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오아시스,绿洲曳影,爱的绿洲,Oasis

主演:薛景求,文素利,安内相,秋贵晶,柳昇完,孙秉浩,朴明申,高瑞熙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2

《绿洲》剧照

绿洲 剧照 NO.1绿洲 剧照 NO.2绿洲 剧照 NO.3绿洲 剧照 NO.4绿洲 剧照 NO.5绿洲 剧照 NO.6绿洲 剧照 NO.13绿洲 剧照 NO.14绿洲 剧照 NO.15绿洲 剧照 NO.16绿洲 剧照 NO.17绿洲 剧照 NO.18绿洲 剧照 NO.19绿洲 剧照 NO.20

《绿洲》剧情介绍

绿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刑满释放的洪忠都(薛景求饰)出狱后,家人对他横加排斥,而他之所以被判入狱,只是为了顶替哥哥的罪名。之后心冷意凉的他,来到车祸死者的住所拜访家属,遇到死者的女儿韩恭洙(文素利饰)——一名重度脑麻痹患者,面容扭曲、手脚抽搐。但忠都却被她吸引,并在冲动下做出大胆之举。 但在意外事件后,两人彼此都萌生了情感思念,孤独的心灵就此渐渐靠拢。他们看似身心不甚健全的非正常人,却遭遇着赤裸裸的现实不公。不过,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戏弄他们的机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横沟正史短篇集3药剂师夺金四贱客沉睡魔咒2极限17滑魂动物横町记得吗送报男孩江南思雨108~海马五郎的复仇与冒险~慷慨之心百分之十第二季夜路狂奔鬼话连篇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蜂巢京城怪物大人们不懂原则问题粉碎罪恶大明医圣李时珍我们或许会后悔第一季欢乐合唱团第五季迷失第一季橙红年代回归光影颂芝加哥警署第八季觉醒年代不敢说爱你我亲爱的老师

《绿洲》长篇影评

 1 ) 记

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恭洙幻想的处理。

恭洙主观的幻想极富浪漫色彩,李沧东把想说的用最正确的方式说了出来,说得死板一点就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恭洙的表达障碍是整个影片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表现这个复杂人物心理的障碍所在。

李沧东用幻想说话,道出了恭洙的善良和浪漫。

两人的感情本就是在人情冷漠的社会荒漠中渺小的一片奇迹绿洲,幻想的穿插让人感觉两人的关系虽美好却充满阻碍,极易破碎。

虚幻本就是脆弱的东西,一阵门铃就会把蝴蝶击碎,外界的干涉很轻易地就能将两人在现实中隔离。

再说到幻想,第一个想起的必然是今敏。

今敏擅长的用虚幻讲述现实的手法在绿洲中也被李沧东运用得极其出色。

两人的初吻和第一次争执皆是在幻想中发生。

当想起沙漠和绿洲,也许我们会联想到海市蜃楼。

幻象,当然它是易被击碎的,但也是最难消除的。

虚幻的存在是非物质化的,正如情感。

“忠都”和“恭洙”因为现实而隔绝,而“忠都和恭洙”也因为幻想而永存。

 2 ) 孤独的爱恋

在看完到李沧东的《绿洲》《密阳》《诗》三部作品后,对这位导演不甚喜爱。

有人形容看他电影后的心情“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风起云涌”。

正如这部《绿洲》一样,看似在平铺直叙的讲述着一段畸形恋,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反应社会现状的同时将人性的丑恶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让你纠结,叹惋甚至有点愤恨的同时也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怆然涕下。

《绿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电影,男女主角的形象也与韩剧里面的俊男靓女背道而驰。

薛景求饰演的忠都,是一个几度入狱,游手好闲的“痞子”。

出狱后,没有亲人来接他,没有钱的他宁愿找别人要烟抽,也要用最后的积蓄为母亲买一件衣服。

来到以前的住所,发现的却是陌生人的面孔,大冬天的他仍然穿着刚入狱时的夏装,在电话他哆嗦着找人要硬币打个电话,却没有谁愿意帮助他。

幸得以为好心的商人,不仅不要豆腐的钱,还送给他一盒牛奶。

饥寒交迫下他到餐馆大吃一顿,被关进警察局后以这种方式见到了亲人。

来接他的弟弟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欢喜,冷漠的言辞间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他的极其不屑。

回到家后,连他的母亲都没有表现出丝毫高兴,正如嫂子所说:“这个家有你跟没人差不多,甚至没你会更好一些。

”在哥哥的要求下,他找到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却在一次意外中又失去了这份工作。

他是善良的,为了哥哥和家庭他宁愿自己背负着罪名,替哥哥坐牢。

出狱后还去看望受害者一家,在此期间,他见到了恭洙。

两颗寂寞的心交织在一起总是容易擦出火花,虽然第一次在欲望的冲击下他企图强奸恭洙,恭洙由于紧张害怕晕死过去才得以平息。

此后,忠都总是会来看恭洙,给她送花,帮她洗衣擦地,像个将军般的保护着她,夜里哄她入睡,周末带她出去游玩……一次在恭洙的要求下两人正享受着鱼水之欢,却被恭洙的哥哥嫂子撞见个正着,忠都再次入狱。

入狱后的忠都仍然和恭洙保持着联系,并为她砍掉了树枝,因为恭洙曾说过,这些晃动的影子使她看见墙上的绿洲后感到害怕。

文素丽饰演的恭洙演技不得不让人折服。

她将这个患有重度脑麻痹患者演绎的入木三分。

不管是身体上扭曲的残疾,还是眼神表现出来的孤独,向往,沉溺和欢喜。

她喜欢拿着镜子,让窗外反射的阳光照在墙壁上,欢喜的笑容使她原本扭曲的脸上更加有些变形,但她乐在其中,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忠都。

