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一个普通的家庭失去了孩子他妈。
另外的某处爆炸,Hesher失去了一个蛋。
奶奶照顾着沉沦的儿子和各种挣扎的孙子,这个阴云笼罩下的城市里,他们即将相遇。
长发,纹身,抽烟,破吉他,脏车,他自由得仿佛从没受过教化的毒害,他的肆意带着自我毁灭的调调。
教训小孩,毫无禁忌,自说自话住进孩子家,无所顾忌,纯天然的没礼貌。
在奶奶旁边,却说说笑笑,就像个大孙子。
父亲和儿子在饭桌上吵架,他在中间,没事人似地吃,就像个没心没肺的长子。
看到小孩被欺负,脑袋被塞进马桶,不管不顾,事后又去烧了当事人的跑车。
看到小孩默默喜欢一个在超市售货的大妹子,各种鼓励、支持、帮助,后来又去操了孩子的梦中情人,孩子还看见了。
奶奶死了,倒在衣柜里,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有人陪她出去走走,于是一个大棺材,两个男人,一个男孩,招摇过市……还剩一个蛋,也管用,Hesher继续狂飙。
两个儿子都失去了母亲,生活还是能继续。
奶奶说过:“人生就像雨中漫步,你可以找个地方躲躲雨,或者就让自己被淋湿。
”Hesher is here . Hesher is everywhere.
其实我开始没认出来囧瑟夫 长发和乱糟糟的胡子影响了我的视线 而且我是奔着娜塔莉来的 根本没关注男主 但是这风骚的男银太抢镜了啊无论是用来安慰娜塔莉的5P故事 还是用来安慰老太太的脑筋急转弯 还是用来点明中心思想的蛋蛋寓言都可爱得要命啊 小正太受欺负的时候他估计心情不怎么爽 没帮人家 后来人家埋怨他了他又大动作的把人家车烧了 害得人家去警局之后难得的道了歉 看奶奶伤心企图安慰无果之后只好教人家健康一点地吸大麻 一开始让正太陪奶奶散步最后改成自己陪了 奶奶死了之后也很伤心 像这家里的一份子一样和父子两个坐在沙发上怀念 最后还记得要陪奶奶散步 在葬礼上推着棺材出去了 临走还为正太偷了他用以怀念过去的那辆已经被压成方形的车……小男孩撞见囧和波曼妞的奸情那段 只能听见风声和雨声 这个处理我喜欢 囧瑟夫救了小男孩还被骂那段眼神好伤心 偶被他萌到了有点疑问的说 正太在囧瑟夫刚来的时候为什么不跑去警察局?
怕他报复?
还有正太怎么知道银行卡密码 我都不知道我妈的……感觉这个电影还可以更好一点 不知道差在哪了 就像我每次做饭都失败 我明明是照着菜谱做的啊最后我要说 终于看到比Blake shelton还搞笑的纹身了……
海瑟 (2010)7.22010 / 美国 / 剧情 家庭 / 斯邦瑟·舒瑟 /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娜塔莉·波特曼
我真的特别喜欢海瑟的生活方式,他这种感觉直来直去,其实也很好,而且他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他对于奶奶的忠诚一点没有改变,他对于奶奶的爱甚至可以说比奶奶的儿子还厉害,这就是海瑟他的给人的印象吧,而且他这个人虽然看上去给人的印象不怎么好,但是他的行为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我感觉娜塔莉波特曼在这部电影就是个配角。
近年来,独立电影势头越来越强,《海瑟》横空出世。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颠覆演出,饰演一个无拘无束的狂躁分子。
他给小男孩一家惹来麻烦,同时也用自己犀利的行为和言语告诉我们导演想要表达的生活哲学。
写于2011年9月。
近两年来,在大片流程化的好莱坞,独立电影逐渐以其骄傲的艺术性为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瑟》是导演斯宾塞·萨瑟的故事长片处女作,这部投资仅700万的小成本独立电影吸引了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演员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娜塔莉·波特曼,二人均以友情价出演。
