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1999年的自己

致1999年的自己,致15岁

主演:李昀锐,黄杨钿甜,倪虹洁,杨皓宇,董洁,喻恩泰,陈鹤一,张昕懿,黄毅,陈芳彤,杨昆,岳旸,蒋诗萌,程莉莎,曹卫宇,赖伟明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致1999年的自己》剧照

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2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3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4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5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6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3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4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5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6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7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8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19致1999年的自己 剧照 NO.20

《致1999年的自己》剧情介绍

致1999年的自己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从1999年开始,讲述生活在上海工人新村里五个普通家庭的温情故事这五个家庭里,有厂花关爱萍丧偶后一天打两份工,独自抚养儿子肖涵;有陈秀娥知青返城后爱岗爱家,跟女儿钱佳玥之间的亲情却有隔阂;有不务正业的张启明艰苦奋斗当了小老板,去日本打工回来的前妻跟他抢儿子;有艰苦奋斗严肃古板的陈彭宇,女儿却追求自由生长引发家庭矛盾。父母们正经历着亲情危机、家庭重组等一系列人生变化,而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欢喜冤家咕噜牛宝宝冷宫传烈日灼人2(下):碉堡要塞拳风恋影暗夜慌踪伤不起的青春七号少年香港人在北京见习神明:秘密的COCOTAMA较量人生癫狂之旅第二季奇门遁甲无性的世界萧红恐怖异人馆幸运星OVA全城戒备第十三位使徒我爱哈克比狄仁杰之蚩尤血藤幽冥特工女巫圣斗士星矢Ω威尼斯的阿历克斯来不及说我爱你推理要在晚餐后断喉弩美国之旅2突然降临的楚先生

《致1999年的自己》长篇影评

 1 ) 制作优良的群像剧,但…

制作优良的群像剧。

父母辈基本是九厂下岗职工,以此为背景构建了普阳新村弄堂里的亲密邻里关系以及父母辈里的闺蜜情和子女辈里肖涵钱佳玥毛头的青梅竹马情。

感觉上大人戏份等于甚至要多过少年少女们的戏份,但是又不够多,以致于没有完整连贯贯穿全剧的强情节,很多点都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入。

比如钱佳玥妈妈与外婆之间,以及钱康原生家庭,都在讲重男轻女,但也都浅尝辄止,没有成为剧本的主线焦点。

倒是生活确实如此,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激化矛盾,生活圈子里如果没有特别不体面的人也不会有什么了令观众牵肠挂肚的大事发生,但是作为电视剧免不了显得像流水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什么令人心揪的命运的转折,抹不掉的时代的烙印。

有些类似美式肥皂剧,讲述几家人在时代背景下的几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有亲情有友情也有中年人和少年人的爱情,但是全面了就琐碎,无法专注好笑做成喜剧,也缺乏真正的主线矛盾成为drama。

作为主视角的钱佳玥,整个故事以她家母女关系开头,应该是以她的open ending的恋情结束。

她作为一个好学生,忧虑不过是能不能进入校刊,怎样向暗恋的肖涵告白,整个故事里基本就是这些少女心事。

看着可乐的部分基本都是毛头爸爸张启明和毛头的戏份,两人基本承担了剧里的喜剧部分。

戏最好的是张启明,他和毛头妈妈离婚后去吃饭那段我看泪目了。

他的中年爱情重组家庭算是撑起戏剧矛盾冲突的两个点之一,另一点是钱佳玥妈妈的中年失业以及与女儿与母亲的矛盾。

最喜欢的一段情节是钱佳玥鼓起勇气用电台点歌来表白肖涵,但当晚肖涵妈妈生病,张启明和毛头帮他送妈妈去医院,肖涵因为降温让弟弟穿着自己的外套回家,外套里装着钱佳玥提醒肖涵听广播的字条。

