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里面,我还记得一句话,就是最后在陆茵说一堆谁谁能接受吗之后许城亮脱口而出的“那你能接受吗”,虽然接下来两个人依旧是分手。
生活里大部分人的结局是到此为止吧,“人生能有如果就好了”。
最后那个车祸大概是编剧的美好愿望,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个结果很温暖。
这个电影里面的几段感情,我都觉得很真实,苏珊和许城亮恋了许多年,一个迷恋城市,一个热爱自然,之前数年在一起的时间不过是在消耗对方的耐心,不懂爱人心里想的,对方就在眼前,却觉得摸不着,就是他们俩的状态吧。
许城亮第一次去丰年小厨吃饭,应该是出于愧疚,但从正式到店里见了陆茵之后,我想他就应该爱上这个女人了。
而苏珊应该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决定提出分手。
我想,陆茵很早就意识到阿弟是谁,只是不愿意去证实罢了,美好的时光过得总是太快。
不知道陆茵看到钱包后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应该就是“死刑已宣判”之类的感受吧…一场意外,打破了原本看似和谐却没人愿意扰动的平静,几个主角开始面对自己内心所想。
如果没有这意外,也许他们根本没有勇气这么做。
前几日闲来无事,从影库中随手翻来《一路有你》,一部之前并没有过多在意的影片,却在看完之后长时间怅然若失。
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与多次来往一条通往惠东的路程有关,影片最后从字幕出来开始也一直是漫长的公路镜头的晃动摇曳,但定义为公路片显然还不够典型,如果因为主人公的良心谴责而被定义为道德伦理片则更为偏颇,而若定义为爱情片,却又把它看得太过肤浅,还是说剧情和温馨最好吧,于是我把它当做温情片。
因为导演拍出了难得的人性光辉,让我看完之后感到温暖,如果你的洞察力够敏锐,甚至能够感受到编剧和导演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讽刺和挖苦,而这种作为对立面的集中表现则体现在许诚亮的女朋友苏珊身上,稍后详谈。
影片一开始就温暖人心,几个镜头不仅交代了主人公许城亮的简单生活,而且直视他的内心:几个盆栽,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的音乐CD,几盒巧克力,包括居家园艺的几本书,晾衣绳上的几件小衣物……非常喜欢这段音乐。
而第一个抓住我眼球的镜头,是许城亮给女友苏珊打电话,尤其第二次:他一边给女友苏珊打电话,一边在给自己心爱的植物浇水。
一般来说,女人爱花草是有些天性使然,但男人爱种植物,则一爱至深,是代表了这个男人的生活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雷昂临死都不忘带上他的盆栽。
许城亮这个镜头的出现让我的大脑开始了转动:电话那边的苏珊,是个典型忙碌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之中的女人,甚至忙到定好的结婚注册日期都要推迟延后,似乎与许城亮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也许这便是二者关系发展的的张力所在。
一场车祸,丰年小厨的老板张谦被许城亮撞到而意外死亡。
警局的派出所内。
苏珊最后问许诚亮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说:“记得帮我的花浇点水。
”李队长告诉许诚亮,根据刹车痕迹来看,他的车并没有超速,因此不必负全责而只负次要责任,然而许城亮握杯子的手仍在颤抖,此时,编导借李队长之口,对我们所有人说出了本片中第一句经典台词:“意外就是你的人生一部分,它要来了,你想躲也躲不开的。
”许城亮的手还在发抖,在这里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角色的内心,从意外事故的现场发生来看,他首先并不在意自己是负全部责任还是负次要责任,给他造成巨大打击的事实是:他撞了人!
因为他没有想过肇事后逃逸,而是惊慌失措地用苍白的声音喊着“救命”,在人少的夜间显得那么荒凉无力,而老板被撞后的凄惨之状、向他伸出血淋淋的手、喷了他一身的鲜血、对他说“给我老婆打电话”、近处电线杆上缠绕飘舞的断线风筝等等,这些“毁灭性的景象”无疑成为他经常的梦魇。
在他们隔壁的房间,坐着正在接受询问死者家属情况的陆茵,在听到陆茵说自己刚怀孕的事情时,许城亮更加歉疚,他对苏珊说他想过去给死者家属道歉,而这个人道的行为被苏珊劝下,苏珊的理由是对这里又不熟,还是一切交由律师处理吧。
此刻,二人的价值观再次发生冲突:弥补死难家属的创伤,是要靠内心愧疚的道德情感,还是法律和金钱?
