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的电影,但是看到豆瓣评分这么低,我还是友情多加一颗星吧。
情节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有些有趣的,1.打斗场面配上电子摇滚,很好玩;2.都做场面加上类似科技分析的动画,蛮有趣;3.陈家沟讲河南方言,小亲切。
女主角挺好看的。
彭于晏至少在第一部,也不算是反派。
心上人被误杀了,换谁估计也会一时激愤,想要拆平什么沟的。
感觉第一部,除了几个出场几秒钟的洋人,不大尊重中国人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坏人,洋人也不算坏人。
这部电影看完,我觉得第二部上映我还是会去看的。
功夫?
用功夫战胜科技,是功夫片历史上各路英雄的终极梦想,《太极》的故事也包含这个冲突,并借英达的台词说了出来。
杨露蝉和陈家沟众高手代表功夫,机器怪兽特洛伊代表科技,表面上看,确实是功夫胜了,但似乎又和预期相去甚远。
我们的太极宗师没有像东方不败一样徒手接炮弹,也没有像叶问一样拆解手枪,而是知晓了特洛伊的内部结构后,秘密潜入,破坏核心,典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
要不是计划不够周密被察觉,一身功夫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而且最终摧毁特洛伊靠的是炸药,那是中国科技发明,倒像是东方科技与西方科技的直接较量。
功夫的作用,就是打了几个外国杂兵,后者手里拿的是棍棒,“科技含量”一点也不高,且关键时刻还打不过一个外国壮汉,还得靠蒸汽制服他。
蒸汽不也是科学吗?
这么看,简直是科技打败了(外国人的)功夫。
影片偷换了概念,将传统的功夫与科技对抗,偷换为使用功夫的人与使用科技的人之对抗。
胜利,不全靠功夫,也靠智慧甚至科学修养(梁家辉和杨颖的角色都有西式头脑)。
这是年轻一代电影人对功夫片主旨的革新:功夫仍是抗击外侮的有效手段,但已不是必要和唯一的手段,功夫仍然博大精深,但不能指望它解决所有问题。
游戏?
《太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游戏感,确实做得似模似样,景致变幻时浮现出地图标签,是即时战略游戏的风格,打斗时的力学作用分析,颇得一款蜘蛛侠游戏的精髓,主视角奔跑镜头也很有味道。
但太多的说明性文字和图标有时候也很恼人,牵制了不少注意力,叫人不知不觉失去了对打斗动作本身的关注,笔者自认眼力不慢,但还是有几处文字未能读全,很有挫败感。
其实这倒也无伤大雅,但偏偏还有些不伦不类的bug,比如主角闯关拜师,明明输了一关,还能进下一关继续比试,最后随便赢了一局就算全部获胜,也太胡扯,不管红白机、街机、Xbox、Wii还是PC网游都没这么作弊的设定。
我不知道冯德伦和陈国富玩不玩游戏,但本片就像一个看别人玩过很多次游戏,自己从没玩过,更不具有游戏精神的人拍出来的,形式上是做到了极致,但缺乏《超级学校霸王》,《歪小子斯科特》那种纯正的触动。
蒸汽朋克?
《太极》自称中国蒸汽朋克,引来不少质疑。
依笔者看,太容易分辨了!
不用扯叛逆怀旧交织的精神、反乌托邦思想、奇异世界观那些深层次的硬性标准,那太抬举它了。
蒸汽朋克最简单的一点,要以过去的技术实现当代甚至未来的功能。
《飙风战警》的机器蜘蛛能射“激光”,《超凡绅士联盟》的鹦鹉螺号能发“巡航导弹”,《蒸汽男孩》的机器城堡是个自行军火库,《明日世界》的天空飞艇和庞大机器人至今仍未成为现实……而本片的特洛伊就是一架锅炉为动力的大机器,功能包括行进,手工操纵铁爪,还能铺几根铁轨,完全是历史上的19世纪就能实现的。
从造型看,特洛伊更不够蒸汽朋克,大铁罐子包裹着一个大锅炉和一大堆齿轮,不时冒出几缕蒸汽,设计上的剥削味道很重。
咱就不拿正牌蒸汽朋克电影来压他了,单是《海上钢琴师》那大船包裹铁甲的外壳、蒸汽腾腾的锅炉内部,在风味上就丝毫不比它逊色。
难道《海上钢琴师》也是蒸汽朋克?
