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找到这个片子来看完全是因为章子怡,结果又是一部血淋淋让人害怕的电影。
反应的问题却是最普通的家庭父子关系,一切的故事都是由一个被父亲忽视,无法得到爱的男孩所为,虽然电影表现的很极端,但反应的问题却让人思考。
影片借助了圣经的启示录六章,按照圣经四骑士来设想整个血腥场面。
圣经中最难解释的就是启示录的话语,表征、意象、喻味,于是他成为许多电影的设想蓝本。
一个受哥哥辱骂、同性恋的男孩用电锯把自己锯开,而且强行要哥哥观看,看的我按了快进,太可怕了。
后来睡觉有点不敢闭眼,满眼的血肉模糊。
中间的章子怡戏份并不算太多,不过表现了一个性格扭曲、变态,因为嫉妒折磨自己的养母并从她腹中取出胎儿的女孩。
不过感觉有点突兀,前后的反差太大,当她从口袋中掏出用胶袋装着的孩子时,她的表演就开始极尽能事的表现变态的性格,眼神、动作似乎都有点太过了,像个犯罪高手一样,其实片子中无论她多么变态多么扭曲,她也是一个十几岁需要爱的孩子。
怕没看过电影的懒得读,我的意见基本上跟本片另一个影评是一致的,是和KNOWING不相上下的烂片 囧片 天雷滚滚 两部电影都默契的在结局上把包括演员在内的所有参与人员忽悠了一把,演戏的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在干吗,看戏的也不明白咋的了就忽然那样了。
KNOWING至少还有cage时不时的眼神让我清醒一下,虽然结局真的很雷,这部就时不时的有章子怡阿姨让人不敢苟同的英文和媚眼让我震惊一下。
我不讨厌她,真的,但是看完这个电影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她了…本片有一定程度的血腥 但是纯血腥 没有智力牵扯(这让我想起新宿事件,哦高的最近净看烂片了)杀人动机也很不明确 也没有一个很使命感的东西,本来人选了一这么有深度的话题,(借用启示录里的四骑士?
很容易让人想起七宗罪诉诸神曲,但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给人感觉是有个很大的主题在后面的,看到最后就是警告不要家庭冷暴力、不要冷漠小孩么……看完了以后给我的感觉是编剧写得时候很折磨 写到最后就死了几点没交代清楚的(不是我没看明白 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让我们明白)1、alex最后到底死了没有?
他跟他爸吵架然后后来吃汉堡那里我就觉得他是白马,但是也不确定,毕竟看起来很纯良,而且他爸也不是那种十恶不赦,只不过实在是工作所至,更何况他爸爸每次说了要补偿以后alex那种欣喜实在是太明显了,让人不管相信最后他还是要自杀……2、所有小孩的精神导师和所有案子有没有联系?
常人很容易就会觉得这么变态肯定是导师教的嘛(就像24个比利里的导师)。
如果有,为什么他们第一时间不去找导师?
难道办案的人心理跟咱们正常人是不一样的?
3、第二个小孩、就是绿色的(war?)同性恋,他的那些高超的刺穿肺部的技术是哪里学的= =?
虽然这个也不一定要交代,但是这种技术绝对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这么重要的线索都不交代,就像所有的计划都是如何制定的,他们怎么会那么仇恨自己的家人?
章子怡虽然说得自己是被诱奸的,但是那些照片上她还蛮投入的嘛(喷)4、我觉得章子怡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她要杀她养母而不是诱奸她的养父。
因为如果养父是这样的人,逻辑上他就不是很爱老婆,那么杀他老婆也不是很折磨他的一件事。
5、对,白色骑士是怎么把自己吊上去的?
