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影评,大部分都在借剧情抒发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看法, 对电影本身评价寥寥,正好我是老版新版连看的,很想吐点嘈首先对于两部都没看的人,建议先看老版,这么说吧,假设你先看老版再看新版,然后给出的分数是老版8分新版6分。
那么先看新版,因为新鲜你就会拉高一分给7分,再看老版,因为相同剧情就会拉低一分也是7分。
观感一个两极化一个趋同化,看你倾向哪一种了,我个人觉得第一种好,与其看两部中庸之作,不如看一部烂片加一部佳片,中庸片多得是,佳片可不多得,因为三流作品导致一流看成了二流,不值当。
废话太多了,回到电影本身。
老版是德帕尔玛的片,引用短评里桃姐的话,他”是个执着探索影像的导演“,这一点也使得老版显得和普通恐怖片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因为特殊的拍摄制作方式都会让人感到有别于常规的新鲜和特别,比如风格迥异的配乐,偶尔的另类幽默感,虐杀戏的分割镜头等。
最别出心裁的一点,是老版将校园青春生活文艺片和虐杀电影进行了混搭,使得它给观众带来的感受很独特,既有着优秀恐怖片该有的氛围与惊悚成分,又有着一层别样的伤感气质,老版魔女嘉莉,所包含的的不止是恐怖和血腥,还有青春的思考与迷失。
但新版却走了另一条路,不在革新观众体验上下功夫,而是另辟蹊径,导演选择了在”情”上做文章,尤其是母女情。
导演想要把新版做成一部类似《孤堡惊情》那样以情动人的恐怖片,这个想法,其实是可以的,毕竟当下想拍的特殊风险太大也很难在这方面超越原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的电影成品却不理想。
首先是角色改的不好,新版人物远不如老版来的富有张力,老版的母亲,癫狂,变态,又隐含着一丝优雅。
新版摩尔的母亲却变得隐忍,神经质,沧桑,内敛。
这不仅使人物气场和吸引力少了很多,而且更始得后面杀女的剧情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毕竟一个嚣张的变态杀女儿,怎么都比一个弱妇女杀女儿更合理。
同样被改变了的人物还有女二和女三,老版里这俩人物,一个坏的一个好的,坏的那个漂亮迷人,好的那个则没存在感属于点缀,最重要的作用是结尾来点升华。
这俩也都算不上极好或者极坏。
新版把女二女三来了个回炉重造,邪恶的坏的都给女三,好的那部分甚至漂亮的外貌这点都给女二,以及增添了更多她帮助嘉莉的剧情,使得好的更好,坏得更坏,本来挺好的两个人物一下变得极其脸谱化。
虽然知道这么做能够借女二对嘉莉得同情增加”情”的成分,但这实在改的不好,真要改,倒不如添些男女主之间的戏,嘉莉对男主的爱也不会显得有些莫名,也更能达到触动观众的目的。
同时剧情也改了不少。
我觉得影响较大的两处,一处是舞会戏,原版所有人好的坏的几乎都死了,新版却愣是死了坏的,好的都活着(除了男主,他是引爆剧情的点,不死就没戏看了),妈蛋这是国产剧吗。
嘉莉里还有一个好人角色,就是她老师,在老版里正是因为她和其他人的死,加深了故事和主角的悲剧性和戏剧性,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到新版她活下来了,倒显得这个角色多余了,女二尚且可以负责”情”的部分和作为剧情延续,老师这个角色彻底变成了没用的酱油。
另一处就是母女关系,其实在老版里,是看不出母亲对女儿有什么母爱可言的,更多的倾向于占有,新版对于母爱这部分渲染多了很多。