此后,陆茵接手了丈夫死后遗留的湘菜馆丰年小厨,许城亮在再次去往惠东的路上经过那里,他想亲口对陆茵说对不起,但是没有勇气,写了“I'm so sorry”的卡片也没有交出去,而是叫了丰年小厨外卖之后多给了很多小费。
对许城亮来说,通往惠东这条路已经给他留下了后遗症,再次经过事发地点的时候,他依然内心忐忑不已,尤其在看到附近电线杆上那个仍旧随风飘动的风筝,它经常在许城亮的梦中出现,那个断线风筝意外地缠绕到电线杆之后就再也挣脱不开,就像他意外的因这场车祸而永远摆脱不了内心的愧疚,就像张谦妈妈说:“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撞死过人。
”终于,许城亮第一次走进了丰年小厨,没有男人作为顶梁柱终究不行,连灯泡坏了这点小事都要她亲力亲为,看着陆茵怀孕还要操持丰年小厨的辛劳,他更加因为自己撞死张谦而感到自责,于是他想要多给她一些补偿和照顾,而为了不让陆茵感到是缘于可怜或是同情,许城亮没有直接给钱,而是买了地里的一些蔬菜。
买菜的场景,倍感温馨。
许城亮看到地里的蔬菜都是丰年小厨自己种的,脸上挂着像是微笑般的异样表情,也许是羡慕陆茵可以种植这么多蔬菜,也许是因为在生活上找到互相认同的人而高兴,他询问陆茵辣椒如何种才能长得那么好,许城亮说:“我在香港也很想种菜的,但是香港人太多,连住的地方都不够。
”一句话,便向我们交代了很多,很多很多……而这块绿油油的菜地,承载的是陆茵那类人的生活,也是许诚亮一直向往但没有实现的生活。
之后许诚亮多次在生活上帮助陆茵,带司机朋友去光顾丰年小厨,帮助她从游手好闲总来要钱过活的弟弟手中夺回了钱,载着她去医院做检查,下厨教她做广东菜清蒸桂花鱼,驱车载她回老家看她的婆婆等等,总之,他在尽自己一切的所能来帮助陆茵,甚至瞒着苏珊从联名户口中拿了八万块钱让朋友交给苏珊。
不由得,我想起了六个字“人性,太人性的”!!!
死去的人无法复活,而对死者家属的创伤无论怎样弥补都显得远远不够,正是这种想法才让他一次次帮助陆茵,而这种帮助在他拿给陆茵八万块钱而达到顶峰。
说说苏珊。
她是个忙于工作的人,是个投身于社会洪流中又乐于艰辛奔命其中的人,她喜欢住楼房而且换来换去,她从来不下厨,她喜欢时尚并追求名牌等等,而这样一个生活方式的人跟许城亮钟爱的慢节奏生活显得格格不入。
她拒绝与作为死者家属的陆茵见面道歉,也不懂得许城亮在生活上的某些旨趣,她不曾用心帮许城亮照顾他的花,于是把他的花都浇死了,许城亮经常做噩梦时,她能感到他的伤痛和内心的阴影,她同情许城亮,却不理解他,如果理解,苏珊就会明白许城亮对陆茵的赎罪补偿,正因为她不理解,所以在许城亮拿了八万块钱给陆茵时,两个人的矛盾像火山爆发一样倾巢而出。
“我开心的时候他不开心,他开心的时候我又不知道他在开心什么”,这是苏珊对此的描述,生活理念的不同实在没有办法迁就,在看到许城亮伤痕累累回来之后,苏珊终于选择开始了解他,也是为了了解他的想法,苏珊走进了丰年小厨。
苏珊与陆茵的第一次见面,场面有些难堪。
苏珊的一句:“还会做广东菜啊。
”来者不善的嘲讽语气,让陆茵一脸尴尬。
苏珊望着在厨房做菜的陆茵,这个跟自己截然不同的女人,会做菜会下厨房的女人,她看到熟悉的清蒸桂花鱼做法,她品尝了熟悉的味道,说:“我男朋友蒸鱼啊,姜和葱都切得很碎,你这个有点儿粗。
”一句话,既表明苏珊已经知道这道菜是许城亮教她的,也让陆茵知道了眼前这位便是许城亮的女朋友。
陆茵拿出分文没动的八万块钱时,苏珊恍然有些明白了,许城亮是个好人,所以他才会那么负责任,陆茵是个好人,所以她一分钱没动反而把钱还给了她,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讹人,此刻她明白自己与这类人的巨大鸿沟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即使当陆茵说这顿饭算是请她吃的时候,苏珊也依旧不愿接受他们的处世原则,继续贯彻自己的行为方式,丢下一张百元钞票,以示她不欠陆茵什么。
