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民与全度妍,影帝与影后的组合,演绎了一段平凡感人的爱情。
朴实的大龄男主,爱上了从事皮肉生意的女主,经过各种努力,女主终被感动,接受了男主。
虽最后两人喜结良缘,但女主前男友的出现以及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等一系列的打击,让女主不得已离家出走。
发现女主离家的男主,开始了疯狂的追妻路。
狗血的情节,琼瑶的爱情,这些都没有影响我们被这部电影打动。
在这里,爱情超越了道德,超越了HIV,爱情给人力量。
就像男主在婚礼上的誓词:会好好生活的。
想想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且这种事在真实发生还不止一次,电影里的两人做出的事可能让任何普通人的三观都理解不了,而现实中更多的是现实和令人唾弃,没有至死不渝的情感,不会像电影里那样两个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告诉大家爱情是多可怕,又多美好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爱意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我爱你”真的不是随便可以说的。
我对你的爱至死不渝。
你已经活过了自己的人生,你也快要70岁了,你要代替我而活吗?
我宁愿孤独一生,也不愿娶个陌生人绝望是青年之死,也是国家之灭亡女孩不是食物,不是你想买就买坠入爱河的代价,比爱情更高过于执着只是愚不可及。。。。。。。。。。。。。。。。。。。。。。。。。。。。。。。。。。。。。。。。。。。。。。。。。。。。。。。。。。。。。。。。。。。。。。。。。。。。。。。。。。。。。。。。。。。。。。。。。。。。。。。。。。。。。。。。。。。。。。。。。。。。。。。。。。。。。。。。。。。。。。。。。。。。。。。。。。。。。。。。。。。。。。。。。。。。。。。。。。。。。。。。。。。。。。。。。。。。。。。。。。。。。。。。。。。。。。。。。。。。。。。。。。。。。。。。。。。。。。。。。。。。。。。。。。。。。。。。。。。。。。。。。。。。。。。。。。。。。。。。
2005年的片子,早就下了,现在才看。
现在“三俗”这个词很流行,所谓“三俗”就是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词:三情,也就是言情、煽情和苦情。
这部片子就是一部三情片。
言情和煽情自不必说,韩国电影多数具有这两个特征,而苦情不多见。
其他的爱情片里面,横亘在男女主角之间的障碍一般是门第的差距、家人的误解或者疾病(多数为失忆),只能叫做煽情,而谈不上苦情。
这部片子里的爱情实在是很苦,男主角追求女主角就称得上是苦苦追求,后来好不容易在一起了,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却又被女主角混乱的过去所困扰。
先是女主角的前夫找上门来跟着裹乱,这还只是小麻烦,可以用钱搞定,而接下来是女主角被发现HIV呈阳性,也就是携带有AIDS病毒,还因为带病期间卖淫被定了传播性疾病、危害社会的罪名。
这个问题就大了,AIDS跟失忆不同,它不仅仅是疾病,更是社会问题,男主角对于女主角的爱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这就是苦情了。
最后,女主角被判了刑,男主角自杀未遂失了声,不过女主角出狱后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两个人坐在车上甜蜜地笑。
经过这样的一系列打击,男主角还能对女主角不离不弃,堪称爱情童话。
影片开头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我相信这是真的,也相信两个人后来一定会生活得很美满。
男主角的执著和坚忍令人感动,他的经历却没人希望拥有。
生活中的爱情用浪漫来展示,用幸福来证明,银幕上的爱情却要用泪水来浇灌,用悲惨来诠释。
片名“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也有译作《你是我的命运》的)”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
或者说,对于男女主角来说,究竟谁是谁的阳光?
男主角为了减轻女主角的罪责,希望借助舆论,于是对媒体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报道的名字就叫《你是我的阳光》。
这表明女主角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他也几次说过,没有她就活不下去。
另一方面,男主角又何尝不是女主角的阳光呢?
