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樗与犛牛(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088232 如果别人给我介绍一部高分的美食节目或美食剧,我通常是不看的,我即不醉心于做饭也不热衷于吃,美食剧嘛,吸引不了我。
看这部《孤独的美食家》非常偶然,有一天老公跟我说,他看了一个日剧,整整三十分钟,没什么剧情,台词极少,就是演一个人吃饭,他居然看进去了。
我很好奇,一个电视剧没有剧情、很少台词,只是吃饭是怎么拍的,为什么要拍这个?所以我也一起看了,此剧一入深似海啊,从此以后,那些曾经让我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的好剧纷纷失宠,《孤独的美食家》占据了我心中好剧的王座。
这部剧开头的独白说: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
毫不费神的吃东西这种孤高的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我大概是有个伤痕累累的心需要治愈,不然为何如此喜爱这部日剧。
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最担心的是它会像《深夜食堂》一样,加一些抚慰人心的剧情,撒一碗鸡汤,不是说《深夜食堂》不好,我很喜欢《深夜食堂》,但我更爱《孤独的美食家》是因为《美食家》不讲故事,不教人道理,只是演五郎在工作间隙认真的吃饭。
看着五郎一集一集的大快朵颐,我那饱经沧桑的冷漠的心啊,顿时被治愈了。
《美食家》为什么会治愈我呢?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大约是我年纪越大就越讨厌各种意义啊价值啊之类的,讨厌所谓三观正、正能量的宣扬,而《美食家》不端起架子说教,这剧只是演杂货店老板五郎吃过的各种美食。
严格来说只是家常饭菜而已,《美食家》演了七季,五郎没有吃过米其林的高级料理,都是在忙碌完之后突然肚子好饿,找个小餐馆去大吃一顿,风卷残云之后,满足地离去。
看得我也无比满足。
说起来,所有的欲望之中,食欲才是最能让人产生幸福感的。
别的欲望太难满足了,太多束缚了,只有吃是自由的,只有胃口最体贴,吃饱之后立刻能回馈你满足。
过去我的概念中,所谓美食家必是尝尽天下美味,谈起食物来让我觉得自己吃了几十年的猪食,吃一碗杂碎面也能吃出一部史诗来,而五郎,与其说是美食家,不如说是个吃货。
五郎吃饭时,心中战鼓擂起,嘴上就开始狼吞虎咽,吃得起劲了,擦把头上的汗,撸起袖子,再加一碗饭,加一份
如果别人给我介绍一部高分的美食节目或美食剧,我通常是不看的,我即不醉心于做饭也不热衷于吃,美食剧嘛,吸引不了我。
看这部《孤独的美食家》非常偶然,有一天老公跟我说,他看了一个日剧,整整三十分钟,没什么剧情,台词极少,就是演一个人吃饭,他居然看进去了。
我很好奇,一个电视剧没有剧情、很少台词,只是吃饭是怎么拍的,为什么要拍这个?所以我也一起看了,此剧一入深似海啊,从此以后,那些曾经让我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的好剧纷纷失宠,《孤独的美食家》占据了我心中好剧的王座。
这部剧开头的独白说: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的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
毫不费神的吃东西这种孤高的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我大概是有个伤痕累累的心需要治愈,不然为何如此喜爱这部日剧。
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最担心的是它会像《深夜食堂》一样,加一些抚慰人心的剧情,撒一碗鸡汤,不是说《深夜食堂》不好,我很喜欢《深夜食堂》,但我更爱《孤独的美食家》是因为《美食家》不讲故事,不教人道理,只是演五郎在工作间隙认真的吃饭。
看着五郎一集一集的大快朵颐,我那饱经沧桑的冷漠的心啊,顿时被治愈了。
