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

Last Days,超脱末日(台),超脱,最后的一天

主演:迈克尔·皮特,卢卡斯·哈斯,艾莎·阿基多,斯科特·帕特里克·格林,妮科尔·维丘什,瑞奇·杰,Ryan Orion,哈莫尼·科林,罗德里戈·洛普雷斯蒂,金·戈顿,Adam Fribe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最后的日子》剧照

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3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4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5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6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3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4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5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6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7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8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9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0

《最后的日子》剧情介绍

最后的日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雷克(Michael Pitt 饰)一个通身充满忧郁气质、内心敏感纤细的音乐人。商品社会和都市喧嚣已经让他精疲力竭,他从大都会逃脱,躲在森林中的别墅。穿着怪异的他每日喃喃自语在林中穿梭游荡,荣誉和金钱,地位与名望在这一刻全部失去了意义。即便如此,周遭的世界仍不断侵犯着布雷克最后的领地。朋友、经纪人、录音室、陌生人……你来我往,不绝如缕,而真正有几人关心布雷克内心的嬗变?几日的独处后,布雷克独自在地下室演奏最后一支曲子,随后仰望天堂,不再回还…… 本片根据涅磐乐队(Niravana)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生前最后的一段经历改编,荣获2005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寒蝉鸣泣之时·扩如来神掌路迪克我独自升级-二次觉醒-女王旅途为何是吴秀在为全人类第四季大爱你们球爱咖啡屋愤怒的天使国宝说唱女团第一季美丽摩登家庭第五季爱情失事花咲舞无法沉默暗红19362036来历不明长风渡与她在一起快乐到家爱情2+1棺姬嘉依卡OVA不爱不散生死搭档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四格漫第二季前科者-新人保护司·阿川佳代-二加二杀手世界杯代码211

《最后的日子》长篇影评

 1 ) 本雅明与柯本

若干年前,汉娜阿伦特评价本雅明说,只有彻底的失败者才能够理解本雅明。

和卡夫卡一样,他们的思想或许只有通过某种机缘才能在跨越时空之后在现代社会和你产生共鸣。

范桑特的《last days》就是试图营造这么一种机缘或者是说一种情绪。

在逼仄的寓所里,卡本退去了昔日的光荣和商业上营造的光环,在这里他是孤独的象征。

在范桑特的电影语言里,长镜头特有的魅力就在于此。

 2 ) 只说两点

这个电影由于我看的是没字幕的所以不好说什么只说两点一 这个略显平淡的电影有了一首就足够了二 那个主演确实太嫩,看着很不舒服,有点做了要看科本的记录片也不用非要看这个啊 所以不用骂太多了

 3 ) 最后的日子-我乐意这样认为

友人搬家,从北京到广州,临行整理出几百张电影DVD,挑了一些感觉不错的带回来看,就有如上一张。

之前没有看过关于此片子的影评或是片断,对导演的名字也不熟悉,只是看DVD封套上的简介说是以Kurt Cobain为原型创作的片子,就理所当然地拿回来观瞻了。

想象中片子应该是情节性的,而并非如此“文艺”,各种未经处理过的自然的声响瀑布、燃柴、步履或是呼吸,男主人公如同被某种力量附体后若意识含混的自言自语或喃喃低唱,疑似异装癖的女装打扮及忽然因思绪凝滞或断档而僵化停滞的动作,还有在大而漂亮的别墅出现对比强烈的肮脏不堪的厨房,永远简单的速食食品及双性恋的乐队成员,在从戒毒所跑出来的前提下与对摇滚乐的疯狂信仰叠加成令这些事件可成立的支撑因素。

所有的一切明晰的充斥了文艺电影的气息,在男主人公饮弹自杀后灵魂忽然赤裸着从躯体上站起轻松跳跃的翻过栅栏的镜头更可以归属于已经并不陌生的“新鲜词”--意识流或是直接说成升华为对真正超脱凡尘俗世肉身束缚的自由主义中,当你说出这样的想法时肯定不会被你的朋友耻笑,如果他们也看过,他们会认可你。

