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陆人,我必须要说的是:这个电影见证了大陆与台湾的差距。
根本上来将,现在大陆的保守程度根本就不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还能播出来。
前几天出台的政策很好就证明了不是吗?
所以那些说黑大陆的,人家根本不是黑好吗,这就是事实,咱们得认啊。
其次作为一个电影,真的真的我很感动。
看得出来每位创作者都在为剧上心。
四位主演包括妈妈演技全程在线是真的。
好几次我笑完了又眼中带泪。
当然剧本因为剪辑问题,小绵羊和大嫂之前的感情过程太快也是很伤。
还有之前那个铁T确实令人反感。
但是因为李京恬实在是太可爱太帅了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看多了很多大陆拍的百合片,尴尬癌都要死掉了。
这部真的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是真的有在讨论内地的同志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再次特别感谢这部剧出现在我生命里。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伪婚男女》。
这是一部台湾电影,导演的代表作是《刺青》。
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在世界上不属于少数群体,但却一直不被社会认可。
这部电影以中国成都为背景,讲述了两对同性恋人之间的故事。
故事的人物关系有点复杂,但其实主线描述起来很简单,是讲诉一个gay和一个lesbian,他们不敢向社会、家人,坦露自己的性取向。
所以他们选择了形婚。
影片讲述的正是他们选择形婚之后的生活。
以及他们的婚姻本质暴露后,他们父母的态度。
说实话,这是一部不成熟的作品。
并且中间夹杂的大量对中国社会的误解与讽刺,尤其是政治方面。
但是这并不影响到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发人深省的片子。
他在跟我们探讨一个社会现实,关于LGBT群体一种生活的现状。
不仅是在中国,很多国家对同性恋群体,也并不都是抱有友好的态度。
我曾经看过一部关于俄罗斯同性恋群体生存状况的纪录片,里面的描述让人触目惊心。
(B站链接) 俄罗斯整个社会对同性恋持有一种厌恶的态度,公众去狩猎同性恋群体,对他们进行打压、以及公然的欺辱。
甚至法律,也并不作为,政府纵容的民众的这种非友好态度。
中国的社会对这个群体也没有太多的包容性。
甚至前段时间出台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竟然把同性恋划分到性变态的范畴。
这虽然不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是,它表明了政府对同性恋的态度。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认识有大概四年时间了。
我一直以为很了解他。
直到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吃过晚饭,相约到咖啡馆聊天。
聊着聊着,他向我们出柜了。
他告诉了我们,他在大学期间曾经交往过男朋友,两任。
虽然他看起来一直很gay,我也一直默认他的性取向为男。
但我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惊讶。
甚至他告诉我,他和第二任男友交往期间。
他们去开房,那个男生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摘掉了安全套。
他当时很恐慌,因为他们也只是刚交往一周,他不确定,他拿掉安全套不是为了故意传播艾滋。
他很快就去医院做了检查,在等检查结果的时间里,我们还是一起工作一起玩耍,我并没有察觉到他那段时间的异常。
甚至那段时间内,他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格外的高涨,每天约我们出去玩、吃饭。
现在想想,其实他那个时候所承受的一个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吧。
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他一个人承受着对感染艾滋的恐惧。
但是我们并不能帮到他。
甚至他都没有跟我们提过这件事情,他宁愿自己默默发酵心中的恐惧,也不愿别人察觉到他的不同。
作为最好的朋友他都不敢向我们坦白,更何况,向整个社会,向这个并不友善的社会。
我问过他以后会不会选择婚姻。
他回答的很坚决,说以后一定会走进婚姻。
会去生一个小孩,抚养这个小孩长大,做一个正常人眼中的正常人。
他不敢面对这个社会,他也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那天我们聊到夜里一点钟才散。
咖啡馆昏暗的灯光,夜晚并不清醒的头脑,让我一直以为这件事是一种不真实的错觉。
后来我在豆瓣,在我以为高素质,很开放的豆瓣。
发现都有大量反同人群存在。
这些人代表的正是众多普通人的观点。
正像一位豆瓣网友说的。
一些普通人没有公开的反对,已经是最大的限度,更何况要他们为LGBT群体争取权利。
这部电影里,女主因为这段形式婚姻,和女友吵架,被劈腿分手。
后来爱上了她形婚对象的妹妹。
男主的妈妈,为了让男主的妹妹结婚。
欺骗家人自己得了癌症。
就在结婚当天,女主在为女二换婚纱,女二的妈妈误入了进来,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儿媳妇和自己的女儿吻在一起。
那个画面很美,女二披着洁白的头纱,在一个明亮的房间里,两个人在头纱里接吻。
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他们的妈妈接受了这个事实。
并且选择去帮助他们。
因为妈妈明白,如果自己都不接受自己的孩子。
这个社会更加不会容忍她的孩子存在。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好的结局。
大部分的同性恋群体,他们依然克制着自己,隐藏着自己。
因为怕被发现,怕被这个世界不容忍,怕遭受异样的眼光。
今天推荐一部国产片,她的儿子跟女儿都是txl,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她的女儿竟然喜欢上哥哥的女人...一部幽默唯美结局很he的影片。
片名:《伪婚男女》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是txl,你会选择干涉还是选择理解,影片中的妈妈虽然深受“和谐社会”的影响,但为了儿女的幸福,她选择了理解,若连最爱的人都不能理解她们,还有谁会支持?
