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传

黛玉传

主演:马天宇,闵春晓,邓莎,陶昕然,李琳,郑毓芝,陈鸿梅,孙艺洲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黛玉传》剧照

黛玉传 剧照 NO.1黛玉传 剧照 NO.2黛玉传 剧照 NO.3黛玉传 剧照 NO.4黛玉传 剧照 NO.5黛玉传 剧照 NO.6黛玉传 剧照 NO.13黛玉传 剧照 NO.14黛玉传 剧照 NO.15黛玉传 剧照 NO.16黛玉传 剧照 NO.17黛玉传 剧照 NO.18黛玉传 剧照 NO.19黛玉传 剧照 NO.20

《黛玉传》剧情介绍

黛玉传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孤苦无依的林黛玉(闵春晓 饰)来到了外祖父贾家,住进了繁华秀丽的大观园,解释了少爷贾宝玉(马天宇 饰)。两人青梅竹马陪伴着渐渐长大,曾经单纯的友谊慢慢转变成为了矢志不渝的爱情。 然而,这段恋情却遭到了贾家这一封建大家族的坚决反对。贾宝玉被安排同贾母(郑毓芝 饰)相中的大家闺秀薛宝钗(邓莎 饰)成婚,虽然贾宝玉对这门婚事颇为不满,但最终拗不过家族的巨大力量,不得不就范。得知贾宝玉的婚讯,林黛玉伤心欲绝,没过多久就因病撒手人寰。正当薛宝钗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幻想之时,贾宝玉却为了反抗既定的命运,选择了不告而别,离家出走,从此了无音信。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总统的女儿大汉风之韩信点兵超级精英我爱你莫里斯流星人人都在谈论杰米你好,爱,再次4400第一季风云破杨贵妃神秘法医第三季浅情人不知英雄教室女神.Angela天军新刑警本色一年到头理发师陶德:血宴共戮鲁南抗日游击队电哪吒战争游戏塔尔萨之王第二季指定幸存者第三季上帝的口袋订阅不伦茱利亚X3D橄榄树之恋韩城攻略刘少奇的故事黑磨坊

《黛玉传》长篇影评

 1 ) 至少能看出来主创是看了书的

可能是预算和年代原因,整个服化造有些简陋,但跟李少红版相比,起码可以接受。

个人觉得最大的槽点是化妆。

尤其是眼妆,所有女性角色都画出了浓浓的夜总会风。

连林妹妹都是浓眼线配苍蝇腿睫毛。

这演员本身虽然婴儿肥没退,但气质是贴合的,无奈妆面太脏太重,严重遮盖了林妹妹的仙气,好几场的服装还出现了清朝旗装高领盘扣,弄得林妹妹整个脖子都不见了,婴儿肥更加明显,一副营养过剩的样子。

