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如果换成国内来拍一模一样的故事,我打包票,分数不会高于6分,两星给BGM。
就这么一个莫名其妙,毫无逻辑,人设牵强,故意煽情的故事10集真的都嫌多了,敢情整个剧组都是法盲吗?
豆瓣只要是非本国的片子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分数都严重虚高,人家给你块翔都能吃出香味来,而国人对自己国内的片子反倒是过于苛刻了。
打四五分的那些人,认真的吗?
导演是真的厉害👍🏻这么薄弱的剧情跟离谱的人设居然能拍出神剧的品相,这也是一种能力。
看开头以为是个美魔女,结果居然是个靠着善良,信念就能当上千亿总裁的傻白甜?
女主哥哥的存在除了讨人厌没有第二种意义;律师死心塌地地帮女主的理由仿佛看的是日漫,安排他喜欢上美女总裁都更有合理性好吗?
女记者讨厌女主理由也莫名其妙得很;初恋也别扭得很,一回又要尽警察本分,一会又要保护女主,他整部剧下来到底干了啥?
剧情又薄弱bug又多,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半破不破的宿舍的人员日记居然还留着,让人感叹储存空间真的很足。
弟弟虽然长得帅但是他的那条线真的纯属故弄玄虚而且他的行为人设也一点不合理,离开最爱的姐姐这么多年就因为知道了自己误杀的真相?
长大后被真田集团的那个谁收买一直监视姐姐我还以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反转,结果就这?
伪装身份搞这么多事结果主动交出硬盘交代杀人事实?
这两姐弟都是明面上看着像. boss结果却是对史莱姆,爸爸蛛网膜内出血挂掉提起那么多遍结果结局都不填坑,搞半天剧情看了个寂寞,人设离了个大谱,厉害的是硬是靠着画面质感跟剪裁配乐把这剧伪装成了神剧,真的是厉害
第一集信息量太大,设置了各种迷雾。
结果第二集就解开了,好奇后面如何发展古典乡村流行 各种bgm全都好听女主是真的幸福能被身边所有的人保护的好好,还能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剧情编排有问题,前面推进太快了57集虽然没有完完全全揭露真相但也是有了一个可信任的真相,但后面又把主线剧情拿出啦各种反转就会让人有一种强行喂饭的感觉。
且反转设置的并不是很精妙,虽然律师作为最后出现的犯人确实很精妙,但作案动机和他律师身份完全不符。
剧中父母及时亲情的表现还是很暖心的对了第一集女主上车的绝美悬疑镜头,最后竟然是同事摔倒导致的,emm怪不得评分低,简直就是照骗ps.编剧一定有青梅竹马情节背景是真的好看啊
这就是成年人的拉扯吗
音乐制作横山克!
学会了一个新词,眼神拉丝
编剧你这样强调证据,真的会让人觉得他是假的
看到她手上沾血那一幕我就觉得平成恶女真的大概也就是这样了,本来猜测剧情走向是小吉高演的恶女结果并不是,结局过于温馨了,但是她能和大酱在一起也算是没站错CP,律师的话更像是亦师亦友而我觉得不太适合做情侣,当然仁者见仁,个人喜好不同,但是律师当年帮了他父亲一把,那么多年默默守护在女儿身边这也能算一种长情的告白了
前3集镜头语言和节奏还是不错的,演技也合格。
(虽然第2集的真相就让我难以接受,感觉很不合理)第4、5集观感不怎么好,剧本本身我只能给7分,前面男女主两不相认的陌路悬疑感也变得刻意、经不起推敲。
演技方面,女主在大家族待了十五年当上大社长的那种该有的潜移默化的气质,在近2集没有体现出(不过女主和演她妈妈的人还真挺有母女像),在各方面都像个雏(虽然某几个方面确实是个雏)女主哥哥选角和造型也不行,非常乡土气(尤其第二集那个T恤),完全不像一个富家公子,还有横山克大师的音乐,虽然很好听,但是和为了n时的配音太过雷同了,不知道是否是剧组有意,音乐氛围很容易串戏……这些都在破坏代入感。
悬疑剧的人文设定方面,和名侦探柯南一样,日本整体都退步了。
越来越走上为了悬疑而悬疑的路子,逻辑性和角色内在情感动机的可信度、剧情主题共鸣度都在下降。
(前几月看的桥本环奈主演的影响,我怎么都想不到最后会是那么烂俗无聊的结尾,真是佩服编剧和剧组能够自我感动……)当然这些其实还是小问题,因为导演镜头语言好,节奏把握也不错,给8分还是可以的。
唯一真正让我无法忍受的是这部剧“悲剧化”的原因:以下剧透!
