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只能是法国造,中国造的都是马加爵之类,直接坑杀的。。
好莱坞抢匪看似有艺术家潜质,8过是披着伪面具的爆米花而已
几万年不写影评了 这部电影我没给5星 为什么我还有写影评 因为他是我的头号公敌 我那一星肯定不能给他阿。
言归正传,首先对这部电影我是有期待的,因为在豆瓣里处刑人的下面相关链接里是有的。
但是这部电影除了开头和结尾都没有死人 甚至连血腥的场面都很少有,而且这部电影的前面其实挺拖的 老是抢银行 而且还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抢 打来打去也只是手枪 大家的枪法只有在打车轮胎的时候才是准的。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部片子呢。
我觉得他很概念化,如果算在类型电影里 ,他肯定算是警匪片,警匪片侧重于怎么抓罪犯。
这部片子我看到了对警察无尽的嘲讽阿 ,每次都是两个人的作案 总是被逃 ,然后有是大批人马的点送 总给人警察搜的地方不是逃犯逃的地方。
而且警察的智商都有待提高,他们在车的后备箱里 要检查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导演会用什么样的方法 我期待是逃犯通过本身的智慧,结果尼玛的,警察自己去查后面的车去了。
每次看到警察咬牙切齿的样子我都好笑 ,是你们警察给了他们的空间。
在看影片的最后,警察在监视他们的时候 ,只要嫌犯靠近 就开始全身发抖 手里拿好了枪。
抓捕的过程应该是个有序的过程 你跟个傻逼一样的在车后面4个人拿枪扫 等会还有一个人上来补一枪 ,我瞬间就尿了,等人死了你就刚了是吧。
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梅林这个人。
我喜欢这样的人,因为他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不是说反抗这个政府还是什么,他是和他自己反的,他所有的冲突都是他自身的。
他说这个社会是人剥削人,但是他补剥削。
其实换个角度想 国家的钱就是公民的钱 你从侧面剥削了人民,然后在把钱投入到享乐之中。
你老说自己是革命者(我觉得他有的时候的镜头真挺像切格瓦拉的)但是你总是一如既往的高调,你宣扬的不是什么主义而是,你自己的形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所以这样的你把自己放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其实你本来可以活的好好的,可你劝偏偏选择了当全民的公敌。
影片算是一个比较劣质的环形叙述,结尾大家都用稀奇的目光看着,似乎你还挺陌生的,似乎是用看车祸的目光看这个事件,似乎你好像也不是“全民”的公敌,因为你其实没这么多人注意。
灿烂的阳光下,雅克梅林带着漂亮的女友,开着用从银行抢的钱新买的BMW,在Edith Piaf的Non, je ne regrette rien的悦耳嘹亮的歌声中,穿过广场,肆意的享受着自由的生活那一刻,那个镜头,让我想起许巍的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这个镜头真tmd棒极了下篇比上篇好看,更紧凑更暴力更血腥。
另一个印象很深的镜头是雅克·梅斯林最后死亡的特写,浓稠的血顺着额头滴下来这个懂事起就在反制度反束缚的恣意妄为的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好比齐天大圣孙猴子一样的英雄,懦弱的警察甚至不敢再抓捕他一次,只能将其当街射杀当他出现在警察的埋伏当中,每个警察紧张的要发疯要崩溃的胆小样子,都和梅林的顽皮凶猛形成巨大的反差。
体制内的每个人都依存于这个现有的体制,靠体制保护靠体制分配,打破体制呢?
意味着什么?
梅林说没钱,没钱我就去银行抢导演似乎刻意的显示了这样一个反体制的英雄的光辉形象……Edith Piaf《Non, Je Ne Regrette Rien 》歌词: 不 没有就是没有 不 我无怨无悔 好的也行 我欣然接受 坏的也罢 我全无所谓 不 没有就是没有 不 我无怨无悔 付出了代價 付出了代价 一扫而光了 全都过去了 我才不在乎过去 ……
http://axinlove.com/2009/07/mesrine-part-two-public-enemy/《Mesrine Part Two Public Enemy[梅斯林 头号公敌]》More Fun More Nonsenseby @xinl.ve 090725一个双手不沾鲜血,一个十分在乎自己的“荣耀”和“名声”的匪徒,他的事迹能带给观众怎样的愉悦?
