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的眼泪

火神的眼淚,Tears on Fire

主演:温升豪,陈庭妮,林柏宏,刘冠廷,夏腾宏,胡释安,谢章颖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1

《火神的眼泪》剧照

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2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3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4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5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6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3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4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5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6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7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8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19火神的眼泪 剧照 NO.20

《火神的眼泪》长篇影评

 1 ) 救援不仅是救一个人,而是救整个家庭。

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至今观看人数231951,评分9.4,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华语剧。

时隔2年后,出品该剧的台湾公视筹划三年的重磅新剧,同样是揭露现实,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取材自真实事件——火神的眼泪豆瓣:8.9

看片名我们不难猜出,这是一个讲述打火英雄的故事,但有别于以往英雄、光鲜的消防员,这部剧中的消防员可以说是实惨。

我们的报警电话是110,火警119,救护车120,但台湾报警电话是110,火警和救护车是119,也就意味着消防员不仅担任救火工作,在台湾消防员还负责防护,包括于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紧急救助等等。

可消防员也是人,也有脆弱和劳苦的一面。

该剧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比较犀利的问题:“病得不能走路的奶奶,房子烧了,人受重伤,以后会瘫痪拖累儿女,消防员应不应该救她?

”也就是,救人的意义。

把奶奶救下来的是个叫张志远的消防员,他出身音乐世家,和哥哥从小受父亲熏陶喜欢弹钢琴,但一次火灾夺走了哥哥的生命,张志远也险些葬身火海。

从此后张志远性情大变,变得孤僻不和人往来,再也没碰过钢琴,和父亲的关系日渐冷淡,他决定当消防员,而哥哥的身影总是伴随着他挥之不去。

火灾当天张志远拼命地趟着火海救老奶奶,他没想那么多,只觉得如果奶奶想活下去,就一定要救她,也许在救奶奶那一刻,张志远内心浮现的是没来得及道别就去世的哥哥。

有时候救援不仅是救一个人,而是救整个家庭。

少年古仕煌茫然地朝着湖中央走去,越走越深整个人淹没在水里,母亲不断呼唤着他,等到消防员赶来少年早就不知所踪,送到医院时他已奄奄一息。

原来少年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被父亲痛斥丢脸,不配做自己的儿子。

一时想不开的古仕煌选择轻生,此时少年的父母才缓过神,从没有给过少年一次赞美的父亲,没有好好珍惜亲情相处的父亲 ,就这样错过了弥补和道别的机会。

母亲执意要器官捐献,但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认为这样可以救更多的孩子,让儿子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

父亲在医院遇见一个女孩,等了三年却没有等到心脏捐赠而去世,看见她的家人的遗憾、痛哭,这一刻父亲才转变了想法。

身体器官捐赠是为了挽回别人的家庭,正因为感同身受,才更明白失去亲人的痛苦。

医院门口排满了等待古仕煌身体捐赠的救护车,每一辆都饱含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父亲目送着每一辆救护车离开,就像最后一次和自己的儿子道别。

我们需要好好道别才容易接受再见,否则突如其来的离别,只会成为亲人心里永远的伤疤,就像再也回不去欢笑的张志远家。

这部剧叫火神的眼泪,火神是消防员的象征,而眼泪取自“观音垂泪”。

意为从神明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怜悯人的悲痛。

这虽然是一部关于消防员的剧,但实际上也在观察世人,众生百态,从火场,医院,到单个家庭,每个都和这社会分割不开。

消防员是人,救助者是人,路边的醉汉也是人。

形形色色的人,就像月亮的两面,不止有光明也有黑暗。

消防员不仅是救火英雄,砥砺前行,他们也有脆弱孤独,家人不理解的时候。

因为没搞清楚状况屋主人不在家就破门而入的消防员,被屋主投诉要求维修大门还要赔偿8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

而相同的状况需要破门而入,吸取教训的消防员,因为屋主人不在需要走流程等里长签字,在门口干站一个小时,里长也没出现。

等到报案人赶回来时,屋主已经在家上吊自杀。

这时,铺天盖地的媒体,网友纷纷指责这是公务员行为,没有担当地走流程。

可是有民众投诉没人保护消防员需要他们个人赔偿损失,走流程又被大众批判指责不积极,体制不完善,每次被中伤的,都是处在体制内最底层的消防员。

因为浪费公共资源导致本该得到救助的单亲爸爸去世,而救下的是整天烂醉如泥瘫倒在街边,无所事事的酒鬼。

此时心怀愧疚急脾气的消防员义阳抓着酒鬼的手,一腔愤恨用针管刺向他嘴里愤懑着,下次你在浪费公共资源不要让我看见你。

可医院护士说起酒鬼老吴,才知道他因为化工厂污染,妻子女儿得癌症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化工厂倒闭求救无门才喝酒厌世。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受伤的灵魂。