而且他说“我应该是溺死而不是XX死(没听清)”说明他不是自己吊的自己总之全是破绽我宁愿相信导演被迫剪了一个小时的戏昨天看这个之前看了TAKEN,虽然TAKEN也有杀人过多误导人生命观价值观之嫌,但是比这个好多了。
皮埃斯,人说去下载看好了不用去电影院,我觉得吧这已经是很宽容了……大家连流量都省了,看别的去吧,电影那么多,干啥非得逼自己看囧片。
最近在学写故事,所以我想试试看改这个烂片情节,至少把故事说圆,再看能不能精彩点。
主题:“要关心青少年”人物:1、一把手是侦探的儿子。
生性敏感极端。
他在陪伴母亲死去和照顾弟弟的过程中逐渐生出了对侦探父亲的恨,他有着高超的智商和缜密的思维,并且了解他的对手——侦探父亲。
他给父亲的机会就是白色的房间,但在作案过程中父亲一如既往地从未进屋探望过他。
2、克里斯汀是团伙中的二把手,她在故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有着脆弱的个性和不幸的过去,和一把手有点恋情,这可以交代出为何她一开始承担了杀人的罪名,也可以在她在牢中与侦探的对手戏中充分地渐渐地引导侦探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忽略。
3、三把手是某电脑天才,同样是被父母忽略的阴暗少年,他的死是由于完成了组织的任务而自杀。
4、杀哥哥的同性恋小孩。
我想不出他有多少戏,就是为“父母对青少年的漠视方式”再添加一点注脚吧。
5、侦探,忙于工作忽略家庭的好侦探和糟糕的父亲。
故事线:雪地,盘子里是胎儿(而不是牙齿,为什么侦探不能是有妇产科背景知识呢)那个胎儿是克里斯汀的母亲的。
章子怡直接做为最大嫌疑人出场,她供认不讳。
尽情渲染克里斯汀的神经质和她家庭的温馨(克里斯汀和父亲以及其他家人去教堂,与此同时同性恋小孩和网络天才也在教堂中),这个教堂也是侦探一家会去的。
侦探对这样一个家庭中生养出一个凶手的直接判断是——她恨胎儿夺走了父母的爱。
然后发现她一直遭受养父性虐,最后发现被养父性虐,母亲知情却未阻止。
逐步揭示克里斯汀神经质的层次。
但这时侦探却发现克里斯汀不可能是凶手(比如有晕血症之类的)。
同时发现她有着善良脆弱的内心,还对某个未知对象期望着爱情。
在这一起命案动机被逐渐发现,但案情却更加扑朔迷离的同时,第二个命案现场(杀兄的同性恋弟弟)被发现,作案手法与第一宗如出一辙。
这个男孩出现在教堂中,就是在侦探与一家人礼拜的“业余时间”被抓获。
在教堂礼拜的启示中侦探醒悟了这个案子应该会有四个受害者。
又得知了克里斯汀认识同性恋男孩,还认识另一个桩案件里的失踪男孩(网络天才)。
侦探将他们联系起来,调查网络天才的背景,发现他也有着不幸的童年和家庭,并发现他们有着相同的信仰和医生。
在医生处了解情况时(发现自己的妻子也曾带着孩子来这个医疗机构做治疗,并且大儿子还在这里接受治疗而他浑然不知),接到消息得知这个失踪的网络天才被发现了,已死。
房间有被烧残的视频片段。
视频中出现了另一个凶手,不是克里斯汀,不是同性恋,是另一个蒙面的男孩。
在于克里斯汀交谈中侦探又感觉到这个孩子心中的缺失还不仅限不幸的家庭,还在于得不到的爱情。
她喜欢的人就是视频中的蒙面男孩,这个男孩有着必死的信念和牺牲的目标,对爱情毫无指望,但仍然试图保护克里斯汀,为她复仇但不让她动手。
侦探的两个儿子邀请父亲参加某某聚会,游戏服与视频中蒙面男孩的服装一样。
但侦探又一次被工作拖走。
警局内克里斯汀要求见侦探,告诫他务必立刻一个人去某某处,下一个受害者在那里。
侦探在那个地点发现了一个尚未使用的作案现场。
侦探独自思考,儿子来了,将他用药迷倒,最后把自己吊死在父亲面前。
谜底:这几个孩子在教堂相识,又一同去某医生处接收治疗,在此过程中达成了共识,成为“四骑士”这样一个犯罪团伙。
作案方式是模仿他们共同迷恋的宗教故事,并通过视频直播上网。
这些视频属于某个阴暗少年专属站点。
视频里的受害过程中充满了痛苦的挣扎,悔恨,和复仇的快感以及以己救世的狂热思想。
当受害者正渐渐死去时,有无数少年正在网上收看这些视频,并点燃更多的绝望怒火和狂热。
他的自杀在组织的协助下严格遵循了组织杀人的一切规则,他的死也是这些视频的一部分——这诠释了四骑士故事中“瘟疫”的含义。
