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不知不觉陪我走完大学4年。
昨天又拿出来重温。
电视里放的,加上碟片里看的,已经不知道是第几遍了。
依然感慨万千。
这部电视剧的主线是谭艾琳和伍岳峰,就像SEX AND THE CITY的主线是CARRY和MR.BIG一样,这也是我喜欢这两部电视剧的原因。
因为我也曾遇见过,一个伍岳峰一样的男人。
纠缠几年,遍体鳞伤,最终还是分开。
从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就在想,谭艾琳和伍岳峰,他们到底有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sex and the city直到电影版才出现CARRY和MR.BIG结婚的场景,这应该是在众望所归下应运而生的。
但是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呢?
一个男人,成熟有风度,不失幽默和品味,有财力和地位,知道怎样讨好女人,这样的男人不难让女人爱上,而女人遇见这样的男人,却注定是一场劫难的开始。
伍岳峰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毛纳也会一眼爱上这个男人。
毛纳为了姐妹谭艾琳而退出这场追逐,也许是她的福气,所以毛纳能成为4个人里最早结婚的一个,而谭艾琳,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
因为她遇到一个不愿付出感情的男人。
看到伍岳峰和谭艾琳一起参加朋友的婚礼,却不愿留下签名,不愿一起送礼,他不打算见谭艾琳的父母,这让谭艾琳很生气,她觉得,这个男人根本不配做自己的男友。
这一幕,让我想起一个男人。
有些男人,他们最爱的人只有自己,而能付出的全部不及常人的一半,和这样的男人相爱是辛苦的。
而如果这个男人有够聪明,可以像伍岳峰一样机智沉着地回避掉谭艾琳的每一个问题,那么,你就从此陷进了他的太极阵里。
谭艾琳和伍岳峰分了多少次?
毛纳她们的无奈和劝阻让我想起我的死党们。
不吃回头草的谭艾琳却一次次地回头了,这是为什么?
就因为那个人是伍岳峰!
他是不一样的男人。
昨天,当我再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谭艾琳和伍岳峰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他,并不是一个适合结婚的男人,他对婚姻有种恐惧,和这样的男人纠缠,得到的除了虚幻的幸福,更多的是辛酸委屈,如果不逃开他的怀抱,女人最终会为这样的男人浪费一生。
有的人活着,她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活在人们的硬盘里。
这是饭岛爱绝尘后,中国男人们对她集体缅怀中最有份量的怀念。
她像女神一样,活在了他们心里。
而她的一句话,也像信念一样,活在了我的心里。
她用穷极一生的经历,回答了蔡康永的提问:先生啊,人生就是矛盾的。
是的,人生就是一场矛盾的冒险。
人生在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矛盾中挣扎与妥协的产物。
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矛盾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一个活着的人。
假如把矛盾的存在性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矛盾便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就连电视剧的片名也不能幸免,比如《好想好想谈恋爱》。
这个片名是个滥俗到不能再俗的单身女性情感呐喊,直白地就像妓女与嫖客的桃色交易,完全有失四个女主角的身份、地位、学识和自尊。
尤其是与剧情的精彩程度和台词的精辟深度相比,《好》剧的片名更像是一场偶像剧的华丽上演,诱发青春期少女的思春情怀。
可转念一想,最直白的话语或许恰巧是最符合人心的情感表达,比如我爱你三个字。
所以,《好想好想谈恋爱》这七个字组合出的片名,应该是所有单身女性的共同心声,包括谭艾琳、黎明朗、毛纳以及陶春。
滥俗,但却一针见血。
孤单的年代城市越来越繁华,人们越来越孤单,这是个孤单的年代。
孤单和空虚一样,是个时代病,人人不能幸免,无论男女。
它像瘟疫一样,在所有人的心中蔓延。
即使你的生活充实到马不停蹄的恋爱,日以继夜的工作,事无巨细的持家,你仍然无法理直气壮地说,我与孤单绝缘。
孤单是一种状态,情感的状态,它总会存在于人生的某个时刻。
对抗孤单,是都市中红男绿女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
一时的孤单,可以解释为幸运,就像旅行一样,算是暂时逃避周遭的喧嚣和琐碎。
但一世的孤单,那就注定是场悲剧,因为缺少经历,更缺少爱。
没有人会喜欢一辈子的孤单,尤其面对脆弱叠加的时候。
即使是苏敏这类才华横溢,独立清高的女人,仍然渴望爱情,抗拒孤单。
毕竟我们对孤单的恐惧会比对死亡的恐惧更甚,后者只需要面对,而前者,还需要我们承受。
和爱相比,孤单真的可怕得多。
觉得这部剧更像是从男人视角讨论单身女人的生活和情感。
