无反顾的拿起狙击枪跟O突围。
最后在向任达华口述结尾时,并没有任何伤心之处。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也支持这种看法,托儿在与秦小姐上床的时候癫痫发作,脑中闪过之前挚爱女孩的画面。
骆氏两兄弟的癫痫是客观存在的,是遗传。
但O的癫痫是因为失去爱人的痛与内疚造成的,所以当托儿(O)与秦产生感情上床时才会造成内疚加深导致吐白沫,因为那时仇还没报。
当然,按我的理解还是有很多情节矛盾,比如突围警察包围圈是,刘德华的高楼狙击助力。
但也可以理解成O请来的帮手。
总之,这部电影没能完全看懂,但我感觉按我的理解其实还挺美好的。
看完电影后,其实并没有感觉到O胜利的喜悦,相反,我反倒为TOK最后的失败感到悲哀。
TOK是一个悲剧而又尽力想逗大家笑的小丑。
他爱耍小聪明,喜欢惊喜,自信又自负。
我们都看到了他玩世不恭的一面。
但是,谁又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奥运比赛上的失利,不是技艺的不精,而是先天的疾病。
就如同试卷上的题目都会做,却涂错卡一样。
于是他恨O,恨他抢走了本属于自己的荣誉。
所以他想证明自己。
为什么电影中要着重突出他爱看电影,也许是为了表达TOK内心如同艺术家的敏感吧。
最后的决战,TOK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先天性疾病而落败。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他的眼神,有多么苍凉。
他一生追逐梦想,却从未到达。
你也许会说他只是为了虚荣,但他那只愿孤身一人前往决斗,不让哥哥插手也体现了他的侠义心肠。
如同我们,一辈子追求梦想,却遭受嘲讽,不解。
失败时,想用滑稽的表演伪装自己,却让所有人以为你是白痴。
杜琪峰用杀手间的童话来揭露了这黑暗的真相。
你永远达不到你内心最想要的,因为即使你再强,也会因为如同TOK癫痫一般的先天性缺陷落败。
TOK最后却在书中当了一回英雄,这也是杜琪峰对追逐梦想这一态度的肯定吧。
即使你几乎不可能成功。
如果用另一个电影名来修饰TOK的话,我想,那一定是《杀手悲歌》。
在《全职杀手》里竟然看到了王家卫的潮湿暧昧、《闪灵》的精神官能症和马丁·斯科塞斯的魔幻迷离,致敬的意味很浓……不论什么时候,“杀手带妹一起飞”的类型电影都是我最钟爱的。
《全职杀手》虽然依旧是杜琪峰钟爱的双雄模式,但内核却是“两种男人你选谁”的爱情母题。
反町隆史饰演的亚洲第一杀手O低调神秘,凡是见过他本来面目的人都会被除掉,六亲不认。
而刘德华饰演的托尔杀人风格大胆张扬,也从来不怕暴露自己,一心希望杀掉O坐稳杀手界第一把交椅,巧合的是,他们同时爱上了林熙蕾饰演的秦小姐。
而非常有趣的是,在对待O和托尔时,秦小姐表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我们时常说,好的爱情会激发出一个人最美好的一面:比如小邋遢变成清洁狂,女汉子变成少女心,爱哭鬼变成大心脏……秦小姐在面对O时,一改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小职员形象,面对警察毅然穿上防弹衣抡枪就干;而面对托尔时又化身邻家小公主,感觉随时都有一万吨的甜蜜暴击。
毫无疑问,两位杀手都给了秦小姐最好的爱,只是表达方式完全不同。
同样的戏剧模式也出现在吴宇森的《纵横四海》里。
整部片子我比较喜欢的是三人之间秀恩爱的片段,O每次杀完人都要给秦小姐带回来一个当地的史努比,而托尔抢劫警察局,也只是为了把警察搜走的史努比给秦小姐抢回来,没想到因此却逼疯了任达华……最终,在漫天的枪火烟花和激昂的歌剧声中,宿命般的对决胜负已分,无论是关乎名誉,还是关乎爱情,只能有一个胜者。
再烂的电影,预告片同样可以很精彩,如同再烂的人生也总会有几幕值得炫耀的瞬间一样,结局耐心寻味。
