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潘多拉 发现这种灾难片给你展示战争天灾人祸的可怖之处 却又总是可以被人性的暖光之处所感动 这个片子立了好多人 男主 厂长 救援队 总t 总l 每个人代表一个阶层 没有绝对的去描述谁善谁恶 只是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考量 男主姜在赫一开始人设就是不学无术 好吃懒做 总想着逃离那里 一点都不靠谱 在灾难刚开始时也是最先想到要离开的 他贪生怕死没有道德感 但是却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在影片后成为了救了全国人民的英雄 因为他有要保护的人 他还是怕的 怕疼怕死 可为了家人他愿意赴死 人物内心的成长线很完整 两个小时的片子不无聊 情节设计的很合理 在逃跑的时候领导将门锁住不让工人逃跑 男主就在电闸箱旁边接线打开了门 也为后文只有男主能安装炸药做了铺垫 这里的情节简直是虚幻照进现实 (得到小道消息想要逃跑,被领导采取强硬手段锁住大门 真实的可怕)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心思去分析镜头调度 感慨拍的有多好等等 我彻底被故事本身所吸引 再次感叹韩国真的敢拍题材完全不受限制
《从本片谈中韩灾难片不同》1.我一般把广义上的灾难片分为3种:天灾的、人祸的、外星人毁灭的,无需解释。
我认为侠义的灾难片特指地球自然灾害类,也就是刚才广义中的天灾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像《中国机长》《紧急迫降》《泰坦尼克号》这种都是普通剧情片,最多算个事故片,影响范围太小,所以不属于灾难片。
2.本片我给3.5分,槽点太明显:首先,在反应堆堆芯熔毁的爆炸中,电站内部生还人员,特别是核电站老站长和后来又进去参与爆破的人,在电影中的那种防护条件下是不可能坚持到那样的,可以参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相关记录,特别是老站长,在电影中一直在极高辐射区并且没有重防护服,早都吐血倒地了,男主姜在赫居然在高暴露、高辐射情况下,讲了那么多话。
废燃料棒水池中的水以那种裂缝大小和渗漏速度也应该坚持不到引爆,而且引爆时候,即使只有男主姜在赫一个人懂爆破和炸药,但是出于慎重也不能只派一个人进去,以防止其中一个人完成任务前牺牲导致爆破任务失败。
其次,消防员尚且坚守岗位,但是军队不听指挥,毫无爱国奉献之军人精神,匪夷所思,不谈韩国军方心理阴影面积和韩国军人形象,如果一个国家军队的纪律性都没有了,那么这个国家应该处于无政府状态了。
第三,男主姜在赫的转变还是不够顺,太突兀,一个看起来混日子的人,发生危险当然要跑路,工作服都脱了,为啥不跑了然后跟着回去抢险?
好不容易跑出来了,为啥回去救人?
自己说他们建核电站时候不听我们反对,凭什么现在要为这个狗屁国家去死,为什么突然要带头捐躯?
为小时玩伴啊,为了同乡同事啊,为家人能跑得更远啊,这些理由在电影中都太突兀太牵强太刻意了。
3.如果是我来写剧本的话,我会让一开始就是男主姜在赫邋遢懒散不愿上班,然后穿插2个回忆,一个是男主姜在赫和儿时玩伴看着大人们反对核电站而长大,第二个回忆时,成年后,儿时反对核电站的一部分人为了生存而去核电站上班,其中就包括自己的爸爸、哥哥,在核电站出危险后,男主姜在赫第一个逃跑然后带着家人跑,然后插入第3个回忆,就是爸爸和哥哥在之前的一次核电站事故中悲惨死去。
核电站爆炸后,但是在跑路前找不到他儿时的伙伴现在的女友,于是他为了找到爱人,决定让嫂子带侄子妈妈先走,自己去就女友,最后女友得救,但是他自己发现已经严重辐射,可能活不长了,正好电站营救到了关键时刻,向全国征集志愿者,特别是呼吁在核电站工作过的人,承诺国家和政府会照顾志愿者的家人。
于是男主姜在赫报名,以己之命换家人和女友的安全和幸福。
实际上远不止如此,他的行为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甚至说挽救了国家。
在我的版本里,英雄从来不是主动的,他们只是想过自己的生活,他们总是被逼反抗,阴差阳错,却成了别人眼中的英雄。
这才更接近历史和现实的真相。