你若说这是中国特色的蒸汽朋克,要求别太高,我会说蒸汽朋克本就是个老外概念,连模仿都模仿不像就想创新,等于连学拳都学不会就能自创武功,反正我是不信。
“中国特色”的科幻片近年倒是拍了不少,中国观众买过账吗?
白痴!
《太极》属于最适合捧新人的一类电影。
袁晓超是武打冠军,身手没的说,但演技肯定稚嫩。
因此影片早早打出“从白痴到大师”的口号。
既然是个白痴,表情呆滞单一不要紧,性格缺少层次不要紧,做事无理由的一根筋更不要紧,不这样就不叫白痴了。
表演上的软肋被彻底夯实。
杨露蝉的母亲临死前对他说:“你是奇才,你一辈子就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有这句话在,袁晓超表演毫无压力,因为他演的就是自己。
身为国家运动员,他从小就听惯了祖国母亲这么教导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他身上获得了最佳诠释。
PS.《太极》的“两极连映”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两部剧情连贯,上映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第一集结尾放第二集的预告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五亿探长雷洛》全玩遍了,巧的是,后者也是“国庆档期”哦。
文/方聿南
Dr.希鲁鲁克2012-09-27.蒸汽朋克你妹啊!
我家的电热水壶都比你朋克!
咩小花步履不停2012-09-27.一开始看得直想给打两星看完之后想直接扔五星的这种心情你们能理解吗?
看完很开心这种神奇的魔力你们体会得到吗?
这就像听吴莫愁唱歌啊,一开始的时候就像扔臭鸡蛋,现在完全变脑残粉好吗!
人生际遇真是不可测,不可说娱乐至死吧还是罗弘霉素2012-09-30.少林被榨干了,什么太极、武当都多保重吧,后面还有更残暴的导演等着你们呢Oo釩颫蘇孖oO2012-09-28.居然没有闫芳大师?!
没有闫芳大师还敢妄称太极?!
Vance2012-09-27.关键是。。
每个看完从电影院出来的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滑泡2012-10-03.莫文蔚选择和你分手是对的 百世经纶一页书2012-10-01.杨露蝉的后人们,望你们早日起诉这部电影。
局长别开枪是我2012-09-27.抱歉,那个小犄角老是让我想起小龙人,太出戏了。。。
麻油洗姜小石仔2012-12-11.陈式太极拳已经沦陷了~ 梅花螳螂拳 梅花拳 戚家拳 教门内家拳 蛇形拳 禽戏连环拳 象形拳 游身八卦掌 滑拳 猴拳 硬门拳 短打拳 短拳 猿柔伏地拳 意拳 腿拳 锤拳 蔡李佛拳 蔡拳 摔手螳螂拳 截拳道 劈挂通背拳 劈挂拳 擒拿 鹤拳 鹞子长拳 趟子腿 醉拳 儒拳 你们要小心吖!!!!
不是水果宾治武士,是囧小太郎2012-11-27.咱能不能不花五块钱在地摊买个剧本 买个十块的吧 边城不浪2012-11-24.剧情就跟男主角一样二不可测 番茄爱西红柿2012-12-10.在这个节骨眼上,女神动摇了。
私人情感上的创伤让她同时也洞悉了西方文明进步宏大叙事后的霸权本质:原来你丫说修铁路修铁路,最后要闹到拆我房屋毁我祖坟伤我乡亲啊!
