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还觉得有点看懂,就女猪脚怎么死的没看懂。
看了别人的评论,变成完全看不懂了。
我自己觉得这是一次时空穿越造成的无限循环。
这个结局上是可以连起来的。
从结局上,他们的对话可以解释的清,跟前面完全重复,那血人一开始发现就叫:NO!
NO!要下车,语无伦次。
在前面那两位看来,实足是一个疯子。
紧接着血人又是一些怪异的举动,直至想杀男主角,从这点推断,应该就是男主角杀了女主角。
但是确实无法推断出来。
紧接着,到了那个旅馆,停了好多车,男主角他们第一次去时车没有灰尘,还有他们飞虫到底是干嘛的,影片中出现好几次。
还有一次让男主角翻车了。。。
这也就是我循环事件的开头。
第二次,男主角听见,女主角开枪的声音,跑过去,那旅馆好像又过了几十年,车上都已经有灰尘。
第三次,男主角被那个警察带过去,旅馆就不见了。
车还在。
而且,警察也说了,这是确实是旅馆,曾经是,三十年前。
可见男主角至少穿越到三十年以前了。
还有说的闪电,我猜是穿越的原因。
所以我还是觉得是穿越了。
结合有爱人士的推理,偶昨晚把这片子好好研究了一遍。
关于影片一开始男主那一段独白,我灰常赞成“是潜意识人格对表层人格所说”这一观点。
在这段独白中——“你不记得事情是如何开始的,但你应该能猜得出这一切将如何结束。
”“你一觉醒来,枕边躺着你这辈子见过的最漂亮的姑娘。
”“你只知你爱她,这是真实的,你愿意为她做任何事。
傻瓜!
”“你觉得你能拯救她吗?
你觉得你能拯救你自己吗?
”一般人自说自话时,不会是这种语气和逻辑。
影片中还有好几处,男主的声音就像开场这段独白一样,听起来比正常情况下更低沉压抑,比如埋尸时那一句“痛苦的蜜月,哈?!
”都是潜意识人格所说。
男主人格分裂,这个毋庸置疑。
男主的表层人格,是一个屡屡对金发女郎一见钟情的痴情种,但每一次艳遇都以“什么也不敢做就看着两人分道扬镳”结束;而男主的潜意识人格,却是一名变态杀人魔,其犯罪模式是将金发美女带到沙漠,然后杀人埋尸。
潜意识人格利用并且欺骗着表层人格。
表层人格猎艳闪婚,潜意识人格则在表层人格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杀人埋尸的勾当。
然后说到男主在买咖啡的时候,出现的那名陌生男子。
男主听到陌生男子对自己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但画面上我们看到,男子根本没有动嘴唇。
有强银提出,那些话实际上是守护那片土地的印第安老酋长对男主所说,我觉得很有可能(但是无从证明)。
在影片后期,陌生男子身份揭晓,是一名警探。
可见一开始警探在咖啡馆已经盯上了男主,因为男主是谋杀多名金发女郎的嫌疑犯(当然男主的表层意识并不知自己犯下罪行)。
接下来说到几个关键问题:一,女主是在什么时候被男主杀掉的?
我们从两人上路说起。
大家一定还记得,刚开始女主是睡着的,在副驾驶座沉沉地睡着(这个时候男主的臆想还未开始,观众看到的是真实的场景)。
接着空中划过一道闪电,一只飞蛾撞死在车窗上。
闪电之后是一个远景,镜头再回到车内的时候,女主是醒着的,端坐在男主身边。
这个时候男主的臆想已经开始。
以闪电为分界:闪电前,女主沉睡,这是真正的现实;闪电之后,女主坐在男主身边。
从这一刻开始,包括接下来女主与男主的一段对话,以及女主那一段YD的SY,再到遇见并杀死Bloodyface,一直到因男主杀死Bloodyface而引起两人短暂争执,期间所发生的,全都是男主的幻觉(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YY)。
那段时间里真正的现实恐怕是:女主一直在睡,直到男主把车开到荒野将女主叫醒并杀害。
证据如下:1,Bloodyface与男主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在结局的时候有点明),女主不可能和男主在一起,又遇见另一个男主。
女主与Bloodyface的互动,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能是男主的臆想。
2、自从睡着又“醒来”,女主的言行渐渐朝“虚伪的脱衣舞女毒妇”(囧)方向发展,并且时不时作出灰常诡异的表情。
观众容易误以为这种变化是“女主的真面目渐渐浮现”,但事实上,这一切全是男主在潜意识操纵下作出的臆想。
至于为什么潜意识要制造这种臆想,这个下面会说到。
3、闪电的隐喻。
有人说闪电代表进入类似百慕大三角的迷失地带,我双手双脚赞成!
