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色的时代拍黑白片,这样的做法一定是别有深意。
就象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单调的黑白色强调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影片主题的严肃和沉重。
而《Angel-A》这样一部充满幻想以爱情为主线的电影,黑白则突显了荒诞和不真实感。
一个委琐的小个子男人安德烈和一个靓丽的高大女人安吉拉。
他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她倾倒众生法力无边。
但她却必须守护他引导他帮助他,直到最后爱上他。
且不说这样的情节和那毫无过渡的爱情有几分真实感,只看每当安吉拉搂着安德烈的时候,她那明显比他高一个头的身材和比他大一圈的脸庞就让人觉得滑稽。
而恰恰是这样角色的不匹配以及色调与情节的冲突引发了观众的思考,突现出影片的主题。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那不一定。
但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女神,这却几乎是肯定的。
《Angel-A》是这个时代都市男人的童话,因为它演绎了一个都市男人几乎所有的幻想。
我的感觉,Luc Besson也许不算一个大师,但他的作品也不止是《电影手册》所说的“明信片电影”。
Luc Besson最起码是个高手。
他借这个童话对这个时代的两性关系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人类世界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造就了男权至上的社会意识。
虽然随着社会的变革女人已经不用再依附于男人,男权社会已经一去不返。
但思想变革的滞后却给现代社会的男人们带来了尴尬。
社会的主导意识决定了两性的社会角色,男人们不得不维护他们主导的地位和强势的尊严,即使已经力不从心;而女人也不再压抑自己的力量和欲望,就象天使安吉拉说的“天使也会有情欲,而且它们已经憋了太久”。
虽然现实已经改变,但还没有人愿意承认。
而强势女性的出现和历史前进的步伐一样不可阻挡。
所以现在整个世界都呈现出一片“阴盛阳衰”的世态——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一直以为这是中国特色(“阴盛阳衰”这个词本身就烙印着深刻的男权意识)。
也许彻底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尽管有时候这个过程很漫长。
《天使A》仅仅用两个强烈反差的男女角色就向我们揭示了一切。
让我不得不佩服的是Luc Besson准确地解读了现代社会下男人的心理和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
不过因为性别的限制,他的解读只能是从男性的角度。
所以影片中安吉拉对安德烈说:我就是你。
然后引导安德烈对着镜子先说“我爱你,安吉拉”再过渡到对自己说“我爱你,安德烈”。
说他爱她,不如说是他需要爱。
而在影片结尾,天使终于爱上了凡人。
当她长出翅膀要飞回天堂时,他拉住她不让她走,两个人挣扎着掉进了塞纳河里。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经典的爱情场面,圆满的结尾。
可我看着那没有来由的突兀爱情,并不觉得感动。
也许导演只是想告诉大家,即使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天使级的女人,最后也得选择那个注定的男人来爱。
不管他有多平凡,她只能陪他留在人间。
这就是现实。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庄子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也许是对这部电影最深刻反面注解。
几千年前古人的大智慧即使Luc Besson也是无法企及的。
所以最终这是一部男性电影。
本文出自:http://rxs118.blogcn.com/
关于Angela刚刚成都突降大雨.手机出问题 白屏 花屏 无法正常启动...(这两件事是分开的)突然想做点什么.于是想谈一下 angela 一部最近看的片子 朋友的签名 Angela,where are you?
.这是一个童话 还是说是一种期盼......一部黑白片 吕克贝松的第九部片子 其实他的第一部最后决战我都忘记到底看过没有 但是提到吕克贝松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无论是第五元素的华丽 还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温暖 又或者洛基塔的悲伤 还有碧海蓝天的执着 都让我看到他对生活的一种热爱 这种热爱能够传递 能够传递热量的好影片其实不多 而他的大多在列 ... my list或许随着年岁 的累积对事物的看法会产生改变 这部Angela 我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 看到了影子 如果说独角戏是指一个人演的戏 那么这部电影其实是2个人的台词 一个人的戏 很久没看过这么罗嗦的对白了上一次应该是爱在落日余晖之后...这个故事很简单 一个小人物想自杀 一个天使来救他 最后天使任务完成了 却被小人物拉下了水(严重剧透)以下内容需要看过影片再看为佳场景1 巴黎铁塔观景台换作是你在这里的 你会做什么. 拍照 留念 看着眼下的景色呼喊主角无法这样...因为他像一只鸡被人拽着衣领身体悬在半空 性命攸关我们总是被臆想的困境团团围住 无法发现周围的美好 这不是重点 这个是后面Angela 跟 Andre提到的 你无法发现巴黎的美丽之前说的对白才是造成这样局势的关键因为你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 做事 一直的逃避跟人的正面交锋 没有开心的想问题 做出正确的决定 并且执行而随之而来的压力 迫使自己逐渐陷入困境 就像观景台那里一样 甚至从栏杆里面到外面的那一步 也是自己走出的场景2 酒吧吧台当andre还钱给一个所谓的朋友 在那个朋友的吧台 又是一个高潮转折当我觉得andre会越来越顺的时候 这个地方的剧情实在是有趣一个朋友说 你既然还钱了 那我就给你说一个小道消息 去赌马吧 第3场 7号 看到财神了吗?
