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欢愉

Old Joy,旧梦,往日欢愉

主演:丹尼尔·伦敦,威尔·奥德哈姆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昨日欢愉》剧照

昨日欢愉 剧照 NO.1昨日欢愉 剧照 NO.2昨日欢愉 剧照 NO.3昨日欢愉 剧照 NO.4昨日欢愉 剧照 NO.5昨日欢愉 剧照 NO.6昨日欢愉 剧照 NO.13昨日欢愉 剧照 NO.14昨日欢愉 剧照 NO.15昨日欢愉 剧照 NO.16昨日欢愉 剧照 NO.17昨日欢愉 剧照 NO.18昨日欢愉 剧照 NO.19昨日欢愉 剧照 NO.20

《昨日欢愉》剧情介绍

《昨日欢愉》长篇影评

 1 ) A tear-shaped universe

比起明明白白的决裂,友情中似有若无的联系让人更加不知所措。

历经青春的荒唐与放纵,却要面对如今的客套与尴尬。

时间筑起了高墙,任谁都想不甘心地去推一把。

Kurt想要一场无所顾忌的冒险,Mark却被家庭所累,Kurt发自肺腑的剖白没能激起Mark的回应。

他们之间的关系宛如Kurt的比喻——a tear-shaped universe,正在不断坠落。

昨日欢愉既是昨日,便无法重现,顺其自然或许才最长久。

 2 ) 旧梦——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会失去生活中的美好。

旧梦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独立电影。

影片的情节非常简单:在 Kurt 的邀请下,Mark 离开怀孕的妻子,前往森林开始两天的旅行。

因此,想要读懂这部电影,重要的不是研究剧情究竟讲了什么,而是影片是如何呈现这一简单情节的。

旧梦在影片中安排了大量的对比和并列,比如车内的空间与车外的空间。

汽车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直播放着嘈杂的、充满火药味的政治广播;但车外的空间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车内空间的存在,在车内的广播专心讨论哪位领导是种族主义者的时候,车窗外的黑人青年正愉快地打篮球。

在影片末尾,Mark 送别 Kurt 时,车内的广播再一次响起,说起了经济萧条的新闻。

下一个镜头便是 Kurt 被一位流浪汉借钱,似乎应证了车内电台的说法。

人与自然的冲突是影片另外一处重要的对比,就像 Kurt 在篝火旁说的:“现在森林和城市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森林中也充满着各种人工痕迹”。

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这种冲突的存在:Mark 在花园里冥想,但伴随着他冥想的声音不仅仅是风铃省,也有孩童嘈杂的喧闹声。

厨房的墙面被漆成绿色,Mark 的妻子在做一杯看起来很健康的绿色奶昔,但搅拌机发出了巨大的噪音。

即使在 Mark 想要逃离城市生活,前往森林的路上,窗外的景物也在展示着这种冲突:虽然他们离城市越来越远,人造机械一直在画面中出现。

伴随着河流的是人造的金属桥和河边的起重机,伴随着乡下小木屋和森林的是巨大的农机和装满树干的货车。

在温暖的篝火旁,Mark 和 Kurt 经历了美好的一个晚上。

但第二天他们起来之后,看到的是遍布垃圾的营地。

人物间的对比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对比。

Mark 和 Kurt 代表了当代美国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专心于工作与家庭的寻常生活方式和嬉皮士一般自由的生活方式。

而这两位主人公也都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失去了他们的旧日欢愉。

当 Kurt 想要和 Mark 分享共同好友趣事的时候,Mark 一下子想起来的是他还欠着他的房租。

当 Kurt 以为 Mark 是唯一理解他,并和他分享自己关于泪滴形宇宙的理论的时候,Mark 以礼貌的方式回复他。

泪滴形宇宙的对话看起来与影片前后文毫无关系,但其实这表达了影片对于世界的思考。

他只是像年轻时一样生活,却因此失去了他的好朋友;他的好朋友只是遵从了这个社会对他的期待,成为了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却也失去了他的好朋友。

对于他们两人来说,他们只是遵从自己的心意生活,但无论他们做了什么,生活中的旧梦都一去不复返了。

 3 ) 凯莉·雷查德:我们关系亲密的制作手法来自影片本身

当凯莉·雷查德(Kelly Reichardt)阅读到乔纳森·雷蒙德(Jonathan Raymond)的短篇小说《旧梦》(Old Joy)时,她立刻想要把它改成电影,而且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这是一个讲两个老友重逢,周末到俄勒冈州森林去露营的故事。