但是当苏珊从丰年小厨出来,看到旁边那一大片绿色的田地时,她彻底被震撼了,站在那里很久,看着那片田,真切的感受到许城亮的世界,终于知道为何他喜欢养花,为何他会喜欢住爬山坡累死人的海景村屋,放佛在一起八年的时间里,这是她第一次走进许城亮的内心去了解他,让她明白自己和许城亮追求的生活方式的差异,而这种在根本性上有所不同的问题无法得到调和式的解决。
苏珊痛苦地接受了这一切,于是她在回去路上的车里,哭了。
回到家中,苏珊八年来第一次把问题摆上来认真解决,而不是像以前“治标不治本”的不敢面对就一直逃避,她提出了分手,并告诉许城亮:“你想要的不是我。
”分手后的苏珊一如既往的奔波忙碌,毕竟她有她的生活方式,而这不是许城亮想要的。
丰年小厨歇业转让,许城亮看到的只有人去楼空的小屋,旁边的田地伴随着小馆人们的离去,也失去了蓬勃的生命而变得一片荒芜。
个人感觉影片从这里之后急转直下,反而平淡无奇,不像前面可圈可点。
编导本意只是想拍成纯爱情片,通过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导致爱情车道的变轨,但是编导的聪明之处在于加进了人性的真善美、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这是在爱情外皮下包裹着的真实精华;为了表现许城亮和苏珊的分歧不是仅仅源于一场车祸,为了表现车祸只是导火索,于是必须设置成在车祸之前两个人在生活态度上面就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看到影片开头便有好多处伏笔,同时也借巧克力暗示了许城亮和陆茵在生活追求上的共通之处。
许城亮一开始对陆茵只是歉疚而已,从他送陆茵去医院检查那次的对话来看,尽管他意识到陆茵与自己有共同的生活追求,但并没有想到爱情这个领域,对他来说更多是生活上终于遇到了一个知音,在陆茵曲解了他的帮助时,他直言不要误会,因为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反过来从陆茵的角度看,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处处照顾她的好男人,她也难免会误会,但是也表明态度说现在不想考虑这些事情,毕竟她还不能从丈夫刚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所以说这个时候两个人之间并没有感情。
如果说两个人之间有所谓的爱情,那么感情的萌芽便是清蒸桂花鱼。
陆茵此时已经开始有所顾虑,在小娟不在的时候她有些避讳单独与许城亮接触,而许城亮呢,八年来苏珊从不下厨都是他一个人做饭炒菜,应该说能够跟知音一样的陆茵一起在厨房里谈论做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此他主动提出下次再来教她做凉瓜炒牛肉,可以说是一道清蒸桂花鱼让彼此有了好感。
许城亮送陆茵回湖南探望她的婆婆,一路上的谈话又让两个人的感情增进了不少,尤其是在夜间行车时许城亮恍惚间的急刹车,让陆茵在生活上的苦闷和压抑有了宣泄,而一向不温不火的许城亮,在看到眼前这个坚强的女人的时候,才真正产生了想要保护她的感觉。
而从湖南回去之后,许城亮和苏珊分手了,当他想要真正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时,却发现丰年小厨已经歇业转让,那边厢,陆茵的清蒸桂花鱼做得越来越好吃了,她也开始想念那个曾经给予她很多关怀的许城亮。
其实许城亮对陆茵并不是因为自责而产生的爱,就像苏珊对他说的,负责任和爱是两码事,许城亮跟苏珊一起生活八年,很难说他真的爱那种生活,但正因为他是个负责任的男人,所以他会迁就苏珊委屈自己,仍然选择跟她一起买房子结婚,在与苏珊分手之后,他没有什么需要迁就的,他想与跟自己人生理念相同的陆茵一起过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所以他才会去找寻陆茵,如果说陆茵与他也是格格不入的话,他只会负责任而不会爱她。