另外可能演员都是选秀出身,缺乏演戏经验,很多演员演技都很尴尬。

几个主要配角的选角也有问题,大丫头们普遍不够漂亮,娇俏不足木纳有余,相反倒有个婆子长得和刘涛有几分相似,要是好好扮上说不定比晴雯还靓。

连袭人都比晴雯漂亮,这是不科学的。

尤家姐妹面相年龄太大,二姐年纪都和尤氏不相上下了,看起来至少孩子都十几岁了。

三姐演员整容痕迹实在让人无法忽视。

湘云虽然顶着双丸子头,看起来还是比宝姐姐大了好几岁。

这些演员和角色不贴合,看起来尤为出戏。

再说马天宇,演技拙劣,完全无神就算了,整个状态太娘了,太太娘了。

我可以理解为了突出少年宝玉的天真,需要少年化处理,但少年化绝不是娘。

贾宝玉虽然长在脂粉堆里,还有同性倾向,但他绝不是娘炮。

这个宝玉完全就是个姐妹。

粉丝勿杠,杠就是你对。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好剧。

故事线清晰,逻辑合理,尊重原著且有自己的理解。

能明显感受到导演和编剧是读过书的,并且是理解了故事内核的。

尽管有各种不足,但并不影响观众进入故事。

我相信如果资金充足,演员选择空间再大一些,会更好。

 2 ) 其实这像个同人

其实这部剧比起红楼梦翻拍或者什么的,更像是红楼梦的同人剧。

不过这部剧虽然像同人剧,但是却比新版红楼好多了。

之所以说这部剧像同人的主因是因为剧中各个人物的人设和书中不太一样,比书中要乐观开朗一些的林妹妹,比书中还要渣的宝哥哥,少了几分圆滑的宝姐姐。

多着人间烟火气息的惜春……所以看着更像是红楼梦同人。

 3 ) 黛玉传

只看一集就妄断这剧太差的有点过于武断和片面。

首先,剧组资金不够,场景道具不如其他版本是必然;初见黛玉,也觉得她与黛玉形象不符。

但是细细看下,这剧中人的演技是在的,闵春晓的黛玉可能确实与原著不是完全吻合,之前看87版觉得黛玉甚是尖酸刻薄,但是同样的台词到了这个剧里面,我却觉得黛玉所言完全合情合理,虽有时有些小性子,倒也情有可原。

原来看老版的时候年纪尚小,不明白黛玉处处尖酸刻薄,爱哭又体弱,而宝钗得体大方,何至于宝玉如此偏心林妹妹。

闵春晓的黛玉演出了黛玉的机敏灵动,不只是只会哭和耍小性子的黛玉,缺点就是黛玉应是袶珠草转世,是还宝玉一世的泪的,但是这一版闵春晓的哭戏有点差呀,怎么都没感觉哭出来,过于爱笑,过于活泼了,不从原著来说,这样的林妹妹是真心惹人爱惹人怜。

87版和新红楼我也看了,但是都看了不到一半,小时候读红楼,也是囫囵吞枣,摸不出人物关系和头绪,只有这部剧吸引着我两三天看了20多集。

87版很经典,我也看过一些,但是感觉颇有戏曲风,节奏缓慢,有些表达过于含蓄,看的朦朦胧胧看一半就弃了。

新版的也看了一些,但是看了几集觉得画风好像鬼片,看了几集有点怕怕的,尤其是贾瑞之死那里看的怕怕的,也弃了。

这一版的拍摄我也不说是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这部剧节奏快,人物关系明朗,很多明明是同样的台词,放以前听不懂现在也都懂了,只能说这部剧比较适合我,看完这个想着再去看看其他版本的以及原著。

总之,对这部剧是超爱的。

 4 ) 我最喜欢的关于红楼梦的剧

其实,在很多关于红楼梦的影视剧里,我最中意的就是黛玉传了。

大家怀念的经典87版,在现在看来,服装不好,清晰度不高,看着很是费力,陈晓旭翻个白眼吓死人,而且宝黛两人明显年龄太大,在一起打情骂俏很是让人难受。

新版红楼背景音乐盖过人物对话,林黛玉说话跟猫叫似的,声音小,太小家子气,根本不符合林黛玉大家闺秀,名门贵族的气度。

而且台词明显照抄原著,旁白无处不在,演员没有表现力,王夫人太老,贾母一脸阴邪,看到宝玉承欢膝下,顿觉恶寒。

袭人太丑,其实就是漂亮的没几个。

就是服装精致,场景如画。

根本看不下去。

黛玉传里,人物关系清晰,人物台词易懂却不失咬文嚼字,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看完红楼,只觉一团乱,但看过黛玉传,人物喜恶关系就很清楚了。

最重要的是,在黛玉传里,贾母是很喜欢黛玉的,即使到最后,因为家族利益以及各种考究,所有人都觉得宝玉和宝钗是金玉良缘,但是贾母从来没有同意过,而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是在贾母缠绵病榻时匆匆办了,贾母并没有出场。

在黛玉传里,王夫人是不喜欢黛玉的,剧中表现得很明显。

而剧里王熙凤的一生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王熙凤千方百计的收敛钱财,其中大半都是为了保全贾府的空壳子,最后事发抄家,所有人都把错误归结在王熙凤身上,最终哭返金陵,死于途中。