武刚为了解决催婚问题,他跟男友商量了一下,只能选择形婚。
没想到,形婚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发小杨朵。
熟人好办事嘛,两个人的撮合,让双方父母特别满意。
但武刚的男友跟杨朵的女友怨气特别大。
杨朵的女友因为形婚这件事伤透了心,受不了寂寞的她只能找其他女孩。
另一边武刚的妈妈搬过来跟武刚一起住,杨朵只能住武刚家,刚巧武刚的妹妹武柔回到了家里。
武柔脾气暴躁,主张做真实的自己,从来不去掩饰任何情感。
刚见面的时候,她就主动的拉起大嫂的手,尴尬的杨朵只能抽出来搓搓手。
两个人去酒吧的时候,碰见了杨朵的前女友,她想要跟杨朵复合,但杨朵说自己爱上了其他女孩。
说完她便趁着酒劲强吻了武柔。
这之后,杨朵开始躲着武柔,她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份感情,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家人。
但杨朵强吻她的时候,她整个人都酥软了。
爱情像是有魔法一样,总会把对的人吸引在一起。
后来,武刚的男友扮演了武柔的假男友去结婚,武刚跟杨朵还是名义上的夫妻,到了晚上,他们便偷偷的换房。
明明在同一屋檐下,却不能与爱人相拥而眠。
武柔一直想坦白,但武刚怕妈妈受到刺激,一直阻止着妹妹。
所以,他才选择形婚,为的就是让老妈安心!
但现实中的形婚,有多少人是被伤害的?
他们的行为最后还是被老妈发现了,老妈从刚开始的愤怒到最后的支持,她想让儿女幸福,但不想看着他们违背社会的道德,就像片中有老师教育学生说“txl就是社会的毒瘤!
”好在结局很幸福!
影片中的题材很真实,圈内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相亲,逼婚,形婚...以幽默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老一辈虽然不理解,但看着儿女能够幸福,只能妥协。
请别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就去伤害另一个无辜的人,ta是无辜的,但转念一想,这个世界谁不是无辜的呢?
身为txl没人理解,没人支持,这份痛苦是无形的枷锁,会跟随自己一辈子,与一个没有感觉的人结婚,这何尝不是一种隐性的痛呢。
我们能做到的是,理解每个人的不易,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别轻易做个键盘侠,去给别人下定义!
读者互动:被逼婚后,你选择形婚还是公开性取向?
之前宣传的时候是挺期待的,因为喜欢李京恬演的《恋爱邻距离》,也看过周美玲导演的另一部百合片《刺青》然而看完《伪婚男女》后却满满的失望,它确实反映出了社会上的同志生活现状,也很真实的描写了父母在面对孩子出柜时候的正常反应,然而就是这么点仅存的好感被不断刷存在感的“和谐社会”给消磨殆尽。
从剧情上讲,删减太多,两个人莫名其妙的就走到一起如胶似漆了。
从台词上讲更是糟糕,为台湾影迷的票钱默哀,真的不值。
看十分钟预告片就够了,那真的涵盖了这部剧中所有值得看的剧情。
从社会民情上讲,这个导演其实不懂内地,她就和多年前那个叫嚣着中国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台湾专家一样,以为中国处处都打着社会主义好,和谐社会好的条幅。
以为中国老百姓与朝鲜民众一样每天高呼某某万岁,社会主义万岁?
偶尔出现一次,那叫段子。
不停的不合时宜的出现,那就是卖弄了。
卖弄你的优越感,卖弄你仅有的那么点认知。
最后从个人角度上讲,除去政治色彩,它确实很真实,真实的让我想起了那个此生难忘的夜晚。
剧里的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对我抱满希望,为我早早的准备出嫁的嫁妆,也为她的外孙准备好了小手镯百岁锁。
那眼里的希望逐渐破灭转至绝望,再转为愤怒自责。
在被我辩驳的哑口无言时,她也是那么一句:你读书比我多,我说不过你。
然而我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如此对付我的吗?