所以哪有什么英雄,消防员也是人,会因为自己的感受有情绪地救助,而施救者也未必心存感激。

说到底这部剧痛苦且现实,扎在人心底正是没有那么多歌颂宣扬的光辉形象,而是普通不能再普通消防员的日常,机械作业,背光面,民众不理解地指责和批判。

但正是这些普通人,却拯救了一个个家庭,平凡而脆弱。

 2 ) 尊重消防员!!

讲述消防员的职业剧,10集,看的时候真的会激起怒火!

原来台湾的119,不止是打火救火,还要医疗救助,还有各种杂事。

人力不足、装备老旧,申请经费还要被一推再推,直到最后要有人殉职才能换来新装备……即便是这样,还被要求每个人做好,不能有抱怨,不按流程来会被各种投诉,投诉了要用自己的钱还。

救火现场会被各种不懂的人“指指点点”,最后那场大火灾还是被所谓的“大领导”外行指导内行导致死亡。

民众的不理解、家人的不理解、自己心里的痛苦,积压在每个人身上的压力很多,但每次警报响起他们还是要勇往直前。

“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

”养家糊口、照顾弟弟妹妹、要证明不比男生差。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真的做了消防员,就是不顾一切为了救人,跟死神抢跑。

剧里,他们还在争取推动改革,剧外,真正的消防员也正面临着很多我们不了解的问题。

真的,每个人顾好自己吧,以后要多了解些消防知识,别总占用资源,别把“消防员”的工作当成理所当然。

他们也是人!

附10集主题:01/日常02/遗愿03/S.O.P04/两难05/深渊06/阴影07/暴雨08/恶火09/真相10/初衷

 3 ) 碎碎念观后感

年纪大了,看到这样的好片子是打从心里的珍惜。

片子的好在于他的真实。

每个消防队员都只是一个普通人,背负着自己的故事,以血肉之躯保护你我。

消防员遇到大case,那是用生命与火神搏斗;遇到故障的对讲机、破了的消防服,那是用生命与体制妥协;遇到追讨破门费用的屋主,是自掏腰包满足刁民。

同样还是破门,第二天你遵守着sop,要等屋主同意才开门,结果迎来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当你觉得倒霉透顶了,长官还开你玩笑说你已经是上辈子烧了好香,才被媒体放过。

剧中各个消防员都有血有肉,普通得和你我无异,只是面对着生活、工作的烂事更多。

汉成心中有使命的火,可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家庭。

志远为了心中的秘密,不断的自我怀疑,也要坚持下去。

从小受妈妈“重男轻女”言论影响的子伶作为一个女消防员,不愿意被男同袍比下去,自然是加了百倍的努力。

义阳的死是全剧的高潮,一步步的铺垫,娱乐城消防不过关,义阳每次去复查,店家都各种推脱。

宋小要检查气瓶的,可是硬被拉去灭火。

义阳进火场本来是为了带着学弟,可是一转眼就被漫不经心的学弟抛弃。

分队长和白科长心里都疼出血了,但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你以为国胜学长只是喜欢偷懒,却不知道他为体制吃了我多少苦。

义阳的遗书里写到:“如果你收到这封信,那我一定是救人牺牲的,是最帅的死法”(原话记不住了)但他的死,不是单纯的意外或不幸,是体制加人祸。

如果我们不追查,还有多少消防员白白牺牲。

当然,这剧的意义不是让我们集体悲愤,而是我们可以怎样变得更好。

结尾的体质改变还没发生。

但是或许我们可以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像里面不可理喻的刁民一样,自以为是,看轻帮忙自己的人,以为自己懂得比谁都多。

少指责,多关怀,爱人如己。

这是我能做到的最伟大贡献

 4 ) 现实就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消防员每次出动都是命悬一线,但规范化流程作业、专业知识过硬可大大降低风险发生,所以,作为民众请相信他们的训练有素。

