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主线很简单,就是两个主角相遇,恋爱,远离,复合,因“现实原因”一方去世,另一方觉得是自己的错补偿一方妈妈,最后妈妈也因为那个“现实原因”引发的连锁反应即将去世。
简单概括就是这样。
浩辅看到自己的健身教练龙太高中辍学,但为了给妈妈看病努力赚钱努力活着的样子,漂亮的外表,开朗的性格都足以让他被龙太吸引。
但我不大理解的是龙太的情感,是因为浩辅对他好吗?
觉得浩辅是个有魅力的男性,与他日常相处,好感渐渐地上升到了爱?
龙太和浩辅发展关系后不久,龙太就提出了分开,他吐露自己很久之前就在做鸭来赚取妈妈的医药费,而与浩辅在一起后,他发现自己做不到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想断了。
两人就此分开。
浩辅自龙太离开后,不愿意接受,甚至为了见他,去网站上找到龙太买下他。
见面后,浩辅提出,他每月会给龙太20万日元,除此之外还不够的部分需要龙太打工努力凑上。
最后龙太答应了。
故事还在继续发展,二人和谐的相处暗藏辛酸,当龙太在外面打着不知道第几份工甚至累得在沙发上睡着的时候,浩辅仍旧游刃有余,在空无一人的大房子里惬意的喝着咖啡。
甚至后面嘴上轻飘飘地说一句“我们一起努力吧”还让本就负担很重的龙太背上了车贷。
看到这,就已经意识到title在说什么了。
20万日元,表面看上去是龙太每月平白拿到了一笔钱,但是为了和浩辅在一起,龙太放弃了太多太多,金钱、时间、甚至是生命。
而浩辅为了这段关系又付出了什么呢,他仍旧和以往一样,做着体面的工作,下班后和朋友们吃饭唠嗑,而且与朋友相处时都没有提及龙太。
说实话,浩辅做的这份工作,他能没有人脉资源吗?
龙太外形条件这么出色,浩辅如果真心为龙太着想,会想不到龙太是个好苗子吗?
他不想而已。
20万日元根本无法解决龙太的困境,反而给他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龙太过劳死后,浩辅非常愧疚,觉得是自己害了龙太,于是开始想办法补偿龙太妈妈,比如时不时去看望她,买慰问品,还让龙太妈妈收下了生活费,之后甚至提出让龙太妈妈搬来和自己一起住,龙太妈妈当然没有答应。
因为长期腰疼,发展成了癌,龙太妈妈住了院,时日不多了。
知道这件事的浩辅开始自责,觉得都是自己的错,龙太因为自己的任性过劳而死,导致妈妈没人照顾,自己也没发现她腰痛。
一件事的连锁反应。
虽然前面一直在批判浩辅,但其实,浩辅没有义务去为龙太做些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他的困境,更不用说他妈妈。
一切都是个人的选择。
说到浩辅做这些事的动机,我觉得应该和他小时候缺爱有关,他看到龙太和妈妈和谐的关系,应该是羡慕也渴望的。
前面就说过,浩辅之所以被龙太吸引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到龙太为了妈妈而努力的样子。
他渴望亲情也渴望被爱,而他在龙太妈妈和龙太身上得到了满足,所以他才不愿意放手吧。
看到龙太的阴暗面,说实话,我期待过,是不是会看到浩辅的阴暗面,但没有。
或者说,他的那些わがまま就已经是他的阴暗面了。
为什么说所有人都是利己主义呢?
比如浩辅,他为了满足自己,任性地想让龙太陪伴在自己身边,劝他别做鸭了,和自己一起努力,正常生活吧;不想让自己和龙太「一起努力」的约定成为过去,不想当做没有发生过一样,任性地请求龙太妈妈收下自己每月给出的生活费。
再比如龙太,龙太为什么明知道以后的生活会变得非常艰难还是选择了和浩辅在一起?