她总是想抓住这些反射过来的亮点,就像抓住忠都一样。

在窥视了嫂嫂和别人偷情后,内心的欲望熊熊燃烧,她开始在乎自己的外表,会为自己涂上一层唇膏。

她叫忠都为“将军”,忠都称她为“公主”,他们是那么的需要彼此,需要给自己取暖。

有忠都在的日子,恭洙俨然变成了真正的公主。

他为她做尽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甚至是恭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忠都把她当成了家人,不仅带去和家人见面,就连拍全家福他也固执的要恭洙加入。

有忠都在的每一天,恭洙就算是吃杂酱面也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他们之间虽然从来没有说出一个“爱”字,但是从恭洙的幻想中,从忠都的不顾一切中我们都可以知道答案。

忠都入了狱,恭洙依旧一个人,在老房子里面自生自灭。

不同的是我们能看出她的转变,从刚开始只会呆在原地,到后来会学习着生活,开始用毛巾拙劣的擦拭着地板。

这转变的原因,大概只有恭洙才清楚吧。

另外,导演并没有按照观众的意愿安排剧情,没有留下类似童话故事里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团圆结局。

忠都和恭洙,一个刚出狱的不良青年,一个孤僻在家的残疾人,他们都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物,而童话般的结局出现在他们身上是有多么的不伦不类。

影片结尾,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两个孤独的人。

忠都仍然被抓进了监狱,虽然都为他抱不平,但对他而言,监狱的生活比起世情的冷漠也许会更适合他。

恭洙仍然在自己的家里,等着邻居送的饭菜,等着偶尔哥嫂会前来看她,等着忠都的信…… 在讲述这段爱情时,导演也反应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比如片中忠都的哥哥,导演就持有批判态度。

弟弟为他顶罪成为替罪羊,他不知感谢不说,反而是轻蔑,打骂。

甚至在面对恭洙哥哥的敲诈和威胁时说出不认这个弟弟的话。

还有恭洙的哥哥,口口声声说着关心着这个残疾的妹妹,每月付了多少多少钱让邻居照看,自己却为了过好生活搬了家,让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妹妹独自居住,这也是常人难以想象,嗤之以鼻的。

发现妹妹“受辱了”,他没有想如何通过正义的渠道为妹妹讨回公道,而是选择用金钱这种丑陋的方式私了。

可见,他同忠都的哥哥一样,都是金钱至上的奴隶。

影片隐藏的一个含义是沟通,正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了后面的事情发生。

恭洙的哥哥和嫂嫂,片中虽没有直接表现出他们的婚姻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沟通,相信这也是恭洙嫂嫂出轨的原因。

忠都和哥哥弟弟已经母亲都几乎没有沟通,更多的时间他们是在指责他。

忠都出狱后,我们没有看到一家人脸上的欣慰,作为一家人,甚至连一起吃饭的场景都没有出现。

当“强奸案”发生时,忠都哥哥没问清缘由,一上来就拳脚相加。

几乎不能说话的恭洙在看到忠都被抓后也万分着急,也只能用近乎自虐的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没有人能够懂她。

我们很难想象身带残疾的恭洙和被人排斥的忠都之间是怎样交流的,也许只有忠都才懂恭洙,恭洙懂忠都。

是孤独让他们相知相依相爱。

 3 ) 《绿洲》——善良有屁用,你他妈最好学会独立

有时候很奇怪,李沧东生活在韩国这样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聚集的国家里,没被某些傻逼暗杀。

因为按照国内某些粪青的逻辑,凡是在电影中显露出中国人丑陋一面的,都是为了得奖而不要脸的卖国贼,因为他们不惜贩卖中国人的丑陋来迎合欧美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即使不是主观故意,也在客观上为欧美人的偏见提供了证据。

按照这种逻辑,李沧东能活下来就确实应该称为奇迹。

因为在李沧东的电影里,现实永远是肮脏和丑陋的,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虚伪、自私、狠毒、绝望。

而且这些电影还一而再的在国外获奖,受到了有偏见的欧美人的喜爱。

李沧东还因为这些电影当上了该国的文化部长,还不能称为奇迹么?

不过这在韩国其实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人家是民主国家。

不会因为主题不积极向上、格调低下、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误导青少年、不和谐等BLA BLA BLA如山的扯淡理由被封杀。

至于他们国内有没有和我们国家一样逻辑的粪青,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无论是哪国的粪青,抑或什么光腚总局,在使用这种逻辑的背后,分明可以看见一个自卑的“小”字。

越是离奇激动惊诧莫名,越是说明了它的纸老虎本质。

如果一部电影可以毁掉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形象,那么这么民族、社会和国家该多么可悲,不妨毁掉那小于等于零的自信重新来过吧。

其实,脸上长疮不会因为扑多了粉而自动消失,无论这个粉是电影还是奥运金牌抑或其他什么。

那是病,得治,不治只扑粉,早晚会让粉刺烂成杨梅大疮而毁掉整张脸。

——————是为前言,以下进入电影《绿洲》——————洪忠都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善良体现在刚被从监狱放出来,穿着夏天的衣服走在冬天里。

他在等车时却把仅有的钱给他妈妈买了一件衣服作为礼物,自己依然在寒风里穿着短袖走来走去,吃不上饭也找不到家,因为他们家人搬家了却没通知他。

因为洪忠都缺根弦儿,他不懂得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和正常人打交道。

当他终于找到家里人时,把礼物送给妈妈,他哥哥说他,你以为自己去干什么了?