把这个当做礼物到底是福是祸 能帮andre彻底脱离苦海 还是下的软刀子... angela拍拍手 andre哭丧的脸....这个说明的是什么... 不是不能相信朋友 (而这个电影里面的朋友只能算是月友 半个朋友) 或者说轻信别人而是说要相信自己 angela提醒过他 把信念拴在别人身上 那么结局也只是别人的结局而已 再美好自己也是过客 但是如果是灾难 那么就只能是罹难名单的一个name 一个记号场景3厕所的镜子前第一次的厕所场景是在女厕所男主角在这里的原因是 他有男人的外表 内心却是个女的.... angela说的...内在是看不到 普遍而言等到再次在镜子前angela要andre 直面自己 解析自己先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要找到自己的优点比如长相不出众但是眼睛充满善意... (很巧妙的对白)找到对别人对自己的爱然后释放由于缺乏真实 缺乏爱 而满是伤痕的自己 值得你的关注不要逃避自己受伤的身体不要抱怨然后对自己说 我爱你这更像一个心理辅导疗程也是全剧剧情高潮的顶点而之前落水上岸的对白是跟这里形成对比的.那时候的andre从内心是抵制自己 觉得自己丑陋无用的一步步 跟从angela的引导 经过一段段承起转接的事件终于在这时候的情感得到了彻底宣泄 andre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angela say “我为你感到骄傲 andre” 海边的卡夫卡里面提到的 万物都是暗喻Angela,where are you?
.照我看来 这个并不是关于救赎的剧情而是关于自己与自己的解读angela 是每个人心中最为美好的东西 可以是品德 可以是智慧 也可以是风趣幽默 一个梦想所以 当你走向毁灭 它也一起走去落水时 你会为了救它而忘记了自己居然不会游泳 所以angela出现在andre时 andre显得如此卑微而当用这种美好去换取利益的时候 andre想要麻痹自己也就只有这样的事物能重新唤醒自己对于自己的关注与爱angela 你能让它离开麽.当然不能!
其实Angela 虽然以我喜欢的结局形式结束 但还是有些许遗憾 针对于结尾我更愿意看到的 是回归色彩. 当天使不再是天使 那么黑白的胶片就应该重新焕发生机了不是吗?
2009.9.10.雲
这是一部奇特的片子。
第一遍看去,是关于一个破落小子的遭遇,偶遇,奇遇,艳遇故事。
配上熟悉的巴黎做背景,出于是吕贝导演的缘故,看了,也就是看了。
第二遍看去,天使的角色一点点在加重。
天使究竟代表了什么。
是否我们都有一个在天上的看护天使,看护着我们的成长。
破落户又凭什么遭遇了这样美丽的奇遇。
第三遍看时,我已经是基督徒了。
刹那间顿悟,泪牛满面。
破落小子仅仅是他自己吗。
被逼迫,被压制,被自卑,被沦丧,被自弃。
镜里,他不敢抬头。
抬起头,眼中只是对看到的人茫然,失望,无动于衷。
AngleA说,你说,看着自己的眼睛说,我爱你。
他不敢高声,有气无力。
AngelA则说,我爱你。
我爱你。
他惊了下,也许从没有人对他说这句话。
他开始认认真真地去望镜子里的人。
AngelA说,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多好的人。
以至他于好到放弃了自己那么久。
现在,就一起来说,我爱你吧。
他端详着。
镜里那双深邃,惆怅,无助的眼睛,那络腮的乱须。
他回想着过去。
不知觉眼眶湿了,唇也在微颤。
我爱你。
他终于含着泪对自己说。
AngelA带着他,在他软弱的时候在前面替他摆平妖孽。
他捡回了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分量。
却不想让AngelA回家。
他们都是一心要结合在一处的。
也必定是要合在一处的。
吕贝不经意间,刻画了最形象的神与人的救赎关系。
在我们放弃自己的时候,有救主捡起我们,说,我比你更爱你。
你也要和我一同爱自己。
无论我们如何不堪,如何污秽,就像掉到汪洋大海中的一粒尘,那污渍将终被神的圣洁所洗净,退去。
那是奇异的恩典。
不知道叫啥。
法国名字真是不好记@_@已经看过他参演的3部片子了,作为配角的《天使爱美丽》里面的蔬菜店伙计,作为主角的《女王的任务》里面的建筑师,再加上这部。
很欣赏他的演技(或者是本色演出?