因为他也觉得做鸭不好,想要活的正常一点、充实一点。
前面他也说过,总有一天不想再做深夜打工,想靠专职健身教练的工作生活下去。
就算每天打工很累,但可以看出,他还是很喜欢现状,每天都心怀希望地努力活着。
龙太妈妈说过,龙太认为浩辅拯救了他,他也在为自己而活。
又比如龙太妈妈,浩辅和自己明明没有关系,知道这样不对,不该太麻烦对方,但她仍旧享受着浩辅给她带来的便利,享受着他付出的爱。
在这段关系里,他们每个人得到了满足,也满足了别人,就像龙太妈妈反驳浩辅说自己不懂爱时说的那样,「只要我们觉得你在爱我们就足够了」,有些时候,一件事怎么样,还要看对方是怎样一个感受。
是利己主义,也是个双向救赎的故事。
好像在消费主义盛行、又经济起起伏伏伏的现代社会,钱的多少是不是就等于爱的分量之类过于现实的问题常跟情感话题一起出现,就连相熟的朋友都时而来一句“别人给我钱我就觉得对方很爱我这是不是太病态了”,而从未体验过这种好事的我也只能翻着白眼打个问号回复。
而身为男性好像又和女性不太一致,在普世角度下,男性就好像天然地处在“消费者”的位置上,世间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都是穷小子的铠甲,而不能成为“消费者”、又不能成为“商品”,好像天生就注定着失败。
结果导致我看《利己主义》的时候双向代入,五味杂陈。
主视角的齐藤浩辅是个时尚编辑,虽然片中的形态显然是把事业做出了一副名堂,置换到国内似乎就是Gabrielle或是熊小默,在聊到健身的时候会被同行友人吐槽“你既然有钱就去找个私教呗”,上班就是对着模特点点头给意见,似乎理应游戏人间。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他只能给贫困潦倒的对象月供10万日元(HKIFF看到的时候马上心里打了一下算盘才折合6千人民币),后半程看余额的时候卡里也只有98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5万不到),有一项47万日元(约2.3万人民币)的支出不知道是买那件意大利制的衣服、还是车的分期、又或者单纯交房租……这样的流水就不禁让我想到国内文娱行业年轻人普遍的拼家底现状,知名电视台的实习需要贴钱送礼,如果父母交不起大城市的押二付一还得套信用卡或网贷,对着一群年入几百万的受众来做一份月入几千的工作……权当中日环境大同小异,在这种苦中作乐的环境下,似乎光鲜亮丽之下确实也只是“还过得去”。
而他遇到的中村龙太则有如《爱很美味》里的陆斌一样(连职业都一样),是白领眼中恰好完美的都市便利商品:外观白皙帅气,拥有着不用带美瞳也美得清澈的浅色眼睛(放到解读《小美人鱼》真人版把黑人下放到海底世界的众多影视UP眼里,或许是在暗示冲绳问题),被穷养成一副健壮身体的好胚子,还不必忧心对方看不看得上自己——拿着钱似乎就能买到穷人的心,因为自己也确实是正在索取着未来去换得现在的光鲜亮丽。
而这就很微妙地变成了利益问题,而不是信任问题,自保心态油然而生——我们通过浩辅的视角,看到的是一个自己找上门的钓系美男子,尽管自己每次都会如同准则一般施以小恩小惠,用寿司或羊羹去换得一种看似不可靠的情感以外的保障。
如果把对方看作完全的商品,似乎10万日元好像也不是余额问题,而是信任问题——如果直接梭哈90万下去会怎样?
如果不梭哈90万、像交房租一样梭哈45万或者30万又或者因为读音相近而听译失误的20万呢?
好像在冲动决定的时候,施与多少都是信任问题,并不需要去考虑对方需要什么,只是在考虑自己的工资或存款有多少比例可以去拿去投资感情这门营生。
浩辅算是赌赢了,虽然可能在暗自思考的时候,也会怀疑龙太是不是还是在默默做鸭,把自己当做能拿到工资的常客之一,但无疑在片中视角里,通过月供10万日元+a,还是买到了一种信任关系——不必去认真考虑无底洞究竟有多深,日本有全民医疗,可能治脊椎也不必打很多颗一颗就折合20万日元的钉子,未来会通过这每个月的10万日元越来越好,虽然也没什么实质上的社会保障(婚姻制度)。
所以,或多或少才会在认为自己安稳登顶之际,却迎来商品暴雷崩盘的时候如此崩溃吧,也会想要继续加入投资(虽然也是获得了母亲代替品的收益),但更多还是在意沉没成本的心理,与其说是觉得需要善终,不如说是为了让自己稍微能继续通过买卖关系来获得安慰。
所以龙太妈妈作为人、而非商品,在最后回复浩辅的那句话才如此珍贵。
我们需要如何去定义爱的多少、又或者怎么样才算是真的爱呢?