真可谓兔死狐悲人心凉薄。

贾府最终被抄了个彻底,男丁入狱流放,女仆发卖。

而黛玉在之前宝玉大婚时魂逝人间,最后紫鹃护其棺椁回江南。

宝玉入狱时,巧姐落难,最后是刘姥姥倾其家产赎巧姐出来,偌大贾府剩下的人竟无人愿救,真是荣极一时,哀极一时。

黛玉传里,服装精致,我挺喜欢这种服装的,发型别致,黛玉的发型真心好看。

场景也还好。

宝玉黛玉的戏挺好看的,其他场景,比如,刘姥姥游大观园,妙玉请宝黛钗去喝茶,秦可卿命丧天香楼,等等都可圈可点。

里面女的一般都挺漂亮,没见到丑的,男的也是能看得过眼的。

贾母的这个人选的极好,慈祥健壮,一看就是有福有寿,见过大世面的人。

(新红楼的贾母一看就是土埋半截的人,看得人心惊胆战啊。

)王夫人有大家闺秀的气派,行坐端庄,属于大家闺秀的心机也不算少。

王熙凤气度,胸襟,说话,确实像原著里“按照男孩子养的”的说法。

英莲的装扮极好,第一眼确实惊艳到了,袭人鸳鸯会说话,紫鹃心思细腻。

宝黛钗自是不用说,一起搭戏很和谐,四春选的极为正点,元春大家闺秀,剧里隐约露过两面,反正就是华贵富丽,隐约带点薄命。

迎春懦弱,但大家闺秀的举止依旧隐约可见,探春犀利厉害,会说话也敢说话,惜春淡薄,对待谁都不冷不热。

妙玉清秀大度,名门贵篑之风立现,妙玉的装扮很赞。

关于台词,台词听着让人舒服,背景的古典音乐拿捏的极为到位,在秦可卿出殡,宝玉替黛玉斟酒,黛玉与湘云对诗,黛玉魂逝,王熙凤哭返金陵等等,背景音乐凄婉哀绝,叫人闻之落泪。

而聚会,游玩时,背景音乐热闹开心,大家一起笑呵呵,毫不冷场。

结局简明轻快,意料之中,不显拖沓。

在黛玉魂逝,贾母病逝之后,贾府被抄了家,后宝玉出狱出家,一切白茫茫真干净。

很喜欢这是一部以黛玉为主电视剧,黛玉魂逝,棺柩运回南方之后贾府被抄家,黛玉一身清白而去,不受半点屈辱。

还有关于贾母喜欢黛玉的事儿,贾母很喜欢黛玉,大家族里孩子很多,但不一定每个都是自己的,但是贾敏是贾母亲生,亲自带大。

况且贾敏自然讨人喜欢。

贾母肯定会先喜欢自己亲生的,在某一方面,贾母看待黛玉如同自己亲生女儿一般,自然非常心疼。

在这部剧里,贾母最喜欢宝玉,其次就是黛玉,虽然偶尔可能会有些芥蒂(宝玉太喜欢黛玉了,有些时候会有些出格。

)。

但是她还是放不下黛玉,贾母病逝前,时时刻刻关注黛玉的病,疼爱之心可见一斑。

当时看的人又温暖又想掉泪。

下来是我觉得黛玉传里最让人有感觉的一个情节了。

在21集里,大家在聚会吃饭喝酒,黛玉身子弱坐在一旁,后来贾母让宝玉给大家斟酒,黛玉看着,然后走到宝玉身边拿起杯子说,怎么我的酒你就不倒了。

宝玉说,害怕你吃酒不好。

然后给黛玉倒了一杯,黛玉拿起酒要喝,宝玉说,你少喝点酒。

黛玉说,那你替我喝了吧。

然后宝玉就着黛玉的手喝了酒。

黛玉说,多谢,微微一笑,眼睛弯弯。

看到这一幕真心想哭啊,感觉太好了。

最后说一个不太开心的消息,我所看到的所有的关于红楼梦的剧里,没有一个能写出当黛玉听到宝玉大婚的消息,然后去找宝玉,黛玉一见宝玉,本想落泪,后来两人相对像傻子一样嘻嘻笑的感觉。

