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主旨牵强。
两位老人家辛苦了,拍的,呼呼喘气,累坏了。
可是,哎妈呀,剧本是谁写的呢。
约翰·特拉沃尔塔,整个就是一个话唠,哎,少说几句会死啊,哈哈,不过,估计是憋屈了18年给高变态了。
可惜两位演员了,总之,牛刀杀鸡了,演的假假的。
很想写点赞美词,是在无语。
晚安吧。
这两位可太能折腾了。
也难为德爷爷了,那么大岁数。
不说遭那么多虐,就在家自己做引体向上,俯卧撑就够可以的了。
约翰叔百变造型又来了,一出场居然没认出来。
两个在战场上的对手,这么多年后又重逢,为了当初的复仇。
一给我一箭,我又给你一箭。
你打我小腿,我就得钉你脸上。
你给我一刀,我就得踹你一下。
其实,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光是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更多的是心里上的,残忍,暴力甚至变态畸形。
也许每一个战士,在开枪的一瞬间,都会有一丝的怜悯滑过脑海,但容不得他多想,对面的是敌人,而不是“人”。
前一个小时,一直觉得,也就三星了。
但是,最后,人性的升华。
爷爷没杀叔,是因为不想再把罪恶加深,而叔把孙子的照片还给爷爷,也证明,两个人的心里还是向善的,美好的。
爷爷回到家,儿子说,我带你见个人。
其实,我想说,难道,他老妈又离婚了,可以和爷爷复婚了嘛
有些东西是摆脱不掉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 Sometimes things become part of you wehter you like it or not.凡事可能出错的事 必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whatever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我讲个简单的道理 随遇而安 I`ll give you a very simple one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s...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猎人前往山中猎熊,遭遇,力有不逮,被熊爆菊;时隔数日,心有不甘的猎人再次上山,遇熊,爆菊x2;卧薪尝胆的猎人修养许久第三次进山,殊死较量后,熊一边剔牙一边对胯下的猎人说“你丫是来打猎的,还是来找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该直面内心真正的渴望,不要用谎言欺骗自己,到头来遭人鄙视。
《杀戮季节》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和上面的故事殊途同归。
罗伯特德尼罗、约翰屈伏塔这两位年纪加在一起超过110的老大哥在森林小屋里以复仇之名证明了基情万岁的真理。
影片开始,有模有样的加入战争背景,让观众了解这场记恨几十年的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从二十世纪等到二十一世纪,眼看着仇家老到脖子都快埋进黄土了,老兵A一脸忠良地接近老兵B,为了复仇不惜卖笑陪唱,直到条件成熟,老兵B简直就快把他当成莫逆之交相见恨晚之际,老兵A突然反水,告诉老兵B“妈蛋,谁跟你嬉皮笑脸,老子是来杀人的”。
后面的情节就突然进入了AB循环模式,一会是屈伏塔把德尼罗吊起来玩绳缚艺术,一会又是德尼罗将屈伏塔绑在案板上大搞男体盛,在之后的互博追逐戏中,山林里不时传来两位男主角愉悦的嬉戏打闹声。
当我已经出离愤怒,觉得“导演你玩够了吧”的时候,两个人竟然在影片结尾面对夕阳手牵着手坐了下来,顿时我心中数万头草泥马以大合唱的形式念出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说老年人的情感世界,我们终究不懂啊
真的是岁数大了,对老年片很着迷,像是伊斯特伍德坚持拍的那些片子一样,情节上并不吸引人,也不会有太多特效,反倒是会出现很多老伙计,好像退休后一起聚聚那样,挺带感的。
这部片子典型的老年片,有漏洞,并不想现在好莱坞的大片追求画面完美、情节完美、人物关系完美。
明显的就是老伙计们凑在一起发挥发挥余热,认真看完它还挺有意思的。
起码给我两点感悟,一个是人和大历史背景到底什么关系?
