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祇把這個片子當作一個一般噠喜劇片來看。
但看到他們眞噠動手殺人暸才意識到這個片子沒鬧著玩。
這是根據眞事兒改編。
看來看去我總算明白它想表達個甚麼中心思想。
那就是無論是中國夢還是美國夢趕上那種沒腦子噠都白搭。
影片中那仨就是。
其實他們噠計劃不見得不會成功。
就是三人太業餘。
Lugo說拿到錢後想把美國變成a better place。
他確實還在努力。
但無奈那倆豬隊友…總之。
成功不僅和個人能力有關還和合作伙伴有極大噠關係。
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在荒诞中度过的,电影中很少能有这样白痴的犯罪行为,就算初级地痞流氓的绑架也比这强上千百倍,和被绑架者成为朋友、一次两次的没有杀死人、犯罪后的高调,这么多的白痴行为都预示着最后的结局肯定是荒诞的。
但正是这样的剧情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并不像每一部电影里面那样的“精彩”,犯罪终究是要得到惩罚的,杀人总是要受到审判。
看电影的过程对于强森的种种行为不能理解,但是细细想一想,导演正是需要这种形象与内心的反差凸显矛盾。
除去电影的是非观,不管干什么时候都要找对了合伙人,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就在天朝才提出天朝梦的时候,美国梦已然存在了百余年。
百余年来,无数怀揣着财富梦想的人,踏上美利坚的沃土,去追寻美国梦这个虚幻却又现实的名词。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神马,笔者并不知道。
这并不是笔者无知,而是笔者实在只是一个平凡的有些平庸的人。
笔者心中只有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梦想,只要能够实现这微不足道的梦想,笔者已然无憾此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而每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就形成了国家的民族的梦想。
那么,美国梦,也许就只是每一个踏上新大陆的淘金者,那小小的黄金梦。
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三位美国合伙人,追逐美国梦的寻梦旅途。
人们说,实话比幻想更离奇。
这句电影中ED的台词,恰如其分的形容了笔者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
如果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原创的故事,那么笔者绝然不会浪费时间写写这篇影评。
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尤其是故事中那些重口味的情节的真实性,让笔者着实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正如电影的名字,付出与收获,很好诠释了电影的主题。
这部美国合伙人,同前不久的中国合伙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中国合伙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而这部美国合伙人却是从头到脚调戏了一番淘金者的美国春秋大梦。
影片讲述了丹尼尔,阿德里安和保罗三位美国合伙人怎样在怀揣梦想的丹尼尔的领导下聚在一起,为了自己的财富梦想而努力。
在所有奔赴美国寻梦的人中,亚裔确实是最成功的。
于是约翰尼吴这个角色的设置实际是反映了美国人对于外来淘金者的看法。
美国人向来对亚裔不待见,认为他们的成功都是靠见不得人的手段。
而约翰尼吴所提倡的Do'er和Don'ter的理念,正是导致丹尼尔实施计划的最终动力。
虽然实干精神确实是美国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从电影中看来,还真是一种讽刺啊。
丹尼尔只是一个平凡的健身顾问,却又偏偏遇到了一个人品极烂总爱炫富的顾客佩佩。
于是他被激起了仇富心理和暴富梦,但他自己却美其名曰为美国梦。
他又意外看见了铺天盖地病毒营销的约翰尼吴。
于是,他毅然走上了自己的寻梦的不归路。
丹尼尔三人攫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历程非常迅速,非常容易,可以用一夜暴富来形容。
这恰恰是大多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
三位合伙人开始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
恶习一旦养成,便再难戒掉。
暴富得来的财富,总不如辛辛苦苦挣来的让人更加珍惜。
所以保罗和阿德里安很快便耗尽了钱财。
而新的抢钱计划势在必行。
当然,这也成为了他们彻底失败的导火索。
本来之前丹尼尔高能的抢钱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就算佩佩未死,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人的贪欲始终是无法克服的。
计划之外的计划,永远会露出马脚。
而这一漏,就把丹尼尔将死了。
传奇的经历,到此为止。
这部电影折射出一个很现实的东西,就是潜藏在美国梦背后的罪恶。
电影的片名Pain&Gain其实是化用了一句谚语——No Pain ,No Gain,付出才有收获,美国梦是需要一步一步去追寻的,只有踏踏实实的去拼搏,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地位。
不劳而获,一夜暴富,都只会引发出让自己身陷囹圄的邪念。
美国梦本是美好的,而现实是,美国梦引发了大量的犯罪,这构成了对美国梦最大的讽刺。
电影中的丹尼尔和佩佩其实并无本质差别,他们都是曲解了美国梦的含义,只看到了对财富的追求,而忽略了追逐财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
佩佩通过灰色途径获取的财富,被丹尼尔活生生抢走,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影片结尾,丹尼尔被判刑后在星条旗下的旁白,真让人惋惜。
如果让他们侥幸逃脱,也许他们的美国梦就真正得以实现,按照丹尼尔的计划,也许他就真的会去造福国家。
但是笔者并不同情他们!