闪电之前女主睡着,闪电之后却突兀地醒着,这实际上就是从现实,到男主虚构出的场景的一个转换。
闪电暗示着在这个时空中,常理将被颠覆。
说了这么多,总算到女主被男主杀掉的时刻了。
话说车子停在荒地,男主用石头砸死Bloodyface,女主惊恐,两人争执。
接下来,注意这个情节:本来两人在讨论埋尸的问题,男主扣住女主的手臂激动地说话,接着男主走到镜头左侧。
就在这个时候,女主突然惊恐地靠在车门位置,不敢置信地看着前方,口中叫喊着"This isn't happening..This can't be happening……" ,身子猛地后仰。
这一刻是真实的场景。
就是在这里女主被杀掉了。
接下来非常突兀地,男主的头出现在镜头里,表情华丽丽地BT啊……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女主平静地靠在车门。
事实上女主已经死了,这个只不过是男主幻想中的女主。
接下来女主过来帮忙抬尸体什么的,全都是男主的臆想。
证据呢?
证据在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里——男主用沾满血的手,扣住女主的手臂激动地说话(说啥我不记得啦),手放开之后,女主的左臂有男主留下的血迹。
有血迹哦!
男主放开手走开了,接下来女主惊恐地靠着车门,不敢置信地喊"This isn't happening……"这个时候,女主的左臂上没有血迹。
仔细看了,没有血迹的哦!
男主的头华丽丽地出现在镜头里,女主平静地靠在车门处,然后木偶一般地走过去抬尸体,这个时候,女主左臂的血迹又出现了!
这不是什么BUG,而是男主的幻觉——现实——幻觉交替出现的结果。
短暂出现的现实,就是女主靠在车门,被男主杀害了。
二,混乱吧……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真正的现实吧!
大体上,现实就是:男主载着第十三个杀害目标,也就是女主,穿越沙漠,在荒野中杀掉女主,然后埋在停着很多汽车的垃圾场(那些汽车想必是男主杀害历任妻子时弃在荒野的)。
而这一切在男主的表层人格看来却是——男主载着新婚妻子,也就是女主,穿越沙漠。
男主感觉女主并不像自己之前了解的那样“正经”。
在路上两人救了翻车的Bloodyface,Bloodyface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男主怀疑女主和Bloodyface之间有过不清白的关系。
之后Bloodyface袭击男主,男主失手杀死Bloodyface。
两人决定埋尸灭迹。
在两人埋尸的过程中,女主的种种表现(比如提议把尸体的脑袋割下来)让男主更加确信女主不是什么好货。
于是男主翻看女主的包包,结果找到一把手枪。
埋尸后两人到了一个休息站,男主发现自己的手表掉在埋尸现场。
女主不愿和男主一起回到现场找手表,甚至要弃男主而去。
伟大的男主用真爱留住女主,将手枪交还给她防身,独自回到埋尸现场,却发现尸体不见了。
接着枪声响,男主赶回休息站的时候女主已经遇害。
男主确定是Bloodyface来到这里杀死了女主,向路上遇到的警察求助。
忍不住赞一句:男主真是太有才了……之前提到一个问题:男主的潜意识为什么要编造出这么老大段情节呢?
那是因为潜意识要欺骗表层意识,对女主死去的结局作出合理的解释。
明明是男主自己杀害了女主,但潜意识却让表层意识以为:女主包里有一把枪,Bloodyface正是用这把枪杀害了女主。
Bloodyface当然是不存在的,或者说Bloodyface与男主是同一个人(有人称Bloodyface为男主的“表层人格进阶版”),但是男主的潜意识制造出了这样一个角色,让他代替男主成为杀害女主的元凶。
从男主听到“枪声”后返回休息区,结果桌上只有一个手机来看,手枪其实也是男主YY的产物。
(把手机当手枪?
