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野很日本,将悲剧进行到底的致郁系,不变的是猎奇变态外衣下的纯爱内核。
密集的用于展示人物心理的手持与跳切,大量远到看不清人脸的远景,导演扎实的剧作概念支撑起了一切炫技。
各种乱来的细节反而对口味,让人想起藤本树的“暴母”,那种不具备严谨合理性的属于创作者的“灵光一闪”,却莫名契合当下的感觉且能很好的牵动观众。
“聪明的剧作一开始就完成了漂亮的‘打脸’”。
开篇桐谷老师在课堂上诟病俳句,被女孩指责不该不顾及喜爱俳句的学生的心情,老师便侃侃而谈起人的主体性,并表示自己的灵魂不会因为他人的言语动摇。
接着就交代了老师被蒙面侵犯后也险些选择去做风俗行业。
“因为觉得脏了的自己没有价值了,想确认自己不会输给性暴力,拿回受伤的自尊心...”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弟弟葬礼上老师撕心裂肺地唱出的俳句,“蛙跃古池传水音,新鲣鱼活不出镰仓...”有人说那是一种类似于“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的凄凄之情。
(背景被风吹动的一墙照片,确信导演看过杨德昌的恐怖分子)被侵犯后躺在密林之中远远传来的嘈杂音乐声;与妻子同行路过婴儿车,透明雨伞下递出离婚申请;被辞退后落魄的走出学校,看见罪魁祸首KAI就站在不远处,毫不犹豫的追上去那一刻,仿佛可以听见理智之弦崩断的声音,音乐总是在这样的时刻响起。
ps. 本片音乐担当yuri shibuichi(全网搜不到条目),为了找断断续续出现的各种配乐硬是换了个听歌软件,意外发现网易云酷🐶一键导入外部歌单的功能,相当丝滑。
被360pua久了好不惊喜,,
一部拯救与毁灭,绝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片子。
刚看完我还在思考,为啥要叫这个名字,明明在片子中只有很少的部分涉及到KAI和老师的爱情(甚至都会让人怀疑是否是存在爱情),但你回过头来,补充到KAI的视角,你会发现爱从KAI联合兄弟把老师绑走的那个吻就开始了(其实应该更早)。
两个人的关系就像,我虽然深陷泥沼,但我要拉着你不让你在黑暗与毁灭中走到很深。
这片后劲很大的,当然整个过程也是很血淋淋的,特别前面那些rap的部分,KAI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地揭开老师的伤疤,逼迫他唱出自己被性侵过程以及感受,以及片中不断出现的殴打的情景,会多少有点不适。
当然导演也是有克制的,老师被性侵的过程是没有被完全展示出来,而是通过老师报警时的反应,以及之后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反应出来。
后劲大是当你剥开迷雾,看到之前拯救老师的KAI其实自己才是真正走不出来的那一个人,那么他前面那么虚张声势,那么疯狂,甚至不惜让老师认为自己是强奸他犯人,让老师树立只要打到自己就能揭过这道阴影,让老师把内心深处的想法大声唱出来,让老师通过训练格斗技巧掌握打败敌人的方法(虽然整个过程真就是把结痂的伤口重新撕开般的残忍)。
他为什么要拯救老师,这一切最初的起因,不过是小学英语课老师温柔教导他:“唱歌是为你自己唱的,不是为了老师和同学们,鼓起勇气。
”爱的起因就是这么简单,但我也能从老师的疗愈过程中窥见到,KAI看到的是一颗怎样的灵魂,毕竟是被性侵后坚强报警,给出这样答案:“为什么无论男女只要被性侵,就会去做风俗行业呢,啊不对,老师你没去卖身呢”“因为觉得脏了的自己没有价值了,想确认自己不会输给性暴力,拿回受伤的自尊心,被凿开的后穴,变得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男是女,也不知道自己是喜欢男生还是喜欢女生 想让这混乱的自己,安静下来,想摧毁他,自我矛盾的无限循环”以及最后勇敢地拿出自己被性侵时落在旁边的打火机去烧死那个凭自己权势、对儿童性剥削和侵犯自己的议员的老师啊。