在怀疑这点的同时,听见了被自己视为商品的活生生的人的回答——“如果能感受到被施与的话,那就等同于被爱”,才会突然认真地思考对方的感受。
虽然龙太这个角色因为宫泽冰鱼的精致和“生涩”显得有些“假惺惺”、“钓系”,但在最终的虚构作品里的视角里,确实是在认真努力地干体面的、能堂堂正正说出口的劳力活,去弥补或许不现实的、也或许不适合自己的、自己的选择。
如果将这个故事完全当做是高山真的自传,那其实,对于龙太视角的描绘便是高山真自己的补全吧,还是要定义爱确实的存在,而去肯定爱,而不是一味地从现实角度去猜忌、怀疑,无论是怀疑对方,还是怀疑自己。
因为付出或接纳,在像是都为了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关系之间,确实并没有多或少可言。
而接纳这种“丑陋”,或许才是真的前进一步。
如果性工作者也成为一种平常的职业,是否主角之间的选择就不必那么难两全?
但把故事的结尾归于亲情的本作显然并非是要去批判所谓社会规则的腐朽,这个问题放在这里,似乎更多地是在说:同性恋和性工作者在普世的角度下,其实都差不多低贱。
而如何去解决这自怨自艾的心理问题,确实最自保、最利己主义的方式还是——学会自我定义爱,并去肯定爱。
浩辅:“我喜欢你,我理解你为妈妈而工作,我包养你!
如果还不够,我们在做其他工作,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放弃。
”这是多爱一个人才能说出的话,做出的事!
龙太答应了浩辅,小两口的幸福且辛苦的日子,日复一日的过着,龙太突如其来的离世,让我太意外了。
浩辅代替龙太,继续照顾妈妈,生活也依旧继续着。
男朋友妈妈住院后,浩辅推妈妈出来溜达,妈妈说:我很喜欢你,我想你也爱着龙太和我吧。
浩辅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妈妈说:你不需要明白,因为我们认为那就是爱。
❤️❤️❤️我习惯了用名牌华服包裹自己,遇见他才学会脱掉盔甲。
他习惯了赤裸流连在别人床榻,遇见我才懂得穿上自尊。
送他的牛仔服明明不合身,睡他的床榻明明最难眠,他却是拯救我的天使,我也是他拾起来的硬币。
你没有会错意,对你们都付出了爱,因为爱有利己主义,所以爱你们我才能获利,才能从地狱获得阳光。
ps:部分来自豆瓣
虽然一早被b站透露了这是个be的结局所以一直没有鼓起勇气去看。
打开了看后,就算两个人前面甜甜的恋爱也仿佛蒙了一层灰色的纱。
淡淡的伤感缭绕不去。
龙太死的时候,我也跟着眼睛湿润。
但是慢慢的也有点走出。
看到评论里说找铃木亮平来演大姐,笑死。
就是一个这样外表粗犷的人诠释起这样细腻的感情才更有反差,更显动容吧,反而宫泽冰鱼太漂亮了他很适合这样的剧本,还有什么比年轻的美人逝去更让人怀念呢?
第二段哭点就是亮平来找妈妈,给妈妈钱,并解释为什么要给钱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到最后,亮平感受到了妈妈的需要应该也能达成与自己的和解吧?
毕竟这也是双向选择的,成年人是无法勉强另一个人的。
想离开的人不需要挽留。
人其实是会变得,像我现在更注重取悦自己,不想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在自己开心的前提下才会去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
所以双向奔赴才那么可贵。
生肉硬啃完,第一感触铃木亮平演技了得!
脸上流露的小表情,形体小动作,表演浑然一体,不着痕迹,铃木的演绎真的打动人心,比如浩辅打电话约龙太去看海,到妈妈接电话时表情语气的自然转换,听到噩耗后的瞬间哽咽,眼里泪光闪现,还有龙太葬礼上,跪在地上几次起身不成,肩部的身体的颤动…这些镜头,表达的细致入微,让我立刻感同身受,凄然泪下,演技真的好厉害!
相比之下,宫泽冰鱼,感情表达层次稍显简单,凭此片获得亚洲电影最佳男配,还是差强人意。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电影,对利己主义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足够引起思考,激发讨论。
前半段,俩人的互动看着非常舒服,有化学反应,氛围也好,可以说赏心悦目,没想太多,当做bl爱情爽剧看着,结果突然龙太累死了!
龙太的死给我冲击太大了!