出国旅行吗?

他的嫂子告诉他,别人都不好意思说,但总得有人说,要是你不存在,我们都会好过很多。

但是洪忠都的哥哥和弟弟都明白,这之前,幸亏洪忠都存在。

洪忠都进监狱是替他哥哥顶了过失杀人罪,他哥哥酒后驾车撞了人,但他哥哥是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哥哥不能入狱,洪忠都反正是个累赘,正好派上用场。

韩恭洙也是累赘,她重度脑麻痹,生活不能自理。

但韩恭洙也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她的哥哥嫂子用她的名义住进了传为残疾人建的新公寓里,她和旧家具一起被留在了破旧肮脏的居民楼里。

不想再对洪忠都和韩恭洙之间的爱情赘言,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源自本能,既有动物本能更有人之间爱的本能。

这份本能之爱越纯,越是反衬出他们周围正常人的人性的扭曲和不正常。

也许,洪忠都和韩恭洙之所以能够保持善良,抑或说保持正常的人性没有被扭曲,是得益于他们的残疾。

如果他们是正常人,他们还能够不计较利益得失的相爱吗?

他们的爱和性更可能会变成商品的考量,他们的爱情会不会和他们周围的人一样无聊而庸俗呢?

一个更现实的假设是,如果他们摇身一变分别成为两个家族的经济支柱,即使有杀父之仇,两家人恐怕也只能听之任之吧?

毕竟,善良有屁用,你他妈最好学会独立。

在李沧东的电影里,只有傻子才快乐,那些正常人只会借酒撒风、虚与委蛇,在电视荧光幕前呆滞,在练歌房里失态,他们的算计人生显得如此的麻木可悲,现代化给韩国社会带来了更舒适的生活,和更可悲的精神荒芜。

只要你不是傻子,就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

帕索里尼在1976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引起改变的只有一个体制,那就是消费主义。

它也是唯一触及所以阶层的体制,并带来了一个新的侵略性姿态,因为在消费社会,进取心对个人是必要的;而顺从姿态,比如一个恬淡寡欲的甘受命运摆布的老农民,在今天一无是处。

如果一个人接受自己落伍的、陈旧的和低等的地位,那他会是什么样的消费者呢?

他必须争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就这样,突然间,我们所有人都在变成一个个小希特勒、小一号的权利追求者。

”在《绿洲》里,原来东亚社会引以为傲的家庭链条在消费主义面前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洪忠都韩恭洙这样的累赘像敝履一样被他们的家人抛弃,虽然他们对这个家庭的贡献并不是可有可无,但他们毕竟没用了,他们用善良说明了自己进取心的缺乏,而社会是容纳不下这样的傻子的。

当现代化变身消费主义到来的时候,貌似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实,选择只有一个。

问题在于你准备好了吗?

 4 ) 反省自身——《绿洲》中有关残疾人的问题

阿莫多瓦的《捆着我,绑着我》中,讲述了一场匪夷所思的“要你爱我”且梦想成真,班德拉斯的个人魅力功不可没。

相比之下,《绿洲》中全然没有这些元素,重度脑瘫的女人与坐过牢看上去有点二的男人的爱情自一场未遂的强奸始,女人抽搐的手脚与扭曲的面容令人不安。

我想这不安是源自一个大众化的观念,并不是要尊重爱护兼保护残疾人的观念,而是他们的缺陷令他们与正常人在根本上有所不同的观念,纵然我们的道德修养令我们(必须)选择以同情的态度面对他们,但同情、怜悯总是或隐或显的与优越感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平等的眼光。

顺着剧情而下,我有一边激动痛哭,一边骂脏话的冲动(这样比较给力……),事后追想,应该是李沧东导演让我看到了极少见到的平等二字。

只有平等,才能继之以尊重。

导演用好几幕场景展现了女人脑海中的幻想:自己是正常人,与男人一起做着正常情侣所做的事,打情骂俏、唱出心声、双双起舞……这对比并不令我觉得痛惜和感叹,而只觉得无比美好,因在那个幻想的即刻当下,女人是幸福快乐的,她的幻想作为一种恋爱方式代替了残疾身体的不便,并没有显现出我们想象中的她对正常人的羡慕和对自身状况感到痛苦无奈之类的感情。

而男人,既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多么傻,不像个正常人,也没有意识到女人的残疾是“低人一等”还是值得同情,更没有意识到两人与普通情侣有何不同。

当外界的有色眼镜漫天飞舞(餐馆老板以打烊为名避免让他们就餐,审讯的警察疑惑男人的选择问他“看到她让你兴奋?

”),而戴着眼镜的各色人等却自诩为公平正义富有同情心之时(哥嫂出钱让邻居照顾残疾妹妹且常来看望她,邻居夫妇借她的地方交欢对她的窥视毫不在意),这对眼镜前被多方审视的恋人却彼此予对方以真正的平等…… 导演没有追问与讽刺,只是静静地展现,用这两个人的爱情当作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的狭隘与鄙陋,那些自以为是的同情。

(最最细小的一个例子,经常所说的“谢谢”二字,多数已成为文明礼貌的具象标志、一种语言工具,有几个“谢谢”是保留了这两个字的本义,更不用说在其中蕴藏一些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那个被致谢的人长什么样子,转身就忘,甚至未曾抬眼看过。

) 在我们的忽略与未曾意识中,真正的爱情发生了。

之所以说这是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它视相亲的诸多条件于不顾(身体健康、工作稳定、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而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自然搭建,没有任何既有的观念来衡量。

他第一次见到她,觉得她美,想要上她,她从最初的陌生惧怕到性意识的被唤醒,到接受他,想要他,一个最最自然的过程。

却令“正常”的我们惊骇了。

有多少人潜藏着 那个审讯警察的好奇:“看到她令你兴奋吗?

