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前几集我整个人都不太好了,其实蒋欣是特别适合这个角色的,她甚至比梅艳芳和林心如更适合,本来是可以非常轻松就能驾驭的角色,但因为剧本的原因,演成了傻b。
嘉玲姐也算是有味道的女演员,我个人非常喜欢她的表演,但在这部戏里,我甚至觉得她并不是被迫做妓女的,她是自愿的,她甚至是喜欢这种做妓女的感觉,很难想象是什么原因让年过半百的,曾经的金像/金鸡影后演30多岁复杂的顾曼璐的,是因为家里四千万的古董花瓶需要护理费了吗?
我喜欢的两个演员,并且还是演技比较不错的演员,出现在同一部作品里竟然是这样的结果,除了失望,还有难看,真的很难看,难看到张爱玲想秽土重生,难看到你觉得于正都可以写的比这个强一点。
现在的国内编剧和导演水平真的有些拉胯,最近吃瓜,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口碑竟然都在扑街,让我不禁反思,我们观众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资本还可以在文艺界做出多少屎来喂观众。
我其实上学的时候很喜欢刘嘉玲,她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部剧实在是让我觉得很尴尬,之前林心如演的秀丽江山强行装嫩就很出戏。
刘嘉玲这个年纪出演自己实际年纪除二的角色真的是不忍直视。
作为我曾经很喜欢的演员,希望你可以像斯琴高娃那样演绎适合自己年龄的角色,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成为一个传奇,而不是一个笑话。
因为全网都在说刘嘉玲演的顾曼璐搞笑,所以我抱着猎奇心态点进去看了两集。
结果,真的感觉她太冤枉了……网上群嘲她尬演少女的片段,正好出现在前两集。
实际上看过剧就知道,她在剧情里头的设定就是一个人老珠黄的舞女。
之所以穿着女学生裙子扎着双马尾登台卖唱,是因为她原先的裙子被年轻舞女剪破了,她又不想输掉花魁比赛,所以无奈之下,才穿着妹妹的学生裙,扎着马尾上台比赛,而且剧情里头也因为她一把年纪装嫩,被全场群嘲,造成超大心理阴影面积。
根本就没有装少女的事!
起码前两集我没看到!
相反,我看到编剧花了超多篇幅去深化顾曼璐老女人这件事,而印象中总是霸气十足的刘嘉玲,也抓住了这些细节,把顾曼璐这个人物做舞女的自卑(总怀疑家里人嫌弃自己)、怕老(剧里不断重复提到老了怎么办)、和人生困局表现得非常丰满。
剧里头蒋欣演的妹妹一直劝顾曼璐不要做舞女,其实本质也是表达出对舞女身份的看不起。
而顾曼璐也问妹妹,从良了怎么办?
让人嘲笑妓女从良吗?
但是当妹妹的根本给不了一个靠谱的答案。
看得出来,顾曼璐真的是有考虑过从良,但是她没办法体面的、有尊严的过普通人生活。
她之所以强硬的一定要做舞女、当花魁,也更像一个人已经掉到海里,想抓根浮木,做最好的舞女,起码在一屋子舞女里,她可以有同类,有虚假的尊严。
我没看过原著和老版,仅仅只是看新版的故事,起码顾曼璐的人物情节是很丰满,能打动到人的。
特别是家里一屋子女人吵架,骂来骂去都不愿意背让顾曼璐做舞女的锅,最后也是做大姐、一直扛着全家生存需要的曼璐自抽耳光,说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才让争吵告一段落。
那一刻我是真的感觉这个角色眼泪往心里流,妈妈不扛事,让自己亲生女儿做舞女养活全家,甚至连一个无能的罪名都不敢背。
妹妹满口为自己好,说让自己从良不做舞女,但是自己上岸之后,尊严怎么办妹妹根本想不到,只是一个劲说为姐姐好,但藏不住对姐姐活法的鄙视。
在百乐门曼璐还是舞女头头,别人要哄着,可以有短暂的自尊,但是出来就是性工作者从良,面对全世界包括家人的鄙视。
而且她还一把年纪,被客人嘲笑、同行嘲笑老了,生存困境在前两集展现的非常清晰。
作为一个习惯了刘嘉玲演霸气武则天的观众来说,她演出了这个角色的可悲、可怜和无奈脆弱。
什么尬黑装少女,刘嘉玲制霸上海滩太黑她了。
编剧和演员有用心去刻画顾曼璐这个角色,并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嘉玲年纪的原因,还特别为之做了很多细节去凸显、丰满角色。
结果就变成莫名其妙的尬黑,我甚至怀疑是剧组为了引起关注的反向自黑操作……我不爱追电视剧,也没看过原著、老版,只看新版头两集来说,刘嘉玲演得不错,我真的有点怜爱她……骂电视剧不好可以,但是要讲到要害吧。
看了几集,我只想说,经典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导演可能是把观众当傻子了,他俩那个年龄还演少女是认真的吗?