在狱中,她靠看着两个人的照片、唱两个人的歌来度日,在出现自己开始发病的幻觉时,也是过去的回忆让她免于崩溃。
影片对两个人监狱内外遥相思念的那一段处理得非常好,为最后的催泪做好了铺垫。
演员的表演很不错。
全度妍对女主角恩荷(或者说张娥雯)的诠释很到位,特别是一开始,清纯中透着沧桑、沧桑过后又不失清纯的感觉把握得很好不愧是戛纳影后。
男主角黄正民算是本色出演,把李石敬的憨态可掬和苦苦坚持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
另一个亮点是李石敬的母亲,老太太被儿子坎坷的感情操碎了心,最后又拗不过儿子伤心放手。
探视恩荷的那场戏老太太的表演很是精彩,弯着腰举着吊瓶跟着儿子的那个佝偻的身影则令人心碎。
最后再说说细节。
我现在对影片中导演为表现人物情绪、暗示情节发展所安排的一些小细节很感兴趣,也许是看的片子多了,欣赏水平上了层次?
一个是牛奶。
李石敬为了追求恩荷,每天送牛奶过去,起初恩荷不喝,全都倒掉,后来感动于李石敬的真情,尝试着喝了一口,发现挺好喝——这其实象征了恩荷对于李石敬的感情从拒绝到接受的变化。
另一个是李石敬跟恩荷的前夫签了协议之后回家,路上的自言自语表现了他心中的不满,睡觉时他先是与恩荷背对着,然后翻身,搂过她,抚摸她的手——这是他从生她的气到原谅她的过程。
还有一个是那袋子香瓜。
前夫的问题还没搞定,又爆出了恩荷的HIV呈阳性,受了打击的李石敬拎着一袋子香瓜在雨中回到家,坐在门口发呆的时候香瓜滚出袋子,他起身去捡,结果捡起这几个,又滚落了那几个——这象征了他试图控制局面,可是事情的发展根本不受他的控制,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结果他一进门,发现恩荷出走了。
第一个比较明显,后两个未必每个人都像我这么认为,但我觉得这应该不是过度诠释。
哦,还有,细心的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就为男主角的执著和一条道跑到黑的性格埋下了伏笔——去菲律宾娶媳妇未遂,最后通过死缠烂打要回了自己的钱。
把钱换成女主角就是影片的故事了:)
中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开头石忠在自家院子里洗车,老母亲在楼顶晾晒衣服让他早点回家,石忠推车走回了一句:不要(不行)。
1婚前石忠的青春期式叛逆石忠对母亲的叛逆留在嘴上,他不能早点回家是有事要做吗?
不是的,那个早晨他还不知道自己会遇见银河,他只是在口头上习惯性地顶嘴,尽管这反抗微不足道,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在嘴上一定要和父母抬杠。
这种既依恋又反抗的亲子关系延续整部影片。
电影中段,母亲拽儿子去相亲,在大桥上两人反复拉扯;饭桌上母亲亲手卷好菜包饭喂石忠吃,石忠先是张大嘴吃下又拒绝母亲为他擦嘴。
影片后程,母亲进房间扯坏银河的录音带时石忠想要抢回来挽救这唯一的纪念品;母亲说让我们一起喝碱水,石忠拿起碗自尽。
石忠力大如牛,不可能挣脱不过母亲。
他真正的反抗在银河第一次见他时展现。
为了要回钱,他有十足的破坏性和粗蛮的野性。
面对母亲,石忠都先顺从,再做象征性的反抗。
这个人物面对不同情境所表现出不同的反抗性形成了对比。
在东亚的亲子结构中,石忠一直将母亲放在自己之上,母亲是要孝顺的人。
开头,餐馆里,石忠说自己存的钱一部分是要为母亲做牙;他最终在拉拉扯扯下走进了约定的相亲咖啡馆,说结婚后也要和母亲住在一起;他大口咀嚼着母亲塞到嘴里的大饭包;他放任母亲扯坏磁带;他不会让母亲因他而受伤。
物理空间上母子无法分离,是石忠无法成熟的表现。
2婚后妻子取代母亲石忠的恋母不光体现在和母亲的相处中,还有银河身上。
在整部影片中,母亲与银河同时出现的场景不多,饭桌上家人谈论到女朋友银河,母亲口头反对;婚礼上,母亲在熟人面前夸赞银河;婚后,银河和母亲同时在楼顶晾衣服,母亲捧起银河的脸夸赞。
这是唯一母亲直面银河并对她表达喜爱的场景,随后,母亲离开了。
两人再次相见是母亲去监狱探监。
