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跳档无数次,近期连续改档的《大侦探霍桑》,早已证明片方没啥子信心,终于在19年1月露出庐山真面目,果真是惨不忍睹啊!
故事混乱弱智,推理侦破就那么一点点,周显扬导演+杜致朗编剧这对夫妻档,彻底糟蹋了程小青的经典IP,连累投资方赔钱损失惨重,底线何在?
极其严重的洁癖的霍桑,一出场就是满脸的大胡子,明显有化妆痕迹不说,后面他都在自恋与自傲,韩庚出演的传奇大侦探,全程都在瞎嘚瑟、臭显摆,耍帅耍酷,浮夸过火。
三次探查现场时,他都是在臆想脑补完成侦破与解密,彻底失去了推理的乐趣。
江南燕杀人案中,郭晓冬杀相貌相似之人,掩盖他罪证,你很容易就猜得到。
稍微扫过几本推理小说,明眼都清楚张慧雯脸上写着“我叫江南燕”,那就等她跳钢管舞秀性感吧!
对面有狙击枪扫射过来,霍桑、包朗都在美滋滋地喝好酒,然后街头跑酷、翻跟头,就是追不到洋妞,过程不危险、不刺激,叫人昏昏欲睡。
在三不管地带、马一刀的老巢,张艺骞所饰演的宝宝,居然听了老板话,就生吞夜明珠,他竟变成了人人抢夺的“萤火虫”,来了好几波人,还有的拿火箭筒瞎轰,脱离现实严重的漫画桥段加入得拙劣而混乱,让你直接恨不得从影院离场。
郭晓冬饰演沈长安,大摇大摆冲进火车站,身上绑着炸弹,警察们就无可奈何,等他上车跟韩庚废话,然后抱地下打滚厮杀,最终被人暗杀,每个细节都脑残到了极限,仿佛就是冲着观众叫嚣着“我就在白痴,你能怎么着?
”
一个民国地道的探案故事,硬是给改编成哗众取宠闹剧,以为走《唐人街探案》路线就能名利双收?
但韩庚和张慧雯的感情线真是尴尬死,后面女一吻完男一,还男人声音口吻嘲笑,纯属恶心人!
台词赤裸裸地歧视女人,亵渎原著厉害,毁三观撒狗血俱全,标准的一塌糊涂!
没有金刚钻别别揽瓷器,《大侦探霍桑》票房惨败已成定局,铺天盖地的恶评,韩庚、尹正、张慧雯、郭晓冬、刘嘉玲凭借个人魅力,再难拯救!
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在民国时期可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没想到第一次搬上大银幕,便如此惨不忍睹,足见编导没有良心与敬畏之心。
从《杀人犯》到《苏乞儿》《黄飞鸿之英雄有梦》,足够证明杜致朗不是个好编剧,如果你非拿《大追捕》《霍元甲》来肯定她,那至少证明她是一位没有良心的编剧!
老公周显扬在部分场景与富华道控制,其实还可以看到制作的用心,银行地下室、火车车厢、爆炸、枪战蛮花哨,却华而不实!