记得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婴宁和林黛玉的对比,一个天生爱笑,一个天生喜欢哭,后来婴宁像平常女孩开始哭了,也就再也没有当初的婴宁了。

当黛玉面对宝玉大婚的时候还能与宝玉嘻嘻的笑,也就意味着,再也没有黛玉了,她已经把毕生的泪还给了他,他们要各自离去了。

当时看到这个情节很是心酸,但是遗憾的是,还没有哪个剧可以拍出这个情节的感觉,很遗憾。

这部剧还是超赞的,不要太以原著来论事,你永远活在原著的理想画面中,你只适合在一次元和二次元里生活。

所有的作品你都看不上,都觉得不好。

我觉得这部剧里表现了我想要的东西,这就足够了。

好剧就是好剧,就是你看了一边还想在看第二遍第三遍,两年后还想再看,在你的笔记本永远删不了的文件。

 5 ) 终于看完了,针对结局写了些随感

众人云若是曹公笔下红楼的结局,必会是中国名著中最为悲情的作品。

现仅以电视剧《黛玉传》之结局,谈谈粗人心中的感触。

如有哪些内容有伤原著大雅,还请大家见谅,有何意见也欢迎大家佐证。

《黛玉传》大胆的结众家之言,观后倒觉得高鹗笔下皇上大赦宝玉中举之云云尤为可笑。

真道是一切事皆有因果,引刘心武老师妙玉罪家之女之言,成窑五彩小盖钟为线,呼啦啦地大厦倾。

后五集却确过于紧凑,自然也有许多纰漏,但也算差强人意了。

晴雯因诽谤含冤而终,虽兄嫂一段有悖原著,但宝玉杜撰芙蓉诔一段也算情真意切。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染病而终,虽不似高鹗所写,但想香菱也算是书中从始的一条线,结局未免有些轻描淡写,总觉得有所欠缺。

探春一段写的倒是尤为感人。

前写赵姨娘辱亲女,探春满怀委屈,后写探春远嫁海疆,姨娘本欢心为亲女儿梳妆,却未见的最后一面,探春窗下痛哭,一声娘叫断看官肝肠。

父母之命不可违,仅此一句,写尽了封建家庭无尽的悲凉。

王夫人为了保住家业,亲上加亲,调包一计,只害的香消玉损。

但片中此处却写得近似矛盾。

贾母既对黛玉的疼爱丝毫不减,知道黛玉香魂散去,一声黛玉,寿终而去。

这就不解,为何明明最疼的是这两个孩子,却在这两个孩子的终身大事上不再用心,冷眼旁观。

哪怕含愤而终也对的起这木石前盟啊。

谁又不会对黛玉的死心有不甘呢,昨日仍会交心感慨世事无常,知心不语,幸福犹存,今日却一天人两隔,愿还归天,欲哭无泪。

但想想既然是写书,又怎会不有个来去皆因缘注定呢,黛玉一去,贾府被抄,又有哪个女子有的好结局呢,呜呼悲哉。

片中宝玉甚至连黛玉的灵柩都没能看到,好似把“宝玉,你好……”的潜台词硬搬了出来,好狠,好无情……未免过于悲切,船夫竹竿一敲,黛玉从此再与贾府无任何瓜葛,挚爱一生,生死却不能相送。