我们可以回想银河和石忠在旅馆里第一次赤裸相见的场景,银河将石忠的头抱在自己胸前,石忠的视线被完全遮蔽,且头处在银河头的下位,这种体位是母亲搂抱儿子的姿势。
银河是一个自我认可的人,她自尊自傲,遇见军队过去,她犹豫很久才羞怯打了个招呼;吃饭的时候她尊自己是公主。
但是当她和石忠结婚,她与老母亲共同站在楼顶晾衣服,那一刻,她接替老母亲成为了石忠的妻子及“母亲”。
《始于极限》里上野千鹤子将从事性工作和随意的性行为比作“将身体和灵魂扔进阴沟”。
诚然,大概率如此,但对应本片主题似乎并不相符。
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嫖客只是一种心理定位并非单纯特指出入情色场所的人。
如果带入黄政民饰演的男主视角,他与银荷的相遇就是一场命运的安排,银荷对他而言并不是出卖肉体的堕落女人而是照亮他的生活、给予他希望的女神。
首先聊聊我对“将身体和灵魂扔进阴沟”这句话的理解。
大致上我是赞同上野千鹤子的观点,这句话有一层表达是指,男人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到情色场所寻求满足,讽刺又可笑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的欲望是坦然的、是纯粹的、是理直气壮的,而配合他们或者说提供给他们满足的女人却被当做低贱之物打心眼里看不起,有时甚至任意羞辱。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似乎在嫖客与妓女的问题上逻辑不清已经成为了人们认知的常态,包括性工作者自己也会自轻自贱,并不认为男人在这件事上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只是自己为何堕落至此。
但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女人使尽浑身解数在魅惑勾引男人,而是男人本能的欲望激发他们寻求女人,进而催生了性工作者这样一份职业。
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嫖客不尊重提供服务的性工作者,那么其本质是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欲望,认为自己的欲望是不洁的。
(想到《半生缘》里曼桢对世钧说,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是妓女和嫖客谁更不道德?
)回到关于“阴沟”的理解,性工作者本人并非阴沟,那些因内心扭曲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进而靠诋毁羞辱为其服务之人以逃脱“精神制裁”的人是阴沟;那些认为自己欲望是正当的,但是女人为了赚钱而出卖肉体就是“自轻自贱”的男人是阴沟。
电影中,男主并没有认为自己对银荷的欲望有什么羞耻的,也不认为银荷的工作是不洁的,而银荷也没有认为自己提供性服务就是自轻自贱,所以俩人关系的起点并不存在阴沟之说,是基于彼此尊重的前提。
从第三方视角展开。
因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银荷(的外表),所以男主跑到银荷晚上工作的酒馆想要认识她,接着是俩人一起喝酒唱歌聊天(男主没喝也没唱,主要是欣赏女主)。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场戏,我真的是爱到不行。
每次看到银荷得知男主从不喝酒时流露出一丝讶异和安慰的表情;每次看到银荷和男主喝大交杯酒(男主喝的是可乐)时嗔怪男主抱着自己不放时流露出妩媚又娇嗔的表情;每次看到银荷对着男主一边扭动曼妙的身姿一边欢快的大唱“欧巴,不要让我伤心”时恣意洒脱的神情,我都不禁感慨,其实夜场生活若存在这样可爱的男人和妩媚的女人也不算太糟糕,甚至有点美好。
如果是我纵身于这样的花花世界,也定能体会其中之美好。