本片票房与口碑全面扑街,也证明在资本操控的浮躁影坛,不是谁拿大IP+大阵容便能轻松骗钱的,周显扬夫妇如此丧失底线,如果他们真去拍《射雕英雄传》,并用亵渎经典方式瞎拍,那真更大的噩梦了。
可以给到2.5星。
盯着《情圣2》撤档又定档的事儿就不说了。
影片一开头就展现出了浓浓的扑街气息,程小青先生的原著虽然模仿了柯南道尔的写法,但是利用第三者的旁白来呈现出一个穿衣品味糟糕,有些直男癌的大侦探,紧跟着还来上一段007式的剧情提要主题曲,直接把中国版福尔摩斯的感觉给带歪了,耳边瞬间响起了各类杀马特各类山寨的配乐。
影片在视觉设计上想要做出时下快节奏的细节推理,只是这个效果做得真的很一般,还被大段空镜和全景的转场镜头所割裂。
这种间歇性地不知所云,让我想起了《消失的凶手》,而且我也不知道片方哪里来的自信,还为续集埋下了伏笔。
个人认为,基于民国背景下的虚构和杜撰,很难拍,它需要糅合进了很多近现代的思潮、观念甚至是实体性的科技发明,也要兼顾多国家、多民族的文化冲刷,它要显得神秘而又浮夸,迷人而又危机重重,因此稍微拿捏不当这种百花齐放的奔腾之感就会变得像纸糊一般俗气,一点就破功了。
想想姜文的《一步之遥》,算是很接近这种调性了,只是剧情表述上拖了后腿。
所以,当看到各类欧式建筑的航拍和张慧雯一场戏一身衣服的时候,你应该大概知道这部电影的成本都砸到了哪里,以及,导演和影片的关注点是什么了。
跳档无数次,甚至是短期内连续改档,这也是没谁了。
通常这种跳档意味着片方对片子没信心,有信心的话无论在什么档期都能有好成绩。
事实证明,跳档者多是烂片又成真。
开头刻意将韩庚塑造成一不修边幅甚至是卖丑的形象,却很让人出戏,对这大侦探霍桑简直是诋毁,一点爱不起来。
其实韩庚就不会演戏,除开个别炒作话题、情怀的电影,他完全就没有号召力,而且那些话题、情怀电影换日庚美庚欧庚非庚来也一点影响没有。
这个戏里韩庚除了装,还是装。
装得让人讨厌。
连尹正都是在装。
至于其他演员则演得浮夸,导演也许认为这是喜剧风格,导演是没看过人家《唐人街探案》系列。
一个民国地道的探案故事,硬是给改编成一个不接地气看不出一点民国味道的架空胡扯故事也是不得不服《霍元甲》的编剧杜致朗。
话说,我从来就不觉得杜致朗是个好编剧,只是她占了资源的先得到几次编剧机会而已,而她的丈夫周显扬也并不是一个好导演,有点想法,但限于才华,也就一个流水线香港导演罢了。
这对夫妻档还是差了点。
个人一直觉得拿易容术来做破案的点是最扯的。
台词赤裸裸地歧视女人,使人以为韩庚和尹正是不是GAY。
各种模仿《神探夏洛克》。
韩庚和张慧雯的感情线真是尴尬死。
片方显然想把霍桑做成系列,但第一部就这么个水平,直接票房口碑扑街,就没有然后了。
真是糟蹋了一个好IP。
要知道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在当时号称东方的福尔摩斯,经营得好,绝对是个大IP。
这是一部很好的艺术片,我能理解喷的点,但是尊重一下独立思考吧。
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
单单电影的配音剪辑就值五星,不信你回过头把电影再看一遍,感受一下,每一个镜头转折完美的卡在beats上。
故事情节跟着音乐的flow在推进。
对现实的讽刺,中国式讲究大片(服装和道具赶超王牌特工)所有的配角,路人,环境(脱衣舞,银行,etc),都是一流的。
梦幻与现实的对比,预告片里面说的霍桑性格和所有案件细节。
剪辑,镜头视角转变配合背景音乐,社会上的每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普通细节都通过有趣的镜头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轻松的体现出来,不是无厘头倒像是恰当的刻意艺术渲染。
导演想给你一个梦,你却在纠结现实,那就没意思了。
看下来整部电影就像一个中式华尔兹,或者爵士,连贯的不像话。
色彩美妙的就像梦里看到的一样,前面人物介绍的那个短片里面讲到的他的性格,在后面的每一个场景拍摄里伴随着准确的音乐鼓点都有细节的体现,最牛逼的是同时把故事的讲述带上升了一个层次。
整体就体现出了一股侠气。
这个故事有多好抛开不谈,把这部片子放到当代美术馆当一个装置艺术片都够了。
姜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几个我最喜欢的导演,我认为这电影的艺术效果和造诣不亚于姜文的几部电影,我觉得电影跟姜文电影有相似的点,不能说抄袭但是可以说借鉴。
不过有些场景甚至更大气磅礴一点。
有中国大片鼻祖的意思,不比邦德电影差到哪去。
全片并不像所有其他评价一样说的逻辑混乱,想反我认为很多我们吹捧的国外电影都用到了类似的叙事风格,《猜火车》《两杆大烟枪》。
我管他们叫螺旋逻辑推进。
迷局从一开始的调查沈长安是死者被江南燕杀,到沈长安是国际间谍偷夜明珠,如何偷的,最后绕到夫人才是幕后主使大老板和初衷。
看过电影无数,但我是猜不到剧情结果的,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悬疑片吗?
