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多喜欢这个爸爸,实在找不到很好的词,他比人类的爸爸可能更强。
最后,真的是保卫的力量,在一群宝可梦中,使之变得更有感染力,真的有被感染到。
不得不说皮卡丘新电影里面的父子情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啊!
我的眼泪已经开始不值钱了,始料未及的惊鸿太爱这个小松鼠了,行走的表情包!
虽然忘记叫啥了。
但!
还是最爱它!
这是一个讲人与自然,人与其它物种的相处之道的故事,小朋友看了,希望能启发他们,建立自己善良无私的价值观。
开篇的镜头真是美啊,森林里的场景,颜色非常优美,自然的声音让人放松心情,小智带着比卡丘到森林旅行,临行前跟妈妈通电话都是急匆匆的。
一天,小智遇到被POKIMON养大的可可。
不会人类的语言,但能跟宠物小精灵们沟通,可以跟皮卡丘通话那段真的很温暖呢。
可可是个好孩子,曾经冒着被凑的风险也要带软弱的小精灵到禁地泉水去医治,泉水被强大的POKIMON种族控制,不让它们以外的生物享用。
直到遇到人类的入侵,当然人类当中有两派。
善良的和贪婪的。
不剧透细节了,恶有恶报。
最终,还让可可成为勇敢的人,决定外出看看;POKIMON跟所有小精灵和人类和平相处,一起种树;小智打电话回家也充满温情。
这是一部传递爱的电影,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看啊
一些网红在社交媒体上自称是“宝可梦迷”,说“喜欢”宝可梦(神奇宝贝或者口袋妖怪)周边产品,但他/她们去宝可梦中心(文案说自己“回家了”),买宝可梦玩偶,只是因为它们的颜值,只是用它们做道具拍照装可爱,企图获得粉丝吹捧,赚取流量,它们甚至可能根本没看过任何宝可梦的动画和剧场版电影,不愿意花一点的时间去玩宝可梦游戏或者看宝可梦动漫,不知道对于真正的宝可梦迷来说,宝可梦游戏和影视所承载的是小智作为一个训练师和宝可梦之间的彼此成就、挑战自我和共同成长,是它们的相遇和离别,是那种人生旅途上的萍水相逢和通过相识相知与宝可梦和每个系列的小伙伴所建立起来的难以言表的默契和羁绊,宝可梦的价值远远不只是停留在颜值上,那些大热的宝可梦比如皮卡丘和伊布当然无法代表所有宝可梦,宝可梦的价值在于它们游戏、动画和剧场版里发生的故事(比如我最喜欢的那些宝可梦,包括达克莱伊、骑拉帝纳、谢米、胡帕和萨戮德,都有自己的剧场版),而宝可梦这个IP对照着我们现实生活里人生路途的坎坷、梦想的遥不可及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分合合。
试问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像小智一样不卑不亢、充满感恩和祝福地面对与宝可梦和小伙伴的离别?
小智可以说是我的榜样,因为他不仅有使命感,目标明确,愿意为梦想付出,对失败保持敬意,不刻意做作,待人真诚,温柔纯良,对朋友无怨无悔,而且他拿的起、放得下,这些都是我从需要买碟用电视播放宝可梦动画、常常在路边小店买宝可梦卡牌的孩童时期就从他那里开始潜移默化地学习的。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就算成年了也会在空闲时间看几集新一季的动画和每年的宝可梦剧场版、走路的时候偶尔用手机玩Pokemon Go、用盒子或者夹子积攒宝可梦卡牌,我相信我们这么做不仅因为宝可梦是我们童年珍贵的回忆,更因为我们从宝可梦动漫里了解到的离别和遗憾作为人生的常态以及从小智一行人身上感受到的难得的品质和人性光辉,当然还有宝可梦与人类、人类与人类之间(当然也包括“火箭队“这个“反派”)生动的合作、联结和纽带。
