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这部老剧,对主角线这个三角恋有点自己的想法。
非七是双向加粗箭头。
非乐对小七自然是不用说,深情且专一,他本身是不善表达,成熟稳重思虑周全的性格,从他一开始对小七的推拒就能看出来。
有人为非乐不值,觉得说小七不专一移情别恋之类的,其实我倒觉得,移情过是真,但不代表小七爱非乐的程度就比不上非乐爱她。
即便是第二世的陈初七,也直言过自己之前最想嫁的人是非乐。
如果说不高兴对小七可以用那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那小七对不高兴也可以用一句“喜欢可以选择,但爱就是本能”这篇我主要想说的是小七对非乐的爱。
第一世:纯粹深爱,那必然是我等精神洁癖1v1爱好者最新欢的。
她有很多爱他的表现,喜欢和他亲近,为他担心和伤心,像所有恋爱中的小女孩一样。
小七为了和非乐在一起触犯天条就足够说明这份感情之深,她说就算生不如死,也要在他身边。
对仙女湖说,不能和他在一起,与其生不如死,不如一死。
(恋爱脑小七不值得借鉴咳咳)但这都还不够触动我。
最能说服我的,是小七这样一种性格的人,她其实是很听非乐的话的,她愿意为了他低头,妥协,和改变。
小七从小在天宫被六个姐姐惯着宠着,她性格里很大的一部分是任性的、唯我独尊的、不计后果的……但她在不高兴面前就变成了一个会顾忌对方的小姑娘,当然一开始没有,但到后面她已经非常接近“贤妻良母”的样子。
为他纳鞋底做棉鞋,而在他俩盖房子的时候小七还问非乐为什么不让她变一个出来。
因为小七知道要用爱为心上人做东西,所以她才做了三天三夜。
她本不懂人,是非乐教她不能浪费粮食,她本不懂尘世情爱,是非乐教给她如何爱一个人,怎么对一个人好。
一开始的她喜欢非乐是只会欺负他,贪恋他的好脾气。
就像那些小男孩不懂怎么对小女孩好,喜欢她的表现就是欺负她。
到后来她知道非乐有自己的使命,他不让她跟着,她虽然不情愿,但她知道不要让非乐为难。
两个人相爱,为对方改变多的那个往往是更被动的一方,也是爱的更深的一方。
非乐非常清楚这点。
所以他才会对仙女湖说,觉得小七爱他很深,但他为她做的还不够多,虽然非乐已经非常爱小七了,但比起小七一身一心都扑在他身上,他还有墨家的责任和使命,没办法事事顾全她。
第二世:爱是一个灵魂的本能。
虽然陈初七爱了霍去病,但在我看来,她对非乐的爱是更有宿命感,更深入潜意识,更是一种本能。
有人说陈初七不爱非乐,她只是受小七记忆碎片的影响。
其实那个说是记忆碎片并不准确。
因为第一,陈初七没有前世的记忆,第二,如果说有记忆的话,那她对其他人也应该有“记忆碎片”,但她只有在面对非乐的时候才有反应(我没记错的话她甚至在面对她姐姐们的时候都没有过所谓“记忆碎片”),而她那些反应,与其说是“记忆”,不如说是爱一个人的熟悉感,那不是因为想起了什么。
她会珍惜粮食,掉到地上也会吃。
不是因为她还记得他的话,而是因为他的话对这个灵魂产生了本质的影响的改变,成为了她的潜意识,就像一串编程代码植入她的系统默认值,没有人教过她,她也不记得谁教过她,但她就是会这么做。
她会喜欢他背她的感觉,喜欢他的房子,在监狱里觉得他会来救她……这些都是爱的潜意识。
类似的可以理解成,一个人很喜欢吃他妈做的红烧排骨,就算有天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但他再吃到红烧排骨,味蕾依然会为它的香味而兴奋。
就像宝玉初见黛玉,说的那句“这个妹妹我见过的”。
