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保加利亚剧情片《荣耀时刻》,又名《荣耀蚀刻》,豆瓣评分7.8,时光网评分7.8,IMDb评分7.6,于2021年12月9日引进国内上映。
跌宕起伏的“拾金不昧+物归原主”。
又是一部小国别冷门佳片,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保加利亚电影。
这些年总是有小国家电影引进,肯定是文化政治交流的产物。
2016年的电影时隔五年在2021年末上映,显然是在清库存。
本片的味道有些像塞尔维亚剧情片《漫漫寻子路》,同样是2021年引进国内,同样是小国家电影,同样是聚焦下层老百姓,同样反映政府作秀和政治腐败,同样的影片风格质朴,同样的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看之前,以为是一部表现男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电影,看进去才发现是一部深刻讽刺政治作秀的电影,朴实的老百姓只是政客手中用完就扔的玩具,这些人从股子里就没有服务于民的心思,老百姓只是他们谋得政治筹码的工具罢了。
本片中的男主有严重的口吃,不过由于好久没看口吃电影了,所以我多次笑场,倒不是嘲笑男主的缺陷,而是严重口吃有时确实引人发笑。
我认为导演如果将男主设定为沉默寡言会更理想,像我一样的笑场会破坏影片的氛围和观感。
女主角色刻画得很成功,女强人一枚,工作繁忙,在家庭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操纵舆论,控制媒体,高高在上不把老百姓的事当回事,结局虽然她将手表物归原主,那只是她一丁点的良心发现,代表不了她的改邪归正。
她利用政治强权,权色交易,诬陷好人,颠倒是非,其卑劣的行径令人发指。
影片的风格很写实,多采用手持跟拍晃动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影片从始至终充满着讽刺,充满着政客们的强势与虚伪,充满着为官不仁的冷漠,充满着老百姓的弱势和任人宰割。
虚伪的政客和朴实的百姓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结局——女主专程送表、物归原主,伤残男主愤而反击,女主丈夫在车中听音乐,女主是死是活是伤,命运如何,留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
保加利亚黑色幽默讽刺小品,一部荒谬的现实主义批判力作。
过程充满了忧郁紧张感,男主是一个非常老实的结巴,只是想要回自己的手表,却被一路逼至性命垂危,女主饰演的公关角色可以把黑变白,看的人心里窝火,男主结巴的时候真的很想帮他说出来,电影两条主线穿插很不错,感谢不散观影团和和观映像,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看这类题材的电影!!
整个体制其实都坏了 每个人都只想着从体制中找到自己的奖励。
女公关部长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控制对铁道部不利的舆论。
铁道部长里通外国卖掉国有资产给自己谋私利,被拖欠了工资的工人只好偷油去卖。
整条铁路都坏了,只有特赞科每天兢兢业业的去维护它。
然而从头至尾,所有人都在欺负一个维护他们的人。
最终,事情无法抑制的走向了混乱,老实人开始了没有章法的报复,整个系统崩塌了。
today I have watched this movie with Ali.well,Ali got a bad mood because of his illness.in order to make him fell better I persuaded him to join me to watch this film.Ali said this one is the second best movie he has watched in recent days(the best one is
如果你们看过《低俗小说》,那一定会注意到里面引起一系列事件的金表。