第四个受害者是一把手本人。
侦探目睹他死去,进入他的房间,在电脑前打开那个网站,他陷入沉痛的反省。
并及时阻止了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凶杀/自杀,结局定格在“我们一无是处”的首页。
主演有章子怡。
很早前看过一点,中间男人说这片子太血腥,不适合吃饭时看,就没有接下去看了,一直保存在电脑里。
这个周末,男人忙啊忙,我无聊,又翻出来看。
发现片子还不错。
四骑士是启示录6里的神话人物,在片子里只是四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如说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一条狗一个老人,冰天雪地里,发现了一盘贡品一样摆在那里的食盘,盘子里放着牙齿,是从活人身上撕拉下来的牙齿,四周的树上写着come and see。
紧接着是吊环上吊死的家庭主妇,吊在房里化过妆的二年级教师,无一例外的四面用红色油漆喷涂着come and see。
后面死了一个青年,是嫌疑人。
一个小青年,很老实的小青年,在饭馆里约见他流里流气的哥哥,从开始就只有否定看不起和训斥。
后面是歹徒抢劫,暴露了男孩子的意图,一直以为他吊起他哥哥,拿起电钻是要杀死他,结果他杀死了自己。
故事开始揭开迷团是从从头跟踪案件的警察再见章子怡演的养女开始的。
原来是这个女孩子杀死了他的养母。
养母收养了她后奇迹似的能生孩子了,一个两个很快又要有三个,而她一直被养父强奸,养母视若无睹,纵容事情一再发生。
二年级教师是被死掉的嫌疑人安了顶猥亵幼童的帽子被杀死的,所以嫌疑人也死掉了,因为他害死了一个好人。
第三个孩子是同性恋,一直被家人否定排斥责骂,他死了。
第四个,最出人意料的,是跟踪案子的警察的大儿子,那么好的一个孩子,不肯伤害他人,他只是想要家庭的温暖,但母亲死后,父亲却从不回家,因为工作忙。
父亲甚至在母亲死后几年时间里从没进过他的房间。
他给父亲一次又一次机会,却都无法体会到亲情,纵然父亲是爱他的。
最后的场景里,父亲被拷在教堂的椅子上,儿子被吊在半空中,摄影机对网上直播着发生的一切。
儿子说,太多的家庭悲剧给太多孩子带来痛苦了,他要通过他的死醒警醒世人。
孩子们有个网站,叫we are nothing。
我们一无是处。
不是的。
多去爱你的孩子。
你为什么生他。
生他要养他要爱他。
不要像片中那个警察父亲那样,到孩子死在自己怀里,才吐出让孩子给自己个机会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天启四骑士,看完了,心情被压抑到了极点,不知道是因为恐怖的气氛还是这样一个基督教描绘的世界: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带给接受最终审判的人类,届时天地万象失调,日月为之变色,随后便是世界的毁灭。
惊恐和压抑,是整个过程都在极力渲染的主旋律。
这里,可以看到人性的扭曲,以及信仰的终极力量,用基督徒的话来说就是启示录级的力量。
《启示录》: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的第一个印。
那时候,我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发出好像雷轰的响声,说:“Come and see。
”我一看,看见一匹白马;那骑马的拿着弓,接受了所赐给他的冠冕,就出发征战,得胜又得胜。
羔羊揭开第二个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Come and see。
”于是另一匹马出来,是红色的。
那骑马的得了权,使地上发生争战,人与人互相残杀;他又接受了一把大剑。
羔羊揭开第三个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Come and see。
”我一看,看见一匹黑马;那骑马的手中拿着一个天平。
我听见似乎有声音从四个活物中发出说:“一天的工资能买一公升小麦;一天的工资只能买三公升大麦。
橄榄油喝酒不可糟蹋!