《美食家》为什么会治愈我呢?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大约是我年纪越大就越讨厌各种意义啊价值啊之类的,讨厌所谓三观正、正能量的宣扬,而《美食家》不端起架子说教,这剧只是演杂货店老板五郎吃过的各种美食。
严格来说只是家常饭菜而已,《美食家》演了七季,五郎没有吃过米其林的高级料理,都是在忙碌完之后突然肚子好饿,找个小餐馆去大吃一顿,风卷残云之后,满足地离去。
看得我也无比满足。
说起来,所有的欲望之中,食欲才是最能让人产生幸福感的。
别的欲望太难满足了,太多束缚了,只有吃是自由的,只有胃口最体贴,吃饱之后立刻能回馈你满足。
过去我的概念中,所谓美食家必是尝尽天下美味,谈起食物来让我觉得自己吃了几十年的猪食,吃一碗杂碎面也能吃出一部史诗来,而五郎,与其说是美食家,不如说是个吃货。
五郎吃饭时,心中战鼓擂起,嘴上就开始狼吞虎咽,吃得起劲了,擦把头上的汗,撸起袖子,再加一碗饭,加一份菜,食量不时让人侧目。
记得小时候,有一晚父母同事来家里闲聊,我们都吃完饭了,妹妹一个人坐在桌子上认真对付一盆汤饭,大家聊天,她只顾低头吃饭,客人告辞时,妹妹终于干光了那盆饭。
客人夸奖妹妹是个好孩子,吃饭吃得这么用心。
那时起,我对这个客人颇有好感,因为第一次见人夸奖认真吃饭这件事。
五郎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认真吃饭的妹妹,那一晚,她就是孤独的美食家呀,认真吃饭是多么纯粹的幸福,多少人已经忘记了。
所谓“孤独”,剧中的五郎看起来确实孤独,孤身一人经营一家杂货店,每天奔走于全国各地推销他的杂货或为客户选购产品,偶尔联系个朋友也是多年不见或远隔重洋。
但他又不孤独,他享受自己的工作,欣赏遇到的美景或人情,幸福地吃饭……他看到美食时热情的目光,哪里是一个孤独的人呢,五郎的内心是海阔天空啊。
少不得说说饰演五郎的松重丰了,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深夜食堂》中,他在里面演黑社会大哥龙哥,样子还挺可怕,之后也看了不少他参演的日剧,最喜欢的还是《孤独的美食家》里的五郎,彬彬有礼、有点疏离感、又略显呆萌,最喜欢他饥饿来袭时张着嘴像被施了定身法似的呆萌三连拍,好想买个手办。
专门看了漫画原版,更加觉得松重丰这个演员选得真好,平时看起来严肃、冷淡,吃饭的时候内心戏丰富,像个热情奔放的孩子。
重要的是,松重丰吃饭的样子让人看了抑制不住食欲啊。
有人说这是深夜恐怖袭击,没错,你要是天天晚上看,白天照照镜子看自己的身材那绝对是恐怖片。
据说现实中的松重丰其实饭量很小,喜欢喝点小酒,但为了演这部剧,拍戏前一天都节食,好友木村拓哉请喝酒也不去,拍戏遇到不喜欢吃的或太饱了吃不下也坚持吃完。
难怪从第一季到第七季他身材略有发福,想必是工伤呐。
五郎啊,请你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努力一直吃下去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欲望越来越少,对生活的期许越来越简单,人越沾染尘埃就越喜欢纯粹吧。
嗯,还是吃最纯粹,吃喜欢的东西,管他雅俗贵贱,就在浓烈的饭香里尽情满足口腹之欲,至于红尘俗世中的各种腌臜事,哼,吃饱了再说。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作为一部美食剧,把吃拍得好看,拍出意境,是本分。
《孤独的美食家 第七季》井之头五郎(以下简称叔)依然带领我们吃遍日本的大街小巷,甚至吃到了海外。
开篇埼玉县尾上市本町的炸猪肩里脊,我们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油炸里脊的香味,感受到入口的酥脆和嫩劲的猪肉......
东京都港区南麻布的厚玉米饼、尤卡坦风鸡肉酸橙汤,光外貌就让人欲罢不能。
大杂烩控们无法拒绝的猪肉寿喜锅,咕嘟嘟,咕嘟嘟,叔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我们也快要舔屏了......
还有神奇的红绿麻婆豆腐,把辣分成等级,专注麻婆豆腐一百年。
绿麻婆豆腐我从来没吃过,真想穿越进屏幕品尝一下呀!
绿麻婆豆腐撒了不少蔬菜,颜色清淡,口味可不清新,照样辣得叔直流泪。
而东京都墨田区的纳豆披萨和火腿蛋披萨双拼,流黄、猪肉、纳豆藕断丝连,满满一口吃到嘴里,有猪肉的厚度,流黄的口感,纳豆的粘腻......