”啧啧,因为只有这样解释,我们才能重新将他们纳入我们熟悉的正常人的范围,而这个正常人的标志就是能明确“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

遵循着这样的逻辑,结局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眼中看来是悲惨的,两情相悦被打断不说,还被棒打鸳鸯;不顾自己的处境去砍去爱人梦中的梦魇,多么伟大感人,还是要再入牢笼;作为一个残疾人,唯一一次有可能的爱情,就这样被终结了…… 但是,就像“绿洲”一样,被视作沙漠中的奇迹,是由于人心的荒芜,跳出固守眼光站到绿洲上去,看花瓣飞舞,象群欢跳,站到我们亲手划分的界限的另一边,便可以感受到,爱情在继续,我们“正常”的出现和“正确”的阻拦给这个自然世界带来了痛苦,但还不足以彻底毁坏,风暴之后,宁静滋生。

不过,不要微笑,这结局是他们的自然修复之功,不是让压抑的你喘口气的。

我们应该,继续反省!

 5 ) 绿洲:绿洲和沙漠

从没想过,看李沧东的电影,能这样让人感动。

这是仿佛在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中涌出的清泉般的,奇迹、伟大的,又是卑微、渺小的,同时也是真实、纯粹、穿透人心的爱,这是不顾周遭那所有的荒凉,依旧要在这残酷的土地里绽放的,美丽而又坚强的爱。

【一点简单的感受】人物对于《绿洲》而言毫无疑问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两个角色完美的塑造加之薛景求和文素丽颠覆性的演绎,可以说是电影的灵魂所在。

而李沧东在角色的塑造上,是非常高明且高效的。

以电影开头为例,从2分半左右一直到10分钟左右这七八分钟的时间里,在观众不知道人物身份和过往的前提下,镜头始终给到了男主人公忠都。

随后通过在警局的对话我们才得知,忠都刚刚出狱,他的亲人已经搬家。

在交代这些信息之后忠都和弟弟回家,到这里,电影要讲的故事才算是刚刚开了头。

那么这7分多钟与故事无关的时间,忠都从借烟、给妈买衣服、找家、往楼下丢橘子和吐口水、去超市、吃豆腐、到电话亭、吃霸王餐到被抓,这一系列事件的意义在哪里,要我说,就是人物。

李沧东仅仅凭借开头这与故事无直接联系的几分钟“闲笔”,就把忠都这一角色塑造得非常立体可感,同时也为作品奠定了生活化、写实的风格。

在轻微晃动的手持摄影中,忠都表现出的,是一种流浪式的、且与其所处环境不相容的状态,无论是其行动意图的不确定,还是屡次地碰壁,包括衣着的格格不入,都意在表现这一点;其次,是他的性格,不张扬、不起眼、有些卑微的,又是善良、有点单纯、留着点孩子的稚气的,甚至不那么“聪明”的一个形象呼之欲出。

此后的故事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在深入地体现这短短几分钟内在忠都身上表现出来的特质,而预先刻画的人物形象也让人物之后的行为显得自然,让观众带着印象去进入人物的世界,更容易理解和共情。

当恭洙出场时,我们又见到了大师级别的人物塑造手法,白鸽和蝴蝶的超现实意象运用。

恭洙的视野以主观镜头先进入画面,这里不仅白鸽的意象是超现实的,恭洙也在假想中轻声哼唱。

紧接着白鸽消失变回镜子反射出的光晕,美妙的哼唱声也变成了恭洙的呻吟。

在这里美好与残酷、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好的幻想是先行的,随即被残酷的现实打破,这一点放到恭洙身上,则是她作为一个残疾人对于美好的向往。

于是恭洙这一由于自身的设定塑造起来相当难的角色形象,通过这样一个超现实的笔法,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每一个超现实的段落,都是由恭洙出发的,是恭洙的想象,而不是忠都的,这也对应了两个人物对待彼此的态度:恭洙希望自己是正常人,这样能更好的去爱忠都;而忠都不奢望恭洙成为正常人,他对恭洙的爱是完全不受她的残疾所影响的。

对于恭洙的塑造,文素丽的表演无疑有着最大的贡献,配合角色本身生理的残疾,恭洙的情绪表现对于观者而言是不清晰的,她的喜怒哀乐之间没有一条明晰的分界线,究竟是高兴还是悲伤,是喜悦还是痛苦,往往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来间接地推断。

可以这样去想,李沧东根本不希望观众知道恭洙到底是喜还是悲,她的悲或是喜根本不必要区分,在她残酷的命运面前,情绪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悲喜都是相同的,都不过是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抗议。

“绿洲”的象征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李沧东的电影是现实主义的,而“绿洲”这样一个带着浪漫主义气质的意象,其现实主义性质在于其存在的环境——沙漠,这是《绿洲》中极为重要的主题,李沧东在表现绿洲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沙漠的存在。

在黄沙掩埋的残酷世界里,绿洲对于两人而言的意义是彼此,而对于现实环境的意义,则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一种与所处环境对立的、难以被接纳、被理解的关系和感情。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恭洙家中绿洲的布画上的树影来自于外部环境,这其实即是象征着现实世界的沙漠向她投射的阴影。