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乐队排练散去后,男主人公一个人拿着吉他坐在安静下来的乐器堆中,座在角落投入淋漓的演唱一首歌曲,尽管那音色与Kurt Cobain相去甚远,但此段落演唱此歌在片中足以称为经典。

我想DVD介绍上写的导演不肯明示原型为Kurt Cobain,而且想要反映任何一个无法面对自己的痛苦的人类族群,这想法似乎过于主观,每个人的痛苦该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才符合人性。

而刚刚去百度了一下搜索结果显示这是一部被很多冲着对Kurt Cobain的关注而来欣赏影片,但这些人多半会觉得失望。

不要失望,那个用颤抖的手摆弄食物和吊带裙的男人,本就不是Kurt Cobain,而Kurt Cobain临行前的日子究竟是在做什么,想什么,世人永远不会知道,我乐意这样认为。

 4 ) 流水账

树林中隐隐自语地走着 脚步拖沓在溪流边孩子气的撒尿 获得国王般的成就都是流水账 脏兮兮的电冰箱 麦片粥牛奶香烟电视节目音乐ML乐队的成员抱怨房子阴冷 乐队的成员说要去学开喷气式飞机 谁知道这是不是胡诌的借口乐队的成员对他很失望对他不满甚至可怜他谁能指望人都是活在镁光灯下的光鲜亮丽    粗大的毛孔 因为抽烟而熏黄的指甲 油腻的发丝    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    也许他是不妥协商业侵蚀选择自戕    也许仅仅是当天吃的早饭喝的麦片粥有些许异味 心里不爽那时候借碟看他最后一场演唱会他的嘴唇贴近麦克 身上披挂着一件邋遢毛衣不大的舞台 上面的烛光 是不是都是他自己一手安排当时我们在辅导班下课回家路上 天寒地冻 会不着边际的对他盲目崇拜那些嘶吼的吟唱 随意别在耳后的头发 和女儿同步的惬意哈欠发完这些梦这些牢骚 不失时机泛酸的鄙视一下哪个哪个数学打了130多的某某接着对自己不到150满分零头的数学卷子白了少年头就是喜欢Gus Van San的长镜头拖啊拖啊没有波折的就到了悬崖边边就是看到在地板上的他 例行公事的POLICE 电视上的报道  这才是流水账的生活本身   无关其他 当他是陌生人或那个哼哼着"my girl,my girl,don't lie to me.tell me where did u sleep last night"的柯特都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5 ) 一点牢骚。

A最后的日子。

还有B刻本和音速的纪录片,1991朋克崛起之年,都牛逼。

A在虚幻里压抑,B在现实里张狂。

想当朋克就得在两个极端里疯狂跳跃。

没什么可说的。

最后想提《最后日子》里的吉他主题,那曲子牛逼啊。

你要是郁闷的时候去听,能流下脑浆和鼻血。

 6 ) 亲爱的,46岁生日快乐

今晚,有许多人在想念你。

即便或许在你看来,大家怀念的,只不过那个被VIRGIN公司包装出来的带着伤痕文化的通俗消费品。

这个晚上,我鬼使神差地摸出那把许久没有碰过的吉他。

失真的开关被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终于还是一个音符也没弹出来。

关于你的心事,其实早就与音乐无关。

DAVE GROHL搞了支甜到发腻的傻逼乐队,并恰到好处地拿了好几回的格莱美奖。

CHRIS也终于把脑袋上的头发掉尽,据说还脑子发热跑去搞起了政治。

这事你或许应该知道了。

大概两年前,和你一样离开我们这个世界,有个SPARKLE HORSE的乐队主唱应该把这些破事都告诉你了。

在我看来,你应该对这两老哥们早已漠不关心了。

还有你最爱的COURTNEY和FANCES。

你说过的那句话成了已被验证的预言————“PUNK IS DEAD”。

现在全世界都只记得她是个BITCH。

现今的PUNK,是一个被叫ARIVAL的小甜妞统治的天下。

妈的,你一定不在乎这个。

这个早就烂透的玩意,他们当标签爱给谁贴给谁贴好了。

你的朋友们。

REM和SONICYOUTH都解散了。

有点遗憾不。

我想这应该是合理的结果。

一群老哥们在一起玩了那么多年。

头顶NEW WAVE和NOISE的帽子也实在是该让他们厌烦了。

这时候结束,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在音乐的问题上,他们还是掌握着自己的灵魂呢。