比如送女儿上下学,对女儿说我爱你,陪着女儿睡觉等,结尾也特意将母亲直接死掉的剧情改为了苟延残喘复活了一阵,好多跟女儿谈情说爱一会儿,结果她复活的那刻,看到一个全身插满飞刀的中年妇女一边晃一边哼哼,把我给笑喷了,这母女情既不够深入又显得滑稽,本该是出彩的地方,却差点变成败笔。
然后便是演技问题,摩尔的演技个人认为并不逊色于老版,只是风格不同且角色发展空间要逊于老版罢了,更偏爱那种就看口味了。
至于科洛那就是真的不行了,其实她本来演技也不是很好,海扁王这种片她还能应付,一到真正需要演技的立刻暴露缺点,做作,不自然,个人特点太鲜明,比如雨果和魔女嘉莉都是这样,科洛本人是个较为强势气场较足的妹子,嘉莉的懦弱畏缩,被她演的像偷了别人东西的贼,什么柔弱惊慌的表情演戏痕迹不要更明显,只有发怒的时候还算可以,更重要的是, 茜茜·斯派塞克的老版嘉莉被演出了一种极其真实的freak感,就是你看到这个角色,你就会觉得她被排挤就是正常的,因为她与周围格格不入,从说话到行为到神态,都与常人有别,很显然的边缘人,而科洛在不刻意扮柔弱的时候,看起来和一个普通女生完全无异,这也是新版最被大众诟病的一点,最后的虐杀戏,完全要靠演技才能撑起高潮。
最后,我认为老版被改动的,最重要的,便是新版对老版的”反常规“丢弃。
就拿开始的月经洗澡戏说吧(这个词好像有点奇怪),老版用唯美的慢镜配上舒缓的音乐,不疾不徐的运镜,朦胧的画面,极富美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小清新电影,然后用一个带着明显性隐喻的大腿流血的镜头将气氛破坏,这就是老版的一个”反常规“之处,新版则顺着生育戏将这段拍的压抑,沉闷,摄影配乐无任何特殊之处,因为科洛年龄的原因也将那个性隐喻镜头也改成了更平和的方式。
这样倒不能说有什么错,毕竟这年头恐怖片都是这么拍的,只是对于魔女嘉莉来说,如果要循规蹈矩的拍,那么在这个本身也不是很有新意的故事上,就更难有发挥,新版多处不如意,其实最重要的也多是这个原因。
新版校园戏拍的不够别致有风格,虐杀戏更是老套的完全没有老版来的刺激爽快,与如今好莱坞流水线的B级恐怖电影没有区别。
现在明白之前为什么我要扯这么多老版的东西了吧?
因为老版的成功就是在于它对于电影本身各种非套路化的大胆创新手法,注意是对电影的创新,不是对恐怖片的创新,两者有区别的,后者可以是将其他类型片元素搬到恐怖片上,前者则是直接对电影的一些基本准则作出挑战,是更具胆量也更能让人产生新体验的行为。
而新版从第一个开场镜头开始,就宣告了它对老版那些颇有新意的反常规元素的彻底丢弃,刻意添加的直接血腥镜头,规矩的摄影,规矩的配乐,剧情角色被改的缺乏特色,一切都是为了更加符合主流价值观,之前所说的缺点都是源于此,不知道这样做是导演意向还是受制片商控制,我倾向于后者,但是无论什么原因,从一开始,新版魔女嘉莉就已经注定会输,因为在一个被各种框架框的死死的命题作文电影之下,枉导演再用心,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坦率地说,经过「萝莉」的阶段后,科洛·莫瑞兹的发育情况并不怎么尽如人意,在稚气逐渐消散的同时,略显粗壮的骨架慢慢凸显了出来,较宽的脸型和肩膀令她和「娇美」或者「纤弱」这样的形容词渐行渐远。
不过,外貌只是演员的一个方面而已,关键还是要看演技。
在这部《魔女嘉莉》中,能和多面演技派朱莉安·摩尔联袂合作,是科洛极好的学习机会。
十六七岁既是进一步提升技巧的黄金年龄,也可能是一个分水岭,演员的转型与角色的定位都将在二十岁左右有个大致的定论。
《魔女嘉莉》源自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迄今有过三个版本的电影,最早最有名的便是1976年的德·帕尔马版,由于没看过另两部老版,因此无从比较个中优劣。
从这部新版来看,大体上是个形式大于内容的故事,这样的青春校园类恐怖片在七十年代或许尚有新意,但放在时下却显得十分平庸。