有你的哈!
)男主第一次到休息区,所见的是幻境;听到枪声返回休息区,所见的是现实:落满灰尘的旧车、昏暗的路灯、桌上的手机,这些是现实。
另外,在挖坑埋Bloodyface尸体,以及男主返回埋尸处寻找手表的时候也曾出现短暂的现实:男主回到车里查看女主包包,女主蹲在地上填坑,男主打开车灯,突然女主不见了,地上只有一个挖开的坑。
荒野上只有男主、男主的车,以及一个挖开的坑,这个就是现实。
接着女主诡异地出现在车内副驾驶位置,这时已经是再度出现的臆想了。
之后男主返回此地寻找手表,看见地上只有一个挖开的坑,男主大吼:我明明已经杀死你了……这个也是短暂出现的现实之一。
可见,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Bloodyface。
在臆想中,男主救了一个与妻子有染的、毁容的混蛋;现实中却是妻子一直在他身边沉睡,直到她被叫醒进而被杀害;在臆想中,男主把Bloodyface的尸体埋在荒野;现实却是男主开车到荒野,叫醒并杀死了女主,在地上挖了个坑,也没填上,也没放东西进去。
在臆想中,Bloodyface在休息站将女主杀害;现实却是男主载着女主的尸体到他从前许多次埋尸的地方,将女主埋尸于此。
证据就是警方在这里找到男主的手表(男主在洗手的时候发现手表不见了,以为掉在埋Bloodyface的地方。
然而事实上,确实有手表遗失这件事情,却是掉在男主埋掉女主尸体的现场)。
差点忘了,还有一处出现过短暂的现实:警察将女主的尸体从土里抬出来,男主在警车里,以男主的视角,镜头两次特写尸体,穿的衣服是不同的。
第一次是穿着粉色的长袖衣。
那是在休息站时女主换上的。
可是第二次再看尸体,穿的却是最开始那件白色的吊带裙。
第二次才是现实。
两人一同来到休息站,女主还换了身衣服,这个只不过是男主的臆想而已。
而现实正是:早在荒野里,女主还穿着白色吊带裙的时候,就被男主杀害了。
三、影片的最后,男主成了Bloodyface。
这个,我理解为男主穿越了——男主带着一切的记忆回到杀害女主之前。
影片大部分时候,男主的主体意识都是由表层人格主宰的,二潜意识人格狡猾地对表层人格隐瞒了杀人埋尸的事实,直到警方摆出确凿的证据,男主的表层人格才终于模糊地意识到是自己杀害了女主;翻车之后,男主的主体意识就好像灵魂附体一样,“凭附”在表层人格进阶版——Bloodyface身上。
当男主坐上什么也不知情的另一个“自己”开的车,发现一切是一个恐怖的轮回,唯有杀死开车的“自己”,才有结束的可能……
持续30年的专杀金色少女的变态杀人狂,载着最后的猎物,完事后被尾随的警察当场抓住,杀人狂在警车逃出,开车仓皇逃跑车祸人亡。
去掉那些幻想的血面人,挖坑埋尸和最后的在循环部分。
这电影就是这么简单,没有血面人、没有轮回,只有神志错乱者的幻想。
女主角在旅馆开出后就被杀死了,而旅馆中的警察早已盯住他很久了,中间部分全是幻想,对话全是杀她前进行的,比如女的交代以前干过舞女、经常找她的恶棍也是说的男主角。。。
飞蛾寓意重生,可能男主角至死还想重新来过吧。
噱头构件的太琐碎太罗嗦,叙述的手法也过于开放化了点。
而且估计导演或者编剧都没有给出一个绝对性的真实的故事基础,只是为了增加噱头而硬套上了一些过多的可解释而又不好解释的东西。
精神分裂的烧脑片,唯未麻的部屋是永恒的标杆,其解读的唯一性跟构造的严谨性是无人出其右的。
窃以为是大卫·林奇电影手法的更通俗演绎。
当初穆赫兰道认为是妖夜荒踪的通俗版本,而黑暗乡村结合了穆赫兰道的思想和妖夜荒踪的背景,但是表现得更通俗,更能叫人理解罢了。
主人公迪克应该是引诱脱衣舞娘先奸后杀的惯犯(这从后来休息区挖出的女人的手不是吉娜可以看出,死去的女性不只一个),而他最后一次下手的就是吉娜,并最终将其埋尸于废弃的休息区,只是后来发现手表丢失,于是引发了犯罪恐惧,后来在逃亡中不幸事故丧命。
在濒死之时,意识模糊,类似于像穆赫兰道那样做了个梦,梦见被自己救起上了车,而车上的女子正是先前奸杀的吉娜,而后的一连串情节都是记忆的缩影,并由于惶恐增加了一些混乱罢了。
1、一部有风格的片子首先得说一下,这部片子比较难懂。
不过无论你是否能看懂。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是部非常有风格的片子——我是指视觉上。
动辙主人公的面部特写静止的出现在屏幕上,占去半个银幕的位置——设想下如果是在电影院看这个片子,该会是多么让人映象深刻的镜头!