” 羔羊揭开第四个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Come and see。
”我一看,看见一匹灰色的马;那骑马的名叫“死亡”,阴间紧跟着他。
他们得了权,管辖四分之一的土地,要用战争、饥荒、瘟疫,和地上的野兽杀人。
羔羊揭开第五个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下有那些曾经为了传扬上帝的道、忠心作证而被杀的人的灵魂。
他们高声呼喊:“神圣而信实的主宰啊!
什么时候你才审判地上的人、为我们所流的血伸冤呢?
”于是,他们每一个人接受了一件白袍,又听见有话吩咐他们,要他们在歇一会儿,等到跟他们一同侍奉主的人和信徒们也像他们一样被杀,数目凑满了的时候。
我又看见羔羊揭开了第六个印。
那时候,大地剧烈的震动;太阳变黑,好像一块黑麻布;月亮整个变为红色,像血一般;星星从天空坠落在地上,好像还没有成熟的无花果被暴风从树上吹落一样。
天空像书卷被卷起来,不见了;山岭和海岛从原处被移开。
地上的君王、统治者、将领、有钱有势的、奴隶,和自由人,都去躲在山洞和岩穴里。
他们向山岭和岩石呼喊:“倒在我们身上吧!
把我们都藏起来,好躲避坐在宝座上那位的脸和羔羊的义怒!
因为他们震怒的大日子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看了一部恐怖片, 当然,在一些人眼里, 《天启四骑士》似乎还算不上是恐怖片, 但,对于我那已经是我可以承受的极致。
没有人不恐惧死亡,然而,看来死亡不是世上之最恐怖,人的心灵才是。
痛哭的心灵,在面对无法忍受的极端苦难时,对死亡的恐惧就被替代了,于是,做出一种泯灭了人性与良知的选择,用生命换取一种解脱,解脱自己的痛苦的同时,也是一种仇恨的报复,对现实世界的压抑的反抗。
我是一直不敢看恐怖片的,因为我怕,就像一句经典说的:现实生活就已经够恐怖的了,我们的精神无法承受再度的心灵的折磨。
现在,终于知道,原来人们之所以还要选择那样的恐怖,也是有意义的,因为,现实的恐怖永远比不上被描绘的那种惧怖,如此对比之后,你才能看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你才能格外的选择去珍惜——你所已经拥有的这一切。
看到这篇日志,还是建议有志者去看一下这部影片,至少,里面的章子怡还是一个不一样的章子怡,一个人带上耳机去品味一下那种孤独的惧怖,也还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哈哈......
片子主题还是不错的:不要只想着工作而忽视冷落了家庭和家人,尤其是孩子。
可惜,整个故事编的支离破碎,许多情节不能自圆其说,看得观众一愣一愣的。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那钩挂着肢体的悬挂架,惊悚的气氛营造的还算及格。
章子怡的表现一般般吧,不太好也不太差。
不明白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攻击自己的明星,尤其是辛辛苦苦在国际上闯出些名气的明星:张艺谋、巩俐、章子怡等等,为什么?
人就不能宽容些吗?