于是阴差阳错肖涵错过了钱佳玥捧出的真心,而毛头坐在回家的出租车里听到了钱佳玥的告白,他从疑惑懵懂到情窦初开都在这一刻具象化。

这个阴差阳错的设计不俗套,比起那些误会的套路看起来舒服又怅惘。

最不喜欢的一段情节是几个妈妈因为一些有颜色的片子误会肖涵与陈末过界,本来就已经早恋了,还强加上这冤枉的戏码,肖涵作为品学兼优心疼妈妈的好孩子,不应该让他经历这种不被信任的尴尬,尤其不该让妈妈质问他。

男主这一对看下来本就两情相悦各种坎坷都有种没有矛盾强行制造矛盾的感觉。

剧里中年组都挺好,描写各个家庭关系的细节都有种真实生活里会发生的感觉,有因为中年身材变形不自信怀疑对方出轨的,有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总是配合丈夫终于忍受不了的,有重组家庭遇到孩子反对的,有一时出气丢了工作又回去求回来的。

秀娥这个角色与郦娘子有一点点儿类似,但是秀娥感觉比郦娘子演得好,隐隐感觉到演员在不同的作品里入戏的程度其实不一样。

少女组三人各有各的明媚,连延伸配角里的班长也挺可爱,女性角色里不讨喜的大概只有赵婷了。

大概因为性格的关系,钱佳玥显得不如《五福临门》里的五妹妹生动,短发时期应该是戴的假发,很不自然。

但妹妹很漂亮,很期待她以后的作品。

陈末很青春靓丽,开始我不理解为啥她是校花而不是钱佳玥,很快就可以感受到她性格里开朗倔强的部分,有种明媚张扬的美。

柳婉晴其实很漂亮,既不胖,演得也好,她临时被换掉不能主持迎接外国学生活动那段故事很令人共情。

这个剧就是很多片段性的故事都写得挺好,看整体就稍微有点儿散。

少年组肖涵可能人设比较中规中矩,作为男主其实性格有点儿太好了,他喜欢的人也喜欢他,他的妈妈虽然有了第二春,他也能很快想通接受,所以他故事线里的矛盾冲突的部分都会很快解决。

常无忌的设定很逆天,作为天才又很温柔,是现实世界里很难遇到的类型。

他和毛头与钱佳玥三角关系的互动很好笑。

今天看的这集里毛头甚至请他帮忙安慰佳玥不能完成网友见面的小遗憾。

毛头则非常生动鲜活,作为剧里唯一一个“坏”孩子,他又犟又天真,时而有点儿蠢,本质上又带着作为弟弟的乖巧与讨长辈喜欢,也有非常细腻的一面。

除了自己亲爹对他又打又骂,干爸干妈干奶奶青梅竹马的姐姐哥哥以及哥哥的妈妈都待他如同亲子亲弟弟。

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毛头是街坊邻里的亲密关系的见证。

(追剧的时候,旁边边打游戏边看的lg锐评,备胎的一生,舔狗的一生。

)少年组里的NPC王斌是喜剧大会的演员雷淞然饰演,还挺适合。

我很喜欢看喜剧大会脱口秀之类的节目,但是里面出来的演员走到影视剧里常常让我感到看不下去,这个角色应该是本身就很符合雷淞然的喜剧人设,即使北方口音很重,也并不觉得违和。

少爷也客串了个算命先生,完全是喜剧角色没啥发挥。

总体来说能感受到主创的用心,看了会对其中的一些小点感到会心一笑,偶尔会感动一下怅惘一下。

但是不是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剧集,也缺乏那种有空就会拿出来回味的细腻。

不过油管明天应该就更新最后一集了,竟然有一点儿舍不得。

 2 ) 《致 1999 年的自己》:一场触动心灵的时代回溯

一口气追完了《致 1999 年的自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剧真的给了我太多惊喜。

剧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刻画堪称一绝。

肖涵,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活得有些压抑,可他内心对梦想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末,勇敢又充满个性,她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肖涵的世界,两人之间懵懂又美好的情感,让人心生向往。

还有毛头、佳玥、婉晴、无忌等,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也都有着青春期特有的烦恼与困惑,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像极了我们曾经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青春情愫,青涩而美好。