以至于后面浩辅的深情,照顾妈妈,跟父亲和解…影片用了一半的篇幅,呈现浩辅的自责,忏悔,补偿和自我救赎,我一直被悲伤笼罩着走不出来,竟然没有被这些感动。
由于这是来自于的真实故事,作者深刻反省的利己主义究竟为何物?
于是,再次复盘前半段两人的相处,感觉就不一样了,然后一点点把浩辅藏在温暖爱情下的自私,拖了出来…其实,浩辅爱龙太,对他提的要求,看似是对龙太好,但归根结底为了满足自己情感的舒服愉悦,为了完全占有他,就是精致利己的表现。
爱一个人,把自己最好的,最想要的,都想给对方,我们称之为深爱,龙太爱浩辅吗?
爱!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钱,是母子两人的生存和母亲癌症治疗的高额药费,但为了爱情,他放弃了来钱容易且快的,选择了去做挣得少下苦力的,龙太等于为了爱情,搭上了自己和母亲的命,这不是真爱是啥?!
反观浩辅,时尚编辑,中产阶级,对他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面子,人脉资源,还有就是钱。
在跟龙太的这段感情中,面子损失了吗?
没有!
电影里没看到他把龙太介绍给他的朋友,家人,俩人的爱情完全是没人注视的地下情,在浩辅潜意识里,还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虽然龙太不做鸭了,但俩人阶层学历身份还是有沟壑,在时尚圈同性恋没啥,反而是有个性的象征,可能浩辅觉得找了个底层男朋友会被朋友们歧视吧,影片里没看到有主动破解的意愿,这段关系没有走向光明正大的趋势,长期来看,无人注视的地下情,终究会因为违背了爱情的坦诚而没有好结果。
浩辅是有人脉资源的,我耿耿于怀的不是龙太死了,而是活活累死的,真不能接受,导演为了点题,太狠了!
浩辅为啥不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人脉眼光,培养下龙太,做点别的能做的工作,时尚圈学历是必要条件吗?
龙太身形好,相貌出众,又年轻,不就是时尚界需要的吗?
可惜影片里,也没看到浩辅有半点这种念头,当龙太搬砖后跟浩辅约会,每次坐在沙发上精疲力尽睡着了,我看着都好可怜,而所谓深爱着他的恋人在干嘛?
就只会一边爱意满满抚摸龙太盛世美颜,一边美滋滋…难道不心疼恋人吗?
这特么是爱吗?
是占有后的满足感吧?
浩辅是有些钱的,为了让龙太放弃赚快钱的龌龊职业,而补贴20万给龙太生活,20万元不算太少,但对需要支付母亲高额治疗费的龙太来说,作用聊胜于无,而对浩辅来说,不影响生活质量的钱而已,明知道龙太做鸭就是极度缺钱,给这点,还自我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哎!
为了配上这段爱情,底层的龙太做了最大的妥协,把母子两人的命都搭上了,而浩辅牺牲了什么?
面子,人脉,钱都没啥损失,只是付出了最不值钱的荷尔蒙。
为了这份爱情,一个是在不伤筋不动骨的基础上拿点包养费,另一方是拿命来赌。
龙太死前最后一次约会,临走前,龙太很认真的问浩辅,你喜欢我吗?
他已经精疲力竭了,但靠着相信对方是真爱自己的信念,在苦苦地撑下去[流泪] 至于浩辅在龙太死后坚持照顾龙太妈妈,也是因为对龙太的眷恋和心安。
知道龙太被累死的,浩辅非常自责内疚,因为他是有责任的,龙太妈妈体弱多病没有经济来源,龙太是家里的顶梁柱,龙太一死,家就完了,浩辅照顾龙太妈妈,一方面弥补自己的愧疚和对龙太的不舍,一方面龙太妈妈的善良慈祥,让浩辅找回了失去多年的母爱,这个举动可以让自己心里稍微好过一些,是补偿,是对自己的救赎,而不是什么人间大爱。
龙太被累死,确实对我冲击太大了,哪怕换个死法,我都理解不了导演通篇阐述的利己主义。
龙太身不由己选择做鸭,好皮囊加上好技术,但内心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遇到了浩辅,不嫌弃他的过往,对他用情至深的高富帅,劝他从良,愿意补偿部分钱给他贴补家用,为了回馈这份爱,龙太心甘情愿的下着苦力,这何尝不是一种利己主义的表现?