宝钗一节权当篇幅有限,演的未免过于简陋,此处不表。

妙玉一处演的却真是大彻大爱。

云空未必空,妙玉对宝玉之情不尽言表。

宝玉落狱,后从蒋玉菡口中得知,卿竟已不惜以洁净之身陷那淖泥之中,换得有情人自由之身,那双幽怨的眼神又再次浮在了宝玉眼前,痛心不已。

袭人倒也是善有善终,本同被贩卖掳走,却得优伶相救,相许一生。

片中最后刻画最可怜的莫过于凤丫头。

贾母寿终,权归邢夫人,染病在身,家里又一无所有。

机关算尽了,反算了卿卿性命。

无权无势,所有人又都冷眼旁观。

一面带病料理着老太太丧事,一面却求着下人做事。

昔日光景全然不在,只留得回金陵娘家木船上的一丝悔恨。

有人道是恶有恶报,可谁能无过,三春湘云又做错了什么,为何也如此悲惨。

哎……只道是十二钗生的飞琼尤羡,世也难容。

玩笑,玩笑而矣……其实片中无处不在彰显因果报应。

凤姐过寿,唯独大嫂子那份十二两银子凤姐漏过不给尤氏(此处未见有人深究,不知在下这样理解是否妥当),再加上李纨一心只为兰儿,守寡过日,却怎想得为救巧姐竟一毛不拔,守寡之人,槁木死灰,枉与他人作笑谈。

而前只因收留小红,帮了贾芸,待姥姥不薄,终使巧姐脱离苦海。

而事发缘由又何尝不是刘姥姥把哥儿赏他的杯子卖掉而起呢。

世事皆有因果,孰能预料,焉知祸福。

宝玉从狱中出来,从温柔富贵乡到尝尽世态炎凉。

失魂落魄,人已空空,只可怜那金簪深埋残雪,纵然是举案齐眉,他却忘不了世外仙妹寂寞林。

片中结局唯一那句欣慰处无不是绛珠草那:“我已用一生泪水还了你灌溉之恩,如今在警幻仙姑处等你,日后一同逍遥同归仙境。

”何不像西方人所说的我们都是罪人,人来一世是为受苦,受尽了,还是要去天堂的。

佛语亦云,人世间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败之中,所谓无常。

而我只信得那一切皆要善始善终,红楼终归一梦,不要只顾着悲金悼玉,人生再是无常,我们仍要笑以对之。

 6 ) 整体尊重原著

个人已经看到26集了,我自己是觉得这部剧拍得整体很不错,很尊重原剧,虽然觉得这上面好多女演员不够漂亮好看,但表演还是不错的,很喜欢马天宇演的宝玉,因为我觉得一个富家特别有女人缘、怜香惜玉的男生就是这样的感觉气质!

所以力荐!

PS:我还没看新红楼梦,改天会看看,虽然不喜欢新版红楼梦的妆扮

 7 ) 黛玉传

其实这部剧比之新版红楼梦好太多,且不说这部剧中正常化的造型,就说说宝黛钗的选角就还不错。

这部剧中的林妹妹其实还是有几分书卷气质的,就是比起黛玉多了几分富家千金的傲娇,少了几分书中林妹妹的病比西施的虚弱。

总的来说就是剧中林妹妹很漂亮也很有气质,就是和书中林妹妹感觉不是同一人。

剧中的宝玉倒是选得还不错,却有几分脂粉团中少年郎的感觉。

还有宝姐姐也确实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和为人处事的圆滑。

不过剧中的凤姐姐确实没有书中凤辣子的那种感觉,不管是气质还是人物外形。

其次就是三春和书中的感觉也不太一样。

 8 ) 我,本是太虚幻境的仙女……

写于2012年5月27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KTV房中,若飘出这一曲《葬花吟》,实在是不应景,却是我爱唱的曲目。

今夜,经历了黛玉、贾母、凤姐等之死,大观园散了,整个繁华的家族荡然无存了,仿佛只是一夜间,绽放的百花全部凋零了。

以前也看《红楼梦》,不论是旧版还是新版,都坚持不住,唯独这次不舍终结。

以前还觉得红楼里的主角们很可爱,惹人疼,现在怎么觉得鲜有喜欢的,他们的日子过得跟井底之蛙一样,无趣无趣。

生个贾宝玉和生个蜡笔小新差不多,都是头疼的小娃,堂堂男子汉也偏爱女红,有点恶心,扶不上墙。

整天是宝玉黛玉轮流着生病,或是一起生病,古代人不敢病,一病就差不多要准备后事,而且谁也没办法,只能在跟前哭天喊地叫着病人的名字。

但唯独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些主仆之间的感情,都是多么忠实啊,很让人感动,最最喜欢的是贾母的丫头,名为鸳鸯。