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十分吸引她。

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小、摄制组小、拍摄时间紧凑、场地特殊而偏僻(俄勒冈州的一处古老森林)。

结果她制作了一部预算虽小却感染力十足的影片《旧梦》(Old Joy,2006)。

《旧梦》导演凯莉•雷查德用最小的摄制组,在偏僻的俄勒冈州的卡斯凯德(Cascade)山区拍摄,营造出的气氛非常契合这个故事中亲密的特质。

这部影片的全部需求都在雷查德的掌握之中:两个主要演员、一辆汽车、一只狗以及美国西北部太平洋岸边的荒野。

她的六人摄制组只比罗德里格斯的多一人,因为她采用同期声音,要有一个人布置场景中的话筒和录音。

她还请来了在拍摄纪录片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彼得·西伦(Peter Sillen)。

这是专家运用自然光的“精练”之作。

忠实于原作精神,她带领着她的小型剧组和演员来到俄勒冈州,居住在森林中的朋友家,其位于俄勒冈州中一个教会的园地里。

拍摄只用了 10 天。

她只有两盏灯,只在两场戏用了灯光,其余场景都是在云遮之下曼妙的俄勒冈古老森林。

拍摄场地与自然光的质感,使她的小成本作品看上去像是百万美元的制作。

禽鸟、河流、雨水、树叶都好像变成了影片中的其他角色。

小制作使得演员和制作队伍容易随机应变,能够在崎岖或平坦的地区,伴随着当地的骤雨正常工作,这种天气状况在俄勒冈州很常见。

不过,在有限制的工作条件下要化不利为有利,就需要小组成员间彼此密切配合。

正如雷查德所说,“摄制组的每个人,包括演员都在小路上来来回回地搬运设备。

一旦下雨,大家就都挤在车里,念台词、排演、讨论影片,直到雨停”。

这种紧张密切的工作关系,在演员和摄制组之间创造出合作的强烈动力,鼓舞每个人都为影片做贡献。

“我们同心协力,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一起感受一段了不起的经历,我知道结果一定会很好。

这些讨论加深了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激起我们之间强有力的即兴交流,最后体现在了影片中。

”另外,影片的故事本身就像其中两个男人的关系一样,微妙而纤弱。

有很多潜在的东西,影片并未直白地表达。

雷查德的细密、小规模制作手法创造出的完美气氛,使得这样的情调益发迷人。

“我认为我们关系亲密的制作手法来自影片本身。

所有限制条件也最终化作有利的结果,虽然我也会时常有些怀疑它们最终能否实现。

”影片《旧梦》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和构思手法,是对现实情况里制作资源有限问题的一种必要的应对方法。

然而它的风格完美地融合在故事中,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刻意节俭或影片质量上的牺牲。

这部片子的故事与资源配合得恰到好处,我们竟无法设想有其他可替代的制作方式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旧梦》的演员与制作组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创造了银幕上亲密的气氛。

图为凯莉•雷查德正在与她的主角丹尼尔•伦敦(Daniel London)交谈。

本篇内容摘自后浪电影学院出版的《故事片创作完全手册》一书 版权所有 转载联系

故事片创作完全手册8.2[美] 米克·胡尔比什-切里耶尔 Mick Hurbis-Cherrier / 2020 / 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4 ) 隐晦的bromance

尽管非常隐晦,给人感觉依然是个基情满满的故事。

Mark的妻子不喜欢Mark跟Kurt一起出去这件事,可能Kurt曾经给Mark带来过负面影响,到底有没有,或者是因为什么,电影让观众自己猜。

虽然Mark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后面谈话提到他为社区服务做事),却没有顺从怀孕妻子的反对,而是答应Kurt去温泉,可见与Kurt交情之深厚。

当然可能也有释放压力的原因,开篇第一个镜头中Mark应该是在静坐冥想。

去温泉的途中,Kurt指了路的另一个方向,导致他们开错路,多呆了一晚上。

这到底是意外还是故意呢?

吃早餐时,回程时mark都重申我一直没怀疑你(不认识路),所以事后mark会不会怀疑Kurt故意带错路呢?