最后想说的题外话:爱盆栽的男人真是好男人,喜欢植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正是因为许城亮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才会那么心痛自己葬送了一条生命,在苏珊眼中的过了头的那些帮助,在他心里也换不回一条生命的苏醒,也正是许城亮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才会那么喜欢下厨、音乐、洗衣、读书等等。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有高票房的片子,却绝对是你可以经年来看的情感纠结意义上的文艺小众片。
中国是一个伦理精神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文化之国,讲究的是为情为义,但情与义到底是怎样选择的,这是一个两难纠结。
影片一开始就没讲古天乐与莫文蔚的感情如何,却展现两个人作为最底层的小市民为生活努力打拼的样子,一切为生活才是中国这个伦理精神的真正要义。
在表演上,可以说,古天乐、莫文蔚、黄奕在他们的水平上已经达到了极限,他们不是小市民的最佳扮演者。
一路有你与偶像、痞子、上等人无关,只与小市民相关。
小市民需要去体验,需要经验的积累与心灵的感受,所以,在各种他人看来眼里是人间悲剧的,或许与小市民,则是生活,平常的生活。
古天乐心里对车祸的承受力恰恰是积极对黄奕关心的表现,而不是心灵的折磨,这种关心才是不应该的情愫出世的种子。
黄奕对古天乐,不是爱的需要,是小市民辛苦生活的需要,需要一个依靠。
莫文蔚明白的也不是爱,而是生活教会给生活人的生活实践,她所谓的放弃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上演不了。
最大的表演设计失败来自于印小天的“母亲”这个角色,她应该是天堂里的智者,而不是生活的传教士,所以现实中出现不了这种村妇。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但最终还是回归于生活。
小众的文艺片需要的商业化是在众多不可能的冲突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三位偶像派或者着说非演技派的表演,承受不了这些不可能的冲突,更表现不出最终可以合理性的解释。
比如最终局的那场车祸桥段,如果有一方死了,这才是将整幕拉向高潮冲突且获得合理解释,而不是什么象征,来表演他们之间理不清的那些情与义。
导演、编剧与监制在故事情节与节奏,以及技术采用上,应该是没有达到和谐统一,对故事的张力表现欠缺诸多,比如古天乐与莫文蔚七年之痒后的爱情实质——生活是对爱情的最佳检验,表演得十分牵强。
古天乐与黄奕之间情与义的纠缠几幕特写都表现得相当幼稚,比如花花草草与菜地之于古、黄,这本无关小市民的生活,却成了主创们认可的灵犀之暗线,原来,主创们就没有这种生活体验,毕竟谁都没开着大货车撞过与被撞过。
故事引发的伦理问题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放在道德的天平上却又着实拨弄中国人的脆弱神经,只是演员的表演与情节的设计,相当不给力,并没有盖上尔冬升的大戳。
总体讲,在这个商业泛化与滥觞的年代,一路有你还算差强人意,人们的大脑已经没那么多地方给文艺一块悠闲的细胞,还有这样的片子在考虑这样的问题就已经难得了,岁月的长河中,当讨论到记录影片表现这个时代的底层生活与伦理意义时,它必定是座上客。
名不见经转的导演拍出了一部忧伤中带点温情的情感电影,虽说不上怎么样好,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叙事编排亦是普通,有点生活化的小品模样,但整个故事在平淡中酝酿着一股暖暖的情意,悲剧让人痛心,结局却能像只宽厚的肩膀给予抚慰,如同冬天日冰冷里的房间里被一盘火盆慢慢地烘得暖和了。
爱、责任、命运应该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一场车货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撞人司机去了弥补过失直接导致与女友的分手,黄奕则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辛苦过活。