托尔说:“我喜欢看动作片,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制作,外语片还是华语片,最重要的是不要闷,要有新玩意儿给我看。
”我觉得这是老杜对自己的要求,《全职杀手》做到了~
头两天电视台又播放了刘德华的老片子《全职杀手》,我摧残了遥控器很久后,把频道定位在这个片子上。
看完之后,我躺在床上片子里有一个片断在我脑海中萦绕不去,那是杀手o和他的准女友chin被困在大楼里,警察将大楼包围并进行逐家的搜查,O给Chin穿上避弹衣,然后拉着Chin的手走到了门口,准备杀出去,当O把手搭在门把手上的时候,O回过头来对Chin说:“走出这扇门之后你的命运就改变了”(书中暗表,如果Chin不走出去,完全可以和警察说是O强迫她到这里的,从而划清和O的界线),Chin望了O一眼后转身跑回了房间,然后拿着一把大狙击枪走了出来说:“这支我会用。
”然后跟着O走出了那扇门,就这样这对亡命鸳鸯开始了他们的亡命之旅.....猛然惊醒,同事拍了我一把一下子把我从剧情中拉了回来,我脸上挂着痴痴的傻笑,同事问我是不是又在做春梦了,我懒得理他,但还是把我刚才回味的这段剧情说给他听,我对O的责任和Chin选择爱情的勇气非常的钦佩。
同事听了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人这一生要打开的不会只有一扇门,而是一扇又一扇的门。
”想来的确,我们很多时候总以为我们达到某一目标之后就会安全了(心理上或生活上都是如此),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要面对的是新的挑战,打开一扇扇未知的门,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承担一个个未知的结果,每扇门的打开都会使我们得到,也会使我们失去,有的门需要别人同你一起打开,有的门只能自己独立完成,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着爱、勇气、责任、牺牲、背叛、分离、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高自己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成熟,当我们打开一扇门给我们一个最后的结果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生命终结的时刻,那时不论谜底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已经结束了我们的旅程,该休息了。
陈凯歌曾经如此评价自己的《无极》-我的作品观众五年之内都是看不懂的,虽然日后的谢张事件阴差阳错地验证了他的“预言”,然而我认为,配得上这句话的导演还得是银河映像的大佬杜琪峰。
说起香港导演,大陆的路人一定会提及徐克、王家卫(虽然很多人其实都没看过)、吴宇森甚至许鞍华,杜琪峰在更多时候是个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偶尔有《黑社会》结局面目全非、《大只佬》惨遭阉割变成《大块头有大智慧》等事件抢占娱乐版面的一小块,然而大部分大陆的路人都只是或多或少的看过他的(惨遭光电剪刀手及国语配音凌辱)少数电影。
幸好,好电影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无论是永远在奔跑的《柔道龙虎榜》(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还是探索因与果的《大只佬》,还有用吨衡量江湖的《放逐》等佳片都在这十年的洪流中重新被定义,并成为了许多影迷奔走相告的经典。
然而,《全职杀手》,却时常被人忘记。
电影的剧情再简单不过了,说的就是一个张扬的神秘新人杀手、一个身怀愧疚与疲惫前行的第一杀手与一个杀手电影里必须出现的女子的纠葛与争锋。