4.韩国的灾难电影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主角平民化,都是很普通,甚至不被关注的人。
中国的灾难片中人物光环化十分明显,仿佛他们生下来都是英雄命,等待拯救人民于水火。
韩国灾难电影是比较有危机感的,一般紧扣时事,比如本片就是受到2011年3月福岛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的震撼而拍摄的,同样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核电站数量多又地震多发,所以韩国电影界拍了一部企图引起内部反思的影片,初衷是危机感。
中国的灾难片多半是在历史中找题材,或以古喻今,或重述历史,初衷是主旋律。
由于开放时间等问题,韩国灾难电影发展比中国要早一些,所以发展阶段要更高一些。
已经从最初模仿好莱坞的视觉冲击发展到注重影片内涵,而中国灾难片基本还是停留在视觉冲击为主,剧本薄弱导致内涵较低加上表现手法的单一或者稚嫩,把灾难片拍的更加灾难。
中国需要更多有想象力、有前瞻力的好作品,希望以新冠肺炎COVID-19为契机,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灾难片可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希望能诞生几部优秀作品或者1部经典作品。
附:核污染方面,推荐美剧《切尔诺贝利》。
下面是美剧《切尔诺贝利》的影评笔记地址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233269/
公众号:你美丽伟大那么慷慨人类在至自己于死地上是非常精通的 同样精通的是隐瞒 撒谎 和推卸责任潘多拉是宙斯送给普罗米修斯胞弟的礼物-一位美丽好奇的人类女性 宙斯对普罗米修斯是怀着恨意的 因为他把火种带给了人类 宙斯想借此惩罚普罗米修斯和人类 就送了一个魔盒给潘多拉 好奇的潘多拉最后还是打开了盒子 从盒子里面飞出了瘟疫、贪婪、嫉妒、痛苦等人间的一切邪恶 潘多拉害怕地盖上了盒子 没等到盒子底部的希望飞出来韩国人以此命名这部电影 可见一斑 最近灾难片看的蛮多的 这部倒挺贴近现实的 看完赶紧查了一下 中国有多少核电站 紧张的一批本片男主是以废柴的形象出现的 爸爸和大哥在上一次核电站事故中死亡了 妈妈开了一家平价韩国料理店 大哥的遗孀在店里帮忙 还有一个上小学的侄子 女朋友是个孤儿 也许亲人也在核电站事故中死了 整个村子靠海 原本以打渔为生 可是自从造了核电站之后 鱼就死光了 全村劳动力都去了核电站 成了核电站运转的螺丝钉 一代又一代男主还是个外包的 不是核电站的正式员工 会一门维修的技术活 有一群发小 都在核电站打工 平日里烧烤吃吃 老酒喝喝 偶尔迷茫一下未来 醒来还是核电站的牛马女朋友也在核电站工作 主要负责前台接待 为参观人员讲解核电站的历史 这座核电站已经建造了40余年 有着非常坚固的结构 安全性为99.99% 此处埋下一个讽刺的伏笔影片采用的是三线叙事 另一条线是在青瓦台 年轻的总统宛如一个傀儡 1号核电站发生了事故 事故调查报告却送不到总统手上 最后是不走正常流程 直接送给总统秘书 才得见天日 总理一手遮天 显然是不想核电站发生的事故被总统知道且问责 秘书也被总理给撤职了 核电站原本精通技术的站长也被调职了 精心布置想隐瞒一切 没想到随后而来的地震 将事态扩大化 控制不住了 核电站被地震震得裂了一条小缝 为什么这么脆弱呢 原来本来停止检修2年的工程 被缩短到1个月 导致都没好好整修 就直接启用了 很多地方都没有检查到位 40多年了 就算是家里买来非常精密顽固的管道 过了那么多年 也会老化 而更换核电站零件的费用 将会是天文数字 国家为了省钱 将可能引发的灾难抛之脑后一笔糊涂账 政府的决策失误 让底层人民买单 总要有人来收拾烂摊子 裂缝引发了冷却水的泄漏 而核反应堆是需要冷却水进行冷却 如果冷却水不足 则会引起爆炸 那么核辐射爆发 就会祸及周围二三十公里的居民 要在短短1小时之内疏散几百万民众 鸡飞狗跳的场景呈现在我眼前 乌泱泱的人群从各个街头涌入 大巴 私家车 挤满了高速道路离谱的是 总理下令要隔离村子里的人 怕他们把消息传出去 影响了舆论 安排了士兵队伍武装看守 把人们关在一个体育馆里 里面的人们以为官兵是来帮助他们的 真相真的是呵呵了男主为什么是男主 那一定有他的高光时刻 给他安排了维修工的技术 那么拯救大韩民国的任务 就在他身上了 男主和他的一帮发小 从拒绝到犹豫 再到坚定 一边痛斥为什么要这么对他们 他们也会害怕 也想和家人在一起 一边为了家人的生存 只能埋头向前男主死亡前的独白令人痛心这是一部反核电影 涉及了诸多原因 迟迟未能上映
