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只有一个好人就是管家仔阿好,林峰这两年真的不一样了,再也不是寻秦记和大唐里面那个疯疯癫癫的大饼脸,现在峰少的眼睛有一种迷人的光芒,嘴角总是有可爱的微笑 ,不错 就是这个味
这不仅仅是个第三者的悲歌。
红姨,我想过很多次,她原本并不是一个坏女人,甚至于抢走了jo爸最错的是祖,而不是她。
正如祖自己多年后涕泪横流的说,我当时贪她皮肤滑,身材好,我真希望当时遇到的是一头老母猪。
看,这就是男人,自己rape了谁,还要说是人家长的太漂亮,或者不该在此时过路。
她最希望的是于素秋有个完整的家,如果不是她这样做,于素秋永远是个打工者的女儿,和阿好不会在一起,诚如13岁的她就明白的道理。
少爷和丫头。
因为她的无耻,她的女儿去英国念书,读了医科,成了富家女,开车,住在半山豪宅,好嫁人。
十二年后,于素秋是医生,而阿好成了饼店没有前途的伙计。
她错的是恩将仇报对荷妈,对奶奶。
这是因为她明白她做错,她明白她永远赢不了荷妈,正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因为怕别人也学他篡位。
真正可恨的是那些男人。
阿卡,他贪恋的是嘉美的美艳,而阿月才是真正与他公司共存亡的患难真情。
凌,他最可恨的是,说咏琳总不知道别人要什么,不买冰激凌而是买鲜花。
如果她不知道,那么在你没有钱读书毕业的时候,她留下来,做一个没有身份的非法劳工打工为了你交学费,替你来承担赌博的代价和后果。
一个女人用她孱弱的肩膀为你抗了多少。
而你根本不是个男人。
不懂得什么叫做责任。
赌债让咏琳来扛,变心让于素秋来难过,还有卖冰激凌的爸爸。
他永远只是让自己开心,他从来不懂得真爱。
他和路佳美才是一对。
红姨的悲剧在于嫁错了第一次,遇人不淑,男人变心,承担后果的却是女人,于是为了自己为了女儿抢了恩人的老公。
于素秋的悲剧在于遇到了凌。
sa姨遇到了袁恩赐这样没有外表的小白脸。
荷妈遇到的是祖,这样一个当时要爱情激情,老了又责任推给别人的男人。
月遇到的是阿卡,只爱美人,不要患难。
咏琳遇到的是凌,这样的男人实在是无法形容。
知道所有女人里面最爱自己的是谁吗?
路佳美,她永远为自己服务,一切都是。
她才是最不同的女人,是,她最坏。
可是,她也许最幸福,因为只有她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不管别人是否认同。
看,天下男人都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
不管年龄不管背景不管身份不管DNA而女人们都在为男人们的自私和错误买单,还被众人耻笑。
我看这个电视剧,看着永远没有对错的感情戏码爱情、亲情、友情孰对孰错?