你离开这快20年了。

这儿还是和你在的时候一样。

西装革履之下的道貌岸然依旧在统治这个世界。

摇滚乐或许依旧是少数人逃避的借口。

更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它是条价格不菲的牛仔裤T恤衫之类的玩意。

受难的底层只能在莫名其妙的愤怒情感中,一阵一阵地狂欢。

就像此时,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你一样。

傻逼极了,可我们别无他法。

此刻,我听着你在UNPLUGGED演唱会上唱的《SOMETHING IN THE WAY》。

这歌屌的像副画一样。

你怎么看?

好吧,除了音乐之外,我们对你这个白痴一无所知。

可你总是把自己吊在阴冷的气氛中的那种姿态,已经伤到我们这些不知所谓的傻逼的神了。

在你面前,我生怕自己又要犯了矫情。

可写这些本就是他妈的在犯矫情。

算了,什么话都被你说净了————“WE DON'T KNOW WHAT IS YOUR MEAN”生日快乐。

傻逼。

因你而被占据的时间真让我烦心。

即便如此,我们都希望你在那边依旧还在弹琴唱歌。

有你钟爱的FENDER吉他和BODDH。

亲亲你的BODDH吧,他终于带你回家了。

 7 ) gus van sant 还是大象那个,blake不是nirvana那个

blake眼神中隐约得光芒是希望照亮的嘛,cobain的吉他从来没有这样的犀利感觉,可能是他离我太远了,太久了让大家觉得陌生又一次想念他了!

我所迷念他的,我不知道是他的音乐还是他本人,但是我感到了一种疏远。

我们的孤独,我们的内项,我们的内在的疏离感和人格的分裂性都是获得自身快乐的根源。

我不愿意和别人谈及他,在高谈阔论中他不过是一个偶像或者被当作用来吹嘘自己热爱摇滚的工具,但是我爱他,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他驾驶的是Volvo牌子的汽车,因为他从一本杂志上读到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他如此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他又在自己的房子里储藏毒品,过量吸食毒品。

这种矛盾性让他极具艺术天赋的同时却拒绝作一个明星,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力自拔。

所以我拒绝在爱他的同时象一个盗墓者一样来收藏他所带来的快乐,他只属于他自己.每个4月5日已在我的日历上消失。。。

 8 ) 谁与共鸣——最后的日子

怀着对另一位摇滚巨星的追忆与探究看了这部片子。

看完之后的情绪很难讲得清楚,似乎是愤怒似乎是哀伤,但遍寻不到对象……愤怒该指向谁呢?

沉沦的社会还是愚蠢的人类?

哀伤该为谁哭泣呢?

纯粹的内心还是死去的上帝?

对于科特·柯本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六年之前,因为太过沉重,实在不敢深陷其中。

当时只是通过尚不发达的媒体与网络读过一些生前轶事以及分析文章。

而关于他的歌曲有一张不插电演唱会的磁带倒是一直放在Walkman中,A面B面不停地一遍一遍的放着,伴我度过了一段重要的岁月。

在另一位摇滚巨星hide离去的时候,曾跟某位欧美摇滚乐的歌迷探讨过死亡的话题,当然其间不免提到科特·柯本,这位歌迷的观点是虽然科特·柯本当时几乎达到了事业的顶峰,受到了歌迷们近乎疯狂的追捧与爱戴,但是科特·柯本自己的反应大意为“虽然有这么多人喜欢我的歌,但究竟其中有多少人懂得歌曲的深意呢?