),他的小动作,稍微有些神经质的面部表情,哆哆嗦嗦说话的样子,在几部片子中都很出彩。
看过与他相关的一些评论,法国很有天份的喜剧演员之类的,很高兴,都没提到他的右手,相信是因为比起才华而言,这一点已经无关紧要。
还是应该记下这个名字的,以后他的片子应该都值得一看。
有专家说,每个人脑海中都先天预存了一个爱侣的图像,寻偶条件往往由此而来。
图尔大学的教授阿兰科尔班更悬,他在《致命的气体与花的芳香——气味的历史》中提到,所有感情的来源,全依仗一个叫鼻犁器的器官作出的反应。
这种天赋爱欲的学说很得欧洲人喜欢,尤其在法国,大家普遍认为:人是具有欲望的动物,情爱谈不上逻辑且早有其神圣莫测的质地。
可惜造化弄人,非逻辑性爱情往往命运多舛。
多年以前,37度2是“法式非逻辑性绝望狂爱”的代名词,它属于红极一时的女演员贝雅特瑞丝一切源自一部颇具争议的同名旧片。
多年以后,不再有同样的角色把出版社的门漆上红漆、在比萨店与客人大打出手、出于疯狂把眼睛挖出来、使爱她的人杀了她......也不再有同样的演员以义工身份前往监狱探访犯人、与犯人一见钟情、在布雷斯特监狱里举行轰动一时的婚礼。
塞纳河边的树叶落了几次,贝雅特瑞丝的面孔被笼上一层水雾。
当她的名字又出现在娱乐版头条,人们无比震惊--贝雅特瑞丝的丈夫,因2001年10月于莫隆强暴、殴打以及非法关押一名29岁的少妇,在瓦讷被莫尔比昂省重罪法庭判处12年徒刑。
代理检察官认为31岁的被告“仍很危险”,要求判处他14年徒刑。
三天的庭审期间贝雅特瑞丝聆听了法庭辩论,她决定在开庭第一天出庭作证。
巴黎冬天的细雪纷纷扬扬,媒体使法庭拥堵不堪。
万众瞩目之下贝雅特瑞丝面目素淡:“我知道我丈夫的所作所为。
”当陪审团置疑她在婚姻生活中的人身安全,她宣布:“如果我为我的人身安全担忧,我就不会嫁给他了。
” 人们说:“他们居然没有结束。
”只要塞纳河水还在流动,他们就难以结束。
如果塞纳河干枯了呢?
