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保罗·达诺,布鲁斯·格林伍德,威尔·帕顿,佐伊·卡赞,雪莉·亨德森,尼尔·哈夫,汤米·尼尔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简介:故事发生在1845年,西部大迁徙的步伐刚刚迈出,想要穿越那片荒芜而又充满了凶险的蛮荒之地,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运气之外,智慧必不可少。三个家庭决定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自保,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的向导,希望他能够护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众人..详细 >
一行人走啊走,走啊走,白天走,晚上走,然后就木有然后了。。。好像明白了这电影想讲些什么,又好像没有,总之各种莫名
旅游录像吗
不了解美国那段西部拓荒的历史所以才看不懂吧,片子还带着点宗教的意味。片子里的风景和求生的主线跟<回来的路>如出一辙。【有保罗达诺,惊喜!】
有印第安人出现的电影都很好睡...
看過
总觉得有人要揍Paul Dano
4.5,在夜与日的切换中有着清晰的规律,危机和希望始终掩面,时间加速流逝却仍然平静如迷。在焦躁和不安的氛围中,辽阔的西部被束缚在框内,米克的近路无从抵达。面对男人的破坏可能带来的恐慌,女人端起枪,遏止了冲突,并创造出新的平衡。穿过水源存在的证据,结尾的正反打有如混乱中的神启。选择坚定的向前走去,无论前方是水还是血。
00:06:00左右一个固定机位长镜,近景和远景的调度构出时间的景深
毫无故事情节,漫长的西部风光摄影。搞记录片算了。看的时候睡着了,结束的时候很愤怒,这个导演太无聊了,浪费观众时间。
《西部开拓史》、《黄石1883》+《西部风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剧集的序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翻过那座山就真的能找到水源吗?一行人会在此地分道扬镳各顾前程吗?如果分散之后各自又会遇到什么状况?走单的人会遇到土匪或印第安部落袭击吗?最后哪些人能幸存下来?路上已经发现的金矿又该怎么办?如果影片的立意是为了消除因偏见造成的误解,那么至少在结尾处应该交代一下印第安人是正确的,满嘴跑火车的向导米克才是最靠不住的人,最后找到了水源,女主之前的一系列善意的举措也算得到了回报,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继续讲下去,正在众人面对绝境最焦虑无助的时刻,整个故事戛然而止……开场五分钟后,荒草密布的河滩空镜和荒原上缓缓前行的大篷车车队的镜头叠印在了一起,意境好美,上1/3地平线匹配,车队仿佛从天空的晚霞中穿过一样
莱卡特不愧是当代最会拍女性的导演(之一maybe?)(当然我还是不喜欢她拍的男人戏尽管非常受追捧),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样貌、演技和精神契合度在这部电影里达到了巅峰,镜头一切到她,就有种震撼灵魂的美感,非常喜欢她端枪对峙那场戏,woman power溢出屏幕了都,莱卡特隐晦的表达了对于白人侵占原住民土地的不满,而她擅长的那种轻盈而沉浸的气氛,很好的包裹了政治议题的阐述。选景和摄影神了,特别喜欢两幅画面重叠的镜头,马匹漫游天际,山峦化作沙地
摄影很赞,拍出了荒漠的寂寥,只是太过文艺的剧情很考验观众。
白日漫长消磨意志、黑夜未知潜藏恐惧,贯穿影像明暗匀速交替韵律的沉闷气质一如众人寻找目的地时的烦躁、消沉、惶恐,直到结尾一出,倒错生长的卡巴拉神树不正昭告这场生命之意义的流徙自无起行经无限终将下沉至无限光(超越存在的无限虚无)吗?而完成这场起源运动的正是透过枝丫交叉的空隙望向印第安人(神秘/神)的Tetherow夫人。
一种印象派的影像写作,一个镜头被处理成整体的印象,相近的声量,相近的运动速率,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边界消弭。前半段Meek的声音刺耳,提供方向感。结尾当印第安人开始唱歌,并坚定地向画面纵向走去时,电影中出现了重重的一笔,是为Cutoff。
拓荒者的向西之路无比艰险漫长。女人除了会织毛衣,还要会开枪,极长的枪柄,扣一板机上一颗子弹。女人制造混乱,男人破坏混乱。找到金子,但解不了渴。他们没迷路,只是在寻找方向。米克自己也找不到路吧。印地安人带他们找到了树,离开了。别的都不重要,就记住了西部的环境。
几处空镜寓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很马利克,不过相比之下,缺少灵性。
女性视角下的大型西部观光游览片,无用空镜头对话充斥全片(甚至连渲染气氛的作用都没有),台词少的让我以为编剧可能一字千金,然而少却不精,废话还不少。而三人对立最后的精神转换也就是在一瞬间完成,导演宁可拿时长来靠时间也不肯铺垫一下。摄影和配乐也是一坨屎,全是西部风光底子在。一星给女性觉醒的对峙戏,4:3画幅的狭小终于派上用场,张力很强,也是全片唯一能看的一场戏。
太长了……完全可以缩短
怎么感觉跟看探索发现频道似的。。。
没劲。特无聊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