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大的动态就是:美剧马可波罗新鲜上市!
真是骂声一片啊……其实嘞,宫斗剧吗,咱就别太在意历史细节了。
挑出与历史细节不符的地儿,这个事儿已经不少人做了,但由于实在太不符了,所以大家都有点不知道该从哪挑的感觉。
所以,不如我们来挑点有出处的地儿吧1、豆瓣影评有人大呼:马可波罗怎么还出来爹了!
额,这个是超级有谱儿的好吗。
马可波罗的爹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的很清楚啊。
包括传教士和圣油的情节都是符合《马可波罗游记》的。
原著大概情节为,马可波罗的爹和叔叔出门做生意,结果各种机缘巧合来到大都见到忽必烈。
忽必烈就让他们回家带100个传教士顺便拿点耶路撒冷的圣油来。
因此不过原著中跟着来的是两个传教士,而且不是在大不里士,而是在地中海东岸就跑了。
(如果游记中记载的是真的的话)2、其实一开始这部剧还真的是有好好在做。
马可波罗来中国路上的各种细节都在游记中可以找到。
马可波罗生病马可波罗在巴达哈伤生病长达一年,最后按照当地人的劝说登上高山,然后痊愈。
马可波罗等人遭遇劫匪根据游记,马可波罗等人是在伊朗的东南部遇到劫匪,马可波罗描述这帮人被称为哈剌兀那,母亲是印度人,父亲是蒙古人。
而且他们会念咒语,念完咒语漫天黑沙,跟北京雾霾破表的效果差不多,对面不见人。
而且马可波罗自称被抓住,后来逃走了。
所以剧里演的是一大片风暴吹来,里面影影焯焯有些劫匪的样子。
给忽必烈讲的“如泣如诉的沙子”实际上是游记在讲述罗布淖尔地区时,提到沙漠中的风声仿若同伴的呼唤,因此行路之人常常迷失道路。
3、宫廷人物百眼那位武功高强清瘦长袍的盲人百眼同志,你们以为是凭空杜撰吗?
其实是马可波罗在游记里提到,攻打南宋的大将伯颜,人称有一百只眼。
这是当时著名的歌谣,版本不同,大概名字叫《亡宋谣》之类,有说江南若破,百雁来过,有说亡宋者,百眼将军。
指的都是伯颜。
马可波罗无疑是听到了这一类传说。
因此有如此记载。
编剧大概就根据“百眼”这个名字创造出一位盲人高手,还蛮有想象力的。
阔阔真阔阔真同学,跟伯颜一样,除了出身的氏族名字没写错,其他都不靠谱儿。
但这位人物当然也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最后马可波罗送去伊朗要跟伊利汗结婚的那位呗。
估计是要好好铺垫一番两人的感情,要不然为啥最后马可波罗要拼死送她呢(其实按原著是为了借此机会自己回家)?
要知道海路艰险,游记中记载出发时六百人,最后平安到达的只有八个人而已(其中就有马可波罗一家子三口,这仨人命真大!
)。
忽都鲁察罕海都之女在剧里叫啥来着我忘了?
实际上是这个名字。
关于这位勇武的女子无人能敌,只愿意嫁给摔角能胜过她的人,也是在游记中有详细记载的。
据说她还是《图兰朵》的原型?
好吧,这更加告诉我们:看剧别谈历史……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这个是被骂的最凶的情节了吧。
主要攻击点一:马可波罗来的时候跟阿里不哥的仗早就打完了好吗,而且阿里不哥根本没死好吗。
主要攻击点二:摆成两排为啥就两个人互相戳戳就完事儿了呢!
