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格洛莉亚
Àma Gloria,小嫉妒(台)
导演:玛丽·阿玛苏克里
主演:露易斯·毛若伊-潘扎尼,伊尔卡·莫伦诺·泽戈,阿布纳拉·戈麦斯·瓦雷拉,弗雷迪·戈麦斯·塔瓦雷斯,阿诺·雷博蒂尼,多明戈斯·博格斯·艾尔梅达,马克·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佛得角克里奥尔语年份:2023
简介:克莱奥只有六岁,她疯狂地喜欢上了一直抚养自己的保姆格洛丽亚。但格洛丽亚必须紧急返回佛得角,到她的孩子们身边。在她离开之前,克莱奥要求她遵守一个承诺:尽快再见到她。于是格洛丽亚邀请她到去自己的岛上,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夏天。详细 >
#SIFF26# 大人都学不会拥有和告别,小孩子又怎么会知道呢?整部电影都是平淡的叙事,不管是在巴黎还是在小岛,生活继续,有婴儿新生,有少年叛逆玩闹,有房子要建,有作业要写,只有Cleo和Gloria在盛夏中迎来离别。再次感慨这种生活细节和情感细腻的表达,平铺直述,但也足够强烈。
*SIFF/虽然情感投射对象不一样,但也曾彻底经历过Cléo的情感,眼泪大把大把砸下来。Gloria是照顾她长大的人,似母亲似友人。Cléo嫉妒新生儿的出现夺走了Gloria大部分的注意力,和Gloria终要分离的焦虑时刻尾随着她。离开巴黎之后她发现Gloria在自己的家乡有完整的一套生活方式,她的世界并非只剩小小一个Cléo。想成为之于某人的独特存在的占有欲,害怕分离之后相互遗忘就连摇篮曲都非她独有。Cléo跳下海的时候切成海中寻鲸的漫画,像她尿床那晚做的恶梦,怎么也握不住Gloria的手。她戴着Gloria送的鲸鱼挂坠离开,互相承诺会记住彼此的爱和分别后要继续开心地活着。扎人又温暖的告别片,湛蓝画面配着Mes yeux dans ton regard,出了影院还想哭。
#Cannes2023-2 本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小女孩的选角,可爱稚气我见犹怜,而不足之处正是剧本的匠气让儿童的某些行为逻辑充满设计感,反而削弱了角色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真挚质感。选择移民保姆的题材,却把焦点完全放在亲情关系上,几乎毫不处理社会背景、政治因素、全球化阶级差异等等,让影片纯净且单薄。自《晒后假日》之后,导演双周找到了自己最爱的路子:亲子假日。
鲸鱼是母系社会。小女主的母亲去世时太早,那时太小从未明白,在保姆母亲的墓前,她才真正为自己的母亲而哭。母系社会里,出身种族的隔阂都不是很重要,母亲们互相帮忙抚养孩子,让母爱缺失的孩子,能在梦里,油画般的洋流里,记起被拥抱和抛飞的欢笑,想象到佛得角的火山,如同孕育生命的源头。情感要先领会,才会到学会告别这一步。但时间总是有限的,爱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嫉妒和爱一样原始,当更小的孩子在族群里出现,分走母亲的关照,年长一点的小鲸鱼们,相聚在悬崖边,纵身投入大海之中,从此就是独自的漂流了,从岛屿离去,泪水汇入浪潮,只一个短暂的回眸就出发。
2023PYIFF//塞缪尔和克莱奥的共生性很有意思,还从中窥见了一些女性叙事,看的时候总想起《爸妈不在家》,结尾泪奔。
非常标准的在平均水准线上的法国电影,讲的是分离焦虑,导演在处理孩童的恶念时非常自然妥帖,而隐在故事背后浅浅的女性主义也是亮点。这是一部让人很舒适的电影。小女孩表演非常好,那种高强度的依恋感让我这种妈妈观众无法抵挡,结尾也是泪洒现场。
好像第一次学习到了如何我爱你。BGM很有代入感,仿佛陷入穿插的动画之中,在虚实间摇摆。爱哭鬼再一次不争气的哭了~ 「上海电影节第一场」
平遥目前最佳。这是一个真实地流淌的故事,没有任何造作的成分。两个个体和家庭短暂地产生了无比亲密的联系然后又分离。好喜欢动画的表达,那是孩子的视角和理解。我们以为共享悲伤和欢笑就可以成为一家人,但其实有太多东西横亘在爱中间。片尾曲是关于爱情的,但是人类的爱和亲密是共通的,从来不区分类别。而告别也不是结束。
不要再用孩子来做正确的道具啦
成长和告别实在是忧伤的
5/5 4:3画幅小到最多只能装下两张脸,喜怒哀乐愁全部“贴脸开大”,把Cleo和Gloria母性依恋贴给你,把Gloria对Cleo的爱贴给你,把彼此的离愁别绪和成长贴给你,之后你被温暖疗愈。竟然只有3k多人看过,遗憾。
近乎特写的镜头是如此黏腻,拉近我们与人物的距离去洞察爱的实质。对爱的占有意味着害怕离别,所以会催生很多微妙的恶意,电影以细腻的语言讲述着关于离别的疼痛,但剧作还是太克制了些,所以陷入了一定的平庸。喜欢动画的段落,轻柔且梦幻,填补着爱最柔软的那部分
也许是在平遥影展最大的惊喜。文本简约有力,叙事娴熟流畅,情感充沛丰满,这才是真正的电影,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电影,才会爱电影。
童年是脆弱跟敏感
结尾还是没忍住煽情的本能而使得视角稍微被打乱了一下下 大多数时候都还是在努力地去建立起观众跟随人物的连接关系 踏踏实实地塑造人物其实真蛮有效的
你怎能抗拒一个洋娃娃如此纯真的演出,故事看上去平平淡淡,但情绪一直在积蓄,直至最后揭开伤痕,袒露心扉,令人动情。
一般
《亲爱的格洛丽亚》非常非常简单的故事,充沛浓烈的情感,以一个法国小孩的视角,讲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伟大的“母爱”。用“分别”的代价换来了成长。大量的特写,插入动画,小戏精表演最后一镜非常克制的回眸。
#7thPYIFF 截至目前最喜欢的一部片子,儿童视角,简笔画动画穿插,好想让我们可以回归孩童的纯真
没有太多情节起伏,就是通过孩子的视角展示了某个暑假的生活片段,有相似经历的人可能会感同身受。我却再次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养小孩——因为是小女孩视角,又被放置于陌生环境,我全程不时会陷入害怕她出事的恐慌情绪,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占有欲”。相比某些电影,真心感谢导演的温柔,但现实中仍不建议将孩子寄养在别人那儿,哪怕是一阵子——这届大人不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