此剧中心思想是,单身女人生活并不好,单身女人的归宿必须是男人,单身女人就注定漂泊注定孤独。
大龄单身女人生活是可怕的,市场是越来越狭窄的。
女人有与事业发展期同步的适婚年龄期,过了这村再难有这店。
多少女人都是在这样的恐慌里,在适婚年龄里挣扎着奔向婚姻。
也许以上是中国绝大多数女性无法逃离的宿命,也许人生终究都是殊同同归。
可是这份歧途同归的归途,可以是死亡,可以是孤独,可以是爱。
而不必须就是“女人的归途必须是男人”。
我期待,讨论某个女人时候,是在讨论某个人,而不是不得不捆绑男人。
就像讨论某个男人时候,讨论的是某个人,讨论这个人的德行,讨论这个人的爱心,讨论这个人的事业,讨论这个人的才学,讨论这个人的野心,讨论这个人的世界观。
我期待,每个人,不区分男人女人,都能够感受人生意义本身。
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的人,可以参考“人生意义可以是,离开比来时,灵魂更纯净。
”
时隔多年,这几天又刷了一遍剧。
这遍看到谭艾琳和张芊芊最后的对话后,细品竟有以往几遍未曾发现的点,编剧没有用狗血剧情,而是用平静的对话道出了出轨的本质。
以下有剧情透露,角色分析基于个人理解,全剧看完后食用为佳。
谭张二人最后的对话发生在张伍离婚后,谭陷入无限自责,把二人婚姻破裂的原因归结于自己。
此后谭遭遇“报应”。
其实就是恰好遇上了倒霉事,只是她无法放下自责的心结,所以她去找张芊芊表达歉意。
在她们最后的对话中,张芊芊说谭不应该来找她,也不应该说道歉的这番话。
这是为何?
初次看,以为张是:“已经是婚姻破裂的事实,无需多说什么,都有各自的新生活” 这样的意思,其实还有一层意思。
前序剧情中,我们和谭是一样的视角,默认张芊芊不仅知道谭和伍曾为恋人,而且早已发现了二人出轨的事实。
剧中有多个场景暗示:张邀请谭做电视节目,谭盛装出席却被放了鸽子,我们和谭一样认为这是来自张的挑衅;伍和谭电话时,张怀疑的眼神;伍和谭深夜在车中幽会,被另一辆车中的张目睹;伍驾车,载着谭最后谈判时,张开车超车示意他们停下,最终酿成张的车祸。
大多数姐妹帮一样,把张芊芊当作公敌。
当然也有观众认为张对谭伍前缘并不知情,她才是最无辜的;也有观众认为张是明知道谭是伍的前女友还邀请她“把关”。
无论怎样,自从谭得知张伍即将结婚后,她感觉到她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两人的身影。
其实不是城市太小,而是自己始终放不下前男友伍岳峰,还在较劲。
因此,不是她自己被针对,而是她一直针对张伍二人。
她和伍双双出轨后,她一边怨恨自己,一边出轨。
最后对话里,张说她本来想开车撞向伍的车,看到副驾坐的是谭,她才示意伍停车。
初次看以为是张克制住了一时冲动。
再看发现可以理解为,张并不知道和伍出轨的是谭。
或许在张心中,谭作为独立、知性的才女,不是会当三的人设。
示意伍停车,在这里只是想让他停下,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当然在隐喻上则是让出轨二人及时刹车的意思。
张的车祸撞醒了谭,之后谭顺利成章地认为因为张撞破了谭伍出轨的事实才选择离婚。
其实谭最后去找张,向她道歉反而坐实了出轨的事实。
这里谭把自己看得很重要,道歉是放下自己的心结也是对张有个交代。
而张选择和伍离婚,并不是伍出轨了谭这个人。
昏暗的夜色下,张或许根本没看清和伍偷情的是谭,她是无法忍受出轨而及时从婚姻中抽身。
谭从来不是这段婚姻的加害者,甚至伍的出轨对象不止谭一人,或者说没有谭,伍也会出轨他人。
谭的自责并不重要,因此到最后张也没有接受谭的道歉。
这个场景或许也在说,张离婚的同时快刀斩乱麻向前看了,而谭还陷在过去的情感纠葛中。
在此剧中,出轨不是狗血剧情。
借由谭张二人最后平静的对话,可以看到出轨的本质。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是对感情的约束,如果一方破坏了协议,就是需要抽身的时候,这与第三者是谁无关。
剧中伍的两个前妻都做出了非常果断的选择。
所以女性一定要独立自主坚强,要有从一段婚姻中及时抽身的资本和勇气。
不知道这部戏的企宣是怎么做的.那么多名人拍的一部戏,拍完一两年才在电视台播出.而且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宣传.悄无声息的就出来了.还是在播出后反响很大.才慢慢显露出来.知道这都是谁谁拍的一部片子.我看这部戏比较早.次数大概是两三遍.是所有电视剧中最多的.可惜后来盘让我弄坏了.不然我想有机会还是会想再看的.四个女人,有美貌,有学历,有地位,有资产.按理说是最容易嫁出去的主儿.但一个一个却都没有嫁出去.有的是死活不嫁,有的是做梦都想嫁.有的是不会妥协,有的,是总要得到得不到的东西.注定她们会错过.会失去.先来说说谭爱琳.由蒋雯丽饰演.算是四个女主角中戏份最多的吧.也是最烦人的.但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发现我和她有许多共同性.而正是这些共同性,是导致最终失败的因素.她本是一个有风情,有气质,有学识,有魅力的女人.但她也是一个很苛求的人.是一个总想得到得不到的东西的人.有好的东西在手边的时候,她会选择放弃.而当一样东西告诉她无法得到时,她往往会飞蛾扑火.非要拿到.其实那并不一定是她想要的.她之所以奋不顾身,是因为她知道那是她得不到的.但是,她无法参透.无法放手.她令许多男人为她折服.