再说一遍,此处剧透!!!
它居然只是为了掩盖一个未成年人的正当防卫行为????????????
我忍不住要多打几行问号,我现在比黑人还要黑人这部剧的出发动机和逻辑我真的完全理解不了……且不说日本古有靠犯罪自述大赚特赚还受到隐私保护的少年a,那么极端恶劣的行为,日本处罚都近乎“无罪”了性质完全不同的正当防卫,在有着绝对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想见能够简单实现完全无罪。
更别说女主弟弟还患有特殊的精神疾病,这简直就是无罪中的无罪!
当然你们可能认为我是在想当然,这是防卫过当,或者女主害怕公开真相后,弟弟被老家的人们用异样眼光对待。
第一点【防卫过当】关于这一点,恰好前2个月我看过一部名为《我的大叔》的韩剧里面中学生因为高利贷者殴打自己奶奶,导致错手杀人,都能实现无罪保护,而且是不记录档案信息的彻底无罪。
韩国法律、文化、水果,方方面面基本都是在剽窃日本和中国的,连韩国都能实现完全无罪,一个不满十岁,且患有易怒+健忘的罕见精神疾病的儿童,面对强奸自己姐姐的恶棍,出于防护目的,错手杀人,这不管按东亚哪国的法律来看都不是防卫过当,都属于完全无罪啊援引 中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当然,因为不懂日文没法直接查阅日本法律对于防卫过当方面的相关规定,如果有懂日文又懂法的人,可以援引日本法规原文反驳我) 第二点,不希望因为杀人事件,导致弟弟被周围人用异样眼光看待。
那么这样隐瞒案情真相,真是对弟弟好吗?
真是姐姐爱护弟弟该做的事?
也许你们会说我上帝视角、旁观者清,可是我真的一开始看第2集那里就一脸纳闷啊,父亲隐藏本是无罪的真相(这里假如父亲是打算在女儿高考结束之后再报案自首还能理解,但看台词基本是没这个意向,会保护好你们,那就是全部隐瞒到底了),姐姐隐藏本是无罪的真相,弟弟隐藏本是无罪的真相(弟弟这里因为姐姐处境改变,已经是大家族女儿,大家族被关注度高,怕风吹草动,还能略微理解)3个人都做了这种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把无罪的事有罪化,把普罗大众大都容易共情原谅的事,变得逐渐难以原谅。
该说不愧是一家人,思路太一致,还是被编剧的手操控的太刻意?
且不说日本、中国 对犯人的隐私真的保护的很好,少年a这么多年了始终是少年a……再说第二个父亲和女主不希望弟弟被周围人用异样眼光看待,保持弟弟原样的生活环境,可剧情后面不是没过多久,还是把弟弟带去东京了么???
弟弟也正是因为生活环境改变,才挖掘过往,看到了被删的文件。
最后弟弟自己掩埋事件的原因,前面第一个案子说是不希望影响到姐姐的名声,可第5集,对于第2个案子,你还是自首了,还是“污染”了姐姐的清誉那当初隐瞒第1个案子有何意义呢?
不矛盾吗?
因为这次姐姐被怀疑了,所以直接自首还姐姐清白?
拜托,剧里根本没走到能指控姐姐有罪,证据确凿那一步吧?