不仅如此,剧中的家长们也十分出彩。

秀娥、阿佩、爱萍、芳芳等女性角色,她们在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被展现得丝丝入扣。

而男人们,像爱跳舞又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柳松明,喜剧感十足的张启明,自视甚高的陈彭宇,全方位宠妻的钱康,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也有着各自的缺点,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构成了那个时代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部剧巧妙地将时代背景融入其中,1999 年的上海,弄堂里的烟火气、邻里间的嬉笑怒骂、时代变革下人们生活的变化,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氛围。

它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用一种轻喜剧的风格,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看这部剧,就像是在翻阅一本珍贵的青春纪念册,那些熟悉的场景、人物,都能勾起我们心底深处最美好的回忆。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宝藏剧,去感受那份来自 1999 年的温暖与力量 。

 3 ) 1999的少女情思

很少女情思的年代剧。

故事一半是几个家庭的成长,一半是少男少女们的纠缠。

如果开头主打的不是少女爱慕,而是家庭之间的氛围,感觉更符合这部剧的感觉,也会更符合这部剧的真实受众。

里面最触动人心的不是情事,反而是中年家长们的遭遇和关联,所以看了前面想要期待甜蜜爱情的观众到后面很可能流失,而喜欢怀旧年代家长里短的观众却可能因为前面而根本坚持不到后面,觉得这样是什么都想要,却反而两边不靠岸了。

总之,能跨过这个情节断层的话,这部剧还是很不错的,演员们都挺可爱的,卡门一看底子就挺好,剧里面各种小动静也演出来了;新闺蜜是热血少女直肠子,但也在不断改变,看得让我都羡慕这样一个小太阳了;女主小小一只长得甜甜的,很符合年龄,就是有些大剧情看着眼睛里毫无情绪,就有点呆呆的,跟小巷里面那谁有点像(但也没到ta那个程度就是了),希望以后演技还能再磨练磨练,主要女主很好的一点是,跟大家都很有cp感,这种眼缘相当珍贵。

妈妈们操着上海腔闲聊,爸爸们也有小圈子,真的十分温馨,让我这个非上海人感受到了一点上海气息,像婆婆说的那样,靡靡之音以外的上海。

总之,如果你是怀旧年代与青春成长的爱好者,还是可以去看一看,说不定就能感受到一份乐趣呢。

 4 ) 这就足够了。

摸鱼来记录被这部剧温暖的这个开春,甚至忘掉了窗外的阴雨。

当陈末说出那句我想去北京的时候,我 ,真的,终于和留存在身体里的某一部分青春的自己告别了。

我甚至将自己带入了剧里每一个年轻的女同学,甚至带入了秀娥和爱萍。

佳玥的平凡和小心翼翼,陈末在爸爸那里挨过的巴掌和勇往直前过的puppylove,卡门追求一切身体美好却总被现实打击;秀娥被陈婆婆数落时候的心灰意冷却在每一次老公的宠爱中满血复活,爱萍为了儿子倔强自持着却也一直勇敢追求着……我真的好喜欢这样的群像戏,也在每一次热泪盈眶中慢慢释怀着。