为什么要纠结每个案件的分析是不是合理,布景是不是符合原著?
你我都是个普通人,了解案子那么详细是想模仿犯罪吗?
更何况每一段分析,一段一段的音乐旋律配合叙事,观众如果有水平理应体会到一种意识流的层层推进整体感。
这部电影的前后呼应都不错,比如说最开始说他讨厌女人,女人就是案发现场的迷魂阵,江南燕也确实是女人,并且每个现场的女人都妖艳无比,有一股独特的魅力。
比如银行的一排诱人臀部特写,相信每个观众看到都是被抽离,诱惑的状态,但霍桑没有被迷惑,符合前面介绍片里的不喜欢女人情商低智商高(最后结尾也高潮)。
这么一部颅内爽片被没有水平的人get不到他们的人一顿骂,我有点为之感到不值。
再说很多人认为的韩庚耍酷,我之前个人就没有对某个演员有电影情节外的特殊感情,还拿姜文电影举例,你不能说姜文的电影,那种霸气就是装逼吧,都是人物性格的刻画,我们单纯去评价刻画手法的准不准,全不全面,是不是有血有肉,精不精美。
那既然这部电影把韩庚演的霍桑乃至于周围的每一个演员形象,性格,内心世界。
甚至群众演员演的小喽喽的那种傻憨,都刻画的淋漓尽致。
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喜欢他或者抱着现有的成见去看这部电影呢?
你看美国大片不说逻辑,说特效。
你看英国大片不说逻辑,说内涵。
怎么你看了中国大片,你在这骂娘。
我只想祈祷这类的电影多点多点再多点,爆米花片就用爆米花片的评判标准去评判他。
懂得欣赏的人多点多点再多点
我又又又又又看烂片了。
没想到,从2018年到2019年,我的烂片观影三连击都是来自于韩庚:从《寻找罗麦》、《解码游戏》再到这次的《大侦探霍桑》,韩庚已经成功的超越了快乐家族、岳云鹏等人,成为了我心中当之无愧的烂片担当。
这部《大侦探霍桑》名义上是改编自程小青的小说《霍桑探案集》,但实则在影片的呈现中早都已经七零八落了。
原本是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给了程小青创作的灵感,在他之前,侦探类型的小说在国内文学界还是一片空白。
因此,程小青萌生了创作“华人第一神探”的念头,霍桑这才得以诞生。
小说中的霍桑基本上就是福尔摩斯的翻版,但《大侦探霍桑》中的霍桑,则成为了一个油腻又讨人嫌的烂侦探,探案不怎么样,耍帅扮酷倒是一绝。
演技好的人表演层次深厚,但演技差的人永远都有自己的套路。
Angelababy是皱眉、瞪眼、面无表情三部曲,韩庚则是眯眼、歪嘴、坏笑三连击,自以为自己魅力无穷的油腻男人在恶心观众这一方面真是做到了极致。
自以为是的性格一定要配合专业技能超强,我看卷福自以为是样子会不由得感叹这个男人真是又厉害又傲娇,但看韩庚版的霍桑心里却只想“这个男的怎么就这么装X”。
尹正饰演的包郎也并不是个华生式的人物,对整个办案起不到一点作用不说,还时不时的要承担说不好笑的俏皮话的作用,基本上只能逗乐剧中人,一点都逗不乐观众。
张慧雯则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出道即是巅峰”,自《归来》之后我就没看过她有一部电影合格,在《大侦探霍桑》里又是一个大花瓶。
能穿紧身小裙子,能大跳钢管舞,能扮傻也能演痴,但怎么看,都浮着“刻意”二字。
打着“侦探片”的名号,剧情弱智到没眼看。
侦探推理完全没逻辑,不给观众有效信息,全靠霍桑一张嘴说。
人物的作案动机全都立不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胡来,强行安插的反转别说侦探迷能一眼看穿了,就是稍微看过一点儿电影的人都能知道它想干嘛。
故事本身不新颖,讲故事的方式又老套,浪漫+侦探+悬疑+复古,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凑成了现在的四不像。
不仅如此,它还拽来了刘嘉玲和罗家英。
罗家英在2019年的电影中还用《大话西游》里演唐僧的方法演角色,夸张的戏剧腔调、无限拖长的台词尾音、一惊一乍的动作举止,我都不知道该说这是情怀还是土味。
刘嘉玲则是客串烂片客串出了经验,穿着华丽、面无表情的用港普念完台词就可以收工拿钱走人了,管他电影是什么质量,反正嘉玲姐客串一次的价格应该不便宜。
我认真查了一下导演周显扬是专业学电影出身的,但为什么能把电影拍得这么浮夸呢?