登场人物众多,展现角度复杂,能在短短两小时内把框架巨大的核灾难片理清楚、讲明白,导演(兼编剧)基本功可以。
遗憾的是,除了乏味的批判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余韵了,本质上没有触动人的地方,没有打败同年上映的《釜山行》简直是情理之中。
根据namuwiki的说法,本片150亿韩元的韩影大投资,没有过损益点,差100万人次左右,男女主的方言也被部分评论家诟病。
金南佶穿运动服本色出演邋里邋遢的普通人,以小人物的牺牲画上句号,结尾与亲人告别的戏最好;演母亲那位很好,愚且真;金明民也是,有奇妙的魅力。
整体上所有演员都好但是不亮眼,比起人,导演更关注的是大框架(这一点上他做得很对)。
以奖项来说,作品最后呈现出来的演员演技不仅跟本人的水准有关,也跟剧本情节、人物设定关系很大,不然怎么有“抬轿”的说法。
本片在奖项上几乎颗粒无收,想来也很好理解,现实向的灾难片就不是用来抬人的。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韩剧天使】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看多了韩国电影,其实大部分观众都清楚了他们的套路。
但不得不承认,韩国人特别擅长拍灾难片,韩国人民也真是多灾多难。
既汉江怪物、釜山丧尸、隧道塌方、致命流感海云台海啸、铁线虫入侵、摩天楼着火之后,这次核电站又爆炸了——《潘多拉》
影片名《潘多拉》即为潘多拉的魔盒,喻指灾祸之源,许多人用它指代不幸的礼物。
该片由金南佶、文正熙、金英爱、郑进永等人主演。
围绕核电泄漏话题展开,讲述强震导致核电站出现裂缝,在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机下,核电站工作人员、居民和消防人员协力克服危机的故事。
说起这部影片,咱们首先要了解一个事实,韩国是全世界核电站密集度第一的国家。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许多国家都决定反核,但韩国目前依然增设了6座核电站,并拟定了建设4座的计划。
影片一开始,是五个小孩之间的对话。
胖男孩儿问其他小伙伴,“你们知道发电站里面有什么吗?
”他自己说那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机器人。
另一个小男孩反对他说,“不对,是饭锅,因为那里有饭锅,我们才能享福。
”“多亏他,我们国家将来才能成为富国。
”而坐在他们身边的另一个小女孩反对了他们,“老师说,核电站就像个箱子,一旦打开就会出大事!
”小孩们都不相信,他们始终认为核电站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好的东西,不信就等着瞧吧!
十几年后,这些小孩都长大了。
他们之中有一个叫姜在赫(金南佶 饰)刚好在核电站工作,他是技术人员。
可他迫切地希望离开这里,因为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因为核电站事故失去了生命。
而他却遭到了母亲、女朋友以及其他朋友的反对。
他们从始至终都相信政府说的话,认为核电站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
“核电站的工作这么好,你怎么总想离开这里啊?
”
住在核电站附近的村民也不喜欢核电站的存在。
但是他们都没有因此而搬家和逃离,而是找到政府部门逼着他们中断运行,封闭核电站。
“若不赶紧封闭我们都要没命了!
”韩国政府,从总统到总理,再到他们手底下的其他工作人员,并没有把村民的话当回事儿。
谁知,突然发生了一场6.1级的地震,引发了核电站的爆炸……大规模强震引发的爆炸导致核电站出现裂缝,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
核电站突然陷入了危机!
