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下来,我基本一年看1-2部电视剧。
最近看的是《我们的40年》。
这部戏原著名《电视》,围绕电视这个主题来写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很有趣也很有力。
很久以前马未都讲他做收藏的一个故事,有个来找他购买收藏品的土豪,说起自己做收藏的原因:以前家里穷的时候,他家最值钱的是电视机;现在有钱了,他家里最值钱的东西还是这个电视机。
感觉生活品质没有提高。
当时我往那儿坐着一想,我们家最值钱的也是电视机。
电视剧用这个点切入简直太好了。
电视剧有60集,他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串行,主线之外,有次要矛盾一直隐隐并行着。
所以随时拎起来就能加入主线,制造高潮。
昨天看到十几集,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人致富确实存在“灰色地带”和“勤劳创业”两条路,作者用一对恋人各自的经历来表现,并没有回避前者。
本剧的矛盾冲突起因都是老梗,但发展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冲突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尽量圆满,不折磨观众。
比如男主在高考最后一天的前个晚上,被拉去录像厅,结果被当成看黄色录像的拘留了,(观众知道他肯定会误了第2天的高考,从而跟大学生活说拜拜)想不到警察叔叔在高考开始时把他放了,他赶到考场的时候还有戏。
但没想到的是他爸带着准考证满城找他,他因为没有准考证无法进考场,缺考一门。
(观众想他肯定是没戏了)男主挺有骨气,全力以赴考好最后一门,少了一门成绩,最终依然上了分数线。
——实话说这段写的挺神的。
更神的是男二这段,当天晚上他也去录像厅了,但成了漏网之鱼。
他吓得不得了,所以一直没敢说男主被抓的事,间接造成了男主无法提前出狱或尽早和他爸汇合,(观众以为他这半个小人的阴影会跟随终身)。
没想到他知道男主一直没把他供出来,心怀歉疚,特意最后一门只答了半页卷子,算是抹平了吧。
—— 平凡生活里哪有什么刻意为之的恶?
都是小奸小恶小私心等人性弱点,悲剧往往产生于好心办坏事儿。
本剧里没有坏人,哪怕是某个姓李的作为反派出现的,假公济私,乱搞男女关系等等,其实也是随处可见的恶。
而这个人的设定,后来也代表了改革中优化组合停薪留职下岗等现实残酷的一面,这个角色非常有设计感。
这个本子真好,有很多启发。
(看到奶奶去世马一下。
看了一下评论,据说烂尾了……)
1.演员超级喜欢金世佳,是因为他个人来看这部剧的,能看到他对角色下的功夫,但也明显能够看出来他的短处,的确,从最新的时间线开始能看出来金世佳本人对于驾驭角色已经力不从心,我能理解剧中是想表现他的永远年轻,但是,确实样子不对,就像豆瓣说的,感觉几年过去,冯都还是完全没变化,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在那个时代,经历时代的巨变,改变没那么大还从一个理性人变成一个大傻逼确实不能服众。
不过,就冲着金世佳前面30集的表演,这个演员我认。
2.剧情这剧情有硬伤,非常明显,极其明显,不,编剧的脑子呢???
算了,估计是骗多了小姑娘小伙子,偶像剧的套路今天还拿出来晃,我无法相信前后30集的编剧是同一个人。
前半部,剧情极其精彩,生活的味道,胡同里的温情,人性的多样,淋漓尽致。
百分制,即便很挑剔地看,值80分,后面30集到现在了,最多也就给30分,如果剩下来的东西继续这种垃圾的话,整部剧在我心里的评分,绝对不会过50。
3.剧情凭啥说硬伤没有矛盾制造矛盾:首先就是揪心的西城的娃娃了,我之前猜测说是肖战和韩红雪的,一件西城自己说很重要的事情,可以一时被事情绊住没法说,不能一直被绊住吧,一直到婚礼当天,最没法收场的结局来说这件事,无法理解。
伊春:舔狗加备胎加没脑子的人设,一共60集,到46集,三十多岁(冯都比肖唯一大十几岁,肖唯一上大学十八岁,冯都伊春差不多大)还一直舔,最后大闹婚礼(看预告片看的),最经典的台湾剧的套路,放在这个剧里面合适吗?
合适吗?
