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我不喜欢黄宗泽,邓丽欣也一般般,而且蛮讨厌森美,夜阑人静,抱着消磨时间的心态看看每况愈下的香港片,没想到看了10分钟就逼我拿了一罐啤酒,叼着烟来回应这套电影。
很久没有看过一套这么幽默的电影,很多笑点,对白很过瘾,一定要看粤语原声,听不懂也要看粤语,不然看不出味道来。
没想到黄宗泽做一个头脑简单,说话大声又不修边幅的秋炳可以演的这么称职,害我开始喜欢他。
另外一个森美,总觉得他平时烂gag太多又不好笑,这一次自自然然的演出反而令我眼前一亮,在电影里他这个角色大啤缓和气氛又增加笑弹,起了很大的作用。
邓丽欣也演的不错,交了功课,不要经常只是和小方拍,这一次和黄宗泽不是蛮不错吗。
*****以下又剧透*****那谁做的不好呢?
就是看了名字都有点火的,导演兼编剧的火火了。
这套电影不就是喜剧么?
那喜剧要做到的是什么?
就是看的开心,笑了又笑,做到有时候回想一些片段也会自己傻笑就很不错了。
但是这个令人火大的火,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断送了自己的好作品。
老实说,不算最后的10分钟,这套电影几码给90分,遗憾结局扣分太严重,“無野講”(无语)。
他们抱着然后说一句笑话不就非常好吗,反正。。。
唉~还有一些位置处理的也不好,特别是副线剧情,森美和那个钢牙妞怎么这样收场;杂货铺的妞也太过悲催!
要知道现在的电影桥段,主线固然要吸引,副线也绝不可以马虎的。
还有秋炳要卖车那一段他们到处走卖冰淇淋也有点假,卖不完秋炳和朱蒂就好像以后不能再见的样子也有点勉强。
这套电影是可惜了,不过笑点我很喜欢,比如秋炳问朱蒂香港地图的时候问“茶果岭”的时候就爆笑出来,茶果岭是每一个香港人都知道,却又不知道在什么位置的奇怪地方。
“等我愛你”差一点点就变成非常完美的爱情片,火火这个导演看来还没够火候,成也是火,败也是火。
向来不写什么影评,一个是懒,一个是我写的让人看不懂,都是一些言语片段,今次,却想为这部影片正名,于是提笔。
一辆拉风的面包车拉开了影片的序幕,简洁,普通,预示着一个很生活很平凡故事的开始。
穿梭于都市中久了,不免忘记什么叫"地气",看着这一些朴素的情节,贴实的场景,你才感觉到一种真实的存在,分外亲切。
迷失的时候,很想看故事里的人,怎样演绎他们的平凡人生,以及面对困惑和挣扎。
黄宗泽饰演的秋柄就这样进入视野。
宣传都在说他怎么怎么突破自己,其实在影片里表现的并不夸张,他本身就具备一定痞的特质,但秋柄又不只是痞,他其实是个很典型的"屌丝",心里住着高富帅,眼睛仰望女神,在电脑前日复一日编织理想场景。
倘若心里保留着期盼,就不能定义为浑浑噩噩的"屌丝",和其他人相比,他始终是有那么一点不同的。
楼下的看店女孩暗恋黄宗泽,不惜卷走家里的一桌好菜为秋柄送外卖。
一份丰盛的外卖仅二十元钱,也只存在爱情的世界里。
内地来的干妹妹击碎了她的一池好梦,苦心等待却比不上同一屋檐下的相处。
有时爱情不是比较付出的多少,而是权衡缘分的多少。
爱一个人,不爱一个人,都很难说清楚,你无法判定爱一个人的时刻,更难说清拒绝一个人的道理。
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逛商店时,碰到一个喜欢的东西,爱不释手,万物之中,只有这个最好,其他的都比不上。
静下心来想想,倘若第一眼看到的是另一个贴心小物,也许也是疼爱不已,但一开始你已把热情全部倾注在前者身上了,怎么都不能说服自己的感情。
邓丽欣亦是。
也许满世界都为她做好选择,那一个设计师多年轻有为,前程似锦,而身边这一个,穿着背心吊着烟,一身坏习惯,开着辆小破车卖着不值钱的雪糕,漂泊无依。
比真心,前者愿为你吃过敏的生蚝,一点不输于不敢开口的黄宗泽。
如是,你如何抉择?