最后,队里终于换了新的对讲机,但就像国胜说的,这是用义阳的血换来的。

最后,邱sir坚持没有妥协换工作,当然也没有跟老婆和解,老婆带着孩子搬走了。

最后,那封义阳给子伶的遗书真是催人落泪,比起《一把青》里拿小家子气和冲动当浪漫,火神的眼泪才是真真切切、义无反顾的爱。

最后,邱sir朋友说的话很让人动容,“今天救了你一个,你也许明天会救5个人,然后更多”,这就是所有消防员的职业注脚吧。

原来的剧评发不出。。。

只好变成图片重新编辑了,真实的发声可以不要那么多的限制,这也是很长的路要走……

 5 ) 比火场更可怕的是“刁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 继《天桥上的魔术师》之后,今年台剧又迎来了一部8.9分的佳作。

谈起“消防员”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容易想到的大约如下几类:国产影片《烈火英雄》、《逃出生天》;展现消防员工作的单元性美剧《芝加哥烈焰》、《紧急呼救》;前些年在内地上映、通过对消防员训练等日常描摹而积攒情感厚度的《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这些作品各有各的价值取向与叙事逻辑。

暂且不谈国内的一些创作,就其他该类题材的创作而言,其内核大致都放在对于消防员形象的描绘:他们有着与我们相仿的日常生活,但同时又必须时刻肩负起突然降临的巨大责任。

生为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牵挂忧虑,与天灾人祸之宏大,形成了天然的对比,人物的抉择则将对比进一步深化。

而台剧《火神的眼泪》,确实在做不一样的尝试。

打开这部剧之前,你也许会认为它又是一部偏正面价值取向,给这类特殊职业唱一曲简单直白的“颂歌”。

但没想到,打开的竟然是一部花样不断翻新的“台湾刁民录”。

甚至有观众提出:这部剧揭露了,比火场更可怕的是“刁民”。

虽然此剧仍旧以消防员职场工作与日常生活为主线,但其在铺设的“矛盾点”上,已经跳出了原先传统的这套话语圈层。

由《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制作人汤昇荣牵头,花费3年时间筹备的这部剧,相比“行业剧”,更为精准的定位还是“社会议题剧”。

火灾现场自然紧张,但比火灾更为无奈的,是现场外的舆论与不愿配合的“吃瓜群众”。

剧集的开篇就是一场闹剧,为了避免火势伤及被困人员,消防员不能直接用水枪喷水(将火星喷到被困人员身上)。

此举却导致了民众的愤怒,许多人对他们破口大骂,更有甚者举报投诉。

就算消防员最后冒死救下了被困人员,媒体仍在报道他们的“不作为”。

与此同时,消防员们却要在凌晨完成任务后,还要盘点消防器材、清理管道、赶写火灾情况报告笔录……做完所有后续扫尾的事,才能下班休息。

这是台湾消防员的常态,根据调查,他们每天大约要上班14-17小时,近乎常人的两倍。

与大陆的情况不同,台湾的消防部门承担预防火灾、抢救灾害和紧急救护任务,相当于是身兼数职。

这也造成了很多问题,让每个消防员都要参与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他们或多或少要在日常任务中遭遇并救助一些不太合情理的民生事件。

诸如部分酒醉人士成为消防员照顾的常客、乱打119甚至被民众敲诈。

而他们微薄的薪资、劳烦的工作事务,又常常不为人所重视,许多求助者或家属往往对其恶语相对,在剧中更是被归纳为“三步走”:找议员投诉、找媒体爆料、找律师诉讼。

真实呈现出这群消防员面对的社会不公,他们的困境,成为了剧集的核心。

无论这份不公是来自于作恶的他人,还是社会的体制,都令他们无法处理好与家人、与自己的关系,承受着心理与物质上的煎熬。

温升豪饰演的子承父业的男主角邱汉成,通过长期投身消防工作,获得了自己的人生成就感。

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几乎无法待在家人身边。

他对家人感到亏欠,却又无法轻易放弃消防员的工作,导致工作与家庭处在撕裂的状态。

性格温柔、腼腆的他,常常无法表达自我。

其实牺牲家庭生活做这份工作,他就是希望救助更多生命。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老好人”,在开篇的前四集中,却面临了一场浓墨重彩的悲剧。

