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的短片,外表清冷,只看片名有着疏离的科技感,曾经误以为是简科幻片。
男女主人公是一家地下停车场的保安,分别值守白天和晚上两个时间段,两人的交流仅限于每天交接时简短的寒暄:“昨晚怎么样?
”“一切正常。
祝今天一切顺利。
”“明天见。
”如果不是一个偶发事件,他们可能会像两条平行线,遵循各自时间的轨道一直安静地走下去。
一天,女主在监视器里发现了男主在停车场跳舞的秘密。
其实影片开始时镜头曾经定格在女主伤痕累累的脚上,以及她转动脚腕时下意识的舞蹈动作,这些暗示了女主也是专业舞者,男主对舞蹈的痴迷触动了女主。
此后两人分别在特定的时间,在监视器前给对方留下一段舞蹈,时间就写在交接时的纸条上。
每天有交集的那几分钟里他们仍然像熟悉的陌生人,但用舞蹈隔空对话时是两个最默契的灵魂。
短片结尾是开放式的,再一次交班时男主没有按常规留下时间代码,女主失落地目送他的背影。
但下一个镜头是保安经理带一个新的员工来熟悉环境,输入时间时无意中看到了男主和女主在各个时间段共舞的镜头。
关于两人的后来,电影里并没有做交待,他们两个人一起离开了,还是在共舞后戛然而止,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似乎也不重要了。
小时候我们都写过关于理想的作文,音乐家,歌唱家,作家,老师,科学家,那时候我们向往着,并且信心满满,笃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成为那个人。
但沿着生活的边缘走着走着,那些彩虹色的梦想纷纷遗失在不知名的地方,有时候是忘了捡,有时候是没有力气捡,最后离小时候那个自己向往的人越来越远了。
但总有一些人会一直小心地把梦想捧在手心,揣在贴身的衣物里,不管这条路多荆棘。
对于男主来说,地下停车场是最大的舞台,足够他伸展跳跃,那里的灯光24小时亮如白昼,也照亮着他的梦。
女主对着镜头做每一个舞蹈动作时还充满着胆怯,她究竟曾经遭受了什么样的重击呢?
这个精巧小短片对白简练到极致,情节推进完全依靠男主女主的舞蹈动作,甚至男主都没有一个正脸的特写,情绪却饱满欲摘。
导演用最冰冷的仪器展示着普通人最不为人知的鲜活的那一面,闪着寒光的角度里其放一层温暖的善意做底色。
始终相信时间是冷静又公平的,他带走我们生命的同时一定又放下了什么做为补偿。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 记不起名字了 大概讲美国一个小镇的公交车司机 每天三点一线 可是他爱写诗,随时拿着本子写来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 ,每天晚上遛狗顺便去酒吧;女友也是个文艺青年,弹吉他,画画,给男友准备的便当盒里橘子都画满了抽象画,做的cupcake也是充满黑白线条。
我们都是平凡人,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可是一旦遇到可以一起与你在巴黎地铁弹钢琴合奏一曲,为你的清唱弹吉他的人,这也是一种精神恋爱吧
看完以后镜头时间问题没太懂,来翻了下评论,疑惑的地方得到了解答,但是感觉增加了新的迷惑。
大部分短评集中在男女主最后是不是爱情、是不是在一起了的讨论,这也太无聊了吧,如果能遇到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相互学习促成的人,这种默契一定是刻印在心上的,恕我直言,大部分的爱情甚至达不到这种层次。
影片开头女主的酒红T和花裙子、瘦削的胳膊、脱下鞋以后在脚背上外侧的伤,这些都昭示着她舞者的身份,但是脱下私服以后,换上了性别莫辨的制服、把披散的头发挽起后的一声轻叹,强烈的对比让人有种将少女青春锁入乏味工作的扼腕意味。
而一个“意外”坏掉的车灯,让她发现了同事的秘密,甚至以时间作为代码,用监控的镜头作为桥梁,两人不断编排舞蹈,以舞蹈动作镜头作为沟通。
你的动作,我可以衔接上,加入了我的创作,又回到你动作的起点。
打卡机也是很重要的线索点。
在女孩第一天留下便利贴之后,再去换班的时候一心想看到回复,甚至差点忘了打卡。
对比最开始很简单的任务式的打卡,多次“时间代码”交流后的打卡时还会压腿,这些动作都暗示着情节发展。
类似的还有换班时的擦肩而过。
没有留便利贴的那个早上,男主是从女孩身边蹭过去,两个人有着接近于面对面的肢体接触,擦肩之时似乎一偏头就能吻上。
对比女孩没有看见新的便利贴的疑惑失望和隐隐的愤怒,这个冲突点为后来的舞蹈埋下了伏笔,甚至在后续的一点平淡的情节发展中一直吊着观众胃口,到了共舞的部分一口气推上高潮。
舞蹈这块不太懂,感觉现代舞更多的是用节奏和肢体语言展现,在情节上倾向更大,有分有合,各自出彩而又互相托衬,有交锋点也有交融点。
一舞终了,各自平息,走出电梯后的留白。
这样的知己,怎爱情两个字形容得了。
“早上好。
希望你昨晚一切顺利。
回见。
” 两人交班见面时,开口总是如此简单的问候语。
分别后,将内心的疑惑和欲望通过监控记录,用身体语言记述接下来漫长的独自值班时间。
不知道男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着监控镜头开始舞蹈的,也不知道他最初是出于什么目的做出那有些像功夫的舞蹈动作。
可能因为心里埋藏已久的舞蹈梦想,借着这无聊而枯燥的分分秒秒,为时间写下浪漫的旅记。
而女子却也鬼迷心窍的隐瞒实情,加入了时间旅程。