小智一行人教会我以尊重和诚意去看待人生不同阶段的相遇,以虔诚的态度和自主的努力追逐梦想,当离别是不可避免的时候,当我们面对着留不住的人和挽回不了的境况的时候,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坦诚地面对自己,不欺骗自己,洒脱一点,把回忆留在心底,把遗憾当作动力,继续向前,不回头,或许留在回忆里的羁绊也是一种圆满。
我们或许应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充分体验、感受,因此当这个阶段过去的时候也会不后悔,我们或许也应该坚持自己的良知,尽全力为自己的使命奋斗,帮助别人,也接受别人的帮助,勇于表达自己,也善于倾听旁人,即便被周遭误解、梦想落空,也不轻易随波逐流,轻易退缩。
我相信这种感受,这种成长的定义,是那些什么都要轻描淡写地参与一下、任何东西都可能沦为他/她们拍照、作秀的道具、做什么事情都以能否拍出“高级”和“精致”的写真的网红们难以体会和明白的,他/她们追逐名利的虚荣心,促使着他/她们去营造一个“斜杠青年”的积极人设,去写着片面、狭隘的“成功学”和“鸡汤”的文案,看似“正能量”,实则浮夸、肤浅,就和他/她们对待宝可梦的态度一样,他/她们去艺术馆和博物馆只是为了摆拍,他/她们对于人文艺术其实都不得要领、不求甚解,毕竟对于文艺的领悟力很难只从街拍中锻炼,而是需要对艺术史和作品本身有一定的掌握,他/她们太过关注自我,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对完全不了解的事物发表着嘈杂的看法,不知道“情怀”这个词背后所要付出的时间和陪伴,他/她门闭上了双眼,错过了很多了解他人和这个世界的机会,他/她们以颜值和身材的红利选择了最轻松、不必思考的生活方式,他/她们不仅失去了人与人之间最深厚的羁绊,也误解了人类艺术创作的含义。
我祈祷在这些沉迷于、擅长于街拍和自拍的网红侵入美食、穿搭和旅游等领域,曲解着社科、文学和音乐,侮辱着体育运动的同时,不要再被虚荣心所驱使去玷污“宝可梦迷”(或者任何其他IP迷)这个词,虽然我的祈祷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罢了,可能无知、虚伪和粗俗只会继续在公众舆论中蔓延着,看不到尽头,他/她们喋喋不休的、不自知的矫揉造作,在我们眼里是多么的可笑。
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宝可梦》的呢?
我是在小学的时候吧,那时还不叫《宝可梦》,而叫做《神奇宝贝》或《宠物小精灵》(有点暴露年龄了)。
初代也只有150种,系列周边和各类游戏也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当时最热衷的是根据图册收集卡片,最喜欢的是火系精灵,一有零花钱就跑去小卖部像抽盲盒一样买卡包,幻想着抽到超梦的卡……
有了掌机后便是野蛮捕捉、训练升级的开始,集齐386是终极目标。
影视呢,从关都地区到橘子群岛再到城都地区,是那一代人最熟悉的情节路线,从喜欢疯狂收集精灵、观看精灵格斗到偏爱文戏、专注角色与宝可梦之间的联系,也是那一代人的成长路径。
后来剧情变得老套路,加上更多热血动漫的出现以及年龄的增长,对这个IP的关注也就淡了。
精灵是越来越多,但已经记不住名字了,配角一波一波的换、喷火龙也总在危难时救场、最后连主角小智的样子也变得快认不出来了,只有火箭队持之以恒……《宝可梦》对我来说已变得陌生,不是曾经那个我认识的《宠物小精灵》了。
中间断断续续的看了剧场版,制作越来越精良,但只有《超梦!