为什么会这么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
至于最后的结局,总给我一种不真实感(非贬义),因为被大火烧伤的议员,居然能站起来拿刀捅死了老师,我会更认为是KAI在老师离开自首前的梦境,因为议员说到:“你也逃不掉。
”我觉得比起是杀害老师的罪名,不如说是议员从小到大对KAI以钱的名义以及他生活的地区能得到庇护的名义进行性侵的泥沼,KAI最后是在枪声中逃离了那片树林,在道路旁点燃了老师一直带着的打火机,有种传承的意味,老师将带领自己走出困境,尽管不在身旁。
或者不真实感从老师从垃圾回收站收集很多高度酒精,然后带去在风俗店很轻易地就把议员困在房子里烧死就有了,这电影就是这样,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织,或者老师最后的死可能也是一种隐喻,暗示老师的反抗没有冲破权力的牢笼,就像那个垃圾回收站,是一群无家可归的人的庇护所,也是建立在儿童权色交易的一个地方,影片中翔太的死,我觉得部分原因是议员造成的,另一部分可能就像电报里说的,周围的孩子杀掉他,因为他最近变得很开心,侧面印证了,这种剥削不止存在于KAI、翔太,还存在于这个地方的孩子们间(多少有点黑暗了,或者是现实)。
这样一出悲剧发生的原因更应该反思:性暴力的问题,性暴力的核心不是性冲动,而是性剥夺,一种企图通过性侵而获得支配感的逻辑,重点是那是个人的暴力行为,有时甚至是权力的滥用,而被侵犯的对象仅仅是因为ta们没有还手之力,没有保护ta们的制度与法律,没有其他原因(这里借用了b站看到的评论)。
开头的动画,本是鲜艳的色彩,慢慢变成血腥的红色。
就像桐谷仁和Kai的人生,本可以绚烂夺目,却急转直下。
镜头晃动幅度好大啊,让人看了头晕眼花。
有好些个镜头都有种VCR的不真实感。
废墟里,一边是桐谷仁教书的画面,一边是颓废青年的说唱狂欢,又是何其讽刺呢。
开头那个怼桐谷仁的学生真的好烦。
口罩时期真实地体现在了影视作品中。
说唱真的好聒噪,欣赏不来。
无论被性侵的是女性、男性还是儿童,警察们不严肃的态度,戏谑的行事做法,无疑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心理治疗师总说要拥抱自己,展望未来,可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感同身受,大家只会落井下石。
所有的苦,只有受害者咽下。
最好的结果是二次重建自己,最坏的结果是与世长辞。
漠视,就会有出现更多的『文太』『悠太』『桐谷仁』。
桐谷仁被侵犯后,即使勇敢地选择了报案,但那些警察们的嘲笑震耳欲聋。
后遗症、质疑自己,成了往后的家常便当。
工作地的不理解,加害者的纠缠,甩也甩不掉的阴霾。
桐谷仁甚至想过去当牛郎,性侵是对他性取向的永久创伤。
怕“肮脏”的自己牵连到妻子,所以选择离开。
桐谷仁暴打那个垃圾大叔那里打得真好。
Kai一下子扛起桐谷仁那里男友力max,不想看到桐谷仁堕落,让他把自己内心的忧伤用作词方式诉说出来。
Kai对桐谷仁那个吻是真血腥。
听到桐谷仁说说唱听不下去,Kai就上台哼起了曲子。
会照顾喝了高度酒精的桐谷仁,给他盖上自己的衣服。
看到桐谷仁为被侵犯而死去的小孩唱的俳句,Kai的神情是一脸忧伤,唱的也是Kai自己的经历。
6岁就开始在社会上生活的Kai,他所经历的黑暗,常人无法想象。
Kai脸上粉粉嫩嫩的,虽然身高高,但也才是20岁左右的年纪,他会固执地叫桐谷仁『老师』,这算不算另一种执念。