影片里出现的每一串数字都是时间与语言的累积,两人对话极少,却用身体将所有的浪漫语言说尽——女子第一次记录的双手波浪动作,在男子后来的表达中延续,最后也在双人舞动作中作为元素呈现出来。
看似独立的肢体语言交流,暗中却紧密联系着…… 现代舞本来就是对身体肢体的解放,也是最容易表达情感的舞种。
两人舞蹈时,每一个动作就像时间重叠以后,无缝的配合的结果。
舞蹈结束,双方又若无其事的像陌生人一样分道离开。
就像我们看见的他们的交集一样,陌生而有礼貌。
两人的舞蹈配合很美很默契,整体看来,像是一个人在舞蹈,又像是两人在不同时刻录制好以后的重影。
他们的浪漫不在于言语的表达,而是肢体的交集。
所有的情感都汇集在了男子没有留纸条那天,从女子身边挪过的那一瞬。
他们没有接触,彼此却无限接近。
在没有点开这段影片前,看着时间代码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了平行时空。
我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平行时空。
周遭的一切是冷漠的、空洞的,并且大部分与己无关。
可即使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真实地活在这样一个看似规规矩矩、冰冷单调的逐渐被公式化的世界里。
现代社会的人们似乎都非常有礼貌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和陌生人保持着距离,是社会上的种种关系令每一个平行时空有了交汇点。
影片对女主人公穿戴制服的画面进行了三次特写,在我看来,穿衣服这个动作就像是给自己戴上了一个面具,提醒自己开始不同的角色扮演。
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或许能够在长时间里将人们活成面具下的模样,甚至和面具融为一体,失去本真的自我。
脱下制服的女主,穿上自己的舞鞋,又回归到了一个怀揣着舞蹈梦的普通模样。
走进她原本生活轨迹的这位男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给予她的温暖是无声的,却也有着强大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两个人在社会上角色扮演的相似性,使得两个或许原本生活领域天差地别的人,在监控下起舞的瞬间产生了同情和共鸣。
穿着工作制服的二人,在起舞的那一刻他们的身份重合了。
以这种形式存在的默契,蕴含着残存的人情味和还未被生活完全割裂的些许自我。
随着影片接近尾声,音乐的进入和好几个跳舞镜头的展示,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还是有真善美的存在,而能够在社会角色当中保留自我的人也足够强大。
尽管在最后,新来的职员看完老员工的“舞蹈”之后,面对他上司煞有其事的神态,还是说了一句“我,不会跳舞。
”也许我们都明白内在利益很重要,但为了生存,我们有时不得不向外在利益低头。
时间代码告诉我的是,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和未来的行踪将永远是个谜,但每个人在看似孤独寂寞的生活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确信和尊严。
至于,这两种利益要把谁放在首位,也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无关他人,无可厚非。
5/15故事开始。
女主角来值班,接到老板电话,检查5/14日23点的视频,看到男主角在跳舞。
帮男主角掩盖了事故,之后检查之前录像,发现之前几天也有跳舞片段,其中最早一段是5/7日的。
并在下午15:35留下一段舞蹈。
晚上男主接班,看到了舞蹈。
之后男主女主几次互留timecode,时间分别是5/18,5/20,5/22,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偶数。。。
5/24,早上女主接班,并没看到贴纸,感到奇怪。
男主走后,女主在窗户上发现了字条,画质太渣没看清写的是啥,看其他评论说是写了5/30这个日期。
5/30,老板带新人熟悉环境,发现了凌晨男女主角留下的录像。
最后共舞录像中有很多时间是重合的,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跳舞,不清楚这是想象,还是另有隐情?
求解释。
“午夜时分,我翻出窗外,望着深蓝的城市开始轻声歌唱。
虽然不知道他在何处,但我坚信在这座城市森林之中,总有那么一个人和我一样无眠,对着天空唱歌。
”——几米《时间代码》所表现出的破蔽孤独安心和坚定亦是如此。
影片台词很少。
就前半部分来看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寂静又无趣的白噪音配上雷同又无聊的监控场所。
整体色调偏冷,如果没有舞蹈白天黑夜的换班剩下的只有工作的框架和生活的重复。
因此,舞蹈这一元素作为“破蔽”代码出现,就如影片中的时间代码一样,舞蹈也是默契、理解、欣赏和热爱的代码。
监视器下的停车场成了两位“舞者”共同的舞台,而每天交接时写有“时间代码”的小贴士就是他们给予对方的入场券,他们是彼此唯一的观众。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个起舞的灵魂都需要一个舞台,最好还能有一个观众。
短片最终的开放式结局,也是意料之中。
露娜是和迭戈一起辞职,携手舞出人生新天地了吗?