《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的作者张建德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杜琪峰最自负的肆意之作”,杜琪峰自评《全》是“自己很满意的作品,因为大部分该有的构想都在电影里得到了实施”。
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变,不变的只有“反町隆史真是帅炸”以及“刘德华你别耍帅了你是全宇宙最帅的还不行吗”的评价,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个人评价。
(以下评论均不涉及剧透,请随意观看) 。。。。。。。。。。。。。。。。。。。。。。。。
呵呵。
一. 刘德华:其实你很帅从目睹《放逐》中那个”不信邪“任贤齐突然帅到溢出屏幕的那一刻起,我就打心里认定杜琪峰拥有把所有演员,no matter how 矬they are,变成气质外形俱佳的酷演员的特殊能力。
不说老朋友黄秋生任达华吴镇宇刘青云,把自己晒黑也老被说不会演戏的古天乐、从场务做起的林雪、埋在化骨龙里出不来的张家辉、总是瞪大眼睛的应采儿等人,都在杜琪峰的镜头下呈现出喧嚣的外表下安静沉稳又暗流汹涌的气质,才有了杜琪峰最爱的司徒宝、阿鬼、大D等带着独一无二杜氏标签的角色,才有了全职杀手里永远皱着眉头前行的反町隆史和永远微笑着不知进退的刘德华。
反町隆史有多帅,基本每个路人观众看完全职杀手后都要去百度此人资料与照片以了(gui)解(tian)他并一边倒地希望他击败刘德华就足以说明其人气。
但这一章,我想说说刘德华。
“扮刘德华是会过时,但刘德华永远不会过时!
”这句话足以印证刘德华在港人心中的地位。
虽然时不时有《富山春宫图》(→_→)这样的人生污点,但几十年的时光的磨砺,愣是把一个缺少演技(以及歌唱)天赋的小帅哥培养成了天王。
而这个天王的第一座与第二座金像影帝都来自于同一导演杜琪峰,不论是《暗战》里爱喝维他奶的绝症高手,《龙凤斗》里爱叼雪茄的绝症高手,还是《大只佬》里爱脱内裤的抑郁高手,都在帅的掉渣的同时赚取了大量观众的认同感,换个角度说,刘德华的多变与其努力真心密不可分。
那个曾经“不插着口袋耍酷就不会演戏”的刘德华,在全职杀手里颠覆了同样总是面带微笑的那个没有名字的神奇盗贼(《暗战》),虽是颠覆,却也有致敬,不论是永远运筹帷幄的笑容,与男一号的暧昧(这句划掉),犯案时情不自禁的优雅,还有魔法师一样深不可测的能力(两者都在各自的故事中凭空消失),当然,还有同样的失落的圆满结局(下一章细说)。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手持鲜花轰炸大使馆,带着喜欢的人去电影院看杜琪峰(老杜的自恋),十分孩子气又真诚地泡妞,带着比尔克林顿面具大杀四方的托尔-我不是雷神-德华。
二:杀手:逃不开的宿命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杜琪峰的电影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超前,其重人物玩主题抓走位造气氛的风格也让许多钟情于“高智商”与爆米花或小清新电影的观众不以为然,反倒是其挣奶粉钱的男女系列还赢得了当时更大的观众(也因此有了刘德华与郑秀文的搭档佳话),而《全职杀手》更是两者皆磨。
看惯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喋血双雄的观众,对杀手与双雄的模式早已习以为常,于是这部有些意识流,有些跳跃的作品出来时,大部分观众都大呼编剧偷懒,导演装逼,结局莫名其妙,从我的角度看,装逼是必须有的,情节跳跃是的确的,但你说这部电影没有下功夫,是有失偏颇的,这部电影是经得起反复观看的。
全片辗转多地,涉及多门语言,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华人和一个日本人不服从宿命的故事罢了。