我一直都忘不了,小学时第一次听说母亲节要送花,满怀期待把文具店买的康乃馨花送给妈妈,她阴冷的看着我,问我为什么要给活人送纸花,为什么送康乃馨这种没骨气的花。

我吓哭了,赶紧狂奔回文具店,换成了一只最贵的钢笔,跑回家拿给妈妈。

她在纸上使劲一戳,告诉我,这是坏的,你看分叉了,然后回扔给我。

我又懵了,跑回文具店在老板面前哭的一塌糊涂。

然后退掉了那只钢笔,从此再没给妈妈送过礼物,只给钱。

我一直都忘不了,因为要看还珠格格跟看球赛的爸爸抢电视,被一巴掌打到耳鸣,然后发疯一样还手,被踢出家门后在外面找了破瓷片就割了腕。

从医院被送回家之后,莫名其妙忘记了这个伤哪里来的。

从此,我再没主动看过一次电视,也没主动叫过一次爸爸。

我一直都忘不了,当我知道了原来我最喜欢的女孩子喜欢上了我喜欢的男孩子,就刻意躲开他,忽略他。

当我刚刚能把拉丁跳得很好却听到别人议论我的相貌平平时,我就从此不再肖想关于舞蹈的任何事情。

我一直后悔,这些关系我都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做好。

慢慢坚信自己的平平无奇,慢慢失掉了一切好奇心、好胜心、自信心。

这部剧,我几乎从头哭到尾。

或许当时,我也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或许当时,也不全是我的错。

还好,她们都有了不错的结局。

人家都说引起80、90后共鸣其实很难,看过好作品的一代,哭点笑点都很高。

可是对于我,怀旧就是最好的药,治愈了我不待见自己的前半生。

接纳平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抵得过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和不和美,抵得过漫长岁月的不得志,也抵得过别人眼中永远达不到要求的自己。

这部剧,对我而言足够了。

 5 ) 观后随笔感言

这部剧很对我胃口,亲情友情爱情一条线,每条线都很平衡,家庭青春年代剧。

首先,是偶然刷到一个二创视频,被主角团颜值吸引,因为热度好像不是很高,所以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看的,结果第一二集就笑泪交加,引人深入!

追的起劲,三天追完了,还有些不舍,所以认真写一些评论,就作为对Juice girl的告别,对浦阳新村,对二中,对这个温馨美好的故事告别。

钱佳玥,我和你有很多共性,所以在很多人说不喜欢女主的时候,我就知道,也许大家都喜欢看很精明很理智的大女主人设,但是我觉得这样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呀,慢慢看你成长,也像我自己,我们一起成长,在人的感情中不断磨砺,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真的比我好得多,好啦,希望平行时空里,我们一起保持热爱,勇敢做自己,奔向新世界!

卡门/柳婉晴,你总是可爱又善良,好想再收获一个你这样真诚热情的好朋友呀!

陈末,你美丽大方,勇敢做自己,对待朋友真诚珍惜,真的很喜欢你,如果我是佳玥,我也会很快原谅你哒!

最后,为自己去了北京,收获美满的家庭,你真的超幸福呀!

毛头/张扬/扬帆,(还是想说,演员(陈鹤一)真的太帅了)每次你总能带来一些童趣,顽皮又成熟,但作为扬帆时,却很是会开导人,最后,与芦苇十年网友,oe胜似he,真好。

常无忌,你真的是一个很虚假的存在,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人设缺少了故事便不那么精彩了,虽然也希望过和佳玥可以有爱情的产生,但是爱情诚可贵,确实友情价更高呀,不过,真想拥有一个常无忌式的朋友!

肖涵,肖涵这个人物没有很吸引我,但是这样的家庭很少接触,他是一个很励志的人物,也带着光芒!

刘剑锋王斌赵婷婷路垚,这些人物都很鲜活,他们身上发生的每件事都很真实,有的知错就改,有的活的乐趣但青中年生活不易,有的清醒上进,有的自带光芒。

最喜欢的是这群大人,很羡慕很羡慕,爱萍活的虽然辛苦但是很通透!

这群大人,这个浦阳新村,九厂,以后希望可以活得比他们还精彩还开心!

最后,谢谢《致1999年的自己》剧组呈现出这样一部作品!

看得我暖暖的🥰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剧!

致1999年的自己 (2025)7.8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 黎志 / 李昀锐 黄杨钿甜

 6 ) 钱佳玥真的…令人无语

看到29集,前面都平平淡淡的下饭剧,因为小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没觉得钱怎样矫情,小女孩各种别扭的心思也能理解,没有太大的波动,对所有角色也都蛮喜欢的。

直到29集,婆婆去世,钱因为知道婆婆一直记得的是她妈妈在那里矫情?

还要她妈安慰她?

