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头是清晨城市刚刚苏醒的样子,不同的人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开始一天的生活,然而上帝似乎不满于这些人生如平行线一般的毫无交集,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了原本生意蒸蒸日上的小酒馆,也烧毁了酒馆店主夫妇二人的人生梦想,他们为了重开酒馆的资金短缺而苦恼不已,这也由此导致他们从此走上了“卖梦”之路,所谓“卖梦”也只不过是平时所见的通过与其他女子交往而诈骗钱财的把戏,特殊的是,如果不看丈夫与妻子合谋骗钱的卑劣行为和最后的狼狈收场,单看他们为新开张的酒馆而忙碌的身影,一定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励志片。
但让我深思的是,卖梦的两人到底卖的是谁的梦?
如果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来看,首先缺失的就是夫妇投入十年心血所经营的小店之梦,而他们又利用了女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之梦来填补这个空缺,一个梦的逐渐完满,也就意味着许多个梦注定破碎的结局。
这场罪恶“卖梦”的开场,不知道应当归咎于丈夫的懦弱狭隘,还是妻子对于丈夫出轨的畸形复仇,我不相信亲眼看着丈夫与其他女人卿卿我我并从旁指导的妻子对丈夫的感情还如同当初坐在丈夫自行车后座边喝啤酒边笑得无忧无虑的时候一样真诚,两人后来的关系也许像搭档更大于夫妻,丈夫在吸引女人的方面越来越经验老道,而妻子独守空房也不再那么孤独脆弱。
他们原本也是一对平凡、善良而恩爱的夫妻,只是因为挣扎出生活窘境的强烈渴望而萌生了贪婪的念想,最终将两人的善良、正直和爱情一并卖出,却并没有真正换来梦想中的酒馆,榨干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让单纯的梦想染上了无法抹去的污迹。
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梦想就像堆砌在海边的沙雕,美丽而脆弱,在时间与现实的冲击下无所遁形,支离破碎。
我想,“卖梦”从根源上就是个错误的概念,通过别人才能得到的东西始终不是自己的,梦想依靠一笔钱而过上幸福生活,梦想依靠一个人而获得一生的保障,梦想这些一蹴而就的美好本身就是一场奢侈而危险的赌注,自己的梦只有靠自己一点一滴地拼凑才真正属于自己。
影片最后曾经被丈夫骗过的女人们包括妻子都开始了新的生活,曾经有过交集的人生轨迹又再次各奔东西,不再依赖飘渺不定的梦想,而是将自己的人生握在手中,或许会艰辛但总能拥有一份踏实的安全感,这才是真诚的人生应有的重量。
两人一直都是有良知的 一个细节是他拿到钱以后到她打工的店门口 冲她晃晃手里的信封 她很开心的笑 然后两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回家去 每骗一个人都不忘开借条 然后把借条全都贴在墙上经常拜拜 许愿说以后挣钱了一定会双倍奉还直到他越来越入戏 她越来越寂寞 两个人的轨道开始偏离 直到他去扮演别人家的女婿和爸爸 入戏太深 积重难返回到原点后 依旧是独立又互相扶持的两人
这是一个本来可以坚韧的女性,却不得不把梦想托付在老公身上,而生发出各种压抑和扭曲的故事。
女人追求着男人的梦,男人看似是下棋人却也是棋子,女人亦是,电影里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是她们棋局的对手,是让男女主动摇的节点。
一个备战奥运选手,是她们被真的梦想所撼动的时候。
男主被感染,女主感受到了男主的感染,在真正通过努力追逐梦想的人面前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劣,所以女主第一次提议收手。
第二个遇到那个妓女时,是男主的觉得感同身受的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在做一样工作的人。
而女主看到老鼠在阴暗处的汲汲营营,在公公面前忍不住的委屈哭泣。
第三个是几口之家,有小孩和老人,是男女主本该追求的家庭生活的样子,男主把自己从火场带的刀拿到那个家里用,其实是用了真心的,而女主受不了的是男人带着这把刀在别的人家里。
对于真正的梦想,对于卖身的屈辱,对于家庭和小孩的憧憬而不得,是真正打败他们的力量。
最后棋局被破,一别两宽,没了需要卖而做的梦,也就都踏实了。
从一开头就觉得一定会是很悲惨的结局,看的是活一直提心吊胆。
渐渐明白标题里“卖梦”两个字的含义,是个很强大又深刻的话题。
很多段不同的人生,女人真是很奇怪的生物,无尽的欲望,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
其实是个很好的故事,可是为什么拍出来的感觉特别不好呢。
松隆子,我的女神。
"卖梦"不过是行骗的一种褒义叫法。
本来是一对幸福的酒馆夫妻档,一场大火夺去两人所有。