可以勉强做个对比的是,霍去病是哪吒下凡,但小七对他可是0熟悉感。
残存的熟悉感本身已经说明了非乐的特殊性。
而且除此以外还有别的。
陈初七的性格比小七还不好相处,被仙女宠大,虽然在人间但几乎无法无天,她小时候遇见传说中的非乐,但感情更倾向于倾慕和崇拜。
非乐答应来找她,却食言,在不明真相的陈初七看来其实是很伤心的。
后来她知道非乐的妻子和自己长得一样,她又可以了……那个时候她开始要找男人嫁了做药引,找了好几个,后面他遇见霍去病也是想的“做药引”,但是她没想过让非乐做药引。
不是不想,是不敢想。
她说她不敢想让非乐做药引。
提到非乐,她是少有的失意,因为她太清楚即便她想嫁给那个人,那个人也没有表现出那方面的意思。
要知道非乐这个时候年纪不小了,早不是当初仗剑走四方的少年。
陈初七是人,她明知道她和非乐是多么的不合适。
一个有过爱妻的中年男子,而且对她没有主动示好过,自己主动要嫁对方都不松口。
陈初七在非乐面前明确表达过三次想要嫁给他,不算那些隐晦的暗示。
一次是在要跟霍去病开始前,一次是把他当成乞丐时说“他是我最想嫁的人,可是他不仅自己不娶我,还不让别人娶我”,还有一次是非乐受伤时她用自杀逼非乐娶她。
在她的视角看来,非乐明确的拒绝过她三次。
在座的各位若是身处陈初七的位置,估计也没办法为这样一个男人一直守身如玉吧。
站在上帝视角大家心疼非乐,但在陈初七视角何尝不虐呢。
唯一一次非乐说要娶她,也是在三次拒绝和那句“我爱的是那个小七,不是你”之后,而这个时候比起霍去病的全心全意,眼前这个因为白鹭仙子遗言而答应娶自己的人是真的爱自己吗?
在陈初七眼里这是没答案的。
她也打算嫁给霍去病了。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不是仙女湖还有小七实在心之所向,非乐你差点就要变男二了哈还有几点表现初七心底爱着非乐的,比如:答应和霍去病在一起时,她问,你能接受我心里住着别人吗?
(初七可从来没问过非乐这句话,霍去病死后她也是说需要时间缓一缓)在陈初七和非乐相处中,她依然继承了前世“为他改变”的光荣传统。
在非乐受伤的刺激下开始修炼法术。
而且相比对霍去病,她依然是很听非乐的话的。
还是那句话,愿意为你改变和妥协。
在霍去病那里像个刁蛮女友,气急了狂甩人家十几鞭子,没见心疼。。
她对非乐也不过就一句“我恨你”,还为当着他面诉说怕他难过而道歉……明显对待非乐更小心翼翼,处于被动。
最离谱的是刘彻要杀非乐那次,非乐说让初七不要逼霍去病,初七却一再激他逼他。
相比很多次虐非乐时的无心之举,这次她不是不知道这会让霍去病难受,但她还是在逼他。
初七是爱霍去病,但这种爱更多的还介于喜欢和爱之间,没有达到为对方设身处地更没有为他改变。
在和霍去病的感情中,她才是收放自如的主动方。
霍去病是少年郎,初七第一次遇见他,那个颜狗得到满足的眼神,就像小七初遇不高兴一样……但是陈初七没有那时候一眼万年的少年郎不高兴,不高兴是真的不高兴,他苍老衰颓,但她长时间以来第一选择依然是他……即便只看第二世,我也并不认同很多人说的“陈初七爱的是霍去病,不是非乐”第三世:陈初七死了,编剧很多细节暗示过,小七回来了,不过按理来说初七毕竟是小七的一部分,和霍去病相恋过必然会留下痕迹,不过剧中没有体现。
她选择了回到人世,回到非乐身边,做个凡人。
我个人是很喜欢非乐的,而且也相信他是适合小七的。
他宠着她,但不会惯着她。
她可以做个快乐的小娇妻,但不能无法无天。
完美ps.我个人是不相信生生世世爱的,转世一定会改变一个人。
世上会有两片相似的叶子,但他们终究不是同一片。
也许不高兴也会转世投胎,下一世,你还会爱小七吗?