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
我倾向于觉得,露娜只是回不去了,她被迭戈“撩拨”地重燃起对舞蹈的热爱。
未必她对迭戈就产生了爱情,也未必她只能和“迭戈”共舞。
但是她,必须跳舞。
5.15 女发现男在跳舞然后直到 5.24前 男通过录像教女跳舞24-30 这六天 两人开始合练了,因为有个镜头是cam 01 -06 都是同一时间两人在练舞最后一天他们觉得纯熟了 就一起辞职了 最后一次跳舞两人都没带领带了.情节中合练的时间是交班前的4个小时,也就是经理说的额外4个小时,只是经理的后面补充的“你懂的”不知道什么意思?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本片讲述了两位停车场的保安通过一次偶然的交际,利用监控视频隔空互动,进行情感交流的故事。
全片没有过多的台词与对话,主要通过监控视频来展现二人舞蹈的过程,同时又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意蕴。
首先本片讽刺了在现实生活中机械的工作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开篇运用连续蒙太奇拍摄女主人公换衣服的动作流程,表现出她机械、麻木的工作状态。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过于平淡和乏味,女主人公一直是一副扑克脸,脸上没有任何的神情,看不到她的任何喜怒哀乐。
就连她打卡时僵硬的动作、和同事交班时的语言交流都显得很官方、很程序化。
似乎她的整个生活和工作都被人安装上了一套程序,每日的行动都在严格的执行这套程序,按部就班的工作。
其次本片又肯定了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即使是有限制的,被包裹住的自由。
当女主从监控中发现其实是男主弄坏了车灯,但又帮他隐瞒了事实的原因或许是她也有了共鸣,被男人的舞蹈所打动,渴望内心的释放吧。
我们都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副唯唯诺诺、规规矩矩的样子,可却没人填补我们内心的寂寞。
真正打动人心的绝不是技术,而是情感的共鸣。
最后本片又充分肯定了热爱的力量。
他们每天都通过纸条上的编码交流,学习舞蹈动作,并一次次的排练。
舞蹈好像成为了女主枯燥无味生活中的一瓶解药,成为了解除她机械工作编程的密码。
全片没有背景音乐,只有当他们跳舞时,才会响起微微的音乐声。
每当优雅、愉快的音乐响起时,这块天地就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可以无视生活的烦恼,自在快乐。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男主离开时的画面很耐人寻味:女主朝窗外望去,只看见男人离去的背影,画面曝光淡出直至空白……隐喻蒙太奇的运用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
或许这意味着他们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又或许他们在出去寻找更大的舞台,坚持自己所爱。
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他们舞蹈过的日子里,他们是快乐的、自在的。
结尾来了新的小伙子接替他们的工作,穿衣服还很生疏,系错了扣子,又重新系好。
似乎又暗示着他也将重复这套机械的工作了,也会被生活所束缚。
我们不需要为这部电影加上某些定语,某些隐喻的东西暂时谁也无法改变,但坚持自己所爱东西的一定没错。
“热爱”也许就是生活的“密码”。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随心而动。
孤独的心。现代人的困境是孤独。
23/6/2018 @ CX702。形式大於內容。
恶心做作
无论何时何地何人 内心都可以波澜壮阔 当遇到另一个同类时 即卸下伪装 高歌同舞
舞蹈是极限时空内的极限表达
奉俊昊曾在最早的《三人三色》里拍过一个关于监控=漠视的夸张短片,并全程用监控镜头剪辑。而《时间代码》为表达飞舞的浪漫情怀,则用客观镜头对应着讲述停车场职员的乏味日常,也就能和闲暇偷舞形成有趣对照,上扬了这种偶尔飘于现实之上的浪漫。
“我不会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隔空尬舞,我寻思咋这么搞笑捏。确实像奥斯卡不像戛纳的口味。
毛线
#89th Oscar#+#69th Cannes#短片金棕榈奖
上班 不如跳舞
就…很有趣的两人,却没有爱情独有的浪漫…感觉朋友也可以酱紫→_→
哈哈,不会跳舞的保安不是好保安,挺可爱一片子。
没懂,同时降低了对《爱乐之城》的期望值。
音乐响起,两人起舞。奇特的舞姿甚至称不上美,可为何心底那块柔软处却慢慢被触动。他们不发一言,只用全部热情来舞蹈,唯非常默契才能做好的高难度动作,他们做到了。这种感觉,好像是遇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电子时代,两个灵魂以这种方式惺惺相惜,实属一件奢侈的事情啊。
渎职。
最后那段双人舞超爱
平淡生活中,随处是舞台。
这什么迷惑行为?
两个人是怎么在夜里相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