这也是为什么李沧东要对两位主角各自家庭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实际上是对人性、对现实世界的控诉,甚至是毫无保留地撕开了亲情的虚伪。

影片里有这样一慕,忠都遇上堵车,于是直接抱起恭洙在公路上载歌载舞,在车水马龙灯光闪耀的夜色下,他们的浪漫又是多么的孤独。

用陌生人之间萍水相逢之情来反思现实社会的电影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可以不夸张地说把现实的思考融进故事是《小偷家族》能斩获金棕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小偷家族》里,几个人物组建起来的家庭最终分崩离析,是枝裕和通过这个家庭最后的命运,想要表现非血缘家庭在各种不同层面上的不稳固,进而对传统家庭、非血缘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做出更深刻的思考。

而对于《绿洲》,恭洙和忠都做为个体本身的“不正常”与他们“不正常”的关系致使他们之间的爱异乎寻常的“脆弱”,当恭洙在警局竭尽全力地试图“发声”来表达对周围人抗议,或是企图证明忠都清白时,她的尝试是完全不奏效的,他们两人对此是毫无挽救之力的,而这一切都是李沧东在残酷的现实语境下对于忠都和恭洙所代表的一类人的生存现状作出的思考,他们的生存依靠互相的报团取暖,但在外部社会的冲击和排挤下,就如同沙漠里的绿洲,稍有不慎就会被沙尘吞没。

无论是什么故事题材、何种呈现方式,韩影在现实反思和批判的路上从没停过,我想这也是他们的创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电影最后在忠都读信的画外音中出现了这样的构图:门作为框中框将恭洙与绿洲的布画置于两个被分隔的空间,但她们仍然处在了同一个大的画框内,在明亮的阳光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灰尘里,李沧东给了这个悲情的故事最后一抹希望。

2020.11.21

 6 ) 关于《绿洲》,随便聊聊

1. 李沧东在拍摄的时候并没有用到太多花哨的拍摄或叙事技巧,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两位演员(薛景求、文素利)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更多光彩。

看到有评论说本片依赖了两位主演优秀的表演,此话诚然。

个人感觉本片并非意在故事的细节,而在于故事的讲述。

在《燃烧》里,李沧东在整个故事中埋藏了很多线索,比如猫、手表、不明来电,在《绿洲》中,故事的设定就没有那么精细,只是以女主家中的一副画(绿洲)作为象征。

故事结构比较简单,有意思的是在中间穿插了不少女主的少女幻想,与现实对比,也是意味着“这不是童话,这是生活”。

2. 关于“绿洲”和“怪影”的象征:薛景求第一次去他们家里的那个晚上,给了文素利一个特写:她望着被树影遮盖的绿洲画,神色不安。

之后和薛景求煲电话粥的晚上,那个树影渐渐模糊直到消失。

那之后文素利做了一个梦,梦到她恢复了正常,和薛景求一起在抛洒的花瓣中共舞。

那个场景正是对绿洲画场景的还原。

结尾时,为了消除女孩对树影的恐惧,薛不惜爬上树梢把枝条都砍下——从根源上消除了树影的来源。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觉得为房间安上窗帘就可,爬上树情节的安排一是比较浪漫,二是体现骑士”对“公主”的宠溺。

)3. 演员的表现力:薛景求饰演的是一个从牢里出来不久的无业游民。

刚出狱,他穿着不合季节的短袖,在寒风中打着哆嗦,边吃免费的豆腐,边喝牛奶,时而还对着老板调侃一句。

当时我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人对生活还是有着一丝期待和喜爱。

在夜里,他似乎感觉到了自由,疯狂地加快车速,希望能看到演员拍戏的现场,还热情的打招呼——虽然最后重重跌倒。

此外还有一些小动作,如他站立时局促不安的左右摇摆、对着楼下敲敲吐痰,其实都是一个与世隔离许久后的一种不安。

而文素利是在还原一个生理残疾且心理极度自卑的人。

因为差点被男人强奸,可能意识到自己作为“女人”的身份,于是性意识觉醒,开始打扮自己,在薛的帮助下慢慢地开始肯定自己的生活。

(这个解释有点牵强,欢迎指正)我想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赞扬文素利的表演,从肢体的扭曲到神情的变化,她都几乎还原了一个残疾人的模样。

可以说,她是在宏观上扮演了一个残疾人,整体上完善了这个角色,而薛景求是从细节上成就了他的角色。

4. 主题:由于这个故事本身就很直白,也不像《薄荷糖》那样采用了倒叙,话题也不如其深沉。

但是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贾樟柯的《小武》。

小武是个小偷,多年不改老本行,朋友都离他而去,他逃离到外城和歌女交友。

《小武》和《绿洲》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只是两者都讨论的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人所过的生活。

《小武》中有一个镜头,是让王宏伟蹲在地上,行人来来往往,而小武只是这市井中的一个点缀而已。

这一处境与薛景求在本片中角色的处境略有相似。

有时候也是在想,一个无依无靠、遭人唾弃的人,他们的情绪在何处发泄?

刚出狱、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在看到被家人丢下的残疾女孩以后,也不由得产生怜悯心和同理心,觉得他们会是一个世界的人,不会让对方失望。

社会边缘的人,做什么都不会引来认可,他伸出手就一定是偷盗,和女孩睡觉就一定是强奸,而他们也不会有辩解的权利。

若是要把对身边人的伤害降到最低,最好的方式就是闷不作声地消失,像水消失在水中。

 7 ) 公主殿下,等到我下次给你写信的那天

看哭了你知道所谓悬念吧,某学院文学系那帮教授们写了无数本书,无数的笔记教案,就在于教会课堂里那帮梦想成为大编剧的痴儿们,可惜不知道是痴儿们功利心太强还是教授们功力不够,学不会也没学会什么。

一个刑满释放的将军,一个脑麻痹的公主,外人看来这样一对太诡异了。

一个被人认为品行不端,另一个是丑陋的代表,怎么会在一起呢?