我就在这里》引起了些共情。
再后来是听说小智终于夺冠所以稍微看了下,十几年来真是不容易啊,除此以外,除了周边,也就没有什么能让我提起兴致再研究一番这个IP。
但是,《精灵宝可梦:可可》有点不同,没有多少精灵格斗,也没有什么强出天际的神兽,却让我久违的回忆起了曾经的感动。
宝可梦的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在那个理想的世界里却也还有些许人的欲望,博士看上去就不像是什么好人,占领治愈之泉是人对科研执念的欲望,这种欲望不但会伤害不同物种,还会伤及人类自己。
萨戮德和可可是一种人与宝可梦的羁绊,是另一种理想的共生状态,彼此理解和信任,也能映射到创作者们面对当今社会想表达的一种纯粹的愿望。
而相信这种愿望,才能促成奇迹的发生。
“到达终点的地图存在于自己心中,放弃的话梦想就无法实现……”听上去浅显,却富含深意,也只有抱着纯粹的愿望,在行动时赋予细腻的情感,世界才会慢慢变成人们所期待的样子。
宝可梦这个IP依旧长盛,或许是因为它既满足了人们对旅行中诗与远方的向往,也将目光落在了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建立羁绊的情愫,以及在这样的联系中共同实现梦想的愿景,雪拉比的再度出现,正是暗含了创作者们相信人们彼此建立信任纽带的这一天终会到来……
P.S.地球人果然是无法抵抗可爱的……
2021年9月我21日,一家四口到完美世界影院观看了宝可梦之皮卡丘和可可怪,电影是8点50分开始,凯德茂是10点开门,直梯没有开可以理解,但滚梯没有开就比较无语了,一家四口爬了五层楼梯。
小家伙儿们最近一直在看皮卡丘的动画片,因此对这个大电影非常向往。
电影情节和画质都不错,中规中矩的一部大电影,品质方面对于两个小家伙儿是绰绰有余的,小家伙儿们也认真看到了最后,直到片尾曲结束。
皮卡丘动画在早些年间很是火,如今观看的人已长大,但画风保留当年的宝可梦风格,让那些年长一些,但没有看过皮卡丘动画的人,觉得这个适合小朋友观看,然而,全程的日文配音以及中文的字幕,我不太确定适不适合小朋友观看,或许适合或许不适合。
在这部影片当中,宝可梦动画的主人公小智,完全是因为为推动剧情而存在的人物配角,能在其中看到他的次数寥寥无几,并且于剧情而言无关紧要,替换任何一个人可能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这期间小智所做的一些事,让我只觉得多管闲事的不解,可能也属于小智的一种个人风格。
在这个故事当中,我真没有想到的是主人公,居然是一只猴子和一个猴人(套用狼人名词模板)的故事,我就想看皮卡丘和小智的故事啊喂!
主线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法则现代版—和谐共处,强者无法得到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弱者受压榨但无法反抗,当不可抗外力作用到来,强弱者之间达成和解与合作,并升华为—这片森林是由左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宝可梦构成的,而非独我们一人所有。
乍一听,好像高中生物中有关于生态环境的定义:环境与生态,不论动植物甚至微生物,都属于生态环境一份子,其中还提到了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者反复穿插与提及,不用太仔细也能看得出来。
我认为的宣言人与自然的动漫电影中,宫崎骏属于我的理想型,不过于焦急,明确定义。
在已知宝可梦电影的动漫画风本身就是偏向于低龄的情况下,我认为需要做好市场定位,例如适当放一些小孩子喜欢看的,又或者是成年人更愿意欣赏的,而非既想笼络孩子又想留住大人。
林另一点是,想要表达的野心太过于直白,使得整部片子只剩想泼出来的水,而其内里一滴不剩,经不起深度思考。
疯狂拉我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不一定想看,可能是权衡之后觉得这部电影不错)最后在电影院打起了鼾,给我当场懵圈。
看是真的不好看。。。。
人猿泰山加阿凡达的混合体套个宝可梦的皮?
把里面的宝可梦换成会交流的猴子完全都不影响剧情。。。。
和宝可梦完全没什么关系。。。
父子情那段有点煽情但还是太老套了,小智,火箭队完全就成了背景板,一个生活在宝可梦世界的人猿泰山的阿凡达式冒险。。。
当然,其实连冒险也算不上,就是打败了一个巨型机器人。。。。
每个镜头,竟然都有让我热泪盈眶的冲动,感觉喉咙梗着东西,但是又释放不出来。
真的是久违的手画动漫了,从小看的就是这个风格的。
宝可梦看过那么多个版本的剧场版,但都少了很多味道,直到这部的到来。
不禁感叹,皮卡丘还是那个皮卡丘,小智也还是那个小智。
只是缺少了火箭队的经典出场场面,略有小小的遗憾,不过他们也还是那个一心只求皮卡丘的可爱火箭队。
虽说是日语场,好像除了我还是坐满了小朋友的,希望他们能看懂电影想要传达出的环保与团结的意义。
今天他们感受着父母辈的童年,优秀的动画片,也填充着他们的童年,一直保留着初心。
在日本,能够每年雷打不动的推出一部剧场版动画,而且票房永远卖座的,只有三部动画。
它们都是被称为“国民级动画”的存在,多少年来始终作为日漫人气常青树而屹立不倒,分别是《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和《宝可梦》。
这一部《宝可梦剧场版:可可》是系列的第23作,于2020年圣诞节在日本上映,国内将于2021年教师节当天上映,改名为《宝可梦: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险》。
不站C位的小智和皮神 其实这个标题还有点欺诈性,毕竟皮卡丘在这部电影里挺酱油的,但是没办法,谁让皮卡丘这三个字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有谁不爱这只黄皮电老鼠呢?
