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影,就是Adrien Brody一个人在那里摸爬滚打,不断回忆。
美洲狮是真实的,那条狗是否是真实的都值得怀疑。
这样的电影,对于演员来说绝对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折磨。
而Adrien Brody基本能够胜任这种挑战,毕竟是影帝,演技毋庸置疑。
这片的演技和声音很棒。
一个人,一只狗,一个豹子。
这样的片子就是细节,还有人的情绪的波动回让人跟着主角走,前面的悬念和最后的结局也是想不到的。
最后那个机上安全带的结尾,让人笑死了。
硬说它是一个公益电影,一点不为过,而且是那么的有创意。
呵呵人到绝境的情况,还不忘给狗分一下那可怜的半块肉。
shit ,挺妙。。。
看了下评论,不少人以解构、寓意为能,也挺搞笑的。
在我眼里,相声的核心是好笑,包袱够多够连贯够精彩,其余都是锦上添花的配菜。
而电影的核心是把一个故事讲透讲精彩,然后再谈附加值。
同样以动物为例,当你听懂了《少年派》里第二版故事,你就会把魔幻故事里的动物一一对应,而再深一层,少部分人会思考,那么那个没提到的老鼠是谁?
这个版本的故事是电影讲的,不是影评者为了故作高深脑补出来的。
然而本片有这样的递进吗?
本片只有一条暗线是渐进性表达清楚的,就是男主从失忆到以为自己是劫匪最后想起自己是个无辜的路人。
然而视觉主线呢?
最开始小场景的悬疑开局很不错,有点《活埋》的味道,事实上最后的结果导向也是一致的。
那么影片就应该着力在一点点抽丝剥茧的玩记忆拼图游戏。
然而当男主开始自救时,画风开始扭曲。
狗狗已经算是最小的问题了,是他的幻觉也好,还是偶然都不重要。
问题是当男主爬山过河居然又回到原点,我已经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心魔的影片了,这一切都是幻觉,男主因为抢劫杀人落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幻境,无论怎么挣扎,都会回到原点。
那么你按这个思路拍也可以。
然而莫名其妙打劫的猎人又是什么鬼?
那个兽穴又是干嘛的?
手机是谁的?
如果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元素去掉,简化为:男主以为自己是罪人,因此深受心魔影响走不出这无间地狱。
期间闪过的记忆碎片其实暗示了他其实是个好人,于是幻化的忠犬出现试图带他出去。
然而中间痛苦艰难的过程又激发了男主内心原始的恶,甚至幻想杀死了女友。
于是忠犬退散,饿虎相随。
在不断的交锋中,记忆的拼图终于勉强能看出轮廓,男主逐渐想起了事情的真相,最后回头饿虎和忠犬一起消散,成功获救。
这样即便剧本并不精彩,但至少工整严谨。
但从那些画蛇添足之处可以看出这剧本非常不成熟,导演拍摄的时候显然想法也一直在摇摆,最后拍出这种乏味又奇怪的成片。
有些无聊,内容太空,电影的镜头对着的场景十几分钟不变,主角在地上满山的爬...这部电影前后花了我大概4个小时才看完,中间看的实在无聊竟然睡着了。
我想除了狂热的粉丝和电影爱好者,大概没有人会专门去电影院看这么一部“无聊”的电影了吧。
剧情串起来之后也很简单,落在森林中的失事轿车,失忆加上双腿受伤的幸存者,如何生存,要不要求救? 黑色幽默式的悬念揭晓,他以为自己是抢劫银行的嫌犯之一,所以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抢劫犯的立场,包括不敢向外界求救,包括掐死他幻想出来的银行女职员(其实是他女友的外貌)等,然而快到结束时才忆起自己其实是被抢劫犯挟持的人质,还有那条狗似乎也只是他幻想出来的伴而已,颇有些荒诞而讽刺的故事。
电影的主题,大概是想说明,人的性格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其经历或记忆的影响,不同的记忆甚至可以决定同一个人作出不同的判断和行为。
电影Dark City中描述的不同的记忆更换后人的角色也更换的情节,和这部电影有着相似的表述。
这是我看过最烂的片。
各种漏洞,经过好几个日夜没有进食,主角仍然生命力旺盛,甚至可以有心情和狗狗玩。
淹不死。
翻译也太非常非常2。
最烂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
一个人遭遇恐怖的车祸,从死亡边缘挣扎着醒过来后却失去了记忆。
看着后座的尸体,他认为那是自己的一位朋友。
浑身是伤,而且他的右腿还压在撞扁的车头里无法动弹,他只能向上帝求救。
他无助地像一个无辜孩子,让人怜悯。
就连“我是谁?