整个社会,在几夜之间,成为了他的敌人。

消防队在深夜接到了一起火警,从楼外看火势凶猛,物业急着让消防员破门,否则就要甩锅给他们担责。

破门之后,消防员却发现火灾竟是屋里布满的圣诞节红色灯饰。

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让消防队加班到凌晨的“乌龙事件”,只是一个起点。

带头破门的邱汉成被屋主投诉,要求赔付大门破门的损失费与精神损失费,合计8万元。

这让本不富裕的汉成家“雪上加霜”,妻子对他失望无比。

完全不合情理,甚至是个明眼人都能感到是“敲诈行为”,却受到法律保护。

因为台湾规定,消防员破门必须要求有屋主或里长(相当于台湾的村级领导)同意,否则就是违规。

结果,此类体制规定,被“刁民”利用,并把伤害加倍转移给了消防员。

编剧蔡银娟特地在接下去的一集呈现出了另一种状况。

刚刚赔完8万元的汉成,又一次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本想破门的他被身边人劝下,等候消息。

这一次,惨剧却在他们眼皮底下发生,屋主在他们等候时,在房内默默上吊自杀。

对此,电视台组织了一场圆桌讨论,用尽羞辱之词,甚至把汉成形容成是“标准的公务员心态”,一个吃空饷的“米虫”。

破门与不破门的状况,透过不同的民众反应,构造了消防员面对的两种两难困境。

第一次赔上了家庭存款,第二次赔上了社会人格。

这一成串的议题相链接,迅速刻画出了三种加害者:不讲情理的民众、无法保障消防员利益的体制、不理解事件真相就妄加批判的媒体。

他们合力逼迫消防员“沉默销声”,并让他们身处困境。

剧中的其他人,也被群众“反讹”过不止一次。

林柏宏饰演的张志远,由于救了孩子的性命,反而被孩子的父亲“倒打一耙”。

刘冠廷演的林义阳,每次遇到不讲理的“刁民”都要回怼,接着就是写更多的检讨。

最惨的是一个新人,他用正常时速开车送病患去医院,却被副驾驶上的病患家属不断责难、打骂“为什么不闯红灯开快车”。

在家属反复以投诉威胁后,他刚一提速,就被侧面驶来的酒驾司机撞车。

酒驾的司机自然是火速推卸责任,聘请知名律师,把脏水泼给消防员。

虽然消防员没什么错,消防局也提供车保,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使用车保赔偿给司机,他就要背一次“申诫”,无法获得奖金。

这种“环环相报”,最后错误全部甩锅给消防员承担的结果,在剧中比比皆是。

痛苦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也只能对着自己PTSD后幻想出的对象,说几句自己都不信的自我安慰:

消防员与社会集体的冲突,归根到底,其实回到了肯·洛奇《我是布莱克》里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椰子比鲨鱼,杀人更多?

有着血盆大口的鲨鱼(显而易见的有害之物),我们会躲开它;而看似无害且甘甜的椰子,我们会迎向它,对它的掉落浑然不知。

这些椰子,是缺乏柔软性、不讲人情的体制与社会环境,它们本质上谈不上多么恶毒,却会给人带来比鲨鱼更恐怖的伤害。

于是乎,消防员循规办事、救死扶伤,成了一个不断地遭遇精神痛苦、而非满足职业成就感的事。

受益的人回过头,屡屡都要上来“倒打一耙”,轻易对消防员下“道德审判”。

编剧蔡银娟在写《火神的眼泪》剧本前,曾经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得到的结论是:台湾民众与消防员的无效沟通与不尊重,是消防员工作中遇到的主流困境。

民众面对消防员,高投诉率、随意打骂乃至讹诈都在现实中存在。

而消防员要面对的,则是每天连轴转,除了睡觉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过程中还要饱受各种折磨。

如果说比火场可怕的是“刁民”,那么培养这些戾气“刁民”的社会与体制,才是需要被质问的“土壤”本身。

揭露困境,而非止步于感动与煽情。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编排,破除这一类型传统中主旋律的陈词滥调,是《火神的眼泪》做出的努力。

当然,这份努力有时也显得稍显笨拙。

几乎由“刁民作恶”推动的情节,造成了剧集对体制不够全面、彻底的批判与反思。

而此类情节的重复与同质化,也让剧集本身的观赏度有所下降。

但我们也需要直面的是,近两年的台剧,在题材与类型破局上,走在当前华语剧集创作(乃至亚洲)的前列。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此前考察《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剧本写作时,发现其编剧创作的细节逻辑和背后思考,是在经历田野调查、心理学与社会学研读运用的基础上,又对此前的同类类型剧(新闻与律政行业剧)进行分析与破局,从而将一般性的行业剧深入扩展到所谓的“社会议题剧”。