只是他为一己之私而耗尽了自己,所以最后的结局是冥冥中注定的… 所以啊,跨阶级的爱情,就不要想了,不能被注视的爱情就不要谈了,为了那点爱情自毁前途的事就不要做了,人得先利己才能爱人,不然会累死的。
看到男主的社交觉得略尬又不失真,比如第一次见面就讲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成长经历还有家庭状况,不合适吧hh看来我是有些社交恐惧症的。
评分有一小半是给演员的吧。
之所以觉得尬,是因为觉得关系不真实,有性吸引力,但经济与学识都不同,想到新鲜感过后就觉得尴尬,觉得真实是因为确实描写了交往过程中的钱与性。
现实一点看,男主这是请了私教外加特殊服务吗?
每次都是健身完回家做,尬hh看到男主突然表白自己是男妓要结束关系,因为无法专心于工作,让片子内涵上升到另一个维度,这让主题从有点尴尬的纯爱或者霸道总裁走向了更现实的一面,让主角变得更立体了。
对于男妓的描写,<老水仙>里也看到了性与爱的分离的描写,日本的性文化还是很开放的,特别是对于性工作者的情感处理。
不过男主得知性伴侣是男妓后第一时间不是检测吗hh影片开始讲述男主卖的时候的角色多面性,从进门的冷面到进门后的假装害羞,很专业呢hh看到有人对于10角色的意外,觉得对于同性的认知还是很刻板印象的。
一个月200000日元,10000元?
有点少吧hh sorry我有点何不食肉糜。
当男主提出一个月10000包养时,一边会觉得有点少吧,一边又觉得虽然赚得少点但更稳定更安全了...我...hhh还一边觉得这样的关系不能长久吧,如果关系不对等,激情退去都是鸡毛,虽然如此,但即使关系对等经济独立,也未必能长久。
影片还缺少对男主工作的描写,能做时尚编辑,在职场中混的人,工作中的干练老成与精明算计应该是了熟于心的。
男主和妈妈个头相差这么大?
选角不合适吧?
生物学上是亲生的吗?
很日系,道歉文化很多。
虽然到了这个年纪经常会听闻身边有人离世,但电影里这么写,我更愿意看日常琐碎。
“我根本不知道爱为何物”“不知道也没关系,毕竟我们觉得那是爱,这就足够了”片名为利己主义,利己主义经常是否定爱的,只有情感的需求与互利共赢,时常的自我感动。
就像我妈常把爱挂嘴边,我时常心里排斥,觉得儿女情长过于小爱。
但利己主义对于爱的否定,也有些妄自菲薄。
男主初次拜访带回家的菜,都快到人家家里人都死完了才吃,没坏吗?
很接地气的一部同性电影,和以往那种耽美电影不同,这部的电影镜头就是直面现实,没有什么阳光滤镜的加持,一开始就冲击到我。
铃木亮平这部应该可以冲一冲奖,动作和语调完全就是gay(演变态假面的身材就是应该拍床戏嘛)。
有一些评论说,他既然是时尚编辑,难道不能介绍点零工给宫泽冰鱼吗,后来想想似乎在日本,卖体力的工作其实比摄影助手之类的时薪要高的(还有说介绍他去当模特的,好吧如果当模特很容易的话)铃木亮平无疑是爱宫泽冰鱼的,冰鱼的死也让他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要担负起冰鱼妈妈的生活,他以为他所做的是赎罪,是自我满足,但冰雨妈妈说,这种感情,我们称之为爱。
——————————————————又想到一件事,不是都说日本医保制度好吗?
支付到一定上限后封顶,之后全部由厚生省出,冰鱼一个月白拿20万,加上打工起码15万,合计35万,怎么算都应该够吧?
希望有懂日本医疗制度的人来指点一下
*更新2024年主演的见面内容在后面*#HKIFF47 第6⃣️场没想到电影节之旅结束之前还给我蹲到一场日本导演的映后!
我又是第一个提问(真的很爱干这种事),签名也get到了,圆满完成任务!
与片名《利己主义》的印象不同,这竟然是一部温情片。
而且关于这部片的宣传中也从未提到,它不仅仅是讲同性爱情,其实也讲到了亲情。
不知道什么是爱的时尚编辑,在遇到了爱情后,又收获了亲情。
而他之所以能得到他人的爱,皆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爱。
即使他声称不懂爱,只是出于自己的任性,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别人。
明明看起来更像是利他,片名却偏偏是《利己主义》。
一开始我还觉得难以理解,反复琢磨那句“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
”“这样就足够了。
”终于联想到了其他的作品,《继母与女儿的蓝调》里有过类似的表达:“你想把你想要的东西都给我,这种感情,大家将它称之为爱。
”即使做一些以自己为出发点、看似自我感动的事情,其实也能够在他人之间传递感情。
挺好的不是吗。
男主角所缺失的,终在延伸的关系中得到救赎和修补。
这样就够了。
再次要赞爆铃木亮平的演技,真的太有意思了!