1、关于墨家墨家所崇尚的“兼相爱,交相利”,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似乎并无不妥。
但是刘彻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墨家?
为什么不能容忍墨家有丝毫复兴的迹象?
哪怕非乐曾经救过他,哪怕他十分清楚非乐的为人。
因为归根结底,墨家的理念隐含强烈的政治诉求,而“爱”作为墨家理念的核心,同时也就是支撑政治诉求的力量源泉。
刘彻刚刚找到了最适合的治国理念——儒家思想。
这种经过改造的思想,强调秩序、尊卑、忠孝等,最大限度的迎合了教化民众、收揽人心,从而巩固帝国统治的需要。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只信奉一种思想,那么就不会有人琢磨那么多“为什么”,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墨家,一旦有机会和能力,就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现存的秩序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所以他不能容忍墨家的存在。
他不会忘记,战国时代的墨家就与儒家并称“当世之显学”,有众多的信奉者、追随者和殉道者。
墨家的可怕不在于器械之精,守城之固,而在于它“蛊惑人心”的力量。
不管非乐或其他墨家领导人是否愿意,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它就会试图夺取政权,从而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治国理念。
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
这就是必须要消灭它的理由。
有人会说,虽然古代中国一直是儒家思想主导,但儒、佛、道三家长期并存,或者古代中国表面崇儒,实际上“外儒内法”。
既然其他思想可以存在,因此墨家也并非不可容忍。
事实上,儒佛道之所以能够并存,是因为释家和道家放弃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诉求,而向儒家的地位表示臣服,佛、道不约而同的讲求避世,前者追求看破、顿悟,后者则追求得道成仙。
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既满足了帝国统治的底线,同时也是对“教化民众”的加固;而法家则弥补了儒家“教化有余、威权不足”的缺点,成为了儒家的好搭档。
而墨家,由于其导向一种伊甸园般的人间乐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战国时代多元权力中心之间的冲突和制衡,为墨家提供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使墨家不仅在思想体系上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在政治实力上也变得举足轻重,成为各诸侯国拉拢的对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墨家的思想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与帝国所信奉的儒家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墨家思想的无限制传播,不但会导致民众对儒家体系的信仰危机,从而可能导致儒家体系的崩溃;更有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既有政权的现实威胁,比如东汉的太平道、元末的明教、清末的拜上帝教,他们当初对伊甸园般人间乐土的向往和追求,与墨家并无二致,却最终与世俗政权走向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当小七用墨家理念把新余治理成人间乐土,而几乎对刘彻要脱口而出时,东方朔为何阻止了她?
东方朔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十分明白,墨家的治国理念始终是刘彻心中的禁忌。
2、关于爱之大义如前所述,墨家从其诞生到兴旺,自然而然的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
墨家之爱,无论其如何大义、如何无私、如何包容,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诉求,或不自觉的会导向政治诉求。
对墨家而言,“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也就是说,在达到目的之前,它始终是一种手段。
当然,真正的墨者不会看到这一点。
这就是剧中非乐的思想、品格的背景和渊源。
剧情一开始,非乐便是墨家“大爱”思想的践行者,在最纯粹“大爱”的要求下,无论是“墨者之剑不杀无罪之人”,还是毫不迟疑的救助墨家大敌刘彻,都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墨者都会去做的。
如此看来,墨家的大爱思想,既高尚又幼稚,既是招揽人心的无上法宝,也是自我毁灭的定时炸弹。