(战术后仰:什么叫国际巨星啊?
)况且,别说皮卡丘了,甚至就连小智在这部剧场版里的存在感都不高。
可以这么说,这是宝可梦动画自有剧场版以来,“超级真新人”小智开天辟地头一回不再是剧场版的主角。
就像电影标题一样,这部电影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可可和萨戮德这对跨越种族的“父与子”。
电影讲述了一片广袤的丛林里,在巨大神树附近居住着一群被称为“森林之血”的宝可梦部族——萨戮德,它们继承丛林守护神时拉比的意志,守护神树领域,不让其他人和宝可梦接近神树和能治愈伤病的治愈泉水。
有一天,一只无父无母的萨戮德发现了一个人类的婴儿被遗弃在丛林里,它被这特殊的羁绊所吸引,决定照料这个可爱的人类婴儿,但因为有悖族规,它只能离开神树的领域独自抚养这个婴儿。
星移斗转,这个婴儿很快长大了,他的名字叫可可,他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就是和“爸爸”萨戮德一起在丛林里迅疾攀爬穿梭,吃树果、喝山泉,和丛林里其他的宝可梦玩耍,压根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个人类。
四位主角的相会 直到有一天,一所研究治愈之泉力量的科技公司悍然闯入到丛林里,可可也和小智偶遇,他知道了自己是人类的身份和关于父母的身世之谜,和小智成为伙伴,萨戮德也破除了其他宝可梦不能擅入禁域的族规,所有宝可梦一起共享丛林才是时拉比的意愿,最终,可可、小智和宝可梦一起守护神树和丛林,战胜了操纵战斗机甲的邪恶博士,在那以后,丛林重新恢复了和平,小智和可可也踏上了各自了旅途,故事就此结束。
很显然,光是听这剧情简介,你都能看到超级多其他电影的影子。
电影中途,夏多直接看乐了,这故事不就是《奇幻森林》+《人猿泰山》+《幽灵公主》+《阿凡达》等电影元素组成的究极缝合怪吗??
你可以设定老套,但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地模仿吧?
让我们对比下——
造型完全一致 人类婴儿可可在丛林里被萨戮德发现,然后抚养成人,他学会了和宝可梦对话,成天像萨戮德(动作原型类似大猩猩)一样在丛林里飞荡攀爬,逍遥自在——《奇幻森林》里,毛克利被遗弃在丛林里,然后被狼群发现抚养成人,学会了各种动物对话。
《人猿泰山》里,婴儿时期的泰山在非洲丛林里被猩猩部族发现,长大以后,泰山是动作也像猩猩一样灵活,可以自由在山林里飞荡攀爬。
泡水完全一致 这座丛林被丛林之神时拉比守护着,丛林深处有一片治愈的泉水,可以治愈万物的伤病。
萨戮德拥有可以让丛林植物快速生长的力量——《幽灵公主》里,山林被山兽神守护着,山兽神拥有可以让植物生灵枯萎和生长的力量,森林里的泉水可以疗伤救死,而白狼神和幽灵公主珊守护着这片禁地,不让人类擅入,就像萨戮德守护治愈之泉一样,不让外族进入。
原始人大战机甲完全一致 再然后则是《阿凡达》,这个相似度就更是高到爆表了——捷德博士驾驶巨大装甲机器人,破坏神树,丛林里的宝可梦集体反攻的画面,简直和《阿凡达》最后纳威族为了守护神树,和人类决战的镜头如出一辙。
只是《可可》里的战争规模小多了,反派显得尤其弱鸡,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博士不过就是单兵作战,成百上千的宝可梦集体扑上去放些大招,这个机甲岂不是瞬间凉凉吗?
居然还能负隅顽抗那么久,萨戮德一族是不是有点菜了?
虽然不是为了看战斗场面而来,但这部剧场版里的宝可梦战斗力设定挺不合理的,作为20年资深宝可梦粉丝的我,看惯了以前剧场版里神兽上天入地的神仙打架,再看这部剧场版的菜鸡互啄真是有点不习惯,这么笨重的机器人居然都要打半天,以前动画片里皮神一招秒一只火箭队造的机器人不费劲。
显然,这部电影里的皮神再次遭到史诗级削弱,作为敏捷型选手连一招虫丝都躲不开,而小智屈居为配角后,出门冒险居然连别的宝可梦都不带了,你刚收服的快龙耿鬼路卡利欧大葱鸭哪去了?