俏皮的小表情、有故事的眼神、放在胸口的手势、自恋地演唱、细致地画眉,都逗得观众哄堂大笑。
还有跟基友们的闲聊,据说都是自由发挥,台词真的自然又幽默。
“你好歹也努力一下。
”“我努力了呀,我真的很努力了,就是忍不住。
”“你忍得住,你不就忍住了‘不吃’吗。
”“不是呀,你看那个薄饼明明就放在眼前,不知道怎么就不见了。
”“就是抛物线一样落到嘴巴里不见了呀。
”和宫泽冰鱼之间意外的很有化学反应,两个人都很会演,每当看见恋人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你这是什么意思?
买东西的回礼?
”“不是的。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斋藤先生真是魅力十足。
”看到天桥这段大家都被甜笑了。
还要感谢导演拍了很多亮平的后脑勺、脖子、尖耳朵。
就算看不见表情,也完全不影响传递情绪,真的很棒。
总体而言是一部后劲很足的电影,总觉得没看够,又意难平。
映后氛围很欢乐。
结束后还有几名男影迷拿着原作小说给导演签名,早知道我也应该买的……不过还好我签的早,据说后来都在外面排长队签名了…最后灵魂发问: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铃木亮平!
#亚洲电影巡回放映-第17届亚洲电影大奖-精选电影《爱很自私》松永大司、铃木亮平、宫泽冰鱼影人见面没想到居然实现了去年随便许下的一个愿望!
去年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因为电影的后劲实在太大了,就让人特别想见见主演铃木亮平。
但是这部片本来就是2022年的,已经上映很久,从来没想过会有机会在香港再看到它返场!
而且!
这次它居然还带来了铃木亮平!
从前年开始变得很喜欢他,觉得演技看着非常舒服,而且有种优雅的气质。
算了算也看过23部他的戏了,索性还是比较劳模,多拍多看。
上次看完后很认真地结合导演的一些回应写了影评,这次听完分享后,发现跟之前的理解基本大差不差,没有特别想补充的了。
所以影评的内容欢迎看回之前的。
开始前先闲聊了一会。
亮平说昨晚第一次吃了火锅,那么多调料就已经把他给搞不会了。
还第一次吃了牛蛙,感觉甚至比河豚还好吃。
进入问答环节,问到导演演员是如何思考去拍摄作品和扮演角色的。
亮平原本只知道🏳️🌈这个词但不太了解,这次要演这个角色,他先是做了一些research,但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所以又接触了很多这个群体,去了解他们如何聊天,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花很多时间跟他们待在一起,这样去学习角色塑造。
宫泽冰鱼此前演过一部同类型的《His》,但他觉得自己的表现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接到这个offer,他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磨练自己,而且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是gay,他也因此跟他接触的时间更多了。
导演则是在疫情期间,想为疫情下失去了许多、感到孤独的人们创作,碰巧遇上制作拍摄这部片的机会,才能拍出这样让人有共鸣的电影。
有人问到这部戏中主角浩辅的爱到底是大爱还是自私。
导演笑言香港观众的问题都很尖锐,他的解读与龙太母亲的“只要我们认为是爱,那就是爱”一致,认为爱与自私是并行的。
亮平讲了他对浩辅这个角色的理解。
他在演的过程中也经常在疑惑,浩辅有没有可能是把他早年失去妈妈的这种遗憾投射到了龙太身上,他对龙太的感情真的是爱吗,还是对他妈妈的赎罪?
甚至在龙太死后又把这种感情投射到龙太妈妈身上。
而且对方是否是被他逼迫着接受他的爱,他们真的有感受到爱吗。
他一直无法确定。
但是到了故事结尾,龙太妈妈对他说了不要离开我,他觉得那就是爱传达到了吧。
他认为只要是爱,当中必然有自私的部分。
当两人的Ego碰撞时,就会擦出爱的火花。
总觉得亮平讲这一段的时候眼睛都有点泛泪光。
后来我一直顾着观察铃木亮平手里的奖杯,忘了还问了些什么了…没问几个问题,主持人就说时间差不多要合照了。
亮平一激灵:这么快?