在大部分人犹豫的当下,我在邓丽欣的眼里看不到迟疑。
她似乎明白爱经不起等的道理,冲出重重误会去为黄宗泽争取一千块的机会,挽回他的士气和她的爱情。
黑色夜里,两个人拼了命呼喊,只为了一个单薄的信念。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被自己动摇了,被事件动摇了,于是不相信自己,害怕起现实的打击?
黄宗泽最终输给坚挺的物质,其实更输给了信念。
他不再是那个坚持的他,卖雪糕也许是小生意但他很独立,生活也许艰难但他很不屈,外表吊儿郎当但能为保护爱人出击,他显然已丢掉了最好的品质那就是他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那个做错了选择题的是你自己。
在轰轰烈烈上映的大片里,<等我爱你>很不起眼,不起眼到,有些人只敢大声夸3D不敢大声说喜欢这部片子。
能在光影声色的诱惑下保持着一份看平凡故事的心情,这样的豆友们,很真诚,一如过去国产电影压不过进口大片,还能听到鼓励和肯定的声音。
不错,它并不是全五星,剧本存在漏洞,情节也普通得可以。
但演员们全力演出,能看见黄宗泽邓丽欣眼里遗憾的泪滴,感情跃然纸上,部分桥段也费了心思,黄宗泽Msn账户被盗取导致了感情破裂(或许这就是推动网络实名制的原因 嘿嘿),森美为丑女出卖友情却换来无情,结尾强力逆转。
猜测导演初拍电影,掌控不力,倘若你第一次拍电影能拍成这样,还有四百万票房,估计做梦都要发笑了,哪里还会在乎豆瓣是否五分?
我从来不会称一部影片为烂片,因为任何东西都是有人花时间花心思去做的。
倘若有人这么说,希望那是为影片的不成器而捶胸顿足,盼其改进。
电影,是一个造梦工具,一部电影的诞生有多么难,我想大家想象得到。
即使不能给予尊重,也要想想有些话在出口时,会不会造成伤害。
电影浪潮席卷了这片大地,愿浪潮中的我们都能保持清醒。
很明显,这是一部典型的香港小成本电影,就那三个人我看着眼熟,我也就是因为今天无聊吃着食堂带的饭,因为电影荒才想到了之前和前男友一直想看的一部电影。
本着打发时间的心态一点一点看完了。
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
看预告片的时候还原本以为是黄宗泽一直暗恋女主角的故事,文艺的开始,文艺的结束,过了没多久,我大概只记得我看过这部电影。
镜头情节什么的一概全忘光。
可是…我记得森美装成很牛逼的样子整天在钢牙妹面前晃悠,我记得他给钢牙妹递上一沓钱,傻头傻脑的说一大堆话,最后靠在小店幸福笑着的模样。
我记得黄宗泽拿着20块钱回来,邓丽欣高兴的拥抱他。
而他有气无力的告诉邓丽欣“你可以走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见面吧。
”那种绝望的语气。
以及最后一个场景,黄宗泽满脸褶子痞子气的告诉邓丽欣他爱她。
他们两个都是一群胆小鬼。
我很疑惑,如果那个那个室内设计师不去告诉黄宗泽真相,那么他们是不是就这样错过?
然后找一个过的去的人一起过过日子,生个孩子,照顾孩子长大。
以后见面也只是相互寒暄。
而如果那个腼腆的女二号一开始如果大胆一点,会不会一开始黄宗泽会愿意和她在一起?