不仅配角趋于平面化,连主要角色的塑造也很一般,至少嘉莉母亲对宗教的狂热就交待得没头没脑,让人一头雾水。
另外,作为恐怖片,本片的氛围渲染做得相对失败。
尤其是斯蒂芬·金小说中那种渗入毛孔的恐怖或许只有读过原著才会有充分的感受,而当以视觉来呈现时便差了不少味道。
高潮阶段嘉莉的大爆发是相对而言比较出彩的部分,受到学校与家庭两方面压抑的小姑娘浴血成魔,终于露出了可怕的「獠牙」,那个连续毁舞厅、拆街区的场面即便跟超级英雄比较也相差无几,让我联想到MJ的那首《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但说到底,这也只是视觉效果的徒然堆砌,而丝毫没有带来恐怖的效应。
基本上可以认定这是一部想借科洛·莫瑞兹的人气来获取票房的翻拍作品,既然是小成本、小制作,自然也不可能精益求精了。
电影一开始carrie打球 就算打到别人也没有被嘲笑啊什么开始的就是卫生棉事件 一开始sue是真的很好心的在帮忙要塞进去 但是chris开始起哄 大家也开始 这才是悲剧的起源carrie这种不敢和别人说话的性格让我想到了黑沼爽子爽子也是一样的不敢说话 还因为眼神很可怕被大家叫贞子但是班里没有chris这样满怀恶意的 还有翔太酱紫的好人(么么哒)所以奏是一个满怀恶意的主导人+一个内向or太漂亮的=一个悲惨的被欺负生活
《魔女嘉莉》新版选择的演员是科洛•莫瑞兹。
可能因为我刚看了《海扁王》的关系,感觉这个演员就是有特别强悍的女汉子气质,眼神中就自带战斗力。
所以新版的嘉莉看上去比老版更有勇气,眼神中的胆怯也少了些飘忽。
估计导演在拍摄时也着重利用了她的这个特质,最明显的例子就在答应舞会和tom一起时旧版的carrie是在害怕被母亲发现的情况下匆忙答应的,新版的嘉莉则显然是被tom说服后所打动,嘴角抿着丝笑容半推半就的接受的。
比起旧版她也许更期待被人认可,这大概是不同的作品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所带来的诧异。
进入21世纪以后,尽管伤害依旧发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女孩也会在内心期待更多友善的可能。
我在网上看过1979年的版本,要吐槽一句的是实!
在!
太!
高!
清!
了!
(土豆网你狠呗),新版的确做到了不过不失,不过和老版相比细节还是少了一点用心。
比如在最后carrie被桶泼血的情节前,旧版刻意把节奏放慢,用眼神和先行下落的布条暗示了一切悲剧的发生;而新版选择以几个画面的跳转来增加高潮的紧迫感,多了分心跳就少了些戏剧的张力。
还有就是在最后carrie妈妈死去的时候,旧版和缓的背景音使得母女俩的状态更加抓人,而新版则只是利用这个冲突把影片推进下去,经历了前面的大屠杀,母亲死去的部分处理的就有些虎头蛇尾。
比较和我心意的地方是carrie再不是滥杀无辜,而是选择逐个击破“有罪之人”,放过了老师和大部分同学。
画面显然也更为强大,carrie在操控力量的表情也有着明显的兴奋感,科洛那一瞬间的眼神真的有些像嗜血的魔鬼。
当然如果单单去以技术层面看的话那就浪费了斯蒂芬金选择的这个题材,我看评论中很多人都提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学校霸凌事件。
孩子们是很少会用激烈的方式,比如物理伤害去攻击别人,而更善于使用精神刺激法,杀人诛心。
大多数青少年尤是如此,他们的同理心正在建立,对人的伤害也就特别的随意。
在他们看来区分恶作剧和伤害的界限大概就只在对方是否受到了皮肉摧残这么简单。
也因此孩童之间的伤害显得更加严重,而且大部分都会被大人所忽略,类似的悲剧在各国的电影电视作品中多有涉及,我国的电视作品倒是本着真善美全都隐去了,但每个人多少也会经历一些。