此时甚至连弟弟的真实身份都无法确认……
我现在看逼崽子的爸爸已经不会有看起来好可怜的感觉了。
一个连环强奸犯被杀死了,他爸爸是被害人家属的同时也是加害人家属,而整部剧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不停强调他是被害人家属,他在15年里苦苦寻找突然失踪的儿子,他好可怜,完全隐去了他儿子迷奸并且拍摄了19个女孩照片的这个事实。
而在这15年里他爸爸还持续不断地以寻找线索为目的骚扰那些被害人,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女主的弟弟(9岁)拍视频的时候撞见了逼崽子要强奸他姐姐,逼崽子为了抢夺弟弟的手机追赶弟弟,然后被弟弟意外刺死,随后赶回家的父亲处理了尸体。
15年后逼崽子的爸爸再度找上女主,要求女主告诉他真相不然以后还会不停地去找女主。
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是哪里来的脸,他儿子迷奸多名女性是15年前就被揭发了的事情,他怎么敢去找那些可能是受害者的女性,怎么有脸。
女主的弟弟在姐姐离开后向逼崽子爸爸坦诚了事实并且不停道歉。
弟弟道歉这里我也很无语,杀了你的儿子我很抱歉,可是为什么要抱歉?
因为意外失手杀死了给自己姐姐下药并且要强奸姐姐的强奸犯?
为什么强奸犯的爸爸就可以毫无愧疚的骚扰其他被害人还被描述的这么苦情?
我完全无法理解,这甚至不是上帝视角而是剧情里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其他的我觉得都很好,唯独人渣他爸爸这条线的刻画让我觉得很不理解。
每天很期待地以大约一天一集的速度看完了,算是这几年日剧里比较良心的了,其他的日剧看了简介都觉得无聊,连吉高都说,在现在鲜有好剧本的情况下能参与这部原创剧觉得很幸运。
冢原团队还是很质量保障的,想起了当年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唯一让我每天期待的《为了N》,确实把悬疑玩到了极致,在一个谜团解开后会马上进入下一个谜团,不低估、不戏耍观众。
松下洸平的选角真的很好,不是很火的男役但是非常适合这个角色,看了片场的NG集锦,性格也非常可爱,快被圈粉了。
新叔真的是不断挑战爱情剧男主的年龄天花板啊,这个年纪照样抗打。
主役无疑是吉高,可以说做到了挑起了整部剧的大梁。
从过往形象中比较符合梨央高中时期的形象,30岁的社长算是新尝试,有时觉得她不太能撑起这个角色和气质,不过如果本身人设就是一个傀儡社长的话还挺符合的。
看杀青集锦时觉得配角们也都很出彩,也是冢原剧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
冢原剧的亮点还在于横山克的配乐,氛围拉满。
第一次在豆瓣点评。
这一部前面几集和后面的落差太大了,以至于让我有点失望。
先说好的地方吧,音乐、选景、过渡,真的没得说,太棒了。
尤其是那个雪之小镇,景色非常美,不下雪的时候也很美,给人一种人间烟火山中隐秘小镇的感觉。
然后说下人设。
我认为第一集对女主一开始的描写把观众带到错误的剧情走向中了,以为女主是个狠人,没想到全程白莲花,太白了!
后面当了社长,头衔很大,但是有点大可不必的感觉,社长不会一味只研发药吧??
然后男主,说着喜欢女主,但我认为他没什么用处,当然我知道他是警察他是真的没办法,爱情和真相肯定选真相啊,这是他的职业要求。
但我真心觉得他没有保护到女主什么也没有帮到女主什么,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阻止部下让她等等,让女主和她弟弟看完他们老爸最后留下来的影片吧。
女主妈妈也很莫名其妙,为什么要帮专务揽罪?
就为了让他能留在公司帮女主??
可最后结局专务表示想陪妈妈蹲监,那不全白费了吗??
男主搭档也让人窝火,怎么说人家男主也没有隐瞒证据呀,一直想到什么都说出来,只是迟疑了两秒钟,这都要投诉?