导演说:再问一个短点的吧!
然后又问了一个拍什么场景印象比较深。
就讲到浩辅要给钱龙太妈妈,龙太妈妈不收这一段。
两人一来一回真的演的很好,阿川佐和子真的演出了那种,你都以为她真的可能要收下了,但是她就一直不收的那种拉扯感。
最后的最后,亮平还主动说了这部电影对他最触动的地方,是他了解到原作者高山真,在中学时发现了自己的性向后总是想着要寻死。
他觉得造成这种想法的,绝不是高山,也不是和他一样的这些人的错,是日本、是世界、是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困境。
所以他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告诉了大家,会有把这样的题材拍摄出来的电影,让大家了解、看到这些群体。
亮平和冰鱼在快结束的时候被引导着比心了,真是很可爱的互动。
气氛一直都很欢乐,我只能说坐前排真的很爽,所以注意力都没怎么放在听而是放在看上了。
开头的甜度,尺度和形象攻受的反差还挺冲击的,有种一股脑砸晕观众的企图,接着大家就在等着理论上应该出现的为了钱,卖身,阶级冲突等等应该出现的谈恋爱剧情时,啪叽,主要人物死了,而且是累死的,第二个砸晕人的时刻出现了,主题也就真的来了。
浩辅觉得对不起这一对母子,让龙太放弃来钱的性工作,反而打苦工,虽然也贴钱,但似乎杯水车薪。
这里的利己我个人觉得不是定论,值得讨论,他不差钱啊,一开始就提出了可以包养的,小心翼翼的给钱更多的是为了龙太的自尊心,有种怕戳到对方逃跑而来的谨小慎微,这种状态算不算利己呢,反过来龙太呢,他累死自己也不愿意问伴侣多要钱是为了啥,平等的谈恋爱关系吗。
两性关系里最麻烦的往往就是沟通障碍,明明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却还各自有些小九九,但这才是真实,为爱生为爱死基本来自想象,那一点利己我觉得无可厚非,反而才更像人类爱情应该有的样子。
完全无私的付出大概只存在于父母了。
P.S.我个人不喜欢这个镜头,特写不是问题,全程要晃来晃去真的生理性头晕,以至于我都想给减掉一颗星。
看着好像纯情男高的感觉,两个大叔级演员一起演这种类型的电影还真的没啥违和,这种甜甜的感觉不输给偶像剧!
前面有点撒糖,中间浩浦知道龙太从事卖身工作后,虽然有点俗套但还是很感动,俩人在酒店时,浩浦对龙太说:辛苦了,还挺戳的,要不是为了生活,谁会愿意陪那些不喜欢的人,看到龙太能靠双手去做工赚钱,还真的是替他开心!
故事刚过半,龙太因病去世真的是有被惊到,后面浩浦的爱屋及乌能看出他是真的爱龙太,太好哭了,我完全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想法,两个男主笑起来太治愈了!
有些人来过一阵子,却会在你心里留下一辈子,到头来每个人或许都会怀念那段为了一个人毫无保留付出的日子吧。其实分成了两段,第一段自不必说讲爱情,第二段其实在讲“新型家庭”,这在近些年的日本电影里越来越多了。铃木亮平太会演了,那小表情小动作小细节,真是能让你和他一起笑一起哭,而且导演也给了他很大的发挥空间,几乎全是近景大特写,很多场戏都是演得赞爆了(防剧透不说了)。映后导演来了,感觉相当精彩,可惜我基本听不懂。#HKIFF47#
抱着想看大尺度的心态来看的,后半段剧情过于狗血了,就在我在想剧情要怎么发展的时候,男二他母亲病情意料之中地加重了……这也还能接受吧,结果没几天男二还过劳死嘎了,而穷得要命的男二他妈竟然还有钱办葬礼,还在葬礼上来了段土掉渣的温情lgbt宣言,蒽但凡男二是因为卖贵金属得了x病而死的都能稍微升华下剧情。
一大早在演講廳看十場床戲把我看出痛苦面具,鈴木亮平演技真的好,但是長得像我學長,實在忍不住自己的笑聲(果咩
3.5 每次都要夸一句,宫泽冰鱼大美人。感情里自己付出的好是可以信赖的,投入的感动是趋避伤害的外衣,铃木亮平把两人关系的来往,哄着却是带着命令演很好,后段粗看语焉不详,但还是在讨论怎么去爱人。那种想把他人留住的心情,是弥补自己但也是真心的
我好像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同性的纯爱电影,一点不掺杂艺术,都是真实。一部是完全不太现实的亲情之爱,这很奇怪!
