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我对神秘主义,超自然类的影片已经感到有些愤怒了,为什么编剧们就不肯动动脑子呢?
这类影片现在是越拍越差,越拍越模式化,几大要素一搁(坚强的女主角、被附身的儿童、XXXX的宗教、毫无理由的时空混乱)。
看个头基本就能晓得结尾是怎么样的,难怪有人要说这种故事看个预告片足矣。
金像奖影后希拉里斯旺克在片中的表现顶多就算是中规中矩,相反全片中仅有几句台词的小女生倒是颇为出彩,那种眼神,那种表情,让人看了心里发毛。
关于天谴的几个特效做得不错,除此之外影片也的确是找不出什么好的东西了。
有影后的片子多少会让人抱有期望值,但懵懵懂懂的看完本片的确有很多地方不甚理解。
村子里的人是邪教,所以留下长子,杀死所有的次子。
Loren是次子所以应该被杀,但她逃了出来,而且受到庇护。
但庇护她的是上帝还是撒旦。
从最后的结局理解应该Loren是受到上帝庇护,而上帝最后以杀光村子所有人结局是不是过于残忍。
那神父的死又作何解释。
并未做过坏事的神父被无名火烧死,逻辑推理是否应该是撒旦所为。
那开头的提示又是从何而来。
由此看来上帝和撒旦各干各的,互不干扰,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Katherine到底如何知晓杀害Ben的是Doug,难道就是凭空想的不成。
片子的视觉效果算是不错,从血河开始就很触目惊心,而后的蝗虫更是让人看之胆寒,以至最后的天火都是异常壮观。
只是不解为何设置的结果是Katherine被Doug迷奸而留下遗腹子。
而且结尾的悬念好像是这个肚子中的孩子会在出生后变成魔鬼。
但这只是邪教而已,人还是正常的人,为什么搞得和异形一样。
有些女人是靠脸蛋出名,让人觉得她还是有些演技,有些女人是靠演技出名,然后才给人越发美丽之感,Hilary Swank就是后者,两届奥斯卡影后的光环,开始照着她光彩照人了。
我家AnnaSophia Robb脏兮兮的扮相使美丽大打折扣,实在可惜,《Bridge to Terabithia》中令人落泪的Leslie已把这个酷似Natalie Portman的小女孩深深烙在我心。
圣经中记载的十大灾难埃及法老王因他心里刚硬,不肯听从摩西和亚伦屡次的请求,让以色列民离开埃及地,(五1-3)神就吩咐摩西、亚伦在法老面前多行神迹奇事,用十大灾难临到埃及。
这个十字,在圣经上是表示完全的意思(参但七24,启二10 ,十三1,十七12)。
这些大灾难是一次止一次来得严重,不但导致人身大受苦楚,而且灾难的本身,就是针对埃及诸神的一种审判。
在埃及地,尼罗河是人民崇拜的主要对象,青蛙和家畜中的公羊、山羊、牡牛,是他们尊为神圣之神,太阳也是他们所崇拜的神。
神要败坏埃及这一切的神(十二12),所以他所用的十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训: 1.血水灾(七14-25)--神藉着亚伦举杖击打河水,河水就变作血了,其中鱼死,河水腥臭,使埃及人不能喝这河里的水。
这就是尼罗河,乃埃及人所崇拜的神,自此黯然失色了。