我挺喜欢那个女二的,愿意为喜欢的男生放下所有的自尊。
或者,可以给个解释,在爱情里,我们更愿意被动,哪怕自己一个人寂寞流泪,一个人酩酊大醉,一个人黯然神伤,都不愿意主动告诉那个人,我很思念你,我很喜欢你。
因为我们的爱情,都是胆小鬼的爱情。
短评写不下了,只好改来长评,虽然没有什么写的欲望。
前半部分爱情喜剧;后半部分剧情开始狗血,看出韩剧的味道;结尾不想再谈,影片如果截止到那个微笑,编剧我们还能好好谈谈,但经历过寻妈记的创伤这些也都算了,归结于编剧的美学理念吧;但至今无法太接受表亲在一起的观念,看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时候就一直被这一点膈应到,不过那毕竟是在英国古代啊,现代这样真的不算乱伦吗,国语版机智地改成了干妹妹,也是厉害。
故事总体来说还是没有跳脱通俗的情节。
爱要早点说出来,否则一切都会太晚,永远是等待我爱你的状态。
结尾这样,也算是导演的一番告诫吧。
(另:主题曲“太错”开头的歌词就是 活着太好 失去才知道……送赠你我天堂中的祷告 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暗示)但影片的慢镜头和配乐都挺好的,bo和邓丽欣的颜值也都在(bo在电影里太帅了,没必要一直演电视剧啊,大概平时看TVB的时候都懒得下高清),bo留胡子的时候简直是苏星柏附体啊啊。
总之剧情不推荐,不过本来只是冲着黄bo的颜来,剧情这样也算有心理准备了。
打5星为了拉一点分吧(评分太低好想哭) ,毕竟现在简简单单讲故事的片子已经不多了。
PS. 大陆的海报太粉了,实在丑cry,和影片不搭调啊,差点就没有欲望去看
首先说说我不喜欢黄宗泽,邓丽欣也一般般,而且蛮讨厌森美,夜阑人静,抱着消磨时间的心态看看每况愈下的香港片,没想到看了10分钟就逼我拿了一罐啤酒,叼着烟来回应这套电影。
很久没有看过一套这么幽默的电影,很多笑点,对白很过瘾,一定要看粤语原声,听不懂也要看粤语,不然看不出味道来。
没想到黄宗泽做一个头脑简单,说话大声又不修边幅的秋炳可以演的这么称职,害我开始喜欢他。
另外一个森美,总觉得他平时烂gag太多又不好笑,这一次自自然然的演出反而令我眼前一亮,在电影里他这个角色大啤缓和气氛又增加笑弹,起了很大的作用。
邓丽欣也演的不错,交了功课,不要经常只是和小方拍,这一次和黄宗泽不是蛮不错吗。
*****以下又剧透***** 那谁做的不好呢?
就是看了名字都有点火的,导演兼编剧的火火了。
这套电影不就是喜剧么?
那喜剧要做到的是什么?
就是看的开心,笑了又笑,做到有时候回想一些片段也会自己傻笑就很不错了。
但是这个令人火大的火,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断送了自己的好作品。
老实说,不算最后的10分钟,这套电影几码给90分,遗憾结局扣分太严重,“無野講”(无语)。
唉~还有一些位置处理的也不好,特别是副线剧情,森美和那个钢牙妞怎么这样收场;杂货铺的妞也太过悲催!