在路上的镜头中,多处出现无环境声效的几乎静止的画面——给人一种错觉,这不是在沙漠的路上,而是一个舞台剧——是的,这部戏的画面多处使用了舞台剧的效果:沙漠里不该出现的强烈的灯光、梦幻一般的星空、灯火通明静谧的休息站……好久没看到这么有特色的电影了。
2、剧情,故事的轮廓(个人理解,不一定对)Dick是个凶残的连环杀手。
他杀人的手法比较雷同,在拉斯维加斯寻找年轻漂亮的猎物,以颇为绅士的姿态骗取女孩的欢心,以结婚为名取得信任,再以新婚旅行为名把人带到沙漠中心的废弃的休息站附近杀害(为了作案方便都是夜晚行车,名义是消暑)。
片中的女主角Gina是他的最后一个遇害者。
这时警方已经盯上他了,酒店里面的那个奇怪的人就是侦探。
那天晚上在他做案后,警方及时赶到现场,于是他惊慌逃窜,在逃窜过程中翻车身亡……然而,上帝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行恶者,他死后灵魂陷入了无尽的轮回,被上帝抛回这最后一夜的怪异幻象来体验无尽的恐惧与痛苦(如果你们看过《Salvage》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26749/ ,就会理解这个主题)——注意,整部片子已经是幻象。
所以里面的情节有的是真实发生的,有的仅仅是幻象,不能当真,这方面其他朋友分析得已经很多了……推荐阅读http://www.douban.com/review/2519001/和http://www.douban.com/review/2598683/3、dick喜欢淡白金色头发的女郎他对于金发、身形曼妙的女郎有着特殊的爱好:注意Gina的长相,还有Motel旅馆里面的“missing girl”的照片,都是这一类型……他的心理变态很大程度上与可能与他的自卑有关:他讲述过自己16岁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女孩(淡白金色的头发……),但他连上前说话的勇气都没有……4、Dick对于被害者的态度杀人是他变态的需要,但对于这些被杀的女孩,他也不光是仇恨,在他那扭曲的内心世界里,他本身是喜欢她们的……这是为什么在他死后的幻象中,他会到处寻找Gina,而且那么强烈的嘶喊(对警察吼,让他们帮忙找他妻子)……并在车后座试图解救Gina……但这改变不了他杀害以Gina为代表的众女孩的事实——但他为什么杀害他们呢?
从片子的种种线索判断,他杀她们,很可能是因为痛恨她们在性方面的放荡(这是男人对女人非常矛盾的心态,喜欢她的放荡又恐惧她的放荡)Gina在车上那场手淫的戏、通过幻想出来的对话,表面是在揭示Gina过去不清白的历史,实际上只是在为Dick杀人制造理由而已(这同时也说明了他所骗杀的女孩的身份大体都是一类人)……5、开始,永恒的开始片子的开始有两个细节:一是镜头从横卧的空中慢慢的恢复正常并摇入窗口(这代表了主人公黑白颠倒、邪恶异常的内心世界)铃声响起……(this is the wake up call……)注意这个“铃声响起在片尾又出现了一次(这时已经出片尾字幕了)”这代表这个恶梦在反复出现……正是主人公堕入这个连环套连环的梦魇最好的标识……6、起床后的独白起床后的独白基本是dick的内心告白,这段告白基本上把整部戏的线索都给出来了Oh, God, you should've known.You don't remember how it started, but youcould've guessed how it was all gonna end.(是的,结局是我会杀掉她)She was a dealer, right?Black jack? Or was it poker?Doesn't really matter now, does it?(我杀过的这些女孩太多了……管她呢,有什么分别?