正是他们的愚蠢造成了这一切。
他们计划了这么多,却忽略的这最大的导致他们失败的阻力,就是他们的愚蠢!
他们愚蠢的想靠犯罪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笔者不得不说,有时候低智商犯罪,更加能让笔者目瞪口呆啊!
他们在该努力的时候欠了一把火候,用佩佩的话说就是他们都他妈的没上过大学。
像他们这样的人就该这样一穷二白,就该同财富绝缘,哪怕给他们一大笔财富,也会很快败光。
他们就只有这么大的桶,还能装多少水!
-会员注册时,我给每个人清洁身体,并上了蜡。
对脱衣舞女郎免费开放会员资格,这主意太棒了,两个月内,会员量增长了75%。
-哦,你就是个“有可能”伙计(a Maybe Guy),我还以为你是个“肯定的”伙计(a Definitely Guy)呢。
郑肯这个大逗比!
妹子上半身趴在车后备箱上,汉子后入,啪啪啪的力量“推”动车,追尾了停在前面的一辆车。
黑人来到诊所看阳痿时的对话: 胖护士:我们每天都收治许多蛋蛋。
黑人:或许葡萄干这个比喻更恰当吧。
胖护士:至少你的也是裹着巧克力的葡萄干。
胖护士:我喜欢享受非洲大陆上的雨(喻与黑人做爱)。
黑人:我高中的时候给我的JJ起名欧内斯特。
胖护士:我也曾管我的私处叫米歇尔。
电击器把富翁电的口吐白沫,这时一个让我喷饭的镜头出现了--“白沫”的特写。
钳子夹鼻子。
巨石为有一半犹太血统的富翁洗礼。
两傻逼哈哈哈哈哈。
沃克伯格自称CIA欺骗无知少女。
芭儿·帕丽长得有点像斯嘉丽啊。
巨石这片儿中的主要职责居然不是秀肌肉,而是出演一个时不时的有点小聪明的中二肌肉基督徒,演的还挺棒。
演技不错。
公证人。
三人欲伪造富翁车祸死亡,结果由于猪队友黑人给富翁系上了安全带,猛烈撞击后车内的富翁仍存活。
巨石驾车碾过富翁的脸。
满是轮胎印的脸。
胖护士的忍者STYLE:一边用坐在黑人身上做爱一边挥舞双节棍。
巨石拿着自己断掉的脚趾逗狗。
沃克伯格交代巨石把死人手上的指纹烤掉,巨石把这项工作演化成了烤肉。
太傻逼了。
用胸部填充物上的序列号来做鉴定认定了死者的身份,奇葩!
《鱿鱼游戏》-韩国电影的文化输出洋洋洒洒的说了很多,而且看得出作者是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观影量的,但是如果作者能回头不带任何情感的客观的去看自己这篇文章,把文章里中外电影国籍对调一下,还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么?
字里行间,有着对国内电影的各种批判,对国外电影各种善意的解读,一丝一毫不觉得国外电影所谓“文化输出”的作用,因为从一开始,这个概念在作者心里就是被否定的,然后找论据去支撑这个结论。
这不正是一直以来“文化输出”的效果么?