所以人设是觉得她才值得她婆婆的爱,她妈不值得?

哪怕她婆婆带大她,她们关系好,但是这段感情也太莫名其妙了吧,会有人因为外婆爱妈妈觉得不开心了?

可能是想表达出对婆婆的爱,用这种畸形吃醋方式?

所有人都要以她为中心,哄着她,真是个妥妥的公主!

只能说她妈妈挺惨的,钱就是个外表最温柔理智,内心最自私幼稚的人

 7 )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一,2017年的春节,我拖家带口回上海,有一天疏影约我在南京西路喝了个下午茶。

彼时我已经在硅谷大农村呆到了第9年,裹了个羽绒服冲到大都市高档地段的咖啡店里,看着身边穿着羊绒大衣的时尚男女,感到有点格格不入。

然后听到疏影提议要不要搞个青春剧,觉得更格格不入了。

我当时32岁,生活正翻到“全职主妇7年后,30岁上法学院是种什么体验”的励志那页。

公众号上写小说写鸡汤,也不会写到已经离自己心理感受很遥远的青春时代了。

但本着不放过任何再就业机会的想法,当场谦虚地表示,非常感谢给我一个入行影视剧编剧的机会,一定跟着大家好好学习。

之后两个月开了几个电话会,我记忆里听了很多意见,但好像也没什么共识。

我就和疏影商量,影视剧我确实不懂,但我是个写小说的,还是一个人先写小说吧。

就这样,我开始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虎皮妈的夜航船》上开始连载这个当时叫《致15岁》的小说。

每周一更,一次4000-5000字。

我最初以为,大概写个五六万字就能结束的,没想到更新了一年,最后写了30多万字。

2018年的夏天,《致15岁》我已经更到了番外,疏影跟我说黎志导演看了小说,很喜欢,想让我回国跟导演一起聊聊剧本。

我当时3年法学院终于毕业,正准备8月份去考加州bar,衡量了一下当律师的可能性和回国当编剧的可能性,还是婉拒了。

没想到隔了几天疏影说她和导演准备飞过来找我,把我感动到了。

我心里想,哎呀,这个出差成本放在这里,看来人家还挺认真,这事说不定靠谱。

然后我就在圣何塞机场接到了疏影和导演。

我还记得一起吃第一顿饭,导演开口第一句话是:“我和你是一届的,所以看这个小说我想起了很多我小时候的事情”。

二,我写小说的一年里,也想起了很多自以为早就忘掉的事。

像小时候穿旧了的羽绒服,仔细一找,到处都是冒出来一个尖角的绒絮。

我记起来我每次考完试,心里都迷信地觉得,只要不对答案,交上去的答案就都是对的;我记起来青春期的高敏感高内耗,每天都在衡量自己是不是受欢迎,不断调整对世界的期待和对自己的定位;我记起来我高中时喜欢的那些磁带、半夜听的电台、写过的那些既矫情又真诚的文章;我还记起来青春期里那些复杂而又原始的情感,很多让我刺痛与温暖的瞬间……当然故事始终是故事。

我并不是二中的学生,家里也不住在工人新村,既没有一个暗恋十年的邻居哥哥,也没有一个青梅竹马的邻居弟弟。

这样想来,那个叫钱佳玥的普通女孩,好像已经比真实的我波澜壮阔多了。

我也记起来,当年很喜欢的一首歌,叫《似是故人来》,里面有句歌词:“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30多岁梦醒之后,我再回顾青春,更多的是看到了当年没放在心上的事。

比如,父辈们的国企大下岗;比如,“上海人在东京”;比如,时代列车不为任何人停留,那些被抛下列车的人,后来都去了哪里?