好了,投诉成功男主调职了,回头又找人家帮忙查案??
尽管这是他上司让她利用男主,可我也看不惯!!
窝火!!
最后男主的同学突然很莫名其妙说要查台风那晚的真相,等到最后一集才说,早干嘛去了。
重点是,他说真相不能就此埋没,我就很不解了,你跟那个qjf是什么交情吗?
没有铺垫的情况下,完全不懂他为什么突然这么执着!
女主爸爸是整部剧唯一让我哭的,演技爆炸了,每次出场我都要哭一次,也是为了他对家人执着的感情而哭,特别是最后一集,说的很对,孩子犯法不用坐牢,即使是自卫啊,你杀了人就是事实,尽管你是个孩子,别人也都会把你当杀人犯,你的一生毁了。
事实,爸爸保护了姐弟两了,感动。
最后,本来平静的写点评,写到中间真的越来越生气,到最后写感动点总算平静了一下。
日剧常有的高开低走就是这一部了。
话题日剧《最爱》近日正式落下帷幕。
从开播初期一度突破豆瓣9分大关,到目前评分轻微滑落至8.7分,该剧尽管口碑仍旧不俗,遗憾还是没有逃过原创类剧集高开低走的命运。
但即便是高开低走,这部电视剧的综合发挥,仍旧足以支撑其成为本年度亚洲地区犯罪悬疑类型剧中最好的产出。
日剧《最爱》海报剧集《最爱》是由奥寺佐渡子、清水友佳子联合编剧,由冢原亚由子、山本刚义、村尾嘉昭三位导演联合执导,并由吉高由里子、井浦新、松下洸平等主演的犯罪悬疑剧。
该剧讲述两宗时间跨度长达15年之久的紧密相关的案件。
15年前失踪案的涉案者,因为15年后的杀人案再次产生联系。
编剧奥寺佐渡子和清水友佳子,在过去几年已相继合作过《夜行摩天轮》《为了N》和《逆转重生》这三部由凑佳苗小说原著改编的电视剧。
导演冢原亚由子与两位编剧合作的《为了N》,甚至可以说是观众评价超越凑佳苗原著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影视化案例。
2014《为了N》而正是因为有当年《为了N》的超出色表现,拥有着同一个“编剧+导演”班底的《最爱》才能让观众们在该剧播出前便给予其厚望,并且顺理成章地一路获得极高的讨论度,便一举成为今年整个秋季档的第一热门日剧。
那么《最爱》的评分高开低走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诚然,这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所决定,但这一切必须要从一度被网络刷屏的吉高由里子的“冷艳魔女”形象造型说起。
这也是整部剧与观众之间信息不对等造成的一次美好的误会。
剧集一开场,就向观众展示了15年前与15年后的女主角真田梨央的形象对比:15年前的她总是笑容灿烂,待人接物热情,是生活在幸福状态下无忧无虑的高中女孩。
15年后的她,妆容精致又显得有些落魄地出现在荧幕上,沾满鲜血的手撩过头发,一不小心把脸也给染红了,随后她在警察的陪同下淡定地坐上了警车……
如此具有氛围感的开场令人浮想联翩。
作为观众,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15年间女主角梨央究竟发生了什么?
15年后的她,为什么会沾满鲜血坐上警车?
难道是因为杀了人被警方逮捕归案?
这难道是一部女性复仇剧?