我愕然……总之,糟粕之中寻精华吧,但还不至于去电影院捧场的地步。
不讲政治,还是可以看的一部片子
目录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和修改均免费详情1 编辑伪婚男女《伪婚男女》(原名:还是一家人)(英语:We Are Gamily )由台湾导演周美玲执导,为《六城彩虹》系列第一部电影【成都篇】,由王琄、唐振刚、周厚安、李京恬、程茉领衔主演,是一部同志形婚为主题的电影,探讨爱情、亲情的男、女同性恋电影。
中文名伪婚男女外文名We Are Gamily其它译名还是一家人制片地区台湾拍摄地点台北 成都简介「
虽然正片我是快进着看完的,但是我看了十几遍预告和座谈会和花絮!
(座谈会和花絮里,大嫂萌到炸!
台湾小奶音和北京话儿都苏死了!
)虽然我听着台湾腔和四川话和英文来回切换很尴尬,但是大嫂声音真的好温柔!
虽然演员演技不是那么到位,但是四位主角+妈妈的性格人设我都很喜欢啊!
虽然整片吐槽大陆社会和谐,但是形婚也确实揭露了大陆某些现状!
虽然最喜欢的两段绵羊和大嫂的吻戏被剪掉了,但是其他吻戏一样苏炸天!
虽然之前很长一段很明显拿妈妈当傻子,但是还是祝贺结局很美好!
虽然绵羊和小姑的感情线多少有些进展迅速+莫名其妙,但是CP感超级浓,眼神超级苏!
虽然每次绵羊和大嫂的吻戏都像啃汉堡,但是就是很唯美!
虽然周美玲导演明明可以更深层的挖掘这个题材,但是我还是想给五颗星!
最后,请导演交出剪辑版😂
7.1台湾上映的电影,7.2刚好我就要去上学了。
放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部电影看完。
周美玲所导演的电影我也不是第一次看了,我过年时看了她的《刺青》和《漂浪青春》,没有多大感觉,可能是因为进圈不深,关于这种类型的电影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笼统一点的概念。
其实我觉得《伪婚男女》这部电影,应该是我看过的周导的电影中最有批判性的一部,撇开它的批判程度和批判是否成功不说,我认为里面最鲜明的反同角色,就是那个极力维护和谐社会,经常把社会、国家挂在嘴边的杨朵的老师,当她看到两个女孩抱在一起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是“社会的毒瘤”、“罪恶的温床”,说的不好听一点,这个老师被那些所谓的政治术语和知识还有封建传统观念给套路了。
我不是否认一个人不只想到自己,还想到国家和社会,因为就我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就像武柔说的那样“我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古人说的话去做”、“我为什么一定要先想到国家和社会,才能想到自己”、“难道一定要牺牲个人,这个社会才和谐吗?
”,还有那句最有力,也是最直白的控诉“这个社会为什么要那么虚伪?
”......全片中最鲜明的反抗角色是武柔,她坚持“要自由”、“做自己”,在她看来,就算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活得很好。
她不喜欢虚伪,不喜欢说谎,因为这样很累,所以她曾试图直接跟妈坦白,但被杨朵阻止了。
从开始到结束,她都不支持武刚的方案,形婚骗妈妈,让妈妈活在一片美好幻想中。
但是有点不足的是,她一直强调的做自己,是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只要她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便才是真的好。
还有就是她的克制能力,我跟武柔一样,也是个感情用事的人,但往往感情用事的后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从她跟妈顶嘴,气的妈心脏病发作这一点可以看出。
我觉得武柔这个角色的设置,应该是原作者寄托了无限希望的一个角色,她对这个虚伪的社会的反抗,对所谓“和谐社会”的批判,对自由的追求,对坚持做自己的近乎偏执,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的真实想法。
当然武柔这个角色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许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有一群像武柔那样的人在默默地反抗着。