明明这样好看的桐谷仁和悠太,却要承受这样非人的对待。
Kai脸上的妆,原来是为了遮挡脸上的疤,我爆哭。
真正的悠太,在6岁那年,便停止了生长。
悠太心中的光,是桐谷仁。
即使悠太心中早已遍体鳞伤,为了桐谷仁,他撒谎说自己就是性侵他的人。
童年的悠太被侵犯后的迷茫、无助与自我唾弃,在那个性成熟都没有到来的年纪,便被间宫这个衣冠败类的议员侵犯。
强奸犯的政治身份让悠太的报仇变得无望。
所以悠太伪装成桐谷仁的加害者身份,让桐谷仁可以不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迷茫找不到宣泄对象。
而无父无母的悠太从此死了,用妆容来遮住脸上的疤,就仿佛遮住那个悲伤的6岁男孩悠太。
委身于间宫的Kai,是自我欺骗与麻木自己么。
那些人渣让Kai卸掉妆容,以此侮辱他。
但当Kai看到桐谷仁,会自卑的把脸上的疤藏起来,伪装成一副享受的样子。
桐谷仁烧了间宫那些人渣,解救了Kai。
Kai和桐谷仁他们俩奔跑在森林草地上,那里就像梦境一般,画面这么美,却转瞬即逝。
桐谷仁亲吻了Kai,他们俩都是纯洁的。
结局停在这里多好,桐谷仁让6岁的悠太重新活了过来,为何却再次剥夺他生命里的光。
『我以为我也可以拥有感情,世界却再次让我堕入黑暗。
』Kai看到桐谷仁静静地躺在那里那个悲痛的表情,我真的爆哭。
还有结尾Kai哼的那首歌,是之前哼给桐谷仁的只有曲子的那首。
第一次唱,是生的希望;而第二次唱,是绝望的孤寂。
其实是在看别的哲学话题,然后突然想到这部片子,编剧真的很厉害,在现在这样的社会,太容易陷入各种窘迫的困境中了,一场意外事故、一场疾病,一次裁员… 我们的人生太脆弱了,并没有多少保障,很容易就会脱离日常的社会生活,陷入社会边缘人的境地,那到底要怎样活下去?
老师是原本正常上班族,虽然心怀音乐梦想而不得志,但总归还过的下去,有妻子有住处有工作,然而被强奸这场意外事故摧毁了一切,失去了工作家庭个人社会角色,甚至人生的信念,而K,曾经也有正常的生活,现在只是不良边缘人的一员,无亲无故,没有任何安全感吧,又要献祭自己去换取生活空间,但K没有完全绝望,因为老师曾经的话给了他希望,所以他尝试去拯救老师,回馈以老师希望,当老师在逐渐恢复信心中,又重新拯救了K,想把K从泥潭中捞出来,而且成功了,虽然付出生命代价。
生活是残酷的,但我们以坚强的意志,怀抱希望,给他人带来希望,他人看见希望,你也能获得希望,无论在多悲催的境遇中,一定不要放弃,行动起来。
看完《唱出恋爱的苦恼》哥,简直就觉得自己被带到沟里了。
前60分钟我根本不懂、甚至说我的三观不允许我去思考这个电影到底在讲什么。
总体来说前60分钟:讲述了一个小混混强了一个32岁的直男老师。
而后半部分的剧情反转,简直让人很难接受,却又觉得法律在日本社会简直就是形同虚设,权利在日本社会可以物欲横流的吞噬压榨任何人。
总体来说后半部分就是:讲述了一个议员从小就侵犯了男主,然后长大了让男主去做付费牛郎给自己提供服务。
后来玩腻了就强了男主曾经的32岁的直男老师。
男主为了救赎老师,不让老师被强后去做牛郎,走上和自己一样的道路,就逼迫老师用RAP和跆拳道来治愈受到议员侵犯后内心的创伤,所以谎称是自己侵犯了老师。
最后老师得知真相,想要救出自己曾经的学生,也就是男主,拿了一些烈酒打算烧死议员。
结果议员命硬,最后把直男老师给弄死了。
男主的老师像一束光,在他上小学的时候,被议员侵犯的时候用一些话鼓舞了他的求生欲。
长大后得知老师也被议员侵犯,有可能走上自己的老路,就救赎自己的老师。
最后俩人真真的相爱了,结果老师命丧议员之手…我的三观都没了 说甜一点是学生和老师的恋情 。
说虐一点是议员恶魔残害两个直男的故事。
说悲一点是社会存在对低龄儿童的Xing压榨和剥削。
说广义一点是讲社会对同的歧视。