一开场,我们就记住了为了做杀手而时不时得无奈的处理掉有美满家庭的同学的反町隆史和拿着白菜价做毒品买卖,只为挑战擂主,啊不是,是第一杀手的刘德华。
日本人反町隆史对抗的是内疚,在连累了女工另其遇害后,他开始保护他的下一个女工,并在日日夜夜的监视中与女工产生了感情,却得时刻提防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追杀与挑战,做杀手,似乎是日本人永远的宿命。
那个张扬又有点爱使坏(垃圾场射击那段)的中国人刘德华,要对抗的是永远屈居第二的命运。
刘德华两兄弟由于癫痫而无缘奥运冠军,那灿烂的白光与烟花似乎是绚烂又短暂的喜悦的征兆,为了胜利,刘德华踏上了挑战的不归路,巧合的是,在接触与试探日本人的过程中,他也爱上了那个总是欲言又止的女工,两人的决斗,其实是困在宿命里的两个人挣脱宿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杜琪峰还是善良的,《两个只能活一个》中,他让金城武跳过了那个天涯一样遥远的距离,《龙凤斗》中,他让郑秀文充满希望地活在两代神偷设计的骗局中,在《全职杀手》中,他用一个略突兀却又让人信服的方式给予了两个走不出牢笼的杀手一个好的ending,永远活在失败阴影下的刘德华虽然被反町隆史杀死,却在任达华写的书里成为了永恒,而反町隆史活在了现实中,死在了书中,低调地成为了安静的美男子。
又一个失落的圆满,熟悉吗,如同不知生死的无名盗贼(《暗战》)一样,全职杀手刘德华像灿烂的白光与烟花一样,消失了,却也成为了永恒。
粤语版的配乐(从豆瓣一篇影评得知国粤两版配乐完全两种风格)为这个带着极度寂寞的故事添砖加瓦,悠扬的交响乐与刘德华的二胡勾勒出的是杀手世界优雅的孤独,也和刘德华(或是杜琪峰彭浩翔?
)评价的《墨西哥往事》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隔空互文。
三:杜琪峰:另类的国际化故作严肃之后,我决定回归我的影评的轻(dou)松(bi)氛围,说说杜琪峰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国际化”现象。
全片100分钟左右,出现了包括英语、日语、泰语、国语、粤语(有没有台湾话?
)及少数印度语的搭配。
《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的作者分析这是杜琪峰对在外国打拼的“流散华人”的刻画方式,即使很爱这本书,我也基本肯定这属于过度解读,“赚钱”二字足够解释全部动机。
而该片一说外语就土炮的情况让我惊恐的想到,上一部让我有如此印象的电影是去年的年度第一烂《风花雪月的事》与前文提到的神作《富居山发春图》,而《全职杀手》与杜琪峰日后的《复仇》都证明,杜琪峰的英语的确是中考不及格的水平,而粤语日语的自如更是衬得英语台词之干瘪与幼稚(林雪的口音也是醉了),而全片最帅的反町隆史是唯一一个只说一门语言(说了一句顶你个肺不算)的主要角色,这也教育我们还是母语好的深刻道理。
最后必须吐槽一下任达华与应采儿的新加坡国际警察的角色,虽然东南亚人的英语口音也很有地方特色,但这俩人的英语发音一脸“大家看呐我是香港人啊都是杜琪峰这傻逼逼我演歪国仁”的即视感,应采儿带着这一怨恨在中途含恨休克,任达华则在被刘德华吓成蛇精病之后最终获得了一句说国语的机会,这句话也点出了电影的主题:“求仁得仁。
”我相信,任达华此时的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等了100分钟,劳资终于能说国语了!
“
我常常号称只要是帅哥摆pose,怎样的电影都可以看。
话音未落,我们凑巧播放了刘德华和反町隆史的合演的《全职杀手》,this is it!——片中两位男主角全程都酷帅有型,事实上,所有角色已经剧情本身都力求一个字——酷,即使非要生硬做作也在所不惜。
可是,我发现自己还是无法忽视观片后心里腾出的空洞,忍不住问:this is it?
