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会后悔,看了更后悔这么好的题材,不能由 回宇拍出个二流片出来,应该由国家级来导演拍摄,应该象办奥运会一样重视这热血澎湃的爱国题材电影历史题材的影片就应该尊重历史,为什么没有 岳飞的满江红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的场景, 《后汉书·耿弇列传》中 明明记载这 出城 26人,回途中战死或天气原因又死了 13人,影片中没有。
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见到这13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给皇帝上疏为13勇士请功 ,这也没有看到。
大篇幅的儿女情长也就算了,可你也要尊重历史呀。
当时的疏勒城的百姓怎么全是汉人,就算今天你去奇台县也不会看到全是汉人。
《后汉书·耿弇列传》中记载这么一句“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说的是车师后国王后 。
回宇导演,这是历史事实,可以拍出很多影片场景,请问,你的影片中有没。
没有 就不要取 这个名。
虽然影片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但还是要给制作方鼓励的掌声,希望国内会有越来越多不靠网红,不靠流量小生,不靠美女花瓶,靠的是认认真真讲故事,用故事用演技来打动观众的影片。
豆瓣的140字限制其实很操蛋的!!!!!!!
140140140140140140104104虽然影片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但还是要给制作方鼓励的掌声,希望国内会有越来越多不靠网红,不靠流量小生,不靠美女花瓶,靠的是认认真真讲故事,用故事用演技来打动观众的影片。
豆瓣的140字限制其实很操蛋的!!!!!!!
140140140140140140104104
首先更正一点,对一些没细看的人说的,影片不是从耿恭到西域开始的,是直接从疏勒城开始的,直接把开始的前因和双城攻防给舍弃不要,从疏勒城开始。
所以不是对历史改动过大,不是不懂历史,编剧还是懂点的。
而且战事时间太长,所有的事件都是了了表述。
实在有些印象派了。
当然本剧缺点很多,基本都有人吐槽,我就不多说了,优点也不少,重要的是硬桥硬马的战争片就值得看。
再说总结,基本上中国的编剧都是沙雕一般的人。
原故事极好,可以说是天生好ip,故事性,可看性,还有历史性都好,主题保家卫国也是好的。
偏偏都不会编,这剧,有前因有后果,很有曲折性,又历时比较长,应该好好挖掘挖掘,把故事刻画的细致,雕琢的更好看,然后拍成正续集,绝对好。
当然对于网大来说,不错了
接近末尾耗尽所有的感动 揭露军事化的内核 从5星鼓励改成1星警醒 原本以为 在热门片型流量片扎堆的时候仍有一群人愿意拍摄记录历史的恢宏 那些高岸深谷的人情 坚定一些坚守 面对“敏感”“曲线救国” 去触碰利益的“大不为”(如 妖猫传)还好没有刻意丑化带着感动看了近3/4最后不知是否为了某些要求的不得已做了这样的诠释 另 主角化好明显 13将啊还有那位月亮和3位勇“寇”
以前看历史故事的时候就了解过耿忠的故事了,当时就在想会不会有电影拍摄,没想到时隔多年终于看到了十三壮士归玉门,网剧能拍成这样实属不易了,当然加入了一些儿女情长和三角关系的剧情也算是无可厚非,电影的战争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特效虽然谈不上宏大不过也算够用了,只是当中的剧情稍微有些拖沓了,最后给剧组点赞,难得的良心国产网大啊
小制作里的高分作品吧,如果电影由场景,人物和故事构成的话,这个作品的故事情节完整。
人物塑造突出了,战争中,为将的智谋,战场兄弟的情谊和无奈,平民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
我给这部剧高分的原因是,整部剧中感情戏不是特别多,没有出现,国产剧,故事不够感情来凑的现象, 场景做的不是很好,战争题材没有很多恢宏,绚烂,好看的场景!
看完也觉得热血沸腾,这辈子,如果有这么几个生死兄弟也不错!!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几乎从不看网络大电影的自己,因题材+谢苗主演特地看了此片,总体来说高于预期,影片大体框架遵循历史(似乎因某些原因并未直称“匈奴”而化称“漠北大军”),战争场面不多但尽显诚意,受限于成本部分配角、服装美术等选用不尽如人意,剧情也有所欠缺,但作为一部网大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
【7+1情怀分】
完全没有可看性,漠北大军是个什么鬼?
