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无聊打发时间看着名字里有“假期”两字又有淘宝电影新片折扣又有郭采洁领衔主演,觉得应该会在内容上思想上都还值得一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首先,古天乐蓝色毛衣跟小哇撞衫实在不明智,小哇在内地的人气应该比他高得多,而且后者也比较符合我的审美趣味。
郭采洁颠覆了我对于艺术生生性浪漫不羁不屑于结婚这一映像,虽然她这个角色过于神经质了一点,但最后“重生”了也许会好一些也说不定,个人觉得对这个角色的刻画由于神经质篇幅过多而略显单薄不够丰满不够出彩,即使有郭采洁这个颜值担当还是不够。
没有想到古天乐会出演这样一个比较窝囊的角色,在香港的投资公司患难与共的女友之后却做得风生水起比他还要出彩,然后两个的人生轨迹渐行渐远,实在是意料之内的事。
此处要批评一下香港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怎么搞的,怎么就招不到合适的人,搞得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惶惶。
印象中古天乐是获得过香港地区电影电视演技大奖的人,也是不惑之年有一段日子了,还在参演时尚青春片里的小鲜肉,而且脸还搞得那么黑,实在是看着有点跳戏。
说到影片内容,就比较接地气了,两个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青年男女,由于经济窘迫在巴黎住在一起,期间发生很多“家庭”内部矛盾冲突,同时又在处理各种生活琐事的过程中逐渐向对方敞开心扉,自我疗愈也帮助对方,发现了对方与自己居然很神奇地合拍,找到了彼此的soulmate。
旧情伤的治愈和新感情的发生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新感情还未确立时经历波折误会而分开也很恰如其分,两个人在各自展开新的生活后又意外重逢在巴黎,共叙姻缘,谱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也算辛苦没有白费,辛酸眼泪没有白流。
巴黎的景也拍了不少,花店、亮灯的埃菲尔铁塔、亮灯的凯旋门、风和日丽下的塞纳河都好美。
另外巴黎的的士司机、住宿条件、巴黎人对性的奔放态度都被调侃了一番。
总的来说是一部感情比较细腻真挚的一部治愈系时尚情感青春影片,同时也给艺术专业和金融专业的青年们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原来还有这种可能。
影片的结局有一段总结了各种的爱,文字比较长,又处于散场时间段,所以没有记录下来。
个人觉得是比较经典的。
爱的形式千千万,爱的结局各不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爱情诠释版。
下了这部电影躺在硬盘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严重的拖延症使得我连看电影的本领都无法激发出来,现在想起来真是极其恐怖。
电影看完后我觉得有很多问题,一个是节奏太快。
镜头的切换根本毫无章法,前段事情还没讲完,镜头已经到下一命题,看的观众一头雾水。
二个是衔接有些粗糙,比如古天乐饰演的林俊杰(不知道JJ作何感想)和前女友从法国回到香港,准备结婚,结果冒出来个“程咬金”富二代,成了前女友的正式老公,这算是什么回事,费了那么大劲儿去法国找林俊杰,求复合结果回到香港却没有交代来由就和别人结婚。
这就算了,林先生在撇开郭采洁饰演的丁晓敏后,又“肆无忌惮”的回到原先和丁产生情愫的酒庄里,这又是怎么回来的,回来了也不去找一下丁晓敏,这又有些不符合人之常理,无端端的丁晓敏又来到酒庄,和林俊杰相认后在游泳池旁傻逼兮兮的跳着舞,仿佛吸了白粉似得如梦如幻,结果我却看出了MV的感觉。
其实,一开始到中间部分,电影的节奏很好,故事也很好,虽然有些老套。
甚至觉得速度有些慢悠,可能是导演看到了这个缺陷,在这么拍下去要超预算,超投资,超时长,索性在后面草草收尾,尽量加速通关。
可我想说的是,电影就像是一部小说,它是艺术作品,是要娓娓道来,循序渐进的,不是哪一天突然遭雷劈似得灵感大爆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任性得连观众的感受都抛诸脑后。
这是赤裸裸的浮躁,艺术要是这么玩起来,那也只能是自己拿石头砸自己的腿,最后没人想再看这个团队制作的东西。
但话说回来,电影给观众营造的文艺气氛我想也只有在法国巴黎才能拍的出来,地点选择还是费了心思的,这一点值得给予表扬。
题材虽然有些老套,又是精致男或者精致女碰上邋遢女或邋遢男,然后每天喂一碗心灵鸡汤再加上做一点感人的暖心动作,结果两个相差万里的人就此相爱,或许这个世界连粗糙的爱都难觅踪迹吧,即便这种梗非常的老。
最后我想说的是,纯爱题材创作人员无法驾驭的话我建议要么简单的拍,要么就多拍个续集系列什么的,千万别把爱情这种东西轻易抓起却无法安放,整出个MV就闹笑话了。
摸着良心说,这是我近四五年来看过的角色刻画最精细,感情发展最自然的一部爱情片,最难得的是导演在描绘一幅浪漫的风景画时,还不忘小小吐槽一下巴黎这座槽点众多的城市。
风景很美,剧情很赞,演员很用心!