哥哥武刚却和武柔相反,做事唯唯诺诺,做什么事都会顾及到妈的感受,心里一直牵挂着妈,不想让妈伤心。
但正是这样的过于顾及到妈,而让武刚放弃了做真实的自我的想法。
就算形婚,就算演戏也好,只要妈开心,才是真的好。
直到最后一刻,妈想跟大家说清楚的时候,武刚还是乐意继续演下去,因为她知道妈承受外界的压力很大,他不想让妈那么辛苦。
一个是过于顾及别人感受的哥哥,一个是过于追求自我的妹妹,两者形成的鲜明对比,是显而易见的。
妈的角色我认为还是比较开明的,因为她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当她得知真相的时候,是无论如何怎么也接受不了的。
她去墓地里跟自己早逝的丈夫对话,哭声连山下的老爷爷和孙子都听到了。
关于她为什么会突然转变自己的观念,除了她不再钻牛角尖,想通了之外,小男孩的那句“所以阿姨没失去家人”的话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好,不管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始终都是自己的孩子,始终都是一家人啊。
妈最后的那句“我不想再演下去了”,可以说是她情感的集中表达,也是同志家长的内心呼喊。
我认为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在于,周导善于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像武柔和武刚这种性格截然相反的,像妈那样开明的,还有杨朵和杨朵的老师等等。
用句用烂了的话说,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而且很自然的,武柔跟武刚的男朋友Sam是同一战线的,杨朵跟武刚是同一阵营的,形婚的也是同一阵营的,但真正的爱人却是在对方阵营的。
这点可以体现出爱人之间的互补性格,才让爱情变得更美好,变得更丰富多彩,尽管偶尔会有口角,但这才叫爱情啊整部影片所埋下的暗线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那个小男孩的话使妈开始转变观念,两个女生在图书馆的拥抱直接刺激杨朵老师的爆发等。
但是这部影片还是有点瑕疵。
比如杨朵跟武柔很无厘头的就在一起了,让人觉得有点突兀;还有一个就是对于杨朵的角色没有再进一步的深挖掘下去,到了片子后面,杨朵基本上说的话要么是附和别人的,要么是安慰妈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不像其他电影那样,只注重角色间发生的事情,它通过角色间的一言一行来批判这个社会,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
(第一次写影评,请多多指教)
emmmm……好多原则上的问题,以及一些底线问题。
【1】【色情擦边球】布景里各种廉价恶心的情趣用品、海报、……真的大可不必,您眼中的性感,在观众看来只觉得恶心!
另外,男同不等于性瘾患者,麻烦不要侮辱我们。
【2】【乱伦擦边球】男女主形婚,女主的女朋友怪女主不够关心自己就分手了。
于是女主搬来和男主住,遇到男主的妹妹(也是个女同)。
于是这两女的就在一起了???
世界这么大,你非要乱伦??
【3】记得图书馆那一幕吗?
女主看见在图书馆亲昵的两女学生,还给她们指地?
说某某地方更隐蔽???
咋的??
图书馆是干啥的地方??
再怎么开放,也不能拿高中生来做文章吧?
在这猥琐导演眼里,早恋=做爱???
【4】男同形象问题→受就一定是尖酸刻薄?
阴阳怪气的?
随着社会包容度越来越高,应该已经有越来越多正面的公众人物用个人魅力打破了这些贴在同志身上的刻板标签了吧?
作为一个专门吃LGBT群体饭的导演,连这种最基本的原则底线都不懂?
我真的怀疑这大妈是不是个钢铁直女,跑来吃同影软饭的?
真的有被恶心到!!!!!!
麻烦看见我这条影评的都给它打一星,抵制湾湾毒瘤电影,从我做起
补充几句,有人骂我素质低,有人说我看不到剧组的努力。
1. 一个剧组选择一个特定地区制作一部戏,尊重当地语言,风俗为基本功。
郊县这个形容,是因为只有川普来形容四川人说的不标准的普通话,没有更贴切的形容不标准的四川话的词。
但剧组里语言使用的尴尬,没有可洗的。
2.剧组努力了 ,但没抓住实情和没有映射出正确的社会现实,我们有批判的言论自由。
别觉得拍了个同性恋题材就是免死金牌了 ,这些年消费同性恋的烂片一抓一大把,身为同性恋自己先特权化自己的群体真的没毛病?
