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玫瑰
Bread and Roses
导演:肯·洛奇
主演:Pilar Padilla,阿德里安·布罗迪,艾尔皮迪娅·卡里洛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西班牙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0
简介:玛雅由墨西哥偷渡往美国,跟姐姐任商业大厦清洁工人。该批工人全是拉丁美洲人士,当中部份更是非法入境者,他们经常受欺压。玛雅认识了工运份子森,更鼓励同事加入工会,争取合理薪酬,引来连番冲突....... 英国导演坚卢治擅长描写社会小人物,特别是边缘一群在社会上面对各种欺压剥削,如何挣扎求存,争取社会公义。片中玛雅反叛..详细 >
男主长着AB这样的脸不谈恋爱很浪费,但是这部片子里爱情线多余且隔靴搔痒p.s.上imdb看了一下,那个party上全都是真·名演员客串,比较明显的就Tim Ross
这么好的片子,岂能错过。
【草莓主竞赛】千篇一律的“口号”戏不少,期间穿插着过于戏剧化的情节与较为尴尬的情事,并没能看到它作为电影本身的整合凝聚力,虽然从主人公的视角去看本片有一定的代入价值,但它最终仍是一次对移民生活干枯的纸上纪录。
姐妹吵架那场戏好扎心,一下就把多少有点轻松的基调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理想主义依然是需要血泪付出的,任何人都无法指摘姐姐的选择。
移民底层工人的抵抗清洁工会的诞生很有煽动性。肯洛奇拍的很亢奋现实所以最后女主的美国梦还是灭了但权利永在。
三星半吧,斗争和胜利都太儿戏童话了,现实哪这么简单美好。maya过于天真莽撞,一副一点工作都没参加过的不知道钱难挣简直没吃过苦的样子,不过最后也算是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姐姐发飙最精彩,ruben很帅,ab其实不太适合这角色,给人感觉很普通给谁都能演。一开始以为面包与玫瑰是清洁工工作与工会组织者爱情的矛盾,结果居然是80年代的口号?sam和maya的身份收入其实有扩展书写空间的,提一嘴的工资和住处太简单了。
4+ 前半段有多个剧情上无下文或想不通的地方,如贝尔塔被炒后男女主哭一顿就完事了(这毕竟不同于底层生活所见那种乐观抗争者自有去处)、山姆与公司选择的矛盾只提了一嘴没有任何发展、山姆和罗莎一家去医院无任何行动、山姆的人物因此只成了剧情推进器,但后半段又多次不得不被打动,玛雅保洁时望向大楼的玻璃窗外微笑,镜头转过去的是另一栋大楼玻璃窗内的保洁工是第一个动人场景,玛雅为鲁本的偷窃,当工人们一起到大厦示威,回想与玛雅第一次到大楼前被这巨大的大厦柱子所规住的形单影只的对比,以及最巅峰的情感能量——罗莎与玛雅在家中的对质。
看完电影,在场的俄罗斯同学就开始激烈地讨论了,接着,我就和朋友逃了,有时候讨论争论什么的还是很好的。
平凡而俗套的故事,Adrien Brody的形象和表演是最大的亮点,女主则显得有点不自然。
对这样的电影毫无抵抗力,理想主义却又活生生的实际,所谓老愤青导演,便是立场大于一切的左派
实在不感冒
這其實是一部社會運動教學影片。
勉强两分。很肯·洛奇的一个剧本:墨西哥清洁女工以及同事们,在工会的布罗迪带动下,顶着压力向雇主以及更多资本家声索合法权益。桥段设计和角色塑造都很典,女主家里困难,老爸有病老妈窘迫到要出去卖,女主也没啥道德缺陷就是有时喜欢贱兮兮的搞点小恶作剧。布罗迪的亮相和介入主线剧情都很突兀,而这种能量外溢的角色也不适合他的苦瓜脸和消瘦身形。工人们和布罗迪达成共识、不断升级搞事的主线剧情不断被各种无关紧要的叙事打破节奏,资方的打压也只是让经理吼一吼弄点分裂,哪怕让经理和叛徒来场直接的对话戏强调下反派的压迫感也好啊,现在看上去太小儿科了。感情戏也是破碎无看点,除了打乱叙事节奏毫无意义。从选角到剧本都很糟糕,本片是肯·洛奇首次离开英国表现底层运动,水土不服还挺明显的
难再有的老派风骨。肯洛奇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宣传力量也是提振人心的。
大企业清洁工组织建立工会,争取自身权益的艰难斗争,有胆怯、漠视、质疑、分裂,也有激情、无畏、合作、团结,最后给了一点亮色:大企业高层做了让步。玛雅和罗莎激烈争吵的高潮戏看哭了,为了每一个在艰难生存中不得不一再出卖自己身心、把自尊踩在泥泞里的底层牛马。。。
抗爭必勝!
不在英国拍就少很多味道,底层生活,掺入了墨西哥式的疯狂和喧闹。英文字幕,有些地方不够清晰准确。
數次淚奔。誰說上帝偏愛理想主義者?可當他們給生活騰出了容納玫瑰的空間並為之而勇敢時,他們就是玫瑰啊。看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冒出“這在天朝可行不通啊”的念頭。(Rosa說,我們永遠也鬥不過他們的。)(眼尖地抓住了Tim Roth唯一的一個鏡頭,這龍套跑的……
差距太大,以致我们难以联合起来,或许差距就是资本家故意造成的。
几代人才能挣扎着站起来是自古以来始终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