因为在面对自身存亡和理想社会存亡的抉择时,它会选择后者,这就注定了它不可避免的悲剧。
这点太行四剑士从墨家的武学上看到了,“墨家剑法虽然精妙,但其剑魂却有荒谬之处……一种没有杀伤力的剑法,是不可怕的”。
非乐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墨者。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爱不是世俗的、人性的爱。
他苛求自己、压抑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从根本上是对墨家“大爱”的坚守。
他不愿偏离自己的信仰,在与小七一年的相处中,向对爱知之甚少的妻子所传递的,也一直是这种“大爱”;小七投胎转世后,他与小七相见不能相知、相处不能相守、相思不能相恋;小七移情别恋时,他又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只要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幸福。
但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大爱”是对人性的无限拔高,也最终是对人性的悖逆。
而爱,只能是人性深处荡起的涟漪,是人性深处的光辉,是对人性的自我发现和实现。
非乐的爱,长期游离于人性之外,既彰显了他人格的可贵,也注定了他命运的可悲。
长大后的初次见面,最动人肺腑的不是非乐和小七的忘情拥抱,不是一幕幕回忆画面的交相成替,也不是非乐内心煎熬无法遏制的眼泪,而是作为旁观者的三公主的含泪独白,“他太可怜了,你不会知道,他有多可怜、多痛苦”。
三公主痴恋卫青十七年,她的爱是纯粹的爱、自我的爱、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爱。
此时她深切的体会到一种震彻心灵的酸痛,为了“大爱”,非乐正在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苦楚。
在“大爱”面前,非乐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内心,他以为自己的牺牲是对的、应该的、值得的。
当仙女湖告诉他,“如果我是小七,宁愿再被打下凡间一次,也要得到原本属于我的爱”。
他才渐渐开始醒悟,终于在第38集,他认识到自己其实何曾懂过爱,“墨家的老祖宗,把爱做为墨家的核心,只可惜我作为一个墨者,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到这里,他才算完成了对自我的反思和重新认知,才挣脱了“大爱”的枷锁,实现了对人性之爱的自我救赎。
3、关于本剧的主题关于本剧的主题及观众最纠结的虐恋,先来看看发行人马千测的官方态度:“人间出生成长的陈初七和仙女小七,在主创团队策划编导过程中,一直界定为有联系的两个剧中人物,陈初七带着之前仙女小七的些许习惯,但是没有完整的仙女记忆,她只是朦胧中直觉里知道非乐和自己很亲,作为凡人的她有全新的爱恨喜怒,非乐是这一切的知察者,亲历者,他的爱之大义是不能因己而让心中的姑娘受伤害.这一点观众若是看透看懂看深刻了,也会对非乐这个人物及全剧关于人生的表达,产生升华式的理解。
”在这里,剧组强调的仍然是非乐的“爱之大义”,诚然,“爱之大义”可歌可泣,同时也是可悲可叹的。
故事一开始,小七是无忧无虑的仙,非乐是追求大爱的人,偶然的邂逅和结合,小七在“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真,投胎转世后也不曾改变;非乐在短暂的幸福破碎后,却沿着墨家的“大爱”之道,从“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这样下去,他们的选择将再也不会有交集,这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仙女湖之“墨仙”,这里的“墨仙”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是墨者与仙女的浪漫爱情?
还是墨者通过对“大爱”的坚守,从凡俗的墨者变成了超凡的墨仙?
抑或是天真无知的转世仙女经过墨家大爱的洗礼,为挽救万千生命毅然自尽,羽化登仙?
小时候看白蛇传,看到许仙白娘子最后都得道成仙,觉得是完美的结局。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成仙是他们的愿望吗?
成仙后他们会幸福的在一起吗?
他们要的是相守相爱、生死相许,而成仙是什么?
成仙是禁锢,是舍弃,只是对命运抗争失败的归宿,是对宿命和规则的屈服。
同样,“墨仙”的含义呢?
我宁愿相信它只是简单的墨者与仙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墨家所传承给非乐的大爱思想,时而彰显着责任,时而蕴含着包容,时而又诠释着牺牲,却唯独压抑着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他想带给妻子最深厚的爱,却在“大爱”的漩涡中迷失。
仙女湖的主题应该是对人性的追问、实现和救赎,对爱的解读,卸去大义的枷锁,追寻爱的本源和本真。
而恰恰不是对“爱之大义”的颂扬,并非“爱之大义”不可取,而是缺少人性光辉的、超凡脱俗的大爱,注定是残缺不全的。
(不限转载)
小七挺漂亮的,但太闹太黏,除了“天真快乐”没什么可取的嘛!