将军的兄弟。

公主的哥哥。

其实他们才是真正品行不端+内心丑陋的集大成者。

不过这些表面现象掩盖下的事实必须慢慢揭晓,所以就耐下性子来慢慢看吧。

公主说:将军,其实你不知道,我多想像别的恋人一样,依偎着你,和你逗笑,唱歌给你听,和你跳舞。

在家跳或在高速公路上跳,对我来说是一样的,只要我能像正常人一样体面地站在你身边。

文素利演得太棒了,原来她是一个那么好看的姑娘。

将军说:殿下,我把那些吓唬你的树杈都砍掉了,他们以为我疯了,那有什么,我听见你的收音机广播了,我知道那是你的回应。

等到我下次给你写信的那天。

你想吃什么,列一个单子,我出来的时候给你买。

薛景求演得也相当好。

一开始看到这么个吊儿郎当的混混,我实在讨厌,但接着往后看,想想也是,导演也够讽刺的,这个世界上,轻度弱智的人才具有真正的善和爱。

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感情与行为是最大的悲剧。

他没有错,所有人都认为他错了,怎样说得合理?

你们好好学学吧。

中间,公主在地铁站里给将军唱歌的那段,太感人了。

如果她真的能给他唱歌该多好,他们该是多么高兴。

 8 ) 绿洲

如果说《薄荷糖》是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绿洲》不仅真实而冷静地展现了社会边缘人物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身边的社会,而且还延伸表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整部电影更具有人文色彩。

一个智商和情商都有点问题、始终无法融入到这个社会的刑满释放青年和一个身体有残疾的脑瘫少女,他们之间竟然产生了世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爱情。

他们同属这个世界的弱势群体,他们同样是被这个世界所不能接受的人,所以这个世界还给他们的必将是残酷与无情,我想,这也是导演对这个冷酷世界的理解。

李沧东用大量的长镜头,冷峻的注视着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也用他批判的精神让每个观影者得到深刻的反思。

这对恋人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感情得到了升华。

一个夜晚,少女主动提出和青年做爱,不巧被少女的兄嫂撞见,结果青年必然是被误认为强奸,他将再一次面临牢狱之灾。

在一次探视中,青年不顾一切逃出了看守所,他只想给少女打个电话,可电话另一端已经不再是熟悉的声音。

影片最后,青年爬上了少女窗前的大树,剪掉了那些困扰到他们心中美好绿洲的树杈。

一片警车的喧嚣后,早已蹲守在少女家门口的警察把青年带走了。

夜晚再次变得宁静。

此时墙上的绿洲变得格外清晰,少女再也不会看到那片绿洲上的阴影了,同样,她也可能再也看不到他心爱的人回来了。

看到这里,市侩的我,眼中竟然也噙满了泪水。

 9 ) 绿洲影评:制度下的绿洲何处寻?

福柯有一句话: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或者生理上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

在步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下,人们有权利思考:作为平平常常的人,我们是否已经被某种模式异化?

或者说,我们一直遵循的某种规律真的无懈可击?

韩国导演李沧东抛出了《绿洲》来提醒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

《绿洲》在表面上诉说了一个唯美畸形的爱情悲剧,其实在背后充分表现了导演对机构制度贬斥,所谓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被社会“囚禁”的过程。

所以《绿洲》的真正悲剧得原因在于,男女主人公的病情已一种异类的态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真是社会机器所不能容忍的。

已至于正常的男女之爱也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道德的罪恶。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17世纪中叶的麻风病突然在法国灭绝,原来的麻风病院闲置,法政府用这些隔离措施囚禁罪犯,流浪汉和疯子。

”“大囚禁”时代就此开始。

在这样的环境下,疯人成了社会的敌人,是需要防范和改造的对象。

在《绿洲》中,男主人公中都是智力低下的成年流氓,在社会和家庭上都不受关注,虽然心地善良,帮助其哥哥摆脱罪责。

当家庭仍然无法认可其行为。

在影片后半部分,中都把哥哥车铺的车私自拿出去兜风而遭到哥哥的毒打,中都并没有反抗。

中都的行为其实体现了他作为智障流氓,在家庭中已俨然成为累赘,哥哥的毒打成了家常便饭。

自然,这样的人一触犯到社会秩序,必然受到这种秩序的强制规范。

而这样一个人,需要的正是已种关爱,一种一个人应该受到的正常的爱。

很有意思的是,他碰到了这样一个人,从另一位女主人公公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与她互补的另一类畸形人: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内心有着爱情和性的正常冲动,却因为外表极度丑陋和病态而被社会遗弃。

在这种环境下,男主人公中都对他试图的强奸就引发了他内心深层次的解放,中都的企图虽然未遂,但公主意识到了原来世界上原来还有人会爱她这样一个不健全的人的,她的内心深处的渴望被彻底激发出来,从而,这两个感情互补的人走到了一起。

道德的出现本身就具有荒谬性,在这种爱情中,两个非理性的人诞生了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其实他们也像一般人一样逛街,吃饭,表达爱意。

但是这样的一种怪异的形象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

男主人公中都曾把公主带到了母亲的生日宴会上,并在潜意识当中告诉家人:“这是我的女友。

”(他并未明说)但是正常的人终究无法容忍公主的丑态,把中都得行为理解成了对大哥和家庭的一种报复。

中都根本不会信教,但是从对于公主的爱情中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在路边请求神父帮他祈祷,希望他的生活能更加丰富。