叔亲身示范给我们看,这是怎样一级棒的口感。
看到了吧?
叔吃饭的时候总是能达到“天地万物退却,唯有美食与我共存”的境界。
他著名的吃饭三部曲是这样的:菜端上来时,叔必定要先细细观赏一番。
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慢慢地放入嘴里,细嚼慢咽。
中间要尝试不同的搭配,比如开篇吃炸猪肩里脊,五块炸里脊,五种调味,网友:叔真会吃!
最后,叔必定要不顾一切地大快朵颐,抛弃一切风度,彻底进入“唯美食与我共存”的忘我境界。
这最后的饕餮终于让我们忍耐到极限,通常资深粉们都会自觉点好外卖,和叔隔屏同步享美食,尤其在深夜。
结果,叔没胖,我们胖了一圈......
叔的吃饭三部曲占到每一集的一半,剩下一半,叔基本都在找餐馆和挖空心思点菜。
每一集的开头都一样,上门销售杂货的叔出差到了一个地方,办完公事后在街头,瞬间,叔,饿,了!
叔的饿很有特点,每次都是站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抬头望天,苦瓜脸,镜头由近及远,营造出荒川旷野唯有叔孤零零一人的凄凉感。
一路小跑跑过几条街道,终于遇到了想去的餐馆,叔却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点菜。
吃顿饭可真不容易,叔得先把菜单浏览一遍,再用排除法决定最想点的菜。
可即便如此,叔还是时常陷入困境,目测叔跟我一样有选择困难症。
叔点完菜不小心看到别人的菜,惊觉不错,往往会追加一份。
酒足饭饱之后,叔必定要由衷地对店家说一声:“多谢款待。
”这样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
叔对待吃饭这件事的认真态度和享受美食的忘我境界,让看叔吃饭的我们感到由衷的满足,像是自己吃了一样。
叔甚至有一套自己的仪式,但最打动人的,还是饭桌上无人打扰,独自一人享受一桌美食的畅快。
常年独自一人出差在外,在陌生的城市、小镇,没有人认识你,也不需要应酬,你尽可以吃自己喜欢的美食,不需要顾及他人的喜好,甚至可以忽略掉店中的人来人往,专心大快朵颐。
此乃人生一大乐事啊!
这样的叔寂寞么?
一点也不。
恰恰相反,叔享受着孤独,在孤独中,叔更加专注地品味生活。
其实《孤独的美食家》每集开头便解释了这种“孤独”:“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那一瞬间,他随心所欲,重获自由,不为他人打扰,无需顾忌,大快朵颐,这种高冷的行为正是所谓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
这其实是一种珍贵的独处。
现代社会太多纷纷扰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往往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不必要、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众人哄闹的唱歌、打牌等浅层娱乐,比如没完没了的应酬,充斥着吹牛的饭局......很多人忙忙碌碌一整天,心却是失落的。
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欢这些娱乐节目和饭局?
不过是为了生存而疲于应付罢了,简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
如此看来,叔的独处真是让人羡慕啊
人最终还是要面对自己,撕去浮华表象,内心的满目疮痍如何修补?
或美食,或读书,或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治愈”吧。
而美食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孤独的美食家》能连续七季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剧组深谙生活之道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五十公斤熊”,更多影评和资源欢迎关注。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直播很火,其中尤以吃播最火。
很多人喜欢看着屏幕那头的主播大快朵颐。
满足了观众对于陪伴的需求,减轻一个人在吃饭时的孤独感。
一句话总结:吃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不过如今这些吃播都不能和以下这位吃播鼻祖相提并论。
一年一次,最会吃饭的男人又回来了——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孤独のグルメ Season7
再次提醒,看这部剧要是没准备吃的,残酷程度简直等同于满清十大酷刑。
从2012年的第一季,如今已经来到了第七季。
口碑甚至不降反升。
每一年,我们就像等待一个老朋友回归一样,看见他出现便以足够。
这也许是唯一一部观众不希望它作什么改变的电视剧。
如果可能,真希望一直拍下去。
本剧改编自久住昌之创作、谷口治郎作画,从1994年到1996年在扶桑社《月刊PANJA》杂志上连载的漫画。
讲述的是一名个人经营进口杂货商店的男子井之头五郎(松重丰 饰),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当中吃饭的场景的故事。
本剧和其他美食类节目主要有几点不一样:首先,本片登场的餐馆都是真实存在的。
其次,登场的食物都是大众美食,要么是路边摊,要么是街头巷尾的小店,接地气,一顿也就几十块钱。
最后,五郎叔满满的心里独白,简直是说出了所有爱吃的人对吃的心声。
这季一回归,第一集就祭出了大杀器——炸猪肩里脊。
号称咬一口,你会浑身颤抖。
面对这个尺寸的猪扒,叔内心大喊“这是何等的威压”。
叔忍不住拿出尺子一本正经地给猪扒量尺寸,这一行为把店员逗得直乐。
长:16厘米,宽:10厘米,厚:4.5厘米。
真是令人窒息的尺寸!