于是,还没有深度浸淫西方文明的女神,在由土变洋的半路上转身了,一个尚在转变中的自由主义者在理想幻灭后,果断回头拥抱了民族主义比因2012-11-20.在B站看太极,彭于晏推开倒贴的Angelababy扬长而去时,有条弹幕写【注定一辈子嚼益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对我来说,《太极》绝对是个惊喜,本来,由于种种定式思维,或者偏见的缘故,看这部影片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宣传都不会产生太大兴趣,但是当我看到几张剧照上,齿轮机器的造型,加之听说这是个清末神秘机器的故事,多少又有了兴趣。
国产影片中,聚焦清末的很多,以此背景切入武侠为类型的也很多,在里面又加上国仇家恨的更是多了去了,但是据说伴以“蒸汽朋克”的还是头回听说,何况片名是很传统武侠感的“太极”,与“蒸汽朋克”如何嫁接,确实是提人兴致的事情。
看完《太极》系列两部,感觉片子确实让人感到意外,过去在我的印象中是“花样美男”、“偶像剧”的冯德伦还真有两手,种种cult、现代元素与传统武侠混搭,搞出了挺有意思的电影。
总体看,《太极》是商业电影,也是“作者电影”,否则怎么让导演如此恣意汪洋的在里面尽情挥发自己的趣味,这也造就了这部电影的个性。
应该说,影片混搭的很尽兴,尽兴到有些“失控”,从“蒸汽朋克”风格引入的现代与传统之争就让人眼前一亮,从首部的蒸汽怪物到次部的飞行器、机器人装置,甚至篇末的“人类极限研究所”,都很有味道的将“蒸汽朋克”的感觉表现出来。
但是,这又不是一部完全的“蒸汽朋克”电影,所谓“蒸汽朋克”只是冯德伦玩的一个元素,整部影片的基调还是“俗套”的,传统的,华人与洋人,好人与坏人,甚至最后的找王爷告状都还是传统此类电影的内核。
冯德伦并不打算在深度上创新,只是在“形”的表现形式上个性的发挥,毕竟看一帮中国人挥着刀枪冲锋被火炮轰飞的桥段大家早已经看腻味了,搞出些风格化的妖魔现代化的机器更有趣味。
除此之外,冯德伦还频频采用游戏电玩的过关模式、FPS游戏的第一视角、介绍出场人“穿越”感的介绍方式、跟影片背景有些不搭调的西方或者金属风格配乐等发挥,首部决战扔水果抗敌一段更有意思,当清军将领挥刀猛砍飞来的水果之时,相信不少人都会会心一笑的想到《水果忍者》游戏。
《太极》的种种充满想象力的尝试我很欣赏,这部影片表现着作者的一些诚意,态度可嘉。
但是,影片质量上缺陷依然是明显的,种种有趣桥段下,遮盖不了的还是剧情无趣和表演台词上时不时渗透的幼稚感。
其实,看看《美少女特工队》,也是玩儿“蒸汽朋克”,电游过关,但是整部影片从剧情到造型都卯足劲儿的往另类,往酷了搞,所以整体影片风格比较统一,定位比较清晰,但是全球票房依然低迷,很大程度就在于风格化过重,导演的YY自爽的过头。
而《太极》更别扭一些,它时而严肃,时而搞怪;时而传统,时而现代;时而动漫游戏,时而又玩起了报菜名。
影片宣传上,片名和噱头搞得很传统,似乎是面向全家乐的强档电影,但是其风格又个性化十足,估计走进影院的各种品味和喜好的观众会评价反差巨大。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华谊的勇气,敢于让冯德伦在这部显然票房寄望和定位颇高的电影上尝试自己的风格,或许也是因为影片又有商业定位,让冯德伦又束手束脚,游走于此类题材电影的现代和传统之间,其纠结拧巴程度也算照应了影片的现代与传统之争。
《太极》第二部最后,“火车改道了”给跌宕起伏的剧情留下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而冯德伦也让个人的风格化实验没有直接贯穿整部影片始终,在此类商业片的传统堡垒上,也是改了个道,在外围给观众以些许视觉和风格冲击,让我总感到一丝可惜。
《太极》主演袁晓超是个挺有意思的新人,作为奥运会长拳冠军,整部影片表现也算中规中矩,只是不知道为啥他大部分时间要一副刻意的“王宝强”风格,其实,从他后面“悟道”之后更正常的表演看,小伙子还是有些潜力可挖,不过多半也就一个优秀的动作演员为止。