当然这时俩人之间绝对称不上是爱情,但男主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人亲密接触,女人一边赚钱一边打发无聊的夜晚竟然还遇到了一个喜欢自己的温柔男人,是快乐和尊重。
接着男主视角。
我是一个天天对着奶牛挤奶的30多岁大憨憨,之前相亲遇到的女人基本都嫌我又土又呆,殊不知我也看不上她们,觉得她们不漂亮还太沉闷古板,直到遇到银荷,她不仅长得漂亮、身材纤细、穿着性感时尚,她还对我很热情,我们一起喝酒聊天很快乐,她还唱了一首歌给我,歌词里全是欧巴欧巴,她边唱边跪在桌子上一步步向我靠近,最后竟然轻轻亲了我的耳朵一下,我一阵晕眩,瞳孔放大,眼神失焦,心跳紊乱异常,我置身天堂,遇到了女神,我的女神。
其实,我就是想大言不惭的说,我懂男主的心理,我要是他我也喜欢银荷,会被她的气质疯狂吸引,想花钱给她“赎身”,她不愿意接受我的“好意”我能理解,依然愿意陪在她身边护她周全,我没有认为自己很伟大,也并不觉得自己傻,我就是感觉到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牵引着我,必须要跟随着她。
这有什么错吗?
如果抛弃那些逻辑混乱的伦理道德,这一切究竟有什么错?
我想到几千年前就流传的故事,人被分开成两半,终其一生就是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多美好的故事啊,有强调说另一半不能是性工作者吗,没有吧。
这多么像我啊,不,多么像我们啊,银荷就是我的另一半啊,我怎么可能和她分开呢。
回想整个电影,俩个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真的很甜也没什么矛盾,性生活也无比和谐(捂脸),一起泡澡的画面入选我心中电影最幸福场面top10。
虽然接踵而至的矛盾和不幸对二人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认为不幸的并非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幸的是这个社会有太多的“阴沟”要躲避。
当然,也“感谢”有这些阴沟的存在才让彰显出这份爱情的坚贞不渝。
我承认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逃避主义者),我受不了爱情里那些恼人的误会、猜忌、自私、占有欲等等。
但这不妨碍我相信他们的爱情,愿意相信存在一种摒弃身份、职业、过往经历等等所有表层价值判断,只是两个纯粹的肉体加上可爱的灵魂彼此相亲相爱神话一样的爱情。
我是憨憨男主,银荷是我的女神。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曾喜欢到激动的程度!
喜欢什么?
为什么?
1.黄政民把这个痴傻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好像他本人就是这个角色。
演技好,通过敏锐的观察把人物行为特点抓出来了。
因为我看到了他作为演员下的功夫这角色哪些动作给你哪些印象,太...太清楚了!
(见下2-24)2.整部电影。
因为我看出了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对“爱情”的认识),看懂了。
还有他的认识是有价值的,打开了我的眼界3.男主的转变。
如同样是去馆子吃饭,一开始天天挂笑,喝可乐的人,后面愁容满面,还喝起了酒。
因为它展现了导演在安排影片结构时有考虑到“怎么表现人物内心变化呢?
用面部表情和饮料吧”。
更深一层是我看到了导演下的功夫4.男主找婚介所退钱那场戏。
因为我看出了摄影与剪辑的工作。
仰拍他被人推出来后很丢脸的提裤子动作,突出了他的无力。
紧接下几幕是撞倒的电瓶车、从车上抖下来四散走开的鸭子,几段影像拼一起突出了他的无力。
特写他抱住人大腿的表情,突出他的撒泼打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5.大部分戏。
因为我看得懂其用意。
6.故事连贯,详略得当。
不会给人感觉“怎么突然跳到这一幕了?