但叔不急于动手开吃,对叔来说,每一顿饭都必须有敬畏之心和仪式感。
菜上了之后,他总是要多角度端详食物,仿佛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件艺术品一样。
就像虔诚的教徒一样,开吃之前会双手合十,嘴里会说“我开动啦”。
前方高能预警,叔的吃播要开始了。
先来一波炸猪排酱吧,搭配芥末,试试?
叔用筷子夹起一块,沉甸甸的重量,不自觉地咽了下口水,同时咽口水的还有屏幕外的熊。
吼!
太美味了,这是何方神圣。
很快就消灭了一块,接下来这块,用盐来配。
这肉不是平常的肉,是肉感十足的肉。
口腔内感到震撼,因嚼着这绝顶美味的肉而产生喜悦,一口肉,一口米饭,令人心神迷醉。
第三块怎么整?
加芝麻酱试试。
第四块,用柠檬汁,柠檬汁可以使肉更加紧致。
边吃边感慨这肉叔能永远吃下去,屏幕前的熊已经不知道擦了多少次口水了。
看看叔吃的,在看看自己面前刚泡好的泡面,顿时悲伤的不能自已……我明天也要吃猪排!
叔感慨,现在咀嚼的是化为肉形的幸福!
别人独自吃饭,吃的不是饭,是寂寞。
叔吃饭,不仅吃的是饭,还吃出了幸福。
这是何等高深的境界,我等凡人只能望其项背。
一顿猪排餐,叔尝试了不同酱料搭配,每一种都给叔带来意想不到的口感,大赞。
没吃饱怎么办,老板,再来100g的烤猪排!
店员建议烤猪排+洋葱酱更配哦。
不过叔还是最爱猪排酱,猪排酱接着是洋葱酱,最后用一发芥末酱油收尾,完美!
这肉完全不需要配饭,用肉来下肉。
这个我也能啊……叔的舌头正在被抽泣地感动,被一块猪肉治愈,是多么奇迹的事。
叔对这顿饭的总结是“猪肉之道,道行颇深”。
第二集,叔来到一家专门做「自助餐」家庭美食的。
对比中国自助餐厅的大排场,这种家庭里的自助显得“小而美”。
麻将虽小,五脏俱全。
品种还不少,西式、日式,还有几内亚的一种类似咖喱的家常菜。
吃自助,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所有品种都吃一遍,达成全制霸成就。
叔接下来分了三个阶段去攻略这顿自助餐。
一口一块青花鱼,大小适中的分量,店家深谙吃自助的人的心理。
一口一个,才叫吃自助啊。
小菜同样不能马虎,味增茄子、煮炸豆腐丸子、奶汁烤通心粉、腌白菜、涮猪肉、中华冷面、希腊鳕鱼子沙拉。
统统都到叔的胃里来。
自助餐碰上全是好吃的简直没有比这更幸福了。
不过,吃自助还是要看运气的,能赶上刚出锅的当然最好,热热的,才最好吃。
熊吃自助,要是没吃上自己想吃的,会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它再出锅时出动。
叔还从吃自助上悟出了真理:吃自助不是看运气,重要的是要有不放弃的,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的强大内心。
这一信念五郎叔一直身体力行地贯彻着。
就如片头独白所说的: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那一瞬间,他随心所欲重获自由。
不为他人打扰,无所顾忌,大快朵颐,这种高冷的行为正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唯美食不可弃,即使一个人吃饭,也要吃出幸福的感觉。
虽然片名叫《孤独的美食家》,但五郎叔并不孤独。
熊是不喜欢一个人吃饭的。
去热闹的店吃,会显得很寂寞,去人少的店,又显得太冷清不自在,通常到最后,都会选择去麦当劳或者肯德基那样的快餐店(其实我也很爱吃这两好基友的食物)。
只有在那里我不会感觉到一个人吃饭是很孤独的事。
如果可以,我们当然愿意和别人一起吃。
尤其是,和自己爱的人一起吃。
两个人一起吃饭,吃什么有什么所谓,最重要的是你和谁一起吃。
能找到和你一起吃饭的人,当然最好。
如果暂时还没有,也请学学五郎叔。
即使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吃得开怀,吃得幸福。
与其将获得幸福感寄托在他人身上,倒不如自己主动去获取。
人生来孤独,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是我们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但愿你能找到那个陪你吃饭的人,如果没有,也请你对自己好一点。
对自己好,很有必要。
你的点赞和转发是熊写作的动力