冯都执意五月:之前说过全剧差不多是这个时候达到高潮开始升华主题,五月应该是流产的了(猜的,不然对不起这编剧这么明显的套路),给冯都安排了矛盾对象肖战,表明冯都的一切行为合理,用浅显的语言表明冯都和时代不一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因为拍了一部烂的所以想来一部经典,哪怕别人不认可),是一个不会随波逐流的人,借别人的嘴说了冯都没情商,理解想塑造一个骄傲的人,一个所谓阳春白雪的人,但是不是让你塑造一个煞笔啊,我不懂拍戏,我只能看出来那是煞笔冯都执意不在四婶孙女的事情妥协:剧集借西城的嘴巴说他只认对错,拉倒吧,这里人设塌了,一个心怀阳春白雪的人,之前都愿意做下里巴人了,到这儿清高起来了,您都不是黄花大闺女儿了,婊子立哪门子牌坊呢?
换句话说,压根就不是那坚持原则的人,前后存在矛盾冯青:冯青的人设是有点小聪明,前期煞笔后期发育起来知性理性的,但是转变不合理,转变的关键节点是从国外回来,从煞笔变成了圣母,老娘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哥都是为了我爸都是为了我哥好,是在美帝的那段时间让她学会了自立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换位思考,所有都对,就是感觉特别假,之前的冯青让人有人物代入感,后来的没有4不知所云,但有得罪,您随便说,反正我也不会改的,别憋着憋坏了自个儿,不合适最后,真的想问一句剧组在豆瓣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幕后不是一批人吧
整部剧就前面几集表现最好 剧情又臭又长强行龙傲天 有一种他们长大后一直被喂屎的感觉 支撑我看下来的是陪父母观看和老一辈的演技和李铭柱和四婶反派的演技 总的来说不值得浪费时间观看 不值得为什么多年不见后遇到西城就可以像吃药一样把原来学校高中同学给晾着 就因为那一句长大要娶她么?
整部剧从头到尾都在强行凸显冯都的能力 很猎奇的是肖战也无缘无故的喜欢西城 更是把剧中其他年轻女性角色贬低小时候救了你一命就要以身相许 心机贼大的冯青 还有个高中同学伊春强行给男主开后宫 谈生意强行借到2000万 就因为你北京人要脸?
剧情2分男主角演技0分反派角色演技全程在线 特别是四婶和李铭柱 冯都他爸演得真的很厉害 年轻一代的演员哪个不比冯都强别人演反派我们可以产生厌恶 那就是演成功了 可金世佳演了一个非常励志的男主 我缺感受不到任何一丝热血励志燃看到的只是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的尬当然还有西城养孩子等等 总结一点不值得观看老演员演技🌟x2剧情臭长无厘头减🌟主角尬演减🌟垃圾垃圾垃圾 看得直犯恶心给两星 老演员和其他演员除冯都 第一次写长评没想到是这样的开端
从我不是药神里面王传君的演技炸裂,到爱情公寓大电影受人非议之后,没参演的两个人金世佳和王传君被衬托成了出淤泥而不染形象。
并且王传君对金世佳的演技大加褒扬,让我对金世佳的演技有了太大的期待。
这部剧也是奔着金世佳来的,很可惜的发现,金世佳身上还是能看见陆展博的影子,演戏还有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
很遗憾
三分给其他所有演员(虽然之前一个都叫不出名字)和全剧带给我的情怀,一分输在部分剧情硬伤,一分输在曾刮目相看的金世佳,亲 你完全出戏了。
其实对金世佳的好感在看完《一个勺子》后还是没有的,所有的转变是看了王传君在拍完《药神》后写的那篇文章,说了金世佳给了他很多启发和帮助,说了金世佳作为一个演员的努力和真诚。
说实话当初《爱情公寓》系列里最感觉不自然的是展博和宛瑜,《四十年》里又看到了展博的影子,目光呆滞四处游走,摇头晃脑半张个嘴,这都是你为冯都设计的吗?
就算是!