这个版本,我只同情祝鸿才!
也太…至少配个年龄比较合适的吧!
真的,特别是那个姐姐,还去扮少女,舞女,我的上帝啊啊啊啊啊?
请问导演在想什么?
如果张爱玲还在的话,看到这个版本不知道作何感想??
处处站在道德制高点审视别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私欲搞得沈家乱七八糟,看不起自己的姐姐做舞女,看不起自己姐姐跟祝鸿才做生意,因为一个偷米的跟姐姐反目,是非不分,真是同情曼露,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家里一个绿茶婊妹妹,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奶奶,势利的妈妈,看完很希望顾曼桢被扔进水池那一集就死掉。
就在电视剧市场“烂剧”频出之际,又一部改编自国内经典文学、同为翻拍剧的《情深缘起》(原名《半生缘》)加入其中。
上线不到四天,这部剧的口碑走势,犹如近期被党媒批评的新版《鹿鼎记》——豆瓣327条短评中,清一色“一星”差评。
不出意外,这可能会是今年又一部豆瓣下三分的口碑烂剧。
《情深缘起》是根据张爱玲经典小说《半生缘》改编,由刘嘉玲、蒋欣、郑元畅、郭晓东等人领衔出演, 讲述上世纪三十代旧上海时期,一对姐妹花深受时代命运荼毒的悲惨故事。
从项目立项、到主要演员选角公开,再到正式定档播出,《情深缘起》一路走来,颇为不顺。
先是官宣的“刘嘉玲、蒋欣”两位演员遭到市场强烈不满,随后便是该剧的“播出难”问题,从早早被北京卫视买下版权,到今年5月传出播出、定档发布会召开完毕,到临时被撤档……再见面时的《半生缘》,已摇身一变成《情深缘起》,且集数由原来的50集被删改至48集,播出模式由昔日的台网剧,临时改为“空降”的全网剧。
命运之惨,无法言表。
然而,悲剧的命运亦无法掩盖大众对这部剧的愤怒。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制片人何琇琼(琼瑶儿媳)打造“成功版”《半生缘》(蒋勤勤、林心如版)还依赖于精准独到的“琼瑶式”选角,那么二十年后的何琇琼、乃至于琼瑶本人,都丧失了当初的“视觉审美”。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新版《半生缘》的失败。
作为经典文学IP剧的又一个典型失败案例,这部剧能够给到市场的启发有哪些?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经典文学影视剧,为何在新时代语境下,就丧失了原作独有的风韵。
《情深缘起》剑指“演员选角”,“没落”的琼瑶式选角对何琇琼略知一二的观众可能知道,何琇琼不仅仅是琼瑶多个儿媳妇中的一个,也是深受其“琼瑶文学”、被市场称为继承“琼瑶衣钵”的著名制片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琼瑶就与这位儿媳妇,联手打造了多部“琼瑶剧”,比如秦汉、刘雪华版《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以及《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多部作品。
98年后,琼瑶开始进军内地市场,她与儿媳妇何琇琼又联手打造出了红遍两岸三地的《还珠格格》三部曲、《情深深雨濛濛》、《一帘幽梦》等多部影视剧作品。
当然,这些作品中,何琇琼并非每一部作品都担任独立制片人,但在与琼瑶的不断磨合下,两人之间的默契,观众还是有所耳闻。
而琼瑶式作品,除了独树一帜的影视剧风格外,“演员选角”就成了其从业生涯中最大的闪光点。
那些年凭借琼瑶作品走出的“琼女郎”们,无不在两岸三地拥有着超高人气与知名度。
当红者,如内地四大花旦之一的赵薇,如今已为人妻的林心如等。
如果说琼瑶本人的“选角”眼光不行,是从2011年那部饱受市场争议的《新还珠格格》开始,那么她的儿媳何琇琼在这版《半生缘》中,则将其晚年时期的“看走眼”发挥的淋漓尽致。
《情深缘起》这部剧中,观众的负面苛责一半以上是出在演员身上。
