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断断续续的看完了三季,怎么说呢,就像真的在看一个女孩的长大,这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女孩Anne,在绿山墙跌跌撞撞地成长,因为红发,因为是孤儿,因为被领养,因为性格…被很多人排斥,但她依然没有放弃,一直在斗争,最后,时间证明了一切,Anne是一个很棒的女孩。
虽然剧里面,有些时候,Anne的一些行为,一些言语很让人生气,但这毕竟是她的成长,不是吗?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她在孤儿院里遭受的一切,让她希望别人爱她,陪伴她,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致敬全世界最好的Matthew和Marilla,是他们的爱与包容,让Anne能更开心的长大。
Matthew很社恐,但为了Anne,鼓起勇气话剧表演,主动谈心等等,还有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季Anne犯的第一件事,在大家谈论绯闻时候,露骨地描述了男老师和同学的恋情,但事实上,她也什么都不懂,只是将她以前在寄宿家庭里被告知的事情讲出来,她甚至根本不懂那个意思。
而同学们都对她恶言相向,家长们也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个孤儿。
但是Matthew知道这件事的第一个反应是心疼!
心疼她在这么小的年龄知道这种事情,心疼她的在那样的环境长大,心疼她的经历。
第一季到第三季记录了Anne的成长,也记录这个小镇的一切。
小镇的人本质都很好,尽管因为一些事产生了误会,但是一家有难时,大家都会去帮忙。
还有小男孩Cole,哇咔咔,好喜欢,好精致,也很心疼他被老师、被同学霸凌。
但是好在他逃离了,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
好想他和Anne在一起,可惜他俩只能是闺蜜。
还很喜欢Jerry,有时候像大哥哥一样陪伴、照顾着Anne。
哦,还有男主Gilbert,不知道原著对他的描述是不是更多一点,剧里面,我感觉好少,而且由于某些角度太像书桓,让我有些出戏。
但其实,当时看这部剧是因为看到他的一个视频里面一个场景说“A cute girl is a cute girl”,狠狠心动了。
《小小安妮》结束啦,但绿山墙的故事还在继续!
其实这一季总体来说可以,但是到后面我觉得可能是编剧很想创造一个上扬的结局,然后他的前面的一系列的编排让我觉得有一点点琼瑶剧的感觉,女主的经历,心境一直都是往下的,感觉已经下到了谷底。
自己留纸条没有被发现,然后男主留纸条安妮又给他撕了。
然后制造各种各样的误会,让他们觉得对方不喜欢自己。
这不是典型的琼瑶剧吗?
说实在的,我很不喜欢这种编排方式,我更喜欢有起有伏的编排。
因为我觉得要么就是故意为之,故意让主角看起来很可怜,你可以在一整集中就写他遭遇了一些很倒霉的事情。
让我们主角对他产生一些同理心,但是如果是想要描述爱情的坚贞不可摧毁的话,我觉得这种叙述方式有一点老套。
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这样。
总之我就是不喜不太喜欢这种安排。
我也不太说的出口,为什么。
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他们是好几年的同学是伙伴,但是男主根本就没有完全走进女主的内心呀。
只是相互喜欢而已,然后爱情上脑了。
然后团队一直在塑造一种浪漫的氛围。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爱情不够深入,不够刻骨铭心,没有我看那个傲慢与偏见时的感觉。
魔改水剧情乱改原著的蠢编剧去死这部剧生动展现什么叫美国人山猪吃不了细糠!
原著的美好全被编剧瞎写的致敬政治正确的故事线毁了!
一开始对男女主姨母笑就给我加让人皱眉头的有色人种的魔改剧情,又喜又怒我真的很恨!
美国人这么喜欢有色人种女权主义这些现代政治正确自己去拍一部剧啊,干什么魔改名著啊?
还原创剧情,我看是原创加shi吧!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爬!
上一季是硬要加黑人,这一季是硬要加印第安人,美国人就是有这么多的种族问题需要协调哈!
而且把这些东西硬加到以前的文学作品里面。
而且还要改变故事的主线,让原来的主角变成配角!
新加的有色人种配角的总时长,比原主角还多。
要为这些新加进来的人物做配,而且要改变他们的性格,让我们觉得甚至是愚蠢。。
印第安人和黑人这些政治正确的东西加的越多越好,不管他们会改变多少故事,原来的故事,我们想看到的故事也无所谓。
这难道会让观众喜欢这些新加进来的配角吗?