这部剧的氛围安静温和,五郎因为工作一个人出差到很多地方,品尝到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
五郎总是一个人,看似孤孤单单的,但是他享用美食的时候,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满足的表情。
正如他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美食是平等的,会治愈所有人。
你可以把这部剧当成是美食手册。
通过观看这部剧,你会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丰富多彩的美食,你会对生活多一份热菜爱。
这一季与前几季一样,又是让人流口水的精彩。
友情提醒吗,夏天来了,请勿在晚上看这一季,我打开了第一集,以翻倒出一碗泡面边吃边看完结束。
孤独的美食家可以说是我的下饭必备了,说不上来就是喜爱,要说有剧情吗,完全没有,就是五郎叔在各地边工作边觅食的故事,可是怎么就能把吃播拍的这么好看呢,五郎叔怎么就能吃得这么香呢。
也看过其他的美食番,例如《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和歌子酒》等等,没一个比得上五郎叔,吃起来就是香,谁说美食番不需要演技呢?
工作日晚上九点,此时的你,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三五成群。
此刻的我,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汇成的人潮席卷而去,成功地挤下了上海1号线的地铁,正坐在一家灯火通明的便利店,泡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辛拉面。
细密的汗珠从皮肤里一层又一层地冒了出来,空调口吹出的人造风刺得脖子凉凉的,一阵又一阵忽冷忽热的感觉袭遍全身。
不知怎的,刚刚地铁里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个沙丁鱼罐头盒似的密闭容器内,大家有着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相似度,表情木讷、神情疲惫、言谈乏味、倦容满面,脖子低下,在屏幕前,在键盘后,努力融入一个合群的成年人角色。
旁边倚靠栏杆而立的中年男子,生活的风霜悄悄爬上了他的头顶,仅存的头发被刻意蓄起,巧妙地利用发胶固定在一旁。
手中不停地刷着手机,焦躁而又不安。
抖音特有的魔性音乐从屏幕中传了出来,在人声寂静的车厢里,和着铁轨的轰鸣声。
呼啸而来的强风直直地扬起他的秀发,害得他只能一手摁住翻飞的它。
这让我想起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的那些话: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
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店里的灯光明亮如昼,烤肠在机器上来回翻滚,滋滋冒着油光,关东煮在汤里沉浸,浸润着诱人香气。
便利店,大概就是这个城市最温暖的存在,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天明还是夜黑,都在默默等待着满身疲惫的身影,拥抱着一个又一个的形单影只。
我坐在窗边,望向窗外,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有人说:身处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明明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心又隔得那么远,全然不知道彼此的心事;明明每个人都在说话,可是没有人在认真倾听,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
虽然,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但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因为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生活方式更迭换代,事情变得越来越多,生存变得越来越难。
