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赵德胤
主演:王福安,吴可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缅甸语言:汉语普通话,缅甸语年份:2014
简介:老人想让儿子靠骑摩托车载客来赚点外快补贴家用,然而,贫穷的一家人根本就拿不出买摩托车的钱来。东拼西凑之后,老人用家中最后一头小黄牛作为抵押终于换得了摩托车,半年之内他必须用钱赎回小黄牛,不然小黄牛就将命不久矣。然而,摩托车载客的生意并不好做。 一次偶然中,儿子结识了名叫“三妹”的被拐女子,和三妹一样被拐无法和亲人..详细 >
题材蛮不错的,感觉整体太粗糙了,前面太拖沓了。
只能说男主和女主的表演还不错,导演的功力还有待提高
纪实是纪实,但结尾好无趣啊。
在缅甸堆起的麦梗解决不了生计,弥留之际惦念着落叶归根,朝着黄土拜了拜便开始投身似有若无的未来憧憬中。最害怕的时候想到的总是家,一遍遍喊着父亲追悔莫及。黄牛等待着被屠宰的命运只是没有想到竟会来得如此之快,贩毒带来的财富却远远不及最终家人烧给他们的纸钱
赵德胤口中的“意外之喜”,看来剪辑真的很重要哈哈。相比起大陆盛行的少数民族和农村题材,赵德胤对缅甸华人生存处境的描绘是独一无二且充满社会学价值的。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这些边缘人都会陷入万劫不复,国族认同问题是这个群体的原罪。被缚住手脚的挣扎最终只能导向更加可悲的沉沦和死亡。
撇开电影的完成度不谈,仅从在小角落生活的人的现状而言,已足够给娇惯的人生一点提醒,哪怕只是一点怜悯也好。
电影并不有趣,我是分三次看完的。其实在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部纪录片,演员和镜头太有实感了,长镜下的表演一气呵成,那份演技确实有点唬人的。电影前半段基本是交代故事背景的,后半段才是正戏。整部电影没有一点背景音乐,加上结尾的屠宰场那段,很压抑的心情。
湾版贾科长+丑版桂纶镁 拍得和纪录片一样 人物对话退回到最原始的自然状态 可是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结尾的宰牛好惊悚 用这个去申奥也过于瞎了吧
人心,毒和光都进得去,赵德胤可成气候。
加入更多虚构的叙事内容,而用偷拍纪录片作为转场的手法令人眼前一亮。
有点粗糙的对金马胃口的作品。
人物无对视,大量固定机位,慢节奏,甚至等同现实时间。穷乡僻壤面貌,有现实的皮囊。魂归故土,有触动;屠牛收尾,有力量。剧情头重脚轻,收尾有力量,也会摔跟头。
既然是冰毒,为什么没表现的更赤裸裸。。。。。性呢?
更加稳定的摄影机 景别更大不少画面把人物放在大远景的山岳丘陵当中 构图更均衡 固定镜头构成的景深也更大 人物和环境地位更平等 室内场景更有摄影的感觉;有些像车站拉客的场景把角色放进了真实环境 采用了长焦半纪实拍摄。两个游离于城镇边缘的人(都住在荒芜的乡下)最终走上了非法道路 在尝到甜味后两人躺在城镇边缘的荒地山坡上吸食 平静的场面迅速急转直下 女主被抓男主逃跑后hi了烧干草 电影切到屠宰场 长镜头宰牛 血腥的命运与平淡的生活一线之隔。同时这也成为了一部拍摄过程中确实有动物被杀害的电影
住在缅甸的人似乎真的可以是很好的电影演员。于是“三妹”看上去就有些格格不入。我甚至觉得“三妹”这个角色在阿公过世时不会像电影里这样哭。电影前半段特别好,我记得缅甸的好多摩的师傅或者三轮车师傅,有时一天接不到一单,身上连零钱都翻不出来。但电影意不在此,节奏缓慢,却依旧仓促。就像在腊戌拍摄,却拍得这事可以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从唱K那场戏开始,就越来越空洞乏味了,一切剧情处于悬空的状态。电影里的ice看起来远比现实幼稚多了。如果导演本身的思考和观察都如此悬空,还不如不要拍这样的风格,拍成好莱坞主旋律看起来也许不那么违和。
角度平凡,叙事不凡
简单深刻~
层次和趣味水平线是有的,所以不讨厌,但从创作手法上,也难以让人敬佩。
真的很一般,试图去说留缅汉人的乡愁困境,但是过碎的叙事让空间较为混乱而且叙事的缓慢和剧本的空洞导致人物形象的仅仅刚刚够展开,不够立体。并且包含的一些小心思更是毫无意义虽说题材很棒,但是二战留缅的汉人和他们现在的困境与贫穷应该是蒋公负责,怪不到现在的政权片子政治上的暧昧性应该会在台以及外国一些电影节非常受喜爱。