说狭隘一点是用暴力去保护自己。
首先说,是个人觉得2022非常特别、非常惊艳的一部作品,很典型的日式风格的叙述,含蓄克制下的反抗与救赎:俳句与说唱的交融很喜欢电影里关于俳句和说唱的设置。
恶心的,丑陋的,肮脏的;清澈的,美丽的,悲伤的——本就共存共生。
污秽可以被歌唱,纯净可以被歌唱,低俗可以被歌唱,高雅可以被歌唱,他们被就应该是世界上应该被一同言说出来的部分。
如果美丽的句子可以被写在书本上,那么恐怖的被强奸的经历也是可以被言说的,在桐谷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歌,当他向妻子说出“我被男性强奸了”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空镜与暴行的切换导演有意地在静美的空镜和暴力与回忆中切换,把“雅”和“俗”、“善”与“恶”、“美”与“丑”拉近在一起,也许有生硬的部分,但已经使我震撼并且后劲十足。
法律可以框住暴行,可以界定性的尺度,可是带不来自我的、爱的救赎。
最后一幕在打火机微小火焰中变形的城市,导演的设计真的很惊艳。
只有中间的,打出火的那部分,扭曲地融入在了正常中,但也只是,打出火的“我”自己的视角,能够看到的罢了。
导演拿捏观众情绪的能力真的很强,演员也真的演绎地很好,是2022目前觉得非常值得看的一部。
看之前:男性被同性侵犯后被救赎一点点走出心理阴影的成长历程看之后:不幸的遭遇成了终于可以出柜从而离婚的借口全剧加分点是那句为什么每个被xq的人最后都选择了风俗行业。
看了剪辑推送被安利来的,都说画面太黑太抖但拍摄手法其实还蛮有意思的,很贴合本作主角的心境,角色说疯批其实也没有疯到哪里去,年轻气盛而已。
男性被xq应该算是营销点,题材选的很好,但剧本和角色定位有些轻浮。
首先男主作为受害者,看似温柔无私地奉献自己,实则略有点日本大男子主义。
对妻子做的一切都只是想为自己内心感情动摇开脱的自我感动。
出了事第一时间不选择和最亲近的人一起面对一起努力承担,而是选择隐瞒无果后行为侮辱,让对方含着对自己的恨主动离开,是为了让自己好受点吗,是同性之间更有共鸣吗,那只能证明这不是爱,这是自私。
被同性xq后就一定要成为同性恋吗,为后续强行bl展开的僵硬感。
不如改成男主刚受伤就和妻子坦白,人在受伤时往往只是需要有个依靠支撑自己,妻子作为故事开始最亲密无间的存在,此时出场条件优先级最高,下意识所做出的行为结果无非是治愈加倍或伤害加倍。
这时如果妻子承受不了丈夫的遭遇主动提出离婚,加入故事里加害者行列成为一时的恶人役,加剧男主心理创伤,所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后面的双向救赎和同性爱埋下可能性和伏笔,那剧情还说得通…虽然这样会被人骂,但人都有冲动做事的时候,这样这个角色就不至于只是个剧情边缘人,如有需要后期可以加点情节洗白、、所以妻子这个角色在这个故事里也是受害者,却因为主角间的剧情发展被忽略,她有着一场表面相敬如宾,名存实亡的婚姻。
但她幸运在丈夫是个有良知的人,在他自我挣扎中选择了离婚。
男主解开心结放下一切后和妻子递出离婚协议书并坦白,妻子却只回了一句已经没必要时,好想知道导演拍这段的必要性,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如今刚过了多久就这么冷淡吗……漫改电影,但听说改了很多包括结局,只粗略看了一下原作作画,其实原作画工和分镜真心没的说。
从电影来讲,尽管主角两个经历都很惨,光靠上面这一点真的心疼不起来,只觉得逻辑上说不通。
在一段婚姻里都做不到成为一个好丈夫,在bl里怎么就成了一个好男人,bl作者和读者多是女生,其实可以塑造出很多优秀的女性角色吧,详情参考隔壁小蛋糕…其实这电影也还行,没那么无聊,算是一部暗黑童话?