纷繁复杂的琐事充斥着生活的每分每秒,迫于生计的忙碌让人心变得愈发空空荡荡。
然而,“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的一样。
“但这种孤独感不必马上与寂寞、凄凉等词划等号。
孤独也是有正能量的,它代表着可以拥有的自由和独立,这种孤独中,也是可以感受到幸福的。
”《孤独的美食家》中五郎叔的扮演者曾这样说过。
或许没有一部片子比它更能让人引起共鸣,关于食物与孤独,关于一人食与幸福感。
它在片中对此这样阐述:“不受时间和社会的限制,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在那短暂的时间,他是随性而自由的。
不被任何人打扰,无需顾忌,大快朵颐。
品尝美食这种孤傲的行为,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好的治愈。
”金黄喷香的炸猪颈肉、南麻布的厚玉米饼、尤卡坦风鸡肉酸橙汤、热气腾腾的猪肉寿喜锅、还有那红红绿绿的神奇麻婆豆腐……从街头巷尾路边摊吃到居民区中小餐馆的五郎叔,每次,都沉浸在吃饭的全神贯注,和享受美食的忘我境界中。
那一人享受一桌美食的酣畅淋漓,品味食物美妙滋味的一心一意,享受味蕾带来满足的全心全意,就是独处者一人的狂欢。
还记得《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有这样一句话:“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美食和风景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获取,不是记录,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从此慢慢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
”筷子轻轻搅动着劲道爽滑的拉面,芝士的味道在鼻尖散开,辣白菜特有的辛辣刺激着味蕾,一扫披星戴月的仆仆风尘,填饱殚精竭虑的辘辘饥肠。
犹如狄德罗在文章中写道的那样:在五官感觉之中,视觉最为肤浅,触觉最为深刻,听觉最为傲慢,嗅觉最迷人多变,而味觉,最容易给人快感,最容得到满足。
不必在意周围的嘈杂,与人声的鼎沸,亦或是手机中接踵而来的消息,酒足饭饱后的世界是轻盈的,好像历经白昼的喧哗与骚动之后的安抚,所有的欲望和委屈都变得无足轻重。
蔓延在舌尖的美味,让人身心放松,回味无穷。
而你有多久因为害怕孤独而没能独自一人好好地享受一下美食了?
又有多久因为忙忙碌碌而无法沉浸在味蕾得到满足的短暂愉悦中呢?
许多人害怕一个人独自做些什么,尤其是一个人吃饭。
大家开始将“一人食”贴上“孤独”、“寂寞”、“可怜”等等标签,更有甚者患上了“一人食”恐惧症。
因为在他们心里,“一人食”就是不合群的象征。
而为了克服对一个人吃饭的恐惧,还有一些所谓的“治愈方子”衍生并流行了起来,比如说吃播。
然而,一个人吃饭这件事,真的意味着孤独么。
已经习惯了在人群中伪装自己的我们,因为害怕被剩下而跟着人群走,还因为想要合群而吃着不喜欢吃的食物,更因为别人的原因而忽略了最本真的自己,这样又真的值得么?
正如拉布叶所说:“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首先表白我叔 演技真的好棒 第一眼看的时候觉得他脸太古板 没什么意思 但是之后闲得无聊又翻来看了 他的眼眉是会说话的 美味不在脸上 不在嘴上 在眼睛和苹果肌上 吃着吃着嘴角上翘 眼睛会笑 光是看着就觉得十分美味再说这部剧 很轻松轻快的节奏一点都不慌乱 虽然叔是带着工作去做事情的 但是丝毫不感觉有什么忙碌的时候 神经也不会紧绷 看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一种轻松的状态
7.1,原来猪排有那么多的酱汁可以选择,白痴作者的牛舌拍看起来也很诱人。
7.2,这是与众不同的呀~盐烤青花鱼、炸豆腐丸子、Maffe都想尝试呀~7.3,这次吃的是墨西哥料理,厚玉米饼和奶酪香肠焗饭让我很想尝试。
7.4,简单的汤面和煎饺,最适合早上啦~猪肉寿喜锅,最后用生蛋配米饭,淋上汤底,简直了!
7.5,鸡肉丸子、麻婆豆腐、鲜虾紫苏叶春卷、杏仁豆腐~7.6,炖鳕鱼炖鳕鱼!!!!
7.7,意大利披萨,看着软软的薄薄的,纳豆和火腿蛋很诱人呐!
7.8,客人因为记错时间在吃的拉面和饺子我都很想尝试了,这次叔吃的是我喜欢的P!