然后,妻子指示丈夫开始骗情偏色又骗钱的行当。
尽管是个道德沦丧的故事,却被女导演西川美和拍的温情满满。
最终逻辑混乱,自己把自己套死。
《卖梦的两人》,2012年的影片,在12年后的西川美和国内首次影展看到,连她自己都说恐怕有点忘记当初的一次的细节。
一对勤劳努力的开小餐厅的夫妻因为一场大火,十年努力和积累毁于一旦。
不甘心的俩人,偶然发现丈夫抚慰失落女性居然还能得到不菲“报酬”,于是俩人开始利用丈夫这方面的“特长”,开始有计划地去欺骗那些渴望被温柔细腻的男性安抚的女性,以换取重启餐厅的启动资金。
被欺骗的女性有白领、举重运动员、妓女、单亲妈妈、家庭主妇……松隆子不用说了,日剧女王,我第一次看她的表演是《四月物语》中轻灵梦幻的女大学生形象。
这一次扮演感情骗子二人组中的绝对主导的骗子妇。
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她很快就收拾心情投入辛劳,仿佛毫不受伤,然而当她在丈夫的自我放纵获得灵感之后的做法,让人明白,她才是真正最痛苦最绝望的人,不然一个勤劳一生的人不会走上这样一条伤害可怜同性的不堪道路。
在影片中,文艺清新女神松隆子很普很累很伤很接地气,越到后面,越感受她的复杂、黑暗和纠结。
男主角、骗子夫阿部隆史,是我第一次看他的表演,他演出了能被松隆子“控制”,也能让被骗的人感受到他的确是在真情实感地付出。
只不过,他的付出可能还是不足以获得那些信任和金钱。
何况,他看起来实在有点普。
当然 西川导演也说,也许普的看起来挺正常努力勤勉的男人,在真实的生活中行骗起来更容易也更可信吧。
不过,我倒是有一个另外的发现:越看越觉得阿部隆史非常像国内一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贵公子”角色专业户孙思翰。
只不过他比孙矮很多,除了五官像现在老了的孙思翰,气质差很多。
说起来第一位被抚慰的女性玲子,其实也是他俩餐厅火灾的“受害者”,玲子是救了他俩的社长的同事兼情妇。
躺在病房里社长委托自己的弟弟给了玲子一笔钱结束这一段情。
玲子在买醉后碰到男的,一夜风流后,被抚慰到的她决定把这笔分手费送给男的重启餐厅。
从那之后,陆续受骗的恨嫁的白领、举重运动员、妓女、单亲妈妈,其实都在与骗子夫的相处中得到了极大的情绪价值,她们绝大多数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因此她们的付出看起来也是无怨无悔,破局的是田中丽奈扮演的那位最恨嫁的白领,她不甘心,她找私人侦探,于是,骗局被破……骗子伏法。
这部片子的女演员都很美,有着与时代同频的气息,电影音乐也很棒,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烘托气氛,推进层次。
音乐的基调是丧的、惆怅,也应对人物的困境和挣扎。
片子也让我想起小津安二郎1933年拍摄讲仙人跳的《非常线之女》。
在探索人性和生活本身面貌之上,日本电影人一脉相承。
我非常喜欢西川美和,她的电影虽然总有节奏上的问题,但总体来说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看完茶饭不思。
我第一次连续看完《蛇野莓》和《摇摆》,几个小时不愿开口说话。
看得多了,会觉得她的风格似曾相识,故搜索一番,果然,她曾做过是枝裕和的助理导演。
我说西川美和和是枝裕和风格相似,似乎只是一家之言。
因为日本的“另类”家庭电影,似乎都是这个样子。
今年《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榈,我写了不少稿子,面对是枝裕和的影片,总是有很多想说的话,即使语无伦次,但平复了心情,也总能慢慢整理。
不同的是,看完西川美和的作品,却总觉心里空空,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好像无从谈起,张开嘴才发现无话可说。
西川美和镜头的成熟度远超她自己。
看着一帧一帧画面,似乎不可名状,但在无边无际之时又有所克制。
不引导也无刻意安排,自生自灭任其发展,只种因不问果,故事信手拈来。
与其追求巧妙情节,不如还原故事本真(仅类型片内),“看电影是偷窥别人的生活”。
《卖梦的两人》2012年上映,上映的时候不怎么火,以后也不会再火,我也是冲着松隆子(《告白》)才看的这部电影。
故事中有一对开料理店的夫妻,生活平淡幸福,直到一场大火摧毁了一切,十年的苦心经营化为灰烬。
丈夫自甘沉沦,与店里熟客醉里偷欢。
事情败露后,妻子气愤之余得到了启发。
她命令丈夫勾引那些身心寂寞的女人,以结婚为诱饵骗取钱财,目的是重开料理店。
电影海报就是火灾当时。
看了海报,我仿佛醍醐灌顶,感觉这电影的艺术性与结局无关。
无论结局怎样,电影的高潮从夫妻二人做出选择那一刻开始升华。
“卖梦”的意义是“诈骗”,日式家庭电影总绕不开犯罪因素。
我想日本导演如此偏爱这两个元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们正代表着两个人性感情的极端:温暖的家和冰冷的恶。
当亲情与爱情遭到考验,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维持“人性”吗?