其河水变为血,血字在约珥书中,是作为一种隐喻来使用的(珥二31);但在这里确是实际的情况。
本来尼罗河的水,在每年夏季因有微小的动植物,浮沉掩映而变红,于人没有妨害。
可是,这里所出现的是神迹(诗一○五26-29),是使鱼类死亡,河水腥臭,使埃及人厌恶不能喝水的事实,直到满了七天以后,水源才得到变清。
这叫法老认识神的大能,人的固执愚顽,终久不能拦阻神要成就他的旨意(腓二10,11 ,赛十四24)。
2.青蛙灾(八1-15)--神藉着亚伦伸杖在江河诸水以上,使青蛙上来遮满了全埃及地,进入了法老王宫,上了卧房床榻,以及人的身上。
这是使埃及人最为苦恼的事,因为他们好洁成性,如祭司常剃头发及全身汗毛,穿细麻布衣服。
按古时史家所记,他们白日两次,黑夜两次,用凉水沐浴全身;百姓也好洗澡。
祭司又常谨防各样污秽,所以这种扰害叫他们十分厌恶。
况且埃及人原是以青蛙为女神的标志,这女神是掌管生育的事,因此他们不敢杀害青蛙。
但在这灾里,神使青蛙变成他们的灾害,又是个显著的神迹(参诗一○五27,30),显明他们的蛙神乃属虚妄,使法老认识神的实在,且相信祷告的能力,于是不得不一时谦卑下来,召请摩西、亚伦呼求神驱除这些青蛙离开他们,且容许百姓去旷野祭祀耶和华了。
结果,凡在房里、院中、田间的青蛙都死了,遍地又是腥臭。
法老见灾祸消失了,又不肯容百姓离去。
这叫我们看见,人在愚难中常会许愿,但得了平安之时,就会忘恩负义,并不还愿。
人性的弱点可以法老为代表。
3.虱子灾(八16-19)--神藉着亚伦伸杖击打地上的尘土,使尘土在埃及遍地上变成虱子,行法术的也用邪术要生出虱子来,却是不能,于是在人和牲畜身上都有了虱子。
埃及人拜地为众神之母,但神要在地上行神迹,击打尘土,遍地生出虱子来,使好洁的埃及人,因这虱子灾害临到身上,就越发难以忍受。
术士对法老说「这是神的手段」,原文意思为「这是神的指头」。
显见他们承认所作的只是出于自己的法术,不能与神的能力抗衡。
这不过表示神施用他的微小权柄(八19),给法老一点警告;但到了最后神更大的权柄与能力一施展出来(十五6,12,16),他所受的最大报应,也就要临到他的身上了。
4.苍蝇灾(八20-32 )--神叫成群的苍蝇进入法老的宫殿和他臣仆的房屋,埃及遍地,就因这成群的苍蝇败坏了。
据解经家说,这苍蝇一词,在希伯来文是甲虫一类的动物,这种昆虫是太阳神的标记,因而像青蛙一样是一种圣物,虽在各处为患的情况下,也不能用扑灭之法消除。
而这一次的灾害是比以前各灾害加剧,因为那些苍蝇或称为甲虫的,是污秽和毁坏了人家的牧业。
摩西受了法老之召,求告神使成群的苍蝇于明目离开了他和他的臣民。
可是法老仍然不肯悔改,不容以色列人去旷野祭祀耶和华。
5.畜疫灾(九1-7)--耶和华神的手加在埃及田间牲畜身上,就是在马、驴、骆驼、牛群、羊群上,发生重重的瘟疫,几乎都死了。
只是以色列人的牲畜分别出来,一样都没有死。
法老打发人去看,事实确是如此,但他的心却固执,仍不容许百姓离去。
然而这事显见牲畜的生死也在耶和华的手中,何况我们人的生命存留,岂不是都在神的掌握之中么(诗卅六6,太十29,徒十七28)?
可是法老竟不自觉,该是何等的愚昧啊!