在前两集的剧情助推下,尤其是女主角被性侵未遂的遭遇以及父亲的离世,让大多数观众似乎都更加地笃定了15年后的女主角的“冷艳女魔头”形象。
这样的设定,总让人觉得剧情将会朝着“杀疯了”的女性复仇方向发展,更何况如今电视剧市场上的爽剧总是层出不穷,而所谓的“疯批”人设在复仇剧里正是观众们渴望看到的。
但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我们看到女主角梨央并没有进入所谓的“黑化”,而是仍旧保持着自己当年的初心,还是日剧里最常见的温柔女性。
抱着看爽剧的期待而来的观众,没能如期看到冷酷女主的精心复仇,自然没法立即接受并消化。
就豆瓣上的评分变化来看,该剧的评分也正是从女主角的“冷艳女魔头”形象被彻底否定后开始悄然下滑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剧评分的高开低走,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剧情本身,而是剧中人设不符合观众的期待。
除人设问题之外,自然也跟编剧的原创水平和原创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创度过低,是该剧必须被正视的一个问题。
很大程度上而言,《最爱》依然还是一部有着浓浓的凑佳苗味道的悬疑剧,更确切地说是“《为了N》的仿冒品”。
首先是情节层面,日剧《最爱》与《为了N》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为了N》的女主角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青春往事,最后也是以离开家乡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而杀人案则把她拉回到过去的记忆当中。
两部剧都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两部剧中的女主角都有相似的生命轨迹。
《为了N》其次是人物关系上,两部剧之间也有着明显的重合。
女主角的青春时代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男性甘愿暗地里守护着她们,而且女主角当下又有另一个人默默地陪在身边守护。
这种潜在的三角关系在《最爱》中并不是不好嗑,只不过当年的《为了N》已经将三角关系的迷人基本透支了,再重复只会让人觉得有点难以消化。
另一个问题在于,两位编剧尽管参与了多部犯罪悬疑类型剧的编剧工作,但她们过去的剧本撰写却几乎都是小说改编。
换句话说,她们并没有原创类型剧剧本的写作经验。
经验的缺失体现在本剧中,除了是对《为了N》一定意义上的照葫芦画瓢;还有案件本身的推进上,看不到足够精彩的推理演绎。
而即便是社会派推理向的故事,作品落脚也看不到足够深度的人性刻画和社会性表达。
当然,作品整体上的高开低走可以是观众批评诟病《最爱》的理由。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部原创剧,口碑高开低走又是个能够被理解的普遍存在的事情。
相比那些有着原著支撑的改编作品,原创剧的难度就在于,它的故事得不到观众提前的、完整的反馈。
毕竟,再厉害的编剧也无法断定什么样的剧本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一切都只有等剧集播出之后,正式地面向大众,才能有结果。
原创剧面临的风险,总是要比改编剧大得多。
像网飞那种一次性拍完的做法,有时候可以烂到悄无声息无人在意,而《轮到你了》《顶楼》这种边拍边播的原创剧,观众们的即时反馈又会极大干预编剧原定的故事走向。
2019《轮到你了》
2020《顶楼》所以,即便这些剧获得极高的讨论度,也免不了会走向烂尾的结局。
在成功刹住车、确保不烂尾的前提下,高开低走之于原创剧本身,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仅看今年华语区的犯罪悬疑剧,几乎无一例外崩得很惨烈。
最受观众关注的“迷雾剧场”,今年播出的三部剧(《八角亭谜雾》《致命愿望》《谁是凶手》)没有一部是过得去的。
而即便是口碑极佳的犯罪悬疑台剧《逆局》,也遭到不少观众诟病高开低走的问题。
2021《八角亭谜雾》
2021《逆局》所以,即便《最爱》的高开低走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在今年全球范围内都鲜有极度强势的原创类型剧存在的情况下,我们仍旧应该给予原创剧《最爱》一些掌声。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我要先定个调,我并不认为《最爱》是多么杰出的日剧。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剧情设计反常识,不合理。
在第一集中,我们看到女主父亲凌晨回家时,女主说要去洗衣服。
结果在洗衣机里看到了带血的外套。
仔细琢磨一下,一件沾上大片血迹很有可能成为犯罪证据的外套,你会放到洗衣机里处理吗?