同样是一块手表,在《荣耀时刻》里却引发了另一个出乎意料的连锁反应……一起来看看好莱坞时报是如何评论《荣耀时刻》这部电影的。
信息来源:好莱坞时报保加利亚电影人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在他们的第二部剧情片《荣耀时刻》中,继续沿用了他们首部获奖作品《教训》(2014)中的主演。
《低俗小说》剧照如果你注意到《低俗小说》中那块臭名昭著的金表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你应该看一看《荣耀时刻》中的那块金表又带来了什么新的故事。
这部完成度高、表演精湛的保加利亚悲喜剧围绕一位见多识广的女公关和孤身一人的铁路工人展开,讲述了两人的生活是如何因一些极为不幸的原因交汇到一起的。
作为编剧兼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的第二部剧情片,《荣耀时刻》这部同样聚焦于人性弱点与社会经济失衡的电影在洛迦诺电影节上首映。
他们在2014年的第一部作品《教训》在电影节获得了许多奖项。
随后,它在釜山、东京、安塔利亚和汉普顿(同时获得了最高奖项)多地的电影节上展映。
如果达内兄弟尝试拍这样的喜剧,这样的黑色喜剧,他们也许会构想出和戈洛佐娃和瓦查诺夫(联合编剧德绰·塔拉勒兹科夫)的电影中一样的场景。
在保加利亚的乡间,口吃的灿科(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饰)是一名铁道线路工,终日为国家日益恶化的火车轨道系统拧紧螺栓。
一天清晨,他在执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洒落遍地的钞票,忠厚老实的他把这笔钱还给了当局,只偷偷留下了几张零钱。
与此同时,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尤莉娅(玛吉塔·戈施瓦 饰)是一个40岁的工作狂,负责保加利亚腐败的交通运输部的公关工作。
适逢弊案频传,更别提尤莉娅还在努力与她极为耐心的丈夫人工受孕。
她决定炒作灿科的英雄行为,以扳回政府的负面形象。
于是邀请灿科前往首都接受表彰,在闪光灯下微笑。
但尤莉娅的计划出现了严重纰漏。
因为表彰会上的奖品是一块全新的电子表,灿科被迫暂时取下他亡父送给他的俄罗斯“荣誉”(Slava)手表。
然而,尤莉娅意外弄丢了灿科心爱的旧表,这一错误最终影响了两人的生活,起初看起来这一切有一点啼笑皆非,就像是围观一出保加利亚的职场闹剧,但最后这场闹剧演变成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两个人物身上……影片中有几处戏剧性转折与惊喜,令人哭笑不得。
诙谐幽默,结构精巧是这两位导演一贯的拍摄特色。
这部影片中没有一刻会让人觉得是浪费的,或者之后没有交代清楚的。
《荣耀时刻》通过塑造两个极端对立的人物(公关专家 vs. 沉默寡言的老实人)描绘了一个欺骗与残酷泛滥的社会。
比如影片中尤莉娅的公关团队一直在嘲笑灿科的口吃,又比如也许除了灿科这个单纯的傻子以外,所有人都想着维护自己的脸面,包括一名调查记者——他似乎看上去很正义,但很快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玛吉塔·戈施瓦和佩塔尔·瓦查诺夫都曾在《教训》中出演。
这次他们再次令观众深刻印象,他们饰演的两个角色有着相互冲突的需求与地位,但他们都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
就某种层面而言,尤莉娅和灿科分别代表了一个更大问题的两个侧面——这个问题无关乎他们各自的身份,而是与他们生活的地方有关。
他们在一个狗咬狗的世界里尽力生存,无力改变什么。
男男女女都只为自己考虑,在《荣耀时刻》中有些地方让人想起让·雷诺阿在《游戏规则》中的那句著名的台词:“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
购票链接