自去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亮相之后,《海瑟》就备受小众影迷的期待。
看过本片的媒体评价其为“多面的、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电影,展示了导演讲述故事的天才能力”,《综艺》杂志认为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更是“有非凡的魅力”。
因车祸失去了母亲的小男孩TJ和他那嗑药逃避的父亲一起居住在祖母家。
一个长发油腻、胸口上纹着绝望而嬉皮的刺青的怪家伙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他就是海瑟。
他给TJ带来不少麻烦,却也帮助他把一个破碎的家庭重新聚到一起。
海瑟不是一个大众意义上的正常人,大家觉得他是疯子,他也够疯,但他心地善良,只是有着太多的经历导致他变得有些不适合这个社会。
所以他和TJ在一起是一个互相了解、互相改变的过程里,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几个在生活上遭遇了不幸的人如何重新找到生活意义的故事。
导演借海瑟这个“疯人”之口来告诉观众他对生活的看法。
直面痛苦,活在当下 “有时候遇到麻烦,你会觉得事情糟的不能再糟了。
但很快你就发现,许多更惨的事情还在后面。
”影片中Nicole对TJ如是说。
这或许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认为自己是倒霉的,被困难挫败得抬不起头、被不幸压身而直不起腰,以至于终日郁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如TJ的父亲;或是沉溺于过去的美好,如TJ;亦或是崩溃至大哭却依然不知所措,如Nicole。
海瑟这个角色打破了僵局。
他裸着上身,抽着烟,一句话里十个字有七个是脏字。
他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用自己冲动又狂躁的行为教TJ向恶人挑战。
他用低俗的话语讲述自己的经历,而这些“变态的寓言”似乎比心理创伤治疗小组更直击人心、更为有效。
在TJ祖母的葬礼上,海瑟对TJ和他的父亲说:“你失去了你的妻子,你失去了妈妈,我失去了一个蛋。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地球还在运转——TJ还有他的爸爸,TJ的父亲还有自己的儿子,而海瑟还有另外一个蛋。
失去是一种沉重浓郁的痛,我们总会在失去的东西上念念不忘。
海瑟用极端的方式让我们明白,生活和生命不会因我们的悲观停留一秒。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有那种只想活在当下的冲动,只是在现实里常常因为受世俗物质的拘束或其它周围的束缚而选择逃避。
海瑟的形象是反叛的、极端的,可正是这种反叛与极端让人热血沸腾,似乎内心里有一种力量即将爆发。
或许,每一个脆弱的内心里都有一个海瑟——说着自己不敢说的话,做着自己不敢做的事。
我们期待着自己能拥有勇气,而这股勇气能强大到足以让我们直面痛苦不畏惧。
在这一部充满反叛情绪的励志片里,TJ的祖母曾说过:“生活就像在雨里走路,你可以找个屋檐避雨,也可以就让自己被淋湿。
”当你遇到困难时,记得挺起胸膛迎接它并打败它;当你沉湎在痛苦之中颓废堕落时,记得珍惜身边已拥有的一切。
人生需要温情 看到性格如此狂躁的海瑟和TJ的祖母很开心地聊天时,不仅TJ目瞪口呆,就连我这个观众也颇为吃惊——这颗狂野不羁的心原来也有柔软的一面。
或许海瑟也曾经拥有一个慈祥的祖母,而他小时也如TJ一样,常常忽略了自己的祖母而专注于自己的小情绪中,因而现在他才会在面对TJ的祖母时如此体贴。
这些都只是猜想,电影似乎有意省去了海瑟的过往,这成为了一个悬念,但或许就是这个悬念成为海瑟的力量来源。
也或许是祖母的善心融化了海瑟内心的冰川,让他重新感觉到人生的温暖。
Nicole与TJ之间那难以名状的感情也给了小TJ一段温暖的回忆。
Nicole给TJ系领带的那一刻恐怕让TJ想起了已经离开自己的母亲。
饭桌上,祖母问大家:“明天早上谁愿意陪我走走?