但他的价值不等于社会的价值。

社会早已给与了他的价值观固定的定义,他对自己肯定的方式得到了社会的否定。

讽刺的是,在最后神父又在中都的审判中出现一次,这次中都不在有任何希望了,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个,那即是他的女友公主,他希望帮公主做完最后一件事在入狱。

影片的编剧真是用边缘人与边缘人的形象反映社会正常价值观的丑陋,影片的导演蓄意的说明:“现代的监管机制无处不在,凡是一般看似有悖于社会伦理的现象社会都会给与严重的惩罚。

而影片在最后的桥段当中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中都趁间隙从警察里逃走,跑到公主家旁,趴在树上,为公主剪去曾给她带来害怕的树枝。

在这点上,导演显示了非凡的才华:不仅使这场爱情更加唯美,也是男女主人公彻底完成了心灵上的交流。

女主人公用收音机的声音告诉男主人公,我知道了。

这其实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谈情说爱。

而这种只有两个人才明白的甜言蜜语被正常的社会人当做了疯癫,这造成了影片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尾。

 10 ) 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这个电影像王小波写给他爱人的一段话: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在男主闯到女主家莫名其妙准备强女干女主的时候,我会想——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在男主带着女主去母亲的生日宴的时候,不管旁人怎么问,男主都只说是朋友的时候,这个想法就冒出来——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生日宴过后他们回到女主家,他俩立马吃了苹果后,这句话又冒出来——他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在男主私自开走了客户的汽车带着女主去兜风导致客户等了很长时间的时候,这句话就挥之不去——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在男主被抓进警局又突然跑出警局在路上拦截了个女生拿了她的电话给女主家打电话被挂断后男主把电话还给女生,推女生说“gun蛋吧,臭表梓”的时候,这句话永远定格了——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可能是中文翻译太野了,但在男主想qj女主时,说了很多句西八。

在男主按住路过的女生跟她要手机时,全是西八,最后末了放女生走时,还要赠送句西八给女生。

小西八国没西八不能活是吧?

这里借用了王小波先生的话真,说句抱歉<(_ _)>。

毕竟先生是表白自黑调侃罢了,但这男主真这么干了……这个男主永远让我觉得,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女主。

……但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爱,男女主给我的感觉不是,或者更明确的说,我不喜欢这种爱情,不喜欢这样的凑活的爱情被称为爱情。

他俩给我的感觉就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个喜欢求j施虐和一个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开发了抖m属性的感觉,一种被胁迫后被强制后的妥协的契合的,认栽并且在坑里各取所需的关系。

(这里不是说男主施虐女主m,打个比方而已。

)男主因为被冷漠被嫌弃,这时候他就想要找个比自己更弱小更需要悲悯的人来衬托他并不是最底层最悲惨最不堪的,来告诉他,他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有用的,还有人在等他,在牵挂。

女主因为病,没有正常人的生活,这时候她就非常想有个正常的生活,有男朋友,有约会,有谈情说爱,有水乳交融。

男主瞄上了女主,女主在承受生活的一鞭子调教中,决定和之前强奸未遂的男主对眼儿。

这点让我想到一些父母和已婚者,各种吵架但就是不离婚。

为什么不离婚,因为还是爱它,为什么吵架,因为他一些坏毛病太恶心让人承受不住。

为什么不离婚,因为离婚太麻烦觉得还有希望的,不想把事情闹大。

为什么吵架,因为一些坏毛病。

为什么不离婚,因为有孩子了,为什么吵架,因为一些坏毛病。

为什么不离婚,因为一起走过很多年了孩子都长大了,为什么吵架,因为一些坏毛病。

然后大多数维持这种关系,一起走到坟墓。

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在写这种认栽这破生活带给自己的摧残的虚假的爱。

如果电影里女主是正常人的话,大致是不会和男主相爱的。

而两个人被社会调教后遇到残缺的彼此反倒会因为一些点而惺惺相惜。

这是一种妥协后的凑活。

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被称为爱。

(=_=)哪个女生会因为一个男的强奸自己不成反而和他在一起?

一个被人生鞭打调教后妥协的想找到哪怕有很多恶心的点,但是有一点好处就行了的,想有个人陪陪自己的女生。

真的!

真的!

真的!

非常不喜欢这部影片被称为爱情,这根本是两个凑合过日子的人中途偶尔产生点悸动偶尔有那么点点点点爱情的味道,但这份情感就是两个残缺的人物互相安抚而已!

爱个屁!

一种特定的情况下虚假的爱!

《绿洲》短评

【北京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字幕极佳。影片的主角是两位被亲属利用、占尽便宜,同时也被万分嫌弃的社会边缘人。我对年轻薛景求和文素利的印象还停留在《薄荷糖》。因此薛景求出场时吊儿郎当的状态立刻就把我震住了,文素利的脑瘫患者角色形象更是目瞪口呆不敢相认,只能对她的辛苦表演顶礼膜拜。忠都和恭洙经受的每一次不公、每一句责骂、每一回劫难都是如此残忍,都是这个畸形社会里那些自以为是的“正常人”对他们的扼杀。忠都每一次对树枝的挥砍都是对这个社会的反抗,也是拼尽全力为爱人呵护一片静谧的绿洲。而恭洙的每一次想象也都是他人习以为常却自己求之不得的浪漫美好,天真纯粹,感动人心。这种极致的残忍与浪漫螺旋交织,形成震人心魄的力量,心痛而难以言表。这也是李沧东作品共有的神性与悲悯。大银幕观影更加震撼。收尾留有希望。