对于新版嘉莉来说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它赋予了这个女孩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carrie的眼神中也还闪动着些期许,然后再用极端的手段去摧毁她,毁灭信仰成为了影片最大的悲剧,电影最后sue来到墓地,为carrie献上了一朵白玫瑰,这个有勇气有希望的女孩,最终被他人的恶意吞噬,终结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如果嘉莉真的是魔鬼,那她周围的人平时散发的恶意又何尝不是点燃这邪恶之火的引信呢?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身边有这么一位女生,性格内向,总是讷言少语,个子比寻常女生要略为大只些,穿着不太合体的衣服,深黑色的连男生都不会穿的老式裤子与皮鞋,有些怪怪的感觉。
现在回想,她的面容都算是清秀,不算漂亮,但绝对不难看。
她平日里也不做什么惹人讨厌的事情,可是不知道为何,就是没有什么朋友。
孤单单地缩在角落里,不顽皮不叛逆不高调,好像学习很用功,但成绩也是不好,并不是看上去就聪明的那种。
总之,她就是那种99%都正常,不过有一点轻微内向的类型。
未成年人的世界好像更像是原生态的动物世界,如果自身不够凶猛强势,又没有可以投靠依赖的族群,便容易被残忍的丛林法则所吞噬。
于是就有好事而顽皮的男孩子们传出关于她的坏话,比如喜欢在上课时候悄悄“放屁”,臭不可闻,还假装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或者每当课堂上老师点她答问时,便有人在下面挤眉弄眼做恶心表情,举止夸张,甚至惹得哄堂大笑,本来是有人哗众取宠,最后却又把难堪都算在她身上;到了换位子的时候,有人要去和她同桌,便有人鼓掌喧哗,大肆嘲笑,换位者无论是否真的厌恶,也总是眉头紧锁,一副好像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样的事情好像有很多,在紧张又枯燥的高中生活里仿佛成为了很多人赖以消遣的调剂。
而她,在面对这些的时候,脸上总是毫无表情,既不愤怒,也不悲伤。
这仿佛是恶性循环,孩子的话没有分寸,无聊吹牛变成了没有边际的恶意谣言,精力过剩的孩子以此打发无聊,更多关于她的故事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流言中她的形象也越发不堪入目。
如果有人与其接触,那些男孩便说这人也粘惹了霉运,臭不可闻,搞得人百口莫辩,也只有对她避之则吉。
始作俑者们仿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变本加厉,那些非好事之徒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她。
她越发孤僻,老师不明就里,还怪她不够合群。
直到毕业,我都没有跟她说过话,并不是刻意疏远,只是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再大一些,懂得更多,才知道那些人对她做的是多么残忍的事情,这比辱骂或是殴打更加能够伤害一个人。
虽然不是赤裸裸的霸凌,但这些软暴力,把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放置在了那样一个孤苦无法倾诉的境地里。
而仿佛见惯了大场面的成年人,却又对这样的事情无动于衷。
她甚至无法去解释那些听起来简直荒唐可笑的指摘,因为并没有人会蠢到把那些明知是瞎扯的谎言放到明面上来。
于是,就在这种无法回击的冷漠与恶意中,她度过了自己的高中生活。
