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之中,暗恋无疑是一种很痛苦的存在。
梁山伯在得知祝英台是女人之后,得了相思之疾,终至死于非命。
文学作品里,这样的爱情故事被渲染放大,于是有了化蝶的唯心主义浪漫。
暗恋一个明知不喜欢你却仍然终日萦绕心头难以放下的人,更当是一件加倍痛苦的事。
暗恋一个大家都知道不会喜欢你,但是却满脑子自以为对方很喜欢自己的人的时候,那就是病了。
索德伯格的新片《失心病狂》里的暗恋就是这后一种。
《失心病狂》的整体完成度其实很一般,甚至很多人物行为逻辑是不具有现实性的。
影片的唯一可取之处即在于对暗恋这种情感的极致推演,暗恋到了这种程度,已经不仅仅是病,并且成了女主角整个人生里的噩梦。
在每一段暗恋的过程中,暗恋方总会错误的把对方无意义的行为放大,当成是对方对自己的爱。
在影片中,女主角索耶在一次家庭护理中,为大卫的父亲进行治疗。
所谓治疗,就是对大卫瘫痪的父亲说话。
久而久之,大卫爱上了索耶。
索耶出于职业的行为,在大卫的眼里全变成了爱情。
这很像今天这个网络时代里的男女关系递变。
在微信,或在QQ,我们认识了某个人,如果恰巧对方是人间绝色(在你眼里),再恰巧对方也不排斥你(网络空间里有时候宽容度可能会更大一些),相互有了交集。
两人开始无话不谈,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到形而上的宇宙万物。
天长日久,依赖性悄无声息的蔓延至全身每一个细胞。
一种错误认知可能就会出现了,这种错误认知往往发生在男人身上,如同影片中的大卫。
有了错误认知的大卫开始尾随索耶,在大卫的眼里这依然是爱情,哪怕这种行为已然成为跟踪狂似的病态,在他的心理认知上却很容易把这当成是为了爱情的付出。
影片最后的禁闭室对谈,很清晰的交待了大卫的这种自以为是心理。
这同样很像如今的网络时代爱情。
一方把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误认为爱情之后,可能就会把关注对方的朋友圈或者空间当成是自己的爱情付出。
在暗恋过程中,自我催眠会让我们忽略了这一行为的严重性。
对方并不知道你对她的暗恋,这无伤大雅。
而一旦对方知晓你是喜欢她的,那你每一次的留言或是点赞,必然都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这种困扰,一如影片中大卫对索耶的跟踪。
暗恋,到了这个时刻,便有了骚扰与被骚扰的成分。
索耶得知被跟踪后,变得精神恍惚,找了当地的心理医院咨询,于是更大的灾难发生了。
这之后就是常规类型片的发展套路了,密室求生的戏份开始上演。
直到禁闭室的高潮戏,索耶对大卫吼出振聋发聩的真相,大卫的心理崩塌了。
崩塌了的大卫,理智开始失控,索耶看出了大卫的失控,成功扭转局势化险为夷,终于逃出生天。
不久前,在公众号的推文里,我发了一篇短小说《国色》,有些人表示没有看懂。
很简单,《国色》便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
暗恋,成为一种病症的时候,便不再是一件美好的事。
于己于人,都是不妥。
于己,自我欺骗。
于人,成为困扰,甚至成为骚扰。
而这一切被顿悟的时刻,如同大卫,整个人生都不好了。
在《失心病狂》里,索耶是没错的,长得好看(在大卫眼里)并不是罪。
原罪是大卫的自以为是。
索耶不存在要去爱大卫的理由,更不牵涉社会责任与道德批判。
如同网络时代,爱上了一个自以为对方也喜欢你的人。
责任只在于暗恋的一方,被暗恋方完全不存在任何的责任与义务,也根本不需要承担这一切。
一旦暗恋者的行为给被暗恋者带来了生活困扰,那就是病了。
病了,得治。
如若一个精神病患者,告诉你们,他没有精神病,是被误关进精神病院的,你是选择相信他的话,还是选择相信他有病?
如果你的衣橱里多了几件衣服,如果你一到办公室就有人发消息问你早上尝鲜的抹茶拿铁好不好喝,真的有点细思极恐啊!
而这些都被《失心病狂》的女主角索伊碰到了。
全程用iPhone7拍摄的《失心病狂》讲述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惊悚片, 听我缓缓的剧透这个故事!