因此,我只看荷妈看她的坚毅看她的隐忍肥皂剧里塑造了太多的圣母形象但我觉得她不是她其实一直在找最好的时机反击,给予敌人迎头痛击她做好人,但是不做滥好人她有自己的原则她有自己的乐观她更有自己的智慧我,只喜欢荷妈
不同的故事填充似曾相识的桥段,这就是TVB。
伤害—原谅—伤害—原谅—伤害……大团圆,近年来大多数TVB剧集都可以用这种模式来概括,比如这部《家好月圆》,能稍微跳出这种模式的剧集就会显得独树一帜。
看TVB的剧集总是能感受到它特有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来自亲情的相濡以沫、爱情的不离不弃、友情的相互扶持,但最多的还是来自为了增添戏剧性效果而加入的各种纠结。
反反复复的背叛、出卖、见死不救、落井下石……,很多时候事情做得太绝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无法忍受,受害人却始终以德报怨,最终感化对方回头是岸,圆满结局。
也许是我缺少一颗包容博爱的心,我更愿意相信论语的“乡愿,德之贼也(不分是非的好人, 是道德的破坏者)”,对卑劣行径的原谅会伤害自己身边的人们,TVB一味显示宽容的伟大,却忘记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而将香港法律作为评判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更是幼稚到可笑。
还好有一首主题曲《无心害你》,冷峻的歌词能把这部剧集稍稍拉回现实。
用时下的话来说,《溏心风暴》可以算是TVB的大IP了。
第一部卖“鲍鱼“,创2003年来TVB自制剧最高收视纪录。
第二部卖”月饼“,创1991年以来的最佳收视纪录,平了2005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在香港创下的最高收视纪录。
第三部卖”奶茶“,在合作的视频平台上国粤双语播放量突破13亿。
但抛开数字,只谈观感与剧情,那么第一部是缔造神话,第二部是延续神话,而第三部,则是一落千丈了。
这当然和近几年TVB的整体低迷有关,但能拍得这么尴尬也是难得。
要不是为了这俩,谁愿意忍受40集的无脑剧情?
第一部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二,看到入迷,特地买了常在心在剧里的同款索爱手机,也是真爱无疑了。
努力找到了一个正面图,啊,好怀念翻盖的手机……要说真爱,还得是《溏心风暴2之家好月圆》我几乎每年都会看一遍,已经到了随便截一帧图就能大概猜出是哪一集的境界;片头曲、插曲全部都会唱,如果在大街上无意间听到都会有一种”被点亮“的感觉;所有演员都喜欢,哪怕演技不过关,我还是带着角色滤镜觉得Ta没有黑点,况且和第三部比真的要好太多了。
还记得第一次去香港时,住在沙田的朋友家,特地转了两趟车到北角,就是为了看看剧中荷妈一家住所的拍摄地。
而后来,北角也成了我每次到香港必去的最爱区域。
就是这栋楼,在春秧街的后面关于演员"># 关于演员虽然看了这么些年,一方面角色与演员还是分的很开(不像看甄嬛传,演员已经与角色永恒挂钩了);但另一方面,角色的某些小特征还是被我印在了演员身上,比如林峰,相比于《使徒行者》里邪魅狂狷的形象,更喜欢家好月圆里的暖男形象。
因为是台庆剧,所以在当时可以说是萝卜开会,噢对不起,是群英荟萃。
很多之后的视帝视后在这部剧里还在演配角,但也已经初露锋芒。
比如黎耀祥,演一个年轻时因为钱背叛荷妈后来迷途知返的做饼师傅,戏份不多,而且与后来的巾帼枭雄系列差距非常大。
还有杨怡,那个时候就已经预知到她以后要做一姐了。
一来她的角色阿月在剧里的身世坎坷,适合安排冲突剧情;二来虽然每人都有围绕自己发生的剧情,但关于阿月的格外多,且不仅多,在其他人作主角的剧情里也经常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就是据我观察她的服装特别多……
哭起来也还是美的陈法拉也是特别要提一下,当时的五小花之一(话说这部剧里占了四个诶)。
因为扮演的角色无法说话,所以需要她用表情和手语等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整部剧40集,光是手语就够难学的了,而且还要加上后期的配音,甚至后期添加的配音的语音语调都能毫无违和,我还是蛮服气的。
关于剧情"># 关于剧情虽然《家》的剧情的拍摄没法像《甄嬛传》那样每一帧都可以分析出长篇大论,但40集的长度的确有很多可以说道的。
如果喜欢看撕(哔),那一定会看的很过瘾。
前半段争子女,后半段争老公、争家产,可以说是从第一集撕到最后一集。
撕亲人,撕恋人,撕好友,撕同事……一点点小事也能吵到天翻地覆。
经典的是,几乎每一集的末尾都是一个小高潮——互扇耳光啦、滚下电梯啦、姐妹反目啦等等。
哪怕看过很多遍,再重看也会很爽!
百度搜到的扇耳光镜头,爽!