打个比方,过去10几20年,甚至就是过去3年前,好多人还是对西方抱有极美丽的幻想和滤镜的,滤镜,这个作者也用到的词。
这个滤镜,正是“文化输出”带来的,我们的认知是被引导的。
而现在,为什么大家开始谈论“文化输出”了,因为时过境迁,好多事情我们看清楚了,西方没有那么好,我们没有那么差,甚至,西方的双标让人感到虚伪和恶心,而之前我们为什么有那么根深蒂固的想法?
正是“文化输出”。
这是对我的批评,就很奇特。
首先我对自己十分凶狠,压根不带感情。
倒是他偏见十足啊。
绝口不提我对中国电影《小城之春》、《喜剧之王》、《色戒》的分析。
第一点是文艺青年常用的先捧再踩,而这种行为并不是真心夸赞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博学,看看他的言论,不就为证明自己见解更深刻吗?
当然这是个态度问题,不愿意学习中国电影史,话还挺多。
第二点还是文艺青年惯用的辩论手段,替换论点。
我分析的是“文化输出”必定失败。
他的论点就很怪,谈的是“文化输出”的后果,一个拥有理性的观众不难发现,他的论点恰好证明我是对的。
不知他反复思考自己的言论是否会意识到。
知乎有个问题是“为什么成龙与李小龙的成就要高于李连杰”,我也论述过,替换论点,明明问的是成就,答题者说的却是持久力,还赢得大量叫好,国内影评人就这水平。
像政客不像学者。
他说我对西方国家的善意,这很奇怪,因为我在《鱿鱼游戏》的分析中对韩国电影的态度十分凶狠。
大谈韩国电影“文化输出”的明明也是这拨人,而我用事实证明韩国电影非但没有输出韩国文化,而是在向全世界呐喊:韩国陷在“文化双语化”的献媚,而且是从上而下的,不单是政客更是人民对西方的崇拜,在韩国综艺能明显发现。
那么,这位朋友是为什么如此脆弱感受到我对西方国家的善意?
因为他既不理解韩国电影为什么会被西方接受也不了解中国电影史,他说我对中国电影不友好,呵呵,我分析了费穆大师《小城之春》为什么是现代电影,受到全世界电影史的尊重,我也分析李安导演连续巨额亏损下好莱坞依旧信任、容忍,更不用说我在《鱿鱼游戏》一文前几段就说明中国香港新电影运动与中国台湾新电影运动足以对抗好莱坞。。。
明明前几天就说过好莱坞只能学习港片却不能复刻。。。
文艺青年就这样,他说了这么多就是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可笑。
我的《鱿鱼游戏》一文实际上并不是论点而是事实,我证明的是“文化输出”注定失败,一直以来支撑好莱坞世界电影中心与本世纪韩国电影进步的是拥抱普世价值观。
这位朋友认为中国看清了美国的虚伪,对不起,那是政客的期待,与电影有什么关系?
而且美国电影那是引进而不是美国说了算?
所谓的美国梦难道不是中国的期待吗?
是你被洗脑没有理性思考看不清美国电影!
意大利怎么就跟我们不一样?
因为一众大师级没有陷在美国梦的矫饰下。
1949年出版的由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就是在向全世界解释“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的本质根植于美国梦的虚假与遥不可及。
我之前明确说过好莱坞电影有与官方密切合作的《珍珠港》、《变形金刚》,可这些电影毫无例外受到美国老牌影评人与报社的抨击,哪像我们中国的影评人啊,呵呵。
而好笑的是什么?
这两部电影的导演迈克尔·贝也拍过美国梦,那就是《健男抢钱团》,主题继承自《推销员之死》,也是讲美国梦的天真。
那么,我们中国人所谓的“美国梦”是怎么来的?
完全是自我臆想下的美妙结果,美国人自己都无法准确定义自己的“时代精神”,输出个什么鬼?
又或者说,美国在1917年之后成为世界电影中心,他们就经历了“文化输出”的失败,我们中国电影难道不该吸取经验?
“文化输出”带有明显的民族区域特色,中国人不是美国人,中国人永远不会全盘接受美国的思考,这就是美国拒斥“文化输出”转向合家欢的原因!
合家欢就是拥抱普世价值观,有时候更保守,像是二战时期的《相逢圣路易》。
只有普世价值才能成为全人类沟通的桥梁!