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的古怪,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一个麻烦,对于我,你就是整个世界。

8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不行 我接受不了凭什么残疾人就得喜欢 侵犯自己的人呢???这不就是某些垃圾说的 你尝过男的好就离不开男的了 纯属放屁!!!这跟社会新闻里 捡个智障女性回家生孩子有什么区别吗???强奸智障难道就不是强奸了吗???这男的明显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女人了 才退而求其次的有男的要 就是对女人最大的恩赐是吧???还得感激他是吧???不要打着爱情的幌子 美化这种下三滥的事儿

11分钟前
  • 墨卿風
  • 很差

没看出浪漫的成分。。尤其男主对女主的感情可谓是令人恐惧,因为漂亮所以就要强奸吗?理解不了。公主将军的称呼固然是亮点,但通篇看下来仍觉得难受。ps.男主替哥哥背锅入狱也太惨了。。

13分钟前
  • oiamuneven
  • 较差

看到男主强奸女主未遂的时候就不想看了 为什么还在评论区赞美什么美好爱情啊 把女人当人好吗?by the way女主演残疾人真的好辛苦…怎么没有人打打男残疾人的主意啊 …

14分钟前
  • fi-95
  • 很差

看完这个感觉四肢健全而不能去爱上某个人简直是犯罪了

18分钟前
  • 力荐

2023.4.25 E1放映厅 今天坐第二排,仰头对着梯形的屏幕,沉浸在李沧东所塑造的畸形现实世界里。尽管将军与公主是彼此沙漠里的渺小绿洲,我依然无法对这种浪漫感同身受,这一切仍然建立在男对女的剥削上。公主这样的全片唯一完美受害者选择拥抱强暴自己的罪犯,实在令人感到难以摆脱的不适,进而更加对漆黑的环境感到绝望。

20分钟前
  • Charlie Brown
  • 还行

电影既是底层人的梦工厂,又是难以遮掩的明镜。

22分钟前
  • Hello
  • 还行

其实有点过度表演了。心理上,不觉得有任何东西能损害到他们,因为他们能量太强。

26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还行

很喜欢绿洲。一,她看到的鸽子会拍打着翅膀融入镜中反射的光,而破碎的光分散在墙壁上又成飞舞蝴蝶;二,光线增强,他们二人可以伴着印度歌曲舞蹈,光线暗淡,二人相互拥吻,即使身边小象;三,男主角真他妈像张艺谋。

27分钟前
  • 马上 青年
  • 力荐

对不起欣赏不来强奸未遂犯的爱和浪漫,文素利薛景求一人一星

30分钟前
  • 刚波宁宁
  • 较差

许多很差的作品我都会给两星,但是“错”的作品例外,非常厌恶,再多的艺术加工也改变不了内核的扭曲,既然是现实主义作品就不要塑造出男主这样的人,女主没晕过去强奸就坐实了,要是女主不喜欢他呢?他才不在乎呢,他只是把女主当成新玩具抱着到处玩,只有兽性就要做好被社会抛弃的准备,而不是让我跟他共情,大家都在忍受凭什么他可以又当又立。我是修井盖被莫名其妙踹翻告示牌的工人,是有人吃霸王餐却无可奈何的餐馆老板,是走在路上被捂着嘴胁迫哭喊着逃跑的女生,肆无忌惮还要博得同情,我们普通人只能忍受,连同情都不配了一颗星给女主角的表演,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

32分钟前
  • 自由的奴隶
  • 很差

出狱到入狱中发生的爱恋是一场关于绿洲的梦,梦里有你无法拥有的人生,这场梦最终燃烧了,像是回到了起点,李沧东又像是展示了一种冰山法则,入狱的原因都指向同一个,强奸的罪名依旧上演,真实的情感却始终被掩埋,这似乎暗示了我们的人生可能永远触及不到真实,梦的循环往复其实是爱情与人生的终结。

37分钟前
  • 炯之
  • 推荐

会对男女主角产生怜悯的感觉,仅仅是因为他们被放在了电影里。在生活中又有何时曾去关注过这类人?薛景求和文素利演的还真是好啊

38分钟前
  • 潇湘妃子孙悟空
  • 还行

欣赏不来上来先强奸的爱情

41分钟前
  • 七号宇航员
  • 很差

大概因为李沧东是作家的身份,电影里好多文学语言直接转换成电影语言(镜子反射出来的光变化成蝴蝶等)。谈不上好坏,但有新意。 电影里男女主角都是社会边缘人:犯人和脑瘫儿,这到底是爱情还是loser之间的同情?且男主角的角色设定真的很让我讨厌……好久没看过这种所有角色都不讨我喜欢的电影了。

43分钟前
  • 艾星星
  • 较差

不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像是纯粹秀演员演技的小品,你若跟我说他们之间有爱情,可能没被疼爱过的女生有,但男生……上一个强奸未遂的女性算什么?2017

45分钟前
  • 半袖
  • 较差

这个一般了。感觉不及《薄荷糖》。

49分钟前
  • Tony
  • 还行

震撼人心

50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男主的非社会化导致他罪恶的同时也催生了对女主的真切。想起曾和残障人士交往过的经历……由衷在这一点上敬佩男主(特别是能带着女主快乐自然地出街。另外不得不说演技惊人,完全没想起来就是薄荷糖里的男女主。/ 20240526 银幕二刷,李最可爱的作品了吧。

51分钟前
  • Dead-Blu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