6.泡疮灾(九8-12)--神吩咐摩西、亚伦取了几捧炉灰,在法老面前向天扬起来,这灰在埃及全地变作尘土,黏附在人身上和牲畜身上,成了起泡的疮。
行法术的在摩西面前站立不住,因为在他们身上,和一切埃及人的身上都有这疮。
这灾又是神一种严厉的惩罚,连行法术的都站立不住,一同沦为审判下的罗难者(参提后三8,9)。
埃及人有时献人为祭的时候,取这祭的灰向天扬起来,说是特要消灾解祸。
而摩西此次却取灰向天扬起来,反倒特要降灾,使埃及人受害。
在他们身上起了泡疮十分痛苦,不仅在埃及人的身上发生,连牲畜也不能幸免(9,10,11)。
然而,法老的心仍然刚硬,乃是出于神所使然(12),这也是为要应验四章21节的预言(参上册39 题)。
7.冰雹灾(九13-35)--神吩咐摩西向天伸杖,就打雷下雹,有火闪到地上,雹与火搀杂,甚是厉害,自从埃及开国以来,遍地没有这样的灾害。
雹打击了田间所有的人丁牲畜,并各样的菜蔬及一切树木,惟独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没有冰雹(26,参八11,九4)。
这种灾害是给法老预先一次特别的警戒(13-19),是埃及十灾中头一次使人丧命的大灾,连所有的牲畜都要击毙,一切菜蔬树木和田间庄稼也要打坏,比以前各灾的毁灭性更为严重。
法老虽然震惊,口里认罪,承认耶和华是么义的,他和他的百姓是邪恶的,但他心里却未真正悔改,仍然与神为敌。
当他要求摩西向神祷告止住灾难以后,又不守应许,就越发犯罪,和他的臣仆都硬着心,仍不容以色列人去。
8.蝗灾(十1-20)--摩西遵从神的吩咐向埃及伸杖,神使东风刮在地上,把蝗虫刮来了,落在埃及的四境,空前绝后的厉害,因蝗虫遍满地面,甚至地都黑暗了,吃尽了一切菜蔬和雹灾后所剩下树上的果子。
法老看见这蝗灾,比先前的各灾更厉害,于是急忙召了摩西、亚伦来。
承认他得罪了神,意思表示没有听从他的命令(16,九27),且又承认得罪了摩西、亚伦,意思不外是他屡次自食其言(八8,15,28,32,九27,28,34,35),又曾经把摩西、亚伦撵出去(十11)。
现在他倒要向他们讨饶,求摩西替他祈求神,使他脱离这一次的死亡。
此时摩西虽然准了法老所求,求神使这场大灾消去了。
可是蝗灾一过,他的心仍然刚硬如铁,不容以色列人离去(17-20)。
9.黑暗之灾(十21-29)--摩西照着神的吩咐向天伸杖,埃及遍地就乌黑了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见,谁也不敢起来离开本处,惟独以色列的家中都有亮光(23,参八22,23,九4-7,26)。
埃及人原是敬拜太阳神的,神使他们的地上没有光,黑暗的情况如此严重,势必叫他们的惊恐越发加剧,因为他们所信的太阳神也失败了,这灾乌黑了三天之久(22,参太廿七45,犹13,启十六10 ),给埃及人扪心自问的反省。
法老此时又召了摩西来,这回只容许以色列人去事奉耶和华,却不准他们带走牛羊牲畜。
可是摩西要求法老把这些交给他们,作为祭物去祭祀神,但不为法老所容许,反而叫摩西离他而去,不得再见他的面,并且以死来威胁摩西。
他在此拒绝再见摩西,这就等于完全拒绝了他唯一得救的途径和盼望!