要知道现在的电影桥段,主线固然要吸引,副线也绝不可以马虎的。
还有秋炳要卖车那一段他们到处走卖冰淇淋也有点假,卖不完秋炳和朱蒂就好像以后不能再见的样子也有点勉强。
这套电影是可惜了,不过笑点我很喜欢,比如秋炳问朱蒂香港地图的时候问“茶果岭”的时候就爆笑出来,茶果岭是每一个香港人都知道,却又不知道在什么位置的奇怪地方。
“等我愛你”差一点点就变成非常完美的爱情片,火火这个导演看来还没够火候,成也是火,败也是火。
其实电影中间的一句话就预告了结局不是当然只有看粤语版又懂粤语的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只传说中的神鸟挺庆幸自己是大学时代来到广州,是长见识的时候,慢慢的习惯了接受了喜欢上了粤语喜欢上了粤语歌粤语电影,所以现在看到香港的电影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粤语音轨,当然啦我是在电脑上看的这部电影,可是我记得《暗恋99天》这种俗气的名字也在寒假过年的时候贴了大大的海报在家里的影院,虽然有黄宗泽和邓丽欣在压场但是学生党想想还是等到BT资源出了在电脑上看吧说说电影,近几年的港产贺岁片我还真是一部不落的都看过,甚至《岁月神偷》、《得闲炒饭》这种偏文艺类的也没落下,很多人如今的港产贺岁无法媲美到《东成西就》那样的风格,我觉得大抵是演员的底子没竖起来吧,如今都是好多年轻的面孔频频出镜,当然,这些年轻面孔里也已经有了演技甚佳能独挡一面的人了co哥当然就是之一邓丽欣在片中的演技总体上还差强人意,不过这样的邻家女形象真的好甜美女神了一把电影确实做到了喜剧需要具备的要点,够轻松有笑点,男女主角够靓…就是人物安排确实有点残酷,现在真的很不喜欢开放式结尾…好不爽啊…还好不是在过年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除了结尾那很愣的一笔,女2和男2真的好悲剧…一开始看到钢牙女甩了男2的时候还以为是她得了绝症才这样……(看她的黑眼圈)没想到是真的甩了他…太悲催了…还有就是女2真的要贤惠有贤惠要女人有女人,付出了那么多,我都不好意思说她悲催了…只能说男女主角选的好吧…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我是舍不得拆散,所以什么狗屁结尾嘛…所以总评这电影还是不错的适合不必想太多的消遣电影本身创造出来不就是这个目的么?
一定要多震撼多铺张多有意义多上纲上线么?
如果有时间,值得一看再配上经典的粤语插曲一部经典的港式爱情贺岁电影在等着你哦我觉得都好过《分手说爱你》了看部电影而已嘛轻松点我们可是部喜剧
正如港剧里香港人常做的一个手势,手一摆,同时发出“切”的一声,表达一种无奈、不屑的情绪,看完本片我很想对这个电影这样做。
反正整个电影我是没看懂。
比如开篇,女二就很美很抢眼,所以女一出来的时候,虽然片头已知道谁是主演,却仍然觉得女二风头太劲,戏份也讨巧,着实喧宾夺主了。
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后来男主带女二周游世界,她阳光的笑容配上他阴郁的漫不经心,她的兴高采烈也许是发自肺腑,他的冷漠淡然却一定是刻意为之。
他不爱她,所以只能用这样曲折的方式告诉她。
但女二却永远都表现得越挫越勇,无怨无悔,简直是紫霞仙子再世。
这样的女子,谁不心疼?
结果后半部分直到剧终就完全无交待了!
不知所谓。
导演啊导演,你究竟有没有考虑过观众的感受?
男一默默的盯着女二为他洗干净、晾在阳台的内裤,一言不发。
本以为他会感动得回心转意,然后镜头一切,贱兮兮的去找女一了。
不知所谓。
或者导演是想说,女二在男一心里连一点点位置都没有吗?
女一呢,一边在网上心系彦祖,一边在公司对着高富帅发花痴,一边在家和表哥情愫暗生。
虽然导演很贴心的把剧情设计成彦祖本来就是表哥,所以女一可以轻松摆脱花心的控告,但导演忘记设计一个桥段,表明女一曾经在三者间有过纠结。
我们观众都知道彦祖本来就是表哥,但女一不知道啊拜托,她就这么心里爱着三个人,虽然后面种种迹象又表明她的真爱是男一,并为此无怨无悔,但那是因为命运(也就是导演)帮她顺理成章的成就专一之名,所以我的心里还是判她花心罪名成立。
这样一个女主的设计真是失败,不知所谓。
但最不知所谓的要算爱她的那个高富帅,居然在男主和女主开车满城疯跑卖雪糕卖到天亮时突然出现,难道你从女主下班开始就一直默默跟踪她吗?