矛盾最集中的荷妈与阿红比较经典的一幕。
Jo饱与孩子们聚天伦之乐,喝到烂醉,阿红打电话来催他回家,荷妈直接接起来怼过一句,很解气。
隔几集就会出现一些耍宝与逗乐的剧情,但又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每次有类似的场景出现,都是在缓解紧张的剧情,有张有弛,所以剧情发展让人更为印象深刻。
比如前一秒还在为失恋的阿庆而难过,下一秒就能看见为了安慰阿庆而扮丑样的Jo鲍。
比如前一秒荷妈生日时孩子们集体”换装“表演,下一秒就能看见Sa姨故作姿态的声泪俱下。
感情戏是有一点小遗憾。
每一段都七零八落,毕竟不是都市感情戏还是可以理解的。
林峰和钟嘉欣的cp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看了这么多遍觉得也还OK啦。
只是我看了这么多遍,最喜欢的还是片头曲里的这个剧中删减掉了的镜头。
因为大团圆结局之前一直是男方默默付出,而女方是“想触碰又缩回手”,只有这几秒是调转过来的女方挽留男方。
钟嘉欣的另一位cp是黄宗泽。
其实挑出来看剧情,黄宗泽演的dr.凌真的蛮渣的。
先撩者贱,撩完又装清高,后来又持续的优柔寡断……但能把渣男演到不讨人厌,最近我能想到的除了他就是雷佳音了。
还有一个tips,如果想要学粤语,这部剧是非常非常好的启蒙,就像以前学英语都看老友记一样,金句频出,还有许多粤语的俚语,很好笑也很好学。
比如最经典那句“唔使惊,荷妈系大厅 ”、“阿婆跑得快,一定有古怪!
”等等。
最重要的是语速与发音都很适合初学者用来练听力。
身为北方人的我本人,能横行在粤语地区80%就是拜它所赐。
至信和于素秋的经典场景,当初这段绕口令我也是默默学了很久关于角色"># 关于角色虽然是大家族戏,但几乎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且每个人物都有至少2-3集的支线剧情是围绕自己的。
这也是我觉得编剧很厉害的一点:毕竟角色众多,大家庭里除了七个子女外还有父亲、母亲、后妈、爷爷、奶奶、姨婆、舅舅……它不像情景剧每集都是一个故事,所以要在推动大背景发展的基础上在演绎个人的小剧情,我觉得其实是很难的。
每个角色都很独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剧情既凸显了性格,反过来也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戏剧冲突更合逻辑。
上面也说到,杨怡有好几段段故事是围绕她的,其中有两段都是与离家出走有关。
虽然原因差很远,但不过讲真,除了衣服有变化外,演技上没太看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然杨怡本人我觉得还OK啦,纯粹是吐槽一下编剧同一个梗用两次。
分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离家出走关于插曲"># 关于插曲我记得我第一次完整看完《家好月园》,mp3里就多了十几首歌来回循环,可见片中的配乐选择是多么良心,每一首歌都完美的契合剧情与人物性格。
片头曲《无心害你》不多说,当年在香港人人都会哼几句;而其它比如代表管家仔的《爱不疚》、代表于素秋与凌志信的《Ice cream》(这首非常好听,当时看完剧搜了很久才搜到这首歌)、代表阿月的《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代表阿庆的《分分钟需要你》等等也都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的港乐也出现的恰到好处。
像阿庆与男朋友分手的时候背景乐是张智霖的《祝君好》;于素秋与管家仔在KTV合唱《现代爱情故事》;于素秋与志信重逢,在ktv合唱了孙耀威的《再见不是恋人》,喜欢听港乐的也会遇到很多小惊喜。
小彩蛋"># 小彩蛋
这两位跑龙套的警官就是隔壁《法证先锋》重案组的阿sir啦
最左这位出镜时间不到一分钟的就是黄智雯啦,是TVB的小贾静雯。
之后慢慢上位演到女主,太不容易了写到这里,感觉差不多了!