而“天真快乐”得有点刻意,看着显得有点傻。
主要是剧中很多地方有点难以理解:仙女湖扣下小七7天,要挟玉帝来见她,后来,非乐骑着白鹭花了3天时间,找到了老三去告知天庭,老三到天庭的时候已经到了第5天了,非乐回来后与小七成亲,又建了那么大的房子,还没到7天期限,那他建房子到底花了多长时间呢?
还种出了两个月才能长出的黄瓜,又录了那么一车子墨家典籍,他的工作效率怎“神奇”二字了得,而且到七天之期了,他还要外出一月左右?
他不关心期限一到会发生什么吗?
难道这个七天,是天上的七天(人间的七年)?!
再者,神仙是有法力的,还要借助衣服来飞天吗?
小七和老三吃成百上千斤的食物,肚子撑那么大,衣服还能穿不会撑破的吗?那么大的石山都弄得飞起来,吃那么点东西,就动不了啦?
坐牢的时候自己会逃不出来吗?
凳子精变成卫青,老三都认不出来的,他们可是天界公主呃!
人家白素贞都认得出蜈蚣精和蛤蟆精的。
神话嘛,怎么编都可以,但小七点人成金,漆雕烈那么大个头,变成了金子的话,(按1立方米的黄金为19.32*10^6克=19320千克=19.32吨===38640斤,那个金人得多重呢?
)怎么才六个衙役就抬得动吗?
难道古代的金子跟现代的金子密度不同?
小七到底爱谁?
我理解的是,小七前世爱的是非乐,今生爱的是去病。
今生她对非乐的感情呢,是从小时候第一次见面就有的,她自己都不知道对非乐的感情是怎么来的。
转世为凡人之后的小七对非乐的感情是受前世残存记忆的驱使,因为前世爱的太深,今生哪怕已不记得非乐,却仍然保留着前世的行为习惯,所以今生才对非乐拥有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感情。
今生的小七对非乐的喜欢是模糊不清的,但对去病的感情却是明确肯定的,刚开始可能只是为了想给她爹找药引子,后来就慢慢爱上了霍去病。
央视贺岁剧《仙女湖》,让江西新余火了一把。
《仙女湖》,一会煽情,一会搞笑。
简单说,仙女湖想见前男友玉皇大帝,可玉皇大帝是终极boss,被蒙蔽直到最后压轴出场。
玉皇大帝现任老婆是个怨妇,一直从中挑拨,挑起天人大战。
其实玉皇大帝和汉武大帝是一对好基友,要面子都会说句:此例一开,就不好管了。
因为仙女湖,王母让跟班去灭口。
霍去病成仙竟然成了哪吒三太子,率领天兵却阵前倒戈。
为了保护黎民百姓,被逼急了的汉武大帝竟然想和玉皇大帝干架,率领众小弟决心一搏。
两伙人打架正酣,玉皇大帝出面平息,说出了对仙女湖的愧疚:当年的错是为了事业放弃了爱情。
但现在为了因失去的挚爱,希望能换回大爱。
说了句至理名言:兼爱、非攻。
然后皆大欢喜,散了。
话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个个奇葩。
大公主不爱学习,泪腺发达头脑简单,不过性格直爽。
二公主规规矩矩,却在非正式组织中凸显了领袖气质。
三公主胆小如鼠常被老七调侃为“丢了神仙的脸”,开始的时候总爱跟着那个打仗的卫青,最后逆袭到爱情中的独立女性。
四、五、六公主基本上是跑堂的,一起说话来像复读机,她们的作用是打架的时候总少不了她们。
七公主简单说,就是一个2B欢乐多的青年。
这电视剧总爱吐槽,也少不了被吐槽。
一步很让我心疼的神话剧,曾经一度痴迷到为其购买原著小说以及正版光碟。
一开始本来是试看,前几集也曾感到雷人,但看着看着越来越觉得好看。
尤其让我们领略到有仙女湖这么一个非常美的地方。
到后来小七死亡更是让我感到伤心,不过还好有来世,这之后又让我为非乐心疼。