然后瞅准机会给予情敌最后一击?
要不要这么巧啊?
男一,演技和外表都无话可说,一个字赞。
就是片尾的大卡车让我不知所谓。
是为了成全片名吗?
片中所有的人永远都要等我爱你?
一旦不用等了也就是生命结束之时?
男二,演技外表同样无话可说,还是一个字赞。
就是他爱的那个钢牙妹非常不知所谓。
穷到快破产,却在收了一大笔钱后翻脸不认人。
我们是不是要这样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她知道他爱她,重情重义,所以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决心不要拖累他?
——但导演,你只给了她一个凝视那一沓钞票的镜头,没有任何其他细节能说明啊?!
我们就从这里就能读到她的心声?
你对她的演技是不是太过有信心了呢?
按理说,一个相貌平平的穷姑娘,碰到一个对她好的穷小子,两个人是不是应该在一起呢?
或者导演你想说她是凤姐第二?
那拜托你能不能说一点点?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究竟想说什么呢?
综上,演员都是很好的演员,但整部片子,我只能说,不知所谓。
另外前半部分的笑料都很棒,毫无做作之感,比什么喜上加喜最强喜事之类强太多。
演员+笑料值得一看。
写于 2013年3月24日 啊呸,无美感不动人的暗恋,99天胡乱概念,烂透了!!
黄宗泽老了,真的是老了,演了一脸的颓废相,更显得日况愈下了。
影片最终还埋下一个“悬念”,难不成在“我爱你”的告白桥段后,男主角就要以车祸悲剧结尾吗,无语,可惜这种“伏笔”无法引发无限联想。
够烂了,不想说什么了。
纯属因为里面有熟悉的演员才看的。
想想这样一个小电影,要是真的换一批别的人,那些不太火的人来演,估计也就更看不下去了。
说是喜剧,但是我看着的时候约为的感到悲伤。
黄宗泽扮演的无疑是社会底层的人士,努力的维持自己的生活,在网上寻找一份感情寄托。
女朋友被抢走了,因为自卑又总是唯唯诺诺。
好似如何挣扎也摆脱不了生活的困境。
他在卖冰淇淋的时候,我总是想一件事,这冰淇淋得有多不卫生啊。。。。。。
森美总是喜欢一些跟一些奇奇怪怪的女人在一起,我想并不是因为大家的审美观不一样,可能就是因为,阶层观念。
最后喜欢那个换港币的钢牙妹。
居然会为了她出卖兄弟,倒也是让本人很出乎意料。
更让我吃惊的是钢牙妹到后来对森美嗤之以鼻,而森美说了“对了,这样笑起来才好看。
”居然是这样一个EQ极低的人。
顿时又觉得他可怜几分。
暗恋的苦涩,在这里面,表现的很到位。
反正我是看到了。
那个暗恋黄宗泽的女人,后来有几天短暂的相处。
黄宗泽板着的那张臭脸,她也欣喜不已。
自己沉浸在暗恋的快乐当中,不以为然。
黄宗泽那默然的眼神,让我想起,不喜欢一个人的眼神就是这样。
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情感。
不禁回忆起自己曾遭受的眼神。
有些稍微的伤感。
在电影落幕的时候,居然还要来个大卡车。
实在让人抓不住主题啊。
是说暗恋一旦戳穿了,感情就会义无反顾,要死要活么?