只是再想想,她一直安安静静的,从不和人争吵,也不做出格的事,只是因为老实,或者不那么开朗,再加上偶尔的一次失误的言语或穿着,便引来恶意,无法挣脱。
看《魔女嘉莉》的时候,我想起了她。
我并没有做过欺负她的事,也没有去传播过那些谣言,可是我无法确定我是否在某一次随着众人一起发出哄笑,又或者对那些夸夸其谈的人面前表现出愉悦去满足他们的虚荣。
由于这些不确定,我总是内心忐忑,想要对她说一声抱歉,或者想知道她现在是不是过得还好。
我想对她说,那些恶意,完全出于无知和愚蠢,以及懦弱和冷漠,希望这一切没有伤害和影响她,她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有时候真是天生残忍的物种,再小的孩子,也懂得拉帮结派,组小圈子,或者孤立某个伙伴。
无论是上学和工作,这些事情总是不断存在和发生。
电影中,少女嘉莉是天赋异禀的魔女,最后,她用强大的魔力血洗了嘲笑和整蛊她的人,让所有被压抑和积蓄的情绪得到了完整又充分的释放。
然而现实之中,那些人,她们只是嘉莉,却并非魔女,她们没有杀戮和报复的力量,脱胎换骨、凤凰涅槃也只会是极少数,忍受、逃离、遗忘或许是唯一方法。
再极端的,便成为了那个马姓少年手中滴血的锤子。
何其所幸,绝大多数的她们,最后没有成为魔女,没有在恶意中让自己变成恶人,去对其他人施以无可挽回的伤害。
我只能相信时间永远是最好的疗伤药,让他们在平静和成长中遗忘那些事情。
宽恕或许不该是那些施害者最好的归宿,然而对于嘉莉们,原谅与平息总会是更好的选择。
那些生命中我所遇见或未见的嘉莉,苦难也许是为了让她们更能敏感地体会和发掘善意与慈悲,让她们在恶意中锻铸坚强。
此生漫漫,唯愿他们可以快乐幸福。
话说回来,跑题这么远,除了勾起并不算愉快的回忆,以及心爱的莫瑞兹,翻拍版的2013《魔女嘉莉》还真是一无是处。
老师是AD的秘书啊,在这里倒是人设很好,就是跳舞的时候又变回神经质了。
x学院和霍格沃茨的招生办太不负责了,竟然漏掉这么一个种子选手。
看吧人间悲剧了。
物以类聚,什么样的女生就有什么样的男朋友。
女二腿也是长到没边际。
但是科洛这么好看的妹子会被排挤你也是在逗我。
仍然觉得女反派小贱人和她奸夫死得不够解气哼。
还以为全屏小哥是男主呢。
妈妈太恐怖了。
听说第一部更好看但是更压抑而且不解气所以算了...结局那只手真的吓die了。
所以我坚持不看恐怖片的原则是对的。
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妈妈QAQ。
我看电影总是仅仅是冲着某个目标,某个吸引人注意的演员,音乐,或者人人好评的剧情。
比如这部新版的魔女嘉莉,纯属冲着当年超杀女的面子来的。
科洛莫瑞兹,好莱坞著名的血腥萝莉,美貌与气质兼得,有她所加盟的片子,无论怎么说,也不会失望吧。
第一幕以嘉莉母亲一副痛经模样作为开篇。
女主嘉莉在学校受尽欺负,来了姨妈被人拍,等待母亲时被男孩逗,被任何人骂作怪胎,生活受尽屈辱,视频被上传,生活灰暗不见光明。
靠谱的体育老师伸出援手,欺辱她的女生苏意外醒水,嘉莉意外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强大能力,百度一下,加强练习,从嘉莉1.0升级到了嘉莉2.0。
作死的克里斯保持原态作死得依然如此原汁原味,即使嘉莉的权力受到相应的保护,亲妈也处于某种令人可怖的状态,这一点还是很值得品味的。
近乎病态的母爱,鲜血与尖刀,一个好端端的家竟充斥着恐怖与阴森。
不过所幸的是嘉莉的悲惨生活中依然有善良存在,齐刘海看起来很嫩的体育老师,突然醒水的苏,虽然只是绵薄之力,多少为少女的世界增添了光彩。
至少在这样一部逆袭电影中充当了类似于队友的角色。
小帅哥汤米邀请嘉莉去舞会了,这个终年卑微的少女终于舍得去一次礼服店,去挑选自己的礼服。