陈秀娥、关爱萍、张启明……我生活里并没有对应的原型。

但我当时在大洋彼岸想起上海,这些“父老乡亲”的形象就自然而然出现在了脑海里。

至于九厂,也并不是我父母下岗的单位。

但我确实是网上搜到当年九厂砸锭的新闻后,终于感觉找到了根基而开始动笔的。

三,2018年的夏天,我旷了两周的培训课,和导演、疏影一起在小说的基础上丰富了角色、增加了更多的时代事件、确定了影视剧的改编方向、定了分集。

然后我考过了bar,就开始学着写剧本。

之后很多年,剧本翻来覆去改过很多稿。

期间,我终究没有成为励志的华人女检察官;写了别的小说,参与了别的项目,写了别的剧本;2020年全家海归回到了上海。

2022年的时候,疏影说,导演始终还想做咱们这个项目。

我说行吧,都4年了,继续改呗。

于是我们编剧组就继续改。

2023年的春天,导演在微信群里说,好消息,项目在腾讯过会了。

2023年的4月,《致1999年的自己》终于开机了。

演员试定妆照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很奇特的感觉。

从2017年开始,我和里面每个人都相处太久了,像平行时空里感受到存在的老朋友,一下子看到真人,有一点点不知所措。

剧本围读的时候,杨皓宇老师在那读台词,我在对面低着头,心里警告自己:千万别被人看到哭了,否则人家肯定想,这剧本到底是不是编剧自己写的。

但就算字是我自己敲的,一个影视作品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一定是所有创作者的共同心血和努力。

拍摄过程中,有个棚里信号不好,导演开热点让我们连网。

问他密码,他说“19991999”。

我嘴上笑他“倒是也不用那么拼”,但心里非常感动。

项目拍摄的三个多月里,我能感受到,不管是平台的制片人、各部门主创们、还是演员们,所有人都是竭尽全力地想做好这个项目,而不仅仅是打一份工。

于是,我有种“孩子虽然是我生的,但从小到大却是别人教养的”的奇特体验,诚惶诚恐之余,想想还挺爽的。

杀青那天,正好是拍摄100天。

我问统筹陶陶,咱们这是安排好的么?

陶陶说不是,真的就是恰好。

2023年底,我到北京出差,疏影给我看了1999的粗剪。

我发消息给导演,导演很失望:你怎么粗剪就看了?

果然之后一整年,导演反反复复又剪了很多遍。

每次碰到演员说上海话就来跟我对字幕,对到后来我觉得他一个重庆人已经能考出上海话六级了。

四,最终,距离2017年春节的8年后,《致1999年的自己》这部影视剧和大家见面了。

2018年开始,大家都对这个片名不大满意,觉得太长太拗口。

改来改去,改了那么多年,始终没找到一个更合适的。

但现在我想,其实挺好的。

不管对于我还是导演、疏影,这都是一部情意结作品,缘起就是对自己青春和对那个时代的个人情感。

超前观影会前,导演问我一个问题:你说会不会因为我们现在回顾的关系,其实更改了很多年轻人真实会做出的选择。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他这句话,直到昨天剧开播,我看到导演发的朋友圈,说剧的开播,终于让他和留存在身体里的某一部分青春的自己告别了。

我想我可能懂他在说什么了。

当我们人到中年,对世界有一定认知和力量了,终于都找到了机会在一个项目里,用尽所有的温情和柔软,对曾经的那些年轻人们说了一些他们年轻时候没有听到的话。

对一个迷茫而自认平凡的女生说:你不必非得到什么来证明自己,你现在这样已经很可爱。

对一个早熟懂事却永远紧绷的男生说:你不必一直完美,你可以任性,可以自由。

对一个用叛逆来掩盖愤怒和伤痛的女生说:别紧张,你会被人温柔地对待。

对一个恐惧被抛弃没安全感的男生说:很多人一直会在,家也会在。

对一个扮演开朗的胖女孩说:你笑起来的时候全身发光,但你不笑,你一样很能干很棒。

醒过来的人们花了那么多年,重新打造了一个少年的梦境,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梦里所有流过的泪开过的心得到的真诚对待,都是梦醒后最珍贵的养分。