反正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么一个结局。
跟我同住的兄弟买了一个小冰箱后,三个男生住的宿舍顿时多了很多家的味道。
如果说这个家还缺点啥,那就只缺个女的了。
天热吃雪糕,舒爽;雨天带来冷意,吃雪糕,感到刺激之后头脑清醒很多。
想到了在中山第一次打暑假工时看到《暗恋99天》。
《暗恋99天》是黄宗泽和邓丽欣主演的爱情喜剧,另一个名叫《等我爱你》。
电影借着《失恋33天》的余热来到荧幕。
黄宗泽扮演的秋炳是没钱没房、以售卖秋记雪糕的面包车为老婆的屌丝男。
和他一起卖雪糕的兄弟是一个饥不择食的有点帅的男孩。
————不同肤色的女生被他强大的魅力吸引过。
被吸到床上的都不止一个。
跟兄弟不同的是,秋炳一个大男孩还能享受QQ爱————在MSN上跟人恋爱。
在虚拟网络里,他是彦祖,对方是志玲。
现实中是有女孩喜欢他的。
————一个经营杂货铺的女生。
有一天,秋炳的房东女儿朱蒂来找邱炳,安定下来后要在香港工作。
朱蒂一开始先帮邱炳卖雪糕,后来在送雪糕过程中在公司用闽南语回答了讲闽南语客人的话,竟被负责人彦祖招揽,成了白领。
年轻时,喜欢的人傻傻地看,讨厌的人死死地看。
在与不错的女生擦肩而过后从手机屏幕看到人家回头看你能叫人激动半晌。
对某男生感兴趣,求人家修电脑、点评一下自己写的东西,即使冷眼旁观,也觉有趣。
男的喜欢在喜欢的人面前装酷,自以为特别,其实在对方眼里不特别,倒是特别恶心。
一个女生可以在喜欢的男生面前很卑微————可以化作春泥护他,哪怕护得人家心更花。
外在好看的人追异性,那叫吸引,那叫青春。
外在不算好看的人追异性,那叫勾引,那叫发春。
电影里经营小卖部的女孩撒谎————说有做外卖生意,暗地给秋炳洗车却说空调漏水使得秋炳的车变得干净,以为朱蒂被秋炳甩了就有点冷漠对待朱蒂但还是在雨天收留朱蒂。
这些情节好像炎炎夏日的雪糕,叫观众觉得舒爽。
秋炳的好兄弟,看似花心,但能为喜欢的人解决租金的事花心,哪怕出卖兄弟换钱也要帮。
然而在帮了心爱女生后再见到人家,人家冷笑着看对方装逼,最后似一个满意的电影观众冷冷跟秋炳兄弟说:“我不认识你”五个字。
这些情节似冷天雪糕,刺激人后让人清醒。
跟很多底层青年一样,秋炳把对朱蒂的喜欢放在卑微的心这个冰箱里,不到非让它被朱蒂瞧见不拿出来。
从他说话的语速放缓、邋遢形象开始改变,观众可以感知秋炳对朱蒂的爱如雪糕慢慢地坚挺,越来越美味,叫秋炳越来越享受的同时,灵魂开始变得和雪糕一样甜。
有钱公子彦祖不像邱炳那样怯于表白。
对于秋炳,爱是奢侈品。
而对于彦祖,爱是床上用品,不是那么珍贵。
彦祖曾经喜欢朱蒂,或许只是因为她如雪糕一样新鲜又有点解渴。
最终,王子没有变成青蛙,朱蒂没有变成凤凰。
邱炳不是很浪漫的人,他不会送999朵玫瑰给朱蒂,但可以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尽管下定卖老婆————心爱的车的决心,但朱蒂说帮他在天亮前卖出一千份雪糕后,还是能强忍着陪她卖出998份雪糕,最后自己去卖两杯雪糕。
彦祖是买最后两杯雪糕的人。
彦祖不是讨人厌的插足者,让人觉得他跟踪,在必要时出手相助。
邱炳不晓英语,是从朱蒂这里学的单词“Apple”。
振作后用这个单词在繁华地段开了家雪糕店。
彦祖为了朱蒂和秋炳重逢,叫朱蒂在秋炳的店买雪糕。
彦祖这个公子哥,跟雪糕一样,给观众的心带来甜。
电影里的插曲不少,都好听,跟情节都很合。
最喜欢女孩暗地帮秋炳洗车时的配乐————欢快中有淡淡的悲伤,又带点浪漫。
实在适合暗恋中的人在夜里独自侧耳聆听。
这部电影是搞笑而写实的,但跟很多香港喜剧不同,它不低俗,不是迎合孩子口胃的。