通片的披红挂绿、浓墨重彩,人物说话的时候光都从头顶直接打下来,两边拉上幕布就直接能当话剧看了。
不过没有电影感也是众多烂片的通病了。
本片的编剧叫杜致朗,正当我在苦思为什么这个漏洞百出的剧本会被拍成电影的时候,资料告诉我,编剧杜致朗是导演的老婆。
ok,这就合理了。
其实杜致朗早年是有好作品的,她的编剧处女作就是刘德华、张学友、陈冠希、余文乐主演的《江湖》;后来还做过《霍元甲》、《不能说的秘密》的联合编剧。
一开始跟老公合作,水平直线下降。
除了剧作本身的问题之外,《大侦探霍桑》在宣发上也是各种骚操作接连不断。
其实《大侦探霍桑》早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经杀青了,原定的档期是2017年暑期,后来跳档了。
一跳就跳到了2019年,本来定档的是1月18号,结果在上映前10天宣布撤档了,理由是“技术原因”。
其实它都不能算是撤档,应该算是逃档。
因为吴秀波出轨风波的影响,原定于2月5号上映的《情圣2》提前到了1月24号,为了避过《情圣2》,所以《大侦探霍桑》才选择了逃档。
韩庚为此还发微博表示过“心累 无奈”。
结果23号上午《情圣2》又宣布撤档了,“感恩同行,来日再见”几个字一出,《大侦探霍桑》就坐不住了,喜滋滋地宣布自己要重回档期了。
下午官微就表示要重新回到1月25日上映:“说好的不辜负,我们必须回来,1月25日不见不散!
”还公然在海报上直接打上了“你走了,我来上!
”的字样,这波落井下石的操作真是干的十分顺手了。
暂且不说《情圣2》的是与非,就冲《大侦探霍桑》几度硬蹭人家热度的这种行为,我就实名瞧不起。
截至到目前为止,《大侦探霍桑》在豆瓣还没有开分,因为实在是看得人太少了,这种上映了快一天都不开分的电影绝对是烂片无疑了。
目前的拍片占比也只有8%,截止到我写下这行字为止,票房只有260万,肯定是赔惨了的节奏。
说明大多数观众还是心里有数的,除了韩庚、尹正的粉丝,稍微有判断力的人都不会选择这种一眼望上去就不会好的烂片。
我很欣慰。
《大侦探霍桑》是一部喜剧推理片,虽然上映前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吹捧。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部只能给一星半的电影,一星给风景,半星给程小青先生。
先说优点:(1)前一星:无论这部片子的剧情有多么垃圾,但不得不承认,面对荧幕上华丽大气的欧式古堡、一望无边的森林、澄澈蔚蓝的湖泊、呼啸而过的蒸汽火车,视觉印象还是蛮好的,最差也可以权当掏钱看了一部布拉格旅游片。
(2)后半星:本片的核心诡计其实是这样的:黄金城有一个擅长易容,喜欢杀人后取走手指,并且在镜子上署名的大盗江南燕。
侍卫为了私吞夜明珠,于是找了个与自己相貌类似的穷人,杀人断指,并留名“江南燕”,制造自己被“大盗江南燕”杀害的假象。
侦探霍桑介入调查,并通过死者的尸体特征,识破了这一诡计。
应该说,这个核心诡计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这个设计本身就是民国期间程小青先生早就设计好的,所以只能加半星。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既有这么好的客观背景,又有很好的原始素材,为什么影片最后还是只值一星半呢?
原因就在于它犯了喜剧片与推理片中的三个大忌:(1)侦探形象靠吹!!!
减一星影片一上来就开始吹霍桑多牛逼,有多少迷妹,而且韩庚也在荧幕上极为配合的装逼。
然而直到影片开始30分钟后,主角才开始第一次略微像样的推理……拜托!