”这个问题他也无法回答。
他的在自己座位下发现了一张信用卡,上面的签名,雷蒙德。
偶然,他打开了收音机。
杀人并抢劫银行的逃犯正在逃逸中,其中一名,便叫雷蒙德。
他恍惚间看到自己向一个女人开枪,他好像看到警察在树林里搜寻的手电灯,思绪复杂。
被杀的那名女出纳,他记起了什么,眼神变得凶狠了。
跌跌撞撞,终于,他逃出了森林。
公路边却又发现一具尸体。
他从尸体的口袋中拿出了一张身份证,死者的名字是雷蒙德。
他突然全记得了,自己是那场抢劫案中的人质。
因为自己的选择,他把自己从一个和朋友开车出游在森林里遇难的普通人,变成杀人的劫匪,甚至在逃离森林的几天里,植入了自己开枪杀人的记忆。
如果,他最后都没有发现雷蒙德的尸体,也没有恢复记忆,而是以逃犯的身份继续活着,那将是多么令人无奈的结局。
他自我植入“劫匪”应有的性格:心狠手辣,粗暴...还有对自己幻想中的警察痛苦纠结的反应,对未来“fucked up”的无望.....也许这部电影能让我发散去思考的人性问题,并给了我新的灵感新角度,所以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的。
但看着不高的评分,我觉得导演要对这部很有潜力的电影但没能取得应有成绩负很大责任。
第一剪辑不是很好,很多时候画面叙述不流畅,过渡比较突兀。
第二,故事叙述的时间控制不好,该紧凑的地方没抓紧讲完前面拖太多无谓的时间。
而可以多篇幅展开的人性描述,却模糊不清了,如果观众在前面耐性都磨完了,谁还会有心情慢慢品味画面背后的意义呢?
而且有一些画面感觉不是很明白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
最后吐槽乱入,这真的不是《127小时》卡脚版和贝爷吃生虫的结合么?
为什么开片后我不停带入行尸走肉剧情?
开片也太像行尸走肉游戏第一章了吧——就是树林车祸,猪脚身边的人都死了然后尸变!
电影里的尸体又那么像行尸里的死相,配乐也像丧尸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害我莫名其妙怕尸变怕被咬哈哈别闹,还有对这篇观后感请多包涵。
Anyway, great idea great script great actor (God know how much I adore Adrien Brody)
2013-01-09一部几乎没有成本的电影,大部分的时间,只需要一个摄影、一个化妆,和一个演员。
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在《钢琴家The Pianist 》后赢得了小金人,但是“拿奖衰三年”的厄运也降临在他的身上,这样一个实力派演员,太珍惜影帝的头衔,所以,只能偶尔看到他在一些电影中打打酱油,这部他自己有份担当出品人的电影是他为数不多的主角演出。
心魔,让他在看到真正劫匪的驾照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凶手,同样,是心理对自己的安慰,让他看到一直有条狗在身边不离不弃,心理作用用于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寓意,看到大半部分的时候,我几乎认为这个人已经死掉了,所有的一起只不过是灵魂的闪回。
我很好奇这样的电影会有多少人去影院看,特意去查,wiki上的票房数字是8020美元,不知道够不够付胶片的成本,而《钢琴师》的总票房是$120,072,577,挺有意思的对比。
无论什么时候,扣上安全带吧。
刚看了看大家写的影评,好像喜欢这片子的人不多啊。
其实看完后仔细想想这部片子还是很不错的。
一个人从茫然到下定决心,再到回到原点的绝望,再到重新振作,还是很有看头的。
大家给差评的理由无非是苦逼主人公荒野求生,一直爬没剧情,居然还有人说真相没有抽丝剥茧?
这种片子需要这些么,一个人出了车祸,要在荒野生存,当然就是一直走,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这人不是鲁滨逊,他也不准备要长期在野地生存,公路边上有只豹子就够看了,哪来那么多的危险?
主人公一路爬来,从失忆到恢复,一切都是个正常的过程,要什么抽丝剥茧?