金陵十二钗为太虚幻境的仙女,投胎到人间,所以,仙女本得不到平凡人该有的幸福,才有言谓自古红颜多命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仙派遣到人间的过客,都会很快地仙归了。

从小我就常常想,我要死在最美的时候,那样即便是死了,也能保持着人形的美丽。

如此强大的家族,为何也那么轻易就衰退,我一直记着凤姐在很久很久以前开场就说过的一句话——盛极而衰,想必她是整个家族的预言者啊,可惜落得这么个下场。

哎,人世间,不外乎一个情字,我同黛玉一样,一直在等待,有时会对着左边的空气,痴痴地盯着,笑得入醉,说几句话,仿佛他就在旁边……

 9 ) 观电视剧《黛玉传》(2011年)所得

说是黛玉传,以黛玉视角讲故事,但除了从一株绛株仙草讲起的片头,别的就没有了。

实则可以说是宝玉传,还是以宝玉为核心主人公,讲述宝黛钗爱情悲剧及以荣宁两府贾家为代表的大家大族衰落故事。

说香菱有些秦可卿的模样,均是身世不明者且美艳动人者。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被改编成了欢愉天香楼,扒灰扒出了快活,扒出了真爱……不仅仅是肆意窜改原著的问题,而且还是导演、编剧价值观出了问题。

另,摄影师的技术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重影晃眼头疼怀疑人生。

贾琏当着平儿的面和王熙凤说,昨夜换个姿势你就这么忸忸怩怩。

新时代红楼梦人物已这般直白露骨了吗?

如果地下有知,不知曹公会从墓里出来质问否?

21世纪现代人的我却已雷得外焦里嫩。

宝玉、熙凤被蛊,有一段旁白式唱词:“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需醒……”宝玉被打,薛蟠被冤,其直言:“我就气你们这一家子,为了一个宝玉闹的个天翻地覆的干什么?

”感觉这一版的晴雯锐利有余灵气不足,无论身段容貌语态行止。

该版认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且痕迹明显地表演出来。

李纨评王熙凤:“真是泥腿的光棍专会打细算盘。

”入木三分。

也许经费有限,房屋面积小很多,很多宴席摆在院子里,一些本该在室内做的事情,如贾环抄写经文竟被安排在室外等,难以想象这是钟鸣鼎食之家,导致人物众多是空间狭促,尤其戏剧冲突场面如抄检大观园中王善保家的如跳梁小丑般搬箱倒柜等场面,本来冲突的人物间因间距太近而莫名生出一些不自然的突兀的紧张感、冲撞之感。

根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剧大体分两类:一类是通过演绎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代表的旧式“钟鸣鼎食”的权贵大家族青年男女情婚恋悲剧,反映了旧时代大家族的衰败,表现了人事无常、世间虚无等,同时吸纳了当时最新红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周汝昌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运用),如当之无愧为经典的1987年电视剧版(王扶林执导);另一类是重点演绎宝黛钗的爱情、婚恋故事,或多或少顺带点出家族的衰败、尘事的虚无等,主要改编自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故结局大体依据后四十回内容,如宝玉中调包计娶了宝钗、黛玉焚稿、宝玉哭灵、贾府被抄(贾政一支完好)、贾母分家、兰桂齐芳、宝玉出家等,如1962年越剧电影版(岑范执导)、1989年版电影版(谢铁骊执导)、2000年越剧电视剧版(梁永璋执导);还有一类是介于两者之间重点还是宝黛钗婚恋悲剧,对家族衰落的反映和着墨不及第一类1987年电视剧版,却多于第二类2000年越剧电视剧版,同时也采用了当年红学“显学”秦学(刘心武所倡),就是该剧《黛玉传》(尤其后五集剧情)。