血迹就算怎么洗也是洗不干净的。
还有瓷砖上带的血迹,人来人往也不都是瞎子吧,这也太明显了。
我想,单纯是我想,假如把洗衣机那段剧情改成父亲很困,去房间休息,女儿拿父亲外套去洗,把衣服翻过来的时候看见内侧的血迹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还有女主对于那天晚上的态度,实在琢磨不透。
性侵确实发生了,那女主后来在男主面前的失控就可以解释。
然而,从第二集看来,人渣对女主的性侵显然极大可能没有成功。
那女主的反应不是有点过激了吗?
还有就是男主的人设。
我明白要日剧跑,但是赛跑和当刑警有什么关系?
我不能设计成一个法学生的大学宿舍吗?
还是制片方觉得谁都能当警察,这是一种讽刺?
《检察方的罪人》中就是设计成的法学生宿舍啊,这个设计我觉得会更加妥帖。
还有女主的生母,明明塑造成和她见面只请吃寿司的那号人,到后来把这么大的公司的命运交给她。
我只想问,这是什么逻辑。
女主的亲哥一副纨绔子弟的派头,她妈还一副看戏的样子,这是一家疯子吗?
2.选角与化装有一些不妥帖的地方 我承认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吉高由里子,这是偏见。
但是让她来演一个十八岁少女真的合适吗?
发达后的造型设计确实非常够美,这我要承认。
可是,问题最大的是,我听她说话根本没有蛇蝎美人的感觉。
像小雪、松隆子这些人,我可以接受她们变成坏人。
但由里子的风格确实没有这种感觉。
说实话无论刚开始的青涩少女戏码还是后面的成熟女性形象,我个人都觉得有尴尬的地方。
3.节奏过慢 虽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而已,我们不能要求它多么紧凑。
但是我总有要拉进度条的感觉。
我想问,悬疑的点在哪里?
就像在看《三年A班》,我在想,编剧还能怎么水?
有的俗套,是你知道俗套,但你爱看。
比如连城三纪彦的恋爱小说。
但是我们在日剧里看到的俗套,是真他妈的俗套。
就像你看大逃杀还给你灌一波鸡汤的感觉。
关键这鸡汤占了主要内容。
一段五分钟蒙太奇能交代完的事情非要用一个小时,其实挺无语的。
情感你可以后面补充啊,非得平铺直叙说完干什么?
又不是演出延津记,这么多废话干什么。
而且还用的粉红血,你插把刀意思下像《隐秘的角落》也比这强啊是吧?
以上,是我看完《最爱》前两集的一点想法,纯粹个人,不喜勿喷。
假如后面有把坑填上的剧情,我回来修改。
但是,个人觉得可能性非常。。。
现在的豆瓣用户都没看过日剧吗?算是个人看的最差的日剧了,杂乱穿插的回忆镜头,剧情拖沓无悬念,每两分钟就想起的背景音乐,杀人时响起,谈恋爱时响起,和男主在一起时响起,和男配在一起时响起,和弟弟在一起时背景音乐又来了。讨厌这个剧以至于对吉高也有了厌恶感,还不如接一些吃吃喝喝或者谈谈恋爱的小甜剧…
不错,不错,这个导演有点儿东西,演员也厉害,小吉高真是跟谁都有cp感啊。阑尾了,越来越无聊了。只有开头好看一些。结尾简直离谱,槽多无口。再减一星。
第九集了还看不到任何女主特点,还不如配角,为家庭为公司奉献的工具人
这几年日剧真的不行,这么一点破事搞了十集,硬扯悬疑。吉高的人设不行,演技依然没法看。真的是为着男主的颜硬看完的。
确实和刚开始的预期不同,但……真没觉得很烂尾呀。只能说是一流的导演包装了二流的剧本,情节硬伤确实不少,但节奏、配乐这些方面还是挺有水平的,结尾也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吧……
灵气是老天爷赏饭,稀缺资源。没了用尽了也是客观事实。纯靠现有演技就镇不住故事想立的清纯又魔女的形象。