它犹如雪糕,让人看着有点冷意,但心里甜滋滋的。
这种电影在香港电影里应该是昙花一现的。
它绝对是冷门佳作。
或许是因为要努力往内地《失恋33天》靠,得适合文艺青年看,又得有香港特色,所以它难得。
香港电影衰落的特征之一就是小市民的形象越来越少。
少了小市民文化,香港电影能不能走出香港得打个大问号。
《外来媳妇本地郎》的阿奇扮演者在电影里出演搞笑角色。
《暗恋99天》里的主角、配角都出色。
里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街坊好像就是你身边的街坊,很多时候尽管讨厌但又觉得他们好笑。
这部电影市井气息极为浓厚,喜欢到大排档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
电影叫我想起了一位大学女同学。
她是清远的。
她欣赏我的爱阅读和爱写作。
她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她最喜欢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穷人》的评论叫平平我评评。
小说无处不体现故事人物的穷。
《暗恋99天》也是这样。
小说这样叫读者难受,电影这样却能让人苦中带笑。
在难过的日子里,在中山如被困山中。
在中山第一次看《暗恋99天》。
看着电影如吃一杯杯雪糕。
后来一直念念不忘。
于我,它好像是初恋;是苦难的烈日下永不融化的雪糕,永远叫我感到甜蜜。
彦祖肯定飞过去了,肯定的。彦祖和他老婆好可爱啊啊。这种小爱情剧怎么总是有那么多萌物呢。
编剧不行,表演更不幸
什么鬼东西
港味太淡,剧情太不合理。
香港就不能好好拍一部爱情喜剧吗??!!以前拍好看的片子的人都哪里去了?!
前面挺有趣,后面立马转型叶念琛是想教育我们1.背叛好基友没有好下场2.自卑没胆量的男人也没有好下场。黄宗泽好帅啊啊啊。。。
真的是有些虎头蛇尾,黄邓二人的感情主线反而不如森美那场被骗的暗恋动人,而赵柯这条线又纯属多余。港产爱情似乎只有叶念琛还能勉力维持下去了。
这样急转直下的结局,就不是喜剧了好么!!
香港轻松搞笑爱情电影。结尾大卡车撞人的梗好突兀。。。邓丽欣和江一燕好像啊!看的国语版,台词还可以,有笑点。。。但是片子和暗恋没关系,和99天也没关系啊,这名字叫的有点莫名其妙。。。
开头和中间都不错的其实。本来就是比较浅薄的爱情片又想用一个宏大的主题来表现以达到拉高档次的目的。但观众更欣赏的还是大团圆结局,香港电影叶念深的落败很说明问题,一直很讨厌他来着。以堕落为荣。
也没这么烂嘛
#微影评#粤语版叫《等.我愛你》经典的港式轻喜剧,出乎意料地好看,只是男女主角演技是差了点。但没关系!森美大亮!PS原来导演/编剧火火原本是填词人;原来唱插曲的是之前车祸的陈僖仪Sita;原来表哥跟表妹不算乱伦(大误,导演最后1秒也交代了)
我就喜欢这种结尾 哈哈
稍微欠火候,没了香港爱情小品剧的味道。结局到真的又是反转了
本來想給四顆星,因為大卡車減掉一顆!!黃宗澤死得好有違和感!!!!!!
1)情节和片名没关系 2)bo最后表白完了后奔向女主是要被车撞了嘛?无啦啦来这段 3)森美那段情没下文 4)耍完赵柯也没下文
我喜欢这个爱情故事~
這結局一幕是自黑麼。蠢透了。
我猜中了结尾——她隔着一条路听他表白,我就觉得一会他奔向她时肯定会被车撞,果不其然!不过,这多像导演开的一个玩笑——别那么严肃,看,一不小心,男主角就被车撞了吧!
这可比《失恋33天》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