”,不会拖拖拉拉让人感到无聊,也不会快得要按暂停。
因为人就是喜欢这样2.独处。
跟牛倾诉自己心情黄政民对憨憨形象抓得准的表演:发自内心喜悦的笑;说情愿孤独一生时低头、咂嘴怼脸拍的,明显是想让观众也感受到他的喜悦,他的心情镜头一转给到牛,这么剪就是为了凸他憨厚形象嘛铺垫:一段全景镜头+一段运动镜头俯瞰牧场,再次凸男主珍惜他的牛:自己的牛是拴在自己旁边的树上,其他牛在牧场散起。
然后如此珍惜的牛,之后为了给女主赎身,卖了卖牛这场感情戏的处理看起来很普通,符合一个农夫的认识,真实,令人信服。
没有用力过猛。
3.男主旁观老板推着其老婆玩乐。
此时露出的表情不像是羡慕或向往,像是应该如此,“以后我有老婆了,我就要跟我老婆这样子”4.朋友间聚会吃饭。
席间,男主说存钱是为了开自己的牧场、老婆本,给妈妈做假牙 谁写的剧本?
导演。
对朴实的孝顺的表现抓得好!
5.初见女主。
对其一见钟情除了对比这个刻画手法,黄政民眼睛的光效,印象深刻!
慢动作!
我以为这个效果是摄像搞出来的,结果是剪辑6.ktv陪酒现场。
朋友们都在对陪酒女动手动脚,随着镜头右移,男主却坐得规规矩矩7.不敢正眼看女主8.男主说自己不喝酒我倒回去看男主跟朋友喝酒那场戏,他真的喝的可乐!
这些细节的连贯,经得起推敲,让我喜欢的原因可能是,真实感吧。
书上说这点是好故事的标准之一9.朋友们对陪酒女是搂抱摸胸亲嘴,只有男主是很客气地抱10.男主憨憨地鼓掌,后面又在女主爬过来时吓到了赶紧把脸转一边11.女主亲男主耳朵,下一幕是另一个场景男主摸耳朵这里会有点点感受。
知道这个效果是剪辑造成。
它是在转场,是转场的方式之一12.从ktv出来,回家路上的朋友间对话。
其中提到ktv以偷拍录像带为要挟要他们出钱,男主这么抠的人毫不犹豫买了这句看似不起眼的台词都是有其作用的!
这让你开始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电影里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产生某种感受而生,都有其目的。
因此《看电影的艺术》的正确看法是,看到电影画面,去书里找其目的。
换句话说,把它当解码器。
13.独处。
给奶牛倾诉自己跟女主第一次发生关系后的喜悦,以及后面被同事问起白天干嘛去了时慌张地生气14.追求女主。
给女主送牛奶是半只腿跨进门腿是虚焦。
为了凸重点——牛奶15.帮女主工作的咖啡店擦招牌,完了女主递他毛巾,他先是不要,后来接过来用衣服擦汗,露出肥肥小肚子,然后毛巾自己收起来(晚上打飞机用)16.自慰。
被妈妈发现,第二天在嫂子喂奶时看婴儿就被哥哥说了,还被催早点结婚真实感。
妈妈不是个刻板角色,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感情17.家庭聚餐。
略显为难吃下妈妈喂的东西,不要妈妈帮擦嘴18.女主送咖啡,走到酒店走廊,这一幕是仰拍,似偷窥者视角19.结婚宴席。
男主妈妈高兴地说(为面子)儿媳虽然在咖啡馆工作,但做后厨,意思她不是妓女20.建筑。
一个新房子的镜头!