在制度面前嘲弄权力的虚弱,在自我的世界中炫耀沉溺的幻想,他坚韧他狡诈他视金钱如粪土,他是法国历史上的“臭名昭著”的全民公敌,是法国黑帮“英雄”的历史上的传奇。
但与前一部《Mesrine Death Instinct[死亡本能]》交代Mesrine的成长史,交代他的性格和家庭生活相比,本片中的Mesrine的行径越发让观众瞠目,但却全无了一个有着血肉的绿林英雄摸样。
在审判自己的法庭,戏弄着从法官到陪审员到法警的一干人,然后光天化日之下从各人眼皮底下逃之夭夭。
场景和事件前后对比的巨大反差,让电影出现了荒诞的滑稽感。
紧着是不逊于《Prison Break》的脱狱情节。
Mesrine与Francois(Mathieu Amalric饰)合谋,再一次上演虎口脱险的奇迹。
上一集的PB并不精彩和体面。
Mesrine悄悄替换了钳子,然后就从铁丝网下钻出去消失在树丛。
本片中,无论是监狱的森严还是看守的严密,都远超过前一次—-都成为衬托Mesrine英勇的小丑。
勾结着来探访的律师,将看守关进囚笼,换上对方的警服,利用“凑巧”在那儿的长梯翻越高墙,借助预备的长绳逃出生天。
五年牢狱生活,麻痹了看守的神经,坚韧的Mserine从未放弃。
无所谓黑白是非与正义的语境,坚韧始终是值得称道的品质。
除了坚韧,Mesrine个体闪亮的性格还有“泰山崩于眼前脸不形于色”的从容气概。
躲避法国军警围捕的过程,他的漫不经心被Francois的紧张映衬。
悠闲地给出一大笔钱给帮助自己的农户,Francois还在计较钱的多少;水流冲走一包的巨款,Francois嚷嚷那是Mesrine的一份。
Mesrine看淡金钱的乐观和大度,都表示他是具有英雄/枭雄气质的人物。
勒索视财如命的巨富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道德正义感(富人资产来源并不合法,有能的人都可以打土豪分浮财)。
与千万富翁进行对手戏的一幕,除了让电影具有更多的喜感,同时表现Mesrine作为一个匪的老道和狡诈—-Mesrine最后的荣光。
从此之后,Mesrine陷入了自溺的怪圈。
不停更换异性伴侣倒无甚苛责。
先收钱再接受采访,还在镜头前毫不掩饰地掂掂钞票的份量,豪气的英雄变成营营苟苟的小人。
全民公敌的光环消退,Mserine已经落魄的与一般匪徒无异。
无非名声和经历他更为传奇,但也只是靠着吃往日的荣耀的老本。
Mesrine老了,颠倒的构图说明了这一点。
在意一己的情感和“全民公敌的名号”,他失去朋友,也失去了让人喜爱的品质。
在风起云涌的70、80年代的社会运动的大潮中,他从未选择了更高的理想和主义。
本片中唯一一次的英勇的残忍(对比上集中无所不在的邪恶)是虐死一个污毁他“名声”的法西斯记者(对方的身份看似让他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依然是为一己之私。
电影前半部分的英武退化后半部分自私的小,Mesrine这样的人物没有生长更多的意义。
他在公开场合的惨死,掏空了观众最后的情绪。
前续种种非法的乐趣变成了毫无着落的期待,电影变得空虚莫名。
———————————-Mathieu Amalric在《A Christmas Tale》里是令人讨厌的Henry,还客串了《Quantum of Solace[007之原子危机]》的反派。
公交车上《Dawn of Evil》在剧院的上演,应该是导演为友人做的宣传。
小妞Sylvia由Ludivine Sagnier出演。
Mesrine.Part.Two.Public.Enemy.2008.720p.BluRay.x264-FLHD
海报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一个顽强不肯低头的生命在那里划上句号。
长这么大,没服过谁,却死在一群游击队手下了。
罪犯由法官创造。
而法官,为国家服务。
电影很棒!
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罪犯,仔细琢磨电影里的一些台词非常有意思。
续集中加入了更多的亲情和爱情,好看极了!