好吧,马可波罗其实并没有在书里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仗的事儿。
他记载的是另一场战争,即忽必烈与乃颜之战。
乃颜是忽必烈的叔父,但是这样兄弟相杀的戏剧性就没有了哇。
而且知道阿里不哥的人应该比知道乃颜的人多哇。
所以大概因此改成阿里不哥了呀。
当然打乃颜也是双方混战的,不会互相戳一戳就完事儿。
但是西方人都很喜欢兄弟相杀的情节哇。
所以特别突出这一点。
包括连亚历山大和大流士打架都要特别编出来他们俩是同什么异什么(忘了)的兄弟这回事儿来……。
关于桑哥和阿合马,哎呀好累了算了不写他俩了。
那个yusuf,好像是姚枢的样子可是因为给起了个yusuf的名字所以穿上了阿拉伯装算了也不写了。
好吧因为我只看了三集嘛就写到这儿吧。
总之不较历史的真儿也就还行嘛。
关于里面那股无处不在的美国气息(尤其是默认来个蓝眼睛就处处桃花开这种完全不符合当时情境的纯yy),我的看法是,如果能接受美版《斯巴达三百勇士》、《阿育王》之类,应该就能接受《马可波罗》。
因为都是穿着异族衣服的美国人演的戏:)
看了马可波罗,感觉忽必烈简直就是晚年的亨利八世,整个电视剧虽然演的是蒙古的宫廷剧,其实还是演的欧洲的宫廷剧,只不过披上了东亚蒙古中国的衣着打扮,连言行举止、商议国事简直都是欧洲式的。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南宋皇帝登基不是国王加冕,没有受洗仪式。
还有最后蒙古大军攻打襄阳简直就是简约版的1453年土耳其攻打君士坦丁堡,实在没啥新意,而且场面差远了。
第一季看完了,我就想吐槽一下,少花点钱拍肉体,多花点心思了解东亚,不仅仅是服饰、摔跤、蒙古乐器和舞蹈。
往大了说,无论是美国小报儿还是中国,大抵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美国小报基本上不知道这剧在历史上下的功夫和实地置景的重要性,本质上对亚洲历史也没任何了解,浮皮潦草的看一下评一下没什么责任,为反对而反对。
(IMDB的评分其实还是很高的。
) 中国也是逆反心理作祟,往往亦为反对而反对,罔顾马可波罗之命题本身的虚构性,却偏偏要从正史的角度来批判,这是一部在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冒险传奇,本来都是拿来跟冰与火之歌比了,摆明了就是一个娱乐产品。
其实谁也不是历史学家,偏都要装得一本正经眼里揉不得沙子,好像真从朝鲜大学历史系来中国,没见过好莱坞式娱乐和中华穿越剧一样。
美国媒体看不懂东方,中国人也听不懂英语,然后关公战秦琼的齐战一部电视剧,挺好笑的。
借着什么东西抖机灵其实点到为止即可,洋大大们辛辛苦苦花心思拍个跟中国略有关联的片子,作那么功课可以了,话说这也是部NETFLIX的收费剧,你们骂街之前给钱了么?
玩过游戏的自然懂忽必烈获得了大科学家“马可波罗”忽必烈完成了科技“物理学”贾似道完成了科技“火药”宋朝进入了启蒙时代忽必烈的投石机升级到了抛石机忽必烈的抛石机向襄阳发起进攻!
襄阳的城防已经降为0!
忽必烈的怯薛击败了贾似道的诸葛弩!
忽必烈的怯薛击败了贾似道的长剑士!
贾似道购买了火枪手贾似道的火枪手击败了忽必烈的怯薛!
忽必烈的长剑士击败了贾似道的火枪手!
忽必烈的长剑士击败了贾似道的长剑士!
忽必烈的长剑士攻占了襄阳!
宋朝灭亡了!
刚看了下,看来这剧还是比较适合美国人民,毕竟人家就是给自己人拍的。
但差距实在有点大哟,我们才5.9分,要黑也不用这么黑嘛,人家拍的还是可圈可点
再次评本剧,比之没看之前高了一星。
本剧的剧本创作人员我不了解,连是谁都不知道。
原因有:本身我就对马可波罗其人有很大的怀疑程度,因此主创人员写了这么一个人物传记似的剧本也就无可厚非了。
就仿佛这是金庸笔下的郭靖与黄蓉。
人家单纯地虚构出来这么一个人物也就可以理解了。
剧中没有特别美的美女,但“西部来的摔跤婊”和假阔阔真公主都有让人上去甩一枪的冲动。
剧中人物的选角个人认为也比较到位,相貌与身份真是再符合不过。
因此,冲着这点,高了一星。
至于英文发音标不标准的问题,就连美国本土自己人都有口音,咱就别瞎BB了昂!
亚历山大的投石器玩的还没李光弼十之一二的水平。
再说了,宋朝靠什么灭的南唐!?
各类投石机械啊!!
靠"火药窑子作”,制作的“火炮,霹雳炮还有配重投石机,丢超大沥青丸子,灭的南唐啊。
在当时蒙古人玩投石机不知道比欧陆高到哪里去了呢,是真正的不知道高哪去了,欧陆连钢铁零部件都不上的木质投石机,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元灭宋之前蒙古人人就把已经是十二连发投石机用在欧陆,制式圆形石弹,绞盘配重方式,属于世界最高水平,为啥轮得上马克去献上投石机啊......三国时期有个叫马均的编剧知道不?