这样生搬硬凑的东西。
实话讲我很讨厌!
讨厌故事线甚至讨厌这些角色!
完全不合理!
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他们做的不对,是他们错误,这已经很蠢了,然后还要在这样的影视作品里面硬去加这些跟原著无关的政治性的东西,这显得更蠢!
而且这些加进去的故事线也根本不像真正的历史。
这里面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人物,故事线的交集!
蠢编剧去死啊!
可以理解,上一季是因为人物还没有成长,还不能加爱情线所以加点配角故事线无可厚非,现在有了爱情线,还要中间断掉这个爱情线去为了其他的加硬加进来的配角们去生造一条新的故事线!
厉害啊!
新加的故事线水了至少整整一季的时长!
现在不管中国外国影视剧里面都急切的想要教育民众,但是这有点太过分了,不是说不可以教育,但要把握好度。
我没想到看个美剧还要被这样子折磨!
现在我是彻底明白为什么有些原著党那么恨影视化了,所有的魔改都滚啊!
“活着的意义不在于世界能给你什么,而是你带来多少。
而你带来了那么多美好。
”蒙哥马利笔下绿山墙的安妮天马行空,具有独特魅力、智慧、独立勇敢与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
有着满脸雀斑的红发女孩Anne受到许多不公平的批评、责难与偏见,但她从未放弃过自己,她说“如果你决定过得愉快,那你总能过得愉快”,她也给艾凡里小镇带来了许多的爱、希望与美好。
剧里还加了一些女性独立思想与种族话题,很多瞬间总会感到温暖和感动。
唯一遗憾的就是童年时期没有好好读一下原著,只是草草的交了篇读书笔记。
很神奇,也很幸运,能遇到小小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一直是文学经典读物,其实本该在很早之前就读过,可惜我拖延又逃避的个性硬生生是把这件事给拖到了去年,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没看完,直到前几天看到喜欢的up推了绿山墙的安妮影视化的作品《小小安妮》,想起阅读时和安妮心心相印的时光,还没等看完安利视频就迫不及待打开了电视剧开始看,就好像是收到了上天的指引般。
毫不夸张地说,上一次遇到这么喜欢的作品,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看到《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而且这两部作品还颇有相似之处,都讲了教育和成长的课题,而且都让我在看的时候心暖暖,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说实话,光是让我看安妮在绿山墙慢慢成长就足够津津有味了,更何况这部剧还有那么多鲜活又可爱的群像,那么多我喜欢的课题。
第一集,从安妮一开始来到绿山墙的时候,我就和她一样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绿山墙,毕竟导演实在把爱德华王子岛拍得太太太美了!
更何况还有安妮这个超会表达的小仙女的加成。
当然,我也和马修一样实在是不得不被小安妮的口才和想象力所征服。
并且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小时候的我,一样富有想象力和活力,并不禁惋惜如今这项能力的凋零,然后随着安妮一起,想要把这项能力重新拾起。
不过想象力虽然是安妮最富有个人特色的能力,却并不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我最佩服她的是她能把自己的想象力运用于实现自己对当下境遇的重塑再造,快速从一件极其悲伤/困难的事件中脱离并找到当下境遇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叠加乐观和勇敢的双重buff,在面对一系列事件时都能做出一系列出色的举动。
当然,在爱德华王子岛,光靠她自己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完成这些的,所以她另一个让我佩服的能力就是极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几乎每个深入了解她的人都会喜欢上她,即便她有着那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即使喜欢她需要承受其他人的偏见。
因为那个时代大家对她外貌的接受度不高,所以这一点尤其明显。
至于她具体的人格魅力,从平等包容到睿智勇敢,我想看过之后就会再清楚不过。
接下来想谈谈戴安娜,说实话,我一开始会觉得戴安娜的家庭实在太高贵了,以至于我下意识觉得她不会和安妮真的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事实是她也和安妮一样拥有着探索一切的好奇心以及反抗争取的勇气,她们俩就是只要在一起就能拥有巨大力量的最佳拍档。
当然,安妮的最佳拍档也少不了科尔,我实在太磕这两条友情线了,谁会比她们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呢!