”得到的只是一阵沉默。
这时,海瑟对TJ说:“她是你的祖母,你应该陪她去散步。
上学算什么,早点起来先陪她去散步再去上学不就得了。
” 终于,海瑟和TJ都答应陪祖母散步,可祖母却没等到这一天。
因此,便有了片尾三人推着祖母棺材在小镇的街道上行走的一幕,这也是影片中煽情的高潮。
子欲孝而亲不待,但他们以此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为时不晚。
平时,我们有太多理由来忙自己的事,使不陪伴家人变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
直到失去那些亲爱的家人时,我们才会像TJ一家一样呆坐在沙发上,悲伤逆流成河。
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让一位不羁浪子来告诉我们,让人觉得不甘心,也让人自省。
成长的痛楚、宽恕与救赎,《海瑟》这部小成本独立电影毫不含糊地触及社会问题,充满了破坏性与原始的力量。
海瑟的角色打破了生活僵局,闯进生活,无法摆脱,当你看淡这一切的时候,他就消失了。
只是角色的性格稍显刻意,让人觉得用力过猛,反倒削弱了表现力量。
虽不能称作完美,但这部反映生活的毁灭与重建的美式独立制作还是十分成功的。
开始的开始,想让大家看些图。
前两幅便是小田切让,记得八月份的时候关注这个电影的海报,第一感觉便是这个片子是不是日本的然后就是主演是不是就是小田切让,因为潜意识里,小田切让方才是海瑟的最佳角色诠释,他本就应是电影里的那个海瑟。
这里并没有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保有贬乏之意,因为记忆深,所以才有上边的初次感想。
最开始了解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是因为我超级钟爱的一部他的片子《和寞莎的500天》,片子犹如干净的纸张,节奏明快清新,因为约瑟夫的饰演让我看到了一个在爱情面前毫无修饰真是感的主角,还有那个叫summer的女孩。
还有他的那个《抗癌的我》里面那个不屈不挠的抗癌小子,对着镜子给自己剃光头的情景。
总有一些那种脸上看上去稚嫩无浊浪漫的小男生,骨子却坚贞迈向成熟男人之路,并游刃有余的已经变成了个大男人,且无时无刻不在向别人展现自我不间断成长之路。
深刻并令人恍然大悟。
这就是约瑟夫。
他的蜕变,人们便会惊讶的叫到,哦,我的天哪,怎么那么像,怎么又如此的变化。
大男孩瞬间变成“海瑟”,‘随性,略带肮脏,色情,放浪’,但人们潜意识里他还是那么的细心如长,犹如邻家男孩,永远的出门总会对你笑脸盈盈,诉说着早安晚安。
3星全给囧瑟夫傲人的小身板。
剧情太生硬太生硬太生硬太生硬太生硬了……难道导演是先设定了讲一个感人的故事,主题是“即使失去了珍贵的东西,可是我们手中仍然握有很多,不可以因为一时的痛苦而对他们视而不见哟”,但是又觉得这样的主题太老套了才决定制造出这样一个不羁偏执匪夷所思的海瑟吗?
我是应该赞叹“如此老套的主题竟然可以用这样的设定才表达好厉害呀!
”还是应该大骂“你绞尽脑汁之后得到的竟然是这么没创意的东西太衰了!
”呢?
难道是前几天看了最终流放太神作所以导致这几天看到的都是烂片吗?
我不是很能理解海瑟的价值观,也许与从小就接触的传统教育和成功学的影响有关。
但是我觉得一个正直的人,就算他做了一些别人不太能接受的事,都值得某些肯定。
海瑟是一个有自己主见、正直的人,他因为炸了一个睾丸而行为异常,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一直在与命运、生活抗争,就算一时败下阵来,过后依然可以继续生活,像从前一样。
这种从容,略带豪放不羁的态度也许没有多么伟大,但却是应对这个不确定世界的一种选择。
也许我不会这么做,但我尊重这样的选择。
喜欢这个风格,喜欢里面的每个演员,海瑟、超市美女、落魄父亲,受伤的小孩,老奶奶,每个角色都很喜欢,生活不是都是欢乐的,也有很多让人受伤害的时候,有时候对于这些人,社会和电影都缺乏足够的关心,似乎说几句好听的话就可以体会到其痛苦,陪其渡过,可其实这样是没有用的有时候,很喜欢这部电影,故事聚集了这样一群受伤的普通人身上,对真正刻画普通人的电影,永远都不嫌多,永远都是太少了。。。
本来就喜欢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这个演员,看了这片子更喜欢了,感觉这将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娜塔莉·波特曼这次表演也很精彩,比《雷神》等片里好太多,而且扮相努力扮丑还是显得漂亮,德文·布洛楚饰演的T.J.是一绝!