为她付出.但她对轻易到手的幸福从来不会珍惜.只是随手一丢.继续前行.只有伍岳峰.一个完全保护自己的人.一个不肯完全付出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征服她.他完全成了她的心魔.因为她知道自己得不到.反而却越想得到.所以她一次一次的绕回来.却一次一次的落荒而逃.她可以很疯狂,很神经.可以在凌晨冒着大雨在房子外面大喊伍岳峰的名字.可以分手之后不停地酗酒和诅咒她一直爱着的人.她最后的结果不是没有咎由自取的意味.也许从那个时候,她可以领悟.幸福并不在远方.而是触手可及的.然后是同样大牌的黎明朗.那英饰演.很多人对她的表演很有争议.觉得她台词不过关.满嘴东北话.演技平平.在我看来.那英这次算是本色演出.把一个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的高级白领演成了一个东北大傻妞儿.不过很可爱.也很有喜剧效果.她是一个女强人.从不甘心对男人示弱.包括自己爱的男人.她总是想统治,想有主控权.而这样的女人恰恰是中国男人的天敌.如果女人这么强了,还要男人干什么.所以,她找不到男人.终于,她找到了一个爱她的,也包容她的男人.马晓东.一个出租车司机.他真的爱上了她.愿意照顾她.黎明朗有一度也迷茫了,感动了.不知道是不是就应该就此下嫁.但她有一个本质的矛盾.就是她不想比男人弱,但同时又想找一个比自己强的依靠.这个矛盾注定她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最后,因为她的不妥协.马晓东无奈离开.她和自己过不去,和所有人过不去.她只是想有凌驾于男人之上的快感.但胜利之后,她没想到手下败将的选择不是臣服而是离开.毛娜.片中称为爱情女战士.只谈恋爱不谈爱.只结新朋不结婚.这个角色是梁静饰演.一个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聪明,漂亮,高桃,真的有几分军人风度.曾经是演警察的专业户.所以自然也有女战士的风范.她的爱情名言有很多.而且大多是有悖常理的.她是人们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吸引所有男人的眼球.她也知道自己的魅力.所以尽一切去享受被人追,被人爱.但她从不爱.只把爱放在口袋里.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就是这样一个像钻石一样闪耀的人物,却在最后背着所有人把自己嫁掉了.她在片中结尾给每个人写了一封信.似乎揭露了所有的真正的真理.颠覆了她曾经所有的言论.告诉她们,去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吧.梁静在做节目的时候说,她觉得毛娜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她本是一个拒绝结婚的人,但最后却选择了婚姻.这实际上是一种妥协.对人生的妥协.对自己的妥协.而且她还说,女人不是无法无天的.因为男人就是她的法.男人就是她的天.这是最传统的思想.却是出自最前卫的毛娜之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凉.为大家.为自己.与毛娜完全相反的是陶春.一个睁大眼睛到处寻找丈夫的小女人.第一次对罗海琼有印象是在<像雾像雨又像风>中.她演一个叫做方紫仪的美丽女子.同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我并不喜欢她.觉得事儿太多.反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周迅.一个那么大年纪的女子能演那么幼稚那么年少的小女孩子而一点儿也不嫌做作.这是何等难得.特别是她总睁着大眼睛追着陈坤后面喊哥哥.我想哪个男人听到都会回一回头的.她的世界那么单纯.一切都是没有因为的.只是因为她心里爱着一个人.只爱着一个人.虽然,那个人并不爱她.后来在<上海百年>里面.我也很喜欢这部戏.那天偶尔看了一眼重播.发现罗海琼在里面饰演了一个小角色.那个时候,距离现在很远了吧.应该还是刚刚展露头角.陶春天天梦想着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她总是很卡通的眨着刷得又大又圆的眼睛.很无辜又不解的看着这个世界.在其他三人中算是异类.因为只有她一个人成天嚷嚷着要结婚.其实其他三个人也想.只是不说.并不是不想说,而是可能她们有些自己都不知道.最后她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如意朗君.陈凯.一个律师.优质青年.收入丰厚.家世清白.具备了一切好男人的特质.但是,他却无法生育.陶春感到万念俱灰.她结婚有一半的原因是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现实却让她只能养别人的孩子.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一度,他们徘徊在婚姻的边缘.但最后,他们是用理解,宽容度过了这个难关.他们的婚姻也因这次考验而变得牢固.人家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这是四个女人.让我们看看她们是怎么唱这台戏的吧.