《卖梦的两人》剧情尺度大,镜头尺度也大。
在这样“反人性”、“反伦理”的诈骗下,“罪犯”妻子的目的居然显得十分可笑。
她费尽心机、害人害己,只是为了回到大火之前的生活。
假如没有那场大火,假如他们的生活还和以前一模一样,这样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吗?
人究竟是知足的还是不知足的?
人世间最大的谜题,就是人。
人介于天使和魔鬼之间,不是代表着平均的善恶,而是表示,人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善与恶,一念之差。
“卖梦”,到底是贩卖希望、还是以希望赌博?
人是梦的奴隶,而梦让人绝望,绝望之后,人却不迷失,也不敢毁弃。
西川美和此前的三部长片作品(《蛇草莓》、《摇摆》、《亲爱的医生》)均以男性为主人公展开独特的人物情节描写。
《卖梦的两人》则将视角投向了都市成年女性的生存困境(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尽准确,因为夫妻关系也是本片刻画的对象)。
但标题具有欺骗性,在电影里,卖梦的两人所对应的买梦的众人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成为两条并行交错的轴线,西川美和在采访中也表示,既不想放弃夫妻关系,也极力避免对被骗的一众女性的轻描淡写。
所以,成片拥有接近两个半小时的长度,而主情节却简单明了,有拖沓冗长之嫌也不可避免。
不过好电影是要细细品味的,隐藏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其实有大量的细节值得发散。
电影开场没有直奔主题,而用平静温婉的镜头交代了随后展开的欺诈者与被欺诈者几人的生活片段,只是寥寥几笔,每个人的生活姿态便都明了:贯也(阿部隆史饰)和里子(松隆子饰)夫妇在早市上温馨地采购食品原料;办公室单身女郎咲月(田中丽奈饰)寂寞地啃着早餐,身边是拥有美满婚姻的妹妹带来的阴影;部长(香川照之)的小三玲子(铃木砂羽饰)在街头与其吻别,转身确是部长的车祸;举重选手(江原由夏饰)在温柔的阳光中有条理地练习着力量与吐纳;风尘女子纪代(安藤玉惠饰)在浴室里像个骑士一样疯狂地做爱。
生活看似静如止水,实则风暴将临,画外,玲子情夫的车祸声便是提示,方寸在一开始便乱了。
所以贯也夫妇的小店所遭遇的火灾可以一笔带过,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梦想的基地。
没有退路,要重新开始,为了筹钱,各自在饮食店打工。
夫妻的戏至此,还是一个励志的外壳。
接着,贯也在打工中遇到的挫折,再加上失去梦想基地的悲痛,使他开始沉湎于酒精,并在地铁偶遇被部长家属以分手金打发而伤心醉酒的玲子。
在玲子家一番并不酣畅的云雨后,玲子把巨额分手金给了贯也。
这是第二个欺诈的契机,玲子不是对象,而是一个不自觉的始作俑者。
欺诈可分为两段,松隆子在浴室拷问中发挥《告白》延续来的暗黑系风格,策划了对单身办公室女郎咲月的欺诈计划。
这里夹杂着因丈夫偷情而产生的嫉妒与恶作剧的心态,手段也是直白地告诉对方真实历史,无论是柜台里主动递给贯也毛巾,还是地铁上躲在报纸后面的那双充满得逞快感的眼睛,以及略显做作的独白,都表明里子才是这次欺诈内在的主线,她的注视,她的穿针引线,把丈夫一步步推向对方的怀里。
紧接其次的一批女人则做了省略处理。
这是第一段,顺理成章,顺水推舟,总之,流畅。
但接下来,与风尘女纪代,和与举重女郎的关系发展开始出现阻扰与挫折,使贯也产生质疑,他对举重女郎的受伤应该是心存愧疚的。
直到遇见单亲妈妈滝子(木村多江饰),贯也把自己从火海中唯一带出来的刀具也拿到了她家,他是真的想与他们一起生活了吧,里子内心充满了摇摆和疑惑,这种摇摆和疑惑外化为里子在雨中走向滝子家时戴的那把红伞,它飘摇在风雨里,被一个俯瞰镜头所捕捉,使贯也、里子、被骗女性三者异样的关系达到一个张力的高潮。
回到开场段落,发现滝子的生活并未做交代,这故意为之的“藏”,是西川美和结构意识的进步。
西川美和对道具的使用值得称赞,以之作辅来描写主角细腻的心理,如上文提及的雨中红伞。