暂且不提刘嘉玲、蒋欣两位女演员在剧中的演技成色,让50余岁的刘嘉玲出演原著中仅27岁出头的顾曼璐本就不够合理,加上剧中她与年龄已有37岁、一直被市场公认为“骨架大”的蒋欣,搭配出演姐妹,着实让人感到一股违和感。
“这不是顾家姐妹受难记,这是霸王姐妹花勇闯上海滩”、“顾家姐妹包养祝鸿才吧,蒋欣那大骨架哪里像是要被强暴”、“这是老了20岁版的《半生缘》”……网友们的言论不免有些过于苛责,可“演员选角”的失败,的确让该剧遭受到来自全网的口诛笔伐。
就更不提剧中被“偶像化”后的琼瑶式剧情,排比语句、贫困人家却依旧穿的光鲜亮丽的服饰,以及搭景过于简陋化的旧上海时期。
实际上,蒋勤勤、林心如版《半生缘》播出时期,也曾遭到原著党批判。
剧中对于原著小说中的重要剧情常常以“琼瑶式”剧情处理,譬如顾曼桢与沈世钧之间的初次见面,就被改编为“公交电车上女主忘了带钱”,这种略显偶像剧风格的处理手法,实则与张爱玲原著风格颇为不符。
但蒋勤勤、林心如,包括李立群在内的几位主演精湛的演技和贴合原著人物的形象,为该剧加分颇多,也成为不少8090后心目中的经典回忆。
“儿时被李立群老师恐吓的心理,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与周边的朋友聊到该剧时,朋友们一致反馈道。
相比起原版,改名为《情深缘起》的新版《半生缘》,或许真的应该改名,起码大众不说,观众绝看不出刘嘉玲、蒋欣与饰演顾家妈妈和奶奶的演员,为“三世同堂”。
魔改的《半生缘》,喜提3.2分,实至名归《情深缘起》本来说好的,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
却不敢用《半生缘》这个之前翻拍过两部作品的剧名,临时改名,已经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开播之后,改名之举却让观众觉得“真赞”,说明剧组真有自知之明。
三个字:改得好。
直到大结局,看到顾曼桢和沈世君终于牵起了小手,走向新生活。
我们终于知道,《情深缘起》跟张爱玲的作品实在没有半毛钱关系。
万万想不到啊,就曼桢这个壮实的体格,祝鸿才还是大着胆子对她下手了,不过,他的下场更惨。
而在小说里,曼桢的父亲早逝,她都没有那么惨,毕竟,她的妈妈什么活儿都做不了,顾家还有当舞女的姐姐曼璐顶着。
她的人生,之所以走向悲剧,正是从被祝鸿才强暴开始的。
自从怀上了祝鸿才的孩子,她的人生,牺牲就是主题,追寻爱情,只能在梦里。
多年过去,有多少观众,还在为那句“我们回不去了”唏嘘不已。
所以,整部剧看下来,你就会发现。
大写的“格格不入”。
曼璐不像是为生活所迫的舞女,她竞选“花魁”,就是把做舞女当成事业了。
一出场,她一点都不在意能不能找个有钱人上岸,气场全开,把祝鸿才衬托得像个卑微的小跟班。
张爱玲曾说自己,“我只会写阿妈她们的事”,而能把阿妈她们的事,写得如此出神入化的张爱玲,作品中的人物,不可能如此俗气。
顾曼璐的吐血而亡,是那个时代的穷苦女性的悲哀,但顾家大姐姐,不是圣母心,她也会计较。
她对于妹妹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绝不是《情深缘起》中,恨不得自己能一直当妹妹保护伞这个样子。
事实上,一个家庭中,只要有兄弟姐妹,对父母能提供的资源的争夺,就无法回避,此乃人性。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开始,就有兄弟抽签,谁上大学、谁在家种田并照顾父母。
《大江大河》中两姐弟,就是以姐姐牺牲自己,成全了弟弟的学业。
而家中有两姐妹的,除非父母真正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不然姐妹俩互相攀比、暗中较劲的,都是常事。
《金婚》中文丽老师与她二姐常年合不来。
为什么张爱玲笔下这个角色,会有血有肉呢,因为曼璐虽然很疼妹妹,但那是出于骨肉亲情,但是她心底里,其实也会稍微嫉妒妹妹的,清纯、清白,可猜测她比姐姐有更美好的人生。
都是顾家的姐妹,凭什么曼璐她年纪较大,就得过得那么凄惨?