欲望都市是调侃的喜剧,整个基调是轻松的,因为当时美国人特别是女人的独立和自我意识觉醒,爱情和婚姻不再是她们生活的主旋律,女人可以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友情世界。
但这部剧从主题曲开始就有沉重感,让人感觉到一种压抑和沉重。
前面的剧情其实本土化的很不错,结果结局大败笔,本来欲望都市就是女权意味很强的作品,毛纳这个角色也是四个人中女性意识最强的,原版里到最后都是独身一人,潇洒人间,结果这里变成了男权的拥护者,联想起现在女权在我国的处境,多出了几丝讽刺意味,放佛一个女人人生所有的意义都是结婚,我看不懂编剧这样的安排意义何在。
我并不是田园女权一味反对婚姻,单身和结婚都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而已,自己为自己负责,不后悔,不埋怨,自食其力,我觉得就可以了,就是平权了。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不管人数多少。
不伤害别人,不凌驾控制别人,就是值得尊重的。
如果周海啸是毛呐的真爱,那我无话可说,但是总觉得毛呐是想安定才找他,这点让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在中国电视剧里显得尤为珍贵的角色还是被结局给毁了。
这部剧最令人闭嘴精咽的是剧中超级前卫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关怀了,放在如今也是吊打一众思想过气的国产剧。
然而结局编剧突然否决掉前面所有的女权思想,对大男子主义投怀送抱,俗不可耐。
就让我勉强相信是为了过审而编出的连篇鬼话吧。
我很喜欢这部戏里的独白.听着很舒服别样的温暖.毛纳的风情与性感黎明朗的果断与坚强陶春的骄傲与信念谭艾琳的坚持与颠覆看这部戏能想很多东西.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怎么会点到这部戏..这部戏我会反反复复的看睡不着的时候 会重温他们四个人的政协会议.一个人的时候 会记下有时候他们说的一些零星的话语很好看的一部电视.都说是中国版的什么什么.可是 这部戏拍的很成功不一定就不能山寨外国的剧本而且 山寨的这么好.. 很美丽啊.这四个女人之前我是 很喜欢毛纳.觉得 这个女人真是美啊 又性感又美好是女人的向往..现在我也挺喜欢黎明朗我喜欢她和那个马小东(我特地去查了下.记忆下降啊..)他们的状态我很是喜欢..可是 没有结局.陶春我想每个女生都有她的一点点影子吧..不是 全部 都有那么一点点.谭艾琳我还真不太爱..紧抓着一个男人 我很反感这样的爱情.不会写评论 总之 自己觉得很好看..
看完了这部剧,其实挺有感触。
四个自以为是“女权”的大龄女青年,在聊天中展开了各自曲折又多彩的感情生活。
有人批判说这部剧最后还是妥协了,她们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女性,只是在自欺欺人,最后还是向男人投降了。
其实讨论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导演都是想通过夸张的剧本与演员来表达一类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因此她们四人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根本不是重点。
重点是女人面对感情的差异与共性。
整部剧32集,通过密集的对话与旁白来探讨一个又一个感情中的命题,比如相亲问题,忠诚与出轨问题,爱情中的优势方与劣势方,施虐方与受虐方,办公室恋情等等。
似乎把五花八门的爱情都在最短时间内演绎了一遍。
现实中除去万人迷,普通人能体验这种多彩感情胜过的可能性还是不多的。
在看电视剧中,把各种可能看一遍,也大概知道了各种感情之路的走向。
有时候自己是蠢的,自己不知道,看别人一目了然。
能看到别人的蠢再反思自己的蠢而不再犯傻,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有些亏不一定要自己吃才算数,看了别人在哪里吃亏,自己能避免也算是耍个小聪明了。
这里的人无法获得幸福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在较劲。
但是不知道是在跟谁较劲,跟社会的舆论还是自己的内心?