夜晚睡帐篷前的谈心交代Kurt是个想法古怪的人,苦于不被人理解,只有mark被他当作知己,不知何故产生了隔阂。

后来泡温泉时,kurt给mark按摩,当他把手放在mark肩膀上,mark非常不安和紧张,对肉体的接触很敏感,非常不像发小之间的反应。

是否许多年前kurt对mark有过某种过火的身体接触,导致了他们后来的隔阂。

第二天他们在餐厅吃饭,waitress说目的地快到了,kurt说我们可以好好吃早餐,不用慌慌张张了,大概认为已经耽误了一晚上,mark就不用着急赶回家了,这一切是否在他意料之中?

然而mark接到妻子电话后,通话前还是见缝插针地点好了餐。

Mark出去接电话,kurt几乎点了和他一样的东西,一方面可能是心理上靠近他的欲望使然,另一方面是点的一样,方便餐厅节省做菜时间,他也可以陪mark赶快出发,从而当天能够回家。

这时镜头给了一个特写,kurt看着打电话的mark,神色并不愉快。

马克从带上了家里的狗,而且是一条母狗。

对kurt而言是lucy是两人在旅程中形成的亲密关系的介入者,暗示着mark妻子或mark家庭的存在。

一路上,狗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晚上,它和他们在一个镜头内,然后两人一狗睡在一个帐篷里,kurt和mark没有独处的时间。

第二天早上在餐厅,狗被关在门外,kurt和mark更亲近了一步,虽然他们的亲密再次被mark妻子的电话打破(第一次是在开车途中,mark接电话)。

最后泡温泉的时候,一个全景镜头,狗在小屋外,两个人在小屋内泡温泉,也没有了电话的打扰。

kurt小心翼翼,循循善诱式地引导mark享受按摩,mark起初是紧张,不安,抗拒,最后在kurt的高超技术 (温柔攻势)下,戴着戒指的手滑落水中,他们终于达到了最亲密最放松的时刻。

至此,电影给了观众一个预期,以为两人的old joy回来了。

但是,最后打算回家时,kurt上车前突然很沮丧地把背包掉落在地上。

可能kurt通过马杀鸡努力地暗示或尝试了什么,最终发现双方的关系还是原地踏步,既没有回到过去——隔阂发生以前,也没有发生什么新的他所期待的改变——隔阂消失。

最后,一趟温泉之旅,mark回到家,或许精神压力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而kurt深夜独自来到华人开的针灸理疗药店前却吃了闭门羹,字幕打出old joy,照见更加惨淡的现实。

 5 ) 发现一位喜爱的导演比看过五部好看的电影都更值得。

发现一位喜爱的导演比看过五部好看的电影都更值得。

电影开头平淡无奇,普通如我们的生活,趣味随着慢慢看下去而浮现。

看完之后,我立刻倒回去重新看了开头,带上已有的兴趣和了解,又有了新的收获,这样电影才算完整看完。

就像纸条必须重合一部分才能围成为一个圈。

我喜欢里面那种阴天的感觉,冷但不寒,电影里充满了在中国我从没见过的森林,绿色还有其中的宁静。

豆瓣简介比我总结的好:好久无见两老友,周末两天的一次野外露营之旅。

我说这是公路片,只不过路途有点短,交谈也并不怎么多。

但就是看着两人一狗在这么美的风景中,慢慢行走,我们很自然联想到,我们自己去的话也会这样吧。

并非漫无目的,目的地那无人看守,仿佛自然存在般的,不知何时何地被何人搭建起来的简陋木屋和温泉管道,太舒服了,旅行的疲惫和期待在此释放,空荡荡是没有人,但有狗在四周游玩,还有鸟在树上鸣叫,闭上眼讲述着脑子蹦出的久远的无论什么,比如:“忧伤(sorrow),只是褪色的欢愉(joy)”。

远胜城市中无数温泉酒店。

 6 ) 凯利雷查德的时光琥珀

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尤其在影像的世界里,每一位个性迥异的导演都有着自己的方式去阐述人物的感情。

可能是王家卫电影里的都市暧昧和疏离,也可能是维姆文德斯泊式的寻找,抑或是卡拉克斯的疯癫极致。

第一次看凯利.雷查德的电影,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温柔的人,因为从未看过如此温和的影像。