酱油拌芝士牛油果到底有多好吃呀!
还有醋拌鸡皮、芝麻拌鸡胸黄瓜,南蛮鸡,青花鱼串和味增五花肉!
日本烤串,喜欢!
7.9,全州拌饭,小菜超级多!
7.10,韩国烤肉,辣炒年糕。
7.11,蒜蓉汤和蒜蓉吐司、黄油烤生鲑鱼、蟹肉烩饭、生火腿沙拉。
7.12,韭菜炒鸡蛋、虾肉吐司、干烧虾仁、叉烧拉面🍜
每次看着五郎大快朵颐,真心感觉对自己的胃亏欠太多。
首先羡慕五郎强大的消化系统,随时随地的饥饿感和暴饮暴食还身体健康的福气。
其次羡慕日本对食材的把关,时常再想,假设五郎在中国吃一季的话,最好的结果应该是三高,最坏的结果直接凉了!!
毕竟现在我们对食物品控的底线…有底线吗?
期待第八季战鼓继续响起
不得了观众一直看着五叔吃了7年。终于见到某家自助餐厅要倒霉了,XD。说说罢了,能一直这么吃就是幸福了吧。
想吃猪肩里脊,猪排,寿喜烧,烤鱼,披萨,虾仁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69615?bsource=douban开胃菜,轻轻爬梳抚摸,细细咬舐。要一些奇异味道的香草刺激脾胃,好把食欲和爱欲都挑到最高。花椒和胡椒是最熟悉亲切的了,有点麻,有点辣,却又是憨憨实实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百里香,鼠尾草,则是优雅中带一点矜贵,但又躲不过那天生的温柔;肉桂算是俗香了,有时候却也大雅,因为它是所有香料中最带有肉欲的,但却同时含着药味,色色空空,肉桂的疯狂和婉约尽在其中。
第七季!再战!倒计时!(18.3.6)占戈哥欠口向走已(4.8)季终中华料理不过瘾呀 下季见
本土日料感觉真没什么可吃的,不然为什么炸猪排的出镜率那么高 /都2018年了,五郎还没有智能手机,找车站还得靠别人画地图 /一大早就吃汤面配饺子,你还真吃得下去 /这一季的战歌真的太燃了和麻婆豆腐的辣尤其搭,苏格兰风琴的加持催人下饭 /五郎乃 真·会过日子的有钱人,剩下的燉银鳕鱼汤汁也不能浪费,即使第三碗饭要多加钱也要叫来拌饭吃 /日本人真的好喜欢半生不熟的食物,连烤鸡肉串都做成肉粉色的三分熟 /在韩国出差盲点就点中了韩国料理的精髓所在bibimbap,五郎的手气可以的/ 语言不通渴望吃肉的五郎眼巴巴的望着店主可爱值max /操着关西口音的印度小哥完全抢戏 /每一季的最终集五郎都会说明天去浅草该吃什么呢,所以浅草到底是什么梗? /这一季最想吃墨西哥奶酪焗辣香肠和黑暗料理纳豆披萨!
说实话,越来越不好看了
审美疲劳
每次夜宵下饭的好伴侣(虽然远没有叔吃得好哈)~~
最后一集的面条引出了制作组的创作目的 很感动 叔真的好会演戏
从第一季一直追到第七季,虽然每集的内容与美食都不同,但看这么多也有一点审美疲劳了。
不知不觉已经认识这么久了啊。叔下一季来中国大陆好不好。
这几天没什么食欲,没想到被《孤独的美食家》治好了
恕我无法坚持了
在韩国的两集特下头,拌饭还没剪完菜叶子就跳了,别的饭真香!
探索美食 看吃播还挺好的
看到汤面的时候嘴馋,自己也去做了个车仔面和煎饺,但是感觉后面几个不太好吃了。
能保持下去,就是不错的。
第七季开饭前的日常剧情变得搞笑起来 有意思多了 但这一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异域风的bgm和战歌 太对我口味儿了
每顿自己一个人在宿舍厨房吃饭时都要看上半集的剧,这季就这么一看看了两个月——我去了苏格兰上课半个月好不啦。2018.7.31
嗯适合一周一集
凭实力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