事实上她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科洛演绎下的嘉莉,瓜子脸,大眼睛,活脱脱一个风情万种的金发女郎。
被小帅哥吸引的嘉莉执意要去舞会,在母亲面前能力曝光,彻底升级成了嘉莉3.0。
距离公测时间不远了,片中最大反角克里斯执意讲作死的风格进行到底,弄来了我们华夏经典美食,猪血旺——然后,一个让人惊异复仇计划开始了,好一个坑爹的计划,预计一头狗血恰如满天星光,哗啦啦啦啦啦啦啦。
升级为3.0的嘉莉穿着小礼服,着装打扮后即将出发,在反抗母亲的过程中持续爆发成了4.0。
不论是容貌还是能力,都已经美好到让人hold不住。
首次初尝人间温暖的嘉莉开始对世间产生好感,微笑,感恩,原本看起来会是一个治愈而光明的故事,就差最后的一步,灰姑娘即将换上决定命运的水晶鞋,从此过上美好的生活。
看见嘉莉和小帅哥汤米跳舞时真心觉得这两人看起来才像一对啊……嘉莉公测版终于在被淋上一头狗血时成功发行。
这场以整人为主的阴谋终于走向结尾。
公测版彻底爆发,你们就等好臣服于女主角的小礼裙下吧,突然脑海里只有三个数字,233。
原本打算帮人的小美女苏被误以为要继续阴谋的老师拖在外面。
当初屈辱的视频再度被播放。
汤米...呃我也不知道他是昏了还是挂了...看起来像是挂了...嘉莉原本以为的美好被摧毁,原本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成为了自己的屈辱地,女神爆发了,原本只是被母亲认为是罪恶之躯的嘉莉成为了真正的恶魔,她开始疯狂的报复。
那些嘲笑过她的人,欺负她的人,死于这场复仇。
魔女的重生,她不再是那个受人欺辱的嘉莉了,她是那个可以摧毁一切的魔女。
鲜血淋漓的造型,酣畅淋漓的复仇...事实上....看到最后挺爽的....恰如剧情最初,母亲想要杀死眼前的孩童。
只是这一次,母亲没有成功。
At the end of the story,结局不算太糟,善良的人都活了下来,罪有应得之人(除了那个小帅哥)都挂了。
有人说最后嘉莉依然存在,投胎成为了苏的孩子。
不论说法有多少,但还是希望,假如那个孩子真的是嘉莉,能够在苏这样的家庭,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光。
演技爆棚的萝莉在这部史蒂芬恐怖片里给人留下了一个难以言说的结局。
没有鬼怪,没有幽灵,却实实在在地发人深省。
套句暴风好友的影评吧,我们总是无意识间伤害自己身边弱小的人。
烂糟糟的吐槽完
1976年的《魔女嘉莉》是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首部电影,至今仍是“金氏电影”中的佼佼者。
1999年推出一部续集,品质不佳。
2002年被翻拍电视电影,情节更为丰满,表演亦不俗,视觉效果相对简陋。
此番重拍,情节上大致与原版电影重合,适合对比观看,以了解相隔近40年的好莱坞对同一题材的处理差异。
新版总体上比旧版阳光,对人性的描写偏乐观。
一个很显著的改动是,体育老师一角没有表现出对嘉莉的厌恶,通篇充满同情和友善,嘉莉也在大屠杀中饶她不死。
旧版的嘉莉受母训束缚更深,视社交活动为毒蛇猛兽,新版明确表达了她对融入集体的向往,旧版对舞会邀约半推半就,新版则满怀欣喜的置办行头,梳妆打扮,期待满满。
旧版大屠杀的动因是幻视所有人嘲笑她,于是不分敌友乱杀一气,新版的杀戮更具理智导向,重点惩罚一对恶人情侣,颇有“冤有头债有主”的意思。
大屠杀视觉效果不凡,大厅左右开弓火焰四起,配上撕裂般的背景乐,有一种都市中亲历邪恶力量的临场感,之后调戏肌肉车则大秀是漫画英雄片的范儿。
稍微畅想一下,火力全开的嘉莉完全够格跟刚变身的绿巨人PK几个回合,那一招“浩克裂地斩”比本尊使出的威力更大呢。
回味起来,这版故事更像个青春期的荒唐玩笑,充满了青春期特有的躁动。