索伊从波士顿离家700多公里成为一名银行金融数据分析员,面对客户,她说话可犀利了,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大家感受一下:你瞎bb有个p用,你再吵老娘不给你分析数据了,你去别家吧,拜了个拜!
面对老板提出的学习调研机会,豪华公款双人游,我偏不雨露均沾,独宠你的优良条件,索伊的回答是:我早上起来无所事事,路过此地顺便进来工作,你和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好像连牙都没刷吧,呵呵!
然后留下个不失礼貌的微笑。
晚上排挤寂寞,她选择的是摇一摇,看颜值,约出来,看身材,回到家,办正事,打完啵,一个字:滚!
索伊似乎犀利又反常,她这样做,其实是有苦衷的。
在网上搜索了一个名为:高地溪行为中心,似乎能排解她现在出现的困扰,于是第二天她就驱车赶往高地溪了。
索伊碰到了什么问题?
她长期被人跟踪骚扰,为此她申请法院限制令,她搬家,她换工作,修改邮箱,她骗妈妈说她是冲动型跳槽,但是她知道,生活已经过的面目全非了!
索伊惊恐四周发生的一切,甚至想了断自己的生命,但是和胖医生聊完之后,她的心情平复多了,于是她们相约下一周再聊一次,胖医生也许诺没问题,并且让索伊顺便填写一下表格做个调查交给前台!
索伊填完就准备走了,但是被医生叫住了,他们准备给索伊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检查,索伊眼睁睁的看着护士收走她的手机,为了不起冲突,她让护士检查身体,最后还莫名奇妙换上了病号服,走进病房!
索伊表示这一定是弄错了,但是护士坚定的告诉她,她签署了自愿住院观察24小时协议,索伊想打911,但是警察例行来看看病例,要了份咖啡就走了!
索伊无奈的躺到了病床上,她环顾四周,真的都是精神病啊!尤其是临床咬着头发的维奥莱特,扬言要等索伊睡着把她头发都剃了,还亮了亮腰上别着的自制小刀!
索伊疯狂叫嚣放她出去,她打伤了一个病人,又打伤了一个男护士,最终只换来镇静剂一支,床上躺了一夜。
第二天唯一的主治医生要见索伊,太好了,医生肯定能分辨精神病和正常人!
结果医生就索伊昨天打伤两人下的结论,有自残和暴力倾向,需要留院观察7天!???
一脸黑人问号了吧!
在精神病医院里能碰到正常的人吗?
果然,她碰到了吐字清晰,说话有条有理的内特,内特告诉她,这个医院就是一个骗保中心,只要你的保险公司停止为你支付医疗费,就会放了你,相比其他骗保医院,高地溪的医院管理松懈,员工消极,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乖乖的,不要惹事,就当放假度过7天,就能回家了!
索伊相信了内特的话,她乖乖的安静的度过了下午,晚上要集体吃药了,大夫按照编号给大家递药,并且当场吃完。
轮到索伊的时候,索伊惊呆了,她不仅不吃药,还大声控诉面前的乔治肖恩医生就是那个跟踪她,偷窥她的变态狂,他真名叫戴维德!
索伊的暴走又换来一针镇静剂加四肢束缚,再发狂一次,就要去地下单人病房了,半夜药性一过,她看到内特偷偷的在被窝里打电话,好家伙,他竟然有个手机!
第二天索伊向医院举报戴维德,但是投诉无门,甚至她自己都开始怀疑是不是人有相似,自己是神经太过于紧绷了,应该吃药缓解一下了,晚上配药的时候,戴维德向她展示了从波士顿偷来的,属于她妈妈的信件,再次证明了面前这个男人是跟踪狂戴维德!
第三天白天,索伊威逼利诱和内特达成交易,使用五分钟的手机,她赶紧给波士顿的妈妈打了电话,简明扼要的说了她被人跟踪,被软禁医院的事,希望妈妈能来救她,妈妈摸着胸口的十字架,听的是五味杂陈。
女儿竟然被人软禁了,收拾了包裹她也第一时间驱车去医院看女儿。
医院管理层见了妈妈,她把索伊的情况说的有多严重,就多严重,还让妈妈保持冷静,一旦扣上精神病的帽子就要戴上一辈子了,所以让妈妈能不要曝光就不曝光,并且给了她们20分钟单独会面时间。
妈妈的出现犹如一道希望之光,索伊哭着告诉妈妈她被一个叫戴维德的人跟踪,现在这个人就在医院了上晚班,她的身心都收到了打击!
妈妈给了索伊坚强的后盾,并且抚摸着戒指告诉她在天国的爸爸与我们同在!