其实一切跟人较劲的人,都是在跟自己较劲。
表面看,这是一个结不结婚的问题,实际剧只是通过婚姻作为一个命题来探讨两性关系。
这里结婚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结婚的意义了,把它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宗教意义了。
换句话说这里把结婚当成是一种对原则的追寻认可,拒绝或妥协了。
每个人都在一边欺骗着别人,一边安慰着自己。
对婚姻的和解,就是与自己的和解。
有人早慧,早早就参透了其中本质,有人愚钝,折磨的伤痕累累,铩羽而归。
这里有傻的人吗?
没有,但是为什么却活的这么痛苦呢。
《小窗幽记》里一句话对我影响颇深,也能解释——“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
惟其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舍割。
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
"人们都沉溺于自己的选择中无法抽身。
结婚不是一件人生大事,只不过是感情发展到最终阶段的一个结果。
而如果对其寄予太多符号意义,则只能遍寻不觅。
如果不解决自己的态度,那么遇到再多的人都是一样的。
不断的欺骗别人,安慰自己。
获得幸福的途径就是别作,别矫情,别自欺欺人。
不和自己较劲,把自己捋顺了,感情就顺了。
很多问题不需要问别人,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
那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辙不就是自作自受吗?
比起现在的很多动辄70多集的电视剧,这部32集的电视剧算是良心剧了。
很多台词还是很见功力的。
蒋雯丽的表演是最自然,最好的。
当她演出了其中的卑微与懦弱,让人爱恨交织的时候,她就是一个成功的演员。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演员就是自然,不露痕迹。
相比之下,那英饰演的黎明朗有些过火了。
梁静饰演的毛纳演出了那种感觉,但是不够漂亮。
或许换成陈好演万人迷会更合适。
罗海琼演的陶春更不用说了。
最脸谱化,夸张化,不体现演技。
附:我有看电视记台词的习惯,把一些我喜欢的台词摘录下来,附上。
其实经典未必,只是有所感触,就摘自抄下来了。
经典台词:。
不知道为什么,女人亲自打扮一个男人的时候会觉得这个男人特别性感。。
女人经历男人就是经历沧桑。。
你这个人让我喜欢 的 是你的聪明,让我反感的也是你的聪明。。
每个人爱别人的方式不同,习惯不同,原则也不同。
就像看一部电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恶和理解。。
爱情就是愿打愿挨的事,关键看你能否乐在其中。。
你要是想忘掉某个男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恶心。
你只要反复思考他的缺点和坏处,你就能恶心。。
忘掉旧情人的一招就是撒谎。。
你绝不能劝你的朋友离婚,如果他们离了,你就是挑唆者。
如果他们不离,你就是他们糟糕婚姻的知情者,再也不愿意 见你。
两口子的事你就更不能判断了。
他们俩再不好都是一伙的,你是 外人 。
很多人不明白,爱情 是有 它 自己 寿命的,有长有短,你得接受事实。。
私生活的事,别人知道的越少越好,免得受伤害。。
人与人的偶然相见,是有机缘在里面的。
你随便 碰见一个人,其实是有缘千里来相见 的。。
急诊不看慢性病。
安慰能解决问题吗?
救急不救穷。。
你都多少条裙子了?
还买。
你又不开时装发布会,穿那么多裙子,你能提高智商还是增加营养。
少穿几条你能缺钙是怎么着。。
经济上的账算不清就罢了,感情上的账也算不清。。
女人对爱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癖好。。
女人做事总会想他会怎么样,男人做事只会想我会怎么样。。
亲爱的,他不会因为你越瘦就越爱你的。
他是喜欢瘦女人。
如果他爱你,你不瘦他也爱。
这说明在你和瘦之间,他选择 了瘦。。
我劝你一句,你不值得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一切。
人世无常,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
人只能自己成全自己。。
他们各自的血都凉了,一切缘分都尽了。。
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她觉得她解脱了,她觉得她老了。。
大脑像瞎了一样,一片漆黑。。
你以为一个女人结不结婚有本质区别吗?