最后还想说,似乎很多人都是大略看了一遍,就来写影评,所以出现了,女人是来催命的,饿了好几天居然还有力气和狗玩,这类的话。
唉,还是认真看完在来说话吧
记得老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恶。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正确。
虽说本片于三字经无关,毕竟已不是人之初了。
但主角失忆,对自己的过往一片空白,除了生存的本能,在逐渐浮现出来的线索中,他相信了自己是个坏人。
人性有多浮躁?
主角不但认定自己是绑匪中的一个,甚至还幻想出亲手枪杀了自己最在意的女人。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算一种心理暗示,是催眠,是洗脑。
但我觉得这只是简单的好与坏对比的结果,是人性处于社会阶级区分的因素,因为这世界只有好人与坏人可以选。
这世界有很多坏事做尽的人,总有借口把自己当做好人;也有一些人因为少少的事情被周遭唾弃,把自己当成十恶不赦。
当然,再坏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再好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污点。
就像结局那样,当主角发现自己并不是劫匪的一员,才终于想起原来自己应该是个好人。
人性的转变跨度何其大,现实中的人何尝不是呢。
当别人都说我是好人,那我就是一个好人;当别人都说我是坏人,那我就是一个坏人。
人性永远来源于坏境——
看完这部影片有种觉得它故弄玄虚的感觉,片子里女人(应该是主人公的女朋友)和狗都是幻觉,那么从头到尾只有主人公一个人,并且他只是一个人质并不是劫匪,那么整个影片讲的只是一个失忆的人质自救的故事。
这样的情节只值5分钟,那这90分钟的剧情到底要讲什么了?
我看完思考了一下,回想主人公把自己当成劫匪时好像真的融入了劫匪这个角色。
后来还杀死了自己女朋友的幻象,那么这部电影会不会是在探讨一个人的记忆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定能决定一个人究竟是谁的问题呢?
你完全认定自己是劫匪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劫匪,那么一个人根本就没有决定你一定会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
你的记忆和自我身份的认定完全的决定了你是谁
独角戏 相当的沉闷和憋屈
三星全給布羅迪,能撐起來這麼沒情節的片子怪不易的
没看懂
不容易啊,一个人撑完整部戏。超低成本。
乍一看有点像狮门的《活埋》,可没人家精雕细琢的剧本,若发散联想也有几分类似李安的《少年派》,却又没人家出神入化的特效。纯靠演技撑下来的,不容易。
和另一部单人撑下整部电影的《活埋》比较,高下立见。话说看到有影迷抱怨布洛迪自《钢琴师》之后一直处于半红不红的状态,话说这位瘦哥连“铁血战士”这样的角色都接,他的挑片眼光委实是差了些。
这是个公益广告..
论安全带的重要性,艾德里安你辛苦了
没劲
坚持下去
这片的成本也就比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高点儿吧……以后我要注意先去看评价才决定下片。敢情动车上看得昏昏欲睡不是我的问题。一个人的森林逃亡独角戏,要说演技到位呢翻来覆去呈现的好像也就是一种心情。狗狗小可爱,但后边忽然暴走出狮子类的东西。幽灵和尸体的部分看不太懂。这绝逼不能算求生片。
电影大部分都是Adrien Brody 一个人在演,一个人演心理,慢慢从失忆中推理,努力分清现实和幻想,并积极求生.......
给当时幼年的我带来了很强的心理阴影
作为冷门片,本来不是我的喜好,剧情略显拖拉,毕竟制造气氛需要。不过看完后感觉还这是不错,故事很耐人寻味,豆瓣的分有点偏低。
每次这样的极端挑战,演员总可以发挥出最好水平。适当的延伸出外面的世界,让人感受更深。这次的这个汽车事故,开始几分钟很棒,中间段有点莫名奇妙,但是最后的结尾又有点神来之笔。总之值得看,却算不得特别出色。
相当不错啊!气氛营造,AB的表演/爬行(可能我就是喜欢他),既可以简化为体验片,也可以分析每一个意象的代表性
2星纯是给布罗迪的演技,不过电影没什么感觉,真心的
还真是快进看完的
底线。
实力派演员都应该有部一个人的电影。本不是太喜欢主演,但整部电影看下来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一辆失事的破车,一个失忆的幸存者,一条流浪狗,整个故事丝丝渗透,穿插惊悚和闪回。故事简单,但主角绝境求生的演出很有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