2.5。趙德胤真的有變好,但還能更好。角色情感與連貫性、畫面太乾的問題依然有,或許跟偷拍搶拍有關,但這不能當藉口。《南方來信》安老衣那段有點拉進來湊…但湊得還算可以接受。煙的意象,點火。女主角「誘惑」男主角吸毒那場戲。至於殺牛收尾,儘管殘忍得有效,但或許太聰明了點。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题材蛮不错的,感觉整体太粗糙了,前面太拖沓了。
只能说男主和女主的表演还不错,导演的功力还有待提高
纪实是纪实,但结尾好无趣啊。
在缅甸堆起的麦梗解决不了生计,弥留之际惦念着落叶归根,朝着黄土拜了拜便开始投身似有若无的未来憧憬中。最害怕的时候想到的总是家,一遍遍喊着父亲追悔莫及。黄牛等待着被屠宰的命运只是没有想到竟会来得如此之快,贩毒带来的财富却远远不及最终家人烧给他们的纸钱
赵德胤口中的“意外之喜”,看来剪辑真的很重要哈哈。相比起大陆盛行的少数民族和农村题材,赵德胤对缅甸华人生存处境的描绘是独一无二且充满社会学价值的。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这些边缘人都会陷入万劫不复,国族认同问题是这个群体的原罪。被缚住手脚的挣扎最终只能导向更加可悲的沉沦和死亡。
撇开电影的完成度不谈,仅从在小角落生活的人的现状而言,已足够给娇惯的人生一点提醒,哪怕只是一点怜悯也好。
电影并不有趣,我是分三次看完的。其实在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部纪录片,演员和镜头太有实感了,长镜下的表演一气呵成,那份演技确实有点唬人的。电影前半段基本是交代故事背景的,后半段才是正戏。整部电影没有一点背景音乐,加上结尾的屠宰场那段,很压抑的心情。
湾版贾科长+丑版桂纶镁 拍得和纪录片一样 人物对话退回到最原始的自然状态 可是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结尾的宰牛好惊悚 用这个去申奥也过于瞎了吧
人心,毒和光都进得去,赵德胤可成气候。
加入更多虚构的叙事内容,而用偷拍纪录片作为转场的手法令人眼前一亮。
有点粗糙的对金马胃口的作品。
人物无对视,大量固定机位,慢节奏,甚至等同现实时间。穷乡僻壤面貌,有现实的皮囊。魂归故土,有触动;屠牛收尾,有力量。剧情头重脚轻,收尾有力量,也会摔跟头。
既然是冰毒,为什么没表现的更赤裸裸。。。。。性呢?
更加稳定的摄影机 景别更大不少画面把人物放在大远景的山岳丘陵当中 构图更均衡 固定镜头构成的景深也更大 人物和环境地位更平等 室内场景更有摄影的感觉;有些像车站拉客的场景把角色放进了真实环境 采用了长焦半纪实拍摄。两个游离于城镇边缘的人(都住在荒芜的乡下)最终走上了非法道路 在尝到甜味后两人躺在城镇边缘的荒地山坡上吸食 平静的场面迅速急转直下 女主被抓男主逃跑后hi了烧干草 电影切到屠宰场 长镜头宰牛 血腥的命运与平淡的生活一线之隔。同时这也成为了一部拍摄过程中确实有动物被杀害的电影
住在缅甸的人似乎真的可以是很好的电影演员。于是“三妹”看上去就有些格格不入。我甚至觉得“三妹”这个角色在阿公过世时不会像电影里这样哭。电影前半段特别好,我记得缅甸的好多摩的师傅或者三轮车师傅,有时一天接不到一单,身上连零钱都翻不出来。但电影意不在此,节奏缓慢,却依旧仓促。就像在腊戌拍摄,却拍得这事可以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从唱K那场戏开始,就越来越空洞乏味了,一切剧情处于悬空的状态。电影里的ice看起来远比现实幼稚多了。如果导演本身的思考和观察都如此悬空,还不如不要拍这样的风格,拍成好莱坞主旋律看起来也许不那么违和。
角度平凡,叙事不凡
简单深刻~
层次和趣味水平线是有的,所以不讨厌,但从创作手法上,也难以让人敬佩。
真的很一般,试图去说留缅汉人的乡愁困境,但是过碎的叙事让空间较为混乱而且叙事的缓慢和剧本的空洞导致人物形象的仅仅刚刚够展开,不够立体。并且包含的一些小心思更是毫无意义虽说题材很棒,但是二战留缅的汉人和他们现在的困境与贫穷应该是蒋公负责,怪不到现在的政权片子政治上的暧昧性应该会在台以及外国一些电影节非常受喜爱。
2.5。趙德胤真的有變好,但還能更好。角色情感與連貫性、畫面太乾的問題依然有,或許跟偷拍搶拍有關,但這不能當藉口。《南方來信》安老衣那段有點拉進來湊…但湊得還算可以接受。煙的意象,點火。女主角「誘惑」男主角吸毒那場戲。至於殺牛收尾,儘管殘忍得有效,但或許太聰明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