交警说“人生就是充满了意外,只能去面对”,没有逃避的古天乐承担起了应负的责任,最后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故事立意很好,叙事流畅,主线分明,但只能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家常宫爆鸡丁,没有大菜的范,这应该有受限于导演的拍摄水平,不能运用更多的素材来深化整个主题,带来更丰富的思想内涵。
剧中的两次撞车是本片的一个不错的拍摄手法,很好做了个比对,前者带来的是悲伤,后者带来的是安慰和希望。
导演力图不让结果太悲痛,影响观众的心情,但如果结果改成又一悲剧的话,倒是可以让考驾照的司机们好好看看,作为一部教育片使用。
不过这样怕是投资商不愿意干了,当今社会不赚钱的事没几个人会去做。
古天乐表演尚可,看得出是位很卖力的演员,喜剧拍得好,剧情片也得力,将来大有可为啊。
两位女主角也没有落于下峰,一个柔软但坚强,一个理性又富有人情味,很好地把握了角色的心理和思想。
最后说说音乐,真的不错,很好听,莫文蔚的嗓音适合演绎这种略带伤感的故事,贴切动人。
留下印象的是两个场景。
1,许城亮和苏珊分手后,镜头回复到开头的场景,一辆豪车开过,沿街的房产人扑拥上来,向着打开的天窗里扔名片,一张,又一张。
天窗外的楼房,好高,好高,越来越高,这个城市的发展,在膨胀,就像许说的,很想种些花花草草,可是城市的地已经不够人住了。
与开场不同的是,有了苏珊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人,站在人行道上,响起那背景的音乐,带着她脸上的表情,那就是一种生活的无语。
我找不到言语去形容那种感觉,不论是荧幕中的她,还是荧幕外的我,看着那远行的路让音乐去诠释那感觉,也只有音乐能明白,我想2,最后的场景。
一场车祸,以另一场车祸结尾。
对许来书,开头带来了悲剧,而结尾带来了成全。
我只是在突然间想到,对结尾那个撞死的人来说,那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谁又能说,他不是另一个张谦?
而撞死他的,不会是另一个许?
这也是生活开的另一个玩笑。
同样的,那么让人无语。
从最简单的角度看,人,在你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知道他对你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以,死亡永远是一个赢家。
它赢得了所有。
因为它结束了所有。
唯一能人觉得还有希望的是,男主角活着。
男主角可以跟女主角在一起了。
看似一种圆满。
我仍想说,其实,还是有人死了,在那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新的悲剧正在上演。
或许我该相信了,人间这出戏,真的不会收场。
因为人,衍衍不息。
主题曲:世事何曾是绝对,莫文蔚
撞了人家的丈夫,又去搞人家的老婆,这事有点太刺激了。
许城亮是个老实人,撞了人后一直说对不起,在看到丰年小馆后更是无法原谅自己,于是他送去了几万块钱和一些温暖。
正是这些钱和温暖,让一个死了丈夫的陆茵和许城亮发生了微妙的关系,这种感情很复杂,又很简单。
复杂的是他们之间是仇人,简单的是,一旦放弃仇恨,会发现两人其实是多么的般配。
长达8年的爱情说散就散了,当一个撞车事件发生后,两人再也不是以前的两人了。
许城亮喜欢田园,苏珊喜欢都市,一个要永久居住,一个要以房换房,这是矛盾的开始,而撞车事件后许城亮渐渐对陆茵太负责任了,这就成为了苏珊离开许的直接原因。
也许没这事,他俩不会分开的这么快,但有了这事,他俩已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在一起了。
意外,是人生的一部分,不错,人生神马都缺,就是不缺意外。
人这辈子谁不遇见点意外呢?