他不爱钱,不关注钱。
他知道,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剥削的世界,但是他不会靠剥削别人去得到财富。
他知道的是,需要钱,他可以去银行抢。
他愿意从他自己的逃命钱里面分出来一些给帮助他逃生的一家老小。
他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他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明星。
所以即使是被抓获,他也知道跟爱人拥吻来博取报纸头条。
在小记者歪曲事实的时候,他会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不能说他不爱生活,他珍惜每个他生命中出现的女人,即使是在被捕前的二十分钟,女人对他大声嚷嚷,他也只不过是很可爱地大比动作....嘘...嘘...他爱他的父亲,他希望他父亲不再生活在母亲的严威之下。
并在父亲病逝之前抱着他,告诉父亲,不管他曾经做过什么,但是别忘了,他是他的儿子。
他痛恨法律,仇视不公,珍视男人间的情谊,会给人质做炖羊肉吃,用SX70帮人质和他的头条报纸合影,享受帮女人豪买珠宝的时光。
直到他被暗杀之前,他还在安慰小女友,他只不过是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并且讨论到无法想象自己出生的时候仅仅50公分。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怎么老去,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愿意过着安分枯燥的生活。
即使终究会死去,他的理想是,死在战斗中。
他应该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此的人生。
延续相同的叙事轨迹,其实不能说延续,因为本来就是当一部电影拍摄的,只是分开两部放映而已。
叙事严重超越情感,而所有的配角的发挥应该是被刻意压制到极低,露德温·塞尼耶 Ludivine Sagnier、马修·阿马立克 Mathieu Amalric,包括前一部的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都被那个野兽的气场所压制。
当然也有例外,上一部的西西·迪·法兰丝 Cécile De France绝对是配角中的亮点。
如果是前一部是关于一个混子的发迹之路,后一部完全就是他的“明星”史。
后部影片的调调更显得暧昧不清,甚至没有保持所谓的“中立”。
可能在创作者的内心,这样一个人就如同很多乱世英雄一样,生错了时代。
都说当好人难,因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
其实做坏人也难,因为做一件坏事不被抓住容易,但做一辈子坏事终身逍遥法外而难。
更难的是,坏人不惧曝光,不惧被捕,不惧死亡的情况下,按自己的犯罪哲学而做尽坏事。
在现有的世界里,梅林视自己的行为为对这个罪恶世界的暴力抵抗,他在法庭上对法官、政府机构的蔑视,在媒体采访里扬言杀光法官而大放厥词,多次越狱和攻击监狱和自己“自传”死亡本能都是他整个犯罪人生行走所围绕的哲学思想中心。
然而他又对政治不感兴趣,不在乎左右翼的政见区别,却会因为一个右翼分子记者对他的“不实”描写而设计报复,而不担心会激怒整个右翼。
同时可以看到的是,他对待人质或者平民的态度,威胁但是不伤害,这种心理让我相信他犯罪并非原始的暴力冲动。
他反抗的大多是政府机构或者是经纪机构,要不就是有钱人。
但是他的犯罪已然超出了对钱的奢望,钱于他而言不过是工具,可以买武器、找女人、去继续计划犯罪,而关于剥削的那段言论,我想那只不过是他自己的以为,他是没有剥削人,但是不代表他不给那些被剥削的人带来伤害,我也没有看到他有过劫富济贫的行为,所以他只是在道德和非道德间游离的一个罪犯。
他每次犯罪的目的很明确,但是他整个犯罪人生的目标我却看不见。
他实际上在用自己以为的思想和犯罪哲学包装自己,最后他自己也信了。
梅林之所以成为公众之敌不但是因为他的犯罪行为让人畏惧,同时他的自我包装让人们抓不住他,不明白他的犯罪理由,所以人们无法说他是因为贪婪而去抢银行或者是因为仇恨而去谋杀,抑或是因为政治因素而去反社会。
他单独成为一种因素,成为了整个世界(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的共同敌人。
关于情感方面,这个法国男人不失浪漫也不乏冷漠,对妻子的爱与弃,对父亲的蔑视和最终对父亲临终前的留念,他对子女倒是很爱护,但是他从未想过他的犯罪人生和他在子女生活里的大段时间的消失和空白给子女能带来多大的阴影和伤害,对朋友,他够义气但是又过于任性,只考虑自己的一时兴起却不考虑朋友的容忍程度,所以他不断的找新的伙伴,然后他们一个个离自己而去。
对爱情,倒是很有意思,追求前妻时浪漫让所有人被这个温情而有魅力的男人魅惑了,对那个可以和他并肩扮演雌雄大盗的女人,他不惧危险要去帮助她越狱的深情也倒叫人感动,只是我不知道最后的女人,他心里对她的位置是如何,肉欲之外也许也有依赖和爱情,只是在女人的眼里,除去激情后却是他对她的不尊重和让人不安。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死亡,自己预示到了他会死于战斗,而绝非老去或者在监狱里,也许他自己也不能容忍自己平淡的离世,只是我想他没有想到他的死来着这么快,而且他也并非在他自己定义的战斗中死去,而是死在毫无预警的警察布置的暗杀中,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拔开枪去反击。
所以回想他的人生动机,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也许我想他所做的一切都很简单,就是为了成为罪犯,成为他心中的那个人,成为他希望别人认为的那个人,而且最终他成功了。
死的结局太让人疏忽了,头号公敌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后会这样死去,用不瞑目啊!