如始终钟意宝钗又欲借薛家财势助力贾家度过难关,借贾妃之力压过看好黛玉的贾母;袭人是王夫人爪牙,调包计竟然出自她,且全程“为虎作伥”;妙玉的成窑杯暴露其罪家之女,被贾家死对头忠顺王爷借机倾轧,导致贾府二次抄家彻底败落(第一次抄家,由于北静王从中斡旋,伤筋未动骨,且争得了探春封为宗室女远嫁南疆,为贾家躲过一劫),妙玉为救宝玉委身于忠顺王爷,得以保全的李纨不愿救巧姐儿脱离妓院火坑……陶昕然(《甄嬛传》中扮演“安陵容”)饰演的贾家三小姐探春很出彩,不啻于东方闻樱版的探春,尤其远嫁之前拜别生母赵姨娘时一声“娘”,喊出了人性的温情与厚度。

 10 ) 看红楼——从87版红楼到《黛玉传》

这些天,一直在看《黛玉传》,马天宇版的。

这是继《士兵突击》《戈壁母亲》之后,这几年来,唯一一部让我在短时间之内在网上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的电视剧。

我只能说,不是所谓的剧情精彩吸引着我,仅仅是因为它与红楼相关。

只是如此说,又不全面。

毕竟,与红楼相关的李少红版的新红楼,我确确实实地没有看完,浮光掠影地挑了几个重头戏去看了,然后便是毫无兴致一集不落地去看了。

我想,至少,《黛玉传》是美的。

虽然这种美太多的只是相对于新红楼而言。

同87版红楼相比,《黛玉传》最突出的优势仅仅在于,两点:第一,画面因了如今的科技水平,而处理得更加美感,而这种美感,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我对红楼梦美化的期待,弥补了87红楼因科技水平而无法呈现给我们的,至少太虚幻境。

第二,就是在后半部分,特别是最后结局的处理上,比起87版红楼,更合适一些。

《黛玉传》比起87版的红楼,更合适一些。

比如王熙凤的结局,《黛玉传》里完全迎合着曹雪芹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而87版的红楼里,凤姐并没有被休回金陵,而是同样地被关在庙里,而最后死去。

虽然那个被两个狱卒在雪地里拉着的镜头很悲惨,印象很深,但每每看到这部分,都感觉是篡改了曹雪芹的本意,有些遗憾。

还有,就是对宝玉最后被放的原因上,我感觉《黛玉传》里,因了妙玉的缘故,这个桥段设置得很有创意;进而使妙玉的“身陷泥淖”的结局显得更突出,也使宝玉被特殊优待而更有说服力。

其他的,就不及87红楼的经典性了。

《黛玉传》里最大的败笔,就是马天宇。

在此之前,是知道这个孩子的。

但并不是十分了解。

只知道如今有很多孩子很偶像他。

只是很遗憾,《黛玉传》里马天宇,虽然让《黛玉传》吸引了一部分眼球,功不可没。

但也正因为他饰演的宝玉,而使得这部《黛玉传》很可能成为大浪淘汰里的那个过眼云烟,而无法成为多年之后的经典。

从扮相上来看,马天宇确实比于小彤版的宝玉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干净而无害。

也不失风流公子的那种风流与宝贵气息。

甚至比起87版的欧阳版的宝玉来说,马天宇甚至在宝玉的“痴”与“呆”方面,比欧阳似乎表达得更充分与突出。

但是,整体上相比,我只能说:马天宇的演技实在是太差劲!

“痴”是痴了,“呆”是呆了,但似乎永远就那副略带麻木的神情。

眼睛几乎不会说话,太空洞。

太多的情绪,马天宇几乎全部用一个动作来诠释,那就是——若有所思的低头。

那么好的剧情设置,观众的感觉都已经到那个点上了,可是演员的表演却分明游离在状态之外,或者根本不知所“云”。

真让人起急。

而马天宇版的宝玉笑与哭的时候,我只能说,太过于偶像剧,根本无法沉淀。

另外,再说说,《黛玉传》这部电视剧。

我想说的是,这分明仅仅只是打着黛玉的幌子,来重拍《红楼梦》罢了。

或许,是因为李少红的《新红楼》的宣传太过攻势吧,《黛玉传》同期出品,无法同样以《新红楼》的卖点来与之抗衡,最后取了《黛玉传》……分明的,这不是《黛玉传》,而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红楼梦》的翻拍。