费里尼大师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起步,并没有拒绝美国电影,但他明确指出美国并没有那么美好。
好吧,他又要说我从来不提中国电影。
杨徳昌大导演明确说过美国流行歌曲对高压下台湾人民的鼓舞。
我们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亡命天涯》在1994年11月12日上映,这位朋友显然是在这种观影文化下长大,他没有看到的是中国一直以来都可以看到大量艺术电影,而在这之后,商业大片取代艺术电影,所以我说,所谓中国视角下的“美国梦”是中国引进前提下产生的副作用,商业大片有时候会夹带私货,像是《壮志凌云2:独行侠》。
细心的观众发现《壮志凌云2:独行侠》对中国有点小心思,是的,可我又指出了一个让“爱国斗士”无法忍受的事实,那就是中国观众膈应的地方美国老牌影评人与报社(我说的是老牌有影响力的!
不要再跟我说资本注入下急速扩张到400多家媒体的烂番茄了!
)也不喜欢,所以《壮志凌云2:独行侠》票房收益很棒,评价却被压低了。。。
然后又有个人跟我说烂番茄96新鲜度还不够好?
亲,那是新鲜度。。。
这两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能说你不懂就来批评我跟你一样。
好了,我分析《鱿鱼游戏》到底想证明什么?
我指明中国电影被全世界接受的可能,也是好莱坞电影、韩国电影一直以来的目标,恪守普世价值观。
既然是目标,当然有失败的可能也有比较幼稚的尝试。
国内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指出《教父》为了维护家族团结保证对家族的绝对忠诚而抹杀美国一直标榜的个人人权。
我分析的所有韩国电影都明确反映韩国在被美国“文化侵略”,他们是怎么保护自己并飞速成长并超越中国电影?
吸收好莱坞技术并本土化。
说实话,我都好奇这人是否意识到韩国电影与中国内地电影差距有多大。
韩国电视剧与国内皇权下的霸道总裁玛丽苏就证明韩国拥抱普世价值观,国内是居高临下的男性视角。
中国内地电影可曾发展出自己的思考?
没有啊,吴京说一个美国人可以干掉一个师,中国人为什么就是夸张?
问题在哪?
吴京说的并不是中国电影的进步,而是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他吴京可以比好莱坞更夸张,一个人干两个师!
是模仿好莱坞而不是像韩国电影本土化之后对抗好莱坞!
中国电影史大规模学习好莱坞技法至少有两次,沿用至今的就是第二次学习成果,别再瞎扯皮了,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
真是奇怪,我明明在《鱿鱼游戏》开篇就说印度电影与韩国电影都是在学习好莱坞之后加入本土化的思考以对抗好莱坞,什么时候对西方电影谄媚了?
文艺青年就喜欢借题抒发自己的小情感,李安导演《色戒》批评爱国斗士,躲在荣耀国家的背后,既不了解中国电影也搞不清自己在世界电影的位置,靠幻想度日哦。
每日影评20221013
2013年好莱坞演员里的“吸金王”不是“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不是“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不是约翰尼·德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是道恩·强森,凭借《速度与激情6》、《特种部队2》与《健男抢钱团》,有他出演的片子,总带来了全球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这个曾经的无脑男,居然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票房巨无霸,真让人吃惊。
话说回来,在《速度与激情6》及《特种部队2》里的道恩·强森可算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肌肉,将强悍、勇猛的劲道发挥的很好、很霸气。
而在《健男抢钱男》里,他似乎又回归到了无脑男的本色,比较衰,比较笨,比较坑,出尽了洋相,而且还害惨了自己的小伙伴。
尽管他的角色笑料十足,充满了违和感,很富有喜感,但无奈强森的入戏感并不太强烈,并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不过,可能责任也不完全在道恩·强森一个人的身上。
因为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一部玩票性质的作品,有凑的嫌疑,道恩强森凑上马克·沃尔伯格,然后加上一个大导迈克尔·贝,在嘻嘻闹闹中就出炉了。
所以,你看到不是一部经典,而是玩票。
对于名导演的玩票类的电影,其实有很多了。