剧荒的、没有电视剧下饭的都安利你们来看这一部戏嗷!
每年必会重温好几遍的港剧,相比较第一部溏心风暴我更喜欢第二部家好月圆,喜欢第二部里更多的人情味与兄弟姐妹的那种感情。
非常喜欢荷妈这个角色,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角色是个老好人,太懦弱,但是我觉得是因为荷妈她不把一些事放心上,在遇到原则性问题和涉及到自己小孩的问题上时她很坚定,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母亲。
还特别喜欢家好月圆庆中六个小萝卜头,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感觉特别好。
为什么说她被命运戏弄了呢?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被外公捡回来,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不用无家可归,能感受到家庭温暖;他又是不幸的,因为她始终无法改变养女这个身份,她始终无法被家人真正接纳为一分子,就是说对待她始终和对待亲生的还是有区别的,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对她不公(不包括管家仔阿秋阿庆阿卡),此处特指Sa姨、奶奶、JO鲍和阿红,轻指荷妈和外公。
她是全家人中最有正义感也是最仗义执言、敢作敢当的那个。
不像荷妈那样过于忍让,为一些完全没必要的事情忍气吞声,空让好人受罪、坏人得逞,就像她处处容忍纵容Sa姨的种种恶行,如果是我我就骂死那个死八婆,打她几十巴掌,然后一早把她扫出家门,断绝关系!
这种两面三刀的厚颜无耻的卑鄙女人,我真不敢保证会不会弄死他。
但是荷妈就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她觉得要维护家庭和睦,就要求子女打不还口骂不还手,逼阿月忍阿Sa的多番伤害,逼阿月受屈辱,被表叔公冤枉苛责,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其实说到底,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就是荷妈做人太软弱太善良,永远以忍让为宗旨做人,他不知道不公道的事情就应该反抗,卑鄙无耻之人就应该揭穿他惩戒他,而不是一味讲包容以和为贵balabala的迂腐道理,这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好人含冤受屈,坏人逍遥快活。
二,就是因为阿月是养女的关系,这也是阿月坎坷命运中的硬伤。
因为她是养女,所以一旦搞事,几乎所有半好半坏的人、坏人都把矛头首先指向了他。
sa姨看他不顺眼,从一开始就闹佢;阿红、Jo鲍同奶奶,在几个子女回不回家好月圆工作的事情上,也不问原由地一口咬定阿月是挑拨离间、分化家庭的那个;表叔龚也穷凶极恶,贼喊捉贼,反过来像疯狗一样指责阿月心肠坏、冤枉他。
换了是阿好或者阿庆揭露他的坏事,他未必敢如此乖戾放肆,狗急跳墙。
可能只是死不承认,不敢反过来冤枉别人。
讲真,整部戏里面,阿月的三观和行事作风最正确合理,她善良包容,关心家人,孝顺听话懂事;又不失正义感、勇气和胆识,敢于与恶势力斗争,不会像鹌鹑一样躲躲藏藏、逆来顺受。
如果她不是养女,如果她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如果她也能被当作亲生女一样平等对待,不用被人划分等级,也许,她会活的比所有人都自在、幸福和精彩吧。
(P.S.剧集中说到她成绩原本挺好,完全可以上大学的)
很感动。
荷妈给20W红包的时候,觉得母爱的伟大,虽然是为了帮SA姨。
但是说到孩子的时候就特让人心寒。
林锋真的太完美了,给钟嘉欣买衣服鞋子的时候觉得很可爱。。。
有点傻,就像自己曾经做过的傻事。
只有和那些傻过的人才好意思提起。
不过他们中间还会插入黄宗泽,内心还是希望能和林峰一对。
越来越好看了。
陈词滥调不过是蜗居家中的添加剂,一包方便面离开了一包调味料,正如同深居简出的日子少了晒晒心事的网络,一样是无滋味的。
昨晚偶然在电视上浏览到某某卫视在播着溏心风暴,这部07年在TVB火热的家庭伦理剧,虽然收视上不敌雯女的师奶剧,位居第二,但是情形堪比当年的金枝欲孽,在台庆上由主角到配角再到幕后,齐齐获奖,这么巧的是,金枝当年也是拿了收视第二,第一是由栋笃笑黄子华和叉烧饭蔡少芬的搞笑侦探剧夺得。
家好月圆有了第一部的造势,自然关注更多,加上从一开始就出现家变等剧情,收视想不高也挺难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评人物塑造了!