本来,四骑士的末日审判有一个条理清楚的过程。
先有战争,而后爆发饥荒,带来瘟疫,最后毁灭。
而在《天雷四骑士》里,没有任何代表瘟疫,战争,饥荒的内容,只有杀人。
杀人就杀人吧,咱别雷杀啊。
绿骑士雷杀——气氛本片的氛围把握不是很雷,神秘仪式,恐怖凶器,怪异手法该有的设计都有了。
吊人时的钩子,皮肤,眼睛转动比较逼真,就不说这片很差了。
模仿《七宗罪》不说,基督教也不谈,就说这配乐吧。
没有张力,甚至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一些暗示性的背景声音,这让每一个死人仪式的镜头成了单例的风景图片。
再说悬念,骑士之一杀死了抢劫者马上就被警方追踪到了。
咱不说用什么多角度叙事,倒叙,拆分重组,起码把这个死者的尸体提前,让警方和观众迷惑一会儿再抛出兄弟谈话等情节,来点悬疑感啊。
红骑士雷杀——表演章子怡跪不跪这还算是情节需要,谈不上辱华。
可是神经质不是四十五度角仰天和拿腔拿调讲中音英语就OK的,关键是那古井无波的眼神,毫无感情跳跃——那位扮演主角大儿子的演员在咆哮父亲时有这样的眼睛还好说,人家年轻嘛,而这位久经考验的国际影星只会桀桀怪笑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运镜方式的原因,作为主线的小章姑娘和男主角的接触时候只有对视,讲话,完全没有其他细微动作呈现一种对立联系的关系。
黑骑士雷杀——情节本片的情节有多狗血呢,四骑士和它代表的意思无关,杀人的动机其实是没有得到爱,父亲不可思议的三年没进过儿子的房间,最后白骑士那句莫名其妙的“我应该淹死”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交代。
最有喜感的是,如果那个并没出现的孩子们共同的医生不是幕后主谋,几个青少年搞出个宗教杀人案?
太多太多的无解,并不是本片有多高深,而是设计太庞大,编剧的宗教知识又不尽详实。
白骑士终极雷杀——立意和本片谈立意实在是鸡同鸭讲。
对教义的误读已经明显到非教徒都惊叹了!
或许老外觉得黑发黑眼的东方人比较有神秘感,但是华人成了异教的传播者,就像那个挂在章子怡的血腥记事本上的中国结玉块一样充满了暗示意义。
暗示道最后所谓异教成了一场被操控的孩子的闹剧——这说明了什么?
并不是四骑士,而有千千万万的骑士!
多么有气魄的一句话,它可以解读为灭世之际将至,也可以解读为供奉的血腥祭台已经搭起来了,还可以解读为一种救赎——而本片却解释成了得不到爱的人到处都是——此乃雷之极致!
所以说,妄议神意,雷神来劈。
毫无立意,观众会批。
很宗教有关的悬疑电影像来就比较容易出彩,开头的铺垫也确实不错,没见到死人,倒先看见一堆牙齿,然后各类角色一个个登场,谜语也开始一个个展开,还是让人很想动一下脑筋的,可惜摊子铺得有点大,导演已经开始失去了控制,然后又受制与上映长度的限制,开始赶快收场了,基本上从章子怡突然就自首那段开始,节奏已经混乱起来,最后结局一点都不难猜,早就看出事一群青少年犯罪了,只是最后还不让男主的儿子死去,导演也确实太手软了点,在好莱坞,拍这类电影,没点魄力可是不行的。。。
章子怡感觉已经很融入好莱坞电影之中了,虽然严格来说,她在这片子里都不算第二号主角,但凡是她的戏份,可以看出来,她都和电影节奏融合得非常好,就这一点来看,她和电影是个双赢,电影因为她增加了更多海外市场,而她也通过这部作品,表明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融入到好莱坞这个大市场里面来,在好莱坞,不一定需要你每一部电影都是那么成功,只要你能让人看到,觉得你适合,那么也许你的机会就来了。。。
最近在试着写故事,所以我想试试看这个烂片怎么弄能顺一点。
我也做不到讲得很精彩,但是通过删删加加看能不能至少让它圆场。
主题:“要关心孩子尤其是青少年”人物:1、一把手是侦探的儿子。
生性敏感极端。
他在陪伴母亲死去和照顾弟弟的过程中逐渐生出了对侦探父亲的恨,他有着高超的智商和缜密的思维,并且了解他的对手——侦探父亲。