平权和特权一字之差。
3. 这片子还有啥摄影,配乐,龙套突兀的问题,我都没再说了。
-分割线-原文作为成都的les 看的我尴尬症要犯了首先那听着像郊县口音的四川话,全剧最舒服的四川话还是守墓大爷说的!主演们普通话四川话英文自由切换,听得很尴尬。
其次是立意,处处和谐社会,最后还来个全家大和谐!导演不是一心想讽刺大陆,就是压根没抓住父母们真实心态吧,一个是怕自己的面子和周围人眼光,二来怕孩子孤独终老,想纠正他们选择“歧途”。
关和谐毛线事。。。
大陆不是谁天天开口闭口都和谐好吧。
三是杨朵和家人的人设,杨朵除了推动参与剧情,个人没有个性和成长,尤其看到她还想拉着武柔妈骗自己妈,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好自己的家事,真心无语。
她妈妈也太鸡肋了,导演完全可以表现不同父母类型对出柜的不同反应,设立不同矛盾冲突好吗 就这么和谐一刀切了。
三星一星是还是部分反映了国内lgbt生存状态,一星给武妈妈和一对gay和武柔,一心给我美丽的大成都!看到月恋花笑死了哈哈哈,幸好没去蜂王。
周美玲估计是被河蟹咬到了,片子拍得完全没有电影的质感,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有在电影院上映吗,所以电影质感也许是我想多了。
这个题材其实有的说,但是这个故事讲的太狗血,太肤浅,跟网络视频的形式倒是很搭配。
虽然台湾高院要求给同性婚姻立法,在立法和舆论层面台湾在LGBT问题上走得相当先进,但我相信在普通民众间,同根同源的特性让我们在某些问题的看法和境遇上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但是这部电影几次三番的把和谐社会挂嘴上,提一次是戏谑,是戏剧效果,提到三次以上我不得不怀疑导演和编剧的用心,不论你们是真心把形婚现象归于大陆这个“和谐社会”理论还是故意讽刺,都非常的无脑加不尊重。
我很想问这部影片拍摄的基础,你们有真的去了解一下形婚人群的情况吗,他们的初衷,经历,结果,就这样把想象中的狗血情节套上大陆的背景就完了?
如果纯粹为了好玩,那我无话可说,可是偏偏处处又在讲各种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好像大陆人民还傻到这些道理本身没人知道一样,无聊啊。
就因为台湾可以结婚了,所以我们就非要被踩在所谓的政治正确路线下了吗,这电影拍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知道形婚和出柜这两件事情永远会被某些人挂在政治正确纲领的两个极端。
大道理不用再说了,大家都懂的,也许影视作品应该更中立一点,或者说视角客观一点,跳脱一点。
事实上婚姻本身就没有非要和爱情挂钩,为什么跑到LGBT圈圈里就非要挂在一起才舒服呢,这个角度本身就土了吧唧。
跳出这个框框吧,异性恋也可以有形婚的,这个词本来没必要非要跟LGBT搭在一起,形婚也不是非得处在被批判的地位上,故事可以戏剧化,但是故事的生活基础请务必客观,让有心人自己去判断才有有意义的作品。
剧情不稀奇,演技都真的挺尬的,妈妈演技最好。
中国式家长的反应好真实……最后HE我觉得在现实中是不会存在的……
不了解内地的真实政治环境带来了一些水土不服。但是还是有不少打动人的地方。
22
无法想象有人能像大嫂一样又甜又欲三星全给大嫂🌝
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1…..
一帮台湾演员说四川话。冗长啰嗦。周厚安好帅啊!
拍得比較碎,雖然有時候很尷尬,但是好笑的地方也真的好好笑,基佬cp很可愛,預告片感覺比正片好看。媽媽的台詞有些真的很對。喜歡武柔那種款,雖然感覺是個混跡les bar的情場高手233333 (不過喝雞湯動作真的太浮誇了 XD 三國時期壯漢飲酒.jpg (台灣人的四川話變成了一種怪怪的語言 😂
看一半被和谐了 wtf?
好土好尬还有点搞笑
“反正大家都一样最好”
原来早就看过
这蹩脚的四川话哦……
保不准要被河蟹。
再接再厉,哪怕是讽刺现在社会问题用来做题材也是很好的。给你四星是鼓励,其实值3星
演技差😂
很多情节略生涩,但是反映的问题却切中要害。可以假装,可以撒谎,然而结果只会从一个谎言变成千百个谎言。作为同志,“孝敬”与自我幸福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电影也表明形婚根本不是解决办法。有时候,谎言的温柔比真相的残酷更让人难以接受。一群操着台湾腔的人来说四川话听着还是蛮别扭的。
哈哈哈哈 为什么我一直在笑
从“和谐”(强求一致)这个角度切入非常精准。天朝文化喜欢整齐划一泯灭个性+繁殖癌,由此造成的问题之多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敏感词、gfw是啥?春晚逼婚,同志母亲在上海相亲角被赶走,又忘了?美国有支持床破的穷人,天朝就有为河蟹被讽刺而跳脚的屁民——蠢货们总是搞不清谁才是会为自己利益说话的人
很真实,第一次看这种题材,以前有听过类似事件,浓浓的讽刺,觉得讽刺可以深挖。四星鼓励一下,这种题材还可以拍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