一个黑色幽默,又不那么幽默的电影,现实主义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男主是一名老实巴的因结巴而交流表达能力困难的铁路公司铁道检查工人,因拾巨额现金不寐而被公司作为典型宣传公司,也因此丢失已故父亲赠送的手表。
男主只为找回自己的手表与官方不断周旋,讲述一个弱势群体与强势一方不断顽强抗争的故事。
影片较为深刻,开放式结局 引人遐想,值得一看。
很惊喜在年末还能看到一部这样优秀的小语种片,你可以永远相信艺联发行的外语片。
要不是观影活动向影城要的排片,说不定不会有机会在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
是那种典型看完之后会让人emo的电影,想到过电影会很致郁,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从影片中途主角命运的急转直下到后面的铁道员工卧轨新闻,再到影片的结尾直至演职人员表结束后的“彩蛋”都加深了影片压抑的结局。
影片占据了小语种影片的优势,拍摄手法更为大胆使得镜头语言更加精明。
表层的“荣耀”手表和深层的“荣耀”之路相呼应,电影所创造的普世价值和黑色喜剧的氛围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你甚至不难想象《荣耀时刻》的故事被其他国家翻拍成不同背景的影片。
电影打动我的的百分之八十都来自演员的冲击力,没想到一部小语种片的演员会如此的打动我,以至于想花时间去看下他们之前的作品,在看过电影后去查找演员的资料,不出所料的是两位演员果然都是保加利亚的国宝级演员。
一开始以为有些情节被删减过,但发现国外公映版和国内的片长一模一样。
不算是缺点,或许是二刷以至于多刷才能看懂的东西,就是电影里部分情节的连续性问题,单挑出来灿科在路边被妓女拉走的桥段,后面的剧情明明可以在这段上做很多冲突,导演却没这么做。
形式手法上让我想到娄烨,除了全片没配乐以外,更明显的是。。
你懂。。
镜头。。
抖。。
一个铁路工人,在遇见一堆散落的钞票时,毫不动心,报警后成为交通系统的荣耀。
口吃的他,在出席表彰大会时,因奖品是一只手表,被要求除去他的旧手表,以便部长现场给他套上。
在被要求与部长沟通几句时,他轻声说出整个系统都在偷油的事情,部长要求他住口,并甩袖而去。
他悻悻而归,却发现自己的手表没有归还于他,而那只奖品表又走得太慢。
致电后,被多次敷衍,最后公关处长(女),拗不过他,换了一块同型号的手表给他。
当他发现不是他自己那块(自己那块有刻字),这块又走得太快。
他不依不饶,却再没有回复。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以前留了名片给他的一个记者,应记者要求,在直播节目中,把部门偷油及手表的事,真实陈述了出来。
公关处长正在培育胚胎,看到这次直播,马上联系他,威胁他若不马上向部长道歉,否定直播里的话,马上拘捕他,他不为所动。
于是处长又联系警察,栽赃给他,说他当时在发现那笔钱的时候,自己留了一些。
他被带走,然后在警局得到提示,说只要向部长道歉,收回早上直播的话,可以不用坐牢。
他惦念着自己的兔子要喝水,就屈从了。
上次颁奖,他借了裤子,这次又借了摄影师的衬衫。
采访完毕,他回家时,遇到到了那些偷油的同事,不由分说,把他带上车。
当公关处长,在出席部长主持的部门工作会议时,突然看到路线工卧轨自杀的报道,心中一惊(还是有点良知),连忙联系报道的人,查询自杀工人姓名,未果。
她找了很多地方,喝了很多酒(全然不顾自己在培养胚胎),最后,睡在老公车里,醒来时,在车里找到了那块手表。
她,不知抱着什么心情,按响了铁路工人的门铃,许久,他出来了,满脸是伤,头发胡子已经剃掉,她战战兢兢递上那块表,说:“表找到了,给你。
”他没有说话,拿起一个扳手(类似),狠狠地向她砸去。
她,发出的凄厉的惨叫,而所有声音又马上淹没在,拐角处老公的汽车音乐中…… 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当你完成了她的任务之后,你的一切她毫不关心。
现实中,也有太多因小失大,一个疏忽就可能要你的命。
有些人在乎金钱,有些人却惦记兔子。
整部电影,节奏流畅,却时有压抑;不难理解,却又催人深思。
不可多得的人性佳作!