雷查德的电影有一种“慢”,人物的互动很慢,故事很慢,甚至让人觉得时间都慢了下来。

对此雷查德在阐述自己电影拍摄时有说道:“我想使用精心雕琢的时间片段,再加上日常琐碎细节、生活单调重复、开放的空间……看看在基本不借助戏剧高潮的情况下,能不能得到戏剧张力。

”纵观雷查德的电影,虽然涉及很多不同类型,但即使是西部片类型雷查德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述故事,她会很固执的用胶片,却又大胆的改变传统的画幅让人和主角的视角同步,她痴迷荒野的凄凉风景,却又用一个个暖心且伤感的故事感动每一个人。

凯利.雷查德就是这样一个导演,她有着老派手法的追求却在自我艺术的创作上不惜反叛,她温柔且充满耐心的浇筑着属于自己的时光琥珀。

因为雷查德的老派灵魂,她的电影不仅好看也很简单,充满着极简主义的作风。

虽然雷查德的电影主角大多身处荒野且在寻求某种精神慰藉,她总能精准的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

在《某种女人》中,导演用这部冷清色调的电影精确的表达每一个人的情绪和隐忍,尤其最后一个故事中仅仅通过肢体和一些欲言又止的表达展现一个孤独的人渴求情感的回应。

看雷查德的《昨日欢愉》,也是一部典型的雷查德电影,美丽的野外之景,老友的重聚,以及那些往事的回忆,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雷查德的温柔是有着穿越影像的魅力,时间是倏忽而过的,但那些驻留的瞬间往往却是最动人的。

凯利.雷查德作为一名女导演虽然和凯瑟琳.毕格罗一样喜欢拍摄男性主角却更多展示了情感层面的波动,她有着女性的细腻也有着更为广袤的包容情怀。

在《昨日欢愉》中导演虽然描述了两个男人的情感却有着明确的友谊区分,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把一切自然景色都当成演员之一,使野外的场景更具有封闭性,更贴切英文名《old joy》将整个场景包含在时光之外,更像一个温润的琥珀。

电影中设置的倾听者和倾述者角色都是各自困在生活困境之中的,为何温泉的戏份格外好,因为有一种真正的放松,从内心到情感的放松,结合自然的静谧,电影也使观众得以放松。

旅途结束各自回归生活,这样一个电影小品虽然简单却给人更多的感悟和思索,在情感方面更有一种舒缓的惬意式的忧郁。

印记时间的电影,总能给人这些美好之外的延伸。

 7 ) 欢愉总在昨日,但我们可以让昨日永恒

看完合上电脑便赶去健身,情感的回味戛然而止,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路途中,Kurt和Mark在山中泡温泉的一幕迟迟无法消散,它总会闪现进念头里,在那些沉默的留白间,你忍不住不断地去猜测、去填补。

两个男人的前史故事并未被讲述,只能通过对话中的碎片拼凑,那股浓烈的情感却一直在延续,它被时间和生活压抑着,直到某个瞬间才轻轻浮现,电影不会给这种复杂的、黏稠的、矛盾的情感以明确的出口,它只会让你在沉默里感受。

Kurt那个瞬间的触摸意味着什么呢?

是对过去的怀念,对友谊的渴望,对失去的感叹,抑或是对自己的某种认知,他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

但这种无法言说的情感,被电影记录下来了。

这一幕背后蕴含着无法忽视也无法直视的失落,像两条直线曾在某个点交汇过,又被各自不同的轨迹拉开距离,它无法被恢复,但“昨日”会以另一种方式永恒地留在我们身上。

这种无法直接言说的情绪被精准捕捉到的瞬间,像是电影里的「魔法时刻」,电影正是有其「翻译不可译之物」的能力,用某个情境、某个身体的微妙动作、某种空气中弥漫的氛围,甚至是停滞的时间,沉默的空间,来呈现那些真实且难以规避的情感。