因为他最深爱的人正在被他隐忍的爱推向去爱另一个人,每一次都会心疼的流出眼泪。
而这部剧也是值得我去反复去看的爱情故事。
最近回顾了《天外飞仙》,突然就想到了另一部超爱的仙侠剧《仙女湖之墨仙》。
央视粑粑播的剧,正剧又带着股青春偶像风。
萌大统领当年还是那个侠之大者的非乐,贡米的小七娇俏不造作,人设天然可爱萌,和不高兴就是大叔和萝莉的写照,前期各种欢乐撒糖,后期虐死人不偿命。
林妙可的小初七更是承包N多回忆杀和泪点,格外惹人心疼。
墨家在剧里的刻画正得不能再正,心目中的侠者No.1就是非乐,对墨家大爱的阐述深入人心。
这是一部即使后期女主转世同时爱上男一男二却依然不会让人讨厌的剧,反而各种难以抉择,非乐霍去病都是我的爱啊。
还有卫青和三公主的虐心纠缠也是让人从头哭到尾。
主角配角人设都是极其出彩的,成熟稳重的侠义墨者非乐,一哭就发大水的大姐,睿智的二公主,呆萌专情三公主,四五六双胞胎复制粘贴,鬼灵精怪小七,表面讨人厌实则可爱得不行总是被变成乌龟的县令,名字叫猜永远在想方设法越狱的女囚,意气风发又深情的少年英雄霍去病,温婉大气的平阳公主,让人又敬又恨的汉武帝,对平阳公主不改初心的痴情卫青,承包笑点的翘尾巴鱼精和胖头鱼精,善良的米粉店夫妻,嫉妒成性的小心眼后妈年糕嫂,单恋非乐却从始至终保护小七和不高兴的白鹭仙子,兜兜转转爱恨交织的漆雕烈和霓,逗逼又执着于墨家道义的追,受过情伤却依然有爱的仙女湖,讨人嫌的王母,推动剧情转折的谄媚凳子精…… 四五年了,对剧情和人物还能如数家珍也是厉害了。
九年的编剧功力真真是不错的。
可惜的是这部剧好像反响不怎么热烈,看过的人不多诶。
几年前看的,小七是个善良可爱的仙女,不高兴是个心怀天下的墨者。
很欢乐的剧情,纯真又坎坷的爱情。
我一直记得,转世的小七小时候和不高兴第一次见面,不高兴背着她在月光下走,小七扬起他的头“这一半月亮是我送你的,另一半我自己留着了,要是我想你了,就把那一半月亮拿出来和这一半合在一起,如果你抬头看到一个圆圆的月亮,就说明我在想你”。
长大后的小七戴着花环去见不高兴,那个一模一样的小七回来了,不高兴又开心又难过的隐忍模样。
他的小七回来了,为了他回来,但他不能和她在一起,她本是仙女,她要修炼才能回天上。
可是她不想做神仙,她的身边出现了另一个人,他还要帮他们盖新婚的房子,和前一世的他们一模一样的房子。
不高兴可真能忍啊。
霍去病也是下凡历练的,他完成任务就回天上去了,霍七的感情线开始即是终结,我个人更偏向于他是小七的玩伴,小七对霍去病和对不高兴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结局是美好的,小七用自己的生命化解了一场战争,这也是她修仙的最后一道关。
她没有选择做仙女而是留在人间和不高兴做一世夫妻。
我要跟着你一辈子,从生一直跟到死。
转世前的小七最喜欢在不高兴背上,转世后的小七也是。
美丽的仙女湖,白鹭在明镜上跳舞,后来有无数的人,寻找到他们的幸福。
在抖上刷到了这部剧的视频,挺好玩的就去看了,这部剧的七仙女真的跟其他几部的仙女与众不同,除了老二,都很憨厚,笨笨的,不过还挺可爱,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仙女常年被王母封闭在功课亭,对人间的事不怎么了解,所以表现出的呆萌与无知反而很真实,很可爱。
后半部分就比较伤感了,很喜欢白鹭仙子,白鹭又漂亮又善良,陪伴守护非乐这么多年,都说珍惜眼前人,可白鹭不就是非乐的眼前人吗?