20240310,星期日荣耀时刻原本以为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场面电影,所以一开头看到铁路工人一路走还有些奇怪。
后面发现是一部视角很独特的电影,镜头语言非常细腻,在这么短的市场里,非常成功地刻画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看完本片,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留白给观众,那么观众的观影过程才更有参与感,也更容易融入到电影情节之中。
这部剧很具有阶级色彩,电影的主人公善科,是一位典型的老实人。
他在片中做了一件大好事,却从头到尾只是被政府官员摆布,被媒体记者利用,被黑社会嫁祸,被警察威胁,也被同事排挤和仇恨。
一个善良弱小的人,被一步步逼入绝望,还有那个欺负人的尤利娅,都被演的很精彩,这部剧真的很好看,每个主人公都很生动形象
抱歉,并没有觉得多优秀。
一位“刁民”的诞生。老实巴交,却被轻慢、利用、侮辱和构陷。不是爽片,看得人无比震怒与心塞,却又真实得很。
怂人胆壮
4 开头那段有必要用手持摄影吗?还晃得那么厉害,让人眼晕。
西方的通病
一块手表引发的危机和血案。深刻批判且关注人性,充满讽刺但绝非喜剧。上层人失德失信,习惯性地用宣传机器与作恶逻辑粉饰太平碾压公义,生理的变化与心理的母性激发方才唤起一丝心底的善意和悔恨。底层人失语失物,诚恳善良坚持执念却换来万劫不复的境地,绝望中只能用暴力反抗残忍的罪恶。上层官员的腐败虚伪嚣张和底层小民的贫苦真诚卑微形成鲜明反差。口吃的病症、他人的西裤、成为遮羞布的欧盟旗帜、走快与走慢的坏表假表等元素,都是很有深意的符号设计。双线叙事剪辑制造强烈对比,结尾的声音处理更是独具匠心。“官僚主义式电话与前台”“国企效益差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员工各种小偷小摸卖钱上面也睁一眼闭一眼”“警察被指使用假证据搞威逼陷害”这种事咱看了也是会心秒懂。国内上映版虽有两处细微删减但仍值得大银幕一看。因为咱根本拍不出来。
普通人的失语。
人家啊…我们啊…
无论是题材还是片子制作,算不上惊艳。了解一下保加利亚的水准。
上层失道,中层失德,下层失语。人间失格。对于灿科来说,手表是他的父亲,兔子是他的子嗣,而他只需要一块小小的扳手来维系这样简单的家庭纽带,他靠着这块扳手足够撑起自己为人的原则与底线,这些他自己都意识不到所以没曾想利用过的品质让他成为城市英雄,又一瞬间沦为阶下囚,当他与维护体制和反体制的不同媒体对话的过程中,他的品质成为了通行证,甚至是他那让人难堪的口吃。他为了保住父亲挑战体制又为了保住子嗣向体制屈服,而部长繁衍子嗣的方式则是胚胎育种,她的丈夫利用灿科的困窘来挑战她的权力上位,因为她的上位能扒拉掉男性的裤子和衣服套在灿科身上,而灿科成为了这条权力斗争链条里极端的下位者。结局是看到完美胚胎的部长被激发出了一种品质,伴着优雅的音乐迎来底层的痛击。
保加利亞語電影。進度太慢而悶。
本片的味道有些像塞尔维亚剧情片《漫漫寻子路》,同样是2021年引进国内,同样是小国家电影,同样是聚焦下层老百姓,同样反映政府作秀和政治腐败,同样的影片风格质朴,同样的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最早知道这个电影还是HKIFF41,那时候还叫荣耀蚀刻/遗失的陀飞轮。想不到几年之后竟然看到了公映。这种思路很好,既然电影院不让放漫威,那就多来点优秀现实题材吧。
是个好题材,故事性也可以,只是猜到了全部事件进展,结巴也是为了配合剧情吧,但听的我太难受了,多扣了1星。
看电影被气疯系列。虽然我知道像女公关这种人渣有很多,但还是neng死一个是一个。结尾留白和欢快的配乐十分美妙。
real写实real讽刺。创作者也会有一些思维引导陷阱,用的非常好。摄影跟着角色而有很大区分,混乱的手持和稳定体面的稳定镜头如同两位主角形成很大反差。结尾开放式,你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通过人物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处境的对比,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阶级差异,等级森严的社会形态下居人下者毕竟毫无尊严,虚伪世故的媒体单位对待其自身员工同样苛刻,你能说女记者是坏人吗?她也是在其长期生存的环境中所养成的惯性的推动下为人处事,这种社会环境本身就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基本的同理之心,一如台上的部长仰望着星空大言不惭的高谈阔论,却对普通劳动者询问何时颁发拖欠的工资而恼火异常,这样底层铁路员工为什么会去结伙偷油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當成熟兼具批判性的作品,又有點達頓兄弟的人性哉問,劇本小而精幹,各方面皆在水準上的優秀作品。
喜感十足的报复
铁锤也好,扳手也罢,从公关司到演播室,终究还是工具。磕磕巴巴,发声困难的只是个体吗?(片尾无彩蛋,但是故事直至最后一秒才结束,以声音的形式)上司在欧盟旗背后脱裙子,下属在办公室当众脱裤子;上一秒活卵可能破裂,下一秒灿科打蛋下锅;上一秒听到胚胎成活的喜讯,下一秒看到工人卧轨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