妈妈留住在隔壁的小旅馆,第二天会再送点干净的衣服来,两人依依不舍的抱了又抱!
离开医院,妈妈找了警察,找了律师,但是他们对于索伊自愿签署的留院观察协议无可奈何,除非能证明这医院有问题,否则他们爱莫能助!
一筹莫展的妈妈在旅馆里,听到敲门声,门口站着的空调维修员是多么的眼熟!
隔天早上,戴维德在索伊的药里加了一颗兴奋剂,索伊歇斯底里的破口大骂,被人安抚后,索伊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疯了,不过庆幸的是医生检测出是药物所致,也就简单的告诉戴维德下次不要发错药。
内特第一时间去看望索伊,索伊和他说起自己被跟踪的事情始末。
原本索伊有个喜欢的工作,休息日还能去做做义工,给老年人读读报纸,她所照顾的对象是戴维德的父亲,那时候戴维德留经常默默的现在索伊背后一动不动的可以看着她两小时。
最终戴维德的父亲还是过世了,在葬礼上,戴维德说,他的父亲希望他们能在一起,从此后疯狂表白,因为第一次见面所索伊穿着蓝色的衣服,所以家里经常会出现蓝色的裙子,办公室会收到鲜艳的红玫瑰,还有热情似火的情书,以及喋喋不休的短信和电话!
呆萌友情客串索伊向法庭申请了限制令,但是这似乎抵挡不住戴维德的步伐,顾问告诉她,她需要关闭所有的社交圈子,不拍照,不参加活动,搬家,换工作,就差整容和改名了!
明明是被害者为什么活的那么窝囊!
内特和索伊越走越近,甚至主动给她手机,明明应该送衣服给她的妈妈迟迟没出现,电话也全部转到了留言,让索伊心中掠过一丝不安,甚至她还在枕头下找到了妈妈形影不离的戒指!
但是索伊和内特的关系戴维德看在眼里,终于有一天,戴维德伏击了内特,并且把他带到废弃的治疗室,电击让内特七孔流血,最后给他注射了过量的药物,内特入院就是来戒毒的,没有什么比毒瘾犯了吸食毒品过量的死法更贴切了!
果然医院发现了内特的尸体,大家也只是相互保密,在内特的私人物品里,工作人员发现内特有本日记,记录着他入院以来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但是这本日记也被管理层私藏起来了。
索伊再一次发狂,是因为在枕头下发现了内特七窍流血的手机照片,她被赐予了单人间特别加固病房,还有4个摄像头轮流监控。
戴维德经常关闭监控和索伊促膝长谈,索伊逃避,辱骂,诋毁,都没有办法浇灭他心中的爱情火花!
戴维德甚至在森林里自给自足的造了个与世隔绝的太阳能小屋,想和索伊组成个家庭,过下半辈子!
久而久之的软磨硬泡,索伊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抵抗了,她询问了戴维德怎么才能离开医院,戴维德说后门长期开着,只要他修改索伊保险公司状态,医院留不会追究。
索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为了证明戴维德的爱,她要他做一件非常难的事:就是当着她的面和维奥莱特发生关系!
戴维德感受到女神的情绪变化,他应允着,给维奥莱特的药里多加了一个安眠药,把她带来地下室,索伊假意安抚维奥莱特的情绪,从她腰里摸出了那把自制利刃,一刀捅了戴维德,夺门而出!
她心中只有一件事,逃出医院逃离戴维德,疯狂寻找,她终于找到了后门,打开大门的一瞬间,她贪婪的呼吸着外面的空气!
但是她低估了熟门熟路的戴维德,他早就拧断了维奥莱特的脖子,在后门等着她!
再次醒来,索伊随着汽车波动,她知道自己深处后备箱,在她旁边还包裹着一个人形物体,她从包裹里摸出一个十字架,她痛哭!
旁边躺着的是妈妈啊!
她不能任由恶魔摆布,她一个翻身,翻出了行驶中的汽车后备箱!
而就在索伊被戴维德追逐的时候,医院那边也发生了好几件事,内特其实是个卧底探员,他的联络员多日联系不到他,向医院申请了搜查令,果然找到了内特的小册子,骗保医院证据确凿!
另外在不远处的森林里一具尸体被发现,他的身份就是药剂师肯医生,他最后要去的地方就是高地溪医院就职,于是警察也来到医院,但是杀人恶魔已经离开了!
又回到索伊和戴维德,变态似乎总是配有变态的体格!
他三两步就追上了索伊,为了防止她逃跑,用锤子砸晕了她!