)Now, it's all over and done with.(双关语,这场故事已经结束了/我已经死了/眼前的女人已经基本搞定了……)You woke up with the prettiest girlyou've ever seen lying in your bed,cheap ring around her finger,and a $50 receipt from the little white chapelcrumpled up on the floor.You don't even know how to spell her name,but it doesn't matter.You only know you love her and it's realand you'd do anything for her(这段是甜言蜜语,可能是他骗受害人时的标准台词……)Sucker.(开始咒骂自己,太虚伪)Go on, look at yourself.If you knew then what you know now,would it make any difference?Do you think you could save her?Do you think you could save yourself?(这里的save her是多重双关语,既是这场炼狱幻中,第二重身份的那个dick在说话,也是原来那个真实的dick在说话……既是问dick自己,也是在问观众……)
一年以前看完的,有点迷糊,觉得穿越了,无法解释了。
刚看了个帖子,又看了一遍电影,彻底震撼了……3种人格:DICK(表)——表层意识,一直以为女子和她分手,走上不同的路;dick(潜意识1)—— 变态杀手,杀死金发女子;血脸(潜意识2)—— 内疚、恐惧的心理,埋尸,善念的正常人格;关系:DICK(表)不知道另外两种人格的存在;在幻想故事欺骗自己。
dick(潜意识1)每次和女子XX后出现,杀人; 血脸(潜意识2)知道所有的意识人格存在,但因为恐惧,抛尸。
实际剧情:Dick有精神分裂及幻想症,每次结识金发女子后就会杀死后抛尸,每次杀人后因为恐惧的情绪,血脸(潜意识2)就会出现(车祸、血脸上车均为意识行为),想阻止变态杀手人格再次杀人。
不断的作案,不断的重复。
片子最后是下一次作案,以血脸(潜意识2)的视角再次演绎这一过程(血脸看到的女子一开始穿绿衣服,卷发,不是女主角,镜头切换后才变成女主角的,可以认为是愧疚、恐惧的心理作祟,血脸每次出现都是在抛尸的路上)。
DICK没死、没穿越、没轮回,还是在不停地结识、杀人、抛尸;重复轮回的是他的每次的意识争斗
我建议看不懂的人就把他评为很差吧,如果看懂了您觉得应该给好评吗,您愿意告诉您妻子其实有时候在无奈时候你会抛弃她甚至伤害她吗?
》我不推荐原因有31.整部片子是以循环形式写就的,但他真正的循环不是表面的,因为如果看成表面的因为雷爆天气而形成的时间穿梭那你应该评差,因为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车祸后男猪脚要杀车祸前的男猪脚,这显然已经可以给循环画上句号,车祸后的男猪脚完全可以做更多的选择,比如告诉车祸前的男猪脚一些车祸前的事,他更本不需要杀车祸前的自己,给车祸前的自己一个忠告不要在意我是否死了,或者告诉车祸前的自己自己是孤独一人无亲无故不用救了等等一些或许可以改变循环的事2.对于女猪脚的死,可以看成在埋了尸体后男猪脚就拿出枪把女给干掉了让后也埋了,这个女猪脚的死可以无限解释因为在这个沙漠里发生了许许多这样的杀妻、公路肇事案,在车场那段可以看成男猪脚精神分裂,可是你想您能看懂到精神分裂的男猪脚那是多悲惨的事,您不可怜男猪脚在车祸之后惊慌失措判断失误连续杀人,也许您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干这样的事,难道编剧是想为那些连续杀人犯脱罪?
解释犯罪的偶然性?
既然解释到如此,那么编剧给出解决答案了没?