还有不得不提的马修和马瑞拉,我史上最爱的姐弟俩,他们真的超爱安妮的啊呜呜呜呜,不敢想象如果安妮没有碰到他们,她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马修是个很标准的农夫,看起来呆呆的,但是又有着很包容的心态,不管安妮做出什么举动,马修都会尽可能地理解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她,觉得自己的安妮值得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
马瑞拉有着一颗非常坚韧的心,因为童年的遭遇不得不在小时候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是安妮的到来让她重新意识到爱的力量,从一开始的固执到包容,她给予了安妮家的安全感以及背后明确的支持。
剧里还有太多太多我喜欢的角色,包括男主吉尔伯特,绅士包容独立,虽然他后期对感情暧昧不清;帮工杰瑞,善良勇敢单纯;女教师斯泰西,拥有一张和安妮一样能说会道的嘴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独立开放的眼光和出色的动手能力,也是我的ideal;巴瑞太太,优雅慈祥,是鼓励孩子们的出色代表,默默提供了大量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支持,没有她也不会有孩子们的一系列成功,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角色。
不管怎么说,我真的太爱这部作品了,非常可惜它只有三部,怀着私心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看看它over
2021.12.6三天后有两场考试,完全没有准备好,但我像上瘾了一样看得停不下来。
起初是看到微信短视频上的剪辑,被男主的颜吸引入了坑。
三季看过来,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台词和场景,让我联想到很多自己生活中的事情。
一些所思所想此刻也想不起来了,想到啥写啥吧。
从男女主说起。
Gilbert,以绅士的身份出场,救Anne于雪地之中。
被安妮用纸板打的时候他只是笑笑,用“you just did”回应女主的“I ain't talking to you”,带着让我入坑的神情。
害安妮被罚站后他会站起来主动承担责任,会关心柯尔的伤势,在有人责怪安妮时为她说话,有太多事体现他的绅士,他的明智。
他在一心求学的路上,忽视了身边的人,这让我反思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
有人说他何书恒,大概是有一点,但是他在给珍妮道歉时说的话让我实在没法把他当做渣男。
让他放弃珍妮和唾手可得的光明未来的,不是安妮的爱,而是道义。
对感情迷惑能称为渣男吗?
倒不是很清楚别人怎么样,反正感情这东西我也搞不太清楚。
Anne,像火一样的女子。
的确她有时歇斯底里,做事不计后果,但她总是坚持正义,做错事后会尽力弥补,牢记教训,这比大多人,包括我,强太多。
单是坚持正义这一点,多少人会顾及种种对自己的影响,畏葸不前,甚至道貌岸然做起伪君子?
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在过去生活中有没有在需要伸张正义的时候站出来,但是想不起有这种时候😂只能说希望有朝一日需要做出选择时,我能坚守内心的正道。
有人说安妮太吵了,在现实生活中会不讨人喜欢,这我不能苟同。
孩子王和熊孩子是不同的,安妮这类人,能想出各种新奇玩意,为生活中带来很多乐趣。
有人说安妮对杰瑞颐指气使,看不起他没文化,我只能说“拜托,怎么会这么想呢。
”安妮若真嫌弃杰瑞没文化,自不会和杰瑞多说半句。
正因为她把杰瑞当朋友,才会教他写字,劝他读书(那段描述阅读的好的话让我都想赶紧拿起我的kindle了)。
戴安娜。
知书达理,书香门第,富家千金,她是太有典型性的一个人。
人人都道她好,那我就说说她的缺点(我还是很喜欢她的)。
喔她太完美了,一时不知道说啥,本来想说她不够勇敢,但是父母那么强势好像也不是她的错。
至于安妮说她伤害了杰瑞这一点,一开始我觉得戴安娜自视高人一等甩了杰瑞确实做得不太地道,但后来又想,她或许只是想得比安妮要成熟一点。
两人家境大不相同,思想大不相同,话不投机,正如她所说的“oranges and apples”,伤害杰瑞并不是她的本意,纯粹是因为浪漫和荷尔蒙一时接受了杰瑞,又因为发现这不是爱情而抛弃了他吧,但错就错在她没能好好收场,没能让杰瑞明白。
杰瑞,是个勤劳能干懂浪漫、乐观坚强还善良的帅小伙,只可惜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说到这就让我想起普瑞丝上大学后的变化,教育真的可以育人,让她魅力值upupup,从花瓶变成一位知性的美女。
马修,喔,实在太让人爱的一个角色。
对于他我真是找不到半个缺点,安妮是几世修来这么好的一个爸爸。
遗憾的就是他为了安妮没能脱单,他对象也是,wonderful,我只想极尽溢美之词。
意难平啊意难平。
玛丽拉,wonderful!