这都是表象。
你不结婚你是为男人折腾,你结婚还是为男人折腾,殊途同归。
到头来都不是为自己活着。。
我允许一个人男人欺负女人,但决不允许一个女人欺负同类。。
男人像社会一样残酷,现实一样无情。。
如果要幸福,就要活的实际。。
实话永远比假话难以启齿。。
我也不能光长岁数,不长心眼吧。。
一个女人的性格特点,就决定了她在情场上的遭遇。。
直抒胸臆如果是轻浮的话,那心怀叵测算是深沉吗?。
爱一个人不在于时间长短,你跟一个人十年也可能 永远都是隔膜。
可你跟一个人也有可能一瞬间就息息相通。
所以时间长短和爱情的可靠程度不成正比。。
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能力的交往。。
一个人是会变的,变成他原来反对 那种人。。
你是一个人的蜜糖,但会是 其他人 毒药。。
你奋不顾身爱一个人和有所保留爱一个人,这只是意味着爱的程度的强弱。
不代表你爱的人一定是好和 不好 。
你奋不顾身爱的那个人,很可能是你最不值得爱的。
你有所保留爱的那个人,很可能最值得你爱。。
当一个女人无故向你使性子的时候,她一定是看上你了。。
反常是爱上一个人的征兆。。
有的爱很危险,有的人爱不成你就害你。。
婚姻只是 两个人 之间的私事,只与两个人相关。
这部电视剧首播的时候,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
再看这部电视剧时,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待业青年,也有了感情经历。
我一直在思考,我究竟更像这四个女人里面的谁?
想来想去,好像我身上谁的影子都有那么一点吧。
陶春是个少女,她的爱情是纯洁的,不含杂质。
谭艾琳是文化人,她的爱情既要理想又要接地气。
黎明朗是女强人,她的爱情要和她的事业一样,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而毛纳,她的爱情最没有样子。
面对爱情时,她是最勇敢的战士,也是最坚定的逃兵。
也许大多数姑娘都和我一样,找不出哪个形象最接近自己。
我们多数都有像陶春一样的工作,像谭艾琳一样的感情经历,像黎明朗一样的性格,像毛纳一样的风情。
但我们却又没有陶春那样的纯真,谭艾琳一样的郁郁寡欢,黎明郎一样的粗犷,毛纳一样的勾人情欲。
所以电视剧是电视剧,人生是人生。
我们的性格永远没有剧中人那样极端,经历却永远比电视剧中还要奇异。
毛纳给另外三人写的信,实在动人。
无论如何,我也没想到毛纳是四人里最早皈依的。
她皈依了婚姻,更皈依了灵魂,皈依了爱,皈依了她心里的原始渴望。
是啊,这个女人,她换男朋友的频率比换衣服还勤,怎么突然就结婚了呢?
因为她说:“我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方法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和幸福的渴望。
”大概每一个经历相似的人,都知道她话背后的含义吧。
毛纳说她们四个都太不容易了。
这四个女人,每天都忙碌着约会,失恋,聚会,发泄,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反复。
她们不是闲的无聊,是永远找不到爱的彼岸。
陶春最天真,她爱就爱的纯粹,爱的忘乎所以。
可她太理想,太不切实际。
所以只能愿上帝保佑她,遇到一个十分相爱的人。
黎明郎爱的最痛快。
说爱就爱,说断就断,也许是工作太忙碌精力有限,她只想要一个完美的人。
但她不懂,人无完人,就好像她对马小冬的问话:“我太自以为是,是吗?