但是没想到这次索伊是装晕,一个起身就把戴维德压在了身下,她这次用刀一层又一层彻底割开戴维德的喉咙,看着鲜血四溅才停止!
一切似乎归于平静,索伊和往日的同事一起在饭店吃饭,同事的字里行间表示,索伊的冷酷无情已经让她成为高层,索伊也顺水推舟的说道这是我们最后一顿饭了,你也赶紧整理桌子走人!
就在此时,索伊听到隔壁餐桌的对话,隔壁的大胡子说到他喜欢穿兰衣服的女孩,完美的女孩,索伊激动的拿起刀,缓缓的走到大胡子背后,这个阴魂不散的戴维德!
正当她要下手的一瞬间,她看到大胡子转过来了,不是他,还好,我和他的噩梦已经完结了,丢下刀的索伊赶紧加快步伐,离开餐厅,噩梦有没有结束呢?
只有索伊自己知道!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在做图解的时候我发现,电影从一开始就暗示索伊看到一个大胡子就会情绪激动,电影慢慢揭秘大胡子是个跟踪狂,伏笔埋的非常自然,不突兀,要说BUG也是有的,有人说索伊真的杀了戴维德,但是精神病医院的内容是臆想,非常有趣的想法,不知道你们看了会有什么新体会!
需要得到帮助,但是心智健康的索伊被关在精神病院内;神情紧绷,有些被害恐惧症,有意图可能会伤害别人的索伊被放在外面!
就好像明明是被人跟踪偷窥,反而要限制自己的行动;而偷窥别人的人反而可以变本加厉的伤害他人,这一切真是讽刺啊!
好了,我是阿飘飘,想看更多影评,扫码关注公众号阿飘讲故事公众号哟,里面不仅仅有影评,还有更多精彩故事!
《失心病狂》二刷了,还是那么刺激,尤其喜欢中间吃错药发狂那一段,前面看到认真,真的感觉自己也要疯了,小黑哥死的太冤,尾行男为爱“痴狂”,中间尾行男装修理工害女主母亲那段,转场太快还没反应过来看到最后才明白,女主波折反杀,只能说干的漂亮!
每一个精神病患者都说自己没有病,那么你有病吗?
我有病……
为了iPhone 7拍摄,和导演,给的4星!
大导演 Steven soderbergh作品,前段刚看完他的Logan Lucky(《神偷联盟》),觉得非常不错。
但是今天这部,看完感觉力道不是很够啊!
1. 全片用iPhone 7拍摄,噱头挺足,整体视觉效果还是可以的,精神病院里的阴郁,和院墙外颜色饱和度极高的蓝天,各种俯拍仰拍,这类基本功就不说了;2. 我全片都在纠结,这到底是真实发生了,还是只是女主的幻觉?
3. 全剧两条线:1)美国精神病院的骗保骗钱黑暗行为;2)女主被变态跟踪狂致命骚扰行为。
我觉得,随便一条线,拎出来都是精彩故事,不要说好莱坞电影不流行揭露社会现实,该导演2000年的《永不妥协》就是揭露社会黑暗的,我女神朱莉亚罗伯茨还因此拿了小金人。
同样,另一条线,作为压力山大的职场女性,被变态跟踪狂骚扰到快得精神病,远离亲友逃到另外一个城市仍不能逃出魔掌,还要面临上司的潜规则... 这些很现代化的社会问题,对于该导演来说,应该更是驾轻就熟,毕竟他1989年就拍出了斩获奥斯卡奖的《性、谎言、录像带》。
那为什么要杂糅两条线在一起呢?
弄得感觉,两边吃力不讨好,故事都没讲透彻。
郁闷!
4. 女主动不动就暴走,不知道是用力过度,还是到了那份上确实会容易狂躁。
可是狂躁归狂躁,感觉她一个职场精英,全程智商都不是很在线啊!
一个这么容易暴走和智商不在线的人,最后在禁闭室突然想出来让变态跟踪狂当着她的面fu*ck其他女人以证明他对自己的爱,用以击溃对方心理,这种龌龊的高招,她怎么想出来的?
😴anyways,看得好不过瘾,感觉有点高开低走... 容我写一篇高开低走结尾仓促的影评...