10.长子灾(十一1-10,十二29,30)--神以末次之灾来警告法老,就是约到半夜的时候,他出去巡行埃及遍地,从宝座的法老,直到磨子后的婢女所有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尽都杀了,在埃及遍地必有大哀号,无一家不死一个人。
长子是一家人的代表,古时候的人最尊重长子(参创廿五31);所以这灾使埃及上下人民分外忧惧。
当初法老要怎样除灭了神的长子--神的选民以色列人,现在神也要除灭法老的长子和他的军兵(出一16,22,四22,23,十一5,十二29,十四30 )。
这就显明了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
虽然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而法老顽梗刚硬的心亦随之加剧,以致促使神要在埃及人中显明他的公义,施展他大能的作为,最后成就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目的。
我们从上述十灾看来,处处都显明了神的权柄和大能,他不愿用一次大灾毁灭埃及,而用十次的分灾来警告他们,其目的希望法老能够真正的觉悟悔改。
由此可见神的慈爱、公义,和宽容、忍耐、怜悯的心肠。
在多次的灾害中,他把以色列民从埃及人中分别出来,显明了选民常蒙主恩的庇佑,在灾难中有幸福(诗廿七1-3,四六1-3)。
最后要显明恶人的结局,终究要受到神的报应(箴廿九1),而成为众人的鉴戒(出九15,16,十2)---刚看影片时没有这些宗教知识基础,看完了去查了下10灾,算是一次学习了.供同样没有宗教基础的人参考下
我觉得试图通过本片讨论宗教经典上的东西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而本片只不过借用了一些概念在摆弄惊悚而已(无论是降灾、还是土星符号、还是巫术崇拜、幼童祭祀)。
当然“幼童祭祀”这个话题是有些与社会事件接轨的,如果我没记错大概是前几年在英国发生的杀死幼童进行巫术崇拜的事件,据说孩子的尸体被发现于泰晤士河畔。
而我认为对于本片来说,比较超乎预料的地方在于影片结尾处剧情的峰回路转以及最终的开放式结局。
这让我们想到,如果从表面看人或听信他人的说话,并非总是对的。
真相会在一番探索后逐个被揭露出来(或者说属于我们自己的真实)。
除此外,本片的看点就像他人所说,一些特效动画之类——特别是蝗灾以及日头变黑、火焰降下的场面,但蝗灾是最精彩的。
另外有几个镜头也给我很深的印象,例如女主角扶着旋转楼梯在一片漆黑中上楼时,那在月光下发出炫目冷光的楼梯扶手——仿佛就是一柄弯月的长刃。
如果说还有什么优点的话,小女孩蛮漂亮,对于环境的那段论述比较符合中国现状。
目前看来,老美的神秘主义已经不折不当地走进了死胡同。
类似的片子看了一大堆,却没有一个能讲一个好点的故事,陈腔滥调。
如果你还没看,那么你很幸运,不需要浪费这1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
这个片子所反应的宗教观很是天马行空。
世界观也是比较狭隘的。
如果大家花时间研究这个片子,还不如深入的研究下《寂静岭》电影版。
两部的拍摄手法相同,如果不深入研究光图看个刺激感两部片子是很相似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
但如果深入看,你会发现寂静岭的宗教观,世界观,以及人性的研究是这个片子无法比的。
大概讲一下我对故事的理解。
这个村子是个大家都背弃宗教信仰的村子,大家都被“上帝欺骗过伤害过”,不再相信上帝,然后男主角家族是撒旦的信徒,为他们带来了新的主子(lord)。
他们世代都保留头胎,并杀掉二胎以后的孩子。
小女孩在将要被杀害的时候,显露出她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天使的力量,将哥哥杀死。
然后村里人想方设法想弄死这个天使都无法成功,只有上帝的信徒才能杀死天使。
女主角就是一个自己头胎女儿被某落后部落杀害作为祭品的天主教徒,因为孩子的死而放弃了信仰,但她并没有投入撒旦的怀抱,所以符合杀死天使的人的条件。
于是男主角他们设计把她骗来,并暗示她小女孩是恶魔,借助她的手除掉这个天使。
我估计那个神父也是他们一伙的,骗她去杀害女孩,所以也受到了惩罚,被烧死。
最后女主角发现真相,这些天灾其实是上帝对这些残忍杀害子嗣人的惩罚,并醒悟到当时害死她女儿并不是上帝的旨意(至于究竟如何,非教徒的我就不多讨论了,哲学神学上的是非观是很复杂的,神和人的是非观并不是一致的)。
天灾最后一条是杀死所有的头胎,所以村子里的人全体被天火消灭。