不过也不能怪非乐,非乐一生只爱小七一人,即便别人再好,心里也再装下任何其他人。
况且白鹭也从来没有向非乐索取过一丝爱和回报,就这样陪伴着非乐没有小七的这些年,最后却还是为了非乐付出生命,所以还挺心疼这样一个如此善良又美丽的白鹭仙子。
我看到有人说剧情低龄,救命,所以CCTV8想宣传的“兼相爱”你懂了吗?
整部剧都在贯穿墨家的思想,而有些人只把眼睛聚焦在低端的笑点上,你配看“高龄”电视剧???
我认为这部剧老少皆宜,而且后面有在升华,比如人在各种事情上应该如何处理?
人与人之间应该秉持怎样的相处态度?
这整部剧从一开头都在讲述墨家的大爱无疆,笑点有时候是低龄了一点,但是你永远看不到这些高级的东西吗?
你就是为了看电视剧而看电视剧,你又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启示,给你看高龄?
现在没有网友,估计你都看不懂高龄电视剧,呸
很好奇现在怎么什么东西都能上央视啊!比如今年的春晚,比如这戏……
看了一眼 然后哭了。
最近总是被推童年向电视剧的混剪,以前电视剧质量是真的挺好的
虽然有点雷,但也有不少感人的地方。
我觉得挺好的一部电视剧啊 比起好多古装剧强多了……
记住名场面了,不过画面有点暗,灰扑扑的
补标
卧槽尼玛,本来刚开始5.4分的。7年没见尽然都7.4了。童年情怀害死人,现如今豆瓣中涌入了大量毫无理智的新人,豆瓣评分是越来越不可信了
我超喜欢小七😍😍😍
喜欢男主人设
现在看很尴尬,但以前是真的喜欢
我的贡米啊……
那时候觉得她好漂亮
前面搞笑,后面男主好惨,女主转世之后又爱上男二了,第一遍两对都能磕只感觉一边搞笑一遍虐,第二遍就磕不下女主跟男二了,纯粹只觉得虐了,这个编剧为什么老爱写这么纠结的感情线,剧还是好看的
太好笑了,印象里女主小时候在陈龙背上哭着说“你才不会拉屎,为什么你会拉屎”我笑得
蒙大统领化身好丈夫,女主也是蛮灵的。。。剧情太雷了,神话剧就不要和历史扯一起了。。。
冲着主题曲还可以。。
我已经看了两遍了,还是觉得很好看!而且刚刚开始的几集,小七和非乐真的好搞笑啊!而且最近追《一念永恒》的时候觉得老三和白小纯有时候点像,明明很厉害,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就是剧情有点bug,仙女湖等了玉帝那么久他都不知道也没想过回去看看,尤其是自己的女儿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他也不知道,太离谱了!而且玉帝做情郎时不守信不负责,做丈夫看不清王母的真面目,做父亲不管不问,那么久都没想过看看自己的女儿,以至于自己的女儿要见他被王母百般阻拦,一直到最后一集才出来,离谱!
也是挺老虐一剧 初中看的 感觉仙女人物设定挺奇怪 二姐比大姐像老大 大姐像个小孩似的 仙女还有三胞胎……大姐演员一看年龄段跟其他仙女就不像一个年龄段的啊😓感觉林妙可在里边太可爱了!仙女湖跟我找了n年的动画电影《浪漫山巅》剧情可太像了,导致我以为《浪漫山巅》就是七仙女的故事其实是朝鲜的金刚山八仙女故事……(笑死朝鲜这神话故事不也是牛郎织女 七仙女董永故事的结合吗)
当年在央视零星看过,现在剧情都忘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看过这么2B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