我打赌,它不会完全干涸。
过几百年再看吧,或者更长时间。
时间没到,贝雅特瑞丝夫妇还没达到他们欲望的尽头。
他们还储存着许多喜悦、恐惧、智慧、顽固,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些难以想象的东西,有待于变成平淡无奇,而人们期待戏剧化,就象流浪汉遇见天使A。
2006年1月的一个傍晚,我决定去看《Angle-A》。
除了对非逻辑性爱情的一些向往,还有怅然。
吕克.贝松曾宣布一生只拍10部电影,没有经过几次期待和失望的起落,9部电影已经成为记忆。
《Subway》(地铁)和《Grand bleu》(碧海蓝天)使凯撒奖评委惊呼天才出现;《Leon profess》(杀手莱昂)令法国影评界认为他丧失了初期的人文精神;《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 之后的《贞德》被指浪费了恢宏的历史题材和马尔科维奇......一盒胶片还剩下最后一张,作为法国最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业导演和制片人,吕克.贝松在时隔六年之后推出自己的第十部电影:黑白故事片《Angle-A》。
这不是他第一次使用黑白胶片,22年前的《Le dernier cambat》(最后的战役)曾是当年的一次独立探索。
新年的票房争斗战使放映厅里只有几对情侣、一个小男孩和我。
从天使的翅膀开始颤抖的刹那,周围满溢着平静。
吕克.贝松的摄影机不甘心呆在角落,看着每个人做这做那。
它喜欢寻找一个最巴黎的角度,让故事和人物都变成背景。
整个故事简单得仿佛一首老香颂,亮而不艳,哀而不伤。
场面处理简洁犀利,吕克.贝松着力表现的,不是跳入河中的天使A,而是她溅起的水花、惊起的鸥鸟和男主角内心的水流变化...... 在这里,当然,我来讲讲那个流浪汉。
他值得一提,他和巴黎,和我们相称。
对了,一切都因为:落魄的流浪汉在某个下午倏然明白:只要转过身去,世界便不存在。
巴黎的强烈阳光,没能治愈人生的阴暗。
流浪汉象卓别林一样游走,任人宰割。
他自己也认为唯一的救赎是:当厌倦透顶的时候到来,自然重生,如四季流转,万物循环。
可是还有一种例外。
地球上人类的卑微命运让人想到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的生命。
于是,她出现了。
在亚历山大三世桥上,象所有人梦想的一样。
毫无疑问,流浪汉将爱上天使。
厄普代克有一次说到男性爱情的本质:“男人无非是想回到母亲的怀抱,重尝那引人欲泣的肉体的美妙滋味。
”流浪汉想必对这句话该是颇有感慨,如同对人生的悲喜际遇深有体会。
他的非逻辑性爱情象一场拯救。
它给他一座城堡。
巴赫在他的合唱中颂扬它,高乃依和拉辛在他们的精神感恩歌中,在他们评论圣诗的神圣作品中,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都歌唱过它。
一切的改变都是为谁?
A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地隐匿在塞纳河的夏日雾气中,2005年你对她说“我爱你”,其实她是你的守护天使。
电影即将在无言中落幕,周围只剩下那卷发的小男孩和我。
不久,下一轮放映又将开始。
看得出,混杂在宏篇制作中的《Angle-A》并不讨巧。
影迷们认为吕克最适合暴力人文片。
过于简单的《Angle-A》索然无味。
尽管,谁都对影片的唯美镜头抱有好感,但也有人觉得看一串会动的黑白明信片没什么吸引力。
另外,媒体对吕克的选角风波议论纷纷。
首先,他选用了新的女主角。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法国骚乱刚刚结束,吕克既由一名摩洛哥演员出演男主角。
贾梅勒也已经六年没做主角,虽然《天使爱美丽》(Amelie )里的小伙计和《女王的任务》(Mission cleopetra )里的埃及建筑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作为男主角,还只是99年的喜剧《 天空,小鸟和你妈》(Le ciel, Les oiseaux,et ta mere)。
好在更多的非种族主义者认为“法国兴盛于移民” 他们有人成为艺术家,因而使法国文化更为丰富......显然,吕克贝松的收山之作很可能使男主角Jamel成为继齐达内之后最成功的阿拉伯移民。
散场时,小男孩转过身问:这是真的吗?