《火神的眼泪》的创作也是相似的。

做一部精良的行业剧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思考行业背后的困境,接着讨论民众借助各种名义(尤其是善恶之名)的“社会集体附魔状态”,追问这个社会为什么要把一群行善之人逼到恶的角落里。

一条厘清之后,非常工整、清晰的剧作链条,算不上多么复杂、幽微,但确实能完成类型剧在表达上的多次转向,令剧“言之有物”。

 6 ) 我们到底在坚持什么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吗?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10多年前夏俊峰事件,09年作为小贩的夏俊峰与城管争执,最后刺死两名城管。

11年的时候舆论开始爆发,猫扑、天涯、乐讯等等各大论坛开始不断讨论夏俊峰,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为他发帖送行,还有人不断诅咒城管…当年大家讨论城管的时候大都嗤之以鼻,甚至沦为嘲笑的段子,记得听过的某段相声说收复xx岛就靠城管了…

舆论的压力下,城管已经变得有些手足无措

鞠躬执法、静坐执法、鲜花执法、下跪执法、碰瓷执法,各种奇葩的执法方式不断涌现 再到后面城管给小贩下跪,城管成了弱势群体!

城管其实也是基层人员,城管应该是体制内受争议最多的群体,不同群体眼中的城管有着不同的形象。

领导眼中的城管是救火队,其他部门眼中的城管是背锅侠,过路群众眼中的城管是摆设,买菜群众眼中的城管是恶霸,占道商贩眼中的城管是土匪,城管人自认为就是个泔水桶,啥恶心活儿都得抗。

城管不断在舆论中被妖魔化,甚至被戏称“三千即可平天下”。

好了,言归正传,剧中消防员几乎是个全能的存在。

日常工作不但要救火,还要接送病人、醉汉,还要学会紧急处理… 因为醉汉占用消防车而耽误宝贵时间送医,林义阳终于忍无可忍,用针管扎伤了他。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一些变故,他只能喝酒逃避生活。

国胜学长一直看不起子伶,认为她太强势了不可爱,看到最后才知道国胜学长也失去过战友,他害怕再次失去,所以不想让子伶逞强。

这也是为什么义阳死后跟分队长大吵,坚持去游行的原因之一!

邱汉成因为工作,妻子两次生子他都没有在身边,妻子也是普通人,再理解也理解不了。

最终妻子受不了离家出走… 子伶作为一名女性消防员,不仅遭到被救人的质疑,甚至遭到自己母亲的冷嘲热讽!

刚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却因为一次变故阴阳两隔… 张志远整天笑哈哈,自称第一帅的他却整天经受内心的折磨,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哥哥,给他带来难以抹去的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当我们在讨论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

前两集中规中矩,后面全程高能,虽然剧情很刻意,比如马蜂窝没有人摘随后蛰死了人,没有安装警报器孩子遇难,迟迟不肯整改线路的娱乐大厦失火…但并不影响观看,因为没钱买对讲机失去最佳抢救时间,因为没钱换新消防衣被烧伤,因为怕被投诉所以只能自己认栽… 尊重每一个职业!

 7 ) 强烈推荐《火神的眼泪》

推荐推荐,强烈推荐😘,台剧《火神的眼泪》,如果不好看,取我这颗项上人头😭职场剧就应该按这个标准拍😍,吊打国内大部分职场剧,要么套着职业外壳谈恋爱的,要么就是像打怪刷本一样,机械的工作流程🤔国内派剧能不能多请些专业的编剧,挑一些好剧本,不要动不动就IP改编🤔这部剧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形象即使不一样,依旧超级饱满,每一个情节都能前后呼应,都没有刻意的煽情,又能恰到好处,哭死了😭😭😭把社会问题刻画的淋漓尽致😢。

充满戏剧性,但又很真实。

戏剧性表现在把所有的社会、家庭等问题,全部集中在了一起,真实到我心肝脾胃疼。

⚠️给个建议:心脏不好,千万千万不要看,看不得BE的,最后也不要看。

看来之后超级难受,心超级超级堵😭😭😭

 8 ) 他们都是平凡人,却背负拯救的使命

他们都是平凡人,却背负拯救的使命。

一度在影片中看到底层一线人员的难堪处境,不过不同的是,在工作中左右为难的我们,背负的不是人命这样的重压。

全剧其实一直都是严肃沉重的基调,它没有塑造高大神圣的打火英雄,每一个在火场拼命,在日常救护拼尽全力的都是普通人。

工作的危险与工作条件的不匹配,家人的不理解,工作家庭的难以平衡,每一点都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会遭遇会犯难,甚至他们遇到的压力还更大,剧中每一处这些难点都让我共鸣揪心。