只不过有的人的意外比较像浮云,而有的人的意外就很给力了,一旦意外发生,最严重的是对生命的威胁,和对活着的生命的折磨。
意外不可阻,人生需留意。
走出影院的时候,回到家的时候,我回想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发现我记住了这么几点:1、莫文蔚的歌是亮点,里里外外透着无奈,就是人生的无奈。
2、我貌似是学会了清蒸桂花鱼的做法,姜丝切细些,上屉蒸8分钟,然后用热油浇汁,最后别忘了在鱼嘴里放几条葱和辣椒串起来的造型,大功告成。
3、其实,香港人是喜欢原汁原味的菜的,也就是清淡的,也就是非重口味的,辣的一定是不喜欢的。
4、片中的房价跌了,我真想这能变成现实。
5、......还有吧,也许忘了。
人生充满唏嘘,所幸一路有你。
有你,不管仇人还是恩人,最后的爱情都是可以超越恩仇的,有一个爱你的人,知足吧,有一个你爱的人,挺好。
記得,留意到當年的《甜言蜜語》是因為網上的一篇帖子。
那篇帖子列舉了十多部結局最出人意料的港片,《甜言蜜語》是其中之一。
因為喜歡《甜言蜜語》,所以從《一路有你》開拍伊始,我便滿心的期待。
这部电影,用平和而缓慢的方式将一个相遇相爱的故事娓娓道来。
人与人的相逢有着很多种的方式,他与她却经历了最痛苦惨烈的一种。
其实,他们的相遇并不是从面对面开始,在影片一开始切换的镜头里,两个人手中含义是“我很喜欢你”和“你喜欢我吗?
”的德芙巧克力,已经让他们“遇见”。
生活本是平淡的人间烟火,只是,它从来不会只是一种滋味,像一颗怪味糖,下一种传递给你味蕾的味道总不在你的预料之中。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驾驶自己的车前行,也总会遇到从路侧突然蹿出的意外,被迫停车甚至转向。
面对意外,有的人选择逃躲,有的人选择面对。
而城亮,更比面对多了一份承担,怀着满心的愧疚,尽己所能去救赎自己的过错。
古仔的表演,像剧中他做的那道清蒸桂花鱼,于清淡中将许城亮的恐惧、内疚、挣扎、温厚细腻的还原呈现——说还原,是因为这个人物的那份真实。
而其中有几段戏,更如他放在鱼口中的用辣椒圈套束的葱段般鲜亮醒目。
陆茵说“有时候恨一个人远比爱一个人难得多”,是不是因为爱一个人就算有酸楚有心痛会神伤会心碎,却仍会有与之相等的快乐与温暖,而恨一个人,却要将你恨他的缘由一遍遍的在心底重演,也将自己一次次的置于其中煎熬折磨。
许城亮和陆茵寻求的都是一份平淡的安逸,无论是那栋可以望见海,有着整面落地窗的村屋还是篱笆矮墙、青青菜园,都有着他们想要的淡逸安然。
两个生活在一起的人,可以有着不同的性格,却一定不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所求不同,便永远不能真正了解也理解对方,长久下去,便会如苏珊说的“你跟一个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却连他想什么都不知道……他开心你不知道他为什么开心,他不开心你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这样的关系如何维系?