吹了这么多,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部甜美的爱情盛宴吧。
影片一开始,林俊杰(古天乐饰)交接房子的一幕只有短短几十秒,却偷偷告诉观众大量信息,斩仓的概念暗示男主是金融行业从业者,男主对补差价的不在乎态度则反映了男主的第一个性格特征:精明却不计较,面对损失(逆境)非常阔达。
男主的巴黎假期竟然是从出租车司机的”绕路“开始的,Trust me, earlier or later, you will be there,和男主的人生格言不谋而合: 世上没有弯路是白走的,世上没有时间是白费的。
一个故事的开头往往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氛围, 这样冷幽默的开头营造了一种喜剧化的轻松气氛,以便讲述一个离经叛道的爱情故事,却又不像喜剧那样荒诞夸张,可谓拿捏得恰到好处,此处应点赞!
本片对巴黎的吐槽远没结束,故作高深其实略显坑爹的租房中介聪哥(方中信饰),把所有好东西都当成别人不要的”垃圾“的邻居大妈,以及经常困住人的电梯等待,不光增添了改片的喜剧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打破的国人对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完美印象,现实中的巴黎是不完美的,然而却是鲜活的,这些鲜活的人与事把观众真正拉到巴黎混乱的街道上,拉到巴黎老旧的公寓里,与男女主角一起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由于先看了剧情简介以及演员表的关系,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期待着女主角丁晓敏(郭采洁饰)出场的造型。
失落后落魄的邋遢女?
还是搞艺术的?
这和观众对郭采洁的富家女印象(顾里)是有冲突的。
幸好造型师没有让我们失望,女主的出场形象非常出色,杂乱的头发,但并不显得肮脏,反而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巨大的眼袋并不能掩饰郭采洁一双充满灵性的大眼睛带给观众的好感,出场片段的“短”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至少不再是传统爱情片千篇一律的慢动作特写,男主看见女主各种对视,然后用紧张的表情来刻画彼此互生情愫的过程。
此片新颖之处在于它并不急于去描绘爱情,而是把爱情放在你面前,然后让你慢慢发现原来这真的是爱情。
之后影片花了大半时间描绘了两人之间从矛盾到亲密的转换过程。
其中女主可爱乖巧的性格展现无遗,而古天乐也成功扮演了好脾气正能量的暖男角色,这一段剧情中规中矩并没有出彩之处。
然而此时演员的能力却成了本片的亮点,此时郭采洁并没有刻意去表现失恋后的“伤”,而只是用颓废的生活从侧面告诉观众她此前的剧痛对她的影响。
真正勾起观众同情心的确是两个细节:一个是男主帮她收拾东西后女主说:我错了吗?
我哪里错了?
第二是女主喝醉酒跑到男主床上说:我们不结婚了好吗?