金的原著是有明确隐喻的,少女首次体验经血标志着青春期的发端。
影片从一开始就被包裹在离群少女彷徨不安的情绪中,放到15分钟,母女俩的矛盾之尖锐已接近爆发,当时的情绪直接引向高潮也够饱满。
片中大部分矛盾,都是当事人一时头脑发热,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来,尤其是那个黑心小丫头,自己也是被赶上架的鸭子。
所以嘉莉非但没有滥杀无辜,弑母的正当自卫也更合理化,直到刀子插入一刻,都在表现她的内心挣扎,虽然观众此刻都恨不得这老妖婆赶快死掉。
朱丽安·摩尔充满病态的演绎入木三分,使人不寒而栗,口口声声“不让女儿受到伤害”时的神态,犹如一个连环杀手在做虚伪的祷告,叫人汗毛倒竖,脊背发凉。
斯蒂芬金总是善于描写这种角色,慈眉善目下潜伏着一触即发的邪恶,如《闪灵》的作家,《危情十日》的老妇。
我一直觉得步入中年的摩尔适合演女巫和精神病患者,前不久在《唐璜》里看她谈恋爱,真有点吓人,仿佛随时会摆脱知性柔弱的伪装,声嘶力竭的吼叫起来,不料那幻想竟在本片得到了应验。
现代影像设备和互联网为散播嘉莉丑态助纣为虐,高潮时重点表现她杀了一个拍录像的人,表明她对此类行为的憎恶。
但同时,互联网也提供嘉莉探索潜能的窗口,将超能调整至随心所欲使用,成为她生活乐趣的来源,来自网络的资讯也助她意识到自己的异象与魔鬼毫无关联,偏执的母亲之所以不明缘由,固执的以曲解的基督教义自欺欺人,和她整天泡在工作不闻窗外事不无关系。
所以很难说,数码时代对嘉莉来说是一个更好还是更坏的时代,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沟通的鸿沟,同情心的匮乏,只要人们仍不脱党同伐异的本能,对与众不同者报之以恐惧和嘲弄,嘉莉的故事会在任何一个时代上演。
(文/方聿南)
魔女嘉莉描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人性: 笃信上帝到变态程度,至生产前一刻还以为肚子大是得了癌症的Carrie之母。
到纸醉金迷自私残忍,以Chris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
而夹在两者间生存的Carrie自然是一个无处可逃的悲剧。
从《和莎莫的500天》里人小鬼大的小妹妹,到《海扁王》里迷倒众生无数的小萝莉,科洛莫瑞兹一直是我中意的菜,可惜小美女长大后鼻孔大身板粗的缺点越发明显,减分不少
首次见科洛,是在和summer的500天里,总和为情所困的男主谈心,成熟过份的知心“大妈”。
只有大概4次出镜,我却开始迷这鼻孔朝天厚唇右歪的萝莉(诶萝莉控就直说...嘘!
硬糖姐削你二弟!
)这之后,海扁王持大刀回眸傻呵一笑, 生人勿近染血的面无表情,雨果........里面啥德行我忘了,这电影她一点存在感都没有........科洛戏份多的电影也没几个。
于是杀猪刀发威,还称的上是“萝莉”的儿童期迅速度过,成了如今这卖萌嫌大,玩熟女嫌小,演本该年龄相称的青少年却有一种说不出怪的奇葩外表。
绝不是长残,就是透着一股言不出道不明怪......说怪其实也不怪,只不过因为硬汉萝莉出道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她的外表都被深深地捆绑融入在这形象里.在Carrie里,这感觉更甚了。
演青少年怪, 演自闭孤独柔弱高中生就更怪了,就比如大姨妈突袭那一段,纵使悲声尖叫,满脸惊恐地哀求,我却看不出弱者的感觉,没有丝毫感到可怜或者悲悯....私以为科洛已经演变成一种女演,一种无论怎么在荧幕上被欺负凌辱,甚至胖揍一顿,打到满脸血鼻青眼肿观众都不觉得过分的.....因为观众已经惯性思维,这妞的角色不好欺负会报复,迟早要如数奉还get even...(跪求科洛拓宽戏份!