他们可能并不是因为多么高尚的觉悟才做这样的工作,也可能是迫于生计选择这份职业,但也不得不佩服,在他们的身上是有神性血性的,同样背负世间疾苦,除去职责所在,他们却能做到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我做不到,所以我更佩服他们。

我会为他们的大爱而感动,但自问自己能做到吗?

我不能,因为我会害怕。

也幻想过,愿意自己的家人为了大义去做这样的工作吗?

我也不能,我承受不了这样时刻提心吊胆的压力。

我做不到,所以我更佩服他们。

我们每次都说殉职人员名单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一个真实家庭在蒙受巨大苦痛。

可是每次在审视这些名单的时候,我们真的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吗?

我们不能,所以只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冷漠。

最近也在思考,我喜欢轻松明快的剧目,能让日常烦躁的空隙得以喘息,但或许这样真实严肃的剧目,带来的感悟启发,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治愈,明白在生活的重压下,仍然有人跟你一样咬牙坚持,让你找到人生的动力。

就像剧的结尾,好像一切都并不明朗,每一个人都还有遗憾,但他们都还在追寻希望。

子伶在推动消防改革,志远放下心结,汉成暂时离开家庭,义阳留在过去但并不后悔...向一切克服人性的幽暗,发光发热的人致以敬意,也愿所有为人民服务的平凡人平安。

——《火神的眼泪》2023.03.17

 9 ) 救人先要救己

该剧视角独特,将大家普遍认为的救人于水火之中的高大上消防员,当做普通人来讲述。

爱情、婚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民众沟通、上下级协调,每一个消防员都有着自己的日常烦恼,都在不停地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都在反复思考这份职业背后真正的意义。

看了才知道,原来台湾的消防员除了火警,还肩负着医疗急救职能,感觉这份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用我们的话来说,不光是119,还要是120。

当看到消防员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拿在手里的对讲机是坏的,穿在身上的消防服也是破的,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经验认知,实在是无话可说。

剧中再一次让我认识到,台湾嘴炮式的民主,永远在媒体上互相捧踩,表面看似热闹,却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

 10 ) 和平年代最伟大的职业

「日常」哔哔哔叨の键盘侠民众太真实「遗愿」医院门口一排等待器官的救护车、奶奶最后的愿望在海边实现「SOP」消防先生,救灾时候破坏的大门,麻烦赔偿一下…家人是不能理解啦,兄弟们默默伸出援手「两难」破门要受罚,不破门又被舆论骂… 唉「深渊」逆向英雄,救援有成功也有失败,谁来治疗他们的职业创伤「阴影」刁民还不够,还有一群贪官污吏「暴雨」义阳和子伶牵手迎来甜蜜爱情「恶火」邱sir那二胎家庭的悲苦「真相」林义阳牺牲了…「初衷」火神的眼泪,明明是我的眼泪,致敬所有伟大的消防救援人员!

《火神的眼泪》短评

各位演技都好好,剧情看的好气。

8分钟前
  • 我想长胖十斤
  • 力荐

题材很好,各大v吹捧也是莫名其妙,是因为批判? 就这?你要看尺度怎么不去看外剧。 拍的是消防员,但你们都不着急的,火警啊,太不专业了,又想树立消防员的形象,又甩锅众生百态,你们是消防工作,但不是爱消防工作。 题外话:像极了你们的ZF 补充,不吃大陆这边的一套,那就看看人家怎么拍的消防员吧《勇往直前》

10分钟前
  • 多一些温柔
  • 很差

3.22- 又是你俩一对 彎彎的消防救護管理制度體系有絕大問題 狗屁 這些人的心裡疾病太嚴重情商太低 1 日常2遺願3 SOP4兩難5深淵6陰影7暴雨8惡火9真相10初衷

13分钟前
  • 李姓游客
  • 还行

看了前3集,这剧目前9分真不值得,每一集都是有居民跳出来说你们火警怎么不快点,快点破门快点洒水,不做我去告你们哦,无语,别搞得好像按照现实拍的一样,火警的辛苦不是靠这样的剧情去呈现,弃剧!