心与心之间若是不能沟通,再说深爱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黄奕和莫文蔚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也都是很好的。
在我的感觉里,这部戏中的每一位演员都是交足了功课,就连大客串印小天也值得一赞。
儿女的名字往往寄托了父母的心愿,将两个儿子取名“谦”与“和”——谦谦有礼,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不求富贵骄人,但愿一生祥和安逸。
我很喜欢那位母亲,不多的几场戏便将一位宽容大度、善良的老人笔墨饱满的展现给观众。
女人的心其实很容易趁虚而入,当你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给予她一份温暖,便极可能蕴一份爱在她的心里。
想来很多的影视编剧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才有了许许多多的影视剧中千篇一律的类似情节——她爱上他,不过只是他在她身处难处时伸出的那只手。
陆茵在城亮说“我不是有意瞒你”的时候说“我知道”,不仅是说自己不怪责城亮的隐瞒身份,更是在说其实她早就已经知道他是谁,即使不能确定,却也一定猜得八九分。
只是那个时候,怕是在她的心里已经对这个处处关心照顾她的男人生了情愫。
他不讲,她便也不问,因为一旦确定他就是撞死自己爱人的“仇人”,她便再没有理由与他这样安然相处。
到那个时候要如何面对彼此,她不知道,想来……也不敢知道。
只是,该来的始终会来,该面对的也一定逃躲不开,像城亮和苏珊,即使再勉强迁就忍让,也终究还是在无尽的委屈里掩门转身。
陆茵再怎么逃避,也得接受这个人就是许城亮的事实。
“我不恨你,我只是想要忘记你……”只是,一个被放在心里的人要如何去忘记?
没有谁可以将自己的心取出丢弃,所以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你都得将他随身携带。
寂寞时他出现,心痛时他出现,连快乐时他也会在你心里凝眉闪目,微笑或者叹息。
她想忘记他,却还是会做他教他的桂花鱼,连鱼嘴里放辣椒圈套束葱段的细节都不曾漏掉,他与他教她的这道菜,早已经成为她改变不得的习惯。
人在生命里最大的苦恼可能就是谁也不能真正随心所欲的活着,你我他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即使所要承受的只是周遭陌生目光的围观堵望,也要用世俗教条将自己的渴望圈禁。
这一点上,陆茵不如城亮勇敢。
(是不是因为城亮吃的巧克力是“心随”系列?
呵呵,开个玩笑)陆茵承受了自己爱上“仇人”的事实,却承接不住周围人如何看待,一躲再躲,一逃再逃,却在另一场车祸里曝露自己的内心——她原来是那么的恐惧失去他!
“相逢好似曾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这句出自增广贤文中的古话(原句是“相逢好似曾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放在一部现代港片里,因为对应了这样的一份爱情而毫不突兀,恰如其分。
相遇相爱与分离,不过是因与果,缘与份,今生我如何就遇见你,怎么就爱上你?
那是因为我从前世就下了约,等到如今,只为了再一次的与你四目相对。
这是一部温情脉脉的平民电影,因为其中浓郁的烟火气息,更容易以这种平易的姿态直扣人心。
它與《甜言蜜語》有著一樣的基調,那就是洗盡鉛華的溫暖。
《甜言蜜语》是折映在水波里的落日晕黄,《一路有你》是清麗素雅,盈滿雙目的茵茵綠意、平淡寧靜。
看完電影,我用了“清新柔婉,細膩溫暖”這樣幾個詞語來概括它給予我的感受。
这样的一部电影,挤在扎堆上映的贺岁大片里,反倒像是姹紫嫣红中的那痕嫣绿,不醒目却低调的让你忽视不得。
也像剧中的湖南菜和广东菜,前者鲜辣艳丽,后者清淡色浅。
辣可以激活味蕾,清淡却可以将食物最真实的味道还原给我们。
许多电影热热闹闹的,总没个看头。
喜欢里面的朴实和真实······莫文蔚的决绝,实在让人叹息,八年的情感,我知道我们不同,只是不想面对,相互迁就很累责任不是爱,你负责任没有错,只是我要的不是你,你要的不是我。
是呀,里面没有坏人,里面都是情深意重的人,却有这么多的是是非非;对于这个世界什么人都有,那是多少水波荡漾?
喜欢莫文蔚的质朴,黄奕的隐忍,古天乐的司机身份。
古天乐半年后去寻找黄奕,让我觉得爱一个人就是放不下,就是对她好,会去争取,总有办法找到。
黄奕可以回去找古天乐,说为了忘记你。
这一幕的评价要看对方是否还爱你,如果有爱,那么就是感人至深;如果没有爱,这一幕就是自作多情了。
莫文蔚的爱情告诉我,我们都是好人,大家都是好的,但是相互迁就很累,本质就是不合适。
缅怀自己的恋情,男方没有多爱女方,双方心底都对对方不满意。
大家都是好的,大家可能不合适。
既然在一起不开心,那么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
爱喲,为什么这么难?