”毛纳是个精灵,她好像有着神奇的魔法,每一个男人都愿意为她神魂颠倒。
可也许是得到一切太容易,她从来不珍惜。
谭艾琳最苦情,每一次都爱的虔诚,却遇不到对的人。
一把年纪,本来应该是理智面对爱情的时候,却依然在伍岳峰这条阴沟里翻了船,不止一次,却乐此不疲。
这四个人里,谭艾琳的经历最接近大部分姑娘。
每一次都用心爱,却被辜负。
不是我们太傻,而是对手太强劲了。
伍岳峰那种男人,颜值阅历财富风情都太理想,没哪个女人不动心,他的莺莺燕燕太多,所以他绝不甘心为了哪只百灵鸟放弃整个百鸟之林。
他的爱说不真切太绝对,毕竟他付出时间和金钱给女性;说太理智太不公平,他也为了谭艾琳发疯歇斯底里。
可是他还是太自私,他的爱归根结底不过是爱他自己。
他对谭艾琳或许只是想在需要时想起,在寂寞时填补。
可他又太高高在上,能懂他愿意陪他为他付出的女人。
他能看上的,太少。
他太明白了,只要自己想要,就一定有人给,所以他可以选择要谁不要谁。
谭艾琳最后拒绝了伍岳峰的要求,她终于明白有些人的秉性改不了。
伍岳峰就是那样自私地爱着自己,他的新鲜感他的不满足他的回头他的离开,都不过是因为他总是那么爱自己。
想明白这些,谭艾琳应该可以好好去爱一个真正值得自己去爱的人了吧。
祝她好运。
陶春婚后的生活才是她痛苦的开始,却也是她获得幸福的起点。
婚前太多问题的缺乏沟通,一度让两人闹到要分居。
可是后来两人才明白,原来爱是解决一切的办法。
如果可以,这天下的女孩应该都像陶春一样来获得幸福。
因为她心里从来看不见人性的阴暗面,这样多好。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的像个孩子一样简单纯粹。
黎明朗最愿意付出。
她居然为了男朋友打扮得青春无比,连谭艾琳都没认出来。
她也为了马小冬接纳了朋友的小孩来家里住。
这个敢爱敢恨的女人,最坚硬却最脆弱。
这样一个工作上从不失败的人,却被囊肿脚伤咽喉伤痛打败,每次这种脆弱的时分,都无比需要一个人来照顾,就好像今天的我。
她啊,就算事业上再成功,生活上也是个需要被人爱被人照顾的小孩子。
毛纳早就修炼成精了。
他就好像是住在男人心里的心魔,她一个眼神就拿下一个男人,一个动作就招来一群蜂蝶。
可她从没想过要靠岸停泊,谁拉她上岸,她就远走四方。
要立地成佛,只能她心里想明白一切才可以。
也许,大理就是一片让人想皈依的圣地吧。
女人们想明白了男人是岸。
那男人们呢?
伍岳峰自私,马小冬被动,郑凯逃避,周海啸实在。
没人有错,只是也许他们不合适。
不管男人女人,要是太清楚太明白自己要什么,其实也不见得是好事。
这四个知识女性也是棋逢对手。
这些男人有的在衡量,有的在计较,有的在懵懂,有的在自欺欺人。
不过这也许就是我们女主角爱他们的原因吧?
毕竟他们才是有趣的人。
四个女主角选的太好,就连非科班的那英也算是演出了黎明朗的干练,当然台词是硬伤。
蒋雯丽对谭艾琳的拿捏不能再好,情欲纠结都在戏里。
罗海琼的角色看着简单,真把一个小少女演的独立又咋咋呼呼也不是容易事。
梁静呢,就算毛纳不是美女,你难道不爱她么?
这部戏里基本除了主角,各个男配也都选的太好。
个个都是戏骨的料。
好多里面的男演员,跑过龙套之后都去别的戏里面挑大梁了。
戏说完了,再说说配乐。
据说配乐是窦唯。
除了对民谣嗓的许巍无感,我简直爱极了这戏的配乐。
最后毛纳的信里配的那首,也是乐如其名了。
而我最爱的细节设计,也在那里:两个人历尽辛苦登上了雪山顶,交换了戒指。
这就是只属于两个人的婚礼。
这也是婚姻的真谛:共苦之后同甘。
“她说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是和宇宙一样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
以为是青春偶像剧,险些因其名字与之擦肩。
后来在那英的一段采访中看到,于是找来看。
据称是中国版的欲望都市,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爱情形态。
感动于毛纳最后的信,在故事走到结尾时,终于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样一个敏感的女子,表面看来无畏无惧,对一切事物满不在乎,内心却通透明晰。
她一直用玩世不恭去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与幸福的渴望与向往。
她戴着坚不可摧的面具游戏人生,对幸福的来临其实小心翼翼。
一次次落幕之后的失落与绝望,都不曾摧毁她内心爱的信仰。
在她给三个姐妹各自的剖析与祝福里充满悲悯之情,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她说,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停靠在一个男人身边,过平静的生活。
我们要的幸福,不过是如此简单。
—————————————————— 亲爱的谭、黎、陶,你们好!
等看完这封信再声讨我,首先要冷静对待。
用写信的方式跟你们联络我比你们还觉得古怪。
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二封信,第一封信是高中时写给同桌的情书。
再就是写给你们的这封了。
我现在在大理,我结婚了!