18分钟前
  • 精神追求者
  • 很差

好题材(特别是各个案件,消防员好难🤯),烂表达,故事情节要加强。

20分钟前
  • Massey
  • 还行

台剧牛批,只能说最近几年的台剧真的甩部分内地打着职业内型却总是离不开谈恋爱的剧十条街。

21分钟前
  • 我想散伙
  • 力荐

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困扰有苦衷有阴影。结尾也很现实,系统性困境非10集剧集可解。真正优秀的影视,不仅关注社会议题、揭开社会疮疤、引导公众思考和讨论,还能架起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连接专业人士和公众。回望大陆,真是恨铁不成钢。

24分钟前
  • 墟光天去鐘點五
  • 力荐

就…还好…演技有点尬,两集结束~

27分钟前
  • 葱頭™
  • 还行

火神是气哭的。ep09林母说“听说消防员待遇好,我才让他考警消” 泪崩,穷人家的孩子活该呗。儿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送走了。这份职业不适合容易自责的人,具备及时翻篇开始新一天的能力很重要。

32分钟前
  • archerPRAYING
  • 力荐

典型的台式细腻陈述,因为描述消防员题材比较特别,所以可以多加一星。

34分钟前
  • 鱼皮
  • 还行

有不尽完美之处,但这种现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35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华语剧的未来在台湾。

40分钟前
  • saya
  • 力荐

也不是穷山恶水,老讲刁民干嘛……看疲劳了

45分钟前
  • 恩培多克勒之死
  • 还行

小家子气十足,还空洞。

48分钟前
  • 水貂咖啡
  • 很差

可以媲美《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好剧。邱sir能在消防队中扮演知心大哥,却始终处理不了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张志远生性乐观阳光,却因多次亲临生离死别而患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林义阳性格直爽嫉恶如仇,结果救了罪人自己却因公殉职。有一份工作,不能迟到,不能躺平,不能与群众冲突,不能在任何环节犯错,要有超人的意志和体魄,同时兼备同情心同理心,永远要和时间赛跑,也随时可能搭上性命。那到底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份工作?也许每个消防员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不管哪种答案,都永远值得敬佩,敬佩那份坚守与勇气,敬佩消防衣下作为普通人心底的那一盏明灯。

49分钟前
  • MOS50W
  • 力荐

看了两集真心累,个人认为这个题材挺好的,值得推敲,就是这个人物塑造以及剧情不是很能接受,本来以为的是因为消防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家人也好,还是工作期间所发生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家人间的包容,以及关爱,工作期间的理解和互动都是有爱的,但是!大相径庭,背道而驰,里面的角色除了消防员,家人都是不理解,以及不支持,以及各种消极很负面的情绪,台湾的消防员还要涉及到医疗急救之类的,真的挺不容易的,为什么家人“不能理解”!还有女人被歧视,什么“你行不行”!女人升职就是“不可爱”的行为表现!尤其是生孩子桥段,既然知道自己的老公就是消防员,第一胎就错过了,为什么还要执意生二胎!为什么会觉得第一胎错过,二胎就能赶上呢?请问消防员的工资很高吗?还是喝醉被逼的!不理解!差评,还有女主角那个短发,够呛!

50分钟前
  • Asura
  • 很差

吹吧

55分钟前
  • C7ber
  • 很差

消防员们的不幸与幸运皆在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公权力受到严格监督和限制和小政府社会里。尽管面对着体制本身的缺陷,公众与媒体的不理解,官僚系统的剥削,生活于一种义务和权利严重失衡的状态里,他们最终都能够战胜各自的心魔,将拯救生命作为最高追求,需知拯救既是渡人也是渡己。倘若郑州120的那位接线员有剧中几位主角的觉悟,想必那位女大学生不会轻易殒命。

58分钟前
  • deus
  • 推荐

很久没有看一部剧到最后,不知不觉飙出泪来了。不论是从整体立意到反映社会现象,针砭现实的层面,还是剧本打造,台词功力、导演导技这些具体技术方面,再加上演员演技全员爆表,令整部剧几乎无懈可击,虽然结局很惨烈,但主创仍然留下了希望的结尾,真是年度最佳华语剧,没有之一。

60分钟前
  • 满江红
  • 力荐

演技太差

1小时前
  • 兔子不吃窝边草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