终究敌不过强大的国家机器啊
这不是“教父”一样的黑帮史,不是“汉尼拔 Hannibal”医生的智力闪耀,没有“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的反思,也不是“越狱”的缠绵悱恻,更不是“切•格瓦拉传 Che”的造神运动。
“Mesrine: L'instinct de mor死亡本能(上部)”“L'ennemi public n° 1”(头号公敌 下部),只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人生传奇。
上下部合一起在四个小时左右,也说不上是哪部更精彩一些,梅林的死亡描述用的笔墨有近半个小时左右,也许导演像我们一样,不想他就这么死了,但无论多不舍得,乱枪之下,无有完肤。
监狱对梅林这样的人就是去进修,然后“越狱”就是毕业考试,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在狱中写的那本书,他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从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就是证明。
在电影前的说明中:本故事有部分虚构,因为不能完全反映人物本身的复杂性。
相对还是中立的观点中,我们来数一下复杂的东西,只要有这三点人物就会闪亮了。。
一,盗亦有道,这是成为一个成功黑道人物的首要潜质。
我抢银行,但不滥杀无辜,我越狱成功,冒死也要帮一下狱中的朋友。
二,家庭观念,这个呢,要用刘黄叔的话了,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对父母子女不要牵连,对妻子不能让外人欺负,自己为了朋友可以打骂,也就是为妻子两肋插刀,为了朋友抛妻弃子。
祸不及家人。
三,情义大于生命,他的同伙换了很多,咱们各走各得道,我对得起你,但是,外人不能说我背信弃义。
不知道不要乱讲。
不喜欢的人也许会说,这像是一部流水帐一样的传纪电影,抢劫,杀戮,越狱,然后不想再受牢狱之灾,警察也累了,直接干掉得了。
如果他的理想再大点,冷静点,也许就是某某反政府组织的核心了。
但他没有,最终只是一个传奇,不是英雄,不是奸雄,不像狂魔,只是一个喜欢违反现有社会组织的普通人吧了,只是他去做了,不高兴就去做了,也很执着的做到了,所以成了传奇。
以上也是他的“毕业论文”的主要观点。
做为一个犯罪专业的高材生来说,监狱这种地方比大学更能学到东西啊。
细节还是不够
文森特的演技是亮点,传记类故事没有大的惊喜不过人物塑造的传奇与悲剧于一身的感觉很好
第二部的梅林很有人情味 我喜欢
卡索相当型!演什么片什么范儿!~
比第一部差了些,有点彻底沦为流水账,结尾想升华下,但人物没立住。(我觉得我不喜欢这部,主要是见不得Cassel挺这个孕肚。
一部流水账。
虽然不如第一部牛,但也是很嗨的!两部需要一起看!
说什么浪漫情怀,只不过是为了sex而已;有什么政治抱负,只不过喊出来吸引大众而已;为了自由,那是给自己犯罪找借口,仅此而已
“导演在下集故事中致力于塑造一个浪漫传奇,不顾其血腥罪行,似乎想把这位天性暴戾、狂妄自大的江洋大盗描述成一名犯罪明星,并把他提升到英雄的位置。”导演2b了,为这段话,给一星吧
价值观
女主角很漂亮像是芭比娃娃
么有第一集好看~~
下部比上部多了些温情。比如梅林给了帮助他们出城的一家一万欧而且对待他们的儿女也是很有爱的。从这些小细节可以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好人。
法国张子强的故事。剪辑和摄影都不错,节奏就和其他的欧洲电影一样看不习惯。整部片其实也不错,但就觉得给不了四星。结局有种宿命感,有点像邦妮和克莱德。
当抢劫犯有了指导思想。。。
7.0/10
6.5/10
最后想拖着看完,但是已经疲劳了。
有点平铺直叙的感觉,没有第一部来的震撼。他的死拍的很好。
隔了好几天才看第二部 感觉没上部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