当然,我也明白,《宝可梦》在日本的定位就是子供向动画,大部分受众都是小朋友,所以不必在剧情细节上太过较真,情节上的简单直白,套用那些经典电影的套路,也是为了方便小朋友们对于剧情的理解和情感的代入,因为有时候,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
但电影最后的催泪时刻,居然也有抄《海贼王》的名段落之嫌,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电影最后一幕,是终于在平息了一切混乱后,可可看着小智独自旅行的身影,也想要出去闯荡一番,连接宝可梦和人的关系。
于是他和萨戮德说了自己要离开丛林出外冒险的心意,萨戮德把他骂了一顿,说可可自己一个人在外肯定无法照料好自己的,但最终可可还是坚持自我地离开了。
后来,可可发现萨戮德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嘴上不让他出远门,却替可可在行囊里放了树果,父与子的关爱之情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升华。
海贼迷看到这一段剧情,很难不想到乔巴加入草帽海贼团的那一段催泪剧情。
当乔巴和朵丽儿医生说自己要离开磁鼓王国,与路飞他们一起出海冒险时,医生把它大骂了一顿,说它这么胆小在外面的世界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无法照顾好自己的,但乔巴还是在月圆之夜和路飞他们一起勇敢地驾着雪橇离开出海了。
到了船上,乔巴才发现朵丽儿医生已经提前替它收拾好了行囊,真正的关爱之情,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如果说只有一点别的作品的影子,那还可以用巧合解释,但这部《宝可梦剧场版:可可》融合了那么多别的电影的架构和细节,我只能认为编剧是真的很偷懒了。
偷懒的地方除了剧情的模仿外,还有很多敷衍的设定和一思考你就会发笑的细节。
捷德博士 生境公司一出场,就标榜着要打造一个人和宝可梦和谐共处的世界……我一听可就乐了,在各种电影里,但凡一开始喊着那么高大上理念的科技公司,多半都是动机不纯、充满野心的坏公司。
果不其然,捷德博士的黑化简直跟教科书一样标准,真是7岁小朋友都能猜得到的剧情展开。
另外,这家公司十多年来的研究到底在研究什么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
十年前,可可的父母就给捷德博士看过了神树的照片,说萨戮德族群在保护那棵神树,而捷德博士这十年来居然找不到这棵神树的位置?
拜托,那棵树大得方圆十公里外都能看见,你丫都研究出反重力摩托了,出动一架无人机在丛林上空兜几圈找棵树也花不了多久吧?
我相当怀疑这十年博士光在摸鱼划水骗经费了,妥妥的科研蛀虫啊!
电影中段,可可拯救烟花筒里的列阵兵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谁能和我解释一下,这四肢短小的列阵兵,究竟是怎么掉进这么高的筒子里的??
博士驾驶的战斗机甲,背上居然有个控制装置,只要破坏了就能把机器人停下来…………谁能再和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种战斗机器人要把弱点暴露在外部?
这个设计是不是有点大聪明的气息了?
最后,我想这部电影再次坐实了“小智没有爸爸”的都市传说,因为在电影结局,小智看到萨戮德和可可的父子之情,深表感动,然后就给妈妈挂视频电话去了……喂,正常人难道不应该感同身受地先想到自己的爸爸吗?
所以小智那个从未出场的父亲到底是谁,我想直到宝可梦动画要完结时,这个困扰大家多年的未解之谜才能解开吧?!
电影已经聊完,再来稍微聊聊宝可梦动画系列未来的趋势吧。
自从宝可梦进入《剑/盾》的第八世代以后,宝可梦公司似乎有意打造一个更广阔的宝可梦生态圈和世界观,让宝可梦的世界变得像活生生的真实世界,而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把焦点集中在小智的冒险上。
看看《剑/盾》之后推出的几部动画作品吧——《宝可梦 旅途》TV动画,尽管“一球超人”小豪并不讨喜,但这也是动画系列第一次出现了和小智地位齐平的双男主角色。
《宝可梦剧场版:可可》,从标题开始,贯穿开头和结尾的主角都是可可,而非小智,甚至你把小智的戏份都去掉,换一种方式只描述可可的冒险,剧情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至于《宝可梦 破晓之翼》这部短篇系列动画,小智更是连出场都没有,却因为描述了一个丰富、多元化的宝可梦世界而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破晓之翼,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呢?