痛失初恋,流落风尘,无法生育,遭夫嫌弃。
而妹妹却可以跟心爱的男人在一起,妒忌,是出自于人性。
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一般人无法完全扭转它。
所以这是悲剧的伏笔,曼璐不能生育,想利用妹妹为祝家续香火,所以她是帮凶。
真解是,临死之前,她会后悔害了妹妹,但如果时光重来,她可能还是这样的选择,毕竟,没有人能猜到自己能活到几岁。
服装方面,初期就太过华丽,舞女又不是真正的大小姐,服装应该是艳丽又造价不高的,攀上祝鸿才后,才渐渐有高档货上身。
一出场就有尊贵感,谁信你堕落是迫不得已呢?
而曼桢(蒋欣),也不像是被家人保护得很好的小白兔,身型体格,到后面给过好几次特写的裸色短靴,女主从第一集到大结局,都让人出戏。
特别是结局设定她在被侵犯后,却没多久就反转,看得人头晕。
既然曼桢能三下五除二地,就将祝鸿才捆在床上,再放一把火,将整个房子烧掉。
为什么她之前没有力气反抗呢?
下面这一段更是“琼瑶”式的煽情。
曼桢的画外音,随着火起而响起,“一场意外大火,烧掉了旧日的枷锁,埋葬了制造悲剧的旧世界,也让我浴火重生……我自由了。
”剧终于结局,观众们也自由了。
还有,她们的妈妈,也不像妈妈。
演顾妈妈的演员,只比嘉玲姐大几岁。
一般来说,女儿总是妈妈心头宝。
看到顾曼璐为了撑起整个家,而去当舞女,当妈的心应该在滴血才对,而《情深缘起》中的妈妈,对于女儿去挣快钱,好像很无感,平时里打扮得还挺标致。
祝鸿才也不是祝鸿才。
拼命打扮还是太帅。
钱是女人的底气,顾家如果原本是有钱人,绝不至于爸爸一去,就逼得曼璐牺牲爱情和前程去百乐门。
祝鸿才的人设是四十岁左右,他为什么能让曼璐产生想嫁之心?
不就是有钱嘛。
钱更是男人的底气了。
有钱的祝鸿才,到了曼璐家,就低声下气地,还对两位老太太下跪,祝鸿才又不是真心爱曼璐的,又一幅很怕曼璐的家里长辈的样子,顾家才是穷的一方好嘛。
不信你去细心观察一下,一个老人家,如果有几个子女,有的子女混得很好,有的则混得很差。
老人家对每个子女的态度是不同的,他们会对条件好的子女态度更好一点。
《巴哥正传》中,哥哥是经常出国公干的金领,能出钱,没空出力,他老婆更烦照顾老人。
弟弟和弟媳住在老北京胡同里,没钱又孝顺,结果,老太太能想出来,半夜三更儿媳妇粥都熬好了,她还要换饭菜这样的事。
因为当时贴身侍候她的是小儿子两口子,她觉得他们平时闲着也是闲着。
张爱玲的笔触是更刻薄的,所以她的《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回了娘家一开始还受欢迎,钱一旦被娘家人猜出,花得七七八八了,就恨不得她早点走。
总而言之,《情深缘起》是一部言情剧,不能深究,看就完了。
且不讲剧情,单说说选角,蒋欣演技没得说,但感觉形象不符合原著里的描绘,蒋欣就适合华妃啊樊胜美那样的角色。
刘嘉玲拿捏曼璐的气质神态都没问题,但年纪大了一点,蒋欣演曼璐还差不多,至于世均,不应该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家明吗?
怎么像个民国间谍片里存在模糊的一个小特务。
唯一合适点的应该是郭晓东的祝鸿才,所以看两眼就看不下去了,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对这版的顾曼桢沈世钧无感叔惠和石翠芝爱过了 分手了 然后顾曼桢说瞧不起叔惠顾曼桢是个傻叉石翠芝她爹丧心病狂连人都杀你一个劲儿鼓捣叔惠去爱翠芝凭什么人家要按照你的意愿呢 你是谁啊沈世钧连何书桓都不如青梅竹马了不起 没事儿就喜欢往石翠芝身边跑显得你多么善良心好其实就是个意志不坚定被家族拖着走黏黏糊糊的王八蛋沈世钧啊 石翠芝是成年女人了 你是她的爹吗?
失恋了还要连夜陪伴?