没做好的几件事:误会安妮,后来不让安妮和陌生人说话,不让安妮和印第安人接触,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偏见,好在她也能很快化解偏见。
玛丽拉在害怕失去安妮的时候,不让她前去调查自己的身世,被老师点醒,那段对话有触动到我。
大意是,我们所爱的人有了新的羁绊,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羁绊,但如果我们去因为担心而阻止他们追求幸福,我们就会有失去他们的风险。
这段话最后也让戴安娜得以和安妮一起上大学。
触动到我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容易吃醋的人,喜欢的人和别人亲近而忽视自己的时候就容易不高兴,容易闹别扭,这非常不好,这段话让我更加明白了怎样去爱一个人。
还有太多值得说的人,柯尔,老师,黑人兄弟,玛丽等等,但是我真的得复习了。
谢谢你,绿山墙的安妮,带我在艾凡里小镇逛了一遭。
刚开始看这部剧,是受书友的评论区推荐,说很喜欢安妮的鲜活的生命力,于是一看便不可收拾。
书籍,拯救灵魂,赋予想象力、共情力和包容心安妮,在孤儿院饱受孤儿院孩子和院长的摧残,有着深深的童年阴影,照常理来说可能会变的自卑害怕孤独和自闭,但她却异常的乐观和开朗,依然保持了那份天真乐观和爱说话,后来在她的具有想象力的表达中,我发现是书籍给了她力量,在全世界的人都对她表现了恶意的时候,是书籍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故事让她感受到了美好的世界面貌、辗转曲折的爱情故事、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给予了她强大的包容心和共情力。
勇敢,是尽管知道希望渺茫,仍尽最大努力争取在火车站门口等待认领的她,虽然紧张,但却欣赏和赞美远方美丽的鲜花树木,她希望如果无家可归能够在那棵美丽的树上栖息。
领回家发现父母想要的是个男孩并要把她送走的时候,她表现出了极大的绝望和痛苦,毫不掩饰的哭了一整夜,然后第二天早上做了最大程度的争取,说我可以为你做什么带来什么,尽管仍旧被送走。
我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书籍的链接就在于在某一个时刻你与另一本书不期而遇。
你的过去,塑造了现在完整的你被送走的安妮,在路上遇见狗的时候,表现出了超出儿童的极度的冷静,在另一家很多个孩子的家庭被雇佣的时候,安妮表现出了对于小孩生病的敏锐和聪明,这些征服了玛丽拉,又带她回了家知识,改变命运;善良与真诚方能打动人心救火的时候,安妮义无反顾的冲了进去,利用了孤儿院消防手册上学习的知识,拯救了房屋;黛安娜妹妹生病的时候,安妮一夜没睡救了她,她一次次用自己的善良和能力拯救身边人于水火之中友情与爱情真情总是能够打动人心,安妮的到来给玛丽拉和马修的生活带来了亲情的温暖,使她们终身未娶未嫁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感动,使古板的玛丽拉尝试了更多的突破,也让自闭的马修一次次的挑战了自己;安妮和黛安娜的友情,来的那么突然又是那么曲折,黛安娜虽然不够勇敢,但在她家庭的教条之下能够做到相对正义已经很不容易了,她们一起喝酒、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看书写小说,孩童的友谊是那么简单和真诚种族歧视、女性平等、同性恋、印第安人民族问题太多的问题被摆上台面,错综交织,感觉想要表达的太多,又处理的简单不足之处儿童之间的爱情非常的草率,感觉不到爱情的力量,更像是小孩之间的过家家恋爱,黛安娜对于杰瑞的伤害没有任何交代,可能在那个年代贫穷的杰瑞也并不配得到任何交代;安妮冲动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在拯救印第安人小女孩的实际,丝毫不顾及马修的安全玛丽拉的担心,一意孤行;自始至终,没有表现出安妮的努力学习和在家庭中农场努力干活,只是强调了聪明和之前看的书的知识积累
剧拍得很美,看得无法自拔,就一口气看完了。
但怎么说的这个改编真的有些难以接受,加了很多剧情确实是更精彩了,也更政治正确,仿佛只有所有元素都要加一些才是对的。
我只想谈点关于男女主感情线的改动,毕竟也是原著主线之一,但这改动真的有必要嘛?