而贯也从火灾里带出的唯一物件:刀具,则有贯穿性,那是贯也的魂。
这把刀是希望,是贯也梦想赖以重新启程的主轴,也是凶器,断绝欺诈之路,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亦差点斩断夫妻之间绵绵爱意。
滝子屋下的两段刀戏,此在场彼不在场,彼在场此又不在场,互相呼应,又更上高潮,是心理描写的高明段落。
里子蹲身所见的那只老鼠也是个心理道具,这是条伏线,昭示着不安和丑陋,点出了里子内心对于欺诈行为的肮脏感。
结尾段落,又回到开场的并列描写,所有人在经历了欺诈后,重归于生活的平静,仿佛一切没有发生,生活依然要继续,在形式感上达到呼应。
狱中的贯也本看不到那只翱翔的海鸥,那只不过是在早市上工作的里子的所见,然而导演给了他们俩一个视线的连接媒介,这是希望的隐喻,也是俩人之间爱的存留。
宛如一部打上人道主义烙印的日本战后黄金时期的电影。
西川美和当年在一次电视节目的面试中得到担当评委的是枝裕和的赏识,由此进入了《下一站,天国》剧组,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师承了是枝裕和,而是枝裕和又吸收了战后人道主义电影的养分,因此,不难理解西川作品里的一脉相承。
电影的最后,松隆子注视着摄影机,这种直视观众的视线运用,再加上松隆子在片中暗黑的表演,不禁会使观众为之一震,震到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最丑陋的那部分,温柔的眼神又使我们觉得,希望不减。
不得不提的是松隆子片中卖力的演出,脸露凶相狂吃面包、浴室步步紧逼的拷问、细汗密绵的自慰、换内裤、露臀••••••而在这反面,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戏,分明再说,看,我的背影都是戏啊。
由于是现场速记+翻译不精确,部分内容需要大家自己意会。
本文内容可以转载。
——————————这部影片拍摄于2011年春天,前一部是06年的亲爱的医生,在之前还拍了2部。
很多人问她为什么前面的影片都拍摄男性的故事,为什么不拍摄女性故事。
我是二十多年前开始进入行业的,但在我们这个行业中女性的比例非常低,虽然有独立女性导演,但是商业电影方面,从副导演变成导演的女性也非常少。
对我来说,拍电影主要考虑的是有意思的事情,所以男性还是女性并不重要,但可能很多人会说女导演怎么不拍女性故事。
拍男主人公的好处,对我来说是可以戴一个假面,可以让男性去表演不好的一面,所以虽然我的电影有很多我的影子,但别人不会发现,因为我用的是男性角色,而一旦用女性角色,别人就会问那个是不是导演自己。
所以有这样的原因,故意逃避女性角色。
不过到了这个地步,我开始考虑可以拍女性的故事。
这部电影里有各种行业的女性,在日本已经有很多人说女性有自己自由选择职业人生的权利,这样已经有很多年了。
实际上她们虽然选了这样的职业和人生,但是她们自己是否有自信呢,因为日本的传统观念,一定要结婚生子,一定要女性带孩子,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有这样的压力,所以女性还是会有这样的烦恼。
所以我想写一个故事,聊女性的生活和不安,想尽量详细地去展现各种人物的生活。
另外我一直想拍关于欺骗的故事,欺骗是一件会伤害别人的事,但被骗的人通常不愿相信自己被骗,反而依赖谎言。
而我想表现女性故事,所以想到这个欺骗故事应该发生在夫妻两人之间。
我设定了各种女性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运动员,一个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还有一个是性工作者,她们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是非常遥远的存在,我想知道她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就采访了她们。
影片里女性说的话,都来自于我的采访里真实的人物说的话。
可能在坐的观众也在考虑拍电影,年轻人想表达的故事和话应该基本都来自于自己。