亚历山大那种150斤的石料投石机(三百磅是吹的),早在公元200年前,亚洲人就可以完成一次填装,连发八炮了,轮着让你教别人做投石机。。。。。
直到两百年后 乌尔班火炮在君士坦丁堡诞生,蒙古的工程机械科技才略逊一筹好嘛。。。
至于历史上襄阳城下的亦思马因制造的“回回炮”,是配重式投石机中的经典,是借鉴南宋的绞盘配重投石机发明的,对各种金属零部件要求非常严格,欧洲没有过,根本造不出来,宋以外也没有过,马克再怎么牛,也借鉴不过来啊。
PS:马可波罗游记中马克吹牛逼说自己参与过制作回回炮,和穆斯林基督徒一起帮元制作回回炮,可以单发三百磅的石头....... 但是.....元朝有个官职,叫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忽必烈还没出生的时候,这个部门就搞出一次填装,可射八发六百斤石头的投石机了(甚至有七尺炮这种吨计算的连发绞盘投石机) 所以马克完全是吹牛啊...因为当时东方的投石机都是铁制绞盘配重的,欧洲人是直接下坠力配重的,整个欧洲都没研究这玩意的部门,马克都不懂是个啥~~绞盘配重就是是用绞盘靠重物下坠的势能转化动把杠杆另一头的巨石射出去,石头多重呢?
襄阳城下的回回炮, 5吨起步,10吨截止,配上之前可连发的7尺机,这才是攻襄阳的真实武器啦。
虽然这片子根本没打算拍历史片,但是有些地方实在是太扯,吐槽都没力气了。。。
还有设定最不科学的就是那个爱摔跤的帅姐姐和她的装酷爸爸了。
金帐汉国的那个帅可汗和他酷爱摔跤”谁和我摔跤我就和谁做爱的“的女儿天天和见面元大都见面就想玩似的,动不动就能碰面。
编剧哥哥,这对父女住在阿斯特拉罕啊,能不能不要让别人带着一万兵马横跨经纬跑去打武昌啊....别人要从伏尔加河的尽头开始走,前半年感受西伯利亚的寒流,后半年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后在感受走啊走啊走到了湖北武昌,四大火炉啊哥哥,跑这么远,就几千人的战役??手动懵比....满满的西方中心论,太特么违和了这个片子,最违和的还是可以在各种杀头的氛围下搞起来,可以编排各种没有道理的习俗,而且!
而且!
而且除了忽必烈马可波罗,贾似道,阔阔真其他的人名字都是编的!!
而且阔阔真的身份也是特么瞎写的,阔阔真的部族,卜鲁罕部是伊尔汗国不变的组成,伊尔汗国历代母系都是出卜鲁罕部,编剧你快跑出来告诉我阔阔真她家怎么咋被灭族啦,还假扮公主...阿西~~~~还有那个第八集还是第九集金真王子讲故事,特么的也是不吐槽不行,每一个蒙古人小时候都要丢在森林里自己打猎???
我虽然是个王子我很有耐心,我躲着等啊等啊等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守到了猎物!!??
纳尼??
尼玛的蒙古大草原啊王子哥哥,草场啊,策马奔驰啊,你是要打猎啥啊,你是要耐心等待啥啊,一望无际啊,游牧民族啊,不是山岭部落啊,不是苏格兰高地弓箭手啊编剧哥哥。
一脸神秘的说瞎话,还有那个襄阳,这个襄阳做的啥样啊,这么长,里面全是原始村庄,城市建设都没有,汉人最讲究“市”啦,啊咋!!
怎么瞎子师傅直接去襄阳刺杀贾似道啦,为啥宋朝宫殿在襄阳啊???
临安呢?
首都都换啦,吕文焕赚大发了!
还要吐槽一下那个襄阳城墙,你不说襄阳,我还以为是哈德良长城呢!!
尼玛有这样的中国古城墙吗,四四方方加护城河是最低标配啊哥哥怎么不上点心,9000W美刀的预算花哪了?
没有打仗镜头就算了,所有地方都瞎扯淡。
说实话看第一集的时候蛮期待南宋水师的,看到襄樊门口一片农田心..心想,得!
奢望!