傻了吧唧、没有话语权的总统,不把人命当回事儿的总理,什么也不懂的外行核电站领导,敷衍了事的下属。
又因为一部分人的瞒报、故意拖延时间,反正就是从上到下都没把核安全当回事儿。
以至于这场毫无预警的灾难,使所有人被混乱恐慌笼罩。
所有人都想逃离这里,甚至是逃出韩国,城市都陷入了瘫痪。
然而韩国政府依然不作为,还试图掩盖真相,断掉了互联网,又把人们困在核电站附近。
原本姜在赫已经从核电站里成功逃了出去。
可是核电站爆炸后,他又看到了那些受重伤的工友们被抬出来的场景。
再加上已经有不少消防员为了保命不愿进去,以及领导们停止救援的要求,他再也不能视之不理,决定重新返回核电站进去救人!
紧接着,姜在赫发现事情变得越发不可控制,除非牺牲自己,才能保住所有人的性命,包括远在外面的家人的生命。
面对死亡,谁又会不怕死呢?
就连动物看见人类要杀自己都会跪下求饶,更何况是人呢……姜在赫痛苦地哭着,“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的父亲和哥哥就是核事故丧生的,轮到自己也是这样的结局吗?
影片的结局解释到,姜在赫不是讨厌核电站工作,而是害怕这份工作。
可最后挽救国家于危难的竟是一开始就被牺牲的底层工人,每一次牺牲的都是底层人物。
可又有谁想做平民英雄呢?
无助又英勇、被逼无奈,不过都是为了家人罢了。
苦难永远压在老百姓身上,政治是灾难的制造者,普通人是权利的牺牲品。
总的来说,这是部剧情刺激、故事走向毫无意外的灾难片。
戳中人心、贴近人性、感染力和煽情程度也很强,还有就是他们把大规模人群恐慌 、骚乱拍得很到位。
愿以此为警戒,远离灾难,永远不要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都说韩国电影只敢批判政府的不作为,却从不改变现状。
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在不遗余力的过度抹黑韩国政府的形象。
可事实上,韩国政府及总统的所作所为,的确没有获得韩国人民的认可。
前几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就因为一句话引发了众怒。
他在纪念“三一抗日独立运动”104周年仪式上称日本是韩国的“合作伙伴”。
由于尹锡悦在抗日纪念日认敌为友,因此有不少韩国民众在他的雕像前边打边骂,用鞋底抽脸,是他活该吗?
整体还行吧,可惜太多漏洞甚至说不合常理的地方 ,看着难受那么大的辐射量厂长竟然能坚持一天,绿巨人吗?
既然用海水能快速降温,政府再傻都那情况了能不用?
逃生通道是老式网游地图是吧只能走固定的道,其他道路,堤坝下面都是图片,只能看是吧总筒一直赖赖唧唧的,后来又像打兴奋剂了,太假最后那个储存废料的漏水,修复措施就是纸杯漏了底下再套个纸杯?
首先这个纸杯不能再加水了吗?
漏就只能堵或者干看着?
其次反正套个杯,方法不是太多了,非要封那个屋子的铁门?
最后也只是铁门焊上,加上斜撑,能挡住辐射?
设计就么有考虑到会漏,铁门做个厚点的?