我开始拍电影,前两部大部分来自于自己,后来慢慢地吸收了外面的元素构成作品,是在接触和采访外面的人后,才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故事。
片子最后有侦探出现,这个也是来源于我采访过程中遇到侦探的事。
因为我在找受骗的被访者时,如果只是找新闻媒体里的信息是不够的,所以我去找警方和侦探,他们给我介绍了真的受骗的女性。
因为她们也是距离受骗有较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她们愿意说出来。
其实这些人被骗了不少钱,但是她们都不愿意承认。
她们说,可能其他的女性被骗了,但我不是,我是愿意给他钱的。
所以她们也不会去报警,事件不会变成案子。
这可能是她们自尊心的问题。
可能骗子都是利用她们的自尊心,这是非常残酷的。
有一定的财力,有不错的工作和地位,这种人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那这些女性虽然有一定地位和钱,但她们心里还有不安和不满的地方,觉得寂寞。
骗子有故事,被骗的人有更多故事,我在对她们的采访中发现了很多人性。
接下来介绍我的团队吧,剧组人员基本都是拍医生的成员,摄影指导柳岛拍过北野武的作品,我比较喜欢他拍的远景镜头。
但是在东京如果要在很远的地方拍,比较困难,因为地方不大,从很远的地方拍会有东西挡住。
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也很多,所以我希望画面能感觉到东京的空气和风,但是在东京拍摄很困难,所以我们拍了很多早上晚上的戏,我和柳岛经常一起出去堪景。
这个时候有个摄像机阿莱刚刚出现,那么用胶片还是数码就成了一个问题。
我一直喜欢胶片,从当副导演开始就拍胶片,这部也想拍胶片,但制片人也会考虑成本,就提议我试试数码。
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觉得胶片更好,有的人说胶片和数码的信息量不一样,但我也不确定,所以我们用胶片和数码都拍了一些,进行比较。
我们用数码拍了以后委托了一个公司处理,做成胶片感,我给了很多工作人员看,他们都分不出来是用数码还是用胶片拍的。
只有一部分灯光和摄影的工作人员才能看出来区别。
所以说胶片和数码的区别已经很小了,但成本却差了几千万,所以我考虑后还是选择了数码。
数码有很多好处,比如加工起来容易。
这部片子很多是在秋天拍的,但需要有夏天的效果,数码就可以把叶子调成夏天的感觉。
另外这部片子里有很多夜戏,用数码拍就可以用更少的灯光。
不过我还是对胶片有信仰,理由我说不清。
在拍摄现场我对胶片摄像有感情,听到胶片摄像机在动我就很有安全感。
我听说你们学校也有35毫米胶片机,我也想知道你们觉得胶片有什么特别的。
无论大屏幕上闪烁着多么炫目的特效,旁边的音响里传来多少道立体声,观众们咽下了多少粒爆米花,总有个地方的电影市场纹丝不动。
那就是日本。
在好莱坞电影盘踞世界电影主流市场已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日本电影依然维持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从黑泽明那一句:“我们日本人拍的东西,你们美国人看不懂。
”到北野武所说:“3D技术根本就是一无是处。
”这代表着日本电影已经从战后开始,有了自身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
这些内容很难用语言概括,如果非要描述的话,大概就是如同日本文学那样淡淡的忧伤,哀愁凄婉的氛围,散文式的叙事风格……总之,他们对视听觉“套餐”很不在意,对故事本身及人物内心刻画却特别在意。
今天要讨论的这部电影首先就没什么特别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简单的配色、简单的场景、似有似无缓和而温存的弦乐搭配。
男女主配角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什么夺目的服饰——为什么要说服饰呢?