”在此我们对科特·柯本死亡的真正原因不作深究,但一般忠于自我创作的艺术家而言,名利并非他们追逐的意义所在。

也许彼此言谈中所碰撞出的一丝火花都能带来万千黄金所不及的快意。

空虚与非存在感或许才是困扰他们内心的梦魇所在。

无论是借助毒品还是一死以求解脱都是摆脱这些梦魇的手段。

当一个人的思想抵达一个高峰之后,世间的名利追逐与物质享受着实愚蠢至极。

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东西,获得这些毫无满足感可言。

然而当你转而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时,会发现周遭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们一旦褪下那层遮羞布,与原始人相比毫无任何思想进化,此刻沟通与交流变得艰难且晦涩。

于是他们会同婴儿极渴望喝奶般哭泣,不停地哭泣,直到饿死……生存的意义何在?

当你抵达了最初的目标,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

原来奔跑是如此的简单,当你发现之后,是否开始试着飞翔了呢?

我已经能飞了,那么我们就去外太空吧!

那里有科特·柯本,还有hide,以及很多很多……

 9 ) 一部真诚的电影

作为nirvana的fans这个电影是不能错过的,也许有些人看完之后会感到失望。

坦白说,看完这部片子后我也有点郁闷,幸好曾看过加斯范桑特的《大象》,对他的有催眠功效的长镜头有一些免疫力。

我曾看过一些关于《last days》的影评,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说这片拍的冗长无聊,故事简单,就那几个长镜头剪来接去,还有就是cobain的形象塑造的不知所云。

我猜持此观点的不乏nirvana的歌迷,的确,与他们心目中cobain的灿烂涅槃比起来,电影里的形象肯定给fans们泼了不只一瓢的冷水。

我觉的这些观点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导演和影片的问题,而是看者太过主观。

因为影片的名字是《last days》!

last months,cobain在他最后一场德国慕尼黑演唱会上再一次失声了,而且他还曾自杀过一次(吞食药片),被抢救过来。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赌瘾,有自杀倾向,并且被已媒体百般折磨的cobain,你能指望他在最后几天神气活现的出现在银幕上?

谁会相信?

还有一些人以为这部电影会大曝猛料,诸如cobain不是自杀是他杀,什么什么寇特尼为了财产顾凶杀夫之类的。

要是电影真排成那样,我可不看,nirvana和cobain被商业利用的还不够吗?

人都死了...所以,这部电影的沉闷是有理由的。

给我印象很深的镜头有三个:一是影片开篇时衣衫褴褛的主人公在鲜绿的树林里端着枪向幽灵一样的游走,整个画面拍摄的很唯美,绿色绿得刺眼,然后他到了河边(记得好像不远处有瀑布),孩子气的在河边小解。

人和景成鲜明的对比,生死边缘的徘徊,我猜那时的cobain对生是十分留恋的。

二是在两个同性恋做爱的同时主人公在另一间屋子里弹唱的情景。

排有关于cobain的电影怎能没有音乐!

这部电影里对音乐的表现却很少(并没有像我想象当中的搞个nirvana联唱之类的,呵呵。

)电影里面有一首地下丝绒的《Venus In Furs》,这个曲子像一个标志,把前后两个长镜头拼接起来,然后主人公佝偻着演奏了那首绝唱《death to birth》。

麦克皮特(主人公的饰者,他也是个音乐人!

)的嗓子的确很像cobain,不过仔细听还是有些做作(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首曲子,特别是那段华彩。

有些人说影片没用《All Apologies》或其他cobain的歌是一大败笔。

我不这么认为,别忘了,电影的主人公不是cobain而是一个叫布莱克的家伙。

三是影片最后cobain倒在暖房内,赤裸的灵魂慢慢站起,仍觉得疲惫的爬向高处(天堂),我觉的这一点导演处理的有些主观,也许他本意是安慰爱cobain的人和cobain本人,但cobain生前不是基督教徒,可以说朋克精神是他唯一的信仰,cobain会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当然,影片的主人公叫布莱克...总之,这还是一部比较真诚的电影向cobain致敬!