我说,是的,中国的仙女也爱流浪汉。
回家的路上,经过亚历山大三世桥。
几个表情茫然的流浪者躲在老建筑的阴影里。
白胡子醉鬼突然跑上结冰的人行道,他抓住一个衣裳褴褛的老太婆,两人先是撕打漫骂然后跳舞嬉戏。
那么古怪、那么丑陋、那么悲惨、那么快乐。
一般我不喜欢看对白多而迅疾的电影。
因为这样往往使我去注意底下的字幕,而有可能错过镜头中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画面中的一个小细节。
而天使A是个例外。
我一厢情愿地以为那么多的对话,只不过是主人公安德列的自言自语,对存在于他身体中的另一个女性她的自言自语。
就像你知道的,自言自语是无须考虑太多的,听过就算,就像你永远也无法在这部电影里找出一段很经典的台词,但是你却会在某个你预料不到的时刻想起那部电影。
而故事从如何拯救一个自寻死路的男子说起。
吕克说那就让那个她走出他的身体使他省悟吧,于是,她就走出了他的身体。
单纯、直接且出众的美。
于是,整个巴黎,只剩下他们俩在灰色天空下的争执。
那个时候,多像一出话剧,我似乎还听到了回音。
还是看到了里昂里的影子。
那个天使,有着和玛帝达一样的眼神和悲伤表情,以及被重复了无数次的ok。
出现这样的女子,如果不是为了爱上她,还能有什么原因。
但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爱别人。
这在电影里是相通的,很通俗有趣的一个循环。
这部电影我不满意的地方有两处,或者说可以表达地更加完美。
一处是安德列在镜子前的哭泣。
如果说这是他开始通过审视而看到深处的另一个自己,我认为来得太快了。
但这个转折的确不好处理,处理的太快会让人觉得突兀,但如果加大叙述的篇幅会让人产生说教的感觉。
吕克选择了前者,并按照他一贯处理人物性格的方式成全了他。
然后我想起一段形容吕克贝松的话,海洋、死亡、暴力、平静的温暖、杀手、面无表情、狂乱神经、心底温柔。
是的,前面所有冷冰冰的词语只是为了修饰最后的心底温柔。
所以安德列流泪了。
还有一处看得我莫名其妙是安德列去追跑出去的天使,忽然镜头一转进入了他朋友的房间。
当安德列对他朋友说完那些话后,天使知道任务已经完成,也不能不回去了。
于是影片又回到最初,安德列为了挽留天使再一次落河。
聪明的你可能早就知道,从来他都没有死的念头。
他做了一场梦,找到了他的爱情,也找到了他自己。
吕克式的黑白喜剧。
看了Luc Besson的《ANGEL·A》,不是太懂。
可是有个片断让我感动不已—— 天使对Andrew说,我就是你,你的一切就是我的一切。
她让Andrew对着镜子说“我爱你”。
起初镜子前的那个男人是那么的不自信——一个失败的生意人,一个四处欠债的倒霉鬼,一个没人爱连自己也讨厌自己的单身汉——可是他内心善良,至少天使这么认为。
Andrew说不出口,他支吾了半天,试了很多次后,直到他说出完整的“我爱你”时,天使瞬间消失,他含着泪水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爱你,Andrew。
”于是天使再次出现,抚着这个男人的肩,一脸温情脉脉:“我一直在你身边。
”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抱怨自己活在不幸中的人有勇气对自己说“我爱你”呢?
或者说,有多少人是真正爱自己呢?
无论你多没地位,你的生活再怎么一团糟,在你内心深处始终会有一个最真实的自己,他一直陪你一起度过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离不弃。
在我们迷失自我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无情地抛弃了那个自己吧。
片头,天使出现的那一幕——赛纳河上一座高耸的拱桥,故事的主人公,那个万念俱灰绝望的一心想从桥上跳下去的男人却在无意中看到左边有另外一个美丽窈窕如天使般的女人也往下跳,他跟着跳下去把她救上岸。
天使问:为什么要救我?
男人迟疑了一会儿:只是出于本能,可我根本不会游泳。
当你绝望地想终结自己却出于本能地救起另一个跟你相似处境的人,这样戏剧性的一幕不过是想暗示你:You saved yourself, man. 片尾,那个被翅膀挣扎着要带回天上的Angel-A,最终由于那个重新找到希望和爱的Andrew竭力阻挠式的挽留而坠入赛纳河变为人类。
Maybe you're not pure or noble, but remember that whether you are abandoned or not, you with the real in you, are never alone. Well, that's all I read under Luc Besson's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生活在缺乏爱的日子里,不能爱别人 ,甚至不能爱自己如果没人教你,爱自己真的会很难。
自恋有什么错误?