眼下的《私人定制》就是,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自己认认真真拍一部电影,结果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而随随便便拍一部吧,却带来票房的大卖”,这让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玩票,就是拍惯了大制作的大导演,突然拍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片子,而且风格也会与以前的作品大不一样,它可能仅仅是导演日常想拍而不能够拍的类型,而现在去拍摄,不过在刚拍完一部大片之后,在下一部大片开拍之前,利用暂时的闲暇迅速拍就的。
所以,他可能有些好玩,但未必十分好。
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3》与《变形金刚4》之间,一时兴起,拍下了《健男抢钱团》,就是典型的玩票性质。
但最大的收获就是与马克·沃尔伯格建立了默契,而且敲定了《变形金刚4》里合作关系。
不过有些导演,即便是玩票,也是一丝不苟,像马丁·斯科塞斯,拍惯了黑帮片,突然拍一部《雨果》,可能看起来与他以前的任何一部片子都不相同,但依然是精心制作的精品,全无应付的痕迹,同样的还有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也是一丝不苟的去做。
但有些导演却不是这样,可能也用了心,但收获却并不符,像彼得·杰克逊的《可爱的尸骨》,其实品相并不差,但口碑与票房却不是那么的好。
而国内,杜琪峰就善于玩这个,在一部精彩的黑帮片之余,就会拉上刘德华去拍一部有些庸俗的低趣味浪漫喜剧来,不过票房居然也不差。
其他的像宁浩,在“疯狂系列”之后,捣鼓出了一部《黄金大劫案》,结果把自己的口碑折腾的够呛,好在被拖延了4年的《无人区》终于得到了上映,好歹算是为他挽回了不少的名声。
希望他下部的《玩命邂逅》不那么坑,但从目前流露出来的剧照看,很有可能比较坑。
其实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就是在拍摄《唐山大地震》之余的玩票,但也能够凭借自己的品牌再次敛钱,大赚了一笔。
在《健男抢钱团》里,迈克尔·贝的玩票实在太过于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根本没有压力,而且我一点也不需要去想什么机器人大战、爆炸和花掉了几亿美元的事情。
我们就是很单纯的拍摄电影,每天考虑电影的事情。
”而且剧本是真实事件的改编,所以在想象力不会太出格,只要拍的好玩就足够了。
整个故事就是沿着“笨贼一箩筐”的架构去的,几个健身教练,想敲诈有钱的健身会员。
结果原本设计的天衣无缝的抢劫案,却因为一系列的岔子变的不可控制起来,结果最后搞的鸡飞蛋打,所有人都得到了惩罚。
就像一客点心,在吃惯了迈克尔·贝的机械大餐之后之后,突然他给了你这样一份点心,而且看起来面向还挺一般,但吃起来还不错,酸酸甜甜,不霸道,但恰好处于甜与腻之间。
整个故事的设定都恰到好处,该峰回路转时就峰回路转,该坠向深渊时就继续坠向深渊。
有够贱,有够可爱,足够了。
即便是玩票,也一定得对得住自己,对得住观众。
四肢发达却无脑的人见多了,不过这么衰的第一次见着,这么衰还能干出如此荒谬之事的更是奇观,如此奇观电影拍出来都觉得不可置信的,居然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迈克尔·贝执导,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大场面,实在是怀疑这样狗血又无下限的故事竟然是依据真实案件改编,片中三个笨家伙的行为举止太像萧言中漫画中的角色了,而我朝数次躺枪也着实好笑。
刚开始看了20分钟,尿点太多,后来剧情发展越来越紧凑,牵动人心。
3个不同心理的人凑到一块,原打算只弄点钱,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实现所谓的美国梦,没想到最后去弄巧成拙成杀人抢钱,被KO了。
准备电锯尸体的时候出现made in china的台词把我笑尿了,这尼玛老美不挖苦几句中国制造就蛋疼。
道恩·强森 这个硬汉出现在这个片子里,我认为亏才了,除了他的票房号召力和强筋的肌肉以为,把他放到片子里,真是大巫见小巫了。
应该还可以剪辑的更好,片子内容不错。。。
一句话评论迈克尔·贝证明了自己,不需要靠大爆炸也能搞定一部黑色喜剧。
——IGN Movies 幕后制作 爆炸贝的幽默小品 或许是拍腻了超级大片,又或许是迈克尔·贝真的有这样的艺术诉求来表达,他选择了一个小众的题材,拍摄了这部一样小众的《健男抢钱团》。
影片的故事改编自《迈阿密新时代报》1999年的系列报道。
当时,在迈阿密发生了一系列的抢劫勒索案。