人生啊,并没有那么爽。

有很多求不得,有很多已失去,但一路过关斩将、见招拆招,最后,都会让梦中那个年少的自己骄傲的吧。

所以,致1999年的自己。

 8 ) 肖涵的择偶观VS人生观

昨天《致1999年的自己》播到一个小高潮,几位主人公的情感走向逐渐明晰。

这里我重点谈谈在肖涵身边的三位女孩。

第一位是钱佳玥,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妹妹,她一直视肖涵为榜样,跟随者他的步伐不断前进,把尽力赶上他作为自己的目标。

第二位是赵婷婷,与肖涵都是重点班的学生,但她没有把肖涵当作竞争对手,而是不停地给他学业助力,告诉他保送的捷径、考题来源的信息,甚至自掏腰包给他复印学习资料……我觉得她是喜欢肖涵的,她想和他“比翼齐飞”,成为“双强”组合。

第三位是肖涵的官配陈末,是一位生活在严父慈母家庭的孩子,父亲可能身居高位,年少时才赋异禀,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但资质“平平”、心态自洽的她会遭到父亲经常的训斥。

你不能说她不聪明,毕竟也是凭能力考上了重点中学,但她绝对不拔尖,因为在“高手如云”的年级,她只是普通班的普通学生。

肖涵对这三位女孩子的态度,折射了他的人生观。

选择钱佳玥,意味着他要在前面奔跑,是他要给她指引方向;选择赵婷婷,意味着会有人带着他跑,省心但也意味着他不能停下脚步;唯独选择陈末,他可以随心做自己,他不用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所以肖涵的选择是很多普通人的自己,做不了或不想做别人的导师,也不愿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但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喜欢做别人的“师傅”,也有人希望找一个“导师”;有人喜欢“双强”,也有人只是想“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取决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罢了。

回归到普通人,高中活泼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女孩子,不应该获得大家的喜欢吗?

这点肖涵的取向也挺正常的。

陈末虽然学习上不够聪明,但她还是有基础的,听说后来和肖涵成为朋友后,学习也比以前上心了,成绩提高了好几个Level。

虽然思想有点保守的我,还是不太赞成高中“早恋”,但如果是正向的,其实心里还是祝福的。

 9 ) 1999一部剧,同频80年代生的我们

1999年我正好跟男女主们一样考入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隔壁的一所高中,跟这个故事时间完全吻合,妈妈也是纺织厂女工,下岗了,童年时期也是住在曹杨新村。

第一集上来就被这惊人的一致性惊到了,马上春节期间带着爸妈和孩子一起追这部剧,一起回忆青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青春。

作为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过来人来看,这个剧还原度很高,很多老物件,很多特色的地点,比如西店=当时叫西宫,都成为了我们那一代人永恒的记忆,还有徐家汇的百脑汇商城,考入高中后在那里买来了我人生的第一台586电脑等等。

太爱这部剧了,老一辈的精湛演技和新生代的情窦初开,都深深打动了我。

那个年代的价值观,恋爱观都是跟现在有很大不同的,剧里其实很还原,同辈的我很能理解,但当代的年轻人可能未必,所以也会有一些吐槽的声音,但不妨碍我们一家热热闹闹春节追剧青春万岁!

因此很推荐同龄的大家一起来看剧。

致1999年的自己 (2025)7.8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 黎志 / 李昀锐 黄杨钿甜

 10 ) 青春要更自然一点

新生代的小演员们还是演技还是很青涩,如果没有这些老戏骨们挑大梁真的是看不下去,男女主的对话不是像演讲就是像在念台词。

小辈儿演技最好的居然是毛头,憨憨的小可怜感十足!

常无忌虽然不是最帅的,但是是感觉最舒服的!

前期陈末误以为女主喜欢常无忌这种戏码有点太迷了,小女生之间那么八卦怎么可能那么久都不知道。

为了烘托男主不想让妈妈改嫁而怀念爸爸的心理,加了陈末想见义勇为打流氓而男主不想出头的尴尬戏份,太刻意了。

这几个小孩子们的感情戏真的是完全没看头,仿佛一个大乱斗,上一秒还好好学习不搞对象的肖涵,下一秒就变成恋爱脑。

毛头亲爹亲妈这一段婚姻戏还挺感动的,老戏骨张启明角色演得真好啊,上海话飙戏,看得我好热血!