我想,剧中的男主角也是这样被惹人怜爱的女主角打动的吧。
接下来就要为本剧的高潮做铺垫了,马车夜游,受伤后可供依靠的肩膀,婚纱照,一直到酒庄的晚餐。
男女主人公之间日渐亲密的关系让观众觉得甜蜜的同时,又有一层担忧在心中慢慢形成。
要是女主发现男主不是gay怎么办?
她能接受这样的欺骗吗?
她该怎么面对两人之间的甜蜜回忆?
此时影片终于来到高潮,女主看见男主跟前女友在一起,还知道了男主不是gay。
然后剧情就完全超出了po主的想象。
难道这时候不是应该果断抛弃前女友然后追回女主然后果断表白求婚吗?
前女友影片最后半小时才出现却又这么多感情戏最后还拐跑男主角是什么鬼?!
这让观众怎么接受?
反正看到这我的内心是煎熬的,天真的我相信编剧是个好人,相信剧情一定会反转,男主女主一定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最后出来演员表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编剧你这是要虐死我们吗?
还友谊万岁!
我友谊你一脸!
关键是女主还一幅坦然接受的样子,那你告诉我那晚的甜蜜一吻是什么?!
是幻觉吗?
反正此片结尾po主是真没看懂,暂且当作编剧对自己悲剧人生的缅怀吧。
总的来说这真的是一部用心的爱情片,有创新有细节有笔力。
感谢导演和坑爹的编剧还有两名优秀的主演以及其他尽职尽责的演员及工作人员带给我们这样一部好作品!
谢谢!
很久没有看过一个电影能让我哭了,很多高分爱情电影的情节都没有让我这么投入进去,可能是因为共情吧,目前的处境和女主有一丢丢相似,当然有很多人经历过这种阶段,曾经的男友用粗暴而生硬的方式和我分了手,同时我也碰到了一个能陪着我的人,避免了我因为失恋而孤单,我知道我们就像闺蜜,他有自己的白月光,而我看不清也不敢多想自己对他的感情。
电影是他推荐给我的,我看不出他想表达什么,可能只是单纯觉得我的处境和女主很像吧。
我其实并不喜欢电影的结局,我知道这种看法很主观,但是男女主的CP确实让我磕下去了,最后没有修成正果难免遗憾,而且男主后来的婚姻并不一定幸福。
所以相比于友谊万岁,更触动我的是最后那句“曾经拥抱,不枉此爱”。
电影整体还是可以的,男女主演技可以,喜剧效果很好,轻松幽默,画面也很美。
电影对于我们这种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来说感情冲击很大,但是确实有一些不足之处,男主念的鸡汤句确实让人一脸尴尬。。。
句子不错,但是为什么以这样生硬的方式😓。
还有就是从一个三观正确的人的角度看,男主真的很渣。
已经和女主接吻了,为什么还要友谊万岁😓接吻了不能负点责任吗。。。
还有男女主的造型。。。
可能是因为电影比较早,郭采洁的五官很精致,但是配上这么土的衣服和这么短的刘海😓,男主的造型同样不敢恭维。。。
电影最后我给了十分,maybe给的有点轻率,但是我认为评分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能和角色共情,很多电影电视剧到最后我也没有磕下主角的CP,我对电影的欣赏力还没有到达很高的层次,写下这篇影评,仅仅是记录一部很感动我的电影带给我的感触。
港式无厘头喜剧的续作,最吸引人的可能还是《巴黎假期》的影片名吧,俗套的剧情,夸张的演技,即便是以喜剧标准来衡量也只能是刚刚及格的水平,但影片里呈现的大街小巷,老旧的公寓,能眺望到艾菲尔铁塔的天台,花店里五彩斑斓的鲜花,还有方中信的vespa摩托,这些又是许多人脑海中能最先想到的欧洲元素。
严肃得久了,就慢一些,或者停下来,静静的欣赏导演呈现的巴黎,尽管它并不真实,就像梦境一样,虽然终有梦醒的那一刻,但在梦醒之前,就放松下来,好好休息,迎接每一天的晨光。
该片的剧情线被铺陈的满满当当,主线与支线之间你来我往,一环接一环地展开,节奏推进十分迅速。
结尾处借女主角的口,将所有人经历的感情线一一点出,搭配上文艺的字幕独白,用大幅度的镜头语言拍摄巴黎景色,力求凭此为剧情升华,为影片的文艺色彩加码。
可尽管如此,重在“颜值”的该片,还是由于演员表演张力的不足,导演对影片拿捏的失控,通篇爱情故事叙述的凌乱,让该片成为了冗长拖沓,表演劣质,哭笑不得的电影。
而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兜兜转转,却又波澜不惊,人物设定被束缚在“传统”的人物框架之中,故事情节流于俗套也是在所难免。
人生总有起伏,感情也会有低潮!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绝望,低落,觉得整个世界都欠我们!