我原来一直没想明白我们很多长辈都经历过66年到76年,但他们很少提及那时候。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在大历史环境下的状态不会有太多变化,就像我们经历了非典一样,现在想起来也没什么不得了的。
但有少部分人不同,他们会有不可磨灭的回忆,那种创伤我们很难理解,就好像战争给少部分人留下的创伤,甚至会延续到老,甚至下一代身上。
二是长辈对下辈的关照。
很无形的,父亲不会和孩子说那天你去看我,有个家伙准备放箭射你,是我拦下了他。
其实长辈在后背身上下了很大心血,但不会明说,只有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时候才能体会到。
影片分数的确不会很高,但不能否认这是两个老戏骨的用心之作,是拍给有同样体会人看的,希望我们能从这样一部片子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致命对决》 改编自好莱坞黑金名单上榜剧本《弹片》。
讲述两个参加过波黑战争老兵双雄对决的故事。
这也是罗伯特•德尼罗 、 约翰•特拉沃尔塔两大超强卡斯的对决,他们一个来自美国,一个来自塞尔维亚,在洛基山脉的荒野丛林里,演绎了一场另类的相爱相杀。
两位主角曾经在波黑战争残酷的枪林弹雨中得以生存,但战争结束后,当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展开,他们却无所适从。
退伍的美军老兵福特退隐山林,一心只想修好自己的丛林小屋,塞尔维亚老兵瓦奇多年则一直追逐一个身影,当年对他执行枪决的那个身影,终有一天瓦奇找到了隐没在山中的福特,一场猫和老鼠的厮杀拉开了它的序幕。
电影分成3个段落,第一段交代战争背景,凝重而残酷,1995年,塞尔维亚对波斯尼亚发动以清洗种族为名的战争,战争共导致2000万人丧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第二段开始展现瓦奇和福特两个人的追逐和猎杀过程,他们你追我赶,你杀我逃,你逃我下套,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有着动作戏的利落插接智斗戏的烧脑愉悦,是影片最高潮迭起的段落。
最后一段揭示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也许会让人觉得冗长,但也不可或缺。
该片有着《变脸》、《暗战》、《逍遥法外》、《搏击俱乐部》等同类型电影中精彩的双人智斗与肉搏,特别之处在于二人的猎杀关系在不断转化,也就是说,猫不是固定的猫,也许下一秒他就成为了被虐的鼠,正是这种角色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一成不变的攻与守变成了攻守兼备的多次元对决,鹿死谁手是影片着力展现的一个过程,也是最吸引观众的一大悬念。
瓦奇拿钩子勾住福特的小腿,将他缓慢吊起,还美其名曰“放心吧,小腿肌肉很强健滴”,片中诸如此类的血腥和暴力镜头不少,不亚于一部cult电影。
但《致命对决》却是名副其实的反战片,势均力敌的是罪恶,棋逢对手的是救赎。
瓦奇和福特的再次相遇是罪恶的延伸,还是救赎的开始?
看到两个老男人坐在悬崖边上,沐浴夕阳的日光,心中却重燃对光明的渴望,一场你死我活的对决最后胜利的是他们两个人,重新领悟了战争的罪孽,理解到和平带来的安宁和幸福,影片最后给出的答案也许理想化,但也是每个人期盼的。
好莱坞两大动作巨星罗伯特•德尼罗 、 约翰•特拉沃尔塔身为电影的两大男主角,可以说是影片最大的看点,将两个老兵的故事呈现的抓人眼球,他们影帝般的演技功不可没。
这是两个人的独角戏,却也是二人的华彩系,当听到特拉沃尔塔为角色练出的一口中东口音时,你就知道,这电影值得看。
用特别的角度反思战争,结束的时候一直以为会出现“鬼子来子”那样的结尾,却发现完全不同。
最初以为这是因为文化差异或是电影人的思维投射所造成的区别,不过认真想一下觉得...可能还是描述的战争时段不同的原因:“鬼子来了”是战争期间,而这部电影,是战后的时段,每人都有更多的反思余地。
稍有些血腥,但电影还是很棒。
麋鹿的眼神...想起了和肚肚告别的时候,一阵心酸
这两个人都是战争后遗症产物两个人的内心变化,以及对话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老兵不能忘怀过去战争中看到的,做过的。
最后一声枪响,在最后交代到了,那是经过内心非常久的挣扎才开的一枪,最后他也交代,在那场战争中感觉到的一切,他走了极端,一个人封闭了起来,不愿看到自己,只是不愿从镜子中看到以前的一切,大胡子也是极端品种,死过了的人似乎都不怕死,继续回来找老兵单挑,但是他的目标只是让老兵接受挑战,然后迫使老兵交代罪行,向上帝忏悔,然后送他上路。
结果,在和老兵一次又一次的车轮战后,两人开始断断续续的说到了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以及痛苦,其实他们都是受害人不是吗。
战争是一场公平审判,也是一场残忍杀戮,在战争中所堆砌的尸体,就连上帝也无法直视,我很想问,上帝如果参加战争,那么他该宽恕胜方,还是败方,3可能,,连参加战争的自己也宽恕不了。