因为这本身和剧情有关,这是一部男主角“骗色夺财”的故事。
既然提及到“色”,那必然涉及颜值服饰,可是导演似乎不想对此多费头脑。
片名“卖梦的两人”,玄机尽在“卖梦”二字。
字面理解,贩卖梦想、兜售梦想、出卖梦想,先得有“梦”而后为之。
男女主角本是一对有梦的夫妻——他们开了一家餐厅,凭借男主角出色的手艺,生意兴隆,然而一场大火却让十年苦心经营毁于一旦。
随后,夫妻分别至不同的餐厅打工,自我降格当厨师端盘子以维持生计,却时常被各种偷工减料的黑幕而闹得心灰意冷。
他们决意,攒够钱,再开一家店。
那段日子,男主角终日买醉,在夜店醉里偷欢。
正所谓“酒是色媒人”,他竟因此意外出轨,与一位被富翁抛弃的富家女发生激情,互诉愁肠之中,富家女大发善心,给了一大笔钞票给男主角。
镜头定格在出轨后,男女主角夫妻的洗浴室里,男主角因背叛妻子,心中担惊受怕,泡在浴缸中抽烟解愁。
妻子闻到衣服上异性的味道,冲到浴室里质问丈夫。
一通吵闹之后,妻子忽然把腿翘在浴缸边,说道:“要不你就这么干吧!
” 怎么干?
世间还有多少有梦之人呐?
渴望结婚的女编辑、孤独的举重运动员、被男人嫌弃的妓女、善良的单亲妈妈,男主角虚造身份,辅之以亲切的关怀,亲昵的关心,很快就走进了这些人的心房。
又是一通互诉愁肠,又是一次次互相释放激情。
这些有梦之女性,向全世界兜售梦想,而男主角则投其所好,为之买单——所谓的梦,还不就是这些爱与关怀?
男主角就此赚得盆满钵满,夫妻俩要开店一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就在夫妻精心策划的骗局行将败露之际,那些受骗的女性,仍然在犹豫要不要告发他们。
当警察对她们说:“他(指男主角)显然是诈骗,如果你告他,他就要去坐牢。
”女人们沉默地低下了头。
有的人说本片“三观不正”:居然婚内出轨可以用来当资本原始积累,妻子居然教唆丈夫出去以色谋财。
其实,导演的本意不在于刻画犯罪,而在于就此勾勒出都市中的“励志人群”“鸡汤人群”内心的脆弱和孤独。
他们太需要人相爱了。
所以,出演本片“骗色夺财”的男主角,既不高也不帅,长相气质甚至可以说“土”。
导演也正好借此,来反衬那些上钩女性的内心状态。
本片是一部关于“梦想”的众生相,借此描绘了都市青年人群的挫败与无力。
影片的结尾,为再开一家自己的餐厅而如此煞费苦心的夫妻二人,也逐渐迷失自我,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大梦套小梦,原来一切真的只是梦?
年轻的你,是不是也在机械的城市丛林中彷徨失措,又满怀梦想过?
是不是一样,也无比渴望着那些爱与关怀?
在这个城市暗淡的土地上,许多失去光芒的星星,坠落于此,四散分开。
她们都很寂寞,有着悲伤的回忆。
地位金钱和人际关系,现在拥有的东西,已经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任何改变。
看不到未来,十年后的自己,连想都不愿意想。
为什么呢?
自己的生命就像羽毛一样无足轻重。
温柔的星星们,耀眼的星星们。
为她们那熠熠星光,添上一点缤纷的色彩吧。
只要这么做,大家一定会为了你,闪闪发光。
我赠你体温 你赠我兴奋...好爱这个怪怪怪的故事...以及松隆子终于...变成了中年妇女....
其实通过丈夫出去行骗,说的是这里面很多女人的情感困惑。只要对女人稍微贴心一点,女人可以给出所有。而且丝毫没有怀疑过男人,也不会嫌弃他的卑微,倾其所有。这个妻子也不是一直如此吗?