案犯非常有经验,所有的犯罪都经过了细密的计划。
后来,这起案件被警方侦破,轰动了整个美国。
因为案犯中的主要成员都是“太阳健身馆”(Sun Gym)健身教练,所以他们也被叫做“太阳帮罪犯”。
后来,这群人中的两位,丹尼尔·鲁果和艾德里安·道波尔被佛罗里达州的法院判处了死刑。
这个故事非常打动迈克尔·贝,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故事里拥有黑色幽默、铤而走险、峰回路转、咎由自取等等激动人心的元素。
迈克尔·贝说:“这个故事非常令人振奋,原来的报道非常详细,加在一起一共有30多页,细节异常丰富。
我觉得,这里的人物和故事,是那么的典型,又是那么的具有故事性。
整个故事看起来,很有原创性,也很有意思。
其实,想到这个故事和其中的人物,我就决定一定要拍摄这部电影了。
”影片和报道一样,充满了各种细节,迈克尔·贝说:“我们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就决定要这么来塑造这部电影的外形,它是充满了细节和小场面的。
场景和场景之间的切换飞快,对白一点也不拖沓。
或者说,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智慧。
” 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迈克尔·贝获得了难得的快乐。
他说:“我很爱这部电影,也很爱拍摄的过程,因为根本没有压力,而且我一点也不需要去想什么机器人大战、爆炸和花掉了几亿美元的事情。
我们就是很单纯的拍摄电影,每天考虑电影的事情。
而且我的演员们也非常给力,送出了不一样的表演。
回到迈阿密拍片,我就会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拍摄的《绝地战警》。
这两部电影的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 马克·沃尔伯格猛练健身 这么一个好故事,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才能有料想之中的戏剧的张力和效果。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迈克尔·贝找来了马克·沃尔伯格和巨石道恩·强森两个演员来扮演那对智商令人着急的案犯。
迈克尔·贝说:“演员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整个电影的戏剧和情节,几乎都是靠演员的表演在支撑。
如果这一环塌掉了,整部电影就不存在了。
沃尔伯格是演技派的演员,他的表现自然不用多说。
让我觉得很吃惊的是强森,他的表演很有突破,也很有看点。
其实,我需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能吸引人的东西,让观众惊讶、兴奋、目不转睛。
” 为了扮演好健美教练这个角色,沃尔伯格吃了不少苦,他说:“为了准备这个角色,我增重了40磅,一天吃十顿饭,每天都撑的要死,然后还要锻炼、训练自己的肌肉。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因为我想把自己从里到外都换成那个角色。
只有这样,我才能体会到这个人物当时的种种心理。
我觉得这是我扮演一个人物的时候的主要想法。
”而强森,一直就是迈克尔·贝的选择。
强森说:“大概在十几年前,我就知道迈克尔要拍摄这么一部电影了。
只是,当时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而他也在拍摄《变形金刚》。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他一定要拍摄的电影而到了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这个愿望了。
我被吸引到这部电影里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剧本。
这个故事,这个人物非常具有原创性。
一开始这两个健身教练只是想抢钱,但是后来事情就变大了,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很疯狂,也很有趣。
这部电影在迈阿密拍摄,这很酷。
迈克尔就是从这里起家的,重新回到了这里,这感觉很棒。
而且,整个城市,似乎都像是这部电影中的另一个角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花絮·影片的总成本只有2000万美元,这是迈克尔·贝从自己的处女作《绝地战警》以来,拍摄过的制作成本最低的影片。
这主要归功于巨石道恩·强森和马克·沃尔伯格没有要片酬,而是从影片的票房中分红才降低了成本。