剧中两个主角都是一种典型的心理,也是很现实的心理就像两个在互说罪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战争的盲目让2个人都蒙蔽了双眼只是看到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而未能看到他们带给别人的伤害别人弄疼你,你也去弄回别人,这很正常,但你见人就弄就不正常了对吧,所以剧中一直讲上帝,上帝,为什么讲上帝,因为上帝没参加,就像看着你和别人打架的旁观者一样,你讲他,只是希望他能支持,和理解你,然后宽恕你,说你是对的,别人错的。
但真正两人坐下释怀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只是,你还没跳出那场可恶而蒙蔽你双眼的战争而已,当一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就让他结束吧。
文/梦里诗书 如若电影没有了罗伯特·德尼罗与约翰·特拉沃尔塔这两位好莱坞影帝级人物令人中肯的表演,那么《致命对决》则是一部索然无味的战争后遗症,剧情张力与人物塑造的苍白,使得其寄予呈现的深意实则并没能得以深攫,终仅变成了一场两老秀基情的冗长之作。
你杀我来我杀你,简短的七个字便已然足以囊括电影的全部,《致命对决》以1992年塞尔维亚入侵波斯尼亚的种族清洗为引,不忍屠杀俘虏的美国军官却遭遇了昔日对手的复仇,双向逃亡于一片广袤森里的互相猎杀,实则电影是一场极为考验演技的二人戏码,而两位老戏骨的强强联手,德尼罗与特拉沃尔塔出色的演技无疑胜任着这场双雄对决,但一部电影并非只是考验于演技,战争之殇与种族迫害的命题立意这需要着一个足够强大的蓝本来与之支撑,可这些却是这部作品就成片来看所并不兼具的。
扁平难见张力的叙事架构,使得电影在剧情张力上至始至终难有作为,风景的貌美与音乐的契合,却并不足以掩盖剧情的空洞乏力,在猎杀转换的过程中,《致命对决》虽有以导演所希望寄予的心灵呈现,但是正如一道看似丰盛的盛宴,一尝味却发现都未曾没放了盐一般,这料的不足并不仅仅是源于剧情蓝本本身看点的匮乏,更在于在一场互杀呈现上难见战争的隐痛反倒令人品出了些许基情,使本立意于战争之殇后隔阂破解的立意,终仅成了为一个笑谈。
如同回合制游戏般的你杀我来我杀你,两老共度夕阳红,一场有以演技却缺于剧情的做作虎头蛇尾,何不醉人?!
塔拉沃尔塔的口音学的好重。
影片的背景是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凡是说到屠杀,即便是杀了一个人也要加个大字吧。
影片涉及到的战争和宗教元素本身是富有争议的话题,故事把大环境下的战争浓缩为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和复仇。
了解这部电影还要多多读读波塞尼亚战争的背景。
还是不太明白故事中两个人物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美军不是来波塞尼亚救援和调停的吗?
那为什么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波塞尼亚人要报复美国人。
故事总是合不上,一会一个样
如若电影没有了罗伯特·德尼罗与约翰·特拉沃尔塔这两位好莱坞影帝级人物令人中肯的表演,那么《致命对决》则是一部索然无味的战争后遗症,剧情张力与人物塑造的苍白,使得其寄予呈现的深意实则并没能得以深攫,终仅变成了一场两老秀基情的冗长之作。
越来越喜欢特拉沃尔塔
不知道说什么好,还算不错的电影
好看 ,节奏紧凑, 题材新颖, 互相猎杀情节也很刺激感官,尽管制作这类电影成本肯定不高,但是整个观影感受非常引人入胜,又有很好的反战内涵。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在PPTV里翻电影看,翻多了能提起胃口的电影越来越少,这个片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推荐!
永远不长记性的正反派,仇恨大的要逆天,可最后居然他妈一笑泯恩仇了???太扯淡了吧!!!!!
有点古龙笔下高手对决的意境
I just like him, whether he's 30, 70, or 90.
为了老约!还有老老罗!
风光片,情节忽略,一人一星吧
我喜欢的两个老戏骨之间的飙戏真是酣畅,特拉沃尔塔东欧口音的说话真是好听到爆,剧情反转如60年代香港功夫片一般让人会心一笑懒的吐槽,猎人和猎物的论述很深刻,对战争的揭示和反思的切入点也很新颖,一部关于重生的电影,有些人忘记过去,有些人为了不忘记过去而战斗,但没有人永远活在战争中,阿门
两个老戏骨之间的演出,节奏不错。
四颗星只为这么大年纪还拍出这么硬朗的电影,太不容易了!
看得好疼
好看!
俩老头一个70,一个59,还拍这种动作片的精神可嘉,但至少也要看看剧本吧?除了故意制造血腥让人恶心外实在找不出别的值得说的了,两个人像有虐待倾向的脑残一样互相折磨最后竟然成基友了!一星为同情老人,一星给特拉沃塔的口音
手动栓式步枪的魅力无法取代
这两个人在玩什么。。。
老戏骨飚戏什么的最有爱了
第1000部。看得腿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