这都9102年了,难道导演和编剧就没看过《神探夏洛克》吗?
再不济,你总看过《心理罪》吧!
虽然后者的漏洞不少,但是它告诉要塑造侦探形象是件很简单也很有定式的事情,在影片的开头进行设置一个简短的推理桥段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侦探高逼格的观察与推理能力一览无余,而且所有的性格特点与生活习惯都可以极富冲击力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然而本片呢?
霍桑的形象全部是助手吹出来的,迷妹捧起来的,活脱脱地一部杰克苏神剧!
(2)关键线索靠藏!!!
减一星推理迷们都知道,在推理文学中,有“范达因二十准则”和“诺克斯十诫”。
虽然准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一项得到了范达因和诺克斯先生的共识:所有线索必须公开呈现在读者面前,实现读者与侦探的公平竞争。
实际上,这一原则至今仍然是衡量推理作品优秀与否的关键。
有了电影之后,这一原则变得更容易实现了。
看过《神探夏洛克》的朋友们肯定都还有印象,在卷福破案之前,导演会把镜头瞄向每一个可以的线索,让观众清晰地看到案发现场究竟有什么疑点。
如此一来,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
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观众们才会切身体会到什么叫“智商被卷福碾压”,才会惊呼“哦,原来是这样子呀”,才会毫不吝啬地打高分好评。
然而《大侦探霍桑》呢?
呵呵哒,在侦探解谜之前,大家压根就不知道主角居然还去停尸房检查过尸体,也不知道尸体特征究竟是啥样的。
侦探需要什么证据,于是导演就给你放个什么新证据出来。
拜托,这不仅是杰克苏神剧,还是只会开天眼和金手指的杰克苏神剧。
(3)喜剧桥段靠尬!!!
减一星其实推理和戏剧的结合早已有之,比如《唐人街探案》就是很成功是先例。
好的喜剧桥段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笑点随着剧情的自然呈现与流露!!!
比如《唐探》中那个经典桥段 “我是你舅舅啊,血浓于水啊!
”“表的!
”就是典型的成功之作。
坏的喜剧桥段不外乎以下几类特点:a. 靠过分夸张的动作或表情来取娱观众。
电影不是东北二人转,能掏钱进影院的一般对小黄飞无感,所以主创们也最好不要走那种路线。
Ps.典型的失败案例:《恶棍天使》。
b. 台词本身并不搞笑,演员们却非要通过自己的笑声来带着观众去笑。
这就像是有人不停地挠你,逼着观众笑一样。
Ps. 典型的失败案例:近年来冯巩那些歌功颂德的相声。
c. 突兀地插入喜剧桥段,导致笑点与剧情不连贯。
很不幸,《大侦探霍桑》是把上述三条全占了。
所以给观众的感觉,便是尬,太尬了!
综上所述,《大侦探霍桑》只值一星半,没法再高了!
所以韩庚先生不用卖惨,就凭这种质量,电影延期上映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值得惋惜的是,这部惨不忍睹的影片,很可能毁了一个原本可能继续火起来的IP,也毁了前辈程小青一手创作起来的侦探霍桑形象。
春节在爷爷家看的,那时候老人身体不好,需要治疗,等我爸爸给我爷爷陪床时候我就在租的小屋子里找电影看,那天晚上,找到了这个大侦探霍桑,画面色彩风格很像中央六自制的电影,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我整晚不知道在想什么,就是盯着电视发呆,颜色偏暗黄色,很适合睡觉,我躺在沙发床上,吃着琥珀核桃,上面的白芝麻好香好香。
我看着电视,画面在我的脸上慢慢淌过。
身后的窗帘没有关,晚风吹进来,吹我在梦里。
宣发自比福尔摩斯中国版,太不自量力。
故事支离破碎,反转来反转去,都是僵硬的设计。
剧本太差!
光靠流量明星,如何支撑得起悬浮的剧情?
周显扬是香港的商业片导演,就刚出道时一部《大追捕》很惊艳,很大胆。
这怎么越拍越不行?
问题出在哪里?
是被资本商业裹挟了,还是说江郎已才尽?