很真实,但不现实。
结尾或许可以理解为一场电影一场梦,抖动的镜头,摇晃的世界,似真似幻,只有梦里才会出现的双向救赎,梦醒人消散。
最后建议以后bl实在不会写女性角色可以不写,一星给剧情节奏,两星给演技,剧本嘛,再努努力吧👌🏻
太荒诞了简直荒诞至极,整个电影弥漫着一种低声嘶吼的压抑和离经叛道的古怪。
影片里关于性侵的讨论带给我新的思考,“为什么无论男女,被性侵后都去从事风俗业”,可能是因为对自己身体的自暴自弃和被侵犯后想要建立战胜性感羞耻的自尊,用性行为去战胜性暴力,这是我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受害者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后遗症。
KAI把桐谷老师从风俗店扛了出来,拯救了他,让他成为抗过性侵伤害的例外,可是明明KAI自己,也深陷泥沼,KAI自己绝望的陷在风俗业里却想阻止老师变成他这样,那个夜晚KAI向桐谷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真的,好感动”的时候,就像一个眼里有星星的孩子。
整部电影都让我不得不一直直视性侵犯带来的伤害,泛起恶心和痛苦的感觉,难怪之前看影评有人说看这电影得喝两口,确实如此,拍电影的和看电影的精神状态都不太稳定。
其实最后的结局大可不必如此,但是导演可能就喜欢这种毁灭式的风格吧,桐谷的家庭、KAI的人生、两个人好不容易表达的感情,全毁灭吧…
虽然评分低但我还蛮喜欢的!
虽然可能因为含蓄的留白太多导致有些主要人物塑造的不够立体,但这种粗略的人物形象又像是小人物生命的速食快餐感那样 凝固的白。
而且整部看下来有种杂乱又细腻隐晦的感觉……受害者遇害的心理刻画的还是很出色的,主要人物之间是残暴的互相救赎的这点我也很喜欢!
「虽然一直描绘着性与暴力,但我们讲述的是纯爱故事哟!
」的这一点我也很喜欢!
还有就是最后超级无敌突兀的结局我也意外的超喜欢——悠太哼着死去恋人写的歌词逃跑了。
结束、突如其来的荒凉感、斑驳陆离,自己眼泪就开始掉了…总之就是很喜欢这种叙事感觉糟糕的文艺片,失眠之后选择看这个真的太好了🥺!
而且电影里面俳句的设计我觉得很有感觉,但是感觉导演除了主角之外塑造地痞小流氓和那种街区的感觉有点刻意(体现在要加入一点肤色人种进去并且还要说English)虽然我不怎么听说唱但是里面的hiphop文化设计的稍微有点尴尬…
除了在远藤健慎脸上疯狂幻视小野寺晃良+野村康太以外,其实时候都在:啊?
这什么剧情,在拼接式的淫乱又扭曲的人性之恶的背景下,爱情又在一种表面欺瞒最终深情大现的草率处置下诞生了,接着又用美好之后的突兀死亡露骨地想要赚取观众的怜悯和泪水。
真的够了,很反感这种浅表的黑深残题材的原因在于,人物只有极端——虽然在我看来就是偷懒——的表现,要么愤怒到抡拳、要么绝望到沉默,而这样悲惨又在悲惨中无可自拔地轮回的人的人生一定是存在的,表现出来的就是那些像是切片又像是浓缩的举止,然后看者——这些执掌镜头的人——把那些最反差的也最能引起同情的部分挑出来,辅以技术上的目光的花哨的渲染,来表达自己遥远的、高高在上的品味。
但看了就明白了,讲故事的人只是在用元素做拼贴画,他其实根本不在意那些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也不会发出提问,也不会关心观众的感受。
桐谷的爱情是怎么诞生的,仅仅在知晓真相那一刻,他就完全原谅kai对他曾经的羞辱了?