男主很快弄完炸药,那帮人焊了那么久的铁门,完全可以2人弄炸药,出来后再弄铁门其实我看见不用炸,一边封铁门一边加水就行,不可能没法加冷却水的,水足够多下面的房屋充满水就行了
《潘多拉》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令最高统治神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带来的好处,他决定要让灾难降临人间他让火神用黏土制造出大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再令众神赐予潘多拉美丽、聪明、好奇心等天赋最后,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最终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
不得不说,这个片名取得非常贴切这整部电影仿佛就是那个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故事的现实版本与火种伴随而来的灾难盒子和与取之不竭的能源伴随而来的辐射威胁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代价人类所享受到的所有更富裕与更便利都伴随着更可怕与更危险而核能,就是其中最极致而典型的范例“如果好好利用,它当然是最好的礼物”
如果不呢那么它便“不再是礼物,而会成为祭品”
因为触及到太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痛处这部电影的拍摄、上映过程都十分艰辛长达4年的过程中经历了金主突然撤资的事件换了三次投资方准备上映时,又因庆州发生了5.8级地震(韩国1978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大规模地震)情况与影片中某些内容暗合在多方压力之下,只能一再推迟上映时间2016年12月7日当这部有6280名演员、504名工作人员参与拍摄集结了电影《老手》的摄影指导《釜山行》的视觉特效指导《辩护人》的音乐指导等一流制作班底总投资达120亿韩币总制作经费达155亿韩元的罕见超大型投资电影终于公映时距离它摄影完成,已有1年6个月之久
曾经执导《铁线虫入侵》的朴正宇导演在201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又向观众交出了一份韩式灾难片的标准答卷虽然在票房上,450万人次的成绩只是勉强过了那条超高的损益线故事前面大半主线基本套用福岛事件在人物塑造等方面上也存在着各种不甚完美的症结但这些丝毫不妨碍它成为2016年韩国最好的灾难片甚至比起《釜山行》里上蹿下跳的僵尸《潘多拉》里那个也许一样也在你我身边存在着的核电站那些和辐射一样随时可能悄无声息杀死你的对核灾害的无知、麻木与贪婪要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醒作用
正如你们所知最开头的那个神话故事有一个遗憾而悲伤的结尾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它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惊慌万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而这一次,被我们捧在手心的潘多拉魔盒当它再次因为贪婪与欲望被打开的时候那存在于最深处的“希望”它和灾难,究竟哪一个会先降临「你猜」
From小玩剧字幕组翻译君:大半年来翻译得最辛苦的一部片两小时十多分钟通篇不是釜山方言就是专业术语台词量也几乎是其他片子的两倍翻烂核电站相关资料已经尽全力做到了准确、通顺、易懂如果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多多包涵吧XD-----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字幕组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E1OTYwNA==&mid=2652019908&idx=1&sn=1e22b4db40bbb0b6a6591a26f8ca4202&chksm=f18bdddfc6fc54c9fbbb22b6a631ac610997cf81b51c790dd54d98ac22772454f68653e8e379#rd转载请告知
转帖:日本核污染水已进入大海,研究称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
此刻,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9点左右),东京电力公司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开临时记者会。
东电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将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启动。
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到210吨,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
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这几天连续看了《隧道》《海云台》《潘多拉》,但要属最震撼的,还得是《潘多拉》。
看过很多网友对《潘多拉》的看法与角度,都很有见解,但在本篇文章我想提及一个可能没有被提及的角度——“在舍生赴死前,人到底是恐惧还是无畏?
” 相信在我们传统的动画,电视剧,电影内容当中,在我们漫长的成长路线当中,伴随着我们的始终是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怀揣着赴死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坚定的眼神,勇敢的心灵......可能是去炸敌人的碉堡,可能是去炸敌人的坦克,也有可能是去刺杀敌军首领。
但是这一切好像总有一种......太过随意,太过轻松,太过简单。
一个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真的有如此的坚定吗?
当然,我们当然承认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会有一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之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生死于脑后。
但是,历史,英雄事迹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个个最平凡的躯体所造就的。
是人,总归就会有恐惧,有担忧,他们有自己妻子孩子要去牵挂,有自己的父母要去赡养,甚至自己去充当“敢死队”也是犹豫犹豫再犹豫才决定下来的。
《潘多拉》在最后,男主人公哭着对家人说:为什么我得这么死去呢?
我不想就这么死去。
我真的,我真的非常害怕......我好害怕。
对啊,当他一个人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个离去,只能对着头盔自说自话,看不到,听不到自己地母亲,妻子,家人的面庞与声音,面对着犹如人间地狱般的房间,即将到来地“坍塌”“辐射”“冷却水”......他怎么会如此坚定地去赴死啊,他怎么会无所牵挂啊,他怎么会......不害怕啊?