也没必要用在每场戏上吧,把少年冯都的古灵精怪和从小就会撩妹的那份情商粉碎的荡然无存,就算是为了演的偏激一点拉开冯都中年后思想转变的落差,也没必要把人演成一个勺子吧,硬生生把能忽略所有剧本逻辑问题从第1集追到44集的我逼到弃剧,太可惜,半夜到豆瓣来吐槽,顺便下载了原著从头再看,希望原著里的人物不再会是金世佳你的“本色”出演。
良心剧追完了,很喜欢那个七八十年代的胡同生活,邻里之间的关系可以那么温暖,像一家人,羡慕他们这样可以成为一辈子的邻居胜似家人的邻居,可惜身边的人都会有离开的那天,只是可怜我的西城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竟让他们天人两隔,为西城难过,可能是太希望她有一个好的结局,唯一的槽点就是西城病的那几集为什么男主一滴眼泪都没有,为什么不演出伊春和冯青知道真相后的表情,也是太想为西城平反了。
终归是一部打到我心里的剧,戳到了泪点,只想说珍惜眼前人[心]
不知道女主有啥魅力一出场就让两个男主对她爱的死去活来,一直都最后都不觉得女主有啥值得爱的地方。
换现实肖战的家庭和西城这种混混压根不可能认识更加不谈莫名其妙的爱了。
坐着从来不会好好坐,不管是长辈还是同辈从来都是翘二郎腿,站着不是叉腰就是插口袋。
婚礼现场莫名其妙冒出个孩子,过了4年了一直不解释清楚还怪人家不理解她,自己做哑巴还怪人家不信任,为了男2一直伤害自己男友,为了男2的孩子宁可让自己孩子没有完整家庭,人家男2的孩子凭什么让她给养着,人家有爸爸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书香门弟,怎么都比她扔给一保姆带的强,害人家家里失去了多少天伦之乐的机会,后来不是孩子亲妈找孩子,她是不准备一辈子不把孩子还给人家,真是自私自利,还整天一副全世界我最伟大的嘴脸h所有人都跟欠她似的,男朋友父母十几年不看一次,小姑子发现她的孩子她不好好解释孩子是谁的还威胁人家敢说她哥哥听,就卸了人家老公的腿,我去,真是我看过最3观不正最讨厌得女主了!
自己不解释还硬逼男主去跟她道歉,编剧也写的太把女主当回事了吧!
男主跟她道歉希望她留下来她还搞句真的没办法再相信人家一次,莫名其妙,人家怎么你了需要你来相信,好像从头到尾都是自己藏着掖着,婚礼现场突然来个孩子,是个男人都接受不了吧!
还怪男主颓废,也不想想人家为啥废的,真是神逻辑。
还不是你和男2把人家给作的,最后还圣母似的回来拯救人家。
我出生在贵州省西部与云南省曲靖市接壤的一座大山里的一个小寨子里。
1997年,我们寨子正式通电,我也在那一年第一次看到了电视,也是全寨子的人第一次看电视,当年我七岁。
当时我看到是电视机。
不是电视剧。
当时为了找电视信号,寨子人抱着电视满山跑,后面跟着一大群人。
当然最后是没有找到的。
后来用上了天线,电视便有了信号,于是看到电视剧。
因为当时全寨子只有一台电视,所以天一黑,大家便挤满放电视的堂屋。
那年我第一次看《香帅传奇》(郑少秋杨丽菁版)《雪山飞狐》(孟飞版)《甘十九妹》等
我真的很无语《我们的四十年》看到第十七集说实话是冯都先纠缠伊春的,表白,并且定情。
冯都没地方做电视,伊春借给冯都她们家地下室,电视做出来不亮,伊春把自家电视借给冯都拆下来研究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地下室就理所应当变成冯都自己的了,肖二叔以为自己犯事了,冯都就让肖二叔住地下室,完全不考虑如果肖二叔真的打死人,住在伊春家这怎么说。
西城回来了,没地方住,冯都又让西城住在伊春家地下室。
看到伊春打扫整理地下室,把冯都的工具摆的整整齐齐的,在枕头上发现西城的头发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很无语。
这十七集看下来:伊春一直对冯都好,借地下室,借电视,伊春跟冯都说想请他帮姥姥做个电视,冯都一直拖一直拖,跟他那个爸似的,拖着徐音那么多年也不结婚,真的父子都是说出口的承诺不当回事。
西城从小到大都是索取,小时候跟冯都借钱,说长大了还,长大了又跟冯都借钱,说之后双倍还,之后还借,还让她住自己女朋友家里。
伊春以为冯都在地下室做东西,想问问冯都给姥姥做电视那件事,也只是敲敲门,说了一下,并且表示大晚上的进来不好,就不进来走了。
西城真的就把冯都家当自己家一样,小时候翻墙偷东西,长大了直接进冯都房间要睡一张床,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被冯都爸撞见了不解释也不打招呼,一点礼貌都没有。
谁懂啊?