日子总是要过!
有人说!
这的世界真的会有天使,它们看到了你的不开心!
幻化成你生命中重要的人,陪你走过那一段日子!
这些天使,就是我们生命中曾经重要但却渐行渐远的朋友!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幸运的会遇到它们!
能拯救自己最好的人,就是你自己!
角度问题!
所以我们在电影里觉得古天乐和郭采洁就应该在一起!
可这是故事不是吗?
祝我生命中重要的人,都能遇到自己的天使!!
透过别人的故事感受生命的过程。
林俊杰和丁晓敏的故事在我们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和重演着。
唯一不同的,林俊杰遇到了丁晓敏,丁晓敏遇到了林俊杰。
林俊杰面对自己感情不如意和事业不顺,有一个新机会来到巴黎。
在酒吧他的老板对他说,不管是感情还是事业也懂的止损。
这才是减少对自己伤害的最好办法。
都说道理谁都懂,只是放在自己身上比较难,作为“暖男”的他在给丁晓敏不但治愈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治愈自己。
人最害怕的是没有开始决定放手的那一瞬间,决定了放手,其实过程就顺理成章了。
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
人没有永远的伤痛,伤口总会痊愈。
在整个岁月的人生里,我们是否懂得为不值得的东西收手。
尤其是在感情的世界里。
文/梦见乌鸦 依个人而言,对爱情电影其实不太感冒,一方面如今的浪漫爱情片太多了,有点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就是爱情电影跟俺的波长不太相似,个人更喜欢科幻片。
但阮世生的爱情片是个例外,对于这部《巴黎假期》而言,就是一部含情脉脉的爱情小品,也许在观影之时,感觉电影与其他浪漫爱情片相较并无太大过人之处,但看后却可以留下许久的回味,这就是阮世生电影的特点。
金牌编剧阮世生的世界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大概都会对阮世生非常熟悉,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编剧,当年从TVB出道,后来进入威禾公司,《A计划续集》、《胭脂扣》80年代末期许冠文的《鸡同鸭讲》技惊四座,随后《咖喱辣椒》、《天若有情》等电影更加知名,尤其是后者,把一个“烂仔和公主”的老掉牙爱情的题材重新演绎,获得了无数人的认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乃至后来的《忘不了》、《如果·爱》、《我要成名》都具有类似的风格。
尤其是他与UFO公司出品的电影合作,他们的风格与阮世生的格调非常相配,也把后者对爱情电影的特殊编剧造诣挖掘出来。
与UFO电影类似的是,阮世生也善用喜剧戏虐的形式来描写人物,说白了比较贴近生活却又注重情调,这种爱情喜剧小品一出现立刻与以往的香港电影区分开来。
比如《风尘三侠》中年轻人的情感生活,《阿飞与阿基》中黑帮小马仔的嬉闹江湖情、《金枝玉叶》影视圈中的花样爱恨,简言之,阮世生的剧本与陈可辛的导演一样,属于文化人,UFO的电影也带有大量的文化气质,而其中的人物形态各异,要么高雅、要么耍痞,而且是有文化的类型。
《巴黎假期》当然不是UFO的电影,后者如今仅剩下一个空壳,去年在UFO成名的李志毅导演的《盗马记》,在没有阮世生的情况下电影其实乏善可陈所以联想到近来比较流行的“雅皮士”,阮世生的电影中的人物都带有这种气质,《巴黎假期》也是如此。
阮世生的电影剧情都不是很复杂,甚至说简单,讲故事的方式如温吞水,剧情冲突不多,但最大的亮点在于两处,其一是人物刻画,相当丰富,其二是那种独特温柔的风格。
《巴黎假期》这个故事要换做其他人拍绝对是烂片,但阮世生的特点就在于他能将一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注入自己的独特魔力,而讲的津津有味。