雷恩·威尔森也很适合那个角色,很强大的阵容。。。
本片投资为700万,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娜塔莉·波特曼都是以友情价出演这部独立制作的电影。。。
剧中亚瑟的生活态度是我不敢想象的,我不能有,也不想有!
但是要学习他那种乐观的心态,不要纠结于失去,要在乎拥有什么!
失去一个蛋蛋,还有一个保持功能健全就可以了😄。
生活中的苦难不止一个!
这个坎过去了,还会有下一个等着你。
我们不能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最好自己,活在当下,放飞自我。
但是要有个前提“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
剧中亚瑟的做法不提倡😄“生活永远丑陋,苦难常伴左右”。
在看预告片的时候,看到囧瑟夫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子茬、拉风的长发,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
结果这竟是一个十分沉重甚至悲凉的故事。
TJ是个不幸少年,年幼丧母,在学校受人欺负。
家庭生活也并不幸福。
仿佛命中注定似的,一个叫海瑟的流浪青年闯进了他的生活。
面对不幸你会怎么办?
有人自暴自弃,有人到互助会寻求慰藉,也有人叫你直面痛苦。
一切都令人想起《搏击俱乐部》。
而毫无疑问海瑟这个流浪青年,就是《搏击》里的泰勒·德顿。
同样的玩世不恭,同样的酷得没边儿。
两部片子的男主角都负荷着难以想象的重担,《搏击》里的男主角压力巨大终日失眠,而恰巧自己的房子在爆炸中化为灰烬,自己精心挑选的家具毁于一旦;《海瑟》里的TJ失去了妈妈,父亲从此一蹶不振成了个软蛋,祖母看样子也是有点老年痴呆,家庭生活非但完全没有幸福可言,甚至连和睦都谈不上。
而两人都在生命中的低谷遇见了一个人——泰勒·德顿,and海瑟。
然而TJ并没有人格分裂。
这让TJ的命运甚或连《搏击》里的男主角还不如。
因为搏击男至少还可以消灭自己意志中的泰勒德顿,然后承担起这一切的后果,牵起女人的手说“Trust me,everything is gonna be fine.”当一切责任可以明确地落到我们肩上的时候,情况实际上就没那么糟了。
而TJ,这个太早就承受了太多痛苦的小孩,却没办法用枪去消灭那个把自己本来已经一团糟的生活搅得更乱的海瑟,那毕竟不是一个分裂的人格,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于是,把陌生人的泳池搞得一团糟、炸掉别人的车子、夹掉别人的鼻子,祖母意外离世……这一连串的责任,又该由谁来负。
全片的高潮是海瑟举着一罐啤酒小闹TJ祖母的葬礼。
海瑟道出了自己的过去:小时候玩炸弹爆掉了自己的一个蛋蛋。
他对TJ父子说:“你失去了妻子,你失去了母亲,而我失去了一个蛋蛋。
”可是海瑟庆幸自己右边的蛋蛋还在,而且运转正常。
so,life goes on.他的言下之意是,你虽然失去了妻子,但你的儿子还在;你虽然失去了母亲,但你的父亲还在,何不好好地珍惜这剩下的一个,过好每一天呢?
你的儿子、你的父亲,就是我右边这只剩下的蛋蛋。
片中能照应海瑟这种人生观的,一是海瑟自己讲的故事:自己养过一条蛇,一天他逮了只活老鼠放进笼子给蛇吃,不料老鼠竟打起了蛇的耳光。
一来二去蛇竟怕了老鼠,躲在笼子的一角不敢动,老鼠在笼子里大摇大摆;他又捉了一只老鼠放进去,蛇竟躲到了原来那只老鼠后面。
最后蛇饿死了,笼子归了老鼠。
二是在祖母的葬礼上,一位她的老邻居回忆起她原来说过的话:“人生就像在雨中漫步,你可以躲起来避雨,也可以淋个痛快。
”蛇终究是吃老鼠的,而我们必定要经受大雨的考验,因为路边未必有躲雨的地方。
不过海瑟的蛋蛋比喻仔细一想还是有问题的。
失去一个蛋对剩下的蛋的机能未必有伤害,甚至根据生理补偿定律另一只蛋会更强?