李司棋:大契/荷妈,同样是道理天后。
第一部是家中权威,全家上下由大到小无一不尊重她,连奸人小契也是忍气吞声了三十年才开始作威作福,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她的金句够有魄力,家中每个人都得听,连死后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唐家上上下下,尤以陈豪饰演的得得地最为严重。
第二部,荷妈说难听就是一个弃妇,辛辛苦苦养大身边的三个儿女,只可惜阿好一个做饼师傅,养女阿月工薪仅九千,阿庆因为是哑巴,自卑得连工都没上,家中还有个年老的父亲,好在几个儿女对她的尊重不比第一部差,权威还是有的,不过是在小家庭里面。
角色对比,大契拿视后是理所当然的,金句怎么也比烂Gag有杀伤力,正气凌人的感觉始终更深入人心。
荷妈也捞得个我最喜爱女角色,毕竟剧中荷妈几处发威把红姨弄得无言以对。
夏雨:鲍鲍/JO爸,软弱男子变坚强。
第一部是个好老公好爸爸,对大老婆尊重是道,对小老婆疼爱有加,对子女更是关怀备至,实属二十四孝老公兼老爸。
如果不是多年前犯下的错被揭发,害得大老婆癌症复发,小老婆就没有机会可以谋家产;不过有一点他是清楚的,就是大老婆的话永远是对的,为此一再拖延与小老婆的注册,只可惜终究被骗,等到醒悟时已经太迟了,争家产由此而来。
第二部严格来说是个现代陈世美,抛妻弃子,贪图殷红年轻貌美,虽然中间曾想割舍,可始终输给了女人泪。
刚开始依旧是一副负心郎的样子,其实还是软弱在作祟,而且家中还有一老母坐镇,更是手足无措。
好在中途悔悟尚早,认清殷红真面目后也开始倾向荷妈一家,所以与殷红翻脸后就引发争家产。
角色对比,JO爸虽然和鲍鲍一样软弱,不过JO爸的性格上变化比较多,没有一再听信奸人言语,该发火的时候就发火,这点上夏雨拿捏得都很好,自然更得人心,拿视帝也是很正常的。
鲍鲍虽然没拿奖却让后面的视帝之路更顺畅,也不失为一个好结果。
关菊英:小契/Sa姨,奸诈女子终醒悟。
第一部是个一个十足的反派,在唐家忍气吞声三十年,为的只是有朝一日夺得大权,然后一举拿下唐家的财产。
其中挑起无数风波,害得大契病发身亡,气得鲍鲍中风,可谓坏事做尽,最后在争家产一案中落败才知道亲情的可贵,奸人始终会醒悟。
第二部虽然不是十足反派,但也是好事多为,逼得阿月数次离家出走,破坏荷妈和外公父女情,骄纵嘉美撒谎骗人,一天到晚放负能量,数起来恶行挺多的,不过因为没钱又没势,再怎么恶也只是一些家庭小事恶不到哪里去,最后回归善良,大义灭亲。
角色对比,小契够奸诈,只是她奸诈在装可怜,和殷红的强硬有魄力,所以她也只能拿个我最喜爱女角色。
Sa姨两边不着际,做好人没荷妈好,做奸人没红姨奸,当然拿不到什么奖咯!