其实,整部影片的演员发挥空间都是有限的,这方面导演倒是没做太多创新,大部分角色都是模式化的“熟面孔”,各位演员往里面套就成。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倒是演技高下更容易展露,比如梁家辉就在演绎一个很传统的掌门人形象过程中,于细节和气场上展现了自己的表演功力。
《太极》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是也将冯德伦实力上的缺陷展露无遗,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多多,导致影片整体水准也只能是个“还行”的程度。
但是,毕竟,这还算不上一部“烂片”,冯德伦有诚意,还缺沉稳和深度,让影片最终也走入“自爽”境地,但是又瞻前顾后导致风格剧情矛盾,最终又没有“自爽”到“酷”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看,冯导的尝试不太成功,然而,走出这一步我还是要为之击掌,与这两年资本蜂拥而入投机性的赌一把票房的诸多电影相比,这种大胆而有诚意的尝试,总不是错的。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aadbbb15fa75480ce75c360b
第一次写影评。。。
其实吸引我去的是豪华的帅哥美女阵容,至于预告中的:怪咖。
很意外居然是主角,恐怕导演是想打造属于自己捧出来的李连杰吧:)本来期待不高,于是没有买IMAX的,买的是3D。
开映以后,发现意外的超合胃口,里面的细节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是远景的陈家村整个的布置,近景演员的装束,还是各种小音效配的小字幕这种包装,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美国漫画般的过渡环节都很出彩,把这个古装喜剧大片打造得活泼可爱。
打群架是用愤怒的农作物的,将军是爱玩水果忍者的,每个人的招式是有名字注释的,绝招是需要按一个按钮才能有限使用的,高富帅有可能更喜欢金丝猫的。。。。
嘛。。
总之,很rock,很香港mix台湾,很活泼,质量很高:)如果导演不当导演,他应该是个不错的游戏策划
最近走眼过两部影片,一部是看着前面剧照里葛优的头发而心生悲意的让子弹飞,还有一个就是冯德伦的太极了,片子出乎意料的好,倒不是说有多好,但比我想象中要好多了,首先作为一个导演,从烂俗的故事中要英雄崛起绝非易事,冯德伦另辟蹊径,结合了自己从小看的漫画和有戏,重构了电影经典的叙事方式,使得影片立马生动起来。
在观看于乌尔善的刀剑笑时我仍认为在电影中插入游戏画面显得多少有些歪门邪道,油滑得很,现在应该修正一下,贸贸然的割裂的插入游戏画面,才是歪门邪道哗众取宠,太极对这一块的运用就很好,因为他先下大力气做了培养基,就好像周星驰的电影里的无厘头,谁也不会去挑逻辑的错误,就是因为预先做好了培养基。
主角袁晓超,一开始觉得很呆,演员不够灵动,后来发现似乎真的不怎么灵动,不过倒是和人物角色很配,有可能是影片为他量身定做,当然也可能是他的演技大象无形,和角色融为一体也说不定。
冯德伦身上有一种香港电影弥足珍贵的特质尚未失去,就是节奏,整个太极的节奏推进的很好,没有拖沓的东西,基本上保持着不间断的小高潮和好奇点,持续的推动这电影叙述,甚至很爽利,有些说干就干的感觉,这一点和星爷的食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名字叫从零开始,电影的叙述也走了一个默片的开头,随后在经典叙事中不断加入自己的创新,倒是名副其实
冯德伦没说过:“我希望大家忘掉我的样貌,专心看我演戏”。
不过,看来他对自己的帅气也是不上心的。
要不干嘛从风光无限的台前,要转到幕后去拿导筒,做“从零开始”的导演界新人,还得是最不讨好的那一类——帅哥导演。
人说相貌不好,倒霉;其实相貌好了,也累。
美女如冰冰、安琪拉宝贝,时时被怀疑整容,还得当众让记者摸鼻子;帅哥如冯德伦吴彦祖,就算真演好戏、拍好电影,也很容易就能被一句:“切,都是花痴他们长相的小笨蛋们贡献的票房”就抹杀了。
再说艳光易逝,美貌难留。