可见人都是得陇望蜀的,——有美貌不够,还要有灵魂,还要有心动。
不过总的来说,还算可以接受,电影开头就借刘德华之口坦诚:电影好不好无所谓,关键要有新意,要造型好。
既然如此,此片其实也算是做到了不少。
7年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好像没啥感觉,不是那种看完还想再看的类型。
可能不喜欢里面华仔的张扬,虽然他说导演让他演回从前那个爱耍酷的刘德华,可我觉得却是从未见过的演绎方式,尽管走路还是那个刘氏姿势,但是那份自负和嚣张是很少在从前的片子里出现的。
癫痫发作时口吐白沫和患癌吐血不一样,暗战里几个喷血的镜头,我一看再看,而吐白沫却让我觉得有点恶心。
Tok无时无刻不挂在脸上的笑容也让人觉得有点可怕。
已经不记得当年是在什么心情和什么环境下看的这部片子,看之前可能受了影评的影响,也觉得这部片子不怎么样。
而前阵子买其它碟时突发奇想顺便也淘了这张,但由于先前的印象不好,一直扔在家里没看。
昨天晚上从花絮看起,然后再看片,这次的感觉竟然完全不同,变得有点喜欢它了,尤其是那个开放式的结局。
记得杜琪峰当年说了句豪言壮语,他说“全职杀手”会成为他的代表作。
刘德华也说过,“全职杀手”是他最满意的片子,但是这两句话并没有得到认同,包括我,至少在我心目中,它不及先前的《暗战》,亦不如后来的《无间道》。
不过也许时间可以证明。
至少它决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烂片。
说回电影,依然是部男人戏,故事在两个男人之间展开,Tok个性张扬,把杀人当作表演,杀人也要杀地漂亮,像作秀一样。
一身皮衣再戴上黑超或是克林顿的面具,配上不同枪支,够酷够in。
而每次任务完成后的那种笑容或者是大叫,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恐怖的杀手。
可他的背景故事又让人对他产生一丝怜悯,尤其是看到他癫痫发作口吐白沫时。
O个性内敛,是个标准的冷面杀手,面对多年好友,依然冷静出手,干这行,难免会杀认识的人。
可再冷血,他也有温情的时刻。
从表演上看,两位演员都发挥出色,即使很多人对华仔的表演有争议,我还是觉得他的表演方式没错,Tok要的就是那份张扬,耍酷符合Tok的个性。
喜欢这部片子的结局,开放式的结局,究竟哪个死了,其实无所谓,就像杜导在访谈中说的,也许还有第三个结局,第N个结局。
这和无间道不一样。
无间道的两个结局是为了迎合不同的市场和价值观,而这部片子则是由观众去想像去选择。
我倾向“求仁得仁”的结局。
让Tok在小说里扬名,O在小说里沉寂。
即使最后躺在坟墓里的是Tok。
可注意到没有,就是在黄土里Tok的脸上依然留着一个笑容。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最后,提醒一下,一定要看港版。
无论配音还是配乐,都很精彩。
你会惊讶的!
ps:附上花絮一则。
在港版里,有这个镜头的拍摄过程,相当惊险!
在“全”剧中,有一场华仔火车铁轨上被人追杀,为了逼真效果,所以向新加坡租借地铁场地实景拍摄,身兼老板和男主角的刘德华更拒绝替身,在没有任何安全的措施下,亲身上阵跳落铁轨道上,站在月台与列车之间小小的隙缝内,让火车高速飞驰擦身而过,整个拍摄过程,场面惊险无比。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德华事后也是一身冷汗,他说:“刚开始拍时还不觉得有那么危险,真的跳到轨道上才知道能站的空间那么小,当火车经过时,车速引动气流再加上狂风几乎快要把我整个人卷入车底,我当下真的很害怕,第一次觉得如此接近死亡的滋味,到导演喊卡,我的心跳还很剧烈。
”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没有追求,因为他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用世俗的眼光看就是没有追求,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换一种想法,这其实也是古人所说的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干干净净,我走我的小路,你走你的阳光大道,这未尝不是一种境界。
又说回来,追求,未必那么炫目,未必那么让人幸福安康,或者说追求有时候很可怕,会让人铤而走险,会让人不顾一切,会让人走火入魔。
O喜欢低调,杀人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养活自己的一种工作,除此之外他不希望别的,就像白领干完每天的工作,月底领到工资。
TOK,则是在享受杀人,是位贵族杀人者,杀人不仅是生活,杀人之余还希望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所以他不惜不顾生命,与O火并,结果与他哥哥一样,在即将夺得金牌的那一刻,他倒下了。。
多么可怕,多么让人难过,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捧的追求,这就是我们要夺得的名吗?