前面小年轻的感情戏还不如毛头爹与爱萍的直接了,倪虹洁的演技真的是值得小演员们学学了,把传统喜欢窥探孩子秘密的妈妈演的很真实!

喜剧出身的蒋诗萌,出道没有几年,和董洁倪虹洁对起戏来也不逊色!

可以给三星,两星给老演员们,一星给毛头和常无忌。

《致1999年的自己》短评

表演都特别好,有很多温暖的瞬间,很可惜的是没有主心骨剧情牵动,也没有出圈出彩的片段,但整体感受是很温馨的,琐碎的日常看过之后就忘了。

6分钟前
  • woemeec
  • 还行

陈设像80年代的十几岁,事件像90年代的,物品道具细节像当代的。多一星给的是自己的回忆

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很温馨的故事,尤其是父母、祖母两代人,无论是角色设计还是演员表演都无懈可击。秀娥和母亲的纠葛与依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特别动人。孩子一辈的演员选得很失败,故事本身很俗套,多亏了老戏骨那边的扶持才勉强能看。

13分钟前
  • cherry it up
  • 力荐

还行吧,俗套的沪版成长的烦恼,还不说纯上海话,演员都还行可以坚持看完。

17分钟前
  • Lucass
  • 还行

全剧最大受害者可能是把两室一厅折成现金的常无忌了吧哈哈哈哈。

19分钟前
  • to_oz
  • 推荐

感情戏一坨翔,误会,不断的误会,直接弃剧了,没工夫跟你在这扯

24分钟前
  • 生人勿进
  • 很差

喜欢看让人心暖暖的年代剧~喜欢剧情和演员们~可爱的~

28分钟前
  • mpor2
  • 推荐

黄杨钿甜,把我捐的钱按当时的购买力还给我!

30分钟前
  • 享伶俜
  • 很差

好一个十年后相逢春晚大合唱…这些演员演学生还可以,演职场人实在是虚浮到令人脚趾抠出一座大桥横架南北……

35分钟前
  • mångata
  • 还行

黄杨钿甜值得一个一星。

39分钟前
  • 慕容兔兔
  • 很差

最好看是董洁&李昀锐这条母子线。在塑造自立自强、朴素硬净的单亲母亲角色形象这条赛道上,董洁已经无人能出她右了,这条线分分钟在梦回与致敬《您好母亲大人》。

4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以群像剧去看的话,太过于小女生视角了,内耗型恋爱脑很难引起成人共鸣,钱家鸡毛蒜皮着墨太多也有点无聊,肖涵陈末这条线有点意思但是戏份实在太少了所以只坚持到15集……

45分钟前
  • 吃瓜少年
  • 还行

青春珍贵。永远要记得自己的15岁和18岁呀!

47分钟前
  • 青麦
  • 推荐

复刻少时,平添许多追忆

52分钟前
  • Treeman
  • 还行

标准的及格年代剧。

53分钟前
  • 魔鬼的赞歌
  • 还行

这才是大梦归离

54分钟前
  • ljslajt
  • 推荐

对于这类剧,我看到后面都只有一个感受,我爱我妈,我爱我爸,我爱我家,感谢这世界的一切,我的人生有来处。对于这部剧,没啥勾着我看下去的,已弃,

55分钟前
  • 真的吗
  • 较差

看得下去

59分钟前
  • eairpleasedar
  • 还行

不是我说这部剧有点好笑,送错情书、被老妈把歌词当诗当众念,个个都是冥场面

60分钟前
  • 普通女孩秋不野
  • 力荐

装模作样,剧组主创不会真以为自己拍的是年代剧吧?假了吧唧的每个人都在作状,一惊一乍真是没眼看。

1小时前
  • 一碗大米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