整个剧组都没搞清楚南宋首都在哪,四大汉国首都在哪,怎么会拍南宋水师呢....真是,剧组完全不做功课的,那干嘛找这个题材啊,要战争要色情要打斗要东方神秘感,拍马可波罗游诛仙不更好,青云志姊妹档,飞剑咻咻咻,打完就脱衣服打炮,肯定比这坑爹题材有意思的多。
男主角又带着主角光环发挥着圣母作用带头作战并拯救了整个蒙古!!
拜托,男主角还是个外国人,我们中国人在这个剧里面是干嘛的!!
全剧的最后又开展了神一样的好莱坞式经典结局——男主角与蟋蟀丞相大boss单挑!!
我勒个去!!
男主角运用刚来蒙古就学会的武功与大boss打了几个回合之后终于倒下了,本来还想着男主角死了就好了看着就觉得烦的时候,他妈的他的老师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
并行云流水用了几招就治好了自己的骨伤杀了丞相还治好了倒下的男主!!
shen me gui!!
丞相死的时候心里真的很伤心的好吗!!
丞相其实很惨的好吗!
人家出身这么凄惨还患了心病(无法与女人做爱)一步一步从流浪爬到皇宫的最高层,在皇帝死了之后还撑起了整个宋朝真的很不容易好吗!!
而你!
男!
主!
角!
你到底做了什么!!
凭什么你一来到蒙古就可以免死!
就莫名其妙地受到可汗的宠爱!
凭什么事情都能跟你扯上!
男主角我看你长得也不像聪明样,甚至还有点呆呆的!
凭什么所有女人都送上门来!!
我勒了个草那个阔阔真公主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你的!!
搞什么跟一个公主比武比着比着竟然打起野战来了!!
卧槽!!
堂堂一个出身贵族的公主竟然跟一个外国人打野战!!
真当女人不是一回事啊!!
编剧你的脑袋被狗吃了吗??
不过这个剧有些地方还是很值得表扬,例如可汗胖子,帅帅哒王子(怒舔屏),还有丞相!!
这个剧对于塑造丞相这个角色真的做得很好!!
包括他小时候的回忆,丞相手中的螳螂还有蟋蟀,丞相的一举一动以及面部表情都描绘得很好!
这个绝对是国内古装剧很值得借鉴的地方。
国内的古装剧都会把人物描写忽略掉。
另外还有这个剧对于整个氛围的塑造都是非常好的,例如光线阴暗的变化,环境描写等等,都是国内没有呈现出来的。
还有对皇宫的布置,服装方面也是比较真实的。
(最讨厌国内那些剧把皇宫弄得那么亮,亮你妹啊!
以前的人哪里有灯泡照明啊!
你没用过蜡烛吗!
你知道蜡烛的光有多暗吗!
你试试啊!
)最后对于本剧最后一个镜头有很大的疑问。
有点不敢相信编剧在结尾的暗示。
终于坚持到了第十集,喜爱历史,以为Netflix忠于历史的人肯定历史观和三观已经被毁了。
襄樊之战在1273年结束,而菠萝是在1275年才达到元大都,整剧完全就是建立在扭曲的历史基础上。
裸露场景感觉很别扭也完全没有必要,整部剧只需蓝公主在关键时候脱一脱露下点就可以了。
抛开被改的乱七八糟的历史事实,很多道具倒是非常真实的还原了,比如三弓床弩(但却没有看到它发射),朴刀,手铳(虽然是在元朝中后期才出现的)。
服装上基本没什么挑剔的。
整部剧蒙古人生活的部分拍的蛮不错的,第十集里几个蒙古大汉围着火堆拉琴唱歌点赞。
同样值得肯定是武打招式都是实的,少了一些虚假的吊杠轻功,用特效加强的内功等等(于妈的金庸剧里人物过招都没有肢体接触,完全只剩下特效了)。
如果Netflix还准备拍第二季,我期待真金太子跟菠萝大人碰出基情的火花。
每当看到有人说美帝又在以西方人的眼光拍中国史片我就笑了。
1,影视剧就是一部作品,本就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载体展现主题,不可能会有完完全全的历史再现。
2,这次美帝是选对朝代了,首先按种族来说,元清是中华的断代史,屈辱史,亡国史,不要冷不丁的硬把外族侵略说成融入我们的历史。
满清为何在近代如此舍得割地赔款,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故乡不是他们的祖地,这是侵略来的,不稀罕。
而元只是蒙古帝国在东亚中原设立的一个后花园,人家的老家在西伯利亚,后来都跑到欧洲玩了。
元清的共同点就是学汉制以制汉,恰恰所有的历代朝代里只有元清试图去并有所改变中原百姓的妆容。
那些把元清纳入自己的历史里的人真是不明白还有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教科书说的就是对的。
呵呵。
美帝选元朝,而我们就于南宋之外对元朝除了征途和效汉制对当时的文化背景又有多少了解?