我常常愿意为了这种「魔法时刻」,原谅电影其余时间里的漏洞、冗长与失真。

《昨日欢愉》的温泉里,触碰的那一刻,两个人的距离或许比触碰本身更有分量。

《阿诺拉》的结局,Anora面对Igor的吻时下意识的抗拒,和随之而来崩塌的情绪,那些动作里的情感矛盾、复杂,一时间无法厘清。

《过往人生》结尾的一场告别,两人伫立街边等待车来,时间几乎静止,但沉默像无声的洪水在他们之间流动,直至她转身,从过往走向现实。

人无法完全理解自己情感,抑或是觉得说出口就变轻,电影的魔法替我们向自己走近了一步。

人们常以为情感是明确的,但真正深刻的感情往往混杂,带着一点不适、一点矛盾、一点迟疑,就像人生中许多重要的瞬间,它们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游离在暧昧地带,似乎这样可以,那样也行,最终却只能随着情绪自然地流向无法回头的方向,一些遗憾、失落与无奈便就此生发。

当语言失效,摄影机便显影为沉默的容器,所有难以言说的情感被完整存放,供我们随时提取、观看、回味,它比我的记忆更可靠。

就像欢愉总停留在昨日,但我们可以让昨日永恒。

 8 ) 昨日之日不可留

旅途是由Kurt发起的,更需要这趟旅途的也是他。

最开始的时候,Kurt和Mark对于野营都兴趣盎然,Mark甚至雀跃着到了Kurt家中,还自然地进去上了二楼,而Kurt也显得很习惯。

旧友们做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但依旧了解彼此,沉默也有一种安宁和默契,他们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变得更远。

只是时间带走了年少时的环境和心境,踏上相似的旅途,旧时的欢愉不会再来,反而显得更加落寞。

所以影片的前半段,二人只有在不断地提及旧事与旧物件时才会开心,但是与此同时话又更少了。

年轻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自由自在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很自在,很潇洒。

可是年少时尚未看过世界的向往,无法贯穿漫长的人生,Kurt不断地闯荡,但如果不曾在红尘中打过滚,即使风景更加宽广,他能感受到的新鲜和刺激却一定是逐渐减少的。

他对Mark的社区工作、有孩子等等经历甚至可以说是惊讶和羡慕的,因为他明白改变需要的勇气。

第一个夜晚,Kurt醉了,他终于意识到二人不再是十六岁,诉说着想要重建友谊,重温旧梦。

Mark慌了,他比Kurt更早知道这件事,也只能说他们是跟以前一样的。

如果要说什么是新的值得谈论的,Mark面对的才是全新的生活。

可是妻子对Mark出游的事情说得很直白:你已经做决定了,为什么非要我形式上的同意。

显然“请示”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 Mark像是被约束着的,且完全被动地行动着,指望船到桥头自然直,完全没有做好承担父亲/丈夫责任的准备。

于是,怀着对旧日欢愉的向往和遗憾,他欣然接受了Kurt的邀约,甚至去仓库里翻出了许多老物件。

客观事实却是,Mark很早就放弃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以为自己可以重温旧梦,可是到了路上却发现自己对曾经做过的事没什么兴趣。

Mark也不太可能跟停留在过去状态的Kurt有什么新的交流,社区工作的对话中,显然可以看到Mark不太认可Kurt的状态。

于是Mark选择回到自己的世界里,话语上只是附和,连枪都是Kurt给他才会接过来玩两下,对整个旅途兴趣索然。

Kurt也在Mark的状态中感受到了差异,于是,抵达温泉之后,二人终于开始真正接受当下的空旷时光,构成了影片最终的高潮。

这整部电影非常简单,没有任何激烈的冲突,几乎只是描述了一种倦怠的状态,能把一种状写深刻也很好了。

个人评价8.0,是需要有对应的心境才能看进去的作品。

 9 ) sorrow is nothing but worn-out joy

改编自Jonathan Raymond的短篇小说,由Todd Haynes(Velvet Goldmine的导演)担当制作。

两名主角Kurt与Mark是昔日的同学死党,如今已经迈入三十来岁的人生时的一次寻找温泉的野营。

两人在途中迷了路,决定就地野营,并於隔天继续寻找森林里的温泉。

结束泡汤之旅后,各自返家,电影也告结束。

Kurt还单身,他那粗莽的外表下有一个蹒跚,敏感和易受伤的心。

他喜爱做梦,有点神经质的偏执,失业,生活在美式汽车屋里。

他的老友Mark即将要成为父亲,他现实,紧张,为忙碌的生活踌躇。

我很难跟你讲述看完OLD JOY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它实在是过分简单了,简单到如此的细微与真实。