同类型的电影,比如说《唐人街探案》,角色的组合、探案的诡秘、表演的夸张,在在引人入胜。
这“霍桑”IP也是有点历史的,咋就运营得这么差。
新片扑街!
韩庚再为烂片背锅?
文 | 乐一狸 开年第一部烂片诞生了,男主韩庚最近比较烦。
首先是背锅:积压两年的《大侦探霍桑》四次调档,该片原定于1月18日上映,上映前10天撤档;尔后在《情圣2》因吴秀波事件紧急撤档后,《大侦探霍桑》于24小时内重新上档。
此举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史称“儿戏式定档”。
对此,无故遭牵连的韩庚发表“心累 无奈”博文,以诉心声。
翌日,韩庚工作室也用一纸声明,向片方喊话“合作最大的基础,是互相尊重”。
电影上映后,韩庚又被群嘲了。
距离《大侦探霍桑》上映不到20小时,豆瓣评分即降到3.5,仅有不到1500人作了评价,超过48%的网友给出1星差评。
豆瓣最热的一条评论是:《前任3》是不是让韩庚觉得自己很有票房号召力了?
看过本片,便知这位网友的说辞有所偏颇:这跟本不是号召力的问题,简直就是欺骗观众!
取名为《大侦探霍桑》的片子,竟然不是悬疑片!
那,它是啥类型的片呢?
小狸帮你梳理重点:这是一部典型的“虚假电影”,取名为《大侦探霍桑》却只借用了IP的人名,内容与悬疑推理毫无关系。
民国黄金城阔太(刘嘉玲饰)的管家沈长安(郭晓冬饰)死于非命,她请来侦探霍桑(韩庚饰)抓捕真凶——那个屡次打劫权贵并现场留名的江南燕。
在助手包朗(尹正饰)和警局倪探长(于洋饰)的协助下,霍桑一步步深入黄金城,与名媛白牡丹(张慧雯饰)和黑帮大佬马一刀(冯嘉怡饰)产生了若敌若友的关系。
电影改编自中国首部侦探小说《霍桑探案》,此书开启了中国读者的民智,用福尔摩斯式的西方科学手法,追踪案件背后的动机与真相。
妥妥的经典IP无疑了。
可结果呢?
影片前半段是快进低配版《少年包青天》,抖两个谋杀手法的包袱,其后进入漫长的尿点期:郭晓冬扮演的真凶一早就露了面,最后竟死在与案情毫无关联的动作场景和谍战剧情中;观众第一时间就猜到白牡丹是江南燕,用一个洋妞替身和夜总会作幌子,也只为卖弄一段钢管舞和《武林外传》式屋顶尬聊;
女主稀薄的感情线似乎是为了反衬韩庚与尹正的CP感;尹正演的包朗这一角色,只为卖腐和展示霍桑家族精良的衣品,对剧情无任何推进作用;
特别出演的刘嘉玲,一开始卖足了关子,最后却给出个不痛不痒的新任务,真实身份和动机都寡淡如水。
剧情的虎头蛇尾,让悬疑片失却了解谜的快感和结尾悬念升级的震撼。
片中唯一卖力刷存在感的,是黑帮头目马一刀,可惜他与案件侦破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出来挑起一场动作戏。
出品方为增加枪战和打斗元素,疯狂到情节注水的地步。
烫发耳钉、西装华服、夜店钢管舞、二人转,民国故事整那么多现代元素,不仅破坏了剧情节奏,也消解了片子的悬疑气氛。
看过片子的影评人说,花这么多钱请一众明星到布拉格拍那么多美景,真是白瞎。
于是它毫无悬念地被评为2019开年首部烂片,主演也纷纷背锅担骂名。
电影恶评如潮,粉丝们坐不住了,纷纷点名@各位演员慎挑剧本,别用烂戏耽误了好演技。
这当中,又是韩庚被diss得最狠。
从偶像转行演员,韩庚的影视之路似乎布满荆棘。
10年的努力,并未让韩庚演技傍身,反而让一些不痛不痒的角色模糊了他在娱乐圈的人设。
偶像期的韩庚,是中国首位流量小生,在韩团Super Junior出道,登顶亚洲人气天团。
SM公司为扩张亚洲事业版图,为中国市场单设Super Junior-M小分队,由韩庚担任队长。