浪漫空间与生活指数《巴黎假期》是阮世生最擅长的爱情文艺小品类,故事结构与他当年的《我的老婆未满十八岁》与《每天爱你八小时》类似,讲述落魄失恋的女画家在巴黎与“假gay”共处一室的浪漫爱情故事。
一个非常具有浪漫气息的设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爱情电影里,最能吸引观众的就是编导创造的一个个“浪漫空间”,将男女主角同时置于这个设定之下,是一部爱情最能吸引观众的噱头。
如阮世生旧作《我的老婆未满十八岁》郑伊健与蔡卓妍的被迫临时同居关系。
到了《巴黎假期》同样也是一个强加在一起的同居,将古天乐与郭采洁置于这样可以产生强烈甜腻关系的环境之下,而对于二者身份的设定,一个失恋神经质的女子,阴差阴错与之同居被迫冒充gay的单身男子,二者在这个具有浪漫指数的环境下相遇,但却因各自的身份设定而被迫与甜腻的情感绝缘,在浪漫环境下却无法甜腻,从而产生大量笑料,也为后期电影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不要以为拥有一个“浪漫空间”的设定就够了,阮世生的特质不仅仅是“挖坑”,虚拟的浪漫设定与贴近生活的故事发展才是其杀手锏,片中“金句不断”的古天乐看似是一个心灵鸡汤的灌输者,其身份设定最初也如《我的早更女友》中的佟大为那样,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暖男。
然而随着后期的故事发展,当男女主角在浪漫环境下建立起初步的甜腻关系后,才发现古天乐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其实他根本不是暖男,暖男这个物种其实只存在与小妞电影之中,古天乐只是一个有着复杂过去的血肉之躯,这一点非常接地气。
这是阮世生的特点,以虚拟的浪漫设定作为起点,故事发展却走现实路线,贴近生活,这也是俺喜欢阮世生的原因。
电影前半部分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的郭采洁,而后半部分则立体化的塑造了男一号,让电影没有进入单纯的小妞电影模式(小妞电影中男性角色一般都是极为单薄的白马王子),增强了角色之间的互动西方其三加重了配角的功能性,古天乐与方中信的搭配,后者大量的调和气氛,也产生了对比效果。
奇异的爱情观《巴黎假期》浪漫且贴近生活,阮世生也为电影注入了 有文化不言而喻,欧洲时尚之都巴黎的底色衬托;人物丰富,不同人物不同特点,几位不合时宜被硬凑起来的角色,起初情感很淡,却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
这倒是让人想起来《流氓医生》,那部电影讲述的市井小人物,用荒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道理。
电影中塑造的爱情观同样值得一书(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片中几对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用一句话来形容最为贴切:即“爱情就是一场重感冒”。
从电影后期方中信与古天乐坐在街头那段对谈就能看出。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爱情,人进化了,拥有了精神世界,于是爱情诞生了。
最初的爱情只是简单的喜欢而已,经过上千万年的演化,随着精神世界的发展,爱情越来越复杂,逐渐超越了“喜欢”的范畴。
现代爱情建立在丰富的交流感知方式和社会信仰上,但仍然脱离不了原始的生理特征。
爱情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是如此的丰富,爱情被宣扬成高度理想化的东西,事实上的爱情却是平淡如水,就像《巴黎假期》中的方中信与胡静的关系那样,这就是现实。
但很多人不懂,尤其是女人,认为轰轰烈烈才是真正的爱情,就像郭采洁与徐正曦、古天乐与刘梓妍 之间的爱情,到了期限两个人的爱情还没有结合成亲情,于是进入爱情疲劳期,于是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而郭采洁与古天乐一对之间经历过种种是非之后,低谷期的古天乐在接受了无数“金句良言”之后,依然没有走出低谷。