米雪:莉姨/红姨, 工作能人,只在忠奸。
第一部是唐家生意打理人,工作能力高,因此鲍鲍才能高枕无忧。
论戏份只能算配角一个,不过在大契死后才发挥真正的作用,连小契都要等她离开香港才敢乱来。
第二部是十足奸人,做小三做到她那样算是一绝了,不仅牢牢掌握住生意,丈夫也不敢逆她的意思,连婆婆都被她讨好,子女们也在她的掌握之中。
不过电视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人有好报,坏人会有天收拾的,所以红姨依旧逃不出这个命运,最后被女儿出卖,落得惨淡收场,也就收心养性了,囧……角色对比,物极必反,米雪颠覆了两个角色,演技自然了得,加上TVB近年来分猪肉嫌疑,所以视后到手实属正常。
陈豪:得得地/阿卡,浮夸男的细微差别。
第一部是个很浮夸,同时又是一个痴情孝顺的角色。
对常在心一条心,对唐家负责任,绝对是一个绝世好男人,虽然样子长得差一点,不过相信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他始终还是会成功的。
在常在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唐家陷入危机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样的男子果然是拿视帝的角色。
第二部同样浮夸,但是不再痴情,因为痴情有了另一个人了。
虽然犯了男人一般都会犯的错——被女人迷了,但是在正义面前还是坚守自我,尤其对嘉美的那几话简直太痛快了,同时在甘家还是个无间道的角色,虽然戏份被删减了,不过这几场戏已经足够让阿卡在剧中脱颖而出。
角色对比,凭着得得地的出色发挥,加上第一部实在没人可以比得上,所以拿完最喜爱男角色再拿视帝,一时风光无限,一哥地位牢不可破。
阿卡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无奈让戏给夏雨和林峰,没捞到奖也是意料中事。
钟嘉欣:常在心/于素秋,善良女子左右摆。
第一部是一个善良但是自强不息的女子,虽然剧中不乏眼泪,但是也算哭得合情合理,对爱情即使天真但也懂得舍弃,最后在法庭上为唐家辩护也表现出一点才能出来,总的来说,常在心还是有值得表扬的地方,不过剧霸本色相当明显,每一集几乎都出现她的身影。
第二部的于素秋就完全不行了,首先造型难看,其次角色比起第一部就更没性格了。
常在心的哭功不输于素秋,但是于素秋哭得太离谱,好也哭不好也哭,对爱情摇摆不定,不想做第三者却又老放不下,有如此奸诈的妈妈她依然可以若无其事,最后还来个大义灭亲,真是囧到家了!
角色对比,如果常在心让她有了点观众缘,得以进入视后五强候选,那么于素秋则彻底毁了她,成为剧中最受唾弃的角色,成为家好月圆里面受害最深的一位。
林峰:程亮/管家仔,多情公子变痴情。
第一部是一个翩翩风度的大律师,多情的本性让他徘徊于常在心和水擘擘之间,最后知道最爱常在心时已经太晚了,不过中间的日记告白和车祸死亡倒是赚了不少人的热泪,虽然是游离主线的配角,不过观众还是颇为接受的。
第二部则是退了浮夸气的得得地,痴情但是起不到得得地对家庭的作用。
他的好仅仅表现在对于素秋上,在家庭上他没起到大的作用,唯一有点看头的事管家仔劝服奶奶那一幕就再也没有了,或许林峰无论从外形还是气质始终不适合演太草根的角色。
角色对比,程亮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配角,角色的出位得益于演员自身的魅力与演技。
管家仔虽然角色讨好,但是没有把重点放在对家庭的作用反而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三角恋之中,所以只能拿个我最喜爱男角色来安慰自己。
杨怡:卓文丽/阿月,媳妇变养女又变媳妇。
第一部戏份不多,很多时候是人肉布景板。
曾经是有夫之妇,后来嫁入唐家也惹出了不少麻烦,好在大契人够正气,最后训得家嫂听话。
第二部得以饰演养女阿月,角色的挑战比其他人大,杨怡也演得不错,几次离家出走是属于她的高潮部分,是戏份众多女孩中最有看头的,有点类似常在心的自强不息。