然后当两人逃脱后,女主角发现自己曾被男主角偷偷强暴,怀上了所谓的完美的第二胎,将作为撒旦复活的征兆,也就是说这个邪恶的村子的故事并没有完结。
不过总觉得这个太过恐怖片约定俗成的结尾有点点突兀和多余。
我对圣经没有研究,对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也没有系统地认识过,但多多少少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历史教材、政治事件中对于宗教信仰在西方人心理的位置有肤浅的了解。
这一点肤浅的了解显然不够让我成为西方宗教信仰的达人,但至少可以让我理解Hopkins在影片开了个非常科学的头之后为什么最终又让影片奇迹般地滑入宗教的归属。
网络上大多数对故事不可理喻的责骂其实都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使然,而从电影本身的观赏程度来说,还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无论中西方的世界,都是有宗教的。
只是因为我们国土庞大国人众多,总是让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对于思想统治煞费心思。
所以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企图从思想上稳定统治,所以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就意味着一种思想的侵袭。
来来往往无数次打乱,最后变成貌似百家争鸣,其实一团散沙的局面。
人们要么就急急地把自己往能抓到的信仰里面塞,要么就对一切持怀疑态度。
总之没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西方世界里面的宗教思想虽然也无数次被利用,发动战争维护统治,但好在他们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人虽然有我们无法比拟的叛逆精神,但也有我们无法比拟的眷恋情怀。
他们的领导者比较聪明,与其经过旷日持久地斗争艰难地创立一种新的宗教来领导世人,不如寻找一种与以往统治思想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宗教来得名正言顺。
所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最终他们都有一个上帝,只是上帝的仆人不同。
不像我国,孔子老子韩非子,外加佛祖和马克思。
每个流派去到的都是不同的未来世界,闹哄哄你方唱罢他又登场。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导演的处理,他们可以科学,但科学最终是在宗教的领导之下,再精密的验证,最终也不敢背离西方的群众基础。
是宗教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发展科学的事业,在他们的世界,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统一的,而不是互为宿敌。
用马克思的理论解释就是,宗教是绝对的,科学是相对的,科学是为宗教服务的,科学变成了一种方法,一种求证的方法,到了一定的时候,宗教自然会给你庇护。
这种必然性就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一样,雷打不动。
当然我不会唾弃这种理论。
只是觉得导演无法自圆其说的是,如果上帝真的那么仁慈和赏罚分明,为什么要让凯瑟琳的丈夫和女儿被那些愚蠢的人杀死?
如果真的因为杀了两个无辜的生命,上帝就给当地带来了雨水,那么上帝跟撒旦有什么区别?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吞噬人命的邪教?
如果要把那种失去亲人作为考验,那就不仅说明上帝的邪恶,还说明了他的变态。
我当然不是说跟着上帝是为了捞到好处,但人们信奉一种信仰显然是相信它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安定,如果说要获得一种信仰的庇护,还需要这么多惨无人道的考验,这跟黑社会收小弟或进入一些奢侈品的VIP俱乐部有什么区别?
所以窃以为信仰与科学一样,都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任何归宿。
懒惰的人希望它给出生命的答案,而愚蠢的人对它言听计从。
其实我们只需要借助它让生活过得更好,何必让它领导我们呢?