(猜测而已)而失去妻子、失去母亲之后,剩下的那只蛋是会疼的。
丧妻之痛、丧母之痛远不是一个蛋蛋的比喻就能化解,而故事也没有在这方面更加深入地挖掘,所以使得一家人最后走出阴影的过程略显唐突。
而其实无论是泰勒德顿,或是海瑟,大概都只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罢了。
他们无所依赖,无所顾忌,现实中这样的人怕是难以存活下去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女店员妮可。
她成了TJ丧母之后生活中唯一的亮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爱慕对象。
他和妮可同病相怜,同样的满腔郁结,却又不知该怎样排解。
所以他愿意偷父亲的银行卡取钱帮妮可付罚单,所以在发现海瑟和妮可上床之后,TJ就像是失去了生活的支柱一样。
庆幸的是TJ和妮可最终达成了谅解,海瑟最终在房顶上留下“Hesher was here”的标识之后也悄然离去。
或许这就是海瑟的使命——总在寻找新的地方,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然后在混乱中给人希望。
(再一次用他的蛋蛋比喻?
)最后是我的一个小猜想:男主角得名字为什么会叫TJ?
由于本片在许多方面太像《搏击》,会不会是一种致敬?
查找《搏击》的演员表,似乎能证实这个猜想: Tyler & Jack===TJ.
开始觉得他是泰山,到最后发现他就是喝蓝带的耶稣啊尼玛!衬衣好好看,皮包骨头尼玛最爱了好嘛!一颗蛋依然碉堡了!关于在游泳池的那句电影台词应该是这部里面的吧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76843/也是导演自己的片子
囧哥居然还演过这么销魂的角色,邋里邋遢,满口脏话,还跟女神啪啪啪……
前面一大段太无趣了,所以最后想搞点反转完全没达到目的。娜塔莉又一次毫无存在感。
勇敢。如果我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疯子,真希望就是我自己
我大概能看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但总觉得用如此一个夸张的人物形象多少有点用力过猛…“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rain”,可以选择避雨,也可以淋个痛快。小囧的出场啊形象啊台词啊他妈的甚至纹身啊,都性感+牛逼之极啊!!波曼被衬得完全没光芒了…小演员很棒!
小高登 你的纹身帅爆了~
太装逼了
无耻犯贱得这么彻头彻尾,爱奶奶推棺材最后再在门口儿砸个废车大铁块儿什么的也根本翻不出个响牌。要拍痞子英雄类也先要端正三观好不好!!虽然在动车上我竟然耐心地看完了,但绝对一颗星都不多给。总之毁我的小伙儿就是不行!Cao你大爷的!
一個迷茫的少年和他岌岌可的家,因一個突然闖入的怪異傢伙而有所改變。劇本漏洞頻頻,應該向《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學習。Joseph Gordon-Levitt從外形到姿態都儘量表現得暴戾不羈,可惜並不算成功;新科Oscar影后Natalie Portman得獎之後上映的兩部影片似乎透露出影后魔咒的氣息。
流氓得不够彻底
你以为自己已经够倒霉了,其实还有更多糟糕的事情等着你,一直躲着还是面对?又是一部劫难后治愈的电影。海瑟的角色就是来打破僵局的,或者看成幻想的角色也没有问题。囧瑟夫、波特曼以及威尔森都有与之前不同的角色突破。不过故事设计的太多了,也就少了些感动。
嗯...
闻蛋识囧夫
“你失去了妻子;你失去了母亲;我失去了一个睾丸”。“人生就像在雨中散步,你可以选择躲起来避雨,也可以干脆淋个痛快。”
有点搞笑
萌娃子啊~你就认了吧~你能咋样呐~你只是个小鬼~独睾基友被女纸拐走的苦~虎摸~~~
表达方式有些迂回,如此极端的一个人人物的确有撼动感,但是此种方法过于非主流。娜塔莉完全是个花瓶。
冲着波特曼来的,没想到是这样一部片子,铺垫太长,高潮不够凌厉,没有男猪最多给2星!
最后我其实还是被小感动了,海瑟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狂妄不羁,释放内心,但仍然保持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其实影片就是宣扬乐观面对苦逼事的道理,只是表达手法有点极端和猥琐而已。另外我觉得新科影后的角色在这里没啥份量的说,只是充当了小男孩暂时寄托的YY的角色而已,还不如换个更加漂亮的
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rain...JGL小身板其實撐不起Hesher這個角色,但影片想要表達的主旨其實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