借着北京奥运的国际交流机遇,韩庚参与了全一线巨星合唱的《北京欢迎你》,后担任了奥运火炬手,风光一时无两。
在这之后,韩庚趁热打铁进军影视,跟黄奕容祖儿主演贺岁剧《青春舞台》。
身为队长的他,带着SJ-M全员打了趟酱油,剧情傻白鸡血,全程给SJ-M打歌,首播后再未重播。
跟SM公司解约后,韩庚回国当个人歌手,遇到唱片业低谷,斥资百万制作的专辑,连一星水花都没收回。
借着当时韩流的热度,高晓松新片《大武生》找到韩庚,与另一位当红小生吴尊组双男主。
戏中,两位不仅若即若离地卖了回腐,韩庚还献出了荧幕初吻和首次激情戏,结果票房口碑双扑街。
告别年代戏,韩庚开始试水青春片,首次以投资人身份出演的,便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
可惜片子火了赵又廷、郑凯、包贝尔,韩庚却因角色黑化和戏份大量删减,没有拉到任何路人缘。
次年,他接拍《前任攻略》和《智取威虎山》两部话题电影,都是戏红人不红。
隔年,韩庚又出现在《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和《大话西游3》两部大IP电影中:前者是玛丽苏姓名拼贴PPT电影,可惜在新一代鲜肉吴亦凡的流量狂潮中,韩庚已成粉丝眼中的“老腊肉”,二者“只有演技得到了统一”;
后者是“明知无法超越硬要蹭经典热度”的毁童年之作。
韩庚版至尊宝和唐嫣的紫霞仙子,被评为“一开机就注定是烂片”的自杀式狗尾续貂电影。
因为连续接拍烂片,韩庚团队也被粉丝诟病为“从一线到三线把一手好牌打烂的猪队友”。
其实,早期的电影代表作中,还是有亮点,比如《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赵先生,就被韩庚塑造得游刃有余,他用一口正宗的上海话,将电影圈面首的自私放荡演得入木三分。
在国产文艺教母李玉导演的《万物生长》中,韩庚饰演男一号秋水,将冯唐小说中满溢的青春幻色与荒唐的荷尔蒙闹剧,还原得相得益彰。
秋水也成为韩庚电影生涯中,少有被好评为“演技在线”的代表角色。
积压五年才上映的《寻找罗麦》是韩庚首次触碰LGBT题材。
这部中法合拍致敬《青春梦里人》的异色影片中,韩庚扮演的赵捷在跨越三地时空中,对爱情反复试探和追问,最终获得了灵肉释放的纯净。
因为台词少、画面唯美且饱含宗教哲学,《寻找罗麦》中的韩庚已然摘下偶像头衔,进入演员的自然状态。
2018开年即票房爆仓的《前任攻略3》,是韩庚影视生涯的高峰。
贺岁档近20亿的票房,加上分手后如何与前任处理关系的话题性,让韩庚搭上热搜,收复流量失地,重新成为电影选角的热门。
在《前任攻略3》的结局中,韩庚自戴紧箍咒亦是对《大话西游3》失败至尊宝的颠覆,将拍烂片的黑历史一笔勾销,重新立起了文艺爱情片男主的高光人设。
纵观韩庚的电影作品,唯有文艺爱情片中的角色,让韩庚收获了演技和人设的成功。
所以接下来,他在挑选剧本时,会减少广泛撒网,专攻文艺爱情类型片。
这样或许能在流量小生的围剿下,杀出一条以气质取胜的实力派血路。
最近,韩庚接拍了新片《如烟》,将与许晴、张国立等老戏骨对戏。
这也是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首部指导的中文电影,剧情延承《入殓师》的文艺清新,在业内是对标《你好之华》式的合拍佳片。
雅痞、知性、艺术、浪漫集于一身,便是韩庚现阶段主攻的戏路。
哪怕减产,也要少接烂片,或许有朝一日,韩庚也能在电影界拥有自己的大男主。
你喜欢韩庚的哪部作品?