哪里来的漠北大军?
那鸭舌帽又是怎么回事?
拍得跟电视剧一样,演员毫无演技,台词也烂,什么都烂,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
“我耿恭能守住这个小门,就能守住疏勒城的大门”,这句台词真是画龙点睛,给了百姓还有角斗场的囚犯们生的希望与信心。
待长风度玉门关,所有炎黄子孙都应该来看看大汉朝这段历史故事,耿恭好样的,率领三百个人打退了两万人。
西北的风沙大,但是不会埋没我们的无名英雄。
没有这些戍边英雄,就不会有如今的华夏!
光全实景拍摄就值得一看,现在市面上多少古装剧打着大投资的旗号,干着抠图的事情,令人不齿。
不管是拍电影还是做人都应该像耿恭这样,顶天立地,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
前半段很好看,演员对自己的角色都有一定理解,表达也很到位,尤其是谢苗,演技在线,超过很多流量明星,但是后半段尤其是结尾处,攻城开始直至最后大军来援,每一处都显匆忙,这是导演和编剧的责任,尤其最后硬喊爱国口号略微突兀。
虽说感情线有些生硬,但是女主演技还可以。
如果剧本能够重新润色的话,原班人马应该是可以拍出更好的效果。
看的好难受,孩子演技赞,撑起了整部剧。世界那么大,哪里才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
用最平凡的结构用小男孩的视觉来表达目前德国最棘手的政治问题,就是感觉缺个张力
很无语的电影 浪费时间 里面有一个好人吗?父子直接感情 也莫名其妙 儿子像个被抛弃的累赘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看的太憋屈了
动荡的时局不是你们的错,那也不是欧洲的错。欧洲也没有义务来承担这个错误。在这种时局下总有人能活下来,有人会死去。像这种小孩就是必死无疑的类型。不仅自己作死,还要害了一家人都死。感人个毛线鬼。如果这都能感动人那些坚强活下去的就他么白活了。
只看了半小时就没继续看
很悲伤的也很棒的电影!那么可爱的孩子!一直跟着爸爸的孩子……聪明勇敢的孩子的生存处境无法言说,后来他还活着吗?他的爸爸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他……你有无法憎恨这位父亲,那种困境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这部影片,理解了德国对待难民的政策……
1.没有强大的祖国做背书,人民何谈尊严;2.上梁不正下梁歪,偷东西打老爹,老爹软弱无能没出息,儿子长大成人也会是个祸害;3.穷生奸计,富养良心,瞧瞧除了那个胖叔叔一家子还凑合,剩下的哪儿有一个可以称为好人?
科索沃去年的申奥片
难民身份、被父亲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成了为目的不择手段的小混球。结尾钉箱子渗出血那个镜头印象深刻。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甩不掉的儿子,扶不起来的爸。父子一起,也还是温情。
这个片子真是神烦,晃遍了你德各大电影节,满足了圣母不一定能满足普遍观众,剧情的走向生硬老套莫名其妙,简直是各个电影节的政治宣言,真心建议大家不要浪费票钱了
科索沃今年的申奥影片,剧情走向出乎意料,残酷写实一路到底。不幸如套在父子脖间越来越紧的绳索,夺走所有希望后只剩彼此的抱紧。中间一段海上偷渡戏完全是今年欧洲难民事件的震撼写照,结尾简洁有力。唯一缺陷是没有对儿子近乎疯狂的恋父情结给出合理解释,但瑕不掩瑜!
孩子以自己的天真与执着追寻一种他以为的安全感 在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迅速熟悉规则但拒绝成长 难民身份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整个国家甚至世界 在无序混乱中生长的孩子也难以要求他愿意完全遵守规则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他在生存中有且仅有能学到的 敢于创作这样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主角形象也是非常勇敢
琐碎却老套,移民主题并没有处理好。情感动人。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