未必。。
感觉导演很想模仿哪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比如<<杀手莱昂>>之类的影片。
但故事讲得实在不咋地。
其他的都还讲得过去,可任达华放弃警察一职,为他们著书立传的桥断实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哈哈,本人实在是俗人一个,不明白编剧的良苦用心了。
浪漫杀手自由人, 泪眼煞星的想象力,却有种故作深沉的文艺调。 王义夫和许海峰悲剧躺枪。
杜琪峰影片大收集
王义夫、许海峰躺枪。刘德华每次出场都让人作呕。
三半,刘德华张扬和杀手隐于世的情节都有某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发现是彭浩翔小说改编就恍然大悟。刘的那种洋洋得意自以为是,不似身负包袱的张狂,双男角没有银河一贯的惺惺相惜,更想看任达华和反町隆史的对手戏。男人窥探女人迷恋,放在单身男女里又来一次,当然这部戏里爱情不重要,所以看看女人脱衣服和玩椅子就够了,moment也是银河和彭的弱项。对许海峰0的突破的魔幻改编,职业射击运动员变杀手,HK不乏类似的都市传说,从某种意义上HK的魔幻和贾樟柯的魔幻相映成趣,后者颇受前者影响。反町隆史皮衣帆布鞋,现在看也帅气。刘和林日语为了避开口型表演就很难看了
特别喜欢里面的歌…
三星半。原本还好,可是后面这个叙述方式太有意思了,各种人都有自己的内心独白,于是银幕上的故事变成了任达华打字机中的故事,好!还有,原本的国际刑警精分了以后写杀手故事这个也挺神的......咋想的......
本质上是个西部片,除了双雄耍帅、女人往来其间以外,其他都可以当不存在。刘德华的表演很奇怪,比较尴尬。林熙蕾太好看了……
阵容咁鼎盛点解部戏咁不敢恭维?
身材真好
结构和视角不错
老片子了。。。感觉看过很多次了 没有在看的欲望了
失望……感觉是老杜比较差的作品了,刘德华+反町隆史+林熙蕾这么漂亮的三张脸拍得这么沉闷,能理解为啥彭胖不满意了。非常千禧年的故事,但笨拙得像八九十年代(以及这片没蓝光,画质也太差了)。甚至有点像模仿王家卫的片,还玩了一下《堕落天使》里杀手有小学同学的梗,但跟《堕落天使》比差太远了。人物过于苍白,故事并不流畅,而且这俩人其实都不爱女主的吧……许愿一下彭胖未来把这片儿重拍一版(虽然基本不可能)。德华这部演得比较差。小时候看过,这次完整补完了。
莫名其妙但要命的浪漫。加的一颗星给烟花的~
改编自彭浩翔的长篇小说。彭浩翔写的东西还是彭浩翔能够拍出精髓。
装逼范本啊这简直就是
杜琪峰最差一部吧,实在是不知道是个什么
单挑之前的和谐,是杜琪峰特色,让人神往
真没看出是杜琪峰导演,也没看出韦家辉和彭浩翔编剧
放烟花时的头脑风暴影像有点感人
基本情節照抄史泰龍的刺客戰場,都是瘋狂話癆的新晉殺手挑戰no.1,甚至連偷窺情節都有,只不過刺客戰場是女主偷窺女鄰居,而這部電影變成男主,借鑑意味很濃厚,但是劇情發展巨無聊.反町隆史更亮眼,倒是演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