要想从一式一样的帅哥美女中脱颖而出,还得另辟蹊径,以怪以绝,杀出一条血路。
这可不能怪人民群众小心眼儿羡慕嫉妒恨,只怪你们自己太得天独厚。
《太极》,好看。
虽然不是经典大片式的好看,却透着一股别样的新鲜劲儿。
不管是RPG游戏和电影的混合、水墨元素和工业时代的钢筋水泥的搭配,还是开头那一长段默片式的拍摄手法,都给看惯了黄沙武侠,钢铁爱情和枪花警匪的眼睛带来一个至少可以暂时休息的地儿。
取景地也很美,这次给我们找到了一个烟雾缭绕、有山有水的好地点。
居然会勾起人对于旧日武侠片的联想,比如胡金铨的《侠女》,李安的《卧虎藏龙》。
再一看演职员表,美术指导是叶锦添,摄影师群里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叫做黎耀辉。
这样的一部片子,又水墨又钢铁、又卓别林又宫崎骏,主题曲是硬核说唱,插曲全是RPG风格,最后梁家辉还客串了一把李慕白。
熟悉香港老式功夫片的人看这部片子,可能会更有趣味:武术指导金光闪闪和导演名并列的三个字,是洪金宝,就不用说了。
刘、唐、袁老一代武指之后,最硬的招牌也就是他了。
开场就出现,不久就挂掉的算半个龙套的,是冯克安。
他六七十年代进入刘家良班底做起武师,参演演张彻、刘家良等人的功夫片,之后进了成家班,《太极》里也像老港片一样,在他出境的时候,兢兢业业地打上名字:“冯克安,成家班元老”。
又有一个因为偷学拳法,被砍断手指的大夫,叫梁小龙。
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香港四小龙”的么就是他。
还有一位白发精瘦的爷爷,那是冯淬帆,演过许多开心电影,称“五福星”之一的。
但是比较少人会知道,以前有个大导演叫张彻的,是阳刚电影的开山鼻祖,冯淬帆在他的片子里,也有打过呢。
《太极》村子里守大门的,是熊欣欣,他最为人知的角色应该是李连杰版《黄飞鸿》里的鬼脚七。
在电影里,他最主要的功夫也在脚上,还常常微微歪了头,好像真的把鬼脚七穿越过来了。
最厉害的还是这部讲陈家拳的电影,居然真的把陈家拳的传人找来了。
小伙子也是第一次演电影,演一个卖豆腐的小哥,一番拳来掌往之后还得考验演技地用敬佩和欣赏混合的表情说一句:“你赢了。
”…………冯德伦说他是在赌,看看能不能赌出什么东西,幸好这上集一看,感觉还不错。
打得了架卖得了萌,快得了进也定得了格。
虽然还不能称得上一部很好的武侠片,但很多细节也是可圈可点。
或许片子的主题也是导演对自己的期许:“这个怪咖,将来会成为武林宗师。
”虽然人们提到冯德伦,还是会下意识把他归到“新导演”里面去。
但早已三十而立的他也已经不能说是青年人了。
不知道他的时间还够不够从“怪咖”成长为武林宗师,至少就这部片子而言,是可期待的。
袁晓超、杨颖、彭于晏、冯绍峰、陈思成这一批人,也迟早要取代带着他们演戏的梁家辉、冯淬帆这一批前辈,撑起中国电影未来的样子。
中国的电影想要发展得好,也需要观众多给点耐心,陪着这些新导演和新演员慢慢成长起来。
上次的《搜索》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引来一片口水骂战,无非是大家觉得它还不够好,根本不能体现出中国电影自己的特色。
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呢?
或许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水墨动画片,合拍之前的港片,台湾的风土片?
还是《钢的琴》《孔雀》这样有深刻背景限制的片子?
是宁浩还是张艺谋?
梁朝伟还是黄渤?
或许以后能不能加个冯德伦?
给多点耐心行不行?
说远了。
至少在这部片子里,武打动作是舒展不浮夸的,音乐和情节结合得是好的,笑点还是蛮好笑的,演员是努力的。
至少看过之后,觉得太极的招数放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演绎起来,居然这么美,差点也要像老外一样叹一句:“中国功夫博大精深”了。
最后东印度公司只能用船坚炮利来毁掉被武术保护的小村庄,希望导演和演员们的用心不要毁在观众的成见上。
希望下一部可以看见大帅哥制作人和王羽出场!