窒息了这个剧,除了无脑磕糖之外毫无看点了。主线里这么严肃的性侵案件仿佛是看不清楚的背景,完全不咋说清。女主的设定也是高开低走,后续只需要俩男主工具人跑腿、叫着“交给我吧/现在别想了”,真是大无语… 第六集甚至还出现了尴尬的转场,做作的镜头表达,真是让人暴怒啊
又高开低走,结尾俗套到烂了,剧情发展烂到爆了!男女主的感情线没有任何实质性推动,十六年过去了就还是保持了那份初恋呗。律师到头来就是个工具人,如果真的想把女主角人设立起来就应该让这个角色有所成长,任何事都是别人担着毫无作用的玛丽苏罢了,结局真是编剧自作聪明用一些埋伏着的小道具当作案证据,用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忽然观众。日本警察也这么烂的吗?破案能力为零,给每个人善终就是了,浮于表明,结局就是女主一个人的幸福建立在一群人的不幸了呗,这种三观恶心死了。最可怜那个女记者,也是唯一一个人设立起来的角色。
get不到cp感,剧情也不吸引我,四集弃
音乐铺得太多了,慢动作太多了,2小时一部电影就够了,何必要拍10集。
田中美奈实演技最差最尴尬,吉高由里子的女社长不管和谁讲话都在撒娇,换个身份说她在演职场菜鸟我都信。最可笑是男一,看到女主手上伤痕,知道死者是强奸犯,女主听到告白反而伤心地哭,你就没点联想??其他配角每个人物都很单薄,根本站不住脚。不要再碰瓷为了N了,这部剧不配
看了10分钟马上就知道是跟《为了N》一个团队,剧本的每一个桥段的设计,OST的每一个音符,都想起当年看《为了N》的感动。这么多年过去了,横山克还是横山克,奥寺佐渡子却竟然成为了另一个凑佳苗。看到第五集的时候就能猜出来是谁了,不过,这个团队的剧本所追求的故事底蕴永远都不是在寻找凶手,而是打着寻找凶手的幌子刻画人性的弱点。就是因为大家都有弱点,所以即便露出马脚,也还是要互相守护啊!
这是专注搞cp的剧
果然是冢原亚由子,镜头语言好美;果然是横山克,背景音乐好美;果然是宇多田光,主题曲好美;果然是小吉高,社长好美!🍋桑也不错。果然我最爱也最恨的还是这种纯爱虐恋...
尽管是HE,但是这种程度的烂尾叫观众如何接受,感觉之前看过的九集全都被毁了。剧本不扎实,人物设定太过单薄,编剧到后面自己都写不下去了吧……如果不是冲着吉高由里子的颜,第三集就该弃了,小吉高在这部剧里美得我心都在颤,即使剧情烂的扶不起也依然坚持看到了最后一集。看完最后一集很受伤,只希望美女下一次能接点好剧本,另外别接这种自己根本撑不起来的角色,太暴露演技了。
恶臭父子死有余辜
奥寺佐渡子这个原创剧本的悬疑体量太弱,所以最终呈现只能卡在不上不上的境地,结尾算是勉强收回来了(虽然暗线boss真的很好猜)。难为冢原面对如此贫乏的剧作还能花式剪辑、闪回、顾左右而言他的凑时长,起码摄影和配乐还是很相得益彰,救赎感与氛围营造做到位了。加濑为守护最爱所付出的一切莫名令人联想到嫌疑人x,宇多田光的歌很应景。“ここが地獄でも天国,バカになるほど君に夢中”。
经典故弄玄虚,人物也太扁平了
7分。不祥的女人和开挂的人生。梨央扮演一朵大莲花,然而身边人却为了她屡屡遭受不幸。父母,弟弟,律师都帮忙开挂,年纪轻轻就研制出新药。。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前半段剧情不错,后几集拉跨。如此happy ending不如换成梨央是幕后黑手。吉高不太适合演莲花,不太适合演女强人,很适合演第三者或阴险的女人。女警太丑,而且还经常哭?能不能尊重下女刑警的职业?男主还真是大义灭亲。
还是凑大妈的狗血够高雅,浪费了井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