文章下方,留言区见
极其严重的洁癖的霍桑,一出场就是满脸的大胡子,明显有化妆痕迹不说,后面他都在自恋与自傲,韩庚出演的传奇大侦探,全程都在瞎嘚瑟、臭显摆,耍帅耍酷,浮夸过火。
三次探查现场时,他都是在臆想脑补完成侦破与解密,彻底失去了推理的乐趣。
江南燕杀人案中,郭晓冬杀相貌相似之人,掩盖他罪证,你很容易就猜得到。
稍微扫过几本推理小说,明眼都清楚张慧雯脸上写着“我叫江南燕”,那就等她跳钢管舞秀性感吧!
对面有狙击枪扫射过来,霍桑、包朗都在美滋滋地喝好酒,然后街头跑酷、翻跟头,就是追不到洋妞,过程不危险、不刺激,叫人昏昏欲睡。
6公主看的,也觉得还行吧,那天爸妈回去了佛山
剧情弱智,对白低幼,表演浮夸,人物单薄,连追个歹徒都要做舞蹈体操动作,推理探案的部分很弱,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完全无法满足喜欢推理的人,还有很多不好笑的搞笑,可能比较适合00后看吧,我这种30多岁的大叔看了一半不到就想退场。二星不能再多了:一星给原著,一星给巴塞罗那的风景。
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至少前30分钟还是拍的挺炫酷有趣的,镜头、画面、转场也都挺用心,到后面就主线游离、叙事失焦,变得散漫乱套了。
颇有前几年民国大片的特色,服装、美术、置景各方面都是浮夸舞台风,甚至动作场面都浮夸得好像跳舞。而这种浮夸风也同步到了表演上,大家都在演。至于剧情,也就别糟蹋侦探推理了,没什么悬念不说,这个案子未免也太乱了,完全不吸引人啊。
2020.05.03 宅家看六公主
大侦探霍桑算得上是这个月最好看的国语电影了,还没上映就看到有人说仿用唐人街探案2。我觉得可能都是以幻想方式模拟破案的思路来展示主人公精密的高智商。从故事的展开到后续的发展都还不错,就是一点剧情有点太浅深度不够,我觉得故事可以再紧凑一点,起伏点再多点。一开始给人是高智商的感觉,结尾却和开头不相匹配,剧情不够过瘾。结局有点无力感。韩庚在剧中的演技不错,也是少有的又会唱歌又有演技,人帅绯闻少的。尹正我倒是觉得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发挥出他应有的演技,有点遗憾。可能角色设计吧。这个角色也是可有可无。总之从故事,到颜值耍帅,再到明星阵容演技都值得一看
我寻思CCTV6在饭点儿放这个就是为了让人减肥吧。
三个星给尹正哥哥 希望他以后能接好的剧本 爱他么么哒
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主要是风格
设想你现在已经五六十岁了,与流行文化脱钩几十年,也几乎不去电影院。这天你突然发现,一部改编自你小时候喜欢的侦探小说的电影上映了。你饶有兴致的前往观看,发现它所有的元素都变了,目标观众则是二十岁以下的小青年。这种错落感,就是这部电影给人的首要观感。
不能否认,真的是烂片。我期待了那么久的霍桑大大,真让人失望。全程靠着看庚哥的颜和好身材撑着看下来
不是一点点的烂!结合魂斗罗式枪战和东北二人转式搞笑桥段,外加两个弱智身份梗(第一时间猜中)的侦探电影。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IP,(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霍桑,鲁平,超过福尔摩斯和罗宾)大概以后再也不会有啦。记得小时候中央六套播过一部电影叫《侠盗鲁平》,改编自孙了红的《蓝色响尾蛇》,甚是喜爱。恰巧和本剧结尾类似,都是侦探道别侠盗,一比之下,高下立判。
讲究!多讲究呢?人物复杂,剧本考究,大架构之余,还得客串搞笑,画面场景包括视效华丽有档次,然后就是各位圈里人凹造型大赛,毕竟大家都见过世面对吧,那世界观哦,讲究
三星吧,当参观异国风景,但是破案就一点都没有剧情了。
也没什么推理的成分。整个故事也显得相对的简单。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强行穿插了很多没意义的场景和枪战。演员们除了韩庚都没有什么星味。
从结尾的彩蛋就能看出来,原本偏搞笑的片子,搞笑十分僵硬
算不上烂片,搞笑情节挺多的,主要韩庚颜能打
太烂了 有尹正在也救不了韩庚烂片之王的名号。支持撤档!
魔幻混合模式……我居然觉得有点好玩
各方面都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