货车、车祸、遗腹子、马拉松恋情,这些元素都是比较吸引我眼球的,整个100来分钟,心里感觉还是蛮轻松的。
整片就是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古天乐扮演的许成亮在影片中是一个香港货车司机,和莫文蔚剧中为有了八年恋情的情侣,黄奕扮演的陆茵为车祸受害者,在剧中为最大的受害者,也为弱势群体,最是容易博得同情心。
对于这部影片,剧情上是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亮点的,从餐馆老板车祸去世,就猜到了整个故事的大致走向,整个的影片是以许成亮为主线的,车祸是他闯的,故事讲述的爱情与责任,也是以他的心理状态为线路的。
看电影就是看故事,现在编剧和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太大众化了,阴影,责任,爱情,房产,都市,乡间,事业,婚姻,都是剧中可以参杂的元素。
所有的这些,在这部有点无聊的电影中,一样都不缺少。
剧中,古天乐扮演的许成亮是一个老实本分的货车司机,但求心安,但求问心无愧,是一个典型的善良的人,在最后,也是得到了受害者的谅解,也算是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做人,求的不就是内心的安宁吗,做人,还是老实些的好,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如此,而已!
原来以为这又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合拍片,可因为是古天乐主演的,所以还是找来看看,结果发现比想象中要好看多了,故事比较自然,节奏略有些缓慢,但是大部分剧情还是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古天乐饰演的不太会说话的香港货车司机这一角色也很有特点,优点和缺点都挺常人化,看了会让人有些熟悉感,而且影片除了主线情节之外,古天乐和莫文蔚的男女朋友相处,也让人能多少得到一些认同的感觉,当然,这个需要有过相处时间比较长的情侣或者夫妻,可能才能体会到,所以,这片子的感情因素不被很多太过年轻的观众接受也是挺正常的。。。
影片缺点同样明显,国产配角演员明显不给力,女主黄奕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演技实在是有限,至于古天乐,很奇怪,这一次近镜头的表情戏都不是发挥的很好,不明白原因。。。
有尔冬升监制本片,看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有够狗血!
狗血,简直太狗血了!!!!!
怎么他们在这电影里,演技整个都搓掉了~~~~~~究竟该怪哪里啊
评分好低,现在的人心太浮躁了吧,至少我认为还是不错的
好俗套
这爱情狗血剧……
德芙到底给了你多少钱?!。。
要是我撞死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赔钱不说,主要是心理阴影什么的,一生都没法抹去啊,从此人生彻底地改变了……真的要感谢我爸,我开车的时候都反复地提醒我“注意再注意,留心再留心。要是撞了车,车可以重修,但是人命那就一去不复返了……”
能不用国语配音不?能不受片长限制不?能不刻意加演员不?真是毁了一部好片子~
意外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要来的时候想躲也躲不掉~
很多年没有在电影院看这么渣的电影了。就是给DOVE打广告的吧
只是让我想再看一遍《忘不了》
在香港无良司机拖拽婴儿并弃尸路边的事件后,有意或巧合,这部反映香港货柜车司机雷锋形象的片片出现了。为了配合雷锋司机的出场,保持了道路的畅通干净整洁,随时为香港司机停车服务,为了塑造形象,关键时刻送个人撞撞,给司机一个沉痛反思的理由,雷锋精神的契机。导演啊,内地观众伤不起啊伤不起!
为毛感动死了深思
老旧题材发挥的没有突破
太慢太慢,节奏太慢。莫文蔚饰演的苏珊才是我觉得的亮点。如果有一天,我成了苏珊,我是否会如她般,处理我的爱、生活与事业?
意外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要是来了,想躲也躲不了
意外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它要来了,你想躲也躲不开的。普通话配音的莫文蔚真可怕,不喜欢黄奕。
没有一点点的触动。
实际上就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日子过,与身边那个人倒没有太大关系。