我真的很无语
刚看这部剧的时候就喜欢上了。
小冯都,小西城还有那些可爱鲜活的人物,直到西城长大,和冯都相互爱慕的时候,还都能隔着屏幕感受爱情的甜蜜,可是过了二十集后,编剧应该是抱着剧情一种不虐我就是你孙子,剧情不傻逼我是你儿子的心态在写剧本。
最让人痛恨的男二,一直杵在冯都和西城之间,和自己的女朋友生了孩子,竟然让西城帮忙养,因为这个孩子破坏了冯都和西城的婚姻却没有一句解释,自始至终男二始终过得舒坦,却留冯都和西城在痛苦之中度过漫长岁月。
写到这里,是真的没什么好话了,只能说这编剧是真他妈的傻逼,真他妈的脑残。
当然,编剧也是按照原著作者“庸人”的作品来改的呀,那好,作者也是傻逼,这么好的一部剧非要烂尾。。。。。。。。
老演员演技都不错,但主角几个什么鬼,演技就甭说了,人设也不讨喜
在我是演员里面重新认识了金世佳,一位不善言辞,内向的好演员
整整三天,终于看完了,这部剧教会了我好多东西,人生真的是起起落落的,上车,下车,然后离开,最后的情怀彻底的将我带进了这四十年当中,我融入了这部剧,就像是我也度过了这四十年,很感动,很有回忆
居然还有夸演技好的,我想死。
这是一部没人发现的好剧
前两集真的很好看!小演员真的很棒'演技也好,剧情也很吸引人,就是长大了之后感觉不是那个味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稍微长大一点后的戏,好崩坏,太差了,还各种主旋律私货。比如肖爸爸嫌弃综艺节目没营养,后面开发个仁义礼智信什么节目,这都是什么鬼???反正后面太难看了。
看到主角是金世佳,进来却被小时候冯都吸引,才觉得选角选的妙。小时候西城也很神似柴碧云,但是看到后面预告照片,明明选角已经很成功,就没必要再穿一样的衣服来说明吧,搞得柴碧云像是穿童装出来,在这里失了份自信。 再说剧情,编剧把主题紧紧围绕着📺,鸡毛蒜皮却妙趣横生,两位老演员爸爸的戏太出彩,每每对手戏都要笑到拍手👏🏼 。 一个反面人物李铭柱的出现,带来了之前抢📺的戏剧冲突,有为后面小人物的发展做了铺垫,尤其是本来冯爸是“离着远远的”厌恶,却还是为了📺,要去送礼,一切显得那么合情合理,生活化的 不觉让人看着入迷…
最近看到的最好看的励志、主旋律主题、又透过一个我最喜欢电视这个视角,人物形象丰满,情节紧凑丰富,悲喜交加,每个演员演技都很好!虽然很长但是看的时候还希望能多些,中间的很多都没拍出来。其实没有什么大场面,基本和情景剧的场景差不多,但是情节丰富看着有劲儿,有斗志有激情!而且里面的歌也很好听,有那个年代的感觉,最喜欢片头曲曲调特别激昂,歌词又有点忧伤。
被我妈吐槽在看肥皂剧 但其实真的还挺好看的
在那个年代时候我们的确很穷,我们没手机,不会打游戏,看个电视还要看人家脸色,但我们过得很充实
金世佳离王传君差太远了,强忍着看了这么多集,他身上还是挥之不去的爱情公寓气质。
前面虽然无聊但爸妈在看就一起看了下去,真的后面好讨厌男主,一脸无所谓狂妄的脸真让人想踹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人设。多一星给老演员们。
开始还好,后来,
看了前三集 佳爷依旧很帅
又臭又长
很有年代感的一部剧,通过电视剧了解了电视和媒体的发展。前半部分比较好看,在胡同里的生活,很有老北京特色。后半部分一般。不太喜欢男主,太不可一世了,固执,不听劝,自命不凡。
剧本好,瑕不掩瑜,几乎没宣传炒作,没有刻意找小鲜肉吸流量,良心作!
难道没人觉得金世佳演技差的,简直是他一个人拉低了整部剧的水平。
本来很好的素材,当演员演成尴尬了,是演员的错还是编剧的错呢?看此剧越是到后面越是感觉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