而他在郭采洁身上看到了自己昔日的影子,以同样的方式“赠金句”郭采洁,后者却走出了阴影。
《巴黎假期》原本可以如《罗马假日》一样,爱情就是一场重感冒,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毕竟这个商业市场中,善良无心的观众们可能得寸进尺地希望《巴黎假期》如《天若有情》中那些煽情场面的再次上演,编导也贴心的让郭采洁踏上了寻找古天乐的路,并且让他们有机会在古堡重逢。
没错,《巴黎假期》只是一部商业爱情电影,我们可以想象到电影的结尾如一切俗套的爱情故事一样,它总会波澜再起,毕竟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不是追求快餐娱乐的观众所能接受的。
电影圆满的结尾,就好像《秋天的童话》结尾安排船头尺和茶煲的重逢,也是很多爱情电影常见的设定,在现实中那可能不是真的,可是在一部电影里,谁在乎呢?
■“曾经拥抱 不枉此爱”。
相交线并非是最好的,它意味着终有一天彼此将会渐行渐远。
相比较而言,平行线是两人最好的状态,彼此之间虽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是两人的步调始终都是一致的,相伴相行。
■曾经的回忆对彼此而言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或许是存在回忆的物品所勾起,又或许是某个场景令人恋恋不忘,又或许是某一句TA之前说过的话与现在听到的十分类似,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当初的那个TA。
鸡汤对于旁观者是无意义的,对于当局者又是无效的,是否有效需要的是行动力。
迈不出第一步,新的路便无法形成,未来也就始终处于黑暗之中,就像没有路灯的街道,只能依靠自己摸黑游荡。
■晓敏找到了她的Soulmate,想必林俊杰也承认这一点。
两人之间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相处得开心舒服才是最好的。
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曾经不可能再回来,面对的只有当下与未来。
还可以,主要是因为在巴黎拍的
法国旅游宣传片~古天乐老了我是爱他!~ !乐事百事植入太明显,差评
小郭的衣服不错。剧情很弱,要耐心。
中国式结尾,其实不算太差......吧
冗长,无趣。
巴黎好美~好想学法语去巴黎化身花花蝴蝶去寻找美丽旗舰店惹😳
老大爷让看的,老过咯,冲着郭郭给打5分!
喜欢郭采洁~古天乐什么变这么猥琐恶心了。。。呀!曾经的过儿呢!!
巴黎真的好美!
真是超讨厌郭采洁的。。。整个电影全叫郭采洁给毁到家了
一整场就七八人,不过当成放松的爱情片看还可以
总会莫名的感动,你幸运了
看着轻松愉快,爱情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假期就成的,短暂的相处并不会使你确定soulmate,不然那纯粹约炮,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会遇到很好的配得上你的人,soulmate经得起时间的推磨,才会让人难忘。
真的好尴尬啊艺校出来的这素质……浓浓low气……不是搭配法国人就洋气的好吗然后郭采洁台湾腔也好恶心:)郭采洁的人物:))角色设定什么屎#另外方中信法语太差了哈哈哈完全听不懂
银幕色彩都没调对,真是够了
前半部分是个烂片,后半部分竟然勉强补上了前面的破绽。阮世生导演还是很厉害的。喜欢那句“友谊万岁”的台词,因为上一次在电影里听见这句话,是来自张曼玉的李翘。
电影两分,因为古天乐,私心加一分
心灵鸡汤曾经拥抱,不枉此爱
演员们的演技都非常不错,故事最后有点小伤感。
这个画风真的很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