 10 ) 只剩时间在流逝

初中的时候很爱看电影画报,俊男美女,注意到力弗·菲尼克斯,年轻、帅气、阳光。

后来终于看到他参与拍摄的影片《我和我的爱达荷》,可他早已去了另一个世界。

报上说他死于毒品。

导演范·桑特说:“我觉得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别的事情可能让他们压抑不已。

毒品是一个让他们释放的工具,而不是他们死亡的原因。

”《最后的日子》是范·桑特对这些朋友的纪念。

主角的原形选择了涅磐乐队的主唱科特·柯本。

死前的几天会做什么呢?

自己回答是看书、看朋友、看亲人。

问题是除非自裁,否则很难知道自己将结束于哪一天,也就很难安排好这之前的时光了。

同样,科特·柯本必须在这部影片的结尾死去已是事实,最后的日子如何过去除了他又有谁知晓?

一个人死了,带走了一个世界,从此留下一个谜。

任何人都是。

“对于一个曾经辉煌,在生命的后半程却迷失了自我的人来说,他最后的日子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仅仅是时间在流逝。

”我倒觉得,不单单是他们,而是我们大家,最终都将臣服于时间的权力,苟延残喘,看着自己流失。

我的回答是幼稚的。

如何表达时间呢?

或者只表达时间呢?

导演使用了一连串的长镜头,演员们都在即兴表演,主角只是喃喃自语,全片没有情节,全片不时的重复,甚至作长时间停留。

戈达尔说:“每个镜头都是关乎道德的”。

主人公不停的走,风景很美,内心很空,“接受还是返回的旅途?

”“老脸死了!

”他不停的呻吟,逃避一切现实中的人、生活,他需要的“死亡”在剧终被找到。

“生命是一次没有人能活着出去的冒险。

”最后的日子,电话还会响起,钟声还会响起,自己的退去,一切还在照常运转,一切的生命,退去,还有万物在运转,还有出生和死亡。

再问我死前的几天会做什么?

我想我不知道。

《最后的日子》短评

用教堂钟声,其他音乐去和,而不是去替代早在我们心中的Nirvana。

6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力荐

英文的,我看晕了

10分钟前
  • 咪丝姗
  • 还行

冗长.注意镜头运用.不同的视角体现出奇特的效果.比较有意思.

15分钟前
  • 王筱驴
  • 推荐

终究不是柯本,无关演员。

18分钟前
  • Serinlee.
  • 较差

i don't get it

23分钟前
  • wls
  • 较差

听说是科本的自传电影 抱着窥看舞台下科本的愿望看了此片 发现一个长着厚嘴唇的假科本在那旮旯发出恶心的喘气声 导演很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科特科本 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不敢以科特科本命名 他想拍个科本原型的传记电影 又想照个像点的演员

24分钟前
  • Whisper
  • 较差

若是不借这个壳的话,没准还不错,呵呵

28分钟前
  • 灰色幽默
  • 较差

其实我在想Gerry要怎么看啊

32分钟前
  • super晨子
  • 还行

这种电影也有7.0? 太他妈装B了

37分钟前
  • ecaqs
  • 还行

垃圾 毫无神韵

42分钟前
  • Mr.KK
  • 较差

生病的时候所有衣服都像是睡衣,然后会烧开一壶水。躺在阁楼上,能听到楼下窸窸窣窣的声音。

44分钟前
  • 内陆地瓜
  • 推荐

不是很想KURT

45分钟前
  • 清明
  • 较差

最沉闷的摇滚电影

46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还行

7/10

48分钟前
  • makehanabi
  • 还行

看完傳記再回顧這個電影覺得還是很真實的T_T

49分钟前
  • 薛定谔的毛
  • 力荐

太喜欢科本 以至于谁演他我都接受不了 无法看下去

54分钟前
  • 马克十一
  • 很差

我觉得很棒!实验性质的电影和安静的能让人睡着的长镜头才是对柯本最好的纪念吧也许。我真想让时间停止在练习房里自弹自唱的那一刻。

58分钟前
  • ArenA
  • 推荐

nirvana粉丝看的话一定失望,但还好我是Gus Van Sant的粉丝

59分钟前
  • 刘酸铜
  • 还行

gus范儿!

1小时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Kurt。

1小时前
  • AEROSSONER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