还可以
老铁还我时间
说实在的,选角真的不行啊,靠演技真的无法支撑到底吧,而且节奏感整个都怪怪的🤨
该如何理解Egoist,以补偿自己的私心做最慷慨的奉献,以填满对方的行动做最自爱的人。到底爱别人还是爱自己?在你我重叠的前后景里,两者的区别早已似虚焦一般模糊。(宫泽冰鱼演员生涯大突破,去看下his就知道他演技提升幅度有多大了)
什么破玩意……
理解导演想要跳出BL题材做真正意义上的酷儿电影的意思,但既然想在故事里塞进阶级、生死、酷儿家庭等等较为繁杂的命题,平铺直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更遗憾的是叙事上的薄弱也没能用镜头语言来弥补,演员之间是蛮有火花的但氛围感营造得不够到位,几场情欲戏的表现也很单一。后半程镜头对准龙太母亲后要有意思很多,最后互相推脱收钱那一场戏尤其。其他论议题的尖锐度不及《亲爱的房客》,论sense不及《85年盛夏》。可能是期待过高反而觉得比较平庸,不过终于算是给日本lgbtq影视开拓了一个好的方向。ps.亮平的表演不输《怒》里的小7,希望来年颁奖季有个好成绩。
编剧和导演都不知道在干嘛,剧情推进是生造冲突,又干又平,几乎给不出一场真正动人的戏,全靠铃木亮平苦撑。剧作的核心其实是后半段和爱人母亲相处,以此弥补内心缺失的戏,但前半段的恋情太单薄,让人完全无法信服。
看到一半,这么突然的吗?
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凭什么那么多人推荐我看啊!能不能行
看repo本觉得铃木亮平这么矿工怎么可能做0,但正片演技自然到忍不住想起导演所说的“这只是演员自己身上的特质”,反观宫泽冰鱼百年如一日的略显生涩。个人认为龙太死后影片渐入佳境,不自觉地代入男同性恋群体的刻板恋爱观,一直以为两人只是快餐恋爱,只靠浅层的肉体纠缠的确品味不出更深的羁绊。后半段由单纯的爱情滑向更广范围上的人间关系,才越发见得标题的深意。就像浩辅自责的,如果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让龙太多打工,他就不会死;他坚持在龙太死去后仍给他母亲生活费,是为了更长久地留下爱人仍在的余韵;他对龙太母亲的照顾,也有一部分是对早逝的母亲的怀念的投射。如果爱是无私的,那他不知如何是爱。但就像龙太母亲所说:爱是由被爱之人决定的。爱的行为发出并被接受到了,它的目的显得无甚重要。这世上真的存在天堂吗。
编剧你是真敢写啊,两个小时把给子drama的一生写全了………有时间也多陪伴下自己的老父亲啊
从紧皱眉头看到泪流满面😭
电影从更为极端且小众的同志情感关系着手,来试图透视日本社会当下贫富差距,与社会原子化之后亲密关系的稀缺,及其背后隐埋的结构性问题根源。有一段蒙太奇交叉剪辑两个男主的工作状态,铃木亮平是时尚杂志编辑,工作本身就能带给他愉悦与满足,而宫泽冰鱼是做工的人,每天经历重复、乏味、辛劳的工作,承受精神与体能上的双重损耗和折磨,获得的劳动报酬却更少。我想铃木亮平饰演的精致中产同性恋角色,怀着对恋人的爱,跳脱出他自身淫逸生活的局限,来看待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时,应该会有更多思考。这也是本部电影,对日本社会政治冷感的主流人群与中产阶层,一次有所预谋的罪恶行销(与态度隐晦的指责)。面对恋人过劳死的冲击,主角光是通过直接的金钱救济,来为自己购买赎罪券,已是远远不够的了。
铃木亮平的演技是真的好啊,对自身的精致,对爱情亲情的渴望与沉溺,完全是属于“利己”的多个角度,你能从他的演技中感知到这三者的独立和某种联系,并影响着身边人,放大他们“利己”的一面
看完立马评论 很失望 存粹是靠男主的颜值强撑看完 突然发生关系 突然爱的深沉 突然对象死了(连死因都没说)突然对象母亲癌症了 一切都很难有泪点 题材也并没哪有亮点 还有利己主义这个标题是哪有点到吗?[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