石翠芝她爹杀你女朋友未成,还一口一个伯父反正顾曼桢和沈世钧都是恋爱脑本事儿没有 麻烦事一大堆 一天爱过去爱过来的只有叔惠和顾曼璐是清醒的赶紧错过吧 期待顾曼桢沈世钧分手
看完了,但是心里很不舒服。
顶好的一个剧本被改成这样,可惜了张爱玲的作品。
不知道策划者们是怎么想的。
演员选的太不合适了。
曼桢太魁梧,世钧和曼桢抱在一起的时候,可能演员自己都觉得好笑。
曼璐又那么霸气十足,连石会长都不怕,还怕一个祝鸿财吗。
以前看半生缘,会看哭自己。
现在看这个剧,老觉得搞笑。
给个勇气分吧
毁经典毁得彻底。把曼桢拍成了幼稚烦人的玛丽苏,曼璐却成了独立自强的大姐大,其他工具人台词行事一惊一乍的,动不动就穿插电视散文诗朗读,看笑了!
这是啥?我的天!!!
蒋欣真的壮啊。。。刘嘉玲也真的是可以做蒋欣的妈了。。。我坚持看几集。。。。还挺好看可以当做不是半生缘普通民国片来看,从台词看改了很多估计也剪掉了很多。。整个片子方向正能量。。。。这版里面我居然更喜欢曼璐??曼祯实在太圣母加绿茶了。。。看完了。。。这剧我真的莫名其妙。。。我觉得是广电审核的问题剪成这样可能也不容易了。。。但是最后一集实在太莫名其妙太仓促了太???还有石敬轩到底怎么死的。。我还以为他是诈死骗结婚。。。。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吧,“我们回不去了。”物是人非不外乎如此。
其实还可以看看的,整个剧的背景和台词都可以的
真的喜欢刘嘉玲,但是年纪确实太大了,不适合这个角色。蒋欣也不适合,年龄偏大,而且骨架大丰满的她演不出曼祯那种柔弱感。演技重要,选角也重要啊!!!感觉是用鲍鱼、海参、鱼翅炖了一锅大杂烩,都是名贵食材但是混在一起乱炖失败了。 我觉得蒋欣演顾曼璐更适合,年龄和长相都适合曼璐,演技和长相能撑起曼璐那种经历风霜的妖艳悲情感。曼祯找个像李沁那种感觉的能演出来。为什么要一个40来岁的演曼祯,一个60来岁的演曼璐。。。演技再好也撑不起选角失败
实在看不下去
本来就不抱期待,结果比原想的更差。一部上海民国戏,主演台湾腔香港腔什么腔都有。蒋欣顶着肥壮的身体和沧桑的脸扮嫩,令人发指,导致剧里她不跟郑元畅吃饭的原因,我只能想到她是要减肥……
怎么说呢,我准备把这剧推荐给当年让我去看是,尚先生的人,咱们谁都别想好好过。
蒋欣刘嘉玲演绎新版半生缘,都是演技大拿,值得一看。一段爱情,半条命;一生因果,半生缘。
阿太可怕了………………娘娘皱着眉以学生领袖的站位梨花带雨地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工……阿my eyes
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看着感觉一直在怀疑 ,这还是半生缘吗?大boss不是祝鸿才吗?姐姐不是嫁给祝鸿才就么?妹妹不是被祝鸿才强迫生了个孩子吗?是我记忆出了偏差?之前看网上都在嘲嘉玲姐姐的扮相,其实抛弃扮相,这剧吧吸引我看下去得点,编剧你厉害了,半生缘不一样的剧情设置成功,吸引我入坑了。一天时间内已经追平了。大家的演技都是在线的!看的下去!
我怀疑自己有审丑爱好,竟然还想再看一下第二集。
嘉玲姨的双马尾,以及蒋欣姨的豫瑾哥哥差点把我送走。
什么烂玩意儿!被林心如蒋勤勤那版秒成渣渣
终于等到了人均老了20岁的《半生缘》。蒋欣和刘嘉玲演顾家姐妹最理想的状态是木婉清时期的蒋和《阿飞正传》时期的刘。但好在两位演员的演技还可以期待一下。最让人失望的反而是油腻又平凡的叔惠!他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为人圆通而不油滑,最大的特点是市井中的潇洒气!不然大小姐石翠芝也不会中意他啊!不知道本剧在审查部门经历了什么,上星变网播,《半生缘》不能叫,《十八春》不能叫,最后改成晋江小言的名字。倒有一点好,和张爱玲的关系摘干净了。
只是想吐槽一下沈世钧一个南京人一口台普太尬了
不错,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