(这是私心)。
总结:我还会去电影院看下一部,虽然3D晃得人头昏。
推荐一篇影评by武束衣http://www.douban.com/note/238599147/
文/时漆国内武侠电影,一方面在没落,一方面又在革新。
没落的是传统框架模式下的旧式武侠,革新的是挣脱枷锁后的新式武侠。
与此同时,观众也处于一种极其矛盾的思想状态下,一方面徘徊留恋于传统武侠,另一方面又对稳扎稳打的传统武侠新片反应低迷,如苏照彬的《剑雨》。
这使得原本坚守在传统武侠阵地上的导演望而却步。
软件、硬件的双重缺失下,传统武侠自然稀薄西山。
于是,导演们开始在新式武侠的道路上寻找各式各样的突破口。
先前并不看好冯德伦领军的一干人,前期宣传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口号喊得比谁都响。
这番架势,真怕是干打雷不下雨的货色。
不过在看完影片之后,着实乐了。
一部融合了摇滚、朋克、动漫、游戏的混血式武侠,剧情打到哪编到哪,随性至极。
别的不说,单凭这股活力,就不让人忍心去挑刺了。
纯粹是逗你玩儿的影片,能花这么多心思下去,排场来势汹汹,三部曲起来毫不含糊,就相当难能可贵了。
当今国产电影浸淫在急功近利的思潮下,创作者的态度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严格意义上讲,《太极1:从零开始》并非是一部武侠,这里的“混血”,量掺的太多太杂,不可避免的喧宾夺主,发生了质的变化。
它只是一部借着太极名义的草根英雄养成戏。
如果这都算是武侠的话,那么恭喜梦工厂也会拍武侠了,《功夫熊猫》嘛。
从字幕戏、动画戏开始,影片的风格化就尤为浓烈,以RPG游戏为包装,呈现出诸如地点标记、关卡、BOSS、血条、K.O等五花八门的游戏元素。
每每打斗至酣,均有摇滚搭配,平心而论,还真是相当熨帖呐。
出现的巨型蒸汽拆迁机器,棱角分明,真实度并不比好莱坞的特效差。
这让人联想起《未来警察》、《机器侠》中的机甲,实在是不像话。
当然,片中的这些怪力乱神,都是为了风格化而风格化的,它们的有与没有,都毫无来由。
扎克·施耐德的朋克蒸汽视觉系作品《专扁衰仔》,不也神似么,无非都是逗你玩而已。
袁晓超作为一名新人,冯德伦对他的刻画有些弱,这是影片最明显的短板。
从白痴到大师,这是主题,只是可别真把人塑造成白痴了。
本来一句“什么情况”,是挺有爱的,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招数,就委实苍白无力了。
一部则罢,若是连着三部皆是如此,必定会叫人腻烦。
卖萌只是佐料,而不是主料。
女一号Angelababy,个人觉得塑造得不赖,比万年的花瓶要强许多。
由她耍太极的动作,加入动画标记的字幕说明,算是新颖版的微观解构武侠,固然不若陈可辛的《武侠》那么精细到穴位,但感觉国外观众可能更容易接受冯德伦的视角。
剩下的几个重量级龙套,出场时都有相应的字幕介绍,怀旧的同时也昭示着冯德伦想通过《太极》,对新式武侠下一个全新定义的野心。
一边玩,一边讲故事,大抵整个三部曲的故事容量都仅限于陈家沟的里里外外。
传统的中国功夫一条线,洋人的坚船利炮一条线,究其内核,还是借鉴着黄飞鸿的精髓。
求拳——学拳——用拳,这简易的三步走绝不出其右。
看《太极》千万不能抱着看故事的姿态,本身就图一乐,观众不用那么认真,只要导演认真就行。
当然,若是能像《食神》中的撒尿牛丸一样,既好吃又好玩,那就牛X了。
没事下午换休,去看了一场。
也许是我接受能力太强,还是包容性比较大。
这部片子创新的尝试还是值得称赞的,虽然效果有的比较一般。
想做成魔戒那样的三部曲,可惜在故事叙说上面功力不如外国电影的完整,太刻意为后续铺垫了。
出了男主角外,女主角以及男女配角都很靓丽,看着很刺眼。
挺棒的。
刻意的搞笑挺多,只能怪男主角太丑了吧,实在是阿斗。
看还是可以看看,一些段子还是值得称赞,只是被男主角的丑陋给恶得我没心情描述。
没办法 那些好的场景都有他的身影。。。
和搜索一样,这个名字给人太多期待与预印象了,令人产生了其他遐想,偏偏和电影的风格不合。
因为有一张团购的票即将过期,所以趁着休息,今天下午就去兰生影剧院看了一点钟的太极。
其实对我来说,一点开始的电影,到一点零八分的时候就结束了。
因为客串的舒淇在一点零八分的时候领盒饭退场了。
舒淇真是漂亮。
各种漂亮。
我就是喜欢舒淇。
我可以用各种理由来说明我为什么喜欢舒淇,她的气质,她的容貌,她的演技等等。
但是我也知道不喜欢舒淇的人也会有一万个理由来吐槽她。
那么好吧,我就是喜欢舒淇,没有理由,就是喜欢,你咬我?