这消息一定像个谣言一样让你们无法相信。
尤其是明朗,她一定要精神崩溃了。
艾琳和陶春一定替我安抚她。
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已经结婚了。
你们不要以为我故意瞒着你们结婚的,也不要以为我是受了什么刺激拿婚姻赌气,更不要以为我是无路可走了。
你们猜的都不可能对。
我只能说这就是命运,命运是无法预料的。
我结婚那天,心里平静极了,那么自然而然,像是早就该走这一步似的。
以前的毛纳在那一天变得判若两人,我也不知道变化是在哪个瞬间产生的。
我好像变成陶春了。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新郎是谁呢,其实你们都知道——周海啸,一个开餐馆的小老板。
他人很好,我认为我嫁他嫁对了,说句心里话,我很幸福,这种幸福是以前从没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得到过的。
我很踏实,很宁静!
回想过去仿佛一条湍急的河流,我终于涉河而过,到达彼岸。
请你们原谅我没预先告诉你们我结婚的决定和消息。
你们当然是我最爱的亲人,没告诉你们是因为我想明白婚姻。
婚姻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只与两个人相关。
我不想打扰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打扰我们两个人。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还真心的祝愿艾琳和明朗你们能找到另一半,并且坚信你们一定能获得幸福。
陶春你要懂得珍惜你的婚姻生活,郑凯真的不错。
想想我们四个都太不容易了,历经了多少感情的磨练,一直以来,我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方法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和幸福的渴望。
艾琳你像个虔诚的教徒一样,朝圣着爱和幸福,你对爱和幸福最执著,最实诚。
明朗你对爱和幸福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做派,我最懂得,你害怕流露你的柔情,你怕这柔情被伤害,所以你张牙舞爪。
其实你强硬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女人心,你脆弱、敏感。
想想以前我和明朗老是讽刺和打击陶春,真是于心不忍。
我俩的真实用心是借陶春来打消自己对爱和幸福的眷恋,我俩怕自己不幸。
我真为陶春感动,她像千里寻母一样寻到了幸福婚姻。
她堪称百折不挠的女战士。
陶春,我相信上帝会赐给你一个孩子的。
无论这孩子是谁的,都是上帝的子孙。
写了这么长,我刚刚发现我这么有文学才华。
不知道我的信是不是打消了你们对我的义愤填ying,ying字不会写,反正意思你们理解,我懒得查字典。
也许你们还是无法接受我结婚的这个事实。
我再交代几句,你们还记得我那个女友邝美珊吧,她第四次结了婚,并且怀了孕,要生小宝贝了。
我很震惊,也很触动,我想了很多,她最后对我说的几句话,使我顿悟了。
她说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是和宇宙一样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她说得对,女人是男人应运而生的。
另外,我觉得我老了,我玩不动了,我第一次那么渴望停靠在一个男人身上安身立命。
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过平静的生活。
我可能会定居大理。
咱们那座城市有太多我不愿回首的往事。
但我会回去看望你们,跟那座城市真正告别。
祝我们都幸福吧。
最神奇的是,现在再看,发现……社会并没有进步……反而连这种剧都拍不出来了……
有中国主义特色的抄袭。
山寨《欲望都市》
除了仿得一般 就没什么说的了
记得有一个暑假 n个台在播 严重影响我的选择权 妈妈说不宜少女看 哇靠 以前还不晓得 啥是欲望都市的说
山寨的不伦不类
毛伯伯~~那英家
挺有意思的啊,我当年还真看完了的
建议焦虑型依恋和抖m反复观看谭艾琳和五月风的戏份,并熟背黎明朗骂谭艾琳的那些话。
没看完,国产电视剧还是不行。
还不错啦~中国特色的欲望都市
非常像话剧,高度集中的冲突和书面化的对白,很先锋,当时恐怕遭受了不少指责,今天的话……算了,今天再也拍不出来。
结局推翻了前面的一切立意 男生选角除了伍岳峰都不好 见纹理台词太差了 放到今天也不错的剧 可是感情太无聊了 不为生计苦恼的角色没那么真实
放他妈个屁 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虽然不喜欢谭艾琳的纠结反复没事爱抽抽,却又不得不承认像照镜子一样。。。。
为了写作业去看的……对比原版与中国版sex n city的文化差异……恩,不太好看,但是,还行。
第一次看时我还在读大一,憧憬某天自己也可以有一帮好友在灯火阑珊的大都市夜幕中潇洒的畅谈理想和爱情,这部剧里的一些观念至今还影响着我,比如绝对不能劝你的朋友分手,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分手你就是挑唆他们分开的元凶,如果他们真的分手了,你就是他失败感情的见证者,他也不想再见到你。
好早以前看过的,应该算是国产家庭纠葛剧比较早的一批了吧
中国版欲望都市
一段一段的像舞台剧,20年前的电视剧,已经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