人不可能没有信仰,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另类的宗教。
在两种或多种宗教间徘徊是人类最基本的思考模式。
―――韩兮真后悔看了许多影评,多少影响到了本人对此片的判断力,许多人认为此片大烂特烂,但笔者还是相当地喜欢这种宗教战胜科学的影片。
不想谈任何主义,也不想谈任何唯心的话题,但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来说,此片多少显得滑稽可笑,当所谓的上帝惩罚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除了感叹美国电影技术的完美以外,剩下的便是对此片的套用而叽讽着,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所以所有灾难性的预言都只能沦为笑柄,笔者可以理解却实难愿意接受。
但是抛开各种灵异事件,单从影片而言,我们却着实没有任何可言说的地方,所以,这篇影评必须涉及到的内核还是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许多人对此片诟骂的原因所在。
主人公凯瑟琳由于苏丹之行中丈夫与孩子的惨死而放弃了神学,甚至成为一个志在揭示所有神迹现象的科学家,这个角色的设定是极具现代感的,站在传统的宗教另一面是现代社会的时尚作派。
正如中国的司马南类似,这样的人物在世界各地都有。
事实上,凯瑟琳也一直处于成功的状态,许多伪神迹都被她一一击破了。
很显然,一名原神职人员由于亲人的惨死而成为对抗宗教的斗士,故事的发展应该是继续对某一重大伪神迹的揭示,但很难说是这到底是不是所有观众的心愿,因为在许多国家里的许多人对宗教还是抱有一定的坚信态度,所以,如本片这样,令这名神职人员回归似乎不能不说也是某些观众的渴望。
所以,角色的设定便已经具有双向性了。
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影片的另一个角色本,这是一个黑人角色,他虽然作为凯瑟琳的助手,但他对宗教却是相当尊重的,他试图通过科学来证实宗教神迹的确实存在,因为他曾经年少之时胡作非为,最终皈依了宗教。
很有意思,两个人的组合在精神实质上是背道而驰的,而两个人的处事方法却是一致的,这不能不成为一条暗藏的对比线索。
海文镇是一个小村落,编导把上帝的十日惩罚放在这个小村落里的确显得不沦不类,至少从理论上有些说不过去,但影片的特效所营造出来的奇观还是极具看头的。
权且不论海文镇的大小,仅从故事着手,凯瑟琳到了海文镇开始着手调查灵异事件。
首先便是那条红色的河流,按照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所讲,血河是上帝十日惩罚的第一个现象,即而,其它几项灵异事件也慢慢地显现了出来。
这时候,影片出现了凯瑟琳与本之间的对峙,这里特别要提到牧场上一段,本认为这些灵异现象是上帝所为,但凯瑟琳确以科学的角度驳斥了本的猜测,一一还原了古埃及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但事实上,凯瑟琳的论断并不一定成立,因为根本就没有人能够证明几千年前发生的事件。
换句话说,当观众听到凯瑟琳以掷地有声的话语讲述那些科学依据的时候,观众其实也很难判断这些科学解释是否正确,科学在这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披着的是一件伪科学的外衣。
事实上,科学与宗教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暧昧的状态之中,伪科学其实也是一种迷信,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看到了凯瑟琳面对各种灵异现象时的坚持,我们不难想象,她实际上是在坚持着科学,科学对于她来说成为了一种新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建立的基础是由于对宗教的背叛。
于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科学成为了另一种宗教。
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信仰的,无神论者其实也是一种信仰,信仰科学同样是一种信仰,于是,影片变成了科学与宗教之间对信仰的争夺。
而主人公凯瑟琳恰恰是处于一种盲从阶段,她背弃宗教与信仰科学都是由于自身遭遇所决定的。
影片发展到这个阶段其实是非常具有矛盾冲突的,从主线上来说,科学与宗教形成了对峙情况,而暗线中,凯瑟琳与本之间同样形成了这种对峙。
但极为可惜的是,编导过早地便对两种实力相当的力量做出了判断,宗教力量很快便占据了上风。
灵异事件完全操控了整个故事的走向,凯瑟琳所经历的科学手段在影片中几乎没有发生任何作用。
十大灵异事件依次展开,这似乎不足以将故事推向高潮,编导还生拉硬拽地将凯瑟琳设为解决问题的关健性人物。
科学与宗教的问题在凯瑟琳的心结,这是勿庸置疑的,这其实只是凯瑟琳个人的问题,但当凯瑟琳成为救世主之后,影片完全脱离了故事应该发展的方向。
换句话说,此片结尾的安排成为最大的败笔。
没有贯彻到底的内心挣扎变成了一个英雄主义式的卡通电影,这是许多观众感到迷失的关键所在。
在笔者看来,导演将影片最终喻意放在宗教战胜科学层面上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驱魔人》便是这样的影片,但本片中的人物突发性的使命感令所有的灵异事件变得不是那么可信了,仿佛只是成为了一则童话,而套用十大灵异现象这种手法也多少缺失些原创性,有些过于程式。
2007-9-11于通州韩兮
时间:2007年4月11日19点40分地点:AMC影院3号厅事件:《收割》(《报应》)Reaping上画第一周恐怕那些对《圣经》故事更为熟悉,或者说对《圣经》更有感情更加敬畏的朋友会对这样故事有感触的多。
至少他们可以按照顺序来数一数剧中出现的十灾,也许还蛮过瘾。
不然的话,就是一部关于科学与宗教之争,一部重复正邪对抗最后拨云见日的邪教恐怖片,稀-松-平-常的很。
唯一可看的也就是片中一些特技效果的处理,比如说,那条血河着实让人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十个字总结一下:浪费了个希拉里斯旺克。
所以说选择一个好剧本是多么重要的啊,任凭你是两届奥斯卡影后也好,还是演技派当家花旦也好,都显得那么的无力回天。
为什么这些女星总得来试试恐怖片呢?