·本片是《绝地战警2》之后,迈克尔·贝拍摄的第一部R级电影。
·为了自己的角色,马克·沃尔伯格在开拍前疯狂的锻炼身体,把自己的体重锻炼到了212磅(约合96公斤)。
212磅是专业健美比赛的体重的分水岭。
·沃尔伯格表示说,自己的儿子爱死了影片中的那些大肌肉,而且他也很支持自己的老爹进行的那些颇有些“非人道”的锻炼。
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女儿恨死了这些肌肉。
·为了拍摄《变形金刚》,迈克尔·贝几次推迟了本片的拍摄时间。
没想到这种奇葩事竟然会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看来真是2B青年带来欢乐呀,三个健身男子(一个是受蛊惑的撸过,一个是纯真的2B青年,还有一个是脑残黑鬼)为钱财合组成绑架谋杀团,他们绑架了富翁维克多,通过折磨他套出了他的资产,令人称奇的是维克多竟然没被杀死,这些人真是天才,维克多在私家侦探的帮助下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他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其实男猪脚有个不错的工作,收入也可以,可是受不了与其他人“一样”,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下,走上了绑架勒索的不归路。
他们第一次勒索成功后,维克多死而复生,警察也没来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他们本来可以松手不干的,可是无止境的欲望促使他们再一次向无辜百姓伸出了罪恶之手。
巨石强森演的2B青年在分得钱后,将钱用于吸粉、泡妞,挥霍一空,感觉就像是得到征地拆迁赔偿款的农民将钱用于赌博等原始欲望,黑人脑残为了让自己的老二像长城一样巨伟而花高价打针,并迎娶了女护士,将钱用于购置豪宅。
相比于他们两人来说,男猪脚对金钱的处置就要理智得多,他给曾经的健身房老板注资成功继续经营健身房,并给社区提供安全保护设备,宣扬自身保护常识,成功转型为一个有品有得的“有钱人”。
不管怎么样,过度的欲望会焚烧一切,他们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本片宣扬的“美国梦”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合法性收入,带来自己地位和金钱上的提升。
前50分钟比较闷,后边好很多,竟然是真实事件改编
迈克尔·贝小聪明耍的好是很好玩的
好无聊,即使夹带着黑色幽默。
比三个肌肉男绑匪更愚蠢的是本剧的制片编剧导演,这种不好笑不热闹不内涵,意义全无的片子能拍出来并公映可说是愚蠢的极致!非要说励志就是告诉观众,地球上还有比你傻万倍的人类存在,你不必自卑。两星分别给拥有巨大胸部的男演员和女演员。
岩石在里面成功出演了一个胸大无脑的家伙~~
四肢发达和头脑简单果然是互为充要。。。
真是烂。把好好的真实事件给改毁了
I'm hot, I'm big, I'm strong.
荒唐的故事,紧凑的镜头,出色的演技,对美国梦的暗喻讽刺,这是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爆炸贝电影,应该也是他最好的作品。
在看到海报时我完全被骗到以为是肌肉男励志健身片,到影院发现赫然写着R级。全片充斥着大量F-word和Dirty talk、夜店毒品露点脱衣女郎一应俱全,之后的开车碾人和连环伤人杀人分尸一次次挑战着观众的承受底线,这样骇人的故事被迈克尔·贝妙手回春竟拍出了跑酷的质感。观影需谨慎,意志力差者勿戳
众多大咔参与的罪案喜剧与荒剧,却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真无聊一片子!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一看到肌肉男就兴趣缺缺,于是在此期间我吃了饭整了衣橱鞋柜客厅顺便修了一下窗帘,然后还是被其中的恶趣味与蠢暴力给逗笑了。这么黑色的故事如果给科恩兄弟拍当然很合适,但是卖拷贝同志的好处在于体现了一种欢乐的蠢萌气质,还黑了一下美国梦,哈哈。当然真实事件改编这个最加分。
这到底是啥玩意啊?迈克尔贝/马克沃尔伯格/巨石强森/艾德哈里斯就这水平?
真是无厘头到无语
烂片
挺扯淡、但有点搞笑、谁知是个真实故事、
重口味的暴力犯罪片,迈克尔贝转型作,来看爆炸戏的要失望了,因为本片一点也没有,影片节奏有点问题,笑点还不错,最后结尾具有警示意义,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
迈克尔贝还是去拍大片去吧,你的变4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