角色对比,第一部不痛不痒的角色没能为杨怡带来什么,第二部养女一角让她拿了女配,也让她重新受到无线重视,阿月对她来说算是事业第二春了。
黄宗泽:阿娇/Dr 凌,家中骄子变花心男。
第一部原本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儿子,爱上有夫之妇之后麻烦越来越多,后面受小契挑拨差点与得得地翻脸,好在懂得悬崖勒马,和老婆孩子一家幸福。
第二部沦落为花心男,只负责与于素秋的感情戏,戏份少得可怜又不讨好,比第一部还惨。
角色对比,两部的角色都不好,第一部戏份主要出现在家庭戏,不过风头全在陈豪那里,连游离主线的林峰都比他吃香。
第二部就完全是毁人的角色,演个花心男都没林峰好,给人一种始乱终弃的感觉。
陈法拉:至欣/阿庆,任性女变乖巧哑女。
第一部是个千金大小姐,一心为了拍拖,差点泥足深陷,后面被妈妈点醒,懂得迷途知返。
第二部变身乖巧哑女,几场手语戏相当感人,演起哑女似模似样,善良起来又不会很牵强。
角色对比,第一部做任性大小姐不咋样,第二部索性装聋作哑,立刻引起观众共鸣,不得不佩服陈法拉在角色塑造上的能力。
不管是小女生,抑或妩媚女,还是乖巧哑女,她都能驾驭,阿庆也帮她洗去之前姣精的荧屏形象。
黎诺懿:至欢/阿圆,乖巧男变软弱男。
第一部是一个善良的男孩子,就算亲生妈妈是一个奸人,始终没有站在妈妈那一边。
这点和于素秋相似,不过幸运的是他不用一开始就充当磨心,到最后妈妈真面目出现的时候,剧情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第二部完全就是一个软弱男子,被红姨牢牢抓在手中不敢反抗,后面又被嘉美那么欺骗,感觉和开头的JO爸十分相似,两父子同病相怜吖!
角色对比,一样是没啥心机的人,阿圆戏份更少,连中仔都时不时充当人物布景板,他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似乎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红姨利用来威胁荷妈还有被嘉美骗而已,毁人程度当属最严重。
阮兆祥:波舅父/Sa的老公,小人的威力变小。
第一部的波舅父在家里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小,很多纷争就是由他挑起,虽然幕后操作不是他,不过他的小人嘴脸倒是挺让人讨厌。
第二部戏份被删减不少,变成Sa姨的老公就注定不会有太多戏,同样是小人,但也随着Sa姨的变好也变好了。
角色对比,波舅父让他捞得个最佳男配,第二部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综上所述,溏心两部受益最多的始终还是一群老人,李司棋、关菊英、夏雨、米雪,陈豪、林峰早已上位,两人只是借此拿奖而已。
钟嘉欣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气没了,杨怡再次受到赏识,陈法拉成功洗底。
黄宗泽在这两部戏一点好处都没捞到,反而留下不好印象,黎诺懿原本该凭此剧拿07年的男飞却无端成为高层斗争牺牲品,第二部更是任人摆布的烂角色。
当年的旧作,来豆瓣补个档 -- 起初看家好,本是一集一集的追剧,看那一家人吵吵闹闹,疯疯癫癫,看着看着就没了耐性,甚至无法等到BO的出场,就匆匆离去。
一直以来就无法理解家好里面所谓的伦理道德,荷妈,JOE鲍在我眼里似乎比那个红姨更似坏人,却被包装的一个正气凛然,一个知错能改,然后那一家子家好月圆了,所谓的坏人恶有恶报了,这样的幸福,真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痛快的骂破坏你家庭的人然后变身成正义再去破坏别人的家庭,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丢下糟糠之妻的丈夫,一个无视孩子的父亲可以被这么轻易的原谅。