男主人设真的有点渣了,最后居然还发现男主神似何书桓...原著中可是只有安妮有过个明确的追求者,书里的吉尔伯特可不会对除安妮外的女孩动心,居然还想求婚,放这里就是毁原著,真被气到扣键盘!
原本安妮就是对爱情会错意,反应迟钝些,对吉尔伯特的爱也是在最后才意识到的,但吉尔伯特一直是明确的呀!
我是看出来了国内外编剧玩狗血的套路都是一样的...杰瑞和戴安娜的这段虽然初期真的好甜啊,但最后的处理也太潦草了,一切都没交代明白,最后十分钟突然双向奔赴,有点按头磕了。
当然有好多可爱的地方,穆迪怎么老摔跤,鲁比一哭起来太好笑太可爱了。
一开始还以为穆迪和戴安娜会在一起,原著啥情况也不太记得了,结果发现站错了cp。。
但是杰瑞实在太nice了,私心希望他和戴安娜最后不该只是这样。
后期真的超爱普瑞斯,小姐姐可怜又可敬,思想独立奈何限于原生家庭,还有珂尔 戴安娜,都是善解人意的助攻小天使……听说没有第四季,但是还是好想有机会看到最后……最近找到渴望很久的资源,去补老版的清秀佳人啦,希望能看到个没有附加那么多当代理念的较为纯粹的故事。
《小小安妮》,全三季,已完结,改编自《绿山墙的安妮》。
片头已是惊艳,愈往后看愈精彩。
第一季和原著更接近些,第二三季就有了很大不同,添加了一些人物,使得这剧也不再仅仅是个儿童剧,内涵更为丰富了。
一开始对这个话永远说不停,敏感易暴躁的红发姑娘安妮有点厌烦,太聒噪,似乎也一点不估计他人感受。
期间有好长一段时间就没再看,直到追的一些剧集年末停更,才又重新看起来,终不至于错过这部好剧。
慢慢的,你就爱上了安妮。
虽然她的那些毛病依然在,但你发现了更多。
她的感情丰沛,她丰富的的想象力,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她的真诚,她的勇敢,她的乐观积极深深感染了周边的人。
小小安妮,满满的都是爱。
绿山墙也是太过美好的地方。
她的命运,从来到绿山墙开始改变。
绿山墙也因为她,一点一点悄悄在改变。
本剧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约瑟芬姨妈的故事了。
安妮曾经跟约瑟芬姨妈提到过,自己想要当新娘,却不想成为一个妻子。
这话要是让林德太太或是玛丽拉听见了怕是免不了各种指责,毕竟她们都是那样墨守成规、保留着各种传统思想的人。
而约瑟芬姨妈当时的回答实属惊艳:我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就会给自己买一件婚纱,这样便能满足成为新娘的梦想,而又不会真正成为一名妻子。
约瑟芬姨妈在众人看来是那种选择终身不婚的女性,但她自己跟安妮提过,对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结过婚。
直到第七集,约瑟芬姨妈的故事终于浮出水面,这也是整个剧集最为精彩的一集。
约瑟芬的人生本是没有色彩的,直到她的格特鲁德出现在她的生命中。
即使格特鲁德不在这世上了,约瑟芬仍将自己的房间按她生前喜欢的方式布置,那本自己送给她的《简爱》就摆放在床头,房间里挂着她们的婚纱照。
她离开了,爱却依旧延续着。
即便是现在这个年代,像约瑟芬这样的人依旧不被所有人认可,何况是在那个时代。
可她们甩开世人的眼光,度过属于她们自己的美好日子。
约瑟芬姨妈的聚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独特的,有奇奇怪怪的艺术家,有热情奔放的钢琴师,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选择了毫不犹豫地追求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聚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友好热情,来到聚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交上朋友。
世人可能认为,约瑟芬聚会里的人都不正常,可我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精彩绝伦的人生。
他们抛开了所谓的规则,他们与现实抗争着,逆流而上,追寻着他们的生活。
真正不正常的人,其实在外面。
这个世界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人生可以有各种选择,爱也可以有着多样的表现。
而成长并不意味着变得市侩、狡猾,而是不断认识自己,体恤他人,丰富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宽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剧还有很多美好,令人动容之处。
也有悲伤,但如剧中所言“要得到快乐,就要懂得悲伤。
”
看完之后心里空落落的,小小安妮是第三季之后的续集不会再拍了嘛?
