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
The Cut,切肤之歌(台)
导演:法提赫·阿金
主演:塔哈·拉希姆,阿金·加齐,George Georgiou,Numan Acar,亚利桑德罗·雷,马哈姆·胡里,Joel Jackshaw,Lara Heller,达斯廷·麦道格,Shubham Saraf,考克玛兹·阿尔斯兰,Sesede Terziy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波兰,土耳其,加拿大,意大利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年份:2014
简介:影片以生活在土耳其小城mardin 的铁匠纳扎莱特的平静生活开场,他有贤惠的妻子和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然而一战爆发,一天深夜,土耳其警察敲门将他从家中带走,苦难的历程拉开帷幕。在逃脱苦工、饥饿,大屠杀等一系列灾难后,他最终获得自由,并得知一对女儿还活在世上,从此生活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她们。土耳其到黎巴嫩,古..详细 >
其实这个分还是公允的。亚美尼亚屠杀部分主角光环也太。。。总碰上良心土耳其人。后半部闯荡美洲,变相成了公路片《漫漫寻女路》?
五分卖惨巨作,和《荒野生存》共同成为我最爱
2015/7/3(五)14:00高雄電影館
阿金去拍亚美尼亚大屠杀相关题材已经算是突破了。不过这片真的太好莱坞套路了,万里寻亲路写得还算行,重点其实变成了“流散”(Diaspora,其实这个曾经专指犹太人的词如今也扩大成叙事套路了……)而不是屠杀,这也与亚美尼亚裔的主流叙事是呼应的。跳下马就在路边强奸妇女原来不是抗日神剧专属啊哈哈哈哈……塔哈·拉希姆颜值虽高但是演中年简直……
美术音乐赞叹
宗教,信仰,亲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归家...
战争给人的摧残,什么叫做家,亲人在一起就是家,非常好的一部片子,主演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为了找寻亲人
阿金的这部片子明显大量依靠了音乐煽情,可能因为男主的人物设定,但这让我觉得叙事太薄太轻了。前半段的苦难真是苦哈哈,信仰塌的也合情合理。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孩喊醒真的太梦幻又理想了,后半段有点平庸了。不过阿金能侧面表达土耳其对亚美尼亚的暴行还挺让我诧异的。
很好看的文艺片,特别是男主哑了之后纯靠演技讲镜头,很给力。美中不足的是男主开始寻女后,剧情开始流水账,虽有主角演技弥补,但剧情是硬伤啊。还有就是找到女儿后,男主开口说话了;全片一大半男主是没对白,就最后结尾高潮这么一说,很是起了反效果啊。
如果只是前半段 给五星都不为过 然后 故事越来越拖沓.... 如果到最后 结局是他没找到女儿....可能会让人受触动更深吧
很好的题材,也有出彩的部分,但有好些违和或者电影处理不得当的地方。首先我不能接受是英语对白,太奇怪了,大大影响了演员的演技
好美國的片
全片节奏时快时慢,抛开厚重的历史背景,基本就沦为风景片了。
开始的半个多小时觉得法提赫-阿金转型要拍史诗大片了!后面格局缩小,变成一个万里寻女的公路片。但即使是这样,还是一个好看的公路片。莫里兹·布雷多打了个酱油,看到他差点笑出声……
画面好美,但男主太年轻看起来和角色有些出入
2017072 战争的创伤与信仰的分裂,构成了历史的切口。阿金继续着对于少数族裔的关注,血亲的联系与家国的牵绊成为超越宗教的故事线索。虽然拍得有点流水账,但男主与默片的第一次触电,寻回女儿时哑口的呼唤,都是触动人心的华彩段落。
前半段时时刻刻面临死亡,血腥残忍张力十足,颇有点《钢琴家》的感觉。中间开始转向公路片,从一个荒原到达另一个荒原,注定了亚美尼亚人流浪的命运。法提赫·阿金跨越半个地球的奥德赛,无论是遇到好人还是坏人都让人无比动容。一见到拉希姆就想到预言者,一想到预言者就觉得要见血,果不其然…
一战时亚美尼亚人惨遭土耳其屠杀,”失声“父亲流亡与追寻女儿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