他给父亲的机会就是白色的房间,但在作案过程中父亲一如既往地从未进屋探望过他。
2、克里斯汀是团伙中的二把手,她在故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有着疯狂的个性,许还和一把手有点恋情,这也可以交代出为何这些命案为何协作中亲密无间,也可以在她在牢中与侦探的对手戏中充分地渐渐地引导侦探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忽略。
3、三把手是某电脑天才,同样是被父母忽略的阴暗少年,他的死是由于完成了组织的人物而自杀。
4、杀哥哥的同性恋小孩。
我想不出他有多少戏,就是为“父母对青少年的漠视方式”再添加一点注脚吧。
5、侦探,忙于工作忽略家庭的好侦探和糟糕的父亲。
故事线:1、雪地,盘子里是胎儿(而不是牙齿,为什么侦探不能是有妇产科背景知识呢)那个胎儿是克里斯汀的母亲的。
2、章子怡直接做为凶手出场。
3、尽情渲染克里斯汀的变态和她家庭的温馨(克里斯汀和父亲以及其他家人去教堂,与此同时同性恋小孩和网络天才也在教堂中),这个教堂也是侦探一家会去的。
4、逐步揭示克里斯汀变态的层次——恨胎儿夺走了父母的爱,恨养父性虐,最后是被养父性虐,母亲知情却未阻止。
5、这是第一个小高潮。
6、在这一起命案动机被逐渐发现的同时,第二个命案现场(杀兄的同性恋弟弟)被发现,作案手法与第一宗如出一辙。
这个男孩出现在教堂中,就是在侦探与一家人礼拜的“业余时间”被抓获。
7、在教堂礼拜的启示中侦探醒悟了这个案子应该会有四个受害者。
又得知了克里斯汀认识同性恋男孩,还认识另一个桩案件里的失踪男孩(网络天才)。
这时候克里斯汀又重新显得高深莫测。
8、侦探将他们联系起来,调查网络天才的背景,发现他也有着不幸的童年和家庭,并发现他们有着相同的信仰和医生。
9、在医生处了解情况时(发现自己的妻子也曾带着孩子来这个医疗机构做治疗,并且大儿子还在这里接受治疗而他浑然不知),接到消息得知这个失踪的网络天才被发现了,已死。
房间有被烧残的视频片段。
视频中出现了另一个凶手,不是克里斯汀,是另一个蒙面的男孩。
10、在于克里斯汀交谈中侦探又感觉到这个孩子心中的缺失还不仅限不幸的家庭,还在于得不到的爱情。
她喜欢的人就是视频中的蒙面男孩,这个男孩有着必死的信念和牺牲的目标,对爱情向往而绝望。
11、侦探的两个儿子邀请父亲参加某某聚会,游戏服与视频中蒙面男孩的服装一样。
但侦探又一次被工作拖走。
12、警局内克里斯汀要求见侦探,告诫他务必立刻一个人去某某处,下一个受害者在那里。
13、侦探在那个地点发现了一个尚未使用的作案现场。
侦探独自思考,儿子来了,将他用药迷倒,最后把自己吊死在父亲面前。
谜底:这几个孩子在教堂相识,又一同去某医生处接收治疗,在此过程中达成了共识,成为“四骑士”这样一个犯罪团伙。
作案方式是模仿他们共同迷恋的宗教故事,并通过视频直播上网。
这些视频属于某个阴暗少年专属站点。
视频里的受害过程中充满了痛苦的挣扎,悔恨,和复仇的快感。
当受害者正渐渐死去时,有无数少年正在网上收看这些视频,并点燃更多的绝望和怒火。
他的自杀在组织的协助下严格遵循了组织杀人的一切规则,他的死也是这些视频的一部分——这诠释了四骑士故事中“瘟疫”的含义。
第四个受害者是一把手本人。
侦探目睹他死去,进入他的房间,在电脑前打开那个网站,结局定格在“我们一无是处”的首页。
章子怡以一个养女的姿态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在女主人被残忍杀害后,这个美国家庭里的唯一外来者首先就是第一被怀疑对象,在所有人都怀疑会是章子怡饰演的Kristin杀害自己的母亲,并猜想这可能是导演的障眼法,真正的凶手应该另有其人时,导演却给了一个愚蠢的答案,凶手就是Kristin。
另一处类似让人一看开始就猜中结局的地方是Alex的变态自虐,这个男人一出场就阴气森森,连笑都可以冷得结出冰,不用说就是个非正常的家伙,是那种美国惊悚片里经常出现的变态杀人狂类型。