可以说,自从尼可基曼的《小岛惊魂》之后,我就数不出一部好的由女星担纲的恐怖片了。
凯特-哈德森的《万能钥匙》,詹尼弗•康纳莉的《鬼水怪谈》,还有,希尔顿小姐的《恐怖蜡像馆》,都是些什么啊。
说到《恐怖蜡像馆》,剧本方面,本片和《恐怖蜡像馆》都是来自海耶斯双胞胎兄弟,虽然听说有点进步(老实说,我并没看过《恐》一片),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相信进步的幅度也忒小了点……最后补充一句,通过《巧克力工厂》或者《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寻找梦奇地》)喜欢上那个小女孩安娜索菲娅·罗伯的朋友恐怕得失望了。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体现她演技的好舞台,更加不是履历表上漂亮的一笔。
5分原贴链接:http://www.blogcn.com/User5/tintin76/blog/57084661.html
所谓天谴,所谓信仰~~以前我和Katherine一样,相信有几个超自然现象就会有几个科学解释,后来。。。呃。。。
斯旺克漂亮了一点
好搞的片子啊。一开始出现化学污染,大学里讲科学道理,以为是纪实类的生态侦探片。后来画风一变,以为是愚昧的村民制造的封建迷信片。后来才知道,愚昧的是我们,最终变成了神怪片。
乱乱的
最后的结局是毛意思??是不是导演为拍续集留的后门??
不是恐怖是恐吓,告诉你信仰只有一种,上帝压倒性的一脚将科学提出信仰的视野。临了还种个阴谋在你的肚子里。。。
看完后终于知道原来上帝也会实行天谴……宗教……不懂~
这个屁故事,情节玄气氛差.那反一号简直太明显了,看那瓶我就说我就说,喝蛮,春药,果然.柳条人烂,你也烂啊.
上帝和撒旦打了个赌,谁赢了谁就赢得人间?难道我们的命就这么的不值钱?
斯万克长得真不是一般的难看
只有信上帝的人可以杀死上帝。
【电影录662】《致命报应》惊悚片 还可以 值得观赏上帝与撒旦的较量永远没有胜负。
宗教电影在无神论眼里看来很荒唐无趣, 但是那个萝莉真漂亮.
「宗教 如果读过一点《圣经》 看起来会比较有意思 不能算是恐怖」很优秀的宗教题材恐怖片
给恐怖片用特效当然好 但是用在本片上就是浪费~
借摩西十灾考验一个失去信仰的人。
导演: Stephen Hopkins编剧: 凯利·海斯 / 查德·海斯主演: 希拉里·斯万克 / 安娜索菲亚·罗伯 / 伊德里斯·艾尔巴 / 大卫·莫瑞瑟类型: 惊悚 / 恐怖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这是奇幻片。
喜欢这种宗教故事~`
信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