也许你和你的好友已经早被日日不同的生活环境改变,早就遗忘了从前那段荒芜的年轻时光。

可是yo la tengo的音乐一起来时,依稀忧伤的音乐背景仿佛暗示着怎么也改变不了的遗憾:正当两位主人公满怀希望的走向森林深处时,才发现彼此的距离已经变得如此遥远。

一位名叫pulp的网友是这样说的:“两名主角惜字如金,却句句馀韵无穷,兼顾了象徵与隐喻,我们依稀辨认出他们个性上的不同。

“ 当旧日友情从重温回热到无能为力的失温和错过,当我们的共通点越来越淡薄时,或许我们应该看着它逐渐消失不再伤感遗憾才对。

但是当Kurt说,sorrow is nothing but worn-out joy 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暂时的踟蹰唏嘘一下呢?

起码我感觉到那种难受了。

仅此纪念已逝的时光和朋友。

媒体及个人转载请注明作者JEUCE http://jeuceh.spaces.live.com/

 10 ) 只在昨日

雷查德喜欢用电台广播的方式来进行时代和状态的渲染,《某种女人》里如此,本片里也如此。

有关于社会和政治的媒体话语在电台里播放,而两个男人的状态也与种种信息轰炸下的焦虑时代相契合,从城镇前往山区森林,从现代前往原始,从喧嚣前往静谧。

可以将这场二人旅行看作一场寻回,寻回昨日欢愉,寻找习惯了模式化生活之前的状态,但他们的相处却时刻展现着疏离与隔阂的状态,尤其是mark。

拥有家庭的他有着这个阶段必然拥有的压力与困扰,他毅然决然的奔赴这场与旧友的旅程,但似乎又无法真正的全情投入。

他是沉默的一个,是忧郁的一个,而kurt则显得目的性更加明确,也更主动,他们看起来是两个状态的物种。

这场缓慢安静的旅行满满的进入大自然,慢慢被绿色的植被环绕,两个人一条狗,直到温泉时刻,kurt为mark按摩时,一直以来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焦虑与隔阂才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他们的情绪在这样的肢体接触中得到了抚慰,这是一个暧昧的时刻,电影对于两人过往关系的交代几乎为零,一切信息都存在于此刻,因此每一个脸上的表情与神态,肢体的接触所带来的状态的变化都具有了多重的解读性,这也是雷查德极具个人特色的叙事节奏与方式。

结束旅程后的分道扬镳,mark回到了家庭,而kurt独自一人在霓虹闪烁的街头游荡,在一场关于交谈和触摸的生命交叉点后,两人回到了交点之前的生活,似乎没什么不同,也没什么改变,这样的旅程变为记忆,就像片名一样,昨日欢愉,是一次触摸,也是过往的情谊,但只在昨日。

《昨日欢愉》短评

日本有七位欧巴桑「去见瀑布」,美国有两位「好」朋友寻觅温泉。

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

6分钟前
  • 😮‍💨
  • 力荐

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么一天,和昔日好友因为各自忙碌于生活失去联系很久,终于出来见一面,彼此会问对方近况、互通共同好友的近况、 会提到消失的小店、一些有趣的回忆,还会问对方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接下来什么打算......片中的一切都好真实,完全像发生在我和我朋友之间的。我经常会像那个看起来完全没有把自己照顾好的人那样,语无伦次地念叨一大堆然后说算了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你别当真啊。除了友情和逝去的年少欢愉,片里比较刻意地用车载电台做背景音讲了不少当下的社会状况,疯狂暗示我们现在生活困境背后的社会原因。这个问题显然更无解了,我们很可能只能一直这么挣扎着疲累地生活下去。Anyway, I really miss my old friends.

9分钟前
  • Su***d
  • 推荐

一场启程前便注定失落的旅途。对话的默契被沉默稀释,淹没于雾气树影水流鸟鸣,但又确实唤醒了回忆中片刻的欢愉,所谓旧梦重温,更是对梦碎的释然。暗夜里Kurt用抽泣对抗沉默,借燃烧的篝火纾解伤感;温泉中Kurt用触觉安抚沉默,Relax,过去、当下与将来在此刻完成和解。

1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的确很极简,有点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世界尽头》,也是在朋友邀约下一起旅行。和影片简介所不同的是,片中的Kurt无可避免的感觉更像一个失败者和生活unshaped的人,而快要成为父亲的Mark则是更成熟和“成功”的。对于我自己感到这样的念头我也有些惊愕,或许真的是,最近关心的事情会成为眼中解读的一部分东西。