我幻想着导演会给他安排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他或许就真的只是一个孤僻的需要父爱的男孩,可惜这又成了我的妄想,导演这次是不雷人到底誓不罢休,估计是想着反正得不了最好那就得最差吧,有个最字加冕总好过中间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庸之作。
其实不能简单的说剧本的好坏就一定会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当然好的剧本是拍出好电影至关重要的条件,但演员的精彩演出才是一部电影能成为经典的关键。
哪怕是一个很烂的剧本,只要演员的表现足够精彩,也能使影片有可看之处,反之剧本再好,如果演得浮于表面,也只能是味同嚼蜡。
章子怡在《The Horsemen》中的表现并没评论说的那么烂,那些所谓的艳照也毫无辱华的意思,不过跟影片中其他人相比,子怡的确还需要多锤炼自己的演技。
可以看出子怡在很用心的想要把这个角色演好,一方面可能她不够立体的小脸确实妨碍了演技的发挥,另一方面就是她的表演还是有点流于表面,跟以往她所饰演的角色表演方式都如出一辙,就是你能看出那是演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没有感同身受的把自己当做剧中的那个人。
能否用心演戏,这就是好演员跟普通演员的区别吧。
Kristin因为从小遭受继父凌辱而心怀仇恨,当警察问她为何不直接杀了继父而要残害自己的母亲时,Kristin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去死,还是失去挚爱度过下半辈子,我选择去死”,这话让我想起了《东邪西毒》中张国荣的一句话,“要杀一个人,最残忍的方法,就是杀死他最心爱的人”。
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应该是残忍至极了,Kristin是个心理极度变态扭曲多从性格的人,这样一个复杂角色必须靠不动声色的内心戏才能演活,子怡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真的很烂。尤其听到从小被领养的章子怡说着一口不地道英语的时候,实在很难融入她的角色里面。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啊。。
无聊的可以。。。。。
中二少年们的自我毁灭- -
最后很感人
很恶心~~
章子怡英语不错嘛
虽然很血腥,但无疑仍旧是幼稚的恶作剧。
看完后和众多人一样,疑惑重重得不到解答,MAYBE这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的兴趣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男人不回家造成的血案
介就是行为艺术嘛。。章子怡的英文就不说什么了
看上去像是被一个刚刚学会用剪刀的小孩子把一堆胶片剪剪剪剪后拼出来的成果。
有点达芬奇密码的感觉。。。
凶手的最后目的是靠加害自己来加害人,想法有意思,设计牵强,但气氛和表演尚可。优酷狮门在线。
我觉得除去演绎上有些造作而剧情设计过分追求所谓的高智商犯案让我有些反感以外,四骑士分别有值得探讨和思考的人生经历还有以此而产生心理映射。就好像电影本身想要声讨的东西一样,这些大力谩骂此片为烂片的人并不愿意去分析影片和影片塑造的主角故事。无可厚非,MENTAL ILLNESS是不被大众接受的。
某些段落还可以 整体感觉很差 特别是结尾 难道一连串的恐怖就是为揭示这样的主题吗?牵强
头重脚轻,子怡章的英文发音实在坑爹,,
完全没感觉
一部教育片。
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