并且快速地抛弃了自己遵纪守法的常年原则,要去把人给烧了?
暴力在这里刻下的痕迹深浅不一,总感觉很不连贯,算了,就这样吧。
确实,像有那个大病
……what?
出乎意料欸,可以给3.5。其实这脚本真得蛮好,开始会觉得这“理由”好牵强啊,但是确实符合KAI的人格啊! (片中警察嘲讽KAI给自己取英文名可以侧面看出来)而且KAI本来就喜欢三三。如果编剧更会讲故事一点就好了,一直有平淡的感觉,甚至真相揭晓的时候内心也没有很大的波澜,或许这可以是一种风格?而且对于三三和悠太过往的事情也没有过多雕琢,而是用了樱子一事再次间接呈现。总的来说,就是对于我这个追求精神刺激和冲击的人来说不够震撼。一开始还在想:天啊,能和侵犯自己的人同住屋檐下真得很勇(这也是问题之一,导演一开始应该放大三三对KAI的恨意,随着格斗和rap的疗愈恨意逐渐平息?)这样说起来还是有点不合理的感觉(是日本的话,那没事儿了)不过我本身挺喜欢这个故事的~是热爱把へんたい玩到极致的小国家一枚啊~
只有画面是过关的。
稻叶友啊,我无法拒绝
写出这种本子应该是脑子有大病了 但是我爱看。
牛B 整个故事和演绎 都牛B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爱比死更冷。
#2643 4.//不太好看的救赎故事,喜欢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是种说不出口,唯一一次的互相交换,也演变成尸体曝光野外。
这个嗑药的运镜配上片头的音乐竟然有点上头
可能我就喜欢这样的,几个点猜到了然后想法一致。其实有很多混乱的地方,但是我也愿意为这样的无序买单。前半段大于后半段,要是元素再少一点或许更好。
喜欢,喜欢这个海报。结局又是一种反套路的套路
剧情稍稍撑不起来,不过瑕不掩瑜。镜头记录下潮湿的丛林和斑驳的社群,晃动的人物反复阐述着隐秘的爱。此时寻找片子混乱不堪的主题是毫无意义的,情绪被片中高调的配乐牵扯,一次次达到美学的高峰。及其另类的文本里,反而感受到了创作者真诚的打磨和对电影的敬意,单就这一点已经超越许多谄媚的bl作品了。
最后怎么就这样了
看了五分钟立刻暂停去开了瓶酒,感觉无法在稳定的精神状态下观看非正常精神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一些探索阶段的扭曲的激进,表达得太乱了,能让我跟着一起拧巴的部分里稻叶友(外形)的功劳占大部分,结论就是我和导演都喝大了。
摇晃逼仄的镜头感,导演仿佛磕药了拍出来的画面,音乐非常的恰到好处,演员的演出也很给力,我看这种片子很容易出戏但这部没有这种感觉。整体让我有一种喘不过气的压抑感,个人理解结局里老师被鲨是kai对于老师将要自首离去而产生的一场梦,虽然很多隐喻有点无法看懂,还有夜间的画面太暗我调高了很多亮度才看清,但瑕不掩瑜
有点乱、美人演技有点尬、霓虹拉普也有些审美不一、但依旧遮盖不了它锤爆我杏癖这一点
霓虹 你bt的外表下永远是一颗炽热的纯爱治愈心
社会只能管到这了,于是剩下了那些混乱荒诞的人和事,持续崩溃。
原以为是一个两个人互相救赎最后在一起的故事,真的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局,为什么一个重度烧伤的人还能够这么快就跑出来杀人啊?最后老师死了,KAI也不想活了吧,拿出打火机想烧掉这个狗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