尤其是JOE鲍,他又是凭着什么去指责阿红,把自己今时今日的遭遇全推过去,那么在他痛快的落井下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最后是谁抛妻弃子,是谁无情的丢下那些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孩子,又是谁一次又一次的背叛,真是可笑可笑。
扯远了,没想到隔了那么久还是能对这部戏发这么多牢骚,呵。
其实对于喜欢泽的人,这部剧看OB的剪辑版就足够了,别的看着伤人也伤神。
说回信秋的爱情,尽管是支离破碎的,但这么多BO剧里的爱情,我却到现在还对他俩的故事念念不忘。
总还记得OB出场时那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就好像忘不了雨中相互握紧的双手,斑驳的灯光下念念有词的猪脚姜,还有深深印在机场里的那一瞬回眸,和那一句“对不住,bye-bye”。
初看的时候,总把他定义成一个脚踩两条船的负心人,恨他的犹豫不决,恨他的拖泥带水,总觉得是他,导致了三个人的悲剧。
恨着恨着才发现这个男人原来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可恶,而他的悲剧只不过是因为他的不忍心不够狠不够自私,于是,他的那些犹豫反而变成了我的心疼。
其实仔细想想,他,总是不能彻底背叛咏琳的,即便他们之间或许从来就不存在爱情。
当初在英国,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是她和他一起吃苦,一起流眼泪,一起成就了今天这个事业有成的凌至信。
和她在一起,他是感动多过于爱情的,所以不爱了他可以转身就离开,可如果他欠她的不只是爱情,他又怎么能够背叛良心,就这么把她抛弃呢。
而对于于素秋,只能说,谁让你遇到的爱上的是这样一个背负了太多的凌至信呢。
所以即使你们再是相爱,从遇见的那一刻起,你们的结局就是注定了的别离。
只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后,当他们分别过着没有对方的日子,也总会有那么些瞬间回想起当年的他和她吧。
走在南丫岛,会想起和你拉着手,相互靠着的温暖;看着育婴室的新生命,会想起那一声“哥哥、妹妹”的叫唤;或许再也不敢去天台,害怕被太多的回忆侵蚀;或许会不敢去机场,害怕回想起那一次无法挽回的诀别。
也许这样会更好吧,在没有彼此的以后,总还有一些美好可以回忆。
也许天长地久,只是时间的荒谬,我们相爱,只是不能到老。
才看了5集,太TM好看了!看的老子泪眼婆娑的~~//终于看完了,看的我很纠结。不过20集之后没有之前精彩。超喜欢管家仔,超讨厌于素秋和凌至信。阿红很可怜,每次做坏事都被人揭穿,哈哈~~
无聊到我连杨怡部分都没看
感觉每年都要重温一下系列。循例钟嘉欣的部分都要跳过
唉……一般般,絮絮叨叨的
Bosco!
第一部好睇。懷念常在心與Alfred~
老套的家族纷争TVB大戏,拍的还行。由其是全家人一起用手语唱歌的那几段很喜欢,《分分钟需要你》这首歌很好听。而且这一次我终于没站错CP,钟嘉欣和林峰的角色在一起了。难得的我没站错CP~~
太师奶太韩国了 让人受不了 @2011-03-15 13:55:05
现在真的无法接受这种价值观…
道理教母一说话,我就得调小音量
无聊
管家公!!!
荷妈真圣母,剧中所有的反面人反面事好像都是为了衬托她的伟大她的无私她的英明。
剧情突兀没有逻辑 林峰钟嘉欣的戏很无聊很多余
是真的不喜欢钟嘉欣难得的有杨怡和46两个我喜欢的,可惜两人的cp都不好吃
老早就听说过,结果看了一集就三观崩坏 怎么大老婆小老婆同一屋檐下一家团圆这种剧情都有???剧情也是不知所云 感觉有病一样 我滴个神啊。。。这剧本这主题这逻辑这台词简直是灾难级别的。。。比如第一集我觉得弄成一个15分钟的小品就可以演完了。。。虽然我看得不多,但是港剧啥时候变成这样了?
哎,我一回家就看师奶剧。。。。
2没1值得看
居然这么高分,如此难看的剧,太呱噪了
拖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