其实从电影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部冯德伦拍来好玩的东西。
是的,导演是冯德伦。
好吧。
从荧幕上大大的怪咖两个字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别指望这是一部正经的片子了。
果然,影片不负我望的开始走向了一个。。。
嗯。。。
全新的路线。
是的,游戏化。
我想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同意这句话。
其实我倒不是真觉得游戏化有什么不好。
人物头上的字,建筑地形上的字,很有一种网络游戏的感觉。
以及后来的武功招式的分解示意图甚至3Kits乃至K.O.乃至奇葩主角的HP显示。。。。。。
其实挺好的,有一点新意不是什么错。
错就错在,这实在是一部失败的电影。
我想本来影片是想替陈氏太极扬名的。
可是选的哏实在是太烂了。
一个天生“头上出角”的主角(上海人都知道头上出角不是什么好话),堪比傻根的傻,但又没傻出味道。
和李连杰一样是武术冠军出身,可实在是没有李连杰的利落潇洒。
然后一句“这是啥情况”翻来覆去的说,亲,你以为这是春晚的小品吗?
然后那个陈家村。
好吧,我知道清朝后期是有电报了,可是您在那么一个犄角旮旯的隐世小村庄里也放个邮电局,您真以为大清朝的公共服务建设能有那么普及么?
然后那一村儿的不地道的河南话,然后身为主角的几位陈家村的嫡系,反而都开始说各种港台腔的国语。
那你弄那些河南话干嘛呀?
大腕儿到是不少。
至少是过期的大腕儿不少。
然后脑门上一个个顶着字的就出来了。
这一点导演到是做对了。
因为这帮人也就是个NPC的命,完全没什么亮点。
话说女主小妞倒是长得不错,叫什么来着,嗯,杨颖。
看着眼熟,是不是拍过广告?
小妞确实是既嫩且美。
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全篇的人物设定就是个渣渣,那些个狗屁的感情,完全是为了剧情硬扭的折。
当然不仅仅是女主,包括反一男和女二也都一样。
尤其是反一男。
您不是为了报过不顾男女私情的就回来要振兴大清么,您怎么就说翻脸就翻脸啊,刚刚还为了大清撇了洋妞女二号回国,回头就因为女二号挂了就要灭掉自己从小长大的村子?
您到底是要干大事啊还是要儿女私情啊?
麻烦您先想清楚再出门儿好不好?
再说说女二号,我次嗷,绝对眼前一亮啊,我当时就以为是小泽玛利亚啊有木有,绝对像啊,除了下颌稍稍的方了一点点以外,完全就是小泽玛利亚啊!
然后就木有了。
这是女二号的唯一亮点。
我在想,冯德伦一定是小泽玛利亚的拥趸所以才选了这个女二号的。
梁家辉演的陈长兴的失败就在于,本来应该是一个隐士高人,但是因为剧本没写好,活生生就变成了一个假装高深实际上就是混日子的家伙。
当然,梁家辉的演技还是很好的,范儿还是很足的,可剧本实在太薄弱,梁家辉演技再好也撑不起来。
就拿影片算是大高潮的清军入村来说吧。
陈村长定了几个计策,搞得煞有架势。
第一计以虚击实,开场不错的,好多不知道什么的中草药烧啊烧的弄得满村的烟雾,然后字母说,这个烟雾人吸入以后会迷失方向,严重的会晕眩乃至昏迷,好吧,我就不说你满村的烟雾不分敌我,但实际上影片里一点儿都没体现出来迷失方向感和晕眩啊,而且,烟刚刚冒起来,我还等着你以虚击实呢,你TMD第一计居然就完了,字幕就跳出第二计以阴击阳了,你妹的,偷袭就偷袭呗,整个新名字也没改变啊,而且,我的亲啊,人家清兵那都是火枪啊,你妹的你偷袭的居然都是西瓜,莲子,玉米,鸡蛋。。。。
你想怎么样啊,清兵偷袭了少林寺的伙房吗?