美帝大可尽情发挥。
不要在瞎BB了。
3,个人而言不喜欢这种汉英语混用的电影,虽然是逃不出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去观影。
但是总觉得显得不伦不类。
该用什么的语时用什么语就甚好了。
4,预计不会超过权力的游戏的影响,毕竟关乎一些历史的问题,不是美帝的历史,没有根是很难把握的。
才刚出,也不妄加评论。
陈冲很有神秘感,忽必烈很有大汗味,各种蒙古人很有感觉。编剧作死。谁南宋玩SM啊?!床戏太多了!第一集都三五场!以后听说还是这个节奏!这是要死啊!布景选角都不错。除了屎一样的剧情。
给老美看的传奇剧。完全不和中国人口味。制作还算精良。但是就是一盘芥蓝鸡而已&&各种对白太违和。
烂得想吐槽都无从下手。别说历史观,连空间地理都纯属臆想。肉戏竟潦草到连色也没有。看到那些备选的“各域美人”,我只想说:世祖,您受苦了。
到底是什么鬼。
拍的好美,真希望生活在画面里面的中国。蛮喜欢外国人的视角拍的中国,不是所有人都满意,多样性总是好的嘛。
其实槽点很多,优点也不少,配乐画面都很好,剧组找这么些演员也不容易,历史真实性不必要纠结,但剧情应该是最大的问题! 整体感觉和马可波罗关系都不大啊。。。 陈冲很赞,完全不喜欢朱珠和她的角色,颜值最高的是那个女版金秀贤= = 还要拍第二季额?!
成年人不要玩花园宝宝
外国人来拍中国剧真是看得人蛋疼。只有片头好看,水墨feel,音乐也不错,其他都好雷。整个元朝和南宋都讲英语是什么鬼啦。我已经当成架空剧在看了。一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穿越到了13世纪的元朝,where所有人都谜一样地会说英语。有本事拍呆梨人,有本事说拉丁文啊!
就当做是架空历史剧,制作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剧本有的地方不够严谨,故事发展的有漏洞。
人物选的都不错,但是设景依然是以西方人的想法,都这么小,中国每一个朝代的皇朝的城堡建这么矮的!
其实作为架空历史来看的话,并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烂。这种娱乐剧,去追求什么史实本身就是脑残才对。片头的水墨设计非常精彩,各种道具布景也明显花了不少心思的。故事么。。。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不要抱成见,随便看个两集还是可以的~~个人评价:B。
其實很好看啦⋯超喜歡我⋯
这剧吧,细节(服装、道具、布景)上还是很下功夫的,但剧情orz,战争、宫斗、政斗太弱智(其实西方人拍自己的宫斗也是很小儿科的感觉),还有动不动露肉(以为在拍淫靡的古罗马吗),除了陈冲,朱珠,其他女演员一股”西方人眼中东方女人“的样子
本就不是历史剧,没必要牵扯正史……这么说吧,一个欧洲人,一个台湾人,小时候一起看了金庸群侠传,琼瑶狗血集,马可波罗游记……长大看完斯巴达克斯,权游,然后忽悠了几个没啥钱的金主,拍了这么一个玩意……八成的时间在胡哔哔狗血台词,一成的时间在讲亲戚互殴,0.5成淫乱,0.5成打斗戏还特像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武打片……适合萌新小白美剧入门,但看多几部电影和美剧的真心不适合……剧情太傻逼,打斗太弱智,编剧很琼瑶,制片太抠门,出品真没钱……尤其第二季真心快进都看不下去了……唯一能看的也就服装赞助很有诚意!
神一样的剧情,美国口音真的很不适应,哈哈哈。
其实很好的
那么多喷子害得我险些错过这部比冰与火好看的架空剧
主要缺陷有两个,文化常识错误还不是第一位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曲折离奇。
看出了逗逼感的我是一个人么。。。女演员还是有颜值的
虽然是依据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经历改编而成,投资巨大,但是缺乏历史学家指导的历史大剧显然成为了被人吐槽的烂筛子,其中各种缺乏必要历史常识的改编也很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反感。但在目前无法到中国拍摄,彼此缺乏必要的尊重的情况下,美剧依然只能用朦胧的手段让西方人意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