我认为我们许多的历史,始终忽略了每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人,同时每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感情随机也被忽略。
我们有选择性的去放大我们希望放大的,所谓的“坚定”“勇敢”,这当然有一部分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到在这些人所呈现出来的“无畏”“坚定”背后的情感,或许我们会变成一个未加思考便劝人“无畏”的冷血动物。
这些平凡的人当然会害怕,这是人的本性,这不可抹杀。
但是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在历经恐惧之后仍然做出了“逆人性”的选择——这便是闪耀在人性的光辉之处。
我们可以笑着赴死,我们也可以哭着牺牲,无论是哪种姿态,都值得被人民铭记,被历史歌颂。
想以此篇感想,致敬每一个平凡的英雄。
“现在出事了,一开始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还瞒着大家。
现在有人死了,才让国民来收尾,这像话吗?为什么要我们为这个狗屁国家而死?"看了几部之后也熟悉了韩国灾难片的思路--政府高层某些人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最终酿成大祸。
灾难来临,生命一下变得不堪一击,然而在这样的灾难片中,我们看到拯救世界的并不是那些有着超凡能力和不死之身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原本平凡,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他们真真切切的牺牲才换来最后的力挽狂澜。
“总统阁下,他不是那个人,他叫姜在赫。
”我很喜欢这个细节。
虽然我们常说聚沙成塔,大灾大难之后的胜利也常常会以集体的名义被铭记。
但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那些为了他人舍弃自己的逆行者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不该成为被人遗忘的沙粒,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住。
韩国常规灾难片,跟《流感》模式类似,赞人性怼高层怼系统,看完《切尔诺贝利》再看这个,会发现该片对于核危机的处理比较玄幻,带个口罩就往里冲,最后死士应该也是借鉴了真实事件,然而慌乱的城市和不得章法的难民潮是该片最大的亮点,从铁线虫到极限营救,韩国拍这样的场面倒是很在行(《烈火英雄》的桥段应该参考了这个),结尾煽情过头
很好的题材,煽情太过了。
可以相信科学理论上的严谨设计,却难以信赖人治社会中的利害权衡;爆炸飞石灭城,群盲恐慌暴乱,最想离开的人选择了归乡牺牲,重返孩童时玩耍街道。韩国已将政治述求完美融合进电影娱乐性当中,也算是开拓了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把问题无限放大放大 是个非常勇敢的行为 电影中所谓的英雄男主角也其实是个非常没有责任心的普通人 最后也表现出了现实中应该有的样子 正好也对应日本核电泄漏的事件
进程太拖沓,韩国民族性格普遍浮躁
人民好汉,总统混蛋,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反,别把人民的牺牲当功绩,反过头来还让贡献最大的人民感恩僵化的你,人民是最受灾受难的群体,也是最值得呵护和尊敬的可爱的群体(临终煽情是认真的吗?韩国电影太爱煽了)
继汉江怪物、釜山丧尸、隧道塌方、致命流感、海云台海啸、特线虫入侵、摩天楼着火之后,这次核电站又爆炸,韩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
煽情的点很在位,有对政府的抨击,但也恰到好处,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有,但可以接受,很舒服动情的两个多小时。
这是给日本福岛核泄漏拍得纪录片吧?韩国人真的很敬业,因为世界都是韩国的,小日本欠世界一个交代,棒子还了!我给32个赞!
距离福岛那次核事故已经九年了。用人肉去堵裂缝太惨了,有救援/维修机器人就好了…
套路 但是看完还是想买个盖革计数器
韩国人民多灾多难呀,先是怪物,再是流感,去年先是隧道塌方,然后是丧尸肆虐,如今是放大的三星手机核电站炸了。一贯的套路,黑政府,黑既得利益者。
我们愿意去送死,不是为了这决疣溃痈的国家,而是为了拯救被国家抛弃正在逃亡的家人,为了他们还会有未来,所以我们甘愿送死。“载赫啊,我们好像真的是去送死的”“别想着是去送死,想成是为了救人吧。”看出来了,韩国的终极目标是灭国,致力于将国民安危置于死地。
看在演技的份上……
2.0,天呐,毫无智慧的剧本,蠢得冒烟,做作无比的桥段,故事是讲完了,但故事讲的太蠢也是犯罪!!!!
模板化灾难片,对于核泄漏救援的部分拍的太儿戏了,众多角色也没有一个能给人共鸣的,全都是蜻蜓点水,没讲好一个角色。
韩国电影很优秀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但是一点,能不能不要老是喊了。。为什么韩国人总是喜欢带着犟嘴的姿态喊来喊去的呢喊的我好心累。。。
还行,群众演员真的好多哈哈哈
假的灾难片。挺浪费时间。可以拉个进度条。
摁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