没有看过什么西岭雪写的《黛玉传》,但看过一本明清时期的一个叫绮情的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小说《黛玉传》,如今还收藏有这本书。

分明,就是从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只抽取了黛玉的故事而演绎的。

贾府故事,只是一个背景,宝黛爱情才是《黛玉传》的主线。

黛玉死了,《黛玉传》也就结束了。

记得很清楚,这本明清版的《黛玉传》,是第一人称写的,就像黛玉自己的“日记”一般:“余生不辰,命途多舛。

奇胎堕地,即带愁来。

”不知道,电视剧《黛玉传》的创作者,可曾看过这本已经历了时光沉淀,同样经典的清人绮情所写的《黛玉传》?

我只能说,很遗憾,马天宇版的电视剧《黛玉传》,不是黛玉的传记,不是黛玉的美丽又悲惨的故事,而又是一部完整的《红楼梦》。

只不过,打了黛玉的幌子罢了。

期待有真正的《黛玉传》电视剧的诞生。

《黛玉传》短评

新大陆

8分钟前
  • 天涯浪女
  • 推荐

男主很帅气

12分钟前
  • 快乐的天使
  • 还行

得于偶然的机会看到这部片子,惊讶于为何从来都不知,至今是我心目中能和87版媲美的一个版本,超越李少红版太多太多。名为黛玉传并非名副其实,还是精华版的红楼梦,没有太多的改编,延续了原作风。在装扮上更接近85后的审美,主要角色选角也都恰当适宜贴合人物。

16分钟前
  • 我不是天使
  • 力荐

感觉就是一群背台词的人,没感情。。。现代偶像剧,套上个古装的模子。

20分钟前
  • 豆友201228464
  • 较差

邓莎是真好看

23分钟前
  • 熊喵喵兮予怀
  • 还行

马宝玉还是可以的,宝黛之间不比现在古偶剧甜十倍?

26分钟前
  • 佳木成林anlin
  • 力荐

素练,你竟然还演过林黛玉

29分钟前
  • 一直一直幸福
  • 还行

有瑕疵但是看得出在用心拍红楼~

31分钟前
  • 潇声逸影
  • 推荐

看到18集。算不清我看睡过去多少次了,放弃

33分钟前
  • 予晨
  • 还行

不明真相批评篡改原著的观众,大约不知道清朝另有一部小说叫做《黛玉传》。

38分钟前
  • 水涘心香
  • 较差

拍的什么玩意儿……各个演的都跟闹着玩一样😅😅😅

41分钟前
  • Gifted
  • 很差

挺喜欢闽春晓,个人认为她的神情和言语比陈晓旭拿捏得好。

43分钟前
  • 九花玉露丸
  • 还行

妆造和演员不太符合角色,不过有的片段演的还行,

45分钟前
  • 麦兜兜
  • 较差

和87版配合着看更佳。虽然演技有的不成熟,比如林黛玉,但是大部分都很好,比如王熙凤,贾母。尤其是看得出导演很用心,没有糊弄观众

50分钟前
  • 151****3860
  • 力荐

虽然这个宝玉太娘,这个黛玉脸是肿的,这个宝钗有点瘦,这个凤姐有些老,这个平儿脸的下半部像是被刀削过,这个贾府总体来说有点寒酸,这些个服装、道具、布景、器物都有些简陋,但是至少主创人员的态度很认真,姿态很低调。总体上比同时期的新版红楼好不少,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诚意之作。

5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比新红楼好点

56分钟前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还行

闵春晓和邓莎,红楼梦中人……

58分钟前
  • 苗艺馨
  • 还行

看了第一集,黛玉太逊色,但是马天宇一直是我心中最佳的宝玉候选人,两星给马天宇。

60分钟前
  • 快滚吧胡萝卜
  • 较差

还行,比新版红楼梦强不少

1小时前
  • 南朝老三,未央
  • 还行

黛玉无一点飘逸感觉

1小时前
  • 丹墀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