自恋让我们更关注自己的身体,他们很美丽 很仁慈 很温柔让内心 接受对自己的爱 去深刻的了解自己 去爱惜自己 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爱的滋养,使我们更敏感 光泽 富有魅力,因为对方的存在,让我们更喜欢自己爱的过程 与其说深爱的对方,不如说是深爱着自己 深爱着对方身体映照出的自己
当世界只剩下黑和白灰色的建筑和黑色的影子以及太阳底下,发光的桥面耀眼的碎钻似的河水光晕美的让人晕眩矮个子的满怀善良的忧郁男人在遇见天使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糟糕有太多的细节和美丽被忽视"当没有人给你爱的时候,你就很难爱自己 "好好爱自己身边的人吧不管他/她的曾经是非因为他们是你的影子,你的映像,他们就是自己的碎片
大家都看得出来这是部励志片,中心思想是要爱自己,尊重自己,有自己才有未来。
就像天使姐姐说的,“我的生活如何好如何糟,都无改于你的生活。
为何不把对我的兴趣,转移到对自己的兴趣上呢?
” 揭示中心思想的是天使按着男主,在镜子前对他自己说我爱你那段。
虽然多少觉得前头铺垫的不够,中心思想揭示的有些突兀,颇有说教味,看的时侯还是觉得,应该放给跟男主类似的小混混们看,比很多励志片都触动人心。
只是再触动人心的励志片都比生活来得温情,男主有天使帮助一步步爬出泥淖,可现实中我们只有靠自己,还要面对社会的人情冷暖种种障碍。
不过即使真的有天使,能不能获救也跟个人造化有关。
这哥们虽然谎话连篇,不自尊不自爱,好歹还保留了怜香惜玉的优秀品质,看到ppmm跳河会去救,也不愿mm卖身替自己还债。
所以天使姐姐这色相也牺牲得值,男主再没干借债赌博要她卖身还债的事。
想想警幻仙子,同为超能力人士,渡的却是大情种宝二爷,祭出可卿mm都木用,只好感慨一句“痴儿竟尚未悟”。
能不能被渡要看个人造化,能不能渡人却要看个人能力。
自己还是泥菩萨一尊,却总想着去渡别人:精神可嘉,付诸实践却是愚蠢。
——而在实用主义至上的现在,精神上的嘉一下都不会有,直接被视作愚蠢了。
所以渡人的,心态要淡然,眼光要长远,先把自己渡了再去渡别人——至于到时侯你想渡的那个人还在不在,能不能被你渡,那就要看丫的造化了。
天使姐姐的长腿非常赞!
还有那面容,妖娆而纯真,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结尾及其喜欢
文艺片,这题材要在中国那绝对是20年前的什么《财神》、《仙女》之类的烂片了,不过这部还算唯美⋯⋯
看得累绝对不是黑白的原因
黑白光影中的巴黎虽然缺少色彩斑斓时的轻盈,却平添几分哲学的忧郁气味。对这样一个天使助人故事我报以匪夷所思,却对影片中面向上帝的拷问、天使的困境产生思索的愉悦,并明白人活在人间形如浮云,能对自己说我爱你多么困难。
一开始以为是情色片,后来以为是励志片,最后以为是纯爱片,结果本质还是阿拉伯董永偷七仙女衣服的故事…
纯爱俗套的爱情电影,天使救赎亡命之徒的设定见过几次了,包括这黑白影像,回想起柏林苍穹下,可惜不够诗意,如果是彩色,可能会更差。
Z
每个人心中总有那么一个天使,都是高大又美丽,总盼望着这个天使会帮助你一切,但人生却需要你自己成为这个天使。配乐还有心中的巴黎都是那么美好,本想打四星的,不过剧中人物太过话唠说教味又浓,哎哎,总之,Angela我爱你!!我也想要一个Angel A!
轻松怡人的小品,是啊,中国的仙女也爱流浪汉。
安德烈最后说如果安吉拉走了,那么他又会重新变成那个胆小懦弱讨厌自己的可怜虫,如此说来,天使的目的还是没有实现嘛。"我不知道你的过去,但请让我参与你的未来。"
充满了故作高深的生硬对白,男人的童话故事,其实拍成a片更妙吧我只好欣赏下女猪脚的高挑身材和性感声音了
絮叨
我们的感觉都错了
很平淡,一如那黑白。
嗯,我也想要一个六英尺的金发碧眼天使娘
拍成黑白是想掩饰它巴黎风光片的事实吗
天使其实也很无奈
莫明之爱
法国人的爱情?不懂。
很烂很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