松隆子演得不错 但这种卖梦真不能接受
这样的剧本再拍不好那就去吃屎好了
亮点很突出,酱油团超级强大(田中丽奈太美了)松隆子让人无法直视的演技很神,但是缺点同样明显,拖沓的节奏是最大的问题。整部电影完全可以再压缩半个小时。
好压抑的文艺片。简单的夫妻合谋的故事 若是韩版 估计又成警匪片了。
音乐7 画面8 导演7 故事7 表演9 印象7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是该继续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松隆子饰演的妻子选择了后者,还以笑面虎的姿态想尽办法撺掇丈夫,甚至冒着同归于尽的风险。深爱中的女人有多温柔就会有多可怖。梁这酱油打得,真是一错眼儿就看不着了。
6/10。里子在家庭领域拥有的主导权是一种表象,她试图控制丈夫来掌握行骗的权力,当里子质问贯也因出轨获取的收入时,畏缩在浴缸里的贯也愧疚地微微仰头看向妻子。自此,里子决定利用丈夫去引诱梦想结婚的单身女性,而无论在料理店还是电车上,贯也和行骗目标都处于她的监控中,当贯也假分手以骗女白领借钱时,里子编排着他的话语和哭泣的时机,将男人掌握在她手心里。但随着丈夫频繁地与其她女性同床共枕,唯独没有与妻子缠绵的时间后,孤独守候的里子失去了家庭的价值,当她从缺乏性魅力的角度讲女举重运动员可怜时,遭到了贯也罕见的驳斥,远景镜头中失落的她乘电梯下行,最后里子看到了贯也和单亲母亲愉快的家庭生活,她彻底破防,拿起刀摔下楼,被小男孩关心,此时画面中嘈杂的雨声逐渐减少,她意识到自己沉迷骗钱所勾勒的梦,轻手摧毁了她的家庭。
满脑子都是男主在回我的家里的小矮人装扮,演这个角色毫无说服力吧。松隆子绝赞!!!
【西川美和展in资料馆】想到前不久看的《深深的猩红》,在剧情设定上异曲同工,遥相呼应。男主是“卖梦”犯罪的实施者,而导演也用很多镜头去刻画背后的始作俑者,即女主内心的挣扎、妒忌与纠结。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的弱点心理。松隆子也在微表情表演上功力深厚,撑起了女主角。每一个配角女演员的选角都对,用出色而敬业的演技把这些各行各业,都有梦想、努力拼搏的女子演得入木三分,引人同情与关怀。尤其是增肥增肌练习举重的江原由夏,太了不起了。映后导演阐述,片中拍摄女主角自慰和更换卫生巾的情节,指的是女主意识到她与男主不再有性生活,也不会有孩子。观众恍然大悟。能抓住如此细节加以表达,令人佩服导演细腻的观察和创作。
情节的荒谬,才让故事发人深省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面对一个厨子老男人能如此感性(被骗的女人们),在现实面前又如此理性(里子),即使把捅人的罪拦在自己身上也不是善良,到最后正常的努力也没有快乐
原来有两个小时,不过这么大的信息量的确需要两个小时才能说完。松隆子阿姨真是抛弃了形象演这个屌丝女腹黑抖S角色,开头和中间部分的尺度简直要跪下。利用人感情真的是门学问,圆谎也是,没本事只能表示此片真是叹为观止。
我总是很怕看日本电影 不喜欢日本电影的节奏 他们有着自己的哲学和说话的方式 总是在说教 压抑着的人性和制度 让他们无限向往自由 但是社会的现实让他们无法抗争 只要稍微偏离自己本来的轨迹 等待他们的就是悲剧~ 平淡 温情 灰色 也许有一点色情 (很喜欢田中丽奈 她老了 可不少照片都是回忆)
很真实!
永远别拿爱当借口去伤害
故事聚焦于夫妻之间,荒诞感做出来了;后期想要描摹众生百态,节奏感一泻千里。
西川美和这次发挥一般,用了太长时间去重复讲了几个相同的故事,导致后面进展大打折扣。阿部隆史神演技,松隆子彻底黑化,田中丽奈倒是变漂亮了。
@小西天。里子以梦想为名亲手撰写丈夫阿贯跟情人交往的剧本,这种奇情或许也是西川美和对编导与演员关系认知的一个谐趣比喻。被骗婚的女人们各自的故事压缩进夫妻行骗的设定框架下,势必更多让位于夫妻过于戏剧的关系变化,而失去了以更现实细腻的笔触深入刻画的机会。随着被卷入的角色越来越多,影片前半段本来紧实的节奏被彻底冲散,不得不用巧合来勉强解决。西川美和一直感叹电影的篇幅只有两小时,无法容纳更多的内容,本片正是她作品中最适合转化为文本或扩充成剧集的一部。
拍得是真不错,但剧本实在喜欢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