13分钟前
  • 苦焰
  • 还行

摄影机领着观众也坐进两个男人的车中,无需没话找话的攀谈,你兀自看着车窗外的景物簌簌地掠过,车好像就可以这么一直开下去,你好像也可以这么一直静静地坐下去,I got real peace。配乐好听极了,而且使用上的分寸感非常好。

14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看过

19分钟前
  • 🍏
  • 力荐

。。感觉真挺浪费时间的。

22分钟前
  • 怪力乱橙
  • 较差

看完过了几天突然有个奇特的想法:这是一部男版的《弗兰西斯哈》,只不过一切元素都是相反的:如画的彩色画面,女导演,故事发生在乡下,两个寡言男人的友谊,过去没人提起只能靠脑补,没有任何激烈的冲突,故事的高潮竟是两个人不说话在山里泡温泉。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雷查德的电影真好啊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恩,最近突然又想起了这一片回味起来真好抓住了那种岁月留不住的情感很微妙的感觉

29分钟前
  • 周盆
  • 推荐

找个周末,远离尘世,到野外去。美妙之旅

31分钟前
  • Tony
  • 还行

真正呈现出路上风景,相较以往电影表现路途的空镜,摒弃过渡感,在旅行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出“看”的魅力。在吉他加持下令人关注坐在车内往外看的内容——路边的风景,在自然主义的唯美展现下,惯常被忽视与隐藏的成为重点,并触到平常生活的诗意。在以背景音与环境声划分出的空间内,森林成为逃脱都市生活与进入情感空间的容器,可以在旅途中劈出一狭脱离当下的解脱之地与回望友情岁月的入口之门。当满屏碧绿占据全部目光,过于素净清新的疑问萦绕心头,但在男主友人的几句日常吐槽中突然惊醒,可以因为自己的不及与不见而否定存在吗?这是否又是自我狭隘目光的一次局限和轻易忽视。当结尾回到都市夜晚街头时突然泪目,在疫情近乎可以成为年代称谓词的当下,在出行被减、居家成为主流生活模式中,借由电影进行一次旅行与自然的亲近,成为极其奇妙的体验。

35分钟前
  • 云雾敛
  • 力荐

很短的旅程,片刻的放松,生命中的普通两日,与老友重逢。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忧愁,谈起来却是微不足道的琐事。偶尔吐露衷肠,放肆情绪,深吸一口烟,放身体浸入森森温泉中。什么戏剧性事件也没有发生,像一则质地疏松的游记,却也洋溢着审慎的真情。清浅,克制,竭力把控着苦闷的含量,是凯莉·雷查德电影的美德。音乐声响,路上风景正好,挥手自兹去,不带走一片云彩。茫茫光点中,昨日欢愉在心头浮现又消隐。“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

36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5/10。缺乏电影质感,更像是家庭旅行录像。对中年危机无感,公路部分无趣。

39分钟前
  • ΛVΛVΛ
  • 还行

看完我确信自己不喜欢自驾、徒步、露营,好漫长的无聊,只喜欢狗。很难说这两个人谁更内耗,这种worn out joy如今我也多少有了几次。

41分钟前
  • シャツ
  • 还行

场景太熟悉,是我心里平实的美国。像是毕业旅行的那段时间,两边都是树的公路、加油站、超市、桥。油箱加满、一大杯咖啡,叼上三明治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

46分钟前
  • edwardyang
  • 还行

情感小品➕呢喃核中的翘楚。

49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推荐

两个男人的心事都在那些沉默中,旅途前和旅途后,生活依旧。

52分钟前
  • 落地麦子
  • 还行

两天的旅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却又仿佛重新经历了一遍人生。多少曾经密不可分的友情,都随着生活的奔流向前,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也曾试图去重温昨日那份欢愉,却发现一切早已是覆水难收,再也寻不回昔日的心照不宣,于是只能默默说出那句“再联系”,心里却都明白,可能再也没有下一次相见,而这份无言的默契,或许也正是曾经相知过最好的证据吧。凯莉·理查德太会刻画两个直男(?)之间那种略带一点点暧昧的微妙情感了,放在世界影坛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吧。

57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睡过去了

58分钟前
  • 虚无野种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