我想知道安妮大学后的生活,想知道印第安小女孩有没有被救出来,想知道最后安妮是不是有与吉尔伯特结婚…结局太过于仓促,让我很是意难平昂。
希望我也可以和安妮一样勇敢率真,永远激情四溢、活力四射。
Anne with an E
所有人都有美好的结局 除了印第安小女孩😅
其实是有些烂尾的……一个上世纪的美好童话与后现代性或许并不兼容
How I love being a woman !!准确来说我不喜欢这一季的改编,庆幸着又不舍地想着终于结束了,那就这样停留在她们最美好的样子吧。
结尾得太仓促以至于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绿山墙的安妮》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不过这部剧改动得都快看不出原著的痕迹了。最后几集我真的是服了,Anne和Gilbert确认心意怎么弄得这么坎坷???
这一季结尾好仓促。。。塞了太多的政治正确。jerry和戴安娜没有后续了??
不是吧 不是吧 比起女主爱情结局,我更想kakwet呢!?
无语,男主还是原来的人设吗?喜欢上另外一个女生,就离谱,这个感情线像国产剧编剧上手改编一样
强烈推荐大家看看加拿大有关印第安人的报道,和剧情一起看非常有味道,同时建议我们都和加拿大的文化宣传工作人员好好学习一下吧,多么强无敌的宣传啊,把自己包装成救世主,女性先锋,有色人种教化者,还要一脸屈尊降贵和同情怜悯。一个儿童文学而已也要从娃娃抓起。。。。。。但凡好好翻拍原著我也会给这么有灵气的演员打五星的,由于这一季的膈应我连一二季都没法接受了。自作聪明的编剧。。。。。。但凡印第安部落和印第安人在北美不是只剩几个像吉祥物一样的旅游景点居住区,他们肯定要学习某些特殊之人的耍泼皮方法(并且完全站的住脚,一点不理亏)。
最最感谢编剧的就是把Matthew写活,这个小老头不善言辞,却是Anne永远的backup。在这个剧铺设的大格局下,Gilbert有新的感情支线我觉得可以理解,除却巫山不是云嘛,他们的爱情势均力敌,不仅仅拘泥于绿山墙一角,是阅尽千帆后依然发现彼此是soulmate。这季编剧的野心很大,支线太多,收尾也很匆忙,但是也在认真讲一个故事,对Anne with an e的偏爱让我依旧习惯性满分,也对编剧能继续讲完这个故事抱有一丝丝期待。最美好的爱情和成长,也许在C-xxx那个平行世界里你们还能再演一百季吧。“You are a wish come true I never knew I was making.”用最喜欢的台词结个尾吧。
除了一个大IP,剩下的就是一部情节紧张刺激的套路化流水线美剧,对原著已经不尊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不择手段只为在电视剧中塞满政治正确的东西。小女孩都没救出来,你自己先结局了,where is your 良心
走向太怪了点 一季比一季夸张
印第安女孩,戴安娜和杰瑞,都没交代明白怎么就完结了【懵逼】中间政治正确的元素植入挺生硬,基尔伯特的感情线也加得莫名其妙,后面两集不断错过显得很狗血啊
marilla和马修都是天使好喜欢E6他们去参加集市,坐热气球,ANNE不断占卜哈哈哈哈哈搞笑又心疼又温馨又粉红泡泡还没有看小说,剧版从第一集开始觉得Anne太情绪化了,一直到最后一集也是,可觉得这才是她,真的是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虽然剧版要素很多很多,值得思考的也很多,整体看很圆满。
喜欢安妮为自己,为女性,为大家发声的勇敢。然而感情线太刻意了,导演好像各导各的剧情,融合不到一起。
第三季很多Anne做英雄的情节我真的不喜欢,感觉好乌托邦,有点悬浮。但是演员真的很好看啊!特别是几个男演员和女主。吉尔伯特,法国小农夫,和cole,都好帅啊。Bily就是一直坏的毫无缘由呗,也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什么意思?没得拍就要硬给爱情线加得这么恶心吗?
希望有第四季 happy end
最喜欢的一部剧!最后一集看到了安妮的蜕变,毛毛虫终于破茧成蝶,冲动幼稚的小女孩变成了成熟考虑他人感受的女人。
终于到第三季,我妈也受不了安妮的莽撞了,在她撕毁gillbert的信之后大骂一句:她有神经病呢吧。支持!好看是好看,就是某些观感确实。。。。
20230609——179;不看不甘心,看了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