在这其中,我能感觉到Pokemon Company将来布局的方向,重点是宝可梦,而非某个角色。
在我眼中,《可可》虽然不是一部上佳的电影,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它让我们熟悉的小智变得边缘化,这个举动必然会让很多情怀党不满,但却可以打破陈旧惯例,为宝可梦世界增添更多新的可能性。
试着想一下,如果不围绕着小智带着孩子气的冒险之旅展开,将来是不是就可以拍一些更加成人化、具备深度的宝可梦电影呢?
对这样的可能性,我个人是很期待的。
毕竟,当年许多看着宝可梦动画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如果这个系列无法跟着成长,宝可梦将会是很多人关于童年的遥远回忆,永远只会是孩子们喜欢的宝可梦,而不能成为所有人的宝可梦。
有些复杂的心情,更多有趣的巧合都是发生在电影之外,比如看完《大学》后听到女儿对父亲说可我只是一个小学生啊。
这次的宝可梦讲述的是父子,然而旁边坐了一对母子,开场前儿子对母亲说这次你不会睡着了吧。
(因为映前广告声音很大,颇有几分喜感。
)都是很有意思的巧合。
本来右手边也是有一个男生坐着,但是坐了没几分钟他就坐去他右手边的座位,应该是前排的脑袋都太突出了,我也被挡了全程。
然而空空的右手边仿佛少了一个他。
去年心心念念希望和他一起去看宝可梦,因为他很喜欢所以一起看的时候很开心。
今年却再也不可能,开场曲的时候真就眼眶湿润。
散场后走在路上想试着哭却挤不出一滴眼泪。
另外,打品牌广告的影厅倒是见过一些,但是叫至爱影厅真的太巧合了。
生活处处充满讽刺巧合。
说回电影本身,去年的电影很不喜欢,但有深爱的人。
今年无人陪伴,电影倒比去年的有意思一些。
主要是可可太帅了吧。
当然,这部电影是有很多其他电影的影子,所以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东西,甚至连反派博士的机器画得很浮皮潦草。
所以到最后也不是看电影了,只是睹物思人罢了。
是个非常干净纯净且饱满的故事,可以忽略老梗太多的事情
童年记忆
甚至可以大胆的说,这是最好的宝可梦剧场版。
人猿泰山的剧本,太好哭了,可考虑引进
同样是呼唤雪拉比的故事,宝可梦的制作已经从2001年剧场版穿越时空的《幽灵公主》退化到子供向的《人猿泰山》和《阿凡达》了。
人猿泰山宝可梦版
首先宝可梦剧场版我永远会给好评,其次这一版真的很不错,弱化小智主角身份,强化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主题,好评!
从头到尾都可爱的剧场版 不太复杂的剧情 简单的爱与和平 总能治愈忙碌世界的浮躁气息 ps:正片开始前那段简直太治愈了 每次看见那粉色毯子 我就想哭😭
我,失去了童真。。。觉得没意思竟然。。。
2021年了,还有人没看过人猿泰山吗?我可能看不了这种子供向的东西了。说好的人类与自然、宝可梦和谐共处,现实中你往大海里倒核废水,在海豚湾搞大屠杀。
永远喜欢宝可梦!永远喜欢皮卡丘😭😭😭
不好看,孩儿吓哭了,还摔满脸血…
所有的IP到了一定程度,故事就趋同无趣无聊无味。
好看的!虽然森林之子保卫森林那一套比较俗,可是谁能忍住不去保护森林和它的宝可梦们
无印第34集设定+阿凡达式暴力拆迁反抗,没啥新意
陪娃一起看的,他看得还挺开心,决定给五颗星,等他长大自己来豆瓣打分吧,我只给三颗…
老套
爸爸的爱,纯粹的父亲的守护
【…】我今年10岁了!反派大坏蛋!皮卡丘好可爱!父子情好感人,但我是个男子汉不能哭!
经典母题和比较成功的迪斯尼化。我完全可以理解好评的理由,但当所有人已然有意识于人与宝可梦身份认同、如何共存之类问题的时候,那份人类中心的优越感便再也挥之不去,自然也和首藤刚志的无印之间拉开了本质的差距。对宝可梦而言,首藤刚志只有一个,并且早已永远失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