)所以在漫长的,笑声不断前大半终于结束,直到那猪血洒了一身,萝莉头一抬摆起了残忍暴戾的眼神.......我瞬间高潮了!
这才是本色好不好!!
这才是我们的血腥萝莉好不好!!!
脸上不抹血怎么可能好看!!!!
给老子把他们全虐死!!!!!!!
冷静之余,再回念这一段,作为全片的卖点,分量还是差太远....我是没有看过之前1976的那部Carrie的,结尾仇杀这段让我想起的是Silent Hill。
都是密闭大厅中的意念控制血腥屠杀,Carrie在血腥残忍度和宗教诡异度都差出一截。
看过的同学肯定都记得,寂静岭里那个女主教被带刺的铁丝菊入腹出的惨死装,印象深刻又大快人心,可这Carrie里,不就一头撞到挡风玻璃毁个容么.....本来就一丑货......一点也不惨...难道是因为比起寂静岭里佛兰演的娜塔莎被强奸又拴在铁架上被烧烤,嘉利不过撒一头狗血,所以报复也就显得“仁慈”么?
....(话说科洛和佛兰都是萝莉R级片里的两个标杆了,大家喜欢哪个啊?
)总之,电影整体3分,萝莉泳装+沐浴2分!!
我给满分!!
你们服不服!!!
至于说萝莉腿最粗的,人家动作戏出身好不啦。
还有,萝莉啊,此生让我见一面吧......--·话说初来美帝观影环境好了不少!
居然是第一篇影评!
洒家乐呵了.....---这几天重新看电影43, 发现整个一剧透!
科洛大姨妈--众煞笔鄙视--科洛发飙。。。。。。。。。
这是一部关于宗教狂畸形家庭和校园欺凌的社会题材电影吗?
灵气尽失,主旨不明,手法幼稚,叙事单调。
几乎没改动
摩尔姨要演绿叶了!助理正在处理业务!赶紧找一群三块钱陪着念剧本的人!哎呀,哪个王八蛋把练习剪成电影拿电影院播了!!
时代感有所缺失。
最后伸手吓到了!!!
老娘的战斗力杠杠的 我想看续集!
仅仅是来看科洛莫瑞兹来的~
这世界充满恶意,你要怎么面对
黑化肥发灰
。。。。。。。。。。。
老娘初潮过后不久,就掌握了大地、火焰、雷电、狂风、激流五大元素顶级黑魔法,然后撕烂了所有小婊的逼。
是不是每个小时候曾遭人取笑的nerd都幻想能有嘉莉那样的超能力,把所有仇人都杀光呢?血洗舞池那场戏太简短了吧,完全不给力,情绪铺垫也完全不到位,对嘉莉的遭遇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一般吧,角色太不能让人信服了,主角长得挺好看的也不creepy,男主角没感觉怎么就是个万人迷,长腿女配对女主有点好心的不是地方,欺负人的那个女配啊……能不能找个年轻点的,前戏太长高潮没多久就完事了(* ̄rǒ ̄)
跟老版没法比 超杀女的颜很好 但是来演被欺负的女生超违和
这个新版透着一种浓浓的喜感
四星都给Chloe
电影着实不行,也不知道为了个啥而拍。为hit girl多加一星吧。
没有看过之前的版本无从对比 不过这部还算差强人意啦
剧剧情拖沓,结尾落俗,唯一期待的点居然10分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