倒回去看了之前这个房子的镜头,杂乱、破旧。
第一次注意到、见有人用这类物来凸男主对女主感情的21.夫妻卧房对话。
女主说男主这样会不会因为房事过多而亡22.牧场接生。
男主半夜接生完牛,高兴地给女主打电话23.家门前踌躇。
男主犹豫着要不要告诉老婆她得艾滋了。
纠结完进门喊老婆“银荷”。
而此时他已知老婆本名是土气的玉萍。
见信知老婆走了,跑出去找老婆时摔了一跤,鞋子也掉了一只都顾不上穿24.众人(前夫、辩护律师、狱友、女主本人、记者、摄影、家人、村民、医生、饭馆老板、朋友)对女主有艾滋的反应仍然是很喜欢导演的描写方式。
艾滋这事儿多严重,男主面临多大压力,并非通过男主的表情来说明,而是周围人反应
《你是我的命运》,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据说在韩国上映时赚了不少眼泪。
全度研本身的样貌就有点苦相,演这样的苦命角色非常合适。
虽然爱情是没有阶级、国别、年龄、甚至性别差异的,但对男女主人公这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来说,爱情显然是样不切实际的奢侈品。
因为彼此相爱,使他们本就困苦窘迫的生活负担更重,不但是劳其筋骨了,简直就是苦其心智,生活已经够艰难了,还要遭受感情上的折磨,古人早就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样精辟的论断,可见穷人还是少爱一点,神经大条一点比较好,会活的轻松点。
还有一个感想就是,韩国乡村普通农民的生活好象也不比咱们中国农民好很多嘛,那种偏僻地方的小镇看上去也很凋敝,还不如苏南的农村发达。
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男主角家的冰箱放在院子里,不过没有插电,他们是把它当鞋柜来用的,哈哈。
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却因为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变得坎坷起来。
老实巴交的农民石忠从见到银河的那一天起命运就完全变得身不由己,为了她情愿卖掉象征理想的奶牛,为了她不惜将一切公诸于众成为村里人指指点点的对象,甚至为了她喝下碱水而几乎失声,与其问“命运是什么”不如问“爱是什么”,或者遇上一个可以一生挚爱的人为之疯狂为之牺牲便是命运。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探望银河时因为不能大声说话只能一直忍着听银河赶他走直到探监规定的十分钟过去时才终于忍不住拆掉玻璃上的喇叭伸手去拉银河,这一幕着实催泪,虽是韩剧一贯的煽情风格,还是让人揪心的痛。
两位主演黄正民和全度妍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都十分到位,比如展现石忠朴实外表下执着和无奈的那个回头,以及银河婚前的青春性感与婚后的纯真坚忍的强烈对比,不愧为演技派演员。
而片中的音乐不厌其烦地放着wax的《哥哥》的舞曲版与抒情版和另一首抒情歌(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皑皑),衬托银河的外表与内心的撞击,尤其抒情歌更是俩人曲折爱情的写照,听来心酸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英文翻译为“You are my sunshine”而不是用“fortune”或“destiny”之类的词,再次让我感到震撼,是阿,我之前用了“身不由己”这个词,而事实上无论石忠还是银河,都是“心甘情愿”并且“甘之如饴”。
黑暗与光明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如果要为阳光付出一切又有什么不可以,而阳光也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地位、金钱、疾病以及社会的眼光望而却步,因为在这世上爱情只有真假与深浅之分,别无它法,这就是爱情本来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会如此动人心弦的原因。
那么,你是否也遇到了你的命运,是否会为了你的命运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希望有一天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最近好感hzm大叔,看完了他所有的爱情片:幸福,当男人恋爱时。
这个是最后一个,都是悲剧(虽然这个强行he了,想想女主有hid,也是个含蓄的be)情节十分韩剧套路化,两个命运多舛的人相爱的故事,单纯善良朴素的土老胖的农民对咖啡厅和歌舞厅妖娆美丽的小姐一见钟情,女主随意一睡但是农民开始了一番老土朴素的追求,就爱上男主结婚了幸福地过普通生活(1h左右)。
然后女主以前的老公来找她回去,农民卖掉唯一的牛用2千万买他分手,又有人告诉农民女主有hid,男主害怕逃避了,女主因为前老公依旧疯狂回来找她,还让男主最喜欢的财产(牛)来换自己自由,就离开男主跑城市做妓女还钱,男主一直找她,因为得知女主被抓到警察局就去醉酒大闹了,被记者发现后采访拍照刊登了这个故事叫,你是我的命运(这个扣题太七扭八绕了)。
女主才知道自己有hid在监狱受尽歧视,哭求律师帮助。
男主也受到家庭、社会、周边的阻碍,和妈妈在坦白只要女主的吵架中喝了毒药,脖子开刀抢救回来,不能说话。
女主因为不知道自己hid洗脱了某种?