陈可辛用iPhoneX拍出的关于春运的短片《三分钟》惊艳世界,让电影爱好者们也忍不住想要尝试一下去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失心病狂》相比《三分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失心病狂》是用iPhone 7拍摄完成,非但没有想象中的粗糙感,甚至因为拍摄器材的原因,给电影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恐怖氛围。
《失心病狂》讲述的是一个备受异性跟踪困扰的女生,为了逃离这种困扰而背井离乡。
但是他到了另一个城市之后,跟踪者也尾随而至,而她因为精神备受煎熬而不得不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看似正规的精神病院背地里却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不仅将正常人困在医院,甚至买通了警察,让他们免受社会的问责。
而女主也被软禁在了医院,每天吃着精神药物。
令女主更崩溃的是,追踪他的变态男竟然跑到医院做起了医生。
每天都要见到自己讨厌的人,并且受到对方的精神刺激,女主在一点点的走向崩溃。
她能否逃出虎口呢?
大家可以去影片中一探究竟。
影片前半段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些平淡,但是后半段突如其来的重口味,绝对会让你们大声尖叫。
影片中有些片段和配乐像是精神病患者的精神世界的具象化,让人拍案叫绝。
在豆瓣上,对于恐怖电影的评分,稍显苛刻了一些。
一部5.5分以上的恐怖电影,算是高分了,绝对有值得一看的点。
所以,我会看到这部电影,这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我不是学摄影的,所以对于摄影角度,我还真不好说。
这部电影居然是用手机拍出来的!
我起初以为电影的画风就是特意安排成那样的,得知真相后的我,还真有些意外。
苹果居然可以拍出这样的作品,算是很可以了!
不过,电影最值得津津乐道的,还是剧情方面。
看完电影预告后,我无限怀疑,这又是一部一个真疯的人,以为自己没疯的剧情,在中间,主角不断地开始怀疑自身时,几乎让我确信,最后怕是要落入俗套。
但电影越往后,越打破我的认知!
尤其是结尾,电影结尾安排的非常妙,完美诠释了这一次遭遇对主角带来的后遗症影响!
看完这个畸形的爱,还让我有些意犹未尽,在我看来,演绎的如此真实,不至于过分夸张。
女主的演技还算可以,焦躁,愤怒都诠释得不错,只是少了一些恐惧感。
当然,这本来也算是一部心理惊悚电影,不露于表面,也算情有可原。
在近期的恐怖惊悚电影中,这部电影的确值得一看。
再加上它是一部由手机拍摄的,意想不到,还是有些看点!
首先必须吐槽这个手机摄影,鸡肋一般,索德伯格是想证明和表达什么?
证明用手机也能拍出不错的恐怖片?
还是要给其它恐怖片导演立个技术方向?
除了片里那处晃动的画面叠化处理和部分广角镜头外,其它部分甚至可以说手机摄影给这部电影拖了后腿。
其次说电影本身,豆瓣的影迷对恐怖片实在太过挑剔了,这部电影的剧本属于小成本里的上乘之作了,不仅有完美的商业片节奏,不冷场,时刻有悬念,而且人设和剧情走向都完美还原了以前那些经典惊悚片里的元素 。
甚至在对白上也有所拔高,比如女主角在禁闭室怂恿大胡子强J小辫子时的那场对白,将一个跟踪狂内心肮脏的想法扒的一干二净,感觉这部分的一些对白可以拿过来做精神分析题材电影的教科书了 —— 从大胡子角度来说,内心防线被女主毫无掩饰的脏话一点点逐步击溃,最终爆发并不是毫无道理。
再者就是电影营造的那种神秘病态的氛围,说实话这种氛围营造真的是好久没有在惊悚片里见过了,没有一惊一乍,靠音效忽悠人的桥段;时刻潜伏的危机感,无法信任的周围人,孤立无援的境界 —— 这些经典的环境渲染都是欧美心理惊悚片才有的特质啊!
还记得01-10年欧美心理悬疑片井喷的那段时间么?
《禁闭岛》《孤儿》《致命ID》等等一类,这片要是用摄影机拍,放到那期间质量也丝毫不差。
7分,@City Plaza Movie Maxx厅 作为恐怖惊悚片,电影的配乐有些特别,似乎并不想加强片中的悬疑气氛,是对剧作的自信吗?