没有,他只是突出了人性的黑暗和整部影片氛围一样,所以应该不推荐3.人物太少对话多,感觉允长,开篇故事以情色拉住观众,进入主题太慢,还以为是某类电影,还不如拍成某类电影,我本人感受是被骗了,期待的完全没有出现有木有,一点都不搞脑子有木有,完全看懂有木有证明自己也是犯罪性很强的动物有木有,感觉被编剧嘲笑有木有,一颗星是给女猪脚的不然一颗星都木有
我爱看悬疑片,标题提到的,不是单指电影,而是指那种类型,我都有爱。
人格分裂的电影太多了,随便举例,搏击俱乐部,高分神作啊,然后大家都知道,结局是人格分裂。
人鬼情未了,灵异第六感,这些高分电影呢,大家看了都晓得鬼还有尚未了结之事,停留在了人间。
恐怖游轮,这种题材,大家知道是死循环,哪怕更烧脑一点,前目的地,自己爱上自己草了自己生了自己杀了自己,虽然太烧脑了,但是影评一致啊大家明白是死循环。
生死停留这种题材分不够高,因为是人死前通过最后看到的东西幻想了一个世界出来,但是结尾会告诉观众其实是死前的想象罢了。
然后这部电影,就是把它们拼在一起,成了四不像。
影评里,有人说人格分裂,有人说是人鬼恋,有人说是死循环,有人说是生死停留,都有理有据,哪到底是什么?
真相就是,拼在一起成了四不像,导演自娱自乐。
男主角死前幻想了30年后的场景?
男主角死循环自己杀自己?
男主人格分裂杀了妻子?
男主角早死了是鬼魂在和警察赛跑?
看这电影记得看完,片尾音乐响起,剧组名单和公司等滚动你得等,不是片尾彩蛋,是会插入台词,那些台词能解释这部电影(解释了还是四不像),在这里我想说,特么能不能关了背景音乐啊,又是音乐又是对话的听得真特么累。
你们看到豆瓣热门影评对我提到的四种题材到底是哪一种而争来争去的,大家没必要争吵,这片得导演自己写影评才行,毕竟大杂烩,乱七八糟的。
这片影响最深的却成了女主角的自慰,又是自摸胸又是隔着丝袜摸自己下体,表演的不错,有一种观众看演员自慰结果演员比观众更爽的感觉。
应该入选十大高智商影片!
看来我又没看懂,看了影评才貌似懂了那么一丁点不过还是喜欢这种梦里雾里的感觉,很舒服,思想可以无拘无束的飞尽管乱了,才有未知的空间《恐怖油轮》赞!
我恨当初剧透了这个电影的那个人、
这个公路开车效果,1959的电影都不这么拍了……再精巧的构思也无法抹平的出戏,何况只是一个比较粗糙的设计……不过评论里分析得蛮好的,女主是什么时候死的这确实是个需要仔细看的点。由于样貌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所以男女主一直在讨论这个人“可能”是谁,试图把观众引向错误的方向,然而只要稍微对悬疑类型和循环类型有认知的观众,肯定都在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我欣赏你的努力但是努力努力白努力。有导演风格,风格化比较强烈和鲜明,稍稍加分
死循环
后悔没用快进看。。
拍摄的很棒 有大卫林奇的感觉!!!不过遗憾的是我一开始就猜到了这是轮回
2011•08•13 故事其实满简单的,气氛营造得不错!
只为看 Thomas Jane。 循环经历自己做的孽,真是悲剧啊,原来就是自己杀了老婆。
不怎么好看。
终于看完了死循环
还以为跟恐怖游轮一样是轮回,但貌似有不是,分裂人格。
男主,够能YY!
制作简陋的公路片,配乐很复古,画面感和后期制作都感觉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是简陋呢还是复古风?类似的电影看多了,已经没有新鲜感了,也懒得深究到底是分裂还是轮回。
这是神马效果。。
导演叙事水平不行,我看穆赫兰道都能看懂,看这片愣是没整明白
在汗牛充栋的公路片中走出了暗黑迷幻独树一帜的分岔小径,我喜欢黑幕后的原音重现,更显得开头的阳光多么迷梦,人生就像是阳光下待蒸发的一滴露珠,需要多少离奇诡谲的命案,才能发现自身宿命的重复与荒谬。视觉并不高级,但风格很卓著,适合这个简单而锋利的故事,剧情虽然不新鲜,但看一次坠落一次
翻版恐怖游轮,画面剪辑不错
还是欣赏不来
.
看了影评更混乱了
真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