罪名,但因为卖淫判2年6月,下定决心终于接受一次男主探监,说尽了狠话最后结束时发现男主不能说话,一番不舍挣扎。
最后女主出狱,男主堆雪人开车迎接。
故事是十分套路的,苦命的2人经历种种磨难后坚持真爱,全靠男主的人设纯情农民+大叔不羁的外貌加持下的演技 压住了这个前期纯爱爆炸,后期坚持不弃的理想主义剧情,女主演技也可以,但是由于人设hid小姐的限制以及剧情安排她作来作去,演员演技和角色内容的高点都被碾压。
还有一个问题是长,整整120mins。
导演面面俱到的讲了个完整的故事,虽然很好的发挥了韩剧细腻感人的特色,作为电影有抓不住重点的感觉,前1h具体地讲相遇相知相爱的过程,行,我算你要为后面坚持不懈作铺垫。
那后1h呢?
各路支持不支持的人马粉墨登场,记者律师,各种家里人认识的人犯人的歧视阻碍等等等等太多太杂了。
即便如此详细了,也不知道是编剧的问题还是韩语翻译的问题,好多逻辑还没有说清楚,告诉农民小姐有hid的人是谁?
怎么在小姐本人但不知道的情况下知道的?还找到农民告诉了他?
这乱七八糟的字幕下我能推断女主遇见男主前就有hid了吗?
女主被告是因为什么罪因为不知道hid就能过去?
律师和记者的人物和剧情是要干嘛的?
虽然最后哭别很感人我都看哭了,但是下一幕就2年后开开心心出狱团圆了,又不是死刑这是要干嘛呢?
讽刺吗。
最后这个he很生硬,其实无所谓的,女主有hid还能活多久?
2星全给全度妍,剩下是一分都不想给
看的非常难受,觉得女主个前任那场戏真是没有必要,完全恶心🤢
爱情电影,无非是氛围,演员之间的,镜头的,电影弥漫的,真情实感的。剧情乱了点就乱了点吧,煽情就煽吧,直给就直给吧,有全度妍和黄政民嘛!
这人设垮到,看不下去。。。
这部电影让我看不哭,让我觉得这是韩国版的福音电影。也无法让我动容,除了某些细节和片段还是挺感动的。国民老公黄正明同学演这种憨厚的农民也是演的淋漓尽致。但是让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妓女一定是有跟这种底层人民这种农民去。结合呢?为什么也只有这种老农民朴实。单纯的老农民才会死心塌地的被情所困的爱上那个妓女。
最后探视的那段还是很催泪的
边看边哭。爱情的确可以超越一切。
演员好!
大概在2006年春节看得十分不错
都
第3569-全度妍会发光。
真实,感人.喜欢那个女的
看的韩版蓝光碟导评版,最具感染力的探监拉手戏居然是黄政民想出来的点子。
死了都要爱
爱情不是遇见,而是证明。大部分打动来自真实事件改编吧。
2星,男主像寅次郎, 是那种被女人称作好人但绝对不会爱上的类型, 然后导演让他爱上一个得了艾糍病的暗娼,真够残忍的。
这颗星主要给男主
两个主角演神了
看过黄政民近几年的作品以后再回头看十几年前的东西,似乎能看出一条路来。对自己身体的彻底相信和放纵,难怪能成为国民演员。千万傍身,但还是会希望出演更多好作品,让我们看到一个演员可以达到的极致。电影本身带着韩国电影的浪漫和唯美。我也不知道对当年的观众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爱情两个字,太重了,命运两个字,也太重了。英文译作Sunshine,拥抱太阳了吗?“拥抱太阳”这四个字本来就有问题吧。全度妍笑起来表情好大,叔的脸……也真的有点太红了。
反正我哭了,好像这是个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