剧情前半段始终疑点重重,让人分不清女主是真疯还是被疯;后面随着悬念逐渐揭开,狩猎与被狩猎的紧张感顺利接上,中间大段的对话似乎让影片失速,但好在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影片比一般恐怖片高的原因
首先,我要阐明自己为什么打了满分。
不是因为它的质量值得满分,而是鉴于豆瓣近些年来总体分数的“通货膨胀”现象,以及恐怖片在豆瓣向来被排挤贬低的事实。
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比不上我心中NO.1的《孤儿怨》,这是纵向的对比。
同最近一年中的北美口碑爆棚的一系列恐怖片比较,这部电影可以排在前三,远好于《逃出绝命镇》、《屏住呼吸》和《地狱-亡灵栖所》等。
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主观评价。
《失心病狂》的亮点在于表演和配乐。
女主角的演技非常的棒。
我说不出什么叫好的演技,但我能说出什么是差的演技。
女主的表演没有让我出戏,而是让我一步步走近这个人物,以至于关心她的命运。
许多的电影只要能够让看戏的人融入这么个虚幻当中,我认为就算成功了。
尤其对于低成本的恐怖片,不能过分苛求。
配乐比较自然,把那种诡异的气氛凸显了出来。
瑕疵也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太大震撼的原因。
最大的槽点是反派没有摆脱套路。
结局之前他无所不能,结局的时候总会被主角的光环弄死。
女主这么一个精英人士,竟然这么容易就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在豆瓣找恐怖片挺难的。
我以为5.5分的都算不错的了。
分数偏高的,要么是90年代以前的,要么就是最新的电影。
分数只是一个维度,还要考虑打分人数,分数的分布,这样才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在烂片上。
3:00am,刚看完电影,豆瓣对于恐怖片想来是带着有色眼镜的,看完片子后第一时间在豆瓣搜了一下评分,很低。
这部片子前期了解的不太多,剧情拍摄有很多瑕疵,但是给人带来的感觉确实很压抑,我觉得是一部好片,有时候看电影是看一种感觉吧,恐怖片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完结后的高潮感,没得必要去扣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和每一个不太符合逻辑思维的剧情,只是enjoy,别把自己搞得太累
和小段一起看
虽然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不过很喜欢这个调调 虽然是新片 不过感觉上有点稍稍年代感
故事沙雕,拍摄粗糙。您都航拍了,干嘛不打光…Claire Foy不错。
唯一的亮点就是全程用iphone7plus拍摄的电影。
还看到索德格伯本人了,却无法赞美他这部电影,剧本烂到令人发指,疯人院完全没有新意,女主的智商极低,估计是代表了美国人。iPhone拍摄也是噱头,航拍稳定器样样来,广角导致图像偏折更是观感不适,后续应该不会有提名了。
这题材已经过时了,不过作者性挺好的
你爱的只是幻想中的我,别说你变了,那也是一部分的我,只不过你当初不知道而已。
what the fuck
恐怖片普遍分低,但是至少有点感官刺激。本片是真的分低,十分老套。
居然是用iPhone拍的?完全没看出来啊。剧情单调了,如果精神病院病人再邪恶一点,会更好看
#Berlin2018# 索德伯格真是个复古高手。拍出了七八十年代B级片或者电视电影的感觉。反转太硬,不过恰好又踩到了这种片儿的节奏,该有的样样都不缺,还颇与时俱进。iPhone拍成这样也蛮牛的,恰好广角又很适合这个故事。索德伯格可以来中国拍网大呀哈哈哈。
07/18. Actually chilling. I'm talking about female victim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real life.
看到一半我都还以为女主是真精神病。
前面很多贴面镜头很压抑恍惚,不过后面剧情有点牵强了,而且走向剧情突兀了,对话太多变成推进的动力,有点无力和妄想的表现,表示失望。
画面还是不可避免有噪点,如果索德伯格是在玩,那么他开心就好。马特达蒙这酱油打得笑死了。
一开始手机画面制造出的奇异角度和变形效果的确很匹配悬疑。但影片偏偏早早结束了悬疑进入大段的煎熬和智障情节。
基本上没什么亮点
最大的噱头也是全片98分钟都用iphone手机拍摄完成,因为是手机,所以有很多新颖的摄影角度和空间纵深感,但缺点也是基本围绕近景特写,还有噪点过大等问题,但绝对是复调影像的代表,索德伯格赋予了角色自主的力量,角色间的行为和意识的交流与对话已经脱离了既定文本的约束构建情境,非常有意思的探讨
正常人进疯人院+智商低且hysterical女主的惊悚片,两个雷点。对于被stalk的女性处境刻画很好
观看时间:03/24/2018 ETS 观看地点:AMC Academy 8, Maryland, USA 推荐指数:5.0/10 酷炫指数:2.0/5 简评:女主有各种心理疾病,智商低情商也低,估计就是美国普通人的缩影吧!看完整个人都感觉不正常了,觉得看美国人个个都是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