然后第三计,以柔克刚,好吧,太极本来就是以柔克刚的,可你TMD让女主角一个人堵着一排抄家伙的清兵你这就叫以柔克刚?
你这是送菜呢吧亲?
你这是玩儿我呢吧亲?
再然后就是最终计了。
最终计啊,你整点儿像样的啊,最终计居然就是梁家辉陈村长同志一个人肉搏整个清兵团。
我去你妹啊,你有这逆天的实力你还整这么多破计谋干鸡毛啊?!
而且这些破计谋除了一开始的烟雾还有点意思其他根本就是渣渣啊!
再然后我想到了,您村长大人在一开始不是说要好好的请清兵进来,扰敌为上,阻敌为中,杀敌为下么?
您老一出手就是血肉横飞啊有木有?
您到底怎么想的啊?
再然后吧,之前的宣传里还有蒸汽朋克这个看点。
好吧。
英国佬的终极兵器就是一大铁锅啊。
外带俩工程车上的挖掘斗和抓斗。
你丫装两门大炮会死啊?
你丫就算不装大炮你弄一排枪眼也行吧?
完全就是一工程车啊。
除了一上来拆了一个大门拆了一个破屋顶,然后就完全没有用了啊,再然后就让主角和女主给炸掉了啊。。。。。。。
蒸汽朋克你妹啊!!!!
至于后来女主为了救男主要招赘什么的我都不想提了,反正是为了剧情需要,按照这部电影的尿性来看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本来嘛,完全就是不刻画人物内心的,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行了。
然后就是成亲了。
然后就是影片结束了。
结束了啊!
你玩儿我啊!
乱七八糟弄一弄你TMD就结束了啊?!
还没等我骂完,字幕居然倒退回去了,荧幕上一排大字“其实剧尚未终”!
这次我肯定你是玩儿我了啊!
你赤果果的玩儿我啊!
那就继续看吧,看到了英国的大轮船,大轮船上有巨大的大炮。
我心想着这是要大干一场了吧?
你TMD又出字幕了啊!
又TMD结束了!
而且这回是真结束了啊!
然后就出彩蛋了啊!
是下期预告啊!!
滚犊子吧,谁爱看谁看去吧,下集打死老子老子也不看了。
这就是太极1。
我要是老陈家的人,我能咬死小冯。
1、3D效果差强人意;2、“陈家沟”就是个扩建后的“猪笼城寨”;3、从《武侠》起,精美的剧情提示俨然成为剧情提示新语言。
各种玄幻,各种不靠谱,但是很好看啊!
少林被榨干了,什么太极、武当都多保重吧,后面还有更残暴的导演等着你们呢
该叫它" 太极1开始归零 "才对!!!
歪小子斯科特的翻版,那些在屏幕上乱加的字挺烦的,十分90后。但是片子不难看,能耐着性子看完。
原来是个讲强拆的电影,让我想起了《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里的台词:“你有科技,我有神功。”
太极能做出这样画面,情节对国产电影来说实属不易,豆瓣评分偏低了,对国产好片子是要鼓励,4星
这电影,肯定争议
这二逼电影,好有钱的陈家沟,拿食物当武器,这又哪是太极拳,这分明是召唤师技能幽灵疾步嘛。就是妹子挺好看的,虽然演技差了点。
游戏之作。画面,视角还有音乐都挺好的!
好看!
其实抛开电影的反智主题,其娱乐性还是很不错的
耳目一新的感觉,很赞。
喜欢梁小龙。最讨厌男主说“什么情况”
挺好,旁白有新意
落差真大啊,反派真弱啊,非得扯长了干嘛,挑衅魔戒?蒸汽朋克就搞到底一点不行么……
这不是动作片这是喜剧片。
我还是保持中立吧 这片 其实 说烂也烂 说好看也就一般的电影 也不是一部让人大骂特骂的片 让你们赞去让你们骂去 我还是等看下一集吧
绝对的喜剧片,不到一百分钟的电影如同在玩一个RPG游戏